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异域化图书封面设计应用

文字异域化图书封面设计应用

摘要:

图书封面是书籍组成的重要部分,而文字又是图书中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任何一本书要想准确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都离不开文字。文字异域化独特的表现形式,能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官体验,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关注价值。本文以文字异域化形态设计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各种异域化设计风格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变形和夸张、会意和象形、叠加与组合、提炼等;然后以藏文、蒙文、韩文等各种风格设计为例,探讨了异域化形态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具体结合方式,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图书封面;文字异域化;表现形式

在当今这样一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实现普遍交往的新时代,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避免地同全人类的共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如何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已然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时代主题。面对如此复杂的文化形势,民族主体意识的构建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1]文字异域化设计是一种融合各种民族元素来进行造字的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汉字异域化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进行交融设计,如:日文、英文、玛雅文、藏文、韩文、东巴文等等,从而产生别样的异域风情。异域化风格设计的具体做法是,在观察分析交融的两种文字形态共性的基础上,借助双方字体结构的相似性,运用变形和夸张、会意和象形、叠加和组合、提炼等方式,再作一定的修饰和调整,使其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产生一种新的形式,给人一种特别的视觉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的图书琳琅满目,设计者根据每种图书的属性及个性思想,结合异域化形态元素来做相应的构思和创作,不啻为一条新的途径。

1异域化字体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

1.1变形和夸张

在多种字体设计中,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设计者可根据设计需要,将文字根据客观事物和现象做出超现实的夸大,缩小或变形,从而达到突出对象特征的效果。这样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读者通过设计者的夸张部分,能最快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1.2会意和象形

会意与象形是汉字造型的基本规律。具体做法是在设计中,将某个汉字偏旁拿出来,利用象形法和会意法,结合藏文、韩文、蒙文等文字的笔画形态,重新模拟造字,获得新的字体形式,从而达到自己设计想要表达的效果。以2011年获得图书类设计探索与实验最佳奖的刘永清先生设计的《枫桥夜泊》为例,整篇诗文具有强烈的日文风格,又具有汉字的识别性。具体做法就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设计形式:行书、草书、韩文、日文等,结合象形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结构,从而达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1.3叠加与组合

叠加法是将文字的笔画互相重叠或将字与字、字与图形相互重叠的表现手法。叠加能使图形产生三度空间感,通过叠加处理的实行和虚形,增加了设计的内涵和意念,通过图形的巧妙组合,使单调的形象丰富起来。组合与叠加的设计方式,是以一种民族字体作为整体框架,该设计将异域文字叠加累积,并经过组合处理而获得的创意文字。这种设计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文字的可读性。以钱君陶先生《自杀日记》的封面设计为例,该设计将汉字融入拉丁字母和罗马数字中,用异域化的风格营造出错谬感,让封面内涵更加深邃。[2]

1.4提炼法

所谓的提炼法就是在创作过程中弃芜求精的过程,剔除非本质的东西,突出有特征的部分,化复杂为简单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形式。字体异域化设计中的提炼法可以说是提取异域化字体中本质上的结构线、动态线与轮廓线,使汉字能够有效地与之合理搭配、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异域化字体的形象特征。[3-4]

2异域化字体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2.1藏文风格的文字设计

藏文是指藏族使用的藏语文字,藏文字形结构均以一个字母为核心,其余字母均以此为基础前后附加和上下叠写,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表结构。藏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在汉藏文化多次交融下,藏文对汉字也有吸收和借鉴。现今的部分藏文与汉字高度相似,为汉藏字体异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藏文在设计中独树一帜,受设计师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藏文笔画特征的字体设计风格在藏、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地区使用很贴切,做与这些地区有关字体方面的设计都可以考虑这种风格,因为藏文是他们这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能够非常形象地传达给读者。2004年陆川导演了电影《可可西里》,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它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反映了西藏生态的恶化和环境保护者在恶劣的环境下与自然斗争的事迹,故事感人泪下。其出版的书籍《可可西里》封面沿用汉字字体仿藏文风格设计,既具有汉字的高度识别性,又融合了藏文字体风格的元素,突出了影片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从视觉角度使书籍封面藏式的人物风景意境完美融合,可以引起藏汉民族的共鸣,让更多人参与到少数民族的环境保护中来,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5-6]

2.2蒙文风格的文字设计

蒙文顾名思义就是蒙古语的文字,主要是指回鹘式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文字是当今使用较多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全国大约有340万人口在使用蒙文。回鹘蒙文与汉字在结构上有共通性,高度、中度相似文字数量较多,为设计者的文字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蒙文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异域特性,仿蒙文风格的汉字字体设计既传达了蒙古民族艺术之美,同时也具有汉民族的民族特性。蒙文字体笔画与宋体差异不大,纵向排列与连写是区别当今汉字的主要特征。因此,在字体设计时要保持连写,以竖划粗、横划细的结构布局突出蒙文化特征。蒙文字形变化中的特点:纤细、优雅、亲近、温和、飘逸等,适合表现洒脱、潇洒以及浪漫主义的各种题材的书籍。以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成吉思汗》封面设计为例,该设计中的成吉思汗四个字,既抓住了蒙文洒脱形态的主要特征,又具备汉字的可识别性和书法艺术性,很好地烘托出成吉思汗这位大英雄可歌可泣的一生。[7]

2.3韩文风格的文字设计

韩文和汉字虽然在字体形态上有很大的区别,但由于两国地理上邻接的原因,加上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两国的简化字形相同或类似的较多,对其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哈韩文化的流行,中国一些人对韩国文化的追捧,韩国文字形态在设计领域的运用还是很广泛的。最常见的就是儿童书籍,相册,大量运用韩文形态,以表达时尚、可爱和活泼的意境。韩国和中国在文字上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表达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效果,对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以《中韩交流———平面设计》一书为例,该书将两国文字的形体、笔画进行重组和置换,使文字特征与韩文相似,而文字识别以汉字为准,从而带给读者强烈的异域风格体验。[8]

3结束语

汉字除了与以上列举的藏文、蒙文、韩文等文字进行交融设计外,还可以与其他的任何一种文字进行借鉴设计,如:东巴文、日文,玛雅文,英文等。汉字是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表达作者核心思想的直接符号,在网络、数字媒体日益冲击纸质图书的新时代,书籍封面装帧要承担的压力日益增大。汉字异域化风格作为造字和用字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在进行汉字字体创意设计中融合其他民族文字的形态结构元素,使设计后的文字保持固有的结构特点和可识别性,又具备其他民族文字的基因特征。文字异域化设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有利于保护、传承和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者:张明平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谢欣.闻一多书籍封面设计中民族主体意识的萌生与构建[J].装饰,2014(5):101.

[2]周玲.文字异域化形态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3):87.

[3]周玲.文字异域化形态艺术特征解析[J].芒种,2015(9):101-102.

[4]杨新忠.偶然性与必然性———汉字与周边民族文字形态相似性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2):12-16.

[5]张云峰.民族艺术与文字设计的关联与影响[J].民族艺术,2012(3):109-111.

[6]陈晋.开放获取十年(2001-2011)[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7]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8]郭恩慈,苏珏.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