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

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护理干预信息的110例患儿的护理信息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模式,对比两种沟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49例患儿完全接受或部分接受护理服务,护理接受率为89.09%,对照组有38例患儿完全接受或部分接受护理服务,护理接受率为69.0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96.36%,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78.1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引入肢体语言沟通方式,能够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接受度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肢体语言;沟通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不仅可以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也有利于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护理,在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但是在医院儿童诊室中由于幼儿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或无法进行清晰沟通),使得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与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在儿科护理实践中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肢体语言的形式来与幼儿进行沟通,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护理干预信息的110例患儿的护理信息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0.2~3.5岁,平均年龄(1.35±0.20)岁,平均病程(5.31±1.05)d,平均BMI指数(22.31±1.12)kg/m2。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0.3~3.8岁,平均年龄(1.40±0.25)岁;平均病程(5.50±1.10)d,平均BMI指数(22.64±1.17)kg/m2;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护理干预:根据主治医生诊断与开具的处方来对患儿进行用药指导,根据患儿病情特点与治疗需要实施饮食干预,向患儿家属宣讲日常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对于疼痛感较强的患儿给予必要的镇痛干预,给予患儿基础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日常常规监护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肢体语言沟通模式:1)成立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小组。以自愿的方式组成专业的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本院资深护士组成并由护士长或从业3年以上的高水平护士担任组长;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小组主要负责制定与实施具体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对护理的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同时,为提高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小组的实验开展能力,还对该小组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2)微笑护理,即护理人员必须面带适度微笑,从而给予患儿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增加患儿的安全感与护理治疗配合度,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3)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其举止应该大方优雅,仪表整洁干净,肢体动作要轻、缓、温和,必须以较小的力度来执行,给患儿留下可爱可敬的印象。在面部表情方面,护理人员也要避免露出厌恶、紧张、恐慌以及害怕等情绪,以免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护理人员应该熟练运用手势、点头、微笑等动作创建良好的沟通氛围和节奏,让患儿及家属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治疗方法和流程,减少其恐惧心理。同时,各项肢体动作的执行不能过于急躁,而是应当缓慢开展以提高患儿的接受度。此外,给予患儿适当的实体抚摸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与护理人员的互动;在抚摸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护理人员必须保持洁净卫生以及肢体温度适中,尤其避免冬天寒冷时护理人员“冷手”抚摸患儿。4)眼神交流,即与患者进行一些眼神的交流,通过眼神向患儿传递一种鼓励、友好与支持的态度,从而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接纳度和后续配合度。

1.3评价指标

根据患儿接受护理的程度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来进行评价。其中,患儿接受护理的程度分为完全接受护理:患儿能够遵守护理人员的嘱咐,不排斥护理;部分接受护理:患儿可以接受护理人员大部分嘱咐,对护理人员存在稍微排斥;较为抵触护理:患儿遵守护理人员小部分嘱咐,并对护理多半排斥;十分抵触护理:患儿不能遵守护理人员嘱咐,并且完全排斥护理。护理接受率=(完全接受护理+部分接受护理)/各组患儿人数×100%。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信息,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统计选择各等级选项的患儿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接受护理的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接受率为89.09%,对照组患儿护理接受率为6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儿家属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96.36%,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8.18%,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肢体语言指的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姿态、身体动作等对信息进行适当的体态语言,其虽然不是真正的语言,但是也具有真实性和可视性。将肢体语言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弥补单独语言沟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儿科护理工作来讲,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理能力均较差,加上年龄较小,部分患儿并不能真实将自身需求和病情症状准确表达出来,有些患儿也不愿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导致其护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其比成人护理工作更加复杂,这也是儿科被称为“哑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护患沟通对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或其家属)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常规的沟通基础上引入肢体语言沟通成为弥补护患沟通不足的一种有效方式[2]。在儿科护理实践中上述新方案的提出虽然给加强护患沟通带来了新路径,但是,肢体语言沟通方案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为此结合本院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对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可知,当采取传统的护患沟通模式时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沟通较少且患儿存在一定的恐惧与抵触情绪[3]。在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后,患者的抵触情绪明显下降且更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的干预,为判断治疗护理效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判断指标。此外由于患儿的配合度提升,使得患儿的疾病治疗周期缩短并由此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而形式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49例患儿完全接受或部分接受护理服务,护理接受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达到96.36%,也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引入肢体语言沟通方式,能够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接受度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江丽娜.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53-855.

[2]王小梅,陈芳,李莉.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3):379-380.

[3]王全.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5):47-49.

[4]侯奕婷.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4):3259.

作者:贺晓蓉 单位:四川省兴文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