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论文范例

政产学研论文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1

1.孵化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产业孵化器的功能。“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可以为新创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辅助和促进文化企业发展。“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集群构成不仅包括相关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企业、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企业、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数字网络内容企业,而且还包括具有经济管理、商品管理等方面丰富经验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网络,因此可以实现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通过集群对周边产生辐射效应,促进整个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就是“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民营部级文化产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拥有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园区。其目前已经集聚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软件及服务外包、新闻媒介、教育培训、金融机构等企业近200家,搭建了“国家动漫游戏公共技术平台”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并与长春建筑学院合作创办了“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和“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院”,构建了“政产学研资介”零距离整合,创建了一体化发展的多维服务环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起到了产业孵化器的作用。

2.教育培训功能。

教育培训也是文化产业园区具有的重要功能,特别是那些依托高新区和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文化产业园区,这项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且毗邻吉林大学和吉林动画学院等知名高校,教育培训是该园区的一个主要功能。长春建筑学院是该文化产业园区的合作方,其“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下设舞蹈、设计、视觉艺术、创意写作、音乐、新闻、广告、动画、电视媒体及数字媒体等专业,为该园区及当地培养了大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产业人才。

3.研发创新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也是研发及创新的重要基地。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除了具有培育本地区创意人才的功能,同时其也是该地区的创意产业研究开发基地。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合作方长春建筑学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和“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所”,其研发领域主要包括传播设计、数字媒体、策略性广告等。主要研究这些领域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实务发展及具体应用等内容,其研究成果也为政府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了依据。

4.促进就业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内集聚了众多的相关企业,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文化产业园区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文化产业园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消费场所,园区为各种艺术品的消费提供了诸多的机会。文化产业园区还在集会地点、戏曲影院、音乐厅、酒吧等公共空间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二、“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主体角色定位

“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高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的新探索。“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的各主体之间关系是以政府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资本方以及中介机构等各主体的相关作用。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注重“政产学研资介”各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高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实力,其最终目标是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各主体的作用不同,其定位以及承担的角色也不同。

1.政府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政”是指政府。政府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处于指导地位,其角色主要是作为各方的协调者与服务者。也就是政府为文化产业园区各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制定政策法规、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营造合宜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从而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市场化;政府要为各主体搭建信息沟通、技术咨询、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的平台,以及提供数据咨询等,为“政产学研资介”模式的文化产业园区的有效运行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利用政策导向来约束各主体的行为,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使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各个主体间能够有效沟通、和睦相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企业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产”是指企业。企业在“政产学研资介”各主体间的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创造科技成果的重要角色。文化企业在市场中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其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反映最迫切、最敏锐、也最真实,能及时、准确地将市场的需求信息反馈给文化产业园区,从而保证文化产业园区各主体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3.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学”是指高等院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承担着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积极参与国家的各项创新活动的同时也为各个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人才。高等院校智力资源丰富,并拥有庞大、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及科研教师队伍,可以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输送大量的各类优秀人才,同时依据自身科研实力帮助文化企业解决众多的发展难题。高等院校既要致力于人才培养,也要重视与政府和企业等主体的合作,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产业化。“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可以为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造条件。高等院校要积极寻求与文化产业界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促进机制,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与市场实现对接,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4.科研机构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研”是指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承担者,是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科研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者,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成果、技术服务等,又要为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前瞻性、基础性、交叉性及战略性的研究工作,为“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资本方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资”是指资本方。资本方主要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市场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离不开资本方的参与。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融资等。社会风险资本公司是国外发达国家高科技创业型公司早期孵化资本的提供者,风险资本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风险资本一般都支持增长势头强劲,发展前景良好,并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行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属于民营企业,是由民营资本全资打造并整合多方面优势资源而创办的民办公助的新型企业。目前社会风险资本已成为该园区融资活动的重要支持力量。这种企业能使民营资本和政府资源优势组合,从而形成符合市场规律、适应产业发展的灵活机制。

6.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介”是指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宣传和推介“政产学研资介”合作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做法、新经验搭建科技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企业是核心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是提供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的依托,政府管理部门是宏观调控中枢,而中介服务机构则是实现知识快速转移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中间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加强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健全文化中介服务体系,引导文化中介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文化中介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以民间为主体的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充分发挥文化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

三、“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园区的“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要求其各主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协调和规范好各方的关系。

1.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协调机制。

文化企业对文化产品、服务、相关技术及创新等具有广泛的需求,但大部分文化企业都比较弱小,在人力、科研、资金等方面都缺乏实力,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则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及相关科研成果,资本方可以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但要将文化企业的现实需求与资本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拥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则需要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的参与。政府在各方协调中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科研成果、人力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合理地流入文化企业,使科研成果能够顺利产业化,实现各主体共赢的发展局面,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

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各主体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通路系统,企业只有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和人才培养有针对性,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需要的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才能使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方实现共赢。当然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也不能缺少资本方和中介方以及政府的参与,资本方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中介方为各方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服务,政府则负责主要问题的协调和沟通等,确保整合各方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既懂文化产业理论、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应该与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部门及各相关企业密切联系,并进行充分调研,与企业合作培养亟需的各类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4.建立各方利益保障体系。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2

当前,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同。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指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较之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强调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市场的参与,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推进科研成果与社会需要的结合,更快地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等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彼此间各种形式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桥梁。在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开展政产学研合作,避免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知识资源的获取渠道拓宽至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在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链条中有机会直接参与服装项目研发、生产管理、行业经营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和应用理论等相关知识信息,将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政府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服装院校、服装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用人单位创造共同培养与合作的政策环境;服装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结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方向等信息,为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咨询,并输送企业高、精、尖人才参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服装科研单位积极开发与服装院校的合作项目,并积极鼓励研究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服装相关用人单位则及时反馈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生本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学校不断改进和提升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

二、我国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服装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装产业、服装企业对于应用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以往以学术训练与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服装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发挥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以及企业单位的用人反馈作用,明确合作各方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政策为指导,以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同时配合科研院所的协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学校以课堂为主的教育环境更多地与校外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现场环境以及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背景和认识,针对我国服装设计类院校在政产学研合作框架下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构想和对策。

1.基于“互惠多赢”的合作教育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增强合作动力。

学校与政府、科研机构、服装企业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各部门由于存在不同的工作属性与任务目标,对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需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建立稳定与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达成一种平等、互利、多赢、互补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一方面,服装院校与时俱进,及时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也积极向校方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定期提供一定的合作窗口,开展技术培训、人才进修与交流等。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形成更为快捷高效的合作教育信息链。同时,服装院校还应当充分组织好合作各方的“投入与产出”,在保证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将企业、市场需求与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增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服装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服装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也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也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型人才转向综合型人才。因此,服装人才应补充、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还需要了解本专业以外诸如纺织、管理、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师资队伍的构成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科交叉的需要,组织和展开不同院系和学科的交叉教学,并经常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在实际的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多学科集成的联合优势与协同效应,在多样化的团队教学中实现服装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研究生与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的课题项目对接创造条件。

3.整合与优化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队伍构成,尤其是专业导师的影响。师资往往成为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应加快现有师资力量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引入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采众长,针对不同的问题向不同的导师求教。通过拓展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导师选择与认定途径,完善校外师资介入研究生培养的资质考核系统,并积极鼓励校内师资参与校外实践,建立完善的科研与教学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依托长期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服装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结语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4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部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部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5

我国高等教育在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和时代对大学生群体提高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形成了包括“学工交替”、“订单式”、“全面渗透式”等在内的多种典型产学研合作教育运作模式。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典型运作模式

1.学工交替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指的是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的培养过程划分为在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两种方式,在这两种方式的交替进行中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它既保留了传统教育模式中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习惯和理念,也强调了社会实训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为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2.订单模式,指的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培养适合用人的预备“员工”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已被用人单位“订制”,一方面,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由于具备了明确的培养目的和要求,因而其合作意愿和参与水平也较高;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订单式”的教育模式意味着学生自进入学校学习起就具备了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减少其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预分配“3+1+1”模式,以学习年限和固定的学习实践安排与学工结合模式相区别,是一种把人才培养过程稳定地划分为基础教育、岗位教育和专业及综合素质教育三个阶段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和学生双向投入的正面效应,在通过实习生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实习生自身也获得了职业认同,树立了责任意识。

4.共建实习基地模式,指的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校内或者校外共建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基地,企业选派资深员工驻扎实习基地中负责培训、指导实习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操作演练。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现有模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育理念产生偏差。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的教师,除了学校进行理论教学的专业教师,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方面,还是主要以企业选派的职工作为指导老师。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分属不同教学阶段,从事不同内容的教学工作,由于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联系,并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之间的错位和脱节现象。

2.合作各方利益不协调导致教育实践流于形式。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运作层面而言,模式的运作需要企业(用人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三方的共同投入和付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学”、“研”三方在本质上利益指向的不同,在合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利益不协调的情况,从而难以在合作教育中产生合力,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流于形式。

3.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导致教育管理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转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也由直接的指令支配式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校外机构的参与和加入,调动校外机构投入高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会导致教育管理的不完善。4.高校制度保障不充分导致教育评价缺乏实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具体落实过程中,传统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并没有适时作出调整,整个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仍然更多集中于理论教学与科研项目上,在制度的设计中对于产学研结合教育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职业素养的共赢模式建构

(一)政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政府作为行政机构,能够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通过宏观调控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合作主体在达成教育共识,形成一致利益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优惠。政府可以设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行业实习,从财政制度上对合作教育给予保障。此外,还可以积极倡导更多的科研资助部门加入到合作教育中;另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法规使产学研合作教育规范化。例如,由上海市教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推出的“上海青年职业见习计划”,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政策引导适当调节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利益矛盾,拓宽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路径和主体,促进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网络

首先,学校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产学研合作组织管理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实现合作项目和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其次,学校有必要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考核体系。对企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考评和实习考评。再次,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电子平台进行合作业务的沟通。在学生实习的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网上沟通机制,及时查看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表现;企业也能够及时地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改进意见反馈给学校,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形成快捷有效的校企沟通渠道。

(三)企业调整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观念

由于大部分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还坚持着单一的盈利理念,包括声誉的盈利和资产的盈利,往往容易因利益的摩擦在合作过程中与学校产生信任危机,最终影响到培育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质量和效果。就企业而言,随着金融行业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企业责任意识的不断强调,企业有必要跳出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一目标思维,以开阔和长远的眼光审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真正树立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才培育义务;以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眼光为视角,在合作教育中借鉴学校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从理想信念、品格修养、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四个维度出发实现实习学生和企业职工职业素养的共同提升。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具体路径

(一)通过联合金融行业专家,完善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实际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围绕具体财经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的主体来看,在专职金融教师进行金融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聘请金融培训机构的专家组成专门的职业素养教育委员会,参与设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从教学设计的内容上看,围绕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金融专职教师可以着重从理论层面设计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意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园里就树立起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思想意识;而金融行业专家则可以从行业实际情况出发,从金融行业的职业技能和未来发展趋势入手设计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以丰富生动的例子和切实可操作的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水平。总之,财经类院校应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根据金融生产环节的基本实践技能操作要点构建实践教学模块,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二)通过建立金融企业俱乐部等形式,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方式

一方面,可以在校企合作一致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企业俱乐部,俱乐部可以视为校企联合的纽带,定期举办讲座、参观活动、传播等活动,传播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建立教育基地,给学生和校内导师提供实训的场所,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良方。教育基地的建立应该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关键,以学生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并实现专业理论与行业实际的有机结合。校内导师和学生能够以教育基地为纽带,实现金融理念与金融实际的对接和互动,在帮助学生培养金融职业素养的同时,扩大学校金融理念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完善教育实践考核。首先,健全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财经类高等院校应以金融服务、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主旨,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知识能力和市场价值转化的有效平台;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银行,面向生产,积极开展金融行业服务,通过为企业单位提供服务咨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参照行业实践经验,在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基于非智力因素学习理论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其次,地方财经院校在成果推广、金融服务过程中,要注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于金融行业;并密切校企联系,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真正了解生产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及其金融能力。同时,实训基地应以金融新技术为依托,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推广、生产示范与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开展实践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级金融人才。同时完善院校制度环境,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和师生考核制度,保证产学研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通过开发校友资源,规范职业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该充分开发“双师型”教师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杰出校友资源,实现师资的多元挖掘和储备。从政策服务体系角度思考,可从强化参与主体多样化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

1.强化参与主体多样化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强化参与主体多样化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参与者除学校、企业和学生以外,还有社区团体、劳工组织等,学生一旦签约,就能获得暑期工作、实习训练、未来就业等机会。培育技术研发团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到最新的技术,要使学校服务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有更大幅度提升,教师必须站在技术研究的前沿,洞察行业发展的趋势,把握行业技术要领。因此,地方财经院校应该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构建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应鼓励教师多承担科研项目,带领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

2.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通过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使科研能够面向产业领域的技术进行创新活动。为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学校将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大学生参与金融行业的科研创造活动;通过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学生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等。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6

针对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投入力度不强、产出质量不高和协同度较低等问题,只有加大产学研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和协同创新要素的充分融合、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才能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产学研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产业;黑龙江省

0引言

近年来,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潜能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而文化产业以其高技术、高产能及低污染、低消耗的特点也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视为主流经济进行大力发展。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使黑龙江省在推动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黑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12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8所高校、21个中直院所以及121个省属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优秀人才,沉淀大量优秀的创新成果,一旦将这些优势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创新潜能。

1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分析

1.1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力度不强

黑龙江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自2014年开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文化内容实、牵动能力强、创意水平高、市场成长性好的文化产业科研项目建设;奖励通过国家评选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企业。两年来共扶持建成投产的生产型和文化创意类重点科研项目48个,奖励重点文化企业52户,有效激发了文化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热情。但是现阶段,只有少量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大部分达不到扶持标准的企业在资金方面还是自行承担,具体方式主要以单独筹集为主,受企业规模影响向金融机构贷款或是进行融资的比重也比较低,致使资金短缺的问题经常发生。

1.2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出质量不高

1.2.1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27.98%,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涉及出版发行、新闻传媒、数字内容、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包括数字视频融合与大屏幕拼接SOC集成系统产品研发、大型汉字滚动显示系统研发、黑龙江交通广播全省同频率覆盖网、区域性雪场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水下数字式语音通信系统、基于自适应流媒体技术的VOD系统、用于音视频工作站的胶转磁设备、编码线移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技术及系统研究等多个项目。但相比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来说,申请和授权总量仍不够高,申请主体多为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申请数量较少。

1.2.2人力资源产出不能满足需求

从学研机构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学研机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理论库、产品库,拥有着其他社会单位所不具备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文化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型文化创意人才。通过开展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也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和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有效化解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才的定向输出。然而,目前黑龙江省有关人才的引进、培养、雇佣、激励等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灵活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竞争激励,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在地区间与行业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制度上的限制、人才市场的不规范、人才流通的不顺畅等原因,导致人才得不到合理配置。

1.3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较低

1.3.1协同创新要素协同度较低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精细与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人才、知识、咨询、服务、市场、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各领域体系中的各要素呈相互分割、互不相容的态势,与发达省份相比协同度较低,致使来自各方面的多种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优化与配置,严重阻碍了主体间的互动,使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很难有突破式的发展。

1.3.2知识管理协同度较低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来自不同的组织,它们的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优势是不同的,组织间差异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的共享。一方面企业担心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的流出会给竞争者提供抢占先机的机会,因此不愿透露过多的核心内容,致使学研机构很难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相适应的合作计划,严重阻碍新知识的产生;另一方面这种组织间差异也会引起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产学研之间知识对接协同度下降,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甚至产生矛盾,这样既不利于知识对接,也降低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浪费时间与金钱。

1.3.3中介机构的服务有待提升

现阶段,黑龙江省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服务门类也较为齐全,但从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来看,与发达省份成熟的服务体系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中介服务环节上。目前黑龙江省拥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决策评估、顾问咨询等多类服务中介,以及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产权交易等多个公共平台。这些中介机构以及服务平台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咨询、金融支持、创新应用、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服务与帮助,但目前在协同办公、信用担保、融资租赁、远程管理等领域的中介服务机构依然较少,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欠缺,协同程度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很难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协同度较高的全程式服务。

2推进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2.1加大投入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活动经费的大力支持,充足的产学研科研活动经费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能够顺利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应提高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产学研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比重,从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质量产出。由于黑龙江省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资金并不充足,因此要积极寻求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帮助。除了保障科研经费的充足外,还要确保经费投入比例和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受到黑龙江省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黑龙江省文化企业在对产学研合作经费的投入上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是较低水平,因此合理地安排经费投入比例和结构就尤为重要,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从引进到吸收,整个过程应统筹兼顾、合理配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与高效,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2促进产出

2.2.1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近年来,黑龙江省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成果转化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针对这样的现状,文化企业要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避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出现长期搁置的情况,从而影响协同创新产出的效率。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并不只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营运方式、工艺流程、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成果转化阶段对学研方的依赖度并不高,致使目前许多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后期,学研方并没有过多参与到中试与商业化阶段,一旦出现问题,还要反馈给学研方,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成果转化效率。针对这样的问题,文化企业应该鼓励学研方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及收尾阶段,借助学研方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当场解决一些问题与突发状况。此外,也可以通过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转变以论文、著作和立项为主的评价体制,将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也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促进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或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2.2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

与一般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核心资本是具有文化创意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主要从企业和学研机构两方面入手。从企业角度来讲,文化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尤其是创意型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将“智力资源资本化”作为对有能力、有成就的员工的激励手段,鼓励将专利、创意、技术等创新成果要素加入到投资与分配中,刺激企业内部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学研机构看,要充分发挥作为知识聚集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大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兴朝阳产业的重视与研究,积极培养文化创作、创意、经营等高级人才。通过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出国访学等政策方面的适当倾斜来鼓励师生及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以及技术要素入股的长效机制,重点考察成果输出量、成果转化率、市场回报率等,为创新成果的产出打下基础。

2.3提升协同度

2.3.1促进协同创新要素的充分融合

首先要加强人才资源的协同。人才是核心资源,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创新的灵魂,文化企业与政府机构要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能力强、技术好、有文化创意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而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是相关政策为人才在学研机构和文化企业之间的流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将人力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其次是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协调与服务的作用,宏观统筹好各类科研经费的作用与金额,科学分配各类研究的经费比例,力求给予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最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文化产业也可借助政府的帮助获得一些金融机构的支持,从而建立完善的经费扶持体系。再次要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在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影响到投入、产出、协同度等多项内容,如果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多项活动都难以进行,或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对接平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符合最初的研发需求,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

2.3.2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

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两个部分,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的效率就是提高知识管理的协同度,也就是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在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的过程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知识交流渠道,因此打破组织间文化差异、建立良好的知识交流的体系是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的主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加大对项目组成员的激励力度,通过提高项目成员的积极性来提高知识创造效率,从而促进新知识的产出。其次,学研方要将知识关键点和创新技术要点等核心内容如实全面地传授给企业,双方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均不对外透露项目内容,通过对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来提高知识对接效率。再次,要充分发挥企业方与学研方领头人的知识中介身份,在协调知识需求和传授核心技术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企业方与学研方领头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经常与项目成员沟通,为知识对接提供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环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从研发到对接,从协调小试到成果中试的各个环节都具备丰富的资源、充足的设备以及适当的场所。

2.3.3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

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几乎无处不在,渗透到整个体系中的各个阶段、各个部分,具体职能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示范与检测、创新资源配置、管理咨询等。增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首先要提高行内从业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其次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良性的有利发展环境。再次可建立黑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既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沟通,又可以通过会员制实现信誉评价和监督控制。最后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互动与合作,通过与会计、法律、投资、融资、评估等机构的相互提携,实现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提供优质的综合性配套服务。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运作机制及对策研究”(15GLB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15BJY035)和2016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朱志红 徐平 梁建花 陈天鹏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徐平,张秋实,朱志红.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9-143.

[2]李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36-37.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创新;制度改革;人员素养

0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普通本科高校中应用型高校的数量已占据半壁江山,在我国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转型时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既不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累积和最终转化来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科研与教学是为拉动高校发展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两者互促互哺实现高校竞争力的快速提升。科研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是保障科研服务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如何突破常规管理方式的局限,紧跟时代需求,创新管理体制,拓宽管理路径,克服管理困难,实现应用型高校科研实力的大幅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应结合时代需求,抓住发展契机,以应用研究为驱动,兼顾基础研究,完善管理制度,走“产、政、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1以协同创新理念

为引导协同创新活动是指通过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完成协同创新目标,最终实现各种资源的聚集和共享。应用型本科高校碍于自身科研水平和科研竞争力的限制,能获取的纵向科研资源较少,科研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近年来,老牌高校在协同创新方面已经成果丰硕,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短期内无法有较大突破,同时由于自身科研力量的薄弱,真正能参与到“2011计划”中的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阻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发展在协同创新概念构思和战略指引下,以横向科研项目为抓手,以建设科研合作机构为延伸,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

1.1以横向科研项目为抓手

横向科研项目通常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批准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之外的其他科研项目,如企事业单位委托或合作研究的项目[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科研成果实现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加速产教融合的必然,横向科研项目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科研项目形式。尤其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通过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研究,一方面吸收了社会资金,缓减了科研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在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借助合作方的技术、经验、人员、设备支持,培育出一批科研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

1.2以建设科研合作机构为延伸

建设科研合作机构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与社会力量开展科研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高校借助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与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研究所、科研基地等科研机构,尤其随着“2011计划”的推进,高校协同创新逐步走上正轨,各类校政企合作打造的协同创新中心层出不穷。这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和借鉴,在横向科研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积极联合项目合作方,以科研成果运用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合作建设各类科研合作平台,积蓄打造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的力量,这是短期内应用型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的工作,把产学研合作做实做透,借助合作共赢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2以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基础

科研管理是对整个科研或科技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总称,是为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所开展的设计与开发研发流程、管理研发团队、促进知识与技术转移的活动[2]。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管理工作实施的准则和依据,科研管理作用的最优化发挥、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其根本在于科研管理制度的科学和完善程度。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区别于传统高校的科研管理方式,需把握好大环境趋势,结合自身特点,实现科研管理相关制度的改进和创新,才能谋求自身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整体科研实力的有效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开展起步晚、时间短、管理水平低下,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制度内容盲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既不符合自身发展特点,也未能紧跟科技社会发展的步伐,脱离协同创新的理念要求,不能很好助力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校开展。结合产教融合的环境背景,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必须实现传统管理制度的完善、科研激励制度的改进、缺位制度的规范,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发挥科研管理制度本身应有的基础作用。在传统的科研管理环节中,应用型高校在借鉴老牌高校成熟经验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化繁就简,突出重点,从基于法度而又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角度开展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管理等常规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摈弃“唯论文”的观念,本着科技服务经济的理念,适应产教融合促进科技发展的理念,从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方面激励科技人员的科研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进行科研激励制度的创新,同时要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激励纳入科研激励机制当中,从具体制度的执行层面发挥激励机制的最佳效果;对于应用型高校中普遍缺位的横向项目管理制度、校内外科研平台管理制度,更要符合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补充,规范相关科研合作管理制度,尤其在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合作签订不规范、过程管理和结题管理缺位等问题的情况下,必须从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强化过程管理和结题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并落实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3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养为推手

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科研管理中担任重要角色,其科研素养、专业化水平、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对科研管理的效能发挥产生直接影响[3]。随着科技进步和产学研的不断融合,原有科研管理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科研环境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对于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由于缺乏对科研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管理挂靠教务部门,科研管理工作通过教务管理人员兼职,科研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层面,其专业性程度的低下可想而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的形势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手段、职业素养、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科研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创新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亦发生明显变化,更加强调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应用型本科高校想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突破科研管理方面的重重困境,提升高校的科研实力,就要把培养一批适应科技事业发展需求的、具备高水平科研业务素养的科研管理人才作为重要推手。

4以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评机制为保障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业高校;畜牧兽医;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保障条件

日本作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亚洲邻国,其早期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人文思想等几乎都源自我国古代,尤其受到唐宋中华文明鼎盛时代的影响。而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开展明治维新,学习欧美现代化的改革政策,走向工业化道路,积极兴办学校,开展创新培养模式[1]。日本国土面积约38万km2,人口约1.3亿,相当于我国的十分之一。然而1949年以来,日本在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27人,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2]。不难看出,日本在创新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中之重。然而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畜牧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3]。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向集约化、产业化、健康化、专业化方向转变时期,要求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因此,笔者根据日本畜牧兽医类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模式,分析了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及其保障条件,通过借鉴和学习日本畜牧兽医类高校的先进经验,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及适合畜牧兽医专业实际的应用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案,以期培养出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科研与服务一流的畜牧兽医创新型人才,也为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日本高校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教学模式密不可分。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具体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途径和教学运行机制等内容[4]。日本国立或公立高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教育采用产学研合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畜牧兽医人才教育基本沿承了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日语中的谚语“日荷关系”体现了日本在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上对荷兰经验的学习和借鉴[5],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兴趣,注重理论及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并参照欧美的评估标准成立了自己的评估机构,其生产企业也与欧美多数发达国家相似,设有独立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系统,做到既强化专业理论教育,又注重应用实践锻炼[1]。在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合作方面,一些日本高校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以高校附属农场为主的教育、科研体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建立联合或合作研究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机制,高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本位模式。

2日本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

2.1本科生培养阶段

日本多数的国立、私立综合性高校以及以农业为主的农业高校中都设有畜牧兽医专业。其中比较有特色的高校为日本北海道的带广畜产大学,是目前日本唯一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主的国立大学。自1941年建校以来,该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改变,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教育行业中脱颖而出、蓬勃发展。带广畜产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本科阶段包括5个方向[1],即家畜生产学、环境生态学、食品科学、农业经济学和植物学,此阶段与我国的方向划分方法基本相同。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学生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并且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各方向的实验室体验1~2周,通过与该实验室教师、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以及自己对该实验室研究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个阶段非常关键,但也完全自由,即使选择了某个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学生也可以选择改为其他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根据的自己兴趣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能力。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除了需要学习学校统一要求的课程和自己选择的专业课程外,还需要参加每周例行的以实验室或专业方向为单位的文献研讨会,并完成牧场畜禽饲养管理的实习任务。据调查,本科生对论文研讨会的准备和专业论文的阅读非常重视,多数学生课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于阅读和学习本专业的外文文献[4]。与我国多数高校相同,日本高校也采用学分制度,完成学分要求后方可申请毕业答辩。日本的高校对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都非常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毕业论文试验设计,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出建议并修正,确认可行后开始试验[4]。在该过程中,指导教师仅需给出建议和指正,研究内容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日本,除了想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外,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会在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完成工作签约,只有少数学生在本科四年级时找工作,学生在找工作时可以参加多家用人单位的面试,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单位进行签约,当然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非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单位。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日本也有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等级考试,但几乎所有的国立或公立大学都不将此作为毕业资格的考核条件。

2.2研究生培养阶段

日本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由高校的大学院(相当与我国高校的研究生院)负责,有些专业可以连续进行硕士和博士培养,即我国高校的硕博连读,与我国硕博连读不同的是,日本连读和非连读的培养时间是一样的,均为2年的硕士培养和3年的博士培养,共计5年。

2.2.1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没有国家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只需要学生向大学院提出申请,大学院及其所选导师衡量其本科阶段所学内容和毕业研究内容,决定是否给予面试资格,然后通过大学院组织的简单面试,确定其入学考试是否合格。在日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合格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并且多数学生在硕士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即可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所要求的学分。在学位授予方面,动物医学和家畜卫生学这两个方向被单独划分出来,学生毕业后分别被授予动物医学和家畜卫生学硕士学位。而植物生产科学、农业环境工学、农业经济学、食品科学、环境生态学和家畜生产科学6个方向的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农学硕士学位。这些方向的课程均包括基础研究科目、专业研究科目和学位研究三个部分,其中基础研究科目4学时、专业研究科目8学时、学位研究18学时,共计30学时,修满方可获得申请毕业答辩的资格,多数学生都能够在1个学期内完成这些科目的学习[1]。值得强调的是,基础研究科目和专业研究科目的课程结束后需要提交课程报告,而学位研究包括每周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阶段总结会、开题报告、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1]。

2.2.2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日本几乎所有国立或公立高校没有国家统一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只需要提交入学申请、硕士学位的相关证明,然后参加大学院统一的面试,申请人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口头报告并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即完成面试过程,日本的博士入学合格率同样也几乎为百分之百[3]。博士阶段课程以参加学习学术报告或讲座为主,包括36学时共同讲座、44学时特殊讲座和学位论文三部分,参加学习后提交几百字的学习心得或者学习报告即可,无需进行结业考试。多数博士课程只要求完成学习36学时的共同讲座并完成学位论文即可获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因此,博士研究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或在高校附属农场进行畜禽饲养管理。

3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日本高校审议会于1998年提出了高校改革的4个基本观念:1)培养课题探索能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2)建立柔性化的教育研究系统;3)建立决议制订与实施的责任制;4)确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要求[6]。

3.1政府建立制度,推进产学合作

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府成立了全国性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并在1988年颁布了《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6],鼓励建立产学合作研究中心。但在初期,日本高校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人力资源的使用、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运行工作的流程等方面均不具优势,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没有积极性,并且多数日本高校教师只重视教学和科研,而忽视社会服务或与企业联合。同时,日本企业对日本国内高校科研水平和毕业生不满意或者缺乏信任,从而不屑与日本国内高校合作,更倾向与国外高校或外国教师合作。日本政府为了推动日本国内的产学研有机合作,从战略角度出发,将人事和经费的工作程序制度化,日本政府指导的制度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官方主导性质与特征。

3.2重视人才个性,灵活弹性培养

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是日本高校教育的主旋律。日本高校采用弹性教学理念,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灵活性、柔韧性、机动性的教学方式,弹性教学力求通过多维活动对抽象问题进行形象表征,以获得对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并且力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精神负担,争取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日本政府重视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给予高校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高校各自开设大量辅修、第二学位,学生可以在不同学校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从而获得双学位。另外,各高校也可以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和条件自由编制课程,实现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3.3高校间联合办学,增加培养实力

日本政府为避免重复投资,鼓励和引导各高校间对人才联合培养,高校间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日本多数国立高校的联合大学院由2所以上高校的大学院中关系紧密的研究科联合组成,其目的是共享成员院校间的教师、仪器设备等资源,加强某个学科领域的办学能力,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例如,带广畜产大学大学院的畜产学研究科与岩手大学、弘前大学、山形大学大学院的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共同成立了联合大学院农学研究科,获得了农学博士学位授权资格;而带广畜产大学大学院的兽医学研究科与岐阜大学大学院的兽医学研究科共同成立了联合大学院兽医学研究科,获得了兽医学博士学位授权资格[1,3]。

3.4学分学历互认,鼓励国际间交流

日本政府号召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各高校实行与国外高等学校学分、学历和学位互认,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建立国际间高校姊妹办学关系和交换留学生协议,加大接收国外留学生、外籍教师或研究人员的力度,积极承办各种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日本高校某些学科领域的校内外评估体系将外籍教师岗位数量、留学生人数、留学生来源国别等作为考核指标,督促和推动日本高校进行国际间交流[3]。

4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4.1教师梯队合理,团队安心稳定

国际范围内选择优秀博士后或能力强的研究人员进入高校任教,多数高校同一研究室基本都是由一个教授、一个助教授和一个讲师组成,所有教师只要符合学校对晋职时间和教学科研的要求,即可以顺利晋职,另外有特殊业绩者还可以破格晋职,这不仅可以确保研究团队稳定,也可以使团队成员能够安心钻研教学和研究业务[1]。

4.2科研经费充足,保障科技创新

日本私立、公立和国立高校分别有553所、86所和7所,除了高校教师自己申请横向或纵向科研课题外,国家还定期向学校拨付教育和科研经费,同时,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私人企业也给予高校教师很大的经费援助,如东京大学2006年的教育和科研经费分别约为1400亿元和150亿元人民币[3]。

4.3校内外评估体系结合,保证教学质量

日本高校教育评估采取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其中校外评估由社会评估和行政评估两部分组成[1]。近年来,日本高校认证评价机构采取透明、弹性的方式对所有高校每七年进行一次认证评价,并由相关机构及时向学校反馈其考核结果,同时向社会公开,其结果可以随时依据不同的认证评价机构和学校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整。

5构建我国高校畜牧兽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5.1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研究生入学和毕业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无论是国内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入学资格审查合格,即可获得研究生的入学和学习机会,但在校期间,应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6]。

5.2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设有畜牧兽医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各高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基础条件各异,各高校的定位也各有差异,无法建立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7]。因此,各高校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汲取精华,才能在实践中构建具有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8]。

5.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和潜力挖掘,针对课程内容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弹性学分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弹性课程设置体系,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开展国际和国内第二专业和双学位的学习[9]。

5.4加强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