探讨语文教学多元观点的缺失

探讨语文教学多元观点的缺失

作者:程华 单位:开封市第八中学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1]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去积极引领学生,浪费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系统的道德观教育机会,那么,无辜而单纯的学生将会道德素养贫乏、品行方向迷失、价值追求无序,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成为“危险品”。

审美观畸形

“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区别标准,除家庭影响、社会经历、经验教训等,学校正面教育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培养正确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审美情趣低下的学生,对《背影》里父亲买橘子过障碍,做出了违反交通法规的判断,不能不引发大家的思考:教材中不缺“美”的元素,而缺“美”的引导,美的发现;教学中不缺“美”的成分,但缺教师们及时的催化反应;学生身上不缺美的灵感,但教师们缺少点燃灵感的火捻;学生身上不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但教师们却架不起通往自由王国的桥梁。教材文本中隐存着大量的美言、美意、美结构、美层次,以及“美”人物、美思想、美文化等,教师应该让美的身影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飞扬、曼舞,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建立更高层次的审美观。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纯教材的教学观,只是一种“小美”,甚至连美都谈不上。缺少与社会生活和课外环境的联系,把课堂当成传送知识的机械工具,何其言美?只有建立“大美”的教学观,课堂才属于真美,学生才能接受美的熏陶。

情感观薄弱

情感是丰富课堂教学的外在因素,是促进学生认知、历练心理、陶冶情操的发酵粉。教材文本是有情感元素的,教师是有七情六欲的,学生也具有丰富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课堂如同冬日的沙漠,冷淡乏味。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他批判和厌恶无情无感的旧制的三味书屋,而热情追求阳光明媚、花香飘逸、充满神奇故事的百草园学生生活的写照。现代的先生们却没有好好研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没有弄懂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仍然不知疲倦的传授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继续着寿镜吾先生的悲哀,而学生们则游离于课堂之外,飘忽于他物之中,教学效率低,任务目标难以完成。好端端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上成了庖丁解牛,肢解字词句段篇,支离破碎,激情全无,缺失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共鸣,缺少了溢于言表的喜怒哀乐,缺少了感怀万物的长吁短叹。分数成了阻碍情感爆发的罪魁祸首,应试性的课堂教学观念明显影响教师情感的发挥。

实践观淡漠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1]这些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而又触手可及的实践机会。但现实是,许多语文教师,却不能捕捉潜藏在教材文本之中的实践元素,轻易放弃可以转化为实践训练的教学机会,仍然机械地按照老一套照本宣科,满堂灌,不敢组织活动,不敢放手带学生走出课堂。全然不顾莘莘学子们的身心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堵塞了学生们课堂内外的快乐之源。

创新观茫然

“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1]中科院院士陈佳洱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新?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委员罗珠彪认为,要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认为拥有创新精神的课堂应该有三个标准———首先教师要有足够的宽容,允许学生犯错;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信任,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值得去开发;再有,教师还要有能力引领学生挖掘潜能。[2]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3]在学生身上,如何进行创新观的培养,需要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更需要独到的眼光、寻求突破的决心和实践尝试的耐心。不能放弃课外实践活动、媒体网络等语文学习资源阵地,认真研究教材文本之中隐含的创新点。其他诸如个性观、民主观缺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同样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只有正视语文课堂教学多元观念的缺失,才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更深入蓬勃开展,早日迎来素质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