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学研究范例

医药科学研究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药学学科;医学院校;康达学院;学科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明确提出:①着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③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④统筹推进一流学科的发展。南京医科大学是一所跻身世界医学院水平的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以西医为主体,开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9个医学本科相关专业。康达学院建立于1999年,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为独立院校,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部、护理学部等十余个教学机构,其中药学学科发展建设在大医学背景下处于明显劣势地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公共医疗卫生未来应做好四个分开工作,确立了药学与医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虽早已设立独立的药学专科性院校,但药学学科自识别率低、认可度缺乏、独立自主意识模糊、学科建设阻滞缺乏动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部作为研究点,在研究药学经典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药学学科发展阻滞不前的诸多原因,探讨性地提出了医学院校背景下的学科发展趋势以及改革方向,为药学学科基础研究的加强、综合实力的壮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美国药学发展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研发基地。美国药学教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药学教育秉承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原则,形成了完善的药学教育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包括以下几点:①美国药学专业化教学定位明确,美国药学本科教育分为四年制(BSPS)和六年制Pham.D。BSPS为研究型,培养的毕业生主要进入药化、药剂与生物药剂等医药公司从事药学科学研究、商务管理等工作,Pham.D为专业型或技能型,是针对于药师(Pharmacist)的职业前教育,是美国药学教育的主体,相当于国内的临床药师。②美国药学教育具有权威的资格认证体系,不同于我国执业药师和病房药师双轨制,美国药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PE于1997年将Pham.D作为唯一的职业准入学位,其社会定位和经济效益等同于中国的职业医师资格证。③美国药学教育重视实践,美国药学新生第一至第三学年,需要参加每周一次的药学实践入门训练课程(IPPE),第四学年每周需花费40小时的时间完成高等药学实践训练课程(APPE),模拟实际工作状态,做好工作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1][2]。

2医学院校背景下药学学科发展阻力分析

药学学科发展阻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发展定位模糊。药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为医药企业,但医学院校中的药学学生与医学联系紧密,就业方向主要是医院的药剂科、临床药学、药理等部门,教学上易产生药品生产环节学习内容的弱化。②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例如药学基础课“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容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但是现代化的医药公司和2015年的新编药典,以HPLC、MS、NMR为新一代药品生产测定的主流技术,医学院校缺乏完整的教学资料库和相应的设备。③师资力量弱。教学队伍年轻,教学经验不丰富,学科理论研究不深入,青年教师面对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的双重压力,往往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3医学院校背景下药学学科发展探讨

3.1强调药学学科在医学学科中的核心地位

药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承担着重大疾病发现预防治疗的机制研究、药品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发的使命,在医学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具有独立于医学的完整药学教育体系,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中国药科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学科、“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的以药学为核心、理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重点高校,拥有独立的南京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学校附属医院,2018年全国医药类院校排名第六名,药学学科评估排名A+,齐名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化学、临床医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2018年批报江苏省第一个“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引领国际生物医药科技研发第一动力。

3.2加强药学与医学各骨干学科之间的联系,保持学科间的互动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骨干学科、重点发展专业,师资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备、医院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以基础医学院为例,2014年备建全校性的开放性公共实验平台,可独立完成活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分离、活性细胞功能性检测、酶免疫标记、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内容。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应确立医药双轨、医药结合、医药互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加强学科间教师的交流沟通合作,促进医学成果和药学成果之间的相互转化。

3.3构建高效的药学课堂教育教学体系

药学是一门跨度大、理论学习难度大的专业性学科,基础课程中包括四大基础化学———有机、无机、物理和生化,课程内容难度大,知识点衔接性弱,学生理解困难。药学专业课程要在1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不扎实,药学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专业内容遗忘快。针对此现象,应有效压缩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专业课教学与药学专业性人才培养相匹配,与药学职场工作高效衔接。药学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问题导向性教学;②方案整合型教学;③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学。

3.4加强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广泛,学校可委派联合培养,或从医院、企业、机关单位聘用具有相应技术职称的高素质人才。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医学专科类院校,其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资源拥有大量优秀的医疗技术型人才。药学专业双师型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应以国内外知名药企、医药供应商、药品研发机构作为育化基地和师资主要来源。康达学院药学院鼓励教师参与连云港地域医药大量论坛,参与医药校企合作项目,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共赢平台,聘任教师需有两年以上的药企研发工作经历,吸收企业中优秀的青年骨干和药品研发团队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为构建医药类双师型人才培养运作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5借助地域医药产业,打造学科优势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落址于连云港,汇聚了江苏豪森、恒瑞、康缘、正大天晴四大医药龙头企业及几十所中小型药企,具有国际一流的药品研发平台和医药生产线。其中恒瑞药业于2018年获得具有自主知识研发产权的2.2类新药美洛昔康混悬注射液临床试验批文;正大天晴在新型肝药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开发新型肝药7种,年研发投入超过10余亿。康达学院自2015年起与豪森药业建立院企合作,共建“豪森班”,首届遴选优秀学员39名,提供学员实习、实训和就业平台,开启了新形势下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愿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将依托连云港区域药业发展的优势,针对药学与医学学科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不断改善自身的医药教育短板,努力构建药学学科良性发展和主导地位的新型发展模式,为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玉成.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13.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药学;学科;科研绩效

2015年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喜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国人多年夙愿,一时间各大媒体热议,尤其是屠呦呦先生的所谓“三无”身份以及未发表SCI论文等特征,更引起了对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广泛讨论。屠呦呦先生获奖究竟折射出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哪些问题?尤其是在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大,我国创新药物研发逐步发展,开设药学类专业本科院校的增多以及医院药学在整个医疗服务链条中的作用日趋显著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药学学科的科研业绩进行认定及评价,以提高该学科的科研效率及整体水平,提高科研的投入产出效果等问题己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主要思考的问题。

1药学研究及药学学科

1.1药学研究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产生了最原始的药物。药物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以及在与疾病和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萌芽而产生发展的,在中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有关药物的著作均对我国药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百年来,随着西方药学的传入以及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医药知识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外,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制药工业的产生,带动了药学教育和药学科研的发展。近代我国关于药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中药的药理和化学的研究,药品的生产以仿制和制剂加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药科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在药物创新、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甚至在某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尤其是在“十五”———“十二五”期间,在医药行业规划的指引下,更是取得了系列瞩目的科技成果。

1.2药学学科

“学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也称“科目”。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也有学者认为“学科”的内涵无非就是“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以及“教学的科目”,只是不同论述的侧重点不同[2]。本文所讨论的药学学科更侧重于“学问的分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即2011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划分,药学学科(代码1007)属于医学学科(代码10)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下划分为药物化学(代码100701)、药剂学(代码100702)、生药学(代码100703)、药物分析学(代码100704)、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代码100705)、药理学(代码100706)六个二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科学”[3]研究模式的产生,新兴学科的渗入以及药学各分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现代药学学科已经成为了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不断渗入的多学科理论技术交叉融合推动的综合性学科[4]。

2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2.1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科研投入、产出和结果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性评判[5]。评价的结果不但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导向,还关系到科研管理的各项决策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等等。早在20世纪中期,许多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科学研究活动进行评估的尝试,而我国学者对此开展的研究较晚,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的科研评价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科技评估工作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我国学者关于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对象多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为主,研究内容多为评价的方法、模型、指标体系,同时也有学者开展了针对于一定学科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6],即缩小了科研绩效评价的评价范围,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了某一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这与美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Rona-ldN.Kostoff[7]的研究是一致的,他认为科研评价的指标选取必需考虑学科的因素,抛开学科进行的科研评价是没有重要意义的。

2.2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体制改革是分不开的。在“计划”科技项目的“大锅饭”时代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限,对科研业绩进行评价意义不大。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后,我国的医药科技结构发生了巨变、科研机构进行了转制、医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提升,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2016年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号)中更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放在了任务首位,同时也提出要推动创新升级和加强研发支持。医药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研究,重大医药科技成果的产生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如何客观评价科研人员的成果以使优秀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和兴趣扎实开展长期有效的科研活动而不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地完成工作任务;如何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促进团队发展和鼓励合作;如何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和医药科技的创新以达到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是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需要研究的问题。

3关于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思考

虽然我们已经把科研绩效评价的范围集中在了“学科”的范畴,但要对药学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业绩做出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评估和评价,构建相对完备的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还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因素,不能够一概而论。

3.1高校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要考虑到“育人”的因素

高校作为我国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是其与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高校在开展科学研究之时以及产出科研成果之后,还要丰富原有学科或者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新学科,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也就是说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首先要完成其核心职能人才培养,其次还要完成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因此,在建立高校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高校的职能。

3.2医院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要考虑到医院“服务”的功能

随着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部分大型综合医院开始设立独立的实验室或研究所来进行药学研究,但医院开展药学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服务,即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最终提升临床服务水平。因此,在这些实验室和研究所中更多的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医务人员,一方面他们是一个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更需要他们构建一个科研平台,帮助临床医师更科学地进行研究。因此,在建立医院药学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医院的第一线工作“服务于病人”是医院工作的根本的因素。

3.3公共科研机构的药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要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

公共科研机构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载体,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尤其诸如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更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地,承担着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有的甚至是国防任务和军工任务,其在管理(绩效)上必须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其发展受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建立公共机构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国家政策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田丽娟.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6.

[2]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13-15.

[3]栾永福,孙蓉.大科学研究模式背景下药学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J].评价思路与方法,2013,30(5):257-260.

[4]柴逸峰.我国药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C].第五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2013.

[5]戚涌,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6]杨秦,李文林,房玉玲,徐晨辰.高等院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研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1):59-62.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成就;经验

1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1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

以1956年高等中医学院成立为标志,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出现,从此中医药教育步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1993-1995年,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1996年,黑龙江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06年,湖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0年,福建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2013年,安徽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同年,教育部批准河北省独立成立河北中医学院。至此,全国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达到24所,其中17所更名为中医药大学。除了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外,还在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扬州大学、三峡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医药院校或农业大学中成立了中医(药)学院,开设了中医药类专业。不断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说明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院校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科学化、法制化、多样化,促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中医药高等教育有效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2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的医疗、科研人才已经成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机构有中医执业医师267,225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2,047名,中药师(士)100,116名。2011年,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研究人员总数的65.66%。这些人员绝大部分为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医疗卫生、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在医药卫生领域工作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之外,还有很多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此外,中医药院校培养的非医药类专业人才也在管理、经营等领域作出了贡献,还有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的支持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1.3成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医药咨询服务。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相继出版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教材和普及读物,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进行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的医药咨询服务,在流行病、慢性病防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临床教学基地直接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临床教学基地是中医药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一大批具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大型中医综合性临床教学基地的建成,其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为社会直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再次,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中医药文献、期刊、会议论文、中药数据、方剂应用等信息服务,搭建了中医药成果咨询的平台。

1.4获得了多项科学研究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近6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在坚持中医药特色方向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科学研究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一批中医药工具书相继问世,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研究形成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如CT、MRT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中医对人体微观世界和病理变化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诊断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电学、光学、纳米技术手段与中医传统的针灸、药物治疗相结合,在物理治疗、中药剂型改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三是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创造性地开展了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1992年,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领衔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至今为止,中医药领域获得的唯一的一个文献整理、校注研究的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针灸研究领域,“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项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经穴效应特异性循证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在中药方剂研究领域,“辽东葱木的研究及应用”“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此外,在中医药信息化研究领域,2011年,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负责制作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信息峰会大奖。世界信息峰会大奖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该项目获此殊荣是将中医药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成果。近10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4项。其中32项研究成果由高等中医药院校主持或参与完成,占整个获奖数量的62.80%。

1.5促进了优秀中华文化和中医药在世界上的传播与交流

伴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据2012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统计,中医药已经输出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在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中医药已经被纳入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政府间在中医药管理、科研、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中医药的对外贸易;开设孔子学院和中医孔子学院,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有力推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有效拓展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领域与范围。

1.6民族医药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民族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发展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从1987年民族医药教育设立藏医学、蒙医学2个本科专业开始。至2013年,民族医药专业已经拓展到了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傣医学、藏药学、蒙药学8个本科专业。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在培养民族医药学人才,为本民族人民身心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2.1政府支持发展,主动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全局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始终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又专门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党和国家的系列支持中医药的政策,保证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服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全局、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同时,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保证中医药事业高水平、健康、永续发展的基础。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医药卫生事业的全局。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适应中医药事业的需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服务,才能在为国家作出贡献中发展自己。

2.2坚持特色发展战略,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学术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存在之本、发展之本。离开了中医药的学术特色,中医药高等教育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由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立足于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建立了体现中医药学科主体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高等教育坚持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以支持、服务中医药学科(专业)发展、鼓励各院校特色发展为宗旨”的正确方向,在保证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中医药的学科交叉、学术创新、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调整、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拓宽中医药人才的知识面,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由于中医药院校坚持了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学之路,才使中医药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根基与发展前景。

2.3坚持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积极推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1956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失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方式。由于师承教育强调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符合中医药的传承规律,故而沿袭至今。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临床实践贯穿教学的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方式和特色。师承教育特别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尽快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积极接受良师的教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悟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师承教育的不足在于易受门户学派的影响,而且个体传授的教育形式难以大规模地培养人才。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均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中医传承班、经典人才班,并普遍实施导师制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中医药院校教育互补师承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与课程的建设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教育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重点学科建设,首批批准的部级重点学科6个,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之后,定期开展了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也相继开展了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各院校也建设了校级重点学科等。到目前为止,高等中医药院校有部级重点学科3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3个、省级重点学科206个。这些重点学科建设对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增加社会服务功能,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筑了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这些人才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促进中医药学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是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构筑了中医药学科群和中医药课程体系,使古老的中医药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医药学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实践证明,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根基。

2.5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确保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视质量为生命,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逐步实现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一是牢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积极尝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创新与改革;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发展新模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等,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三是完善了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了质量保障管理机构,设置了督导组织,进行了评教、评学、评管。四是依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开展专项质量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中医药院校积极申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有效提高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水平,对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6坚持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自“十一五”尤其是进人“十二五”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积极吸收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先进的办学模式,本着特色、开放、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坚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声誉的、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中医药院校一是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内涵建设为宗旨,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以社会服务为目的,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不断完善大学功能。二是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从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转变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校伊始,大都是教学型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己有一批从单纯的教学型转向了教学研究型,还有一批迈向了研究教学型大学,更有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拟在几年或十几年办成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三是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已成为中医药院校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不断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3小结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医药院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

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投资或推动、依托某一大学的优势领域建设的以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1]。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来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然而,重点实验室在实际运行中形成的管理模式,与理想管理模式常常存在冲突,本文结合广东药科大学(以下简称:广药)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探索其与理想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提出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理想管理模式的完善路径,利于提高实验室运作效率,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

1医药院校重点实验室的普遍现实管理模式

1.1广药重点实验室现状

学校紧密服务广东医药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医药应用研究,是区域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三级实验室);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立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比较完整的医药研发创新体系;承担了包括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内的大批国家、省市科研任务;并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内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1.2医药院校重点实验室的普遍现实管理模式

根据对国内一些医药院校重点实验室的走访调研发现,各高校因校制原因,形成了实验室—学院一体化模式、跨学院平台型模式和直属二级单位模式等实验室管理模式[2-3]。将三种管理模式特点整理。

2现实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通过广药重点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我校及其它医药院校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2.1没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部分重点实验室仍然没有真正具备独立性,实验室主任的人事权受牵制,阻碍了人才的顺利流动。财务权基本掌握在依托单位手中,将影响竞争与联合机制的顺利实施[4]。

2.2学科面狭窄,联合研究困难

许多重点实验室隶属于院系管理或等同于教研室、一般实验室,致使重点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内部各院系或与依托单位外部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存在困难[5]。

2.3竞争层次较低,竞争机制不健全

许多重点实验室过于注重竞争科研项目与经费,忽视实验室科研水平的发展,阻碍重点实验室研究特色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后续发展基础的奠定[5]。

2.4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对高端设备使用率较低

部分重点实验室的高端设备仅由个别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人员缺乏进一步学习高端设备使用的机会,导致管理人员对高端设备的使用操作掌握不到位,致高端设备的使用率较低[6]。

2.5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周期较长

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常常会被搁置而没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浪费资源。特别是新医药产业,不仅前期投入巨大,而且研发历时较长,具有失败几率大、产品回报大的特点,但因为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周期较长,影响新医药产业的发展[7]。重点实验室往往被作为医药院校依托单位管理结构的一个部门,而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中又很少提到与依托单位在管理上的联系。经过文献整理,以广药为例,归纳出依托单位与重点实验室的管理结构图。

3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医药高校重点实验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但不论哪种管理模式,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多年的调研、采访,总结了如下改进措施。

3.1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

可分别针对开放基金的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大学生课外活动等做出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详细可行的规定。另外,实验室还可通过与其他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实现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2引进专业素质高的实验技术人员

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但目前许多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严重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故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引进高水平实验室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的水平。

3.3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网络信息化的支撑下,实验室仪器管理及实验室研究项目的信息方面才能很好的运转和监管。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仅利于管理,也便于相关资源的寻找,节省时间与精力[9]。

3.4促进国内外交流

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力度,向国内和国际相关领域的实验室学习、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宝贵的管理经验,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性。

3.5完善竞争机制,提高人员待遇

针对固定人员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其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另外,可通过提高流动人员的工资,并为他们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流动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工作[10]。

4结语

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不仅关系到实验室本身,也对学校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并通过分析现状不断完善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促进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行,推动医药院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泽刚.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6-17.

[2]王鹏.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56-57.

[3]汪敏娟,吴松,仲盛来.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6-227.

[4]吴晓东,左健民,朱晓春.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42-43.

[5]文平,王亚,陈谦明.依托单位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4):77-79.

[6]孟淑娟,孙万虹,苏琼.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14,43(5):63-64.

[7]韩锐.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13:26-67.

[8]李永秀,胡凝,赵小艳.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4):81-82.

[9]赵鹏.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3(3):24-34.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5

作者通过对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如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科研项目管理体制落后、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等的分析,提出不断更新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观念、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对策、建议,有助于科研人员意识到当前科研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改进,使科研管理工作更为科学、高效,促进中医药院校科研创新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科学;高效

科技创新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点,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是知识创新的阵地,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加强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中医药事业才能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

1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中医药类高校的科研评价侧重的是较为直观的量的评定,而在质的方面却没有提要求或者有要求但贯彻力度不够;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数量近年来变化不大,国际范围内的知名中医药专家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趋向于科研人员兼任行政职务,导致学术资源分配不均,中医药高等院校内部部分学科发展迅速而部分学科发展停滞不前;在大型或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组织申报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有效的组织者来承担负责人的角色,这不利于重大科学技术重难点的攻关;再有学校的科研人员积极致力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申报成功后对于项目的实施与结题并不看重,有的甚至到了结题时间根本未达到结题要求;顺利通过项目结题验收的老师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导致其科研成果未能成功转化而产生社会效益等。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权威崇拜、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是很多高等院校的共性问题。

2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高等学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数量较大的科研队伍,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队伍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认定都离不开好的科研管理工作,俗话说“三分科研,七分管理”,科研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它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国家的发展规划挂钩,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科研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研人员相对分散。不仅仅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科研人员相对分散,各个院部、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交流有限,实验资源未能建立很好的共享平台,面对重大的研究课题或者是交叉性学科课题的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受到限制,科研创新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国内目前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其中SCI收录要求最高,因此SCI被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阶段性科研成果、学术奖励等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重点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但是作为国粹之一,中医药知识和产业并未得到部分发达国家的认可,有关中医药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一直不大。虽然近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SCI论文收录数量保持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但是与其他综合性高校和其他国家医药类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间接反映出中医药高校科研水平比较低。

2.2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是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随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高校科研项目立项数及立项经费都大幅增长,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科研经费编制预算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研项目立项时,由于项目负责人多数对财务知识不了解,对按财务制度报账不了解,以至于编制预算不能真实地反映所需成本;科研经费私有化现象引起科研资金流失严重,一般高校都会针对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经费审核监督机制不完善,审核尺度较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2.3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及获资助金额是衡量该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及项目结题环节都有体现。在申报立项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很好地指导科研人员,对项目选题把关,因而出现很多申报书不符合项目申报指南;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研经费未能及时到位,或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或者监管力度不够,从而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致使项目不得以延期结题或者出现弄虚作假以求顺利结题的现象;在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或没有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导致课题资源浪费,或科研管理部门缺乏一套完善的验收制度,导致验收工作不能顺利实施等。

2.4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项目分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科研人员产出不同的科研成果:论文、实用专利等。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成果多,专利少,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因其传统特点及其系统研究的复杂性,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一,导致科研成果的权威性及激励效应不够,科研成果无法得到推广应用,科研管理工作中。

2.5科研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整体规划与构建,高校内部承担多种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有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及科研平台等,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平台的绩效评价采用同一绩效评价制度未能符合客观实际,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实施率低等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科研管理相关对策及建议

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管理观念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科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等。中医药高校追求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1)更新高校科研管理观念,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强化管理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观念提高科研管理水平,通过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能力;同时树立市场观念,使科研与生产密切地结合,并强化科研成果报奖和转化的策划观念,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人员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对专利知识产权流失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

(2)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上要有所创新,应在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只有一支布局合理、多层次、高素质的科研项目管理队伍才能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正确的项目选题,提高课题的中标率,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完善机制,保障中医药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其次,通过创新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对科研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建立、完善科研绩效档案,并将之作为科研人员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重要依据。

(3)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如何合理规范使用高校科研经费,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带来最大效率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面对的问题,中医药高等院校也不例外。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根据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经费管理制度,并对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外拨、结题经费转结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对经费管理责任制强化,分级明确责任主体;对编制预算进行细化,严格经费的使用程序,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查所有款项的支出、使用结果,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和控制不合理开支;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搭建科研信息网络平台,使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快速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重视过程管理,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成果转化,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才能让中医药专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国中医药科研事业及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孙媛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参考文献

[1]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5-19.

[2]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112-114.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6

医学情报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作用和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人类的生命健康面临多种威胁的情况下,做好医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对于推进军队卫生事业发展、维护官兵生命健康,保持部队战斗力至关紧要。必须充分认清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其特点和规律,明确任务目标,促进医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科学发展。

1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1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的地位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是军队医药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同层次的机关以及科技人员的情报需求为导向,以情报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对国内外、军内外医药卫生科技情报进行搜集、整理、编译、报道和研究,促进军队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

1.2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的作用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作为军队卫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服务,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医学科研活动效率提高和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对卫生事业和临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发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于领导机关的决策。首先体现在为领导机关制定规划和计划服务。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人员在参加军队的科技攻关、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制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保证了相关的卫生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的制定和完成。2008-05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中心,迅速组织力量,调整工作中心,紧密配合军区卫生部的总体工作部署,以最快的速度对战区部队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工作,在《实用医药杂志》上进行大篇幅连续报道;对赴川抗震救灾“铁军”医疗队、456医院医疗队、野战方舱医院进行大量图片报道,并精心设计、创新版面,及时推出抗震救灾专刊,全面真实地展现了战区全体医务工作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动人画卷。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

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在医学科研管理程序的不同进程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医学科研课题的科研立项、审查批准、课题实施和成果鉴定中,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的保障作用尤为重要。济南军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中心针对承担的查新业务范围,积极盘活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了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联网,确保了查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年多来,查新站共完成查新项目448项。三是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可以为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审查批准,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在科研人员经过文献调研,选题论证并提出研究课题后,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对课题的新颖性、先进性即是否为重复研究做出判断[1]。此项工作除了依靠专家评议和审查外,科技情报机构通过调研,对课题先进性和新颖性提出的评价意见,也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就目前军队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军队医药卫生情报机构开展的课题查新工作,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实践表明,课题查新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许多重复研究和设计,在服务于客体的立项和科研人员改进课题的研究设计方面,均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四是战区科技情报工作可以促进正在实施的研究课题的调整。科学研究是一项探索未知的创造性劳动,在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变化。

例如,有的研究项目在起步的时候比较新颖,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新近发表的科技文献,并已对将要研究的部分问题作了解答;或者遇到难题、出现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等。通过获取新的情报就可以及时对研究项目的指标、研究方法、技术线路等做出调整,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取得更高水平的成果[2]。因此,在军队内部的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不仅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其他同行在相关领域的科学进展,更加应该关注和搜集国外有价值的最新的医学情报,及时调整军队内部的项目和课题的方向和要求,争取获得的最终成果能真正为我军建设一流的信息化军队服务。五是战区科技情报工作可以对科技成果的坚定和评价起到参考和监督作用。目前,我军的主管部门规定,科技成果在进行鉴定和专家评审前必须先进行成果查新。这里的查新就是由科技情报工作人员通过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对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做出初步的判断,为专家评审鉴定和有关部门对成果的审定创造一定的条件。这既是为避免重复建设和研究的,更是为军队立足实战的客观要求,无论从人力财力和其他效益来看,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从军区卫生成果办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军区内所有立项的医学科研课题在申报成果之前,百分之百都进行情报搜集和成果查新,真正做到“了解行情,悉知前沿”[3],这为军区每年申报下来的卫生科技成果形成战斗力保障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的特点

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就是根据部队特定的用户需求或任务要求,在广泛搜集积累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现有的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对比等逻辑思维过程,对调研对象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其它相关事物间的联系,了解其现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或行动方案。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2.1针对性情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服从于部队用户特定需求,针对明确问题,确保研究工作的结果能够为用户发挥有效的作用,达到为部队提供情报服务的目标。应当将研究目的贯穿整个研究工作过程,力戒盲目性,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

2.2时效性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是针对特定时间背景进行的,所提出的建议、措施或方案都是建立在这一背景之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研究结论必须迅速、及时提交用户,否则价值难以体现。

2.3综合性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针对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工作中需要搜集、处理的情报和提出的建议、措施,常常超出医学的学科范围,甚至自然科学的范围,常常涉及政治、经济等范围和领域,工作中的研究方法拓展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表现出鲜明的综合性[4]。

2.4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探索创新。战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也不例外,它必须在充分掌握情报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新的建议或方案,而不只是重述已有的材料,这就是情报研究的创造性所在。#p#分页标题#e#

3战区医学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任务

3.1最新动态的报道即以最快速度及时报道国内外医学科研、临床各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尤其是各国部队医学方面的最新的科技动态科技成果[5]。济南军区医学科技情报研究中心结合承担的任务,合理配置医学资源,实现战区医学情报资源共享。该中心充分利用战区现有互联网络、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馆,远程医学教育、远程查新,远程医学检索、数据库等,采取现代化手段播报医学科技最新动态,让医学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7

关键词:专业认证;方剂学;课程建设;中药学

20世纪初,专业认证在英美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现已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1]。其中,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这对于引导和促进高校专业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最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我校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指日可待。中药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中药人才。因此,教学计划对中医药思维的凸显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凸显?课程设计是关键,中医药思维培养的关键支点在于《方剂学》。该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学科内容为基础,是沟通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课,是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一门课程。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完善《方剂学》课程建设值得深思。专业认证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为此拟采用反向性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即以中药人才产出为导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结果,反向性地设计课程教学计划,明确“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评价”,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中医药研究也日益重视,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引进大批人才,推动中医药研究不断走上新台阶。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部分中医药基础研究缺乏深厚的中医理论依据,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导致基础研究和临床发展脱节,严重影响了中医学发展和中药学研究的效率。这反映现有的教学计划培养出的中药人才,虽然有很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优良的论文撰写水平,但他们缺乏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熟识度,没有形成科学的中医药思维,而这些恰恰是从事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理论根基。溯其源头,主要还是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2明确目标

中药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中药人才。因此,简略地说“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能力的中药人才”是中药类专业《方剂学》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这也充分体现了专业认证背景下“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课程设计理念。

3解决问题

“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如何在《方剂学》课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并最终达到“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能力的中药人才”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3.1增加学生对经典名方中医文献的熟识度,为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100首《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其中,目录与现行《方剂学》课程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相重合方剂约33首左右,如麻黄汤、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真武汤等,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这些经典名方的文献释读内容(包括原著对该方的方药组成、用量、用法、主治病症、随症加减、病案分析以及不同医家对其组方思路论述等),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经典名方的成方背景、组方思路、配伍原理及适应病症,为他们日后从事中医经典名方的开发研究和相关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真武汤为例。讲述真武汤时,先引用方论,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之义也”阐释“真武”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方名“真武”是因本方具有“温肾行水”之功,犹如真武之神,能降龙治水,威慑水患。然后引出《伤寒论》原文第82条和316条并加以解释,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了解“阳虚水泛”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最后,在讲述真武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时,补充讲解其中药药理作用及药效学研究近况,让学生了解真武汤“温阳利水”的物质基础,阐释其科学内涵,为该方在未来的开发应用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3.2遵循以“症、证、法、方、药”为基线开展逻辑推理式教学,培养中医药思维在课程教学中,以“症、证、法、方、药”为基线,运用逻辑推理展开方剂学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日后从事中医药生产、开发、应用奠定基础。以逍遥散为例(见图1),讲述逍遥散时,先引导学生根据其临床表现“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辨为“肝郁”;根据其“食少神疲,舌淡,脉虚”,辨为“脾虚”;根据“目眩,口燥咽干”,辨为“血弱”,合为“肝郁血虚脾弱证”。根据“郁则达之”“虚则补之”的治则,确定治法为“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从而确立方药[2]。正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讲完逍遥散方证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若临证出现烦躁易怒、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等又该如何组方求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提高逍遥散方证及其兼证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3.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和创新中医药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经典名方的药效学实验,如“大承气汤对便秘小鼠肠运动的影响”[3],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尝试运用不同实验方法建立“方证相应”动物模型,再通过全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和拆方(大黄、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开展药效学研究,比较不同方法建立的“证”的差异,以及拆方对药效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方剂组方配伍的奥秘,开发学生的中医药思维。

4效果评价

医药科学研究范文8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深化概念;教学尝试

化学是研究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这里,“分子以上层次”其实主要就是指“超分子化学”。超分子化学其实就是“超越分子范畴”的化学。从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脉络来看,其主要围绕有机分子而进行,然后逐步拓展到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进而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医药科学等进行高度交叉。因此,有机化学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学好有机化学课程中的超分子内容,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如果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超分子化学

对于有机化学来讲,大部分有机分子都是基于共价键而形成,因此传统有机化学都是讲授某个分子内部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机制[1,2]。而超分子化学则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缔合组装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所谓非共价键其实是一种次级键,也叫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学生所熟知的氢键,以及金属-配位作用、亲疏水作用、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等等。超分子化学主要发轫于1967年CJPederson发现冠醚,继而DJCram提出主客体化学,最后由JMLehn系统提出超分子化学概念。由于他们的卓越贡献,三人于1987年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超分子化学发展十分迅猛,科学家J-P.Sauvage、J.F.Stoddart和B.L.Feringa利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构造方面由于做出重大贡献而分享了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3]。2017年10月,笔者有幸在南京大学和Sauvage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其获诺奖的标志性超分子——索烃的合成经历。

2有机超分子化学

如上所述,有机化学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发展根源之一。从两次授予超分子领域诺贝尔化学奖的情况可以受到启示。所有获奖的6位科学家中所研究的对象均为有机分子。例如,Pederson的冠醚是一种有机大环分子、Sauvage的索烃是两个有机大环分子以环套环的形式互锁、Stoddart的分子梭则是一个环状有机分子在一个线性有机分子上的穿梭运动等等。显然,有机化学为超分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并且逐渐形成了化学的一个新分支——有机超分子化学。有机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以有机分子为对象,研究它们的自组装规律、组装结构及组装体性质,以期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有序有机分子聚集体。

3有机化学课程中超分子相关内容

以张文勤等编著的《有机化学》为例[4],在书中第十章第六节第1小节介绍了冠醚。本小节里面简单介绍了冠醚的结构和命名,简要回顾了Pederson发现冠醚并与Cram、Lehn等一起获得诺贝化学奖。并且描述了不同大小的冠醚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络合。最后举例冠醚可以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在书中第二十章第三节第3小节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肽链会进行螺旋和折叠,形成三维特定的功能体。其中,该小结重点叙述了氢键在形成α螺旋和β折叠中的重要作用。而氢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酰胺基中的氧原子和另一酰胺基中的胺基氢原子相互作用。第二十章第四节第2小节,课本介绍了核酸的结构。核酸结构中的碱基对正是通过二重氢键和三重氢键进行连接配对,最终形成DNA的双螺旋稳定结构。

4超分子概念在有机化学中的深化尝试

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有机化学时[5],与超分子相关的内容基本是一笔带过。冠醚一节有的教师讲十分钟,有的教师则不讲;对于蛋白质和核酸部分,基本上所有老师都不讲。总的来说,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一般教师在讲授有机化学这门课程时,涉及到超分子相关的内容的讲授全部加起来基本不超过十分钟。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做出如下尝试。可以将涉及到超分子的内容上升到一堂课,即一个学时(45分钟)。由于这一部分考试时不作要求,其课程目的,结合前面所述,一共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学生对化学有更高层次的认识,二是为学生将来如果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最后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能会觉得枯燥,适当把教学内容进行引申,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安排如下:在介绍冠醚一节时进行适当引申,从教材现有的内容出发,提出超分子化学概念。从1987年的超分子诺贝尔化学奖延伸到2016年的分子机器诺贝化学奖,简单介绍人物轶事。讲解超分子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强调其是研究“分子以上层次”的科学。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在讲授时可以把原子、分子和超分子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字母、单词和句子的关系。超分子之间的连接纽带正是超分子作用力,也即非共价键作用力,包括氢键、配位键、主客体作用等等。此时延伸介绍氢键在蛋白质结构和核酸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中还存在的其它超分子作用力。最后从蛋白质折叠和碱基对的结构出发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仿生折叠体和多重氢键材料的开发。

5总结

超分子化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或者说它是一种手段或策略,可以用来研究和解决诸多领域或学科的问题。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超分子化学进行适当深化介绍,比起以往忽略不教或一笔带过,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讲授有机化学时,应适当深化超分子相关内容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龙,刘娜,邵蕾,等.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8,45(2):197.

[2]肖军安,刘志平.有机化学前沿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环丙烷的性质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4):136.

[3]强琚莉,蒋伟,黄飞鹤,等.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J].科技导报,2016,34(24):28.

[4]张文勤,郑艳,马宁,等.有机化学[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