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交流材料范例

座谈交流材料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1

1、商务英语教研阶段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应用英语教研室规定每个学期本教研室的老师听课,主要检查教师的教案、上课的板书、课堂掌控、学生掌握、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转变等情况。教师在听评结束后,会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这种听课制度的设计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是其实际效果值得考量。一是对教师的激励有限。对本年度新进教师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师来说,都是走个过程,形式主义。其重视程度并不高,尽管他们都会在上公开课之前认真准备,在班上进行提前试讲,期待在公开课时能有精彩表现,但是在听评课一结束,有些老师上课就会马虎了。二是评课内容深度不够。评课的时候,老师们往往是从上课老师的仪表仪容,声音大小、板书、师生互动、英语课堂用语等几方面来进行评议。没有评议到上课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结合及运用情况,没有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三是老师之间相互碍于情面,在评课的时候光挑好的方面说,至于改善意见,教学改革等方面都不提出来。四是部分听课老师对相关课程不熟悉,在评课时很难给出专业性的意见。例如《商务英语视听说》,《函电与单证》、《商务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其专业性、实操性都非常强,往往都是一个老师在带,其他的老师由于对课程不熟悉,在评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些套话、空话,更是没有落到实处。

2、学生座谈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都采取向学生发放教师评价表,召集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意见与建议。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如人意。一是参加座谈的学生人数少,往往一个班级只有班长、学习委员两人参加,其意见很难代表全班同学。二是书面填表及当面座谈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对老师先天地予以尊重的心理,除非某名老师师德奇差,否则学生们根本不可能当着院系领导的面直接指出老师的“问题”。三是学生们对院系领导在心里上有一层敬畏感,在座谈会上,都是领导问一些问题他们就回答相关问题,很难做到敞开心扉,真诚地跟领导们进行交流。所提的往往也只是就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教师上课声音太小,有些教师的英语发音不标准,板书不规范,老师没有讲授课堂以外的内容。

3、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存在的问题

每个学期,学院都会对各个系部进行常规性地检查。教师所上交的材料分别有教案、教学工作手册、听课记录、教师评议打分表、批改的作业、实训报告等等。通过这样的检查,学校可以跟踪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但是对于教学质量的优劣很难从上交的材料中看出来。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在实训环节,教师会要求几组同学做角色扮演,表演完毕后,上交实训报告。学院的检查组只能确定教师有实训这个环节,但是很难推断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

4、缺少企业的参与

虽然高职院校无法与学生就业的企业全部取得联系,但是可以选择本院校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地区与企业,采取邀请企业代表和毕业学生代表来校座谈、院校派人去企业实地调查、院校对毕业学生回访等形式,了解本院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间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理论课程质量监控

一是科学选择专业教材。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在选择教材时,商务英语专业应遵循的原则是:教材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需求。选择“十三五”规划教材,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校本教材。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教材难度要适中。教材最终选择要求教研室全体老师,企业行业人员的一致认可才能征订。二是精心挑选专任教师。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有外贸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有从业资格证书,比如外贸员证、跟单员证、秘书证、翻译证等。同时从企业聘请企业专家做为我们的外聘教师,每个月,外聘教师要给商务英语学生上一次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每一门核心课程,要求本教研室教师至少上三年,然后再上其它课程。在没有对本门核心课程熟悉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换其它课程。然后教师之间再对所带课程进行交换。要求本教研室所有老师对核心课程都熟悉,教研室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研室教师组织团队,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三是抓好教学管理。教师在学期初要熟悉教材,准备好本门课程的授课计划,授课教案,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在学期初,以教研室为单位,分管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各个教研室交叉对教师的基本资料进行抽查。对于期初教学资料不完善的教师,按照目标责任考核对教师进行相关处罚。期中教学检查,不采取听本系全体教师的课程,而是一个教研室推荐一名教师上课,全系进行评议。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求企业专家来进行听课,评课,对教师专业上的不足给出建议。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议,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要求每个班的班长,学习委员参加。学生对教师评议采取匿名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直言不讳,对教师教学有更好改进。四是抓好教师顶岗实习工作。寒假、暑假期间,要求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顶岗实践结束,教师必须写总结,向全系老师汇报成果同时还要上交企业顶岗实践鉴定表。系部依靠企业的顶岗实践鉴定表对顶岗教师进行考核。对于寒暑假期间,顶岗考核不及格的老师按照目标责任考核对教师给予相应处分。

2、校内实训课程监控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质量好坏。对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在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外贸工作坊、商务英语语音室、商务仿真工作室,、并制定严格的实践与考核标准,切实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使用人才。以《外贸英语函电》为例,外贸企业人员和商务英语专任教师通过就业调研,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实践课程内容。例如,实训模块一:建立贸易关系。学生在函电实训当中要掌握的知识是跟建立贸易关系相关的词组,句型。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函电写作准确无误能力,快速回复函电能力。在函电实训中,结合岗位需求,按照实训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给函电背景,写出函电。考核要求:能够遵循外贸英语函电写作原则,掌握常用信函格式;能够掌握国际贸易术语、专业句型习惯表达方法;能够熟练处理外贸英语函电各项环节具体业务,运用书面英语与客户有效交流;能够利用巧妙写作技巧,在贸易谈判中促成交易。实践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对于实践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学生重修一年。

3、校外实习监控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2

根据《关于做好我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按照《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各党组织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这一环节的工作。现就做好这一环节工作通知如下。

一、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镇各党组织要认真落实《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就当前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照以下3点落实好学习任务,落实不足的或成效不深的要及时“补补课”、“加加火”。

(一)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做好具体的学习计划,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次数至少要达到3次:一次集中学习读本、一次集中观影教育、一次集中上党课。党组织要派专人做好党支部(总支)的集中学习笔记,尤其要收集好集中学习的相片记录,统一收放在5号盒子。党组织要统一购买笔记本发放给党员们进行学习记录。

(二)村(社区)“两委”班子集中学习次数不少于4次,党组织书记要在镇下发的蓝皮本,即《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记录簿》上做好学习笔记(包括在镇里参加的动员会和观影学习会,党组织书记的学习笔记至少要有6次),其余“两委”干部要在村(社区)自己统一发放的笔记本上做好学习笔记(至少要有4次)。

(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要做好具体的学习计划,集中学习次数至少要达到3次:一次集中学习读本、一次集中观影教育、一次集中上党课。党支部要派专人做好支部的集中学习笔记,尤其要收集好集中学习的相片记录,统一收放在5号盒子。党支部要统一购买笔记本发放给党员们进行学习记录。垂直管理系统的机关支部要同时结合局里和镇里的活动部署开展好学习,以学习部署较细、任务较重的学习要求为准。

二、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要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开始就要紧紧围绕反对“四风”,敞开大门、放下身段、深入基层,直接到群众中听意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真心诚意发动群众帮助找准找实“四风”突出问题,为下一环节的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各党组织要将听取意见工作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始终,集中开展征集的时间从2014年7月31日至8月11日,听取意见的内容必须聚焦于反对“四风”,避免分散主题。

(一)座谈征集:召开座谈会,就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征集党员、群众、干部对党组织的的意见建议。

1、各村(社区)意见征集。镇督导组于7月8日开始组织各村(社区)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座谈会的参会人员组成为包点组全体成员、全体“两委”干部、各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4-5名、党员代表3-4名、离任村干部2-3名,外出务工人员2-3名。在座谈会上以集中谈话、个别访谈和发放意见卡为主要征集方式。

2、机关、企事业单位意见征集。镇督导组于7月8日开始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座谈会的参会人员组成为单位部分干部职工、群众代表3-4名。在座谈会上以集中谈话、个别访谈为主要征集方式。

(二)书面征集:各党组织要向部分党员、部分村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党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县委县政府二十二条规定,反对“四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走访征集:镇督导组要重点利用开展“四个周”活动和“联村扶户”活动的契机,开展走访征求群众意见活动,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真心实意听取群众对镇各党组织在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边总结

镇各党组织要注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查找、边改进、边总结,让群众看到明显的变化、得到明显的实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把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结合起来。镇各党组织要针对征求意见工作中查找出的“四风”问题开展学习讨论,并给问题分类定级,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牢思想认识的基础。

(二)结合载体活动实事求是解决问题。镇各党组织要按查摆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制定好进一步的整改计划和措施,做到能改的马上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示。同时,通过开展好“设岗定责”、“专题宣讲”、“四个周”、“联村扶户”等载体活动,拓宽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渠道,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应最强烈的地方改起,做到在活动起步阶段就能取信于民。

(三)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总结工作。镇各党组织要在4月中旬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回头看工作,并做好以下2点总结: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3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是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由于师训组织者的专业性不足、对新教师培训的内涵理解偏狭等原因,使得其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蓝结对”师徒化、培训模式“师本化”、组织形式丰富化、效果评估全面化将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改进

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新任教师,一般指入职三年以内的教师。这是新教师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适应期,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为新手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缩短职业适应期。在课改大环境下,对于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教学模式、方法,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实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教师培训的内涵

中小学新教师的培训决定着其今后的素质水平与发展潜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诚然,新教师培训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首先,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是一种内求而非外加的学习活动,其必须建立在新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真实地观照到新教师的发展内求,站在新教师的立场上思考新教师培训的运作,实现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内心自觉,才能达成新教师培训的真正目的。其次,新教师培训要面对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组织者开展的任何培训活动均须立足于新教师的实际需求。新教师培训内容须适当减少形而上的教育理论,以贴近新教师的教学实际为主。新教师难以胜任复杂沉重的教学任务,如果得不到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指导,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职业倦怠、消极抵抗等问题,不利于其成长,更有损教学品质。再次,新教师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所以,实现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关照到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任一环节中必须以教师的这种广义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是否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标考量培训的效度。缺失这种导向性,一则新教师培训所学不能为其所用,甚至造成误导,致使其丧失自身的教学风格;二则造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失去新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主要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目标:内涵窄化,难于落实

长期以来,新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被窄化,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了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才是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时缺少这种动力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将难以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此外,新教师培训之后的继续跟进、职业规划的监督指导不及时,他们在执行规划时便常常陷入迷茫。新教师初入职场,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不甚清晰,难以做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规划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必然会减弱它的可执行性。在遵循规划执行教学工作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督导,也将难以从本质上改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2.内容:轻视实践,漠视差异

培训内容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所需汲取的关键营养,理应设置最合理的成分,但在实践当中却明显失调。一方面,注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培训组织者的经验总结,聘请的有些教育专家、学者缺乏与教育教学实际运作的接触,难以将艰深晦涩的教育学理论嫁接到教学实践之中,为新教师提供最切实有效的指导。而且在培训中缺乏对新教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新教师即便经过培训也不能察觉自身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漠视差异,追求整齐划一。不能对新教师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适切的内容来“因材施教”,一味追求效率却减弱了效果。同质化的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异质化的教师多方位、多层次需求,不能调动起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与主动性。

3.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培训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培训效果。大部分地区的培训授课为大班主题讲座、课题汇报等形式,这种新教师培训的主流渠道使得培训过程单调枯燥,缺乏生气。大规模的讲座式培训限制了新教师与培训者的互动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新教师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主体性受到抑制,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内化是新教师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加油”、“充电”,失去积极主动性可能造成厌烦情绪、懈怠心理等不良影响,学习效果自然十分有限。现代教育技术所特有的超越时空限制、促进相互交流、个别化学习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区域中小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在方式、手段上过于陈旧。新教师对远程培训、个别指导、座谈研讨、合作探究等新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单一的集中培训面对新形势已显得格格不入。

4.评价:偏重形式,偏离本质

当前的新教师培训评估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考核,而较少去关注新教师真正的内在改变,偏重形式材料,偏离培训本质。入职新教师适应单纯的教学工作本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强加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形式材料,会让他们因疲于应付考核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之后的新教师部分技能与知识可能是内隐的,效果难以在纸上呈现,因为培训需要留给新教师一定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真总结,最终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缺少导师、教研组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最终给出的评价难免偏颇。

三、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改进

随着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各学校对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立足新课改的现实场域与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善新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以新教师培训促新教师专业发展,以师资队伍现代化促教育现代化,亟待对当前新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1.青蓝结对师徒化,给予新教师以稳定持续的操作性帮扶

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首先,拓展师徒帮带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因此,师徒结对也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校内师徒帮带,让新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共同组织业务结对,使新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其二是校外安排学科导师,为新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实现长远发展。其次,制定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划。新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需要优秀资深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最后,给予新教师切实的反馈。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唯此才能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教学经验,倘若长久搁置必然造成其发展的隐患。此外,培训专家与学科导师应定期下校调研,通过听课观课、座谈研讨了解新教师的计划执行、教学困惑、目标达成、其他需求等情况,给予指导性意见。

2.培训模式“师本化”,建立教师本位的培训体系

在课堂教学生本化的教育大潮之下,新教师培训需要一种“师本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要把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核心位置。首先,深入调研,明确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并依照提出的需求调整培训方案,如加强学科培训、增加互动交流机会、时间安排上尽量集中等,使新教师培训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能体现培训活动的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培训活动课程化。将贴近新教师教学实际的培训主题固定下来,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尤其要设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的课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自觉的水平。编著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在新教师上岗之前就为他们发放培训课程表,提高其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且下发培训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为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提供依据。最后,三级联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高校、区域当局、中小学校合作培养的模式。“有些国家(美国、英国)的试用期培训既作为新任教师的入门培训,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正式的学历教育。另一些国家(日、澳、中国)则是单纯的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或培训。”[2]这种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在我国表现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两者的相对分离,致使新教师陷于适应教师岗位的尴尬境地。因此,亟需整合教师培养过程,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3.组织形式丰富化,基于培训内容选择适切的培训方式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日益多样的背景下,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就有了丰富多样的要求。按培训内容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的集约化程度可将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任何培训形式都适宜于相应的培训内容,我们排斥的只是单一的形式。集中培训主要是主题讲座,面向的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多是关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上好一堂课”等通识性的主题。这种形式尽管不能迅速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极易操作,效率较高,可以为每个新教师提供对教师共性要求的指导,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集中培训需要注意的一是建设包括一线名师、教研员、高校教授在内的多层次的专家团队;二是为培训对象创造充分表达自己意见、阐明自己困惑的机会,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分散培训,比如座谈交流、课例研讨等,针对的是个别学科。新教师与专家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互动,为新教师创造沟通互动的机会,切实解决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培训方式针对的是不同的培训内容,绝不可坚持单一的培训方式或内容与方式的失调混搭。打破单一的集中讲座培训状态,积极开发创新新教师比较欢迎和认可的诸如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远程指导、教学竞赛、新老教师交流座谈会等培训形式。

4.效果评价科学化,保证评价人员、内容的合理性

培训评估工作对新教师的学习、工作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所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务必保证科学化。首先是评价者的科学配置,“研训一体”。评价工作需要培训科与教研室的精诚合作。培训组织者与教研员、学科导师一同下校监督考核,将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执行有理有据。因为前者并不具备新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掌握着整个培训的过程性材料,教研员与学科导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新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可以提出有效指导却不了解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参与度等,两者相互合作能对新教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是考察内容的科学选择,“质量结合”。重视新教师培训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新教师培训之后许多的内在改变不能外显为考核指标。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平台,加强展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各学校新教师提供网上交流展示的机会。在网络平台开辟新教师培训板块,文件公告、展示学校培训动态、发表培训感悟等,为新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将新教师们撰写的培训感悟择优在教育网的相应版面,激发教师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并完善推动教师自我提高的激励机制。新教师培训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教师、学校、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国家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培训机构应立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创新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多元、高效、灵活的培训模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要求,从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作者:蔡其全 王智星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工程认证;高分子;教学改革

1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工程观念与意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体系,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在31个工科专业类中的18个专业类开展了认证,截至2015年底,已有553个专业点通过认证。10年来的认证工作经验表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软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及学科前沿等。内容安排上把理论较成熟的缩聚与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与自由基共聚三章作为课程的重点,系统讲授其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这些章节中,课前引入工业生产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如在讲授第二章时,以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为例,提出工程上常见的凝胶化现象及如何避免该现象发生。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使学生理解平均官能度、原料配比等对凝胶点控制的意义,达到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自身对高分子前沿领域的追踪和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羧基封端的硅油)为例,介绍其合成思路与合成过程及关键工艺:首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合成端含氢硅油,再通过与不饱和酯的硅氢化加成、水解、酸化反应合成端羧基硅油。以端酯基硅油的水解特点引申出不饱和酯选取原则。为了进一步学生的工程观念及意识,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种工业上重要的聚合物进行合成工艺设计,包括单体、引发剂、催化剂、反应条件、实施方法等的选取与优化,掌握工程上合成关键控制技术。利用所学知识与查阅文献写出方案制作PPT,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讲解。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方式,增加师生互动性,培养了工程教育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从国内外知名大学引进40岁以下高水平的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和能跟踪前沿知识,教学、科研开发于一身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派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增加与其它兄弟院校或专业沟通与交流,开拓教师视野。定期举办教学比赛、座谈会等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定期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对口企业学习,努力扩展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鼓励教师加强与高分子材料相关企业的联系,积极搭建专业实践平台,组建专业的高分子实习基地,同时聘请从事高分子材料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学。

3全面综合考核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全面考核的实施意见,不仅强调考核学生,还相应增加了对任课老师的考核。通过督导组通过随堂听课、师生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务处通过学生评教,教学材料抽查、学生访谈等途径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收集学生反馈的各类建议,对于核心课程采取任教老师准入制度,竞争上岗,连续两学期学评教未达到学院50%以前的不得任教核心课程,保障教学质量。不仅在校期间考核学生,还增加了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等。每年9月份由学校招生就业处和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就业单位、就业单位类型、岗位类型和就业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归纳和总结,用于评估毕业生的能力,对于毕业生,安排辅导员对他们进行跟踪反馈,通过问卷调查、QQ、微信等方式收集毕业生工作情况以及对专业建设的建议,每年走访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的评价。此外,邀请企业家参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采纳他们对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有利于高分子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4结语

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对高分子课程的教学内容、师资培养和考核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在立足高分子化学基本理论、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人才的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建.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分子通报,2007(1):62-65.

[2]董吉林,申瑞玲,相启森.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2014(8):167-168.

[3]邓邵平,杨文斌,张欣向,宋剑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7(12):138-139.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5

随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剧变,当代大学生面临新的就业困难和挑战。在这个形势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全面抓好就业指导,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深入整合信息服务,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适应市场化和模式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关键词】

就业指导;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人数得不断提高,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和“自主选择”过渡,这种就业模式给毕业生提供更多机遇与就业途径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现阶段各高校必须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特色化、模式化、适应市场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才能全面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全面抓好就业指导工作

(一)成立领导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就业工作全员参与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双组长负责制”,由院领导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位院领导联系至少两个专业班级,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就业指导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就业工作,及时掌握最新就业情况,着重从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转变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工作列入学院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详实就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学院把就业工作作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的重要议题,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了院领导、系主任—论文指导教师、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就业秘书、辅导员就业指导三级负责制,并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其年终考核及津贴挂钩。

(二)分类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模块化

为了更好地把就业指导工作落细落小,学院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将具体工作分为考研、考公务员、留学出国、企业面试四个模块;按照模块负责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从上至下,层层抓落实。与此同时,还根据不同就业方向分类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库,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与就业指导人员面对面地指导与沟通,帮助学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指导传授基本求职技巧。

(三)建立立体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新模式

自学生入学以来,学院就紧抓就业教育,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就业指导措施。一年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二年级做好学业指导,注重培养职业意识和发展趋向;三年级做好职业分析和人才需求指导,提高就业能力;毕业班做好择业和职业适应指导,提高适应能力;研究生从开学初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抓好导师责任制,全程指导研究生就业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年级辅导员与班级班主任联动机制,通过召开就业主题班会、就业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个别约谈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全面鼓励本院学生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公共选修课。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加深毕业班学生的求职紧张感,给予他们更丰富、更全面、更专业的就业指导。鼓励学生规划好职业路线、大胆创业。

(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树立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发挥朋辈指导作用

学院按需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为毕业生做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会,开拓毕业生视野,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同年级毕业生树立就业、创业典型,分享个人创业经历与创业成果,激发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个别约谈等多种形式,发挥朋辈指导作用,学院邀请已经成功就业毕业生为大三同学分享宝贵经验,为其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多举措大力拓展就业市场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非常重要,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外还需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就需要高校制定针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新策略。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信息,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自2013年接近700万后,2014达到了727万,2015年更是增加了22万达到749万。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800万人。当代大学生就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也有了较大变化,首先是往年一些热门专业诸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外语、工商管理、法律等专业的失业率较往年升高,这可能是由于以上专业近两年的大规模扩招导致的。其次,大学生的实习薪资在下降,失衡的供求关系导致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最后,随着国家对当代大学生创业颁布了诸多优惠政策,加上经历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市场伴随的宏观经济的复苏,新形势下也涌现了大量的大学生创业典型。

(二)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积极推销学院毕业生,创新开拓形式

学院先后通过联系人才交流中心、省内各高校、各地市人事部门、社会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等一切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单位、团体、个人,诸如校友会、学生家长、老乡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相关部门等共同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以及相关就业资源;并且利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通过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知名企事业单位、新兴强势“用人大户”邀请到学校组织校内专场招聘会,积极向毕业生招聘信息,吸引毕业生同企业进行面对面洽谈,尽可能多地让毕业生通过专场招聘会与用人单位签约。与此同时,利用好学校多年在社会上建立的良好声誉及形象,发挥好已毕业校友这一宝贵财富,特别是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就业的校友,通过校友与企业建立联系,吸引用人单位来高效组织招聘,同时也体系了学校对毕业校友的关注与关心。除此之外,将宣传活动多途径化、多方式化,除传统地报纸、杂志等还应该利用好网络新媒体阵地,宣传高校就业信息、行业影响力、专业优势特色、取得的各种成绩,加深企业对学校以及毕业生的了解,按企业需求提供相应毕业生。高校不应该“守株待兔”式的等待用人单位上门招聘,要积极走出去,到以往联系过的企业中去走访、到兄弟院校洽谈会上去走访、到毕业生就业意愿强烈的地域的优质用人单位去走访,开拓“新客户”;通过面向用人单位自荐和邀请,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从而迅速建立联系。在走访前,摸清学生就业意向,带上学生建立去拜访、将学生建立直接带给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同时邀请企业来校考察毕业生,选取优质人才到用人单位就业。通过与企业签订就业实习基地等校企合作协议来与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持续地将毕业生“推销”出去。建立健全与走访地区人才交流中心以及当地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好这些机构与大量用人单位承接的合作信息,有效节省高校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与诸多企业联系,同时介绍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就业信息、安排用人单位宣讲招聘会。

(三)积极响应国家促进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积极自主创业

除与用人单位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外,高校还应积极推进落实国家的促进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选择“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就业,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帮助大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力业、劳动最光荣”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继续支持“大学生支教团”、“毕业生征兵入伍”等国家政策,通过推进落实国家政策解决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入大学生创业课程,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课程;同时具备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社团活动、创业座谈会、讲座、大学生创业新媒体等活动,搭建毕业生创业平台,与企业成立相应创业基金,在响应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同时培养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以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三、深入整合信息服务

(一)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强就业工作针对性

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制定相应的就业工作计划,避免因为就业信息数量过多导致的区分度不强、主次不明显而导致的毕业生错过适合的就业信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可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分类或按毕业生专业推介相应的工作信息以及做好相对应的服务,有针对性的帮助毕业生获得最有效的招聘信息。

(二)充分挖掘就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时效性

针对毕业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双线服务”,在第一时间为毕业解答疑难杂症。通过学院网站、依托微博、微信的“双微平台”,在专业招聘信息、转发相关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政策等在分类招聘信息的同时,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增强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影响力。通过学院官方微信、QQ群、飞信等各种通信手段扩大就业信息覆盖,确保就业信息即时和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

(三)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强化未就业学生跟踪性

建立班级就业联络员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阶段性地召开就业会议,实时统计班级就业情况,同时向班级就业联络员讲解最新业政策,通过班级就业联络员让所有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动向及就业情况。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跟踪,安排专人对未就业学生进行跟踪建档。为未就业学生做好服务,指定专人负责未就业学生的政审及报到证改派工作,节省了未就业学生办理手续的时间和程序。就业工作人员定期召开未就业学生座谈会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详细了解未就业学生近况,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摆正心态,降低期望,面向基层,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四)保证就业材料完整性、连续性

认真做好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的发放、生源上报、就业方案核对等各项日常工作,实时更新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做到管理规范、审核严格。严格审核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等材料,确保信息填写完整、准确、规范。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告知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就业协议书、聘用合同书的填写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设置毕业生专门的就业材料存放柜、安排专人妥善管理,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分类保持,保证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方便及时查询。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各高校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建立适合本校的独具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

作者:吴春生 梁润雅 王倩茹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葛忠强,高琳琳,刘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大学生就业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6):188-189.

[2]刘景伟,时建伟.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8-9.

[3]林子建.如何有效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15(27):178-180.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农田水利;调查研究;灌溉设施;发展对策;辽宁省

近年来,我国对流域性治理以及大水库、大江大河整治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小农水”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农田灌溉设施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辽宁省县域农田水利末级渠系完好率为60%,偏薄弱农田水利设施占35.6%,现今仍未彻底的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辽宁省“最后一公里”专项规划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占据重要地位,工程资料及建管运行体系也不够完善。鉴于此,本文从丘陵地区、山区、平原地区等不同地貌类型的角度系统调查了研究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通过实地调研多个典型市县分析田间斗农渠及其配套设施的建管运行情况,为了解决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启示性建议,以期为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参考,为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改进及优化提供科学指导[1-4]。

1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现状

1.1调查方法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总面积14.75万km2,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自北向南部倾斜,形成了“马鞍型”的地势特征,中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山地丘陵大致分列东西两侧,水面、平地、山地占总土地面积比例为9%、33%、58%,地貌类型大体呈“六山一水三分田”,入境河流主要有东辽河、西辽河、柳河、浑江、大凌河支流。总体呈辽西低山丘陵区、辽东山地丘陵区和辽北康法丘陵区三面环绕辽河平原的地貌格局,地貌结构如图1。根据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和研究区的地形特点,在辽西低山丘陵区、辽河平原、辽东山地丘陵区选择典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从生态现状、服役年限、施工安装方式、断面尺寸、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角度对其渡槽、分水池、生产桥、放水口、斗(农)门及渠道等渠系建筑物的使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调查方法见表1。

1.2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

采取实地调查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农桥、放水口、分水闸(池)、渡槽、斗(农)门、渠道的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三种典型地貌区的建筑物类别如表2。

1.2.1渠道设施

在灌溉系统中渠道占据着重要地位,渠道工程质量状况与周边居民安全及农业灌溉效益直接相关,不同自然区域内灌溉渠道的制作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如下:平原地区。该区域属于辽宁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广的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省总体的50%以上。斗农渠断面多梯形,设计截面尺寸一般较大,坡面施工方式以砂浆勾缝、预制砌块铺筑为主,渠道运行年限为5~10a,其勾缝、麻面较多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批次不同预制砌块易出现色差,渠道坡面砌块多断裂、压顶裂缝或大范围塌陷等情况,非灌溉期废弃杂物在渠道内堆砌的现象比较常见[5]。丘陵地区。该区域以西部、北部为主,海拔高度多为200~500m,总体表现成辽西低山丘陵和辽北康法丘陵区,较辽河平原其灌溉面积稍小。调查显示,以矩形和U形断面为主,修建时间大部分处于近5年,其中U形断面的外倾角基本为0,长度约50cm、壁厚5~8cm,其半径处于150~200mm范围。渠槽、压顶一般用干硬性和普通现浇混凝土制成,渠槽多麻面、蜂窝,错位、坍塌现象比较严重,填方多形成土壤侵蚀,压顶总体达到坍塌、断裂的状态;采用砂浆勾缝的处理方式,使得渠槽安装存在较多的拼缝;夏季调查时田间渠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特别是较大断面的渠系几乎干枯。现浇矩形渠道大多选用人工自拌混凝土,现场骨料含泥量过大、级配不良等现象普遍存在;现场混凝土生产时仅靠生产工具粗放计量,因缺少必要的精准计量设备使得施工效率明显受限,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此外,部分尚未完工的工程就已经出现塌陷、起砂、大范围裂缝的问题,矩形现浇渠道的渠底下部及边坡没有排水设施,积水问题比较突出[6]。山区。该区域以辽东地区为主,海拔在500~800m范围,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构成,最高山峰超过1300m。经济基础薄弱、耕地面积普遍较小和土壤侵蚀问题突出等,使得传统小尺寸U形装配式渠道仍为辽东山区田间灌溉系统的主要断面形式。渠道长度50cm左右、外倾角5°~8°、壁厚3~6cm、半径100~150cm之间,以砂浆勾缝和人工安装为主,大部分修建于1990s。受到特有的山区地形等条件限制,渠道设计较多弯道,普遍存在破损甚至未压顶的情况。通过座谈交流发现,现阶段田间灌溉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渗漏。近年来,采取填方与挖方有效结合的施工方法修建了多条砖砌渠道,利用砂浆对砖砌渠内表面做抹面处理,未预留变形缝并用混凝土压顶;由于未处理外表面,渠身存在较多裂缝其整体美观性较差,已出现多处渗水通道但未发现大范围的渗漏现象[7]。

1.2.2斗(农)门

斗(农)门作为开放与关闭水的主要通道,在田间灌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利用部分装配式与现浇相结合或现浇的制作方法,以该方式制成的斗(农)门造价高,其工程量较大。因辽河平原灌溉范围广、耕地面积大,为了保证农田灌溉用水设计的斗(农)门尺寸普遍较大。采用混凝土浇筑排架与闸墩,在闸墩上利用钢板锚固排架,难以控制现场的施工质量;大多数应用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闸门,闸门的上下升降用旋转丝杆实现,这种结构存在启闭操作不便、施工难度较高、连接困难、组成复杂等特点,加之门槽与闸门之间的密闭性较差,其止水效果差且故障率偏高,通常会引起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于拆卸简便,闸门被盗或遗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斗农门也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

1.2.3渡槽设施

渡槽属于跨越河道、洼地、河渠等设施输送渠道水的架空水槽,由于特殊的自身结构,大中型渡槽的上部槽身和下部基础多为预制装配式以及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小型渡槽的槽身。结合实际调研结果,U型槽和矩形槽结构形式比较常见。平原地区的渡槽断面尺寸和斗农渠断面较大,受地形条件限制,丘陵地区的渡槽结构尺寸往往较小,槽身以预制混凝土管结构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槽为主,这种结构被广泛用于新建的渡槽。山区大跨度输水渡槽具有较大的架空高度和断面尺寸,在拼接缝的止水处理、运输、生产等方面大尺寸槽身预制构件仍面临着一定技术难题。此外,大多数渡槽建于1980s,因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规范化施工和标准化设计体系,加之受施工条件、工程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经过长期的服役运行,槽身出现局部破损、裂缝、蜂窝和麻面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拼接缝处发现较多裂缝,勾缝砂浆脱落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渗漏,渡槽大多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受交通条件限制,田间工程选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其施工方式仍以传统的现场搅拌为主,这种方式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且费时费力。

1.2.4分水闸(池)

分水闸(池)可用于量水和水量分配,一般建于渠道分岔处。结合调研结果,分水闸结构以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为主,渠道断面与结构尺寸相匹配,结构形式简单、数量多而规模小。闸门多为垂直启闭的简易钢闸,因无止水胶条闸门槽止水效果较差。混凝土施工为现场搅拌的方式,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且环境影响较大。

1.2.5放水口

放水口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输水灌溉的效率,一般用于农田水利的配套设施。地势平坦的辽河平原,耕地较多,农田成片,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所以设计的渠道尺寸较大。放水口为直径50cm的圆形过水断面,主要通过上覆填土压实、放置涵管和渠道边坡开槽来实现,预制放水口门板安装于矩形混凝土门框上,一般位于渠道边坡一侧。结合调查结果,放水口与门板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缝隙,门框表面出现开裂,极易产生渗漏现象;同时,门板丢失致使其失去挡水功能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外凸形和内嵌形为矩形混凝土闸门框两种常见的形式,其中外凸形放水不仅降低了输水效率,对过水流量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其美观性差。此外,杂草秸秆在放水口处严重淤积,耕地高程甚至高于放水口,使得其自流灌溉功能逐渐丧失[8]。地面崎岖不平、坡度较缓、地形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区,相对于平原地区其灌溉渠道结构尺寸通常较小,与此同时放水口尺寸也不大。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渠道放水口,大多存在麻面、蜂窝的现象且部分结构出现开裂,门板结构丢失使得用水量失去控制。以朝阳县为例,部分渠道的放水口配套门板已丢失,为了控制用水量以一块三合板来替代门板,结构破损、开裂以及放水口处杂草顺流堵塞的问题较为突出。人均耕地较少、坡度陡峭、高度和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其渠道断面一般较小,放水口也比较简易。山区渠道多装配式结构,一般在预制时预留U形口或圆形孔洞,并作为渠道的放水口,节水控水设施缺乏且结构形式简单粗放,由于孔洞较小易被碎石、淤泥、杂草和树叶堵塞,极大的影响其放水功能的发挥。山区渠道不仅有装配式,还有砖混和现浇结构,现浇渠道放水口位置较高且无控水闸门,开口多为U形;砖混结构也面临着防水闸门丢失、放水口易淤积堵塞的问题。

1.2.6农桥

通过对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板梁桥、拱桥、涵管桥的调查,发现调查区域内多现浇桥,虽然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类型,但桥梁总体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具体如下:(1)外观质量差。涵管桥、现浇梁和预制桥梁的混凝土表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蜂窝麻面现象,虽钢筋无外露但局部结构强度严重损失,混凝土总体处于酥散状态。通过挤压成型的干硬性混凝土传统预制桥梁,因长期的服役运行混凝土老化严重。对涵管桥现浇部分和现浇桥梁,由于模板安装拼缝尺寸偏差大、水泥浆渣附着以及模板表面粗糙等,浇筑过程中水泥浆严重流失,从而产生较多蜂窝麻面甚至错台等外观质量问题。(2)挡墙与墙体开裂。主体结构表面开裂且随时间推移裂缝纵横发展,对桥梁主体稳定造成影响,挡墙坍塌、开裂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原材料质量差、原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超使用年限运行、桥梁预制水平不高等,致使桥梁质量问题突出。针对涵管桥梁现浇部分和现浇桥梁多选用现场搅拌,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就地取材的骨料级配差,难以把控工程质量,为主体结构裂缝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接缝处渗水和桥内淤积。灌溉期桥下涵洞内杂草淤积以及渠槽内杂草丛生,降低了渠系输水效率。此外,在拼装桥梁预制构件过程中,因接缝处理不到位、勾缝砂浆脱落使得结构整体失稳甚至坍塌。部分较小尺寸的涵管桥,在涵管上直接覆土以形成桥面,许多小型涵管桥桥面在夏季雨水充沛时出现严重的填土冲刷,使得涵管裸露并进一步产生破损。

2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发展对策

2.1推进装配化建设,转变传统建造模式

对于配套建筑物以及田间装配式渠道,从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生产技术、结构设计及配合比设计等角度进行研究,设计建造施工方便、质量优良、生态环保、结构合理的装配式预制构件,通过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实现装配式安装、工业化生产、工艺化设计的农田水利装配式结构。

2.2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智慧农业

积极推广以智能定量节水、远程控制供水、装配式渠系建筑物及渠道输水等为特征的节水灌溉信息化技术,加快提升农村经济和节水灌溉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生态环保主题的提出,加强智能技术应用以及生态保护等逐渐引起更多行业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安设智能节水控制系统和生物逃生通道,实现高效节水、生态相容以及环境友好型智慧水利建设。

2.3加大建设投资力度,推进标准化建设

坚持“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的原则,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为用水户的合法权益提供基础保障,每年地方财政都要安排一定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资金,保证其及时维护以及正常运转、使用。在工程施工、管理和设计的全过程要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原则。设计人员应依据相关规程规范、定型图集等开展标准化设计,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在安装预制构件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科学把握装配、运输等环节,科学设定工序;依托远程监控、测控等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最大程度的实现工程运维自动化管理。

3结语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7

审计教育的重心应逐步转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将审计置于经济管理的大环境下加以考虑。审计实务教学在囊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如税收、管理学、法律基本知识等。目前的“口授+黑板/多媒体课件”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审计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深入开展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与企业共同研讨如何构建仿真模拟教学环境,并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入合适的仿真案例,积极探讨“角色扮演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审计任务案例的选取

审计任务案例的选取是提高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应是课程中某一单元或环节知识的概括。选择案例时应考虑案例的仿真性、实践性、启发性和时效性,当然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

(一)通过教师下企业,依靠校企合作获取。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启动教师下企业项目,具体分为暑假的短时期下企业学习和有条件的学校启动带薪整学期或整学年下企业学习两种,当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也都有具备注册会计师资质的教师长期参与社会审计业务。《审计实务》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通过下企业活动,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审计等鉴证业务,审计实务担纲教师不仅可以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而且可以掌握审计的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项目任务和学生特点进行整合,同时经事务所同意,可以获得整套审计工作底稿模板。

(二)利用学校内部审计资料获取。

除依靠校企合作外,我们可以充分调动校内资源,比如学校内部审计部门每年都会对各部门、下属后勤公司和学生实习基地如学生超市等所有处室和产业进行内部审计。通过学校支持获取这些内部审计材料,结合审计实务教学内容和项目任务的划分,对资料进行整合和改编,可以成为很好的审计案例资料。

(三)利用网络等媒介获取。

在网络技术特别发达的今天,我们很容易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上市及各大型企业的财务背景资料,然后按照审计工作业务流程来编排和设计,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设计各个“任务案例”。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现成的审计案例教材获得案例资料,或者通过向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共享其案例资料等。

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在《审计实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审计实务》课程中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案例引入与任务布置。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案例资料的选取与任务的设计是关键一环。通常我们更倾向于采用单项任务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将任务细化到学生可以解决的程度,从而引导学生解决案例资料中所设定的任务。比如在学习存货监盘这一任务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公司的存货监盘计划,然后根据这份监盘计划设置任务,如监盘计划里监盘安排的时间、目的、监盘的范围是否合理?对每一种存货监盘的方法是否合适?如何从监盘日实有数倒推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情况?如果这一存货监盘计划不可行,是否可以有其他替代审计程序?总之,案例的选择一定要与设计的任务相匹配。

(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讨论。

分析讨论案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按4-6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分项目经理、审计员、审计助理等岗位,由学生对角色进行轮流扮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交流和研讨。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三)学生对讨论情况进行成果汇报。

情境模拟讨论结束后,各项目组要形成方案,形式可以多样化,由“项目经理”作为代表进行陈述。项目经理角色的扮演是轮流的,每个学生都会有上台发言的机会。通过项目陈述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任务解决方案,掌握与之相应的审计理论知识,而且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的项目陈述后,根据陈述情况详细讲解案例任务中所涉及到的审计理论知识,在大家都表示理解之后,再回到案例资料带大家完成案例任务,如需要并相应填写完工作底稿或完成报告之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总之,通过不断地进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让学生逐步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

四、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应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后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一)对学生进行分段考核。

根据教学进度,当一个项目完成后,我们可以安排一个与该项目相关的较完整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在学习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这一项目中,我们可以分解存货监盘、存货计价等若干个任务并分别引入案例学习,当这一项目学习全部结束后,我们可以用一个包括这些任务的较完整的综合仿真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可以在学期内分阶段与学生开展座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者发邮件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对教学的改进建议;也可以通过学评教环节来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担纲教师团队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

担纲《审计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要通过阶段考核,学生座谈或汇总邮件中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任务案例选择是否合理、教学效果与预期差异,认真分析产生争议的原因是基本审计理论掌握不好或运用不恰当,或是案例材料与项目任务不匹配,还是任务案例提供信息模糊,以进一步优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方案,提升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效果。

五、结语

座谈交流材料范文8

“传播”一词渊源甚早,据新闻传播史家考证,“传播”一词至今已有1400年以上的历史。据《北史•突厥传》云:“以敕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这当是中文“传播”一词最早之语源。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学者却把“mass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译为“群众交通”、“群众思想交通”。把“大众传播媒介”翻译成“群众交通机构”,或“群众思想交通工具”。1956年初到1957年6月,我国新闻业界及学界曾经开展过短期的新闻改革活动。在此期间,复旦大学新闻系在王中的领导下,走在新闻改革的前列。1956年3月20日,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新闻学译丛》第一期出版(5月30日再版)。1956年,该刊共出三期;到1957年6月止,又出了两期,前后共出五期。《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1期(3月20日出版)首载《编者的说明》云:“《新闻学译丛》是以介绍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和进步报刊的工作经验为目的的一个期刊,它可以作为各兄弟学校新闻系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新闻工作者、宣传鼓动干部进行研究与工作的参考读物。”因此,第一期的内容,译载了苏联联共(布)中央有关报刊的文件。《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2期(6月5日出版)除继续译载苏联报刊社论、联共(布)中央关于报刊工作的文件、苏联新闻事业概况等资料外,还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的内容,包括《美国报刊简史》、《美国报纸的组织机构》、《美国报纸和报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等译文。

《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3期(1956年11月15日出版)起,开始引进“大众传播学”的概念。该期刊登的由刘同舜翻译的《拆穿自由、独立报纸的西洋镜》一文中,他首次将“大众传媒”及“大众传播工具”译成“群众交通机构”云:“(美国的)群众交通机构是一种大企业,他们的老板就是大企业家。战前,美国消费者在四万家群众交通机构方面花了25亿美元,相当于该年总消费数字的二十七分之一。”“单是广告费这一项,‘消费者’向‘群众交通’企业的支出已年达65亿元之巨。”[1]61-67《新闻学译丛》1957年第1期(1957年3月5日出版)刊载的由郑北渭翻译的《美国报纸的职能》一文中,他最早正式地把英语MassCom?munications译作“群众思想交通”。他还在该译文中云:“报纸是‘群众思想交通’(masscom?munications)工具之一。其他主要的‘群众思想交通’工具有:杂志、广播、电影等。这些工具有一种到三种的职能,他们可以传播消息和知识,可以用言论来影响群众,最后是一种娱人的作用。要做到企业化,他们最起码要能很成功地做好三种(功能)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期,王中在其《新闻学原理大纲》(写作于1956年9月至1957年初)中,最早将MassCommunication译为“大众传播”。他说:“美、日将报纸、广播、电视等总称为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见《王中文集》第38页)。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新闻学原理大纲》被当作供批判用的“靶子”,收入图书资料组编的《新闻界反右派斗争资料汇编》第二辑(1957年10月面世)中。以后又收入赵凯主编的《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70年代末、80年代初《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及《世界新闻事业》对引进“公众传播”及“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贡献

1957年6月《新闻学译丛》停刊,21年之后的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继承《新闻学译丛》的传统,又创刊了《外国新闻事业资料》。该刊第一期首载《编者的话》云:“本刊将有重点的译载和介绍反映外国新闻事业情况和动向的材料、新闻学论文和新闻教育方面的文章等,为本系师生,提供研究和批判的资料。这些资料较大部分译自资本主义和苏修集团的书刊,政治观点和新闻观点是反动的,有些事例和数字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只能供读者参考,请勿公开引用。”该刊初为不定期出版,后为季刊,小32开本。刊物装帧简陋,而内容丰富充实,每期100页左右。1979年第4期达180页。该刊到1978年12月出了两期。到1979年初到9月又出4期,前后共出6期。主编舒宗侨,后由郑北渭继任主编。

1979年12月,《外国新闻事业资料》改名为《世界新闻事业》,出版1980年第1期(总第7期)。该刊也是季刊,每三个月出版一期,内部发行。1980年9月,《世界新闻事业》出版第三期(总第九期)后停刊。

从《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年7月创刊,到1980年9月《世界新闻事业》停刊,这两个刊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又先后刊登了不少介绍、评论“大众传播学”的文章。如《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年第1期第10页开始刊登郑北渭翻译的《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s)》。该文摘译自美国华伦•K•艾吉等著《公众传播工具概论》,认为“公众传播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研究:公众传播者,信息或讲话内容,传播渠道,被传播对象即观众或听众。”基于此,该文主要阐述了“公众传播工具的意义”、“公众传播工具”的种类、对“被传播对象”(即读者、听众和观众)的一些调查,等等。

《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年第2期刊登陈韵昭翻译的《公众传播研究》。该文摘译自美国埃德温•艾默里等著《公众传播概论》(1971年版),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研究公众传播”、“公众传播有哪些类别”,包括对“读者群的研究”、“读者、观众、听众的研究”、“编排的研究”、“舆论的研究”、“内容分析”、“宣传效果的研究”、“对宣传人员的研究”、“创造性的研究”等等内容。同期还刊载了陈建德、欣文宪摘译的《菲律宾大学公众传播学院教学大纲》。#p#分页标题#e#

《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1期(总第三期)刊载了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内川芳美教授的《日本公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978年10月21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讲话》一文。该文由朴昌根译,仰文渊、周义澄校订,比较全面、概括地阐述了日本及世界上新闻学研究、“公众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世界上的新闻研究有两大潮流,其一,是美国式的实用新闻研究。在美国,以提高商业新闻和新闻记者水平为目的新闻学的研究和教育,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以1908年密苏里大学设置新闻学院为首创阶段,新闻教育作为大学水平的职业教育开始了”。“另一个是德国的理论研究潮流。十九世纪末,德国出现了对新闻学术关心的高潮。1910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第一次德国社会学大会上,有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贝尔(MaxWeber)指出:‘社会有必要进行最纯粹的科学研究的第一个题目是新闻的社会学。’到1916年在莱比锡大学设立了最初的新闻研究所,德国的新闻学不是停留在以具体的报纸材料为对象的,而是寻求从普遍概念形成的抽象理论。其目标是确立一个具有理论体系的新闻学”。日本的新闻学研究起步甚早,“最早是1899年出版的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以后,日本的一些热心的人———大部分是新闻记者—出版了一些新闻的先驱性的著作”,如杉村广太郎著的《最新新闻学》。“杉村是东京《朝日新闻》社调查部部长。”“至于在日本正式开始有关新闻学术研究”,即从1929年创办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的前身)文学院新闻研究室开始的。”“这个新闻研究室的第一位主任是小野秀雄。”小野秀雄在1923年公开发行了《日本新闻发展史》,此书被看作是日本新闻史方面的最权威的经典著作。“小野秀雄是一个具有新闻记者经验的人”。另外,“公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的概念,“大约在40年代产生于美国。它在学术上被广泛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它输入到日本来,一般认为是40年代末的事情。”“40年代末从美国新传入了公共传播的概念。而这种新概念没有经过多少年就取代了从前的德国新闻学或实用新闻学研究,直到形成了战后日本新闻研究的新潮流。1955年出版了城户和其他三个人编辑的《公众传播讲座》共六卷,这可以说是它的里程碑。”1978年10月间,日本新闻学会会长内川芳美教授访问中国。他分别在北京、上海介绍了大众传播学。10月14日,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给当时新闻所的80多位第一届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10月21日,他又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演讲《日本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2期刊载郑北渭的译文《民主、舆论与公众传播》,该文摘自美国新闻学者沃伦•K•艾吉等著《公众传播概论》(1976年版)。1979年第3期(总第5期)刊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介绍:传播学》一文,专门介绍《传播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一书的大致内容及其作者云:“宣韦伯(WilburSchramm,)”,又译作“施拉姆”博士,原为伊利诺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1956年任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1973年任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学院院长。1975年获东西中心方‘最高荣誉研究员’衔,英国空中大学荣誉博士衔。著作有《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传播的社会责任》、《传播手册》、《大媒介与小媒介》、《传媒、信息与人》等二十种。1976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担任‘胡文虎传播讲席’教授。”1979年第4期(总第六期)载陈建德译文《大众传播简年表》(摘译自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该文第一次正式把masscommunication译为“大众传播”。

《世界新闻事业》1980年第3期(总第9期),刊载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余也鲁译述的《传学新词》一文,第一次对“传学”(communication)、“智据”(information)“传通”(communication)、“人的传通”(humancommu?nication)、“传媒”(medium,复数media)、“传播”(masscommunication)、“传播媒介”(massmedia)、“把关人”(gatekeeper)、“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传者”(commu?nicator)、“受众”(audience)、“信息”(mes?sage)、“回报”(日本人译作“回馈”、“反馈”)(feedback)、“符号”(signs)、“非语言符号”(nonverbalsigns)等重要的大众传播学名词及概念作了比较详细、准确的解释。

197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办的、由油印的《国际新闻界简报》(1961年4月在北京创刊,至1965年12月停刊,共出24期)改版后出版的《国际新闻界》创刊。第一期刊登了该刊主编张隆栋翻译的希伯特的一篇长文:《公共通讯的过程、制度和效果(一)》(此文的(二)、(三)部分后来又分两期连载)。这篇文章是当时国内第一篇全面系统地介绍、引进、研究传播的过程、传播制度和效果研究的长篇论文。《国际新闻界》及其主编张隆栋(1917.7.3-2009.3.2)也为传播学在中国的早期引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80年代“大众传播学”开始全面、系统地传入中国

(一)80年代前期,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对传播学的全面引进

在1981年“世界新闻研究座谈会”的发言中,郑北渭谈及了西方最近在研究传播学,顿时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议期间,临时决定请他作一个传播学讲座。1981年5月,《新闻大学》丛刊(后改为季刊,16开本)创刊,由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当时是作为新闻丛书形式出版的,故封面未署刊期(第一期共128页,23?2万字,以后每期篇幅保持在23万字上下)。1981年12月出版的第2期才在封面署名刊期。《新闻大学》从1983年5月出版的第3期后,便正式改为季刊,如,第4期于1982年9月出版,第5期于1982年12月出版,第6期于1983年6月出版,第7期于1984年10月出版,第8期于1984年12月出版。#p#分页标题#e#

《新闻大学》一创刊,便开始刊载陈韵昭等系统介绍传播学的学术论文和译文,以后基本上每期都有这方面的文章,其较为著名的篇目有:第一期第29页首载陈韵昭《传学浅谈》、第2期第18页载陈韵昭《传与传播》、第5期第23页载陈韵昭《传的周折》、第6期第118页载陈韵昭摘译的《近年来国内有关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概况》、第9期第78页载《欧美大众传播研究的传统、特点和发展趋势》等等。

1981年6月,中国内地首篇以传播学研究为题、由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居延安所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传播理论研究》通过答辩。在此之前,早在1978年9月,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就在高年级中开设了介绍传播学的选修课。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辑的《国际新闻界》(季刊)第2期至第4期连载刊登了由张隆栋编译、并对大众传播学作批判性介绍的《美国大众传播学简述》。这也是我国较早系统译介大众传播学的文章之一。1982年11月23~26日,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倡议下,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有关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座谈会。6所高等院校的新闻系和少数新闻单位的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正式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隆栋、林珊,上海复旦大学的郑北渭,广州暨南大学的马戎,北京广播学院的苑子熙,天津师范大学的刘卫东,厦门大学的陈阳明,新华社的李启,《新闻战线》的陈宏德,《北京周报》的刘有源,社科院新闻所副所长钱辛波及张黎、徐耀魁、陶涵、明安香、刘力群、黄可风等[3]。座谈会提出:“对西方传播学我们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简单否定,也不要简单肯定。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传统,对传播学作具体分析;千万不能照抄照搬,我们对它的基本态度,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点的新闻学或传播学,使它在‘四化’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要翻译介绍几本有权威的、有代表性和比较科学的传播学著作,以便对西方传播学的全貌能有比较全面的、准确的了解;可在我国有关报刊上发表一些有分析性的文章:有关院校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可开设传播学的选修课。(见《报纸动态》1982年第34期)[4]。由《新闻战线》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报纸动态》(内刊)1982年第34期(1982年12月5日出版)第一面刊登简讯《怎样认识和研究西方传播学———西方传播学座谈会在京举行》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倡议召开的全国性的西方传播学座谈会,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的有关西方传播学问题的讨论会。”

第一次全国传播学讨论会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促进了传播学研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1983年,《新闻战线》月刊分七期连续刊登了复旦大学新闻系郑北渭写的《传播学简介》,这是一篇客观介绍美国传播学的原理、模式的文章。《新闻业务》月刊1983年第一期也登载了作者写的《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这篇文章为《新华文摘》1983年3月号转载)。陈力丹在《新闻学刊》上发表了《对〈传学概论〉(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斯拉姆著)几个问题的不同意见》。1983年7月,暨南大学新闻系系主任马戎写出了《泛论中国式传播学之研究》的万言论文,明确指出:“研究中国式传播学,要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式’。台湾和香港的学者,早就在研究中国式传播学,但没有多大进展。他们的路子不对。一是全盘照搬西方传播学理论和模式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验证。这样做,实践上跟外国人屁股跑,理论阐述上也为他人做嫁衣裳。另一是拿西方传播学现成理论观点套中国例子,做的是‘对号入座’的资料整理工作,或者如经传家作‘经注’。……象这样的研究,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作者接着写道:“我们不能走这条路。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指出的:‘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不妨想想,50年代我们照搬苏联传播模式,建立起‘宣传员网’,很快就垮了;我们在农村靠‘土广播’上马,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有线广播网’,却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引起外国传播者极大兴趣。两个‘网’的兴衰表明:只有根据中国国情来进行传播研究,才有前途。”

(二)传学大师及传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访华及其对我国传学深入研究产生的巨大影响

1982年4~5月间,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年)在他的高足弟子、香港地区著名传播学者余也鲁(1924.7.4-2012.9.8)的陪同下访华。这次活动的缘起是:经过十年“”浩劫,我国的教育战线形势严峻,大、中、小学的教师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广东毗邻港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广东省政府教育部门视野开阔,决定发展电化教学及教育传播事业,开办“电视大学”,“让少数的优秀教师与优良教材,通过录音、录像、广播、电视,把知识与技术传递到数目异常庞大的等待教育的儿童、少年与成人那里。”为此,他们组织人员到当时“电化教学”比较先进的香港地区“取经”学习。1981年春,广东省教育局长林川,亲自带领一个电化教育访问团到香港访问学习。在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演讲室里,余也鲁等人向来自中国十几个省的教育部门负责人及电化教育的策划人,介绍了国际上有关电化教学及教育传播方面的一些新发展。接着,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校长潘炯华协同李运林、李克东两位教师也来到香港,参观香港的电化教育设施,并向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余也鲁提出,1982年在国内开办一个全国性的教育传播理论讲习班的邀请。此事得到余也鲁的首肯。随后余也鲁便三次到夏威夷,去与他的老师、时年75岁的施拉姆(时任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顾问),商讨学术报告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据余也鲁回忆云:“宣伟伯博士已是75岁高龄,对这次演讲也是全力以赴。我们所有的材料都事先写好,用中文印出。同时准备了一套录像示范教材,大多为海外有相当水平的教学片。”#p#分页标题#e#

1982年4月下旬,正是“木棉花盛开的时候”,施拉姆偕夫人、余也鲁等一同来到广州,一共进行了为期7天共7个专题的学术演讲活动,参加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化教员三百余人。这之后,施拉姆、余也鲁等又应邀到上海、北京、厦门等地作了一连串介绍西方传播学内容的学术报告,并参加了不少座谈会,进行了充分、频繁而又紧凑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在北京时,施拉姆先后到《人民日报》社、社科院新闻所(5月3日、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5月5日)等处作了学术报告。期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施拉姆夫妇和余也鲁一行。到复旦大学讲学时,同样也作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复旦的陪同及接待人员有王中、舒宗侨、郑北渭、陈韵昭等。1982年《新闻学会通讯》第14期连续发表施拉姆(宣伟伯)在北京讲学的两篇经过整理的讲演稿《传学与新闻及其它》、《传学的发展概况》和余也鲁的《在祖国进行传学研究的可能性》一文,引起了新闻业界及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后,施拉姆和余也鲁将这次的讲稿修订与增补成《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8年7月出版。其中,该书第二到第八章都是在广州讲习班七天七个专题的讲稿整理、修订与增补而成。第一章和第九章则是1983年后,余也鲁教授于1984年应西北电化教育协会的邀请在兰州所作的学术报告中的两篇整理而成。此外,他们“又把西方与东方四十年来在传播教育与研究上的历史与发展合写了一篇回顾性的文章,刊在本书之首,当作序言。”

1982年春夏之交施拉姆来华讲学以后,我国传播学研究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1982年前后,我国与国际传播学界的交流活动亦逐步开展起来。一些传播学者纷纷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们切磋交流,境外学者也纷纷到中国来讲学。早在1980年1月5日,当时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安岗赴夏威夷,参加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举办的为期10天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关于国际政治和大众传播的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最后为会议作总结。1980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郑北渭、居延安等人应邀参加了由美国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主办、在夏威夷召开的国际传播学理论研讨会,会上他们宣读了合作的论文《论中国报纸的改革》。1981年11月,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在北京举行新闻传播学讨论会,这是我国新闻业界及学界第一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共同研讨新闻传播学问题。又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同美国科学院的高级学者交流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主任张黎从1983年3月9日起,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重点考察了美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美国报纸的读者工作。1983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奇科分校传播系主任祝基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并与部分教师座谈,交流、探讨了大众传播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1984年6月间,美国夏威夷大学新闻系主任路特教授到复旦大学讲授传播学。同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传播系主任爱德斯坦也来复旦讲学,介绍传播学。美国学者W•赛弗林作为富布赖特计划的一部分到复旦大学开设传播学课程。北京、上海等地一些新闻单位或新闻系还陆续派人去美国、日本等国留学、进修,研读传播学的基础课程。1986年,张隆栋作为中国学术界代表,参加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大众传播学术讨论会。

到80年代中期,我国传播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如,《新闻学刊》1986年第6期刊登了王志兴的文章:《欧洲批判学派与美国传统学派的分歧》。该文对世界两大传播学派———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通常也被称为“传统学派”和“正统学派”),和欧洲传播学界“传播学批判学派”,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与此同时,有不少论文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传播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新闻学刊》1986年第5期刊登的徐耀魁的文章《试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吴文虎的文章《传播学理论架构初探》,还有苑子熙在第二次全国传播学讨论会上的论文《传播学若干原理与应用》纲要和姜克安的论文《我国传播学途径初探》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同期刊登的杨思讯的文章《社会制约简论———谁影响传播》,也全面地探讨了美国传播学研究不多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这些都是喜人的成果。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传播学讨论会在黄山举行。会上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并明确确定把“新闻传播”作为今后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