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一般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2007—2009年胆囊疾病患者中一共168例,其中胆囊息肉102例,胆囊炎60例,胆囊癌2例,其他胆囊疾病4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48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要求: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住院期间无伴随性疾病,无腹部手术史,年龄、性别、病种等无显著差异性。

2、手术过程

手术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气腹压力控制在10~13mmHg之间,使用Storz图像显示系统、气腹系统、冲洗吸引系统和基本操作器械,如电凝钩、分离钳、抓钳、施夹器等。在插管前按压上腹部以减轻胃胀气,头高脚底20°,左斜15°。术中均未置胃管减压。手术采用3人4孔或2人3孔胆囊切除术方法,,胆囊三角用电凝和钝性分离法解剖。

二、结果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平均运用50分钟,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0H,因腹腔严重粘连中转1例。术后2周出现右上腹疼痛、轻度黄疸1例,经B型超声检查发现右上腹包裹性积液在超声引导下肝下置管引流痊愈。无死亡病例。

三、讨论

1、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评估,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

对那些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反复长期发作、B型超声示胆囊轮廓欠清楚、胆囊壁厚、身体条件较差的、有腹部手术病史者要有开腹思想准备。超声显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厚0.4cm,胆囊内有液性暗区,颈部无结石嵌顿;发作不频繁、发病后经治疗短时间即可缓解;无明显胆囊炎;3周内无胆绞痛发作等。本组6例曾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遵循手术前超声动态观察定点部位有无粘连,第一孔要远离原切口部位以及紧贴肝脏由外向内、由前向后分离的原则,均很好地暴露Calot三角,能顺利完成手术。对合并糖尿病、肝硬化者,只要做好围术期的处理则更宜施行LC,可以减少切口难以愈合和出血的发生;LC是专业性很强的外科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不能忽视其并发症,术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开腹胆囊切除经验,同时具备熟练操作内镜的技能。

2、手术过程中的细节注意

手术过程中尽量使用不导电的可吸收生物夹,可以有效地避免钛夹介导的电损伤;在胆囊三角的分离过程中,应尽量靠近胆囊颈部使用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胆囊管。分离出胆囊动脉后应靠近胆囊侧夹闭、切断。胆囊动脉不必骨骼化,以防钛夹夹闭不牢滑脱出血;遇到出血不要盲目电凝止血。尽量用短的电操作以免热传导损伤胆管。如果使用电凝钩分离胆囊三角最好用电凝钩轻轻上提,使电凝钩背侧金属裸露部分与肝总管和胆囊床之间产生间隙,避免电凝钩背侧裸露部分对肝总管和右肝管直接产生电灼伤。如条件允许提倡使用超声刀解剖、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三角,既能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又可避免胆管的热灼伤。术者应该认真对待手术的每一个步骤,遇事不要慌张,尤其在术野出血时忌盲目电凝或钳夹。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的并发症降低到最小程度。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好处

(1)腹腔镜系统全面展示了现代微创医学的精髓,能快速检查、诊治及切除胆囊病变组织,腹腔镜只需在腹部打一个“钥匙孔”般的微小孔,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采用柔软的超微细的光纤,在光学镜头的扫描下,可以在数码显示屏上清晰地看到放大很多倍的胆囊情况,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胆囊内不同角度的图像,不仅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还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直接、细致的观察,并进行微创手术。由于采用了腹腔镜,不用再开刀,因此创伤极小,无痛苦,出血少,不直接暴露,感染几率大大降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创口愈后美观无痕等诸多有点,有效降低了诸多潜在的医疗费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2)对于因病需行胆囊手术的患者和经治医生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术式,和开腹的胆囊切除术(包括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切口小,美观,对心理的负面影响轻微,传统手术起码在肚皮上留下一条5CM以上的疤痕,如果是疤痕体质的话恐怕就很明显的,对爱美人士来说在以后的社交活动总有些不完美的心理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会在腹壁上留下三个0.5-1cm的切口疤,时间一长基本上都看不出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一般六小时就可以进食,两天可以出院,个别体质好的患者一天就出院了。传统的开腹手术一般都要经历抗炎、禁食期间的营养补充、多次换药等过程,所以费用比较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进腹腔,纤细的器械对组织的干扰小,自然粘连就小了,局部清晰,即使以后再次的腹腔手术给医生的困难都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