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岗位需求的护理专业群建设实践

对接岗位需求的护理专业群建设实践

摘要: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我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对接岗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建立以护理专业为核心的“核心引领,优势互享、综合培养”专业群,包括护理专业群课程结构优化、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多层次实验实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构建“产教融合、医养护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调整办学定位,拓宽办学思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岗位需求;护理专业群;建设实践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发生变化,从注重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日益增长的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做如下论述。

1护理专业群建设的基础

职业院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确立,是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1]。专业群是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多个综合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群内每个专业建设的水平,群内各个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项目开发、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完善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存在共享;专业群建设的实质是以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融合相关专业并进行内涵式拓展为目标的教学资源整合活动[2]。因此,积极推动专业群发展是职业教育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当前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护理技能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也逐步规范[3-4],但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主要表现在:缺乏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新途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亟待创新,由于学校没有及时深入地了解行业反馈和需求,学校办学难以实质性进入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专业建设跟进产业转型升级不够,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技术进步不相适应。(1)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专任教师由于日常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来自行业企业的兼任教师到校任教机制仍待完善。(2)护理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护理教育专业设置未紧扣目前社会、企业、行业需求,应依据自身在本地区及资源上的优势,做好需求预测和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教育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同类学校护理类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特色不突出,未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导致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共享、实验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重复率高、专业品牌优势不明显、办学效益低下,影响护理技能人才培养。

1.2护理专业群构建的意义

新医改政策“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这必然引发护理人才培养与发展深度变化,培养能适应单兵作战、具有综合临场应变处事能力的护理人才成为必然。因此,应立足国家健康战略,紧跟新医改需要,围绕社会健康服务需求,构建以优势骨干护理专业为核心,拓展养老护理、中医护理及母婴护理专业;逐步培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等专业,辐射中医康复保健、中医专业,构建“核心引领,优势互享、综合培养”护理专业群,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岗位胜任能力高、发展适应能力强、政治素养水平高的一专多能新一代护理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护理工作要面向社区、农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立足社区和家庭,突出人才培养的基层定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产业岗位调研,全面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实现“相关、相融、相近”专业的科学组群,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师资、资源、就业的融合与共享。以专业为基础,技能课程包为延伸,实现专业互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与社会发展能力。一切教学与管理活动,以专业群为单元实现深度全面的统筹与管理。从专业群课程研发、师资团队建设、校企联动机制、资源共享共建方法等各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专业群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

2护理专业群构建的路径

我校是直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自治区级重点星级中医学校,也是培养医、药及护理人才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开办有康体保健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校办产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大学附属医院在内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校企合作企业等。我校秉承校训“诚信、严谨、敬业、博爱”的精神,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人本关怀,全程照护”的服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为“面向医疗及养老机构培养护理人才、面向农村培养民族医药人才、面向社会保健行业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为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积极创建了校企共建企业———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形成“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校办企业为辅助”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传统专业与民族特色相融”的职业特色教育体系。护理专业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护理专业为核心,辐射中医专业,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精湛的护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2.1护理专业群构建的逻辑

专业群以新医改“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指导,立足社康、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基层护理服务岗位,面向医院等发展岗位。依托相关岗位能力相近、课程相通、教学相融、素养相同、发展互通的特性,以护理骨干专业为核心,建设养老护理、中医护理及母婴护理配套服务专业,同时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专业,以此辐射中医康复保健、中医专业的“核心引领型”护理专业群(见图1)。充分发挥骨干专业实训实践、教师团队、课程体系、社会资源等优势,引领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同时整合各专业特点、优势,形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融合机制,实现岗位能胜任、时代能适应、能力可发展的综合型一专多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2护理专业群课程架构

根据护理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高层互选、中层分立、底层共享”的护理专业群课程结构,充分整合、优化、利用已有的资源,形成共建共享课程体系(见图2)。(1)“高层互选”根据专业群能力相近、课程相通的特性,构建特色模块化课程及专业群综合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拓展与发展能力。学生可根据爱好及特长自行选修,形成一专多能的能力体系。(2)“中层分立”根据术业有专攻的原则,依据各专业核心就业岗位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要求,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形成各专业重点培养能力体系。在本层次,可以根据岗位的要求,构建课程“模块”集群,组建“一体化工作页”实训项目,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专业(专门化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这也是护理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要方向。(3)“底层共享”根据专业群素养相同、发展互通的特性,以职业素养、社会素养为重点,构建专业群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等各专业必修的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核心在于专业群课程体系科学建立与实施。因此,应深入调研各专业核心岗位,建立岗位技能标准,围绕岗位标准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分析专业群各岗位的相通性、互补性、发展性及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胜任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模块化课程、专业群综合实践课程于一体的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2.3护理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建设

护理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是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高层互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重点建设了核心课程资源,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需求。(1)联合医院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联合医院共同完成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3个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2)突出特色课程建设。根据学校特点,增加中医护理学特色课程课时与实践教学,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使其成为区内优势特色课程。以老年护理、母婴护理方向为建设目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互联网+”升级线下教学,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广泛应用。(3)促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职业技能教育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的框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有机融通,以学历教育为主导,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任意选择其中1个或多个技能培训进行培训并考取相关证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落实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等相关专业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4)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为贯彻落实职业技术院校专业群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实习护士能尽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我校组织全校及养老机构的专家和教师,认真总结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共同编写了《护理综合实训指导》,供护理专业及养老机构专业教学、实习生、临床新护士或护理员培训使用。本教材遵循“宽专业、厚基础”的原则,同时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简练,图文并茂,举例简明,实用性强。全书以实训任务为重点,旨在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实用型、技能型现代护理人才。

2.4多层次实验实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结合信息化网络技术构建先进性、仿真性、职业性、综合性、开放性的护理实训基地群,按专业建设融合要求整合校内各专业现有实训体系,实现专业群实训基地的整体建设、统一管理、协同使用,融基础护理实训中心、专科护理实训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护理实训中心、智能化信息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6个“中心”于一体。第一层次为“基础护理实训平台”。基础护理实训室以临床医院为模板,实训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先进,占地724.5平方米,分别设有模拟护士站、护理准备室、模拟病房、护理练习室、教学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除配备有常规护理操作所需用物外,还拥有先进的护理教学仪器、设备与模型。第二层次为“临床护理+中医养生养老护理实训平台”。临床护理实训中心以临床医院为模板,实训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先进,占地1019.54平方米,分别设有护士站、老年护理病房、护理形体室、多媒体示教室、急危重症监护室、模拟手术室、复苏室、母婴实训室、模拟产房、儿科重症监护实训室、社区护理实训室及准备室。仿真临床医院设计,让学生提前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培养临床思维。养老体验中心实训室现有面积400平方米,主要承担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治疗技术、农村医学等专业的实训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作业疗法、康复评定、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基础、物理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概论、运动疗法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课程的实训。现有老年模拟装置、高端老年护理模拟人、电动翻身床、防褥疮气垫床、洗浴床偏瘫模拟装置、OT综合训练车等教学设备。开设老年护理技能培训、老年社区护理等各项操作技能,模拟养老社区场景,适用于模拟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实训场地。第三层次为以校办企业、各级医院为代表的“产教护融合”实训实习基地。是为了提升专业群内各种岗位技术能力,提供护理真实案例场景,开展护理综合技能的教学,满足中职护生实习阶段掌握技能需求。依托学校各级实验实训基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聚焦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探索技能教学由单一到复合、由简单到复杂、由规范到熟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在整合与优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同时,以护理专业群为平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形成“平台+模块”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2.5新型数字化教材开发

面临情景化资源呈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思政课程融合、多技能培养的物色课程等情形,现有的教材形式难以满足新型教学需要。开发以任务为导向、以标准为依据、以虚拟情境为支撑、以网络为承载的新型数字化教材成为必然。以《基础护理》活页式教材开发为基础,逐步形成新型教材开发的方法思路,引入严肃性游戏的激励机制,推动学生课前情境中自我学习。课中虚拟岗位中教学,课后借助虚拟职业情境中的案例反复演练,教学过程中平台全程监察、纠偏、反馈的功能初步达成知识基本自学、技能适当引导、能力着重培养、潜能合理启迪的教育构想,逐步形成“做中学、岗中教、境中练、全程评”的教学模式。

3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

我校是一所培养护理及医、药人才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为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积极创建了校企共建企业———广西重阳城老年公寓,作为广西第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广西中医学校)的技术资源及教育平台,成功打造成为一所以全面健康为核心,传统中医药、壮瑶医药为服务特色,集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预防保健、营养膳食、精神慰藉、心理关爱、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医疗及养老的完美结合。此外,作为教学基地,创建校企合作新型养老机构的发展道路,建成“以老人为中心,养护医,教产研六位一体”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接收国内外卫生类学校学生进行了临床见习、社会实践。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的建成,推动社会从各个领域及不同角度参与养老事业的科研工作。老年公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临床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孝道文化教育的基地,为教师提供了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基地。

4构建“产教融合、医护养结合”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根据专业群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基本依据。基于我校护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开创了护理专业“医护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医护养结合”模式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从政策层面或者机构之间自愿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有效解决养老和就医的问题。“医护养结合”机构能够使入住的老年人享受到食宿、护理、医疗及康体等卫生服务及丰富多彩的群体生活,实现了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基于“医护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优化在校护生课程设置,注重对老年医学、康复、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依托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和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为增强护理学生对职业的感悟和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安排见习课程,直接接触临床案例,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每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实践,多视角观察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激发求知欲。在基础护理学技术课程学习第2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医院或社区服务站,见习基础护理学技术,形成职业意识。在专科护理技术课程学习第3~4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和校外实训基地或社区服务站进行专科见习和集中见习,学习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认识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治疗主要措施,锻炼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接触临床时间,增强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学年根据教学大纲及实习大纲到医院各科室进行为期10个月的轮岗临床实习。

5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创业教学模式的师资建设

依托校企共建企业的优势,我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实施“由校及企业”和“由企业及校”的双向流动模式,一方面选聘优秀的广西重阳城老年公寓护理人员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定期进入老年公寓进行临床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内护理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把企业实践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并根据企业需求重新制定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护理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与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很有意义。

作者:廖喜琳 秦生发 黄子津 卢小菊 阳绿清 单位:广西中医学校 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