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医学论文

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40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30例为1~4岁,18例为5~9岁,15例为9~11岁。轻度:发作次数<2次/周,夜间喘息<2次/月,症状为持续>1月慢性咳嗽。中度:哮喘发作次数>2次/月,并持续数天。重度:症状持续不断,并日常活动受限,夜间频发哮喘>2次/周。

1.2治疗方法

1.2.1对于轻度哮喘无症状者,需要做好预防,在其发作时,控制其症状,使其能正常生活活动,防止在夜间发作,使肺功能保持正常,使气道炎症减轻或消除,并使气道高反应性降低。中度哮喘者需要做好症状缓解,使肺功能保持最佳,减少夜间发作,同时对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次数要减少,急性发作减少,尽量防止进行急诊处理。重度哮喘者主要是对其肺功能改善,降低突然性发作的次数,使患儿住院或急诊次数减少。

1.2.2视患儿病情,对其全身或局部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应用细胞膜稳定剂及口服茶碱类药物。

2结果

50例患儿效果显著,占79%,其气喘、咳嗽症状消失;13例患儿有效,占21%,气喘、咳嗽症状得到缓解。

3讨论

3.1发病诱因

引发小儿哮喘的因素有很多:①家族史:哮喘可遗传,家族中有类似病史。②感冒诱发哮喘:哮喘的发病高峰期是春秋季,多发在清晨、傍晚及夜间。③过敏史:大部分患儿有过敏史,95%以上的婴幼儿哮喘是呼吸道感染所致。儿童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对螨过敏,尘螨性哮喘在春秋季更容易发作。同时牛奶、鱼虾、鸡蛋等过敏在婴幼儿时期也十分常见,待到4~5岁以后逐渐减少。

3.2哮喘治疗常见药物

3.2.1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可吸入、口服、静脉。选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进行吸入;泼尼松进行口服,1~2μg/kg/日,分2~3次服药,持续1~7d;甲基强的松龙静脉用药,1~2mg/次,2~3次/日。

3.2.2肾上腺素

严重哮喘者除给予茶碱、糖皮质激素外,可使用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3ml/次的0.01ml/kg的肾上腺素。

3.2.3氨茶碱

在治疗哮喘最常用药物,其可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并使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兴奋。首次使用氨茶碱者5%的葡萄糖液30ml加3~5ml/kg的氨茶碱,20~30min内静脉滴注。口服氨茶碱适用于控制夜间发作,要对其治疗中的毒性反应密切关注,若有不良反应发生,立即停药。

3.2.4β2受体激动剂

用2~3ml生理盐水对0.5%沙丁胺醇溶液进行稀释,沙丁胺醇0.0l~0.03ml/kg/次,最大量1ml,气雾剂每揿100μg,1~2揿/次,3~4次/日;口服沙丁胺醇0.1mg/kg/次,3~4次/日。

3.2.5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可对IgE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进行抑制。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并对季节性哮喘发作及运动、冷空气等引起的急性气道收缩进行预防。MDI5~10mg/次,3~4次/日。反复急性是发作哮喘,可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每年全球死于哮喘的人约有180000。若未及时对哮喘进行合理及时的治疗,则可能会导致小儿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避免患儿与过敏原接触是减少哮喘发作的有效措施,同时应当加强对小儿哮喘的治疗。近年来,由于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正确认识,及积极合理的治疗,多数患儿哮喘得到缓解或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