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资下物联网探索

政产学研用资下物联网探索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虽然促进了技术输出的增长,并建立了结合自己特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但依然存在部分高校、企业与政府目标定位不同,并且缺少大量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基于“政产学研用资”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以郑航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型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郑航案例实践平台及课程共享资源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竞赛技能、就业技能、创新技能、创业技能,使其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协同发展。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资;物联网专业;专业建设;协同创新

2019年6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中提出,将大力推动产学研模式,开展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并出台了产学研技术合作平台等一系列政策。2019年河南省全省教育大会的精神也是坚持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企教融合作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校地校政校企合作[1]。河南省教育大会要求高校主动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高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契合度。物联网作为中国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在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完善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搭建物联网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创新、实践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在校大学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新型物联网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政产学研用资”融合教育应运而生,并且根据产学研协作情况,对目前物联网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主导作用。目前,河南省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大学有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28所本科院校,专科高校13所。其中郑州航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河南省物联网开设最早高校(2011年)之一,距今已有5届毕业生,毕业生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高校在近十年的不断改进中,基于“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及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具备一系列专业知识、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推动了物联网专业的迅速发展,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基地逐渐完善,在校大学生在各级相关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学生也在相关企业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

1物联网专业开发的背景分析

1.1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需要。党的报告指出,我们的经济已经从高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改变发展模式、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战略目标。指出,实施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工业现代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力和技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各类高校教育发展的总体导向。高校必须主动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通过调研行业内的公司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逐步了解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供大于求的专业。物联网作为我国新兴产业之一,一定会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热门研究对象[3-4]。在现阶段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许多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到发达国家的约束,还有一些重要行业仍然依赖外国技术。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认定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肩负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大力发展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抓手。

1.2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模式的逐渐开展、优化,各大高校也逐渐注重自身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协调产学研教育模式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在校学生教育模式,增加实践创新学分,达不到要求,不许毕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还应特别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在社会中的转化,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目的。如何协调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关系,如何从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视角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一切都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5]。

2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实践

2.1构建郑航。“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模式郑航“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模式中重要的合作者是企业、政府以及高校等主体,依托知识的传播、转移及孕育。技术产业实验室、社会创业协会、河南省大学联盟整合研究所,构建了以高校为枢纽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及重要参与者,将充分整合资源、开发共享专业系统、汇集资源强化发展和研究,不断孕育和产生新知识。企业作为高科技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通过与高校的密切合作,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以需求不断促进知识的转移与应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商业化。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的助推者,通过指导、激励、保护和协调等方式来影响协同主体的行为[6-8]。郑航协同创新的模式如图1所示。在这个协同创新模式中,郑航和河南省企业形成共生关系,即高校技术优势和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形成了共生关系,共同实现知识、技术和信息的生产和交流。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形成一种共生环境,加强对内部整合资源有效利用,保障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主体间的资源共享、知识扩散与技术转移等共生关系,这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

2.2郑航基于“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模式具体实践。2.2.1开发实验教学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构建具有物联网特色的综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平台,已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校实验室是学生亲自实践、验证猜想、参与创新项目研究的主要基地。为践行“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理念,做好“学”“研”两项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利用平台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并且资源必须做到全面开放共享。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在校大学生随时开放,所有综合类创新型实验项目可进行多次操作。该实验基地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项目研究,实验室教师应定期向学生介绍实验项目和科研项目。经过优化组合教学环节,完善实验室课程建设,提高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教学的比例。实验室的项目可分为三类:一是教学辅助型实验项目,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操作技能。二是科研技能训练实验项目,是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及物联网专业相关比赛活动而设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型科研活动。三是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内容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改进实验方案,最终达到自己实验的目的。提高郑航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优化实验内容和实践方案,利用校内孵化园基地举办创新创业竞赛,鼓励郑航物联网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在校大学生基本实践创新能力。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申报、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2.2.2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融合实践外驱力。在产学研教育体系中,校外实践基地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应主张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在所有的实践基地进行多次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提前感受社会压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达到创新创业培训的目的。学校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第二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单项学科竞赛基金,由学校领导人组织,各职能部门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委员会”,始终把“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学校提供一系列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并向所有学生开放,包括创业创新执行力、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创业管理实战、微商创业入门、微商创业指南、商业计划书优化、国学与创业等课程,该类课程多由知名大学的知名教师讲授,提供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潜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创业技能。2.2.3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内驱力。在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郑航通过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为大学生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使郑航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果和实验室成果有效转化,为郑航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服务与支撑平台,筹建学校众创空间,目前已投入运营。学校众创空间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团队更好地学习交流,同时便于创投导师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支撑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人才的培育需求。组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竞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把学生创业项目中的优点运用到相关企业中,在校教师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最初的目标。如今有多个学生团队在校成功创业,让学生真正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2.2.4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结合高校、科研机构、相干企业等多个主体,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模式,实现各个主体资源共享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科研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共赢局面。一是学校为所有学生提供强制性的公共课程“大学生创业基础”;二是向全校学生开放一系列创新创业类型的网上选修课程,2018年春季供学生学习的网络创新创业类课程合计16门;三是依附航空企业背景的高水平科研项目,采纳教学单元制模式,开发创新型本科科研课程,推动科研平台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合,把科研成果结合到实践教学中,目前正在树立的科研探究课程共16门;四是设立创新学分,列入高校毕业学生完成学业要求中,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创新型竞赛。此外,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确保在校大学生在大二之后每年都在相关公司进行实习学习,使学生愈加理解本身物联网产业相干领域,在毕业之际,可以尽快适应相关产业的工作。

2.3郑航物联网专业“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的实践效果经过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由创新创业学生组成的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经过激烈角逐,《新型多功能水上无人机》学生团队项目荣获河南省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铜奖,并获省财政扶持资金5万元;《互联网+无人机植保创业项目》学生团队项目荣获河南省二等奖。

3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体系实施建议

3.1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构建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共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双方协作制定实习教学方案,以共同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切实保障落实实习教学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开放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改进治理开放实验室系统,通过应用实验室使用的在线预订体系,为配合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需求,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实验中心。

3.2坚持教育原则,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体系优化。一方面,国家教育当局应加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建立资源互通与项目管理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用教育与研究型教育的对等,确立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郑航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改善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效率。发挥中国创新创业型大学的优势,不受传统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为师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与高校合作,形成一种高校与企业相辅相成的发展新样态[9]。

3.3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评估系统,打破评估机制的封闭式。严格评估制度、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进行考核和评估,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发展。一旦制定了符合标准的人才发展目标,就需要建立人才发展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为了打破评估机制的封闭式,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评价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内部评估主要集中于理论素养方面,评估和考核学生在课程、专业领域的学习效果。外部评估主要集中在学生实践方面,在学生操作实践领域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中,目前学校的闭门考试并不能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也要不断丰富、继续壮大,持续建设教学队伍,逐步将学校与社会进行融合,使学校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10]。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郑航物联网专业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实现“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结合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多个主体,在人才培养目标驱使下,构建郑航“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案例实践平台及课程共享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科研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共赢局面。且在“政产学研用资”教学理念下,近几年郑航物联网专业教师、学生成绩斐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郑航打造的“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郑航进一步建设特色骨干大学提供助力。

作者:周鹏 刘伟 赵青 杜丽 刘战合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