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分组授权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分组授权管理。比较两组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分组授权管理;护理质量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技术部门,是指为患者提供手术、抢救工作的场所[1]。手术室护理工作因工作量大及时间长、技术性强等原因导致在繁琐的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隐患,轻者影响护理质量,重者则有可能致使患者伤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4]。随着医疗水平、医疗模式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健康理念、维权意识的上升,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增高,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挑战,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工作[5]。手术室护理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强化护理质量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6]。授权管理是指上级领导将部分职权下放给下属,让其获得更多的自由权且在一定权限内可自行决策并担负责任,进而促进标目的完成[7]。近年来,分组授权管理模式被引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是通过将护士长的权限部分下放给专科小组组长,细化完善管理环节,将专科护理提升至分组管理层,促进优化人力资源调配,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了护理质量[8-9]。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我们对58例手术患者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39.14±8.72)岁;所在科室:普外科17例,骨科18例,心外科15例,其他8例。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39.23±8.84)岁;所在科室:普外科19例,骨科20例,心外科13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参与本次研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共有30名,其中护士15名,护师12名,主管护师、护士长、总责护士各1名;大专19名,本科及以上11名。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护理人员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工作、术后对患者常规护理等。研究组采用分组授权管理。①分组:个人申请后经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专科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专科小组组长,具体要求为具有5年及以上组织协调、管理资质、应急处理等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士,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考核均高于95分。每组由3~4名护理人员组成层级管理梯队,组长不变,小组成员每个季度轮换1次,因专科管理范围,个别成员可在某一季度同时归于2个小组。②组长职责及权限的确定:各小组组长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增加行政管理权限,将科室部分管理工作授权于专科组长,具体工作由小组组长负责执行,包含拟定并落实手术室护理管理计划,专科相关器械与设备的管理,护理质量的监督,培训、指导、考核专科相关业务,医疗材料(如器械、手术用品)申请领取等,并在必要时协助负责科室人力调配即参与手术排班安排,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同时小组组长可下放部分权限于本组成员,仅参与部分护理管理工作。护士长则主要加强巡检手术室日常工作并给予整体把控,关注手术室各个环节并予以质量指导及管理。进而确定以护士长为主导的护理质量集中掌控管理及专科小组为单元的管理。③专科管理考核标准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完善:考核标准采用表格形式制定,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从术前至术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护理制度落实,术中低体温、切口感染、电灼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院内感染管理、医疗设备与物资的管理等方面,由各专科小组组长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后完善并确定管理考核具体指标,要注重可操作性。考核方案中明确各专科小组成员、考核的具体时间、考核相关内容、考核次数等。④具体实施:护士长根据我院工作安排及护理部整体工作安排,制定适用于本科室年度、季度工作计划与具体方案,并将工作计划与工作要求发放至各小组组长,组长根据本专科方向以小组为单位具体落实,保证整体工作进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监控各个小组的工作质量,对发现的问题、缺陷及时与各小组组长沟通商量加以改进并跟踪监控。②每月20~25日各组长根据考核、评分标准对组内成员进行考评,每月末由护士长组织考核小组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及抽查,并结合日常巡检记录给出总评分。评分结果分为3个等级:≥95分为优秀,90~94分为良好,≤89分为一般,将结果作为个人绩效奖励依据。③各组长按计划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新进机械设备操作培训、新人员专科业务培训。各组组长每半年进行1次科室内讲课,每月进行1次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并及时与专科医生沟通,更新手术配合指导。各组负责进行器械设备的管理、保养工作,记录器械、耗材进出台账。

1.3评估指标。①医生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由我院质量监控小组每月向各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应急处理能力、手术配合熟练性、专科器械设备的使用能力。②护理质量:使用自制护理质量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护理安全等6个方面,各评分范围0~1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③手术室不良事件:观察并记录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电灼伤、术中低体温(指术中患者的中心体温低于36℃[10])、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指术后患者体温高于38℃),且经血常规检查显示细菌数高于100cfu/ml[11])、器械敷料等异物遗留于患者体内、手术体位并发症。记录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不良事件。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照组发放并回收120份满意度调查表,研究组发放并回收140份调查表。见表1.

2.2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2.3两者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手术室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性质复杂且风险性高,因而风险防控不仅是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重点,也是目前医院高度关注的问题[12]。医疗水平的提升,推动手术向着更高的难度及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提升,对医院护理要求也随之增高[13]。手术室精密专业医疗器械设备的引入虽然提升了手术成功率,但大型医院每年需要完成的手术量也加大,各科室手术风险也常有发生[14]。因此加大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难度,需要更加专业高效的护理团队,护理方式的改革是优化护理工作的必然趋势[15]。手术室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尽管有统一化特点,但缺乏细化性,责任界限不明确,某些相关人员因权限问题而不能参与某些行政管理层面[16]。相较于常规护理管理,分组授权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缩小管理半径,将护士长管理职权下放给各专科小组组长,各专科小组的护理工作职权明确,促进各小组形成更加系统的专业体系,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对护理工作的各环节进行监控[17]。有研究组指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分组授权管理可锻炼激发专科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提升小组成员的工作主动性,有利于促进细化环节的管理,进而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1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分组授权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管理,可见,分组授权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可行性较高。本研究中,研究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组授权管理让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接触增加,增进他们之间的配合度,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增强职能感,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注重细节化管理,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分析原因,分组授权管理通过缩小管理范围,以小组为单位来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首先,选取具有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责任心强、应急能力强、素养高的护士作为专科小组组长;其次,将护士长的部分职能权限下放给小组组长,组长负责执行,对小组成员的工作态度、效率等进行监督、指导,鼓励成员与手术医生多接触,以促进成员工作工作能动性,增加成员与手术医生的配合度,同时不断更新实时相关专科护理学知识,组织成员进行新进器械设备操作培训,做好手术室消毒、器械设备的消毒及保养工作,护士长巡检手术室日常工作并给予整体把控,关注手术室各个环节并予以质量指导及管理;再次,各专科小组组长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后完善并确定管理考核指标,各小组组长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改进,以促进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最后,设置检查周期,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评,根据各小组专业技能评估护理质量,将考评结果纳入个人绩效,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动力及职业效能[9,19-20]。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不仅能提升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剑涵 苏琦 刘常莉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