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保工作思路范例

续保工作思路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1

一、2019年工作情况

1.主要指标持续攀升。1-9月,外资完成13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5.22%,占年计划目标19150万美元的72.53%。内资完成123.53亿元,同比增长20.03%,占年计划目标146.17亿元的84.51%;其中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资78亿元,同比增长20%,占年计划目标93.59亿元的83.34%(1-10月)。出口完成10832万美元,同比增长3.53%,占年计划目标11000万美元的98.47%。三季度社消总额完成83.4亿元,同比增长11%。限上零售额完成18.41亿元,同比增长9.2%。目前,新增限上贸易企业(含个体)22家。

2.招商方式不断创新。2019年,共开展招商活动6批次,拜访考察重点企业60余家,接待全国各地投资考察团300余批次。既有“大兵团”规模招商,又有“小分队”灵活招商;既有“主场”洽谈会招商,又有“客场”推介会招商;既有注重优质服务的“软环境”招商,又有注重平台建设的“硬环境”招商。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创新,活动不断丰富,环境不断优化。

3.招大引强成效显著。2019年,共新增入库项目38个,亿元以上项目占比100%,投资总额达190.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注册重点项目38个,投资总额190.1亿元;力争新增开工项目38个,投资总额190.1亿元;新增投产重大项目12个。

4.电商示范效益显著。不断加快电商融合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和鼓励传统企业通过线上转型。2019年预计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35亿元,同比增长25%,继续保持高速良好增长态势。目前全县经营网店65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超3万人,拥有2个市级电商示范基地、6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继续保持“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荣誉称号,示范引领效应显著。

5.服务业招商步入正轨。制定了《服务业重大重点引资项目引进、评估、评审试行办法》,完成了项目招引的流程化、标准化,同时积极进行限制招引,目前包装项目10个,有待签约服务业项目6个,推介项目4个。

6.行业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县加油站(点)的油品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成品油企业经营行为。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非法加油车和成品油非法储存加工黑窝点排查工作,联合县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联合执法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查处了非法流动加油车11台,捣毁非法加油窝点2个,扣除非法柴油39.46吨,汽油3.3吨,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成品油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基层党建、信访维稳、行政审批、文明创建、安全生产、机关节能、精准扶贫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20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产业质变、实力前移”工作目标,促进全县商务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突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我县消费迈向中高端;积极转变招商思路,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企业入统,稳增速扩总量。加强对企业宣传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联动机制,重点做好新兴服务业企业新增入统,充分挖掘潜力,鼓励“个转企”和“限下转限上”。通过更多的企业入统,确保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速,努力争取在较短时期内把总量做大。

二是强化精准招商,转思路上层次。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着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加强与目标企业的联系,开展好“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坚持不懈地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坚定不移地招大引强选优,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三是繁荣电子商务,促转型优质量。围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做好电商示范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电商创业和企业转型氛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质电商企业,特别是平台类企业入驻我县;挖掘培育新增电商企业,注入新动力,保证数据增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做好农村电商培训工作,积极开展电商应用普及,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培育贫困户电商创业的成功典型,逐步推广。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2

一、围绕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综合经济部门的作用,先后起草编制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六大工程攻坚年”行动方案》《2019年全区重大项目计划表》等指导性文件,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联合统计、财政、工信等部门加强区域经济监测,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全区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二、围绕重点项目,抓好统筹协调

认识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干项目年”、市委市政府“项目品质提升年”活动,压缩审批时限、加快项目审批,今年共立项279件、备案92件、核准40件,批复重大项目概算39件,其中EPC项目概算9件,协同区联合督查组加大项目推进督查力度,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出台《积极落实省、市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积极推进13个大中型和13个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46个市重大项目和区169个重点项目建设,多次迎接省市重大项目调研督查,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围绕中心任务,积极攻坚克难

今年9月份重新启动申报省级产业园工作,区各相关部门戮力同心,申报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多年的夙愿有望早日实现。积极与省发改委、昌九公司协调沟通,国家重点项目合安九客专已征地530亩,拆迁房屋约10万平方米,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为九江人民早日实现“高铁梦”打下良好基础。多次艰难与国家省市发改委汇报沟通,赛得利(中国)、九宏新材料、天泰食品三个热电联产项目燃煤总量指标得到有效解决。赛得利(中国)热电联产能评成功获批。联合住建、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各类资金2.77亿元,创造了近几年新高。

四、围绕生态文明,打造“最美岸线”

制定了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打造湖“最美岸线”工作方案,围绕“四美融合”、“五大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15公里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和32公里湖最美岸线,截至目前,共实施“最美岸线”项目62个,精心打造了济公生态公园、梅家洲渡口、洪湖公园、海关风韵、渔村风情等9个精品节点项目,我区打造“最美岸线”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多次被省市重要媒体宣传报道。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3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又要坚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我国已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此项承诺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倡导和遵循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理念指导。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招商引资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宏观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对项目领域提出了新任务,对工作方法提出了新考验。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工作方法,以适应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把握招商引资新动向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转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增大并购重组在引资项目中的比重,降低以“高耗能”为标志的传统工业项目比重,特别是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所涉及的相关产业项目。

(二)关注国家产业发展新战略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进一步压缩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产能,鼓励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提高制造业科技水平。国家经信部和发改委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这为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指引了战略方向。包括“中国制造2025”、工业节能“十三五”规划、“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等战略。

(三)把握招商引资新政策

2015年3月我国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颁布实施,这为外资项目的引进提供了新的政策导向和行为准则。首先,该修订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门槛。一般制造业从限制调整为允许;取消了钢铁、水泥、造纸、起重设备、名优白酒等行业的外资股比要求;逐步开放商贸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交通运输、社会服务、文化等领域;其次是对外资投向进行引导。鼓励外资流向高新技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2015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国家和各地政府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以及到2018年全国普遍实行负面清单的政策和时间表。

二、低碳经济下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原则

科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我们要坚持汰旧立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关注以下领域的产业项目。1.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积极引进发展硅外延材料、稀土永磁材料、非晶材料、液晶材料、新型医用材料、功能陶瓷、纳米技术、生物制药、电子信息、LED光源等新型功能材料产业。2.新能源产业:主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产业。比如太阳能组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风力电机制造、智能电网、大容量储能电池;秸秆再利用、生物质能转化等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制造等。3.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比如物流园区、创业孵化园建设运营;商贸流通、会展经济、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等。4.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旅游景区完善提升、养老养生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等。比如旅游地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房车营地、影视拍摄基地;宗教文化挖掘;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影视创作、广告设计、动漫产业等。5.高端科技型产业:如3D打印、智能装备、网络机器人、云技术、技术研发等能够推进城市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6.金融服务产业:如新三版项目、增资扩股、私募基金(阳光私募、PE、VC)、上市公司、金融类资产投资项目(股票、债券、贷款投资)等。

三、低碳经济下招商工作的新方法

(一)选择重点项目进行深度包装

深入本地企业开展调研和座谈,了解其需求和发展方向。谋划特色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高科技型、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项目,深度包装推介,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项目早日落地,推动全县产业升级。

(二)建立项目预审机制

对拟引进的项目开展项目预审。成立项目预审小组,从信息完整度、产业政策、项目可行性、项目前景等方面开展预先审核,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生产等标准。符合要求的,纳入项目库,继续推进;不符合要求的,不具可行性的,直接淘汰,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招商针对性。

(三)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精简项目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实行重点项目“一卡通”制度,明确征地、项目审批流程,明确责任单位和项目代办员。项目单位或项目代办员到各职能部门办理该项目的各项审批手续,落实相关政府承诺事项。

(四)鼓励多渠道招商

广泛采用互联网招商、并购招商、概念招商、FII招商等多种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积极鼓励个人、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协助开展招商活动。对引进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项目按适当比例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4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畜牧兽医系统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和体制创新,努力化解生产波动、成本上升、疫病防控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畜牧业发展开局良好、实现了开门红。全市生猪、家禽、奶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929.07万头、7.89亿只、6.12万头、484.5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60%、19.18%、10.47%、2.30%;肉牛发展稳定,达到84.89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01.43万吨,同比增长13.32%;预计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6.79%;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出境货值达到3.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89%,占全市出境商品总货值的26.27%,畜牧业已成为振兴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年,我局积极争先进位,相继被省畜牧兽医局授予或评为“第26届畜牧业博览会先进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先进单位”、“全省畜牧兽医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在信息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宣传主渠道作用,我局报送的畜牧信息有30余篇被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畜牧兽医局采用,其中有7篇上报的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刊采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年2月7日,阳谷养猪大户孟现壮做为基层群众代表参加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受到了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向总理汇报了当前生猪养殖情况,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的建议,得到了总理的充分肯定。座谈会上,一共有来自基层的12名代表,其中农业系统2名(种植业和畜牧业各1名),孟现壮是全国畜牧行业唯一的1名代表,全市乃至全省畜牧人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主要做法:

(一)强力推进畜牧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年,我们以畜牧产业调整振兴为总抓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定畜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建设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0.76亿元,其中年计划投资9.18亿元。目前,除茌平辖区内1个项目由于土地原因未开工之外,其余2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并按要求完成计划投资。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地建设年”,落实有畜牧产业调整振兴基地16个,基地建设已全部开工。目前,全市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4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7家;规模以上饲料企业69家,其中等7家企业被评为“省饲料企业五十强”,畜牧产业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年,我市相继开展了生鲜乳、饲料、兽药、地沟油、瘦肉精等5项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在“3.15”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我市迅速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据省畜牧兽医局通报,我省有不少地区调出的活畜产品被外省查出“瘦肉精”问题,我市未出现该情况。在世游赛和大运会期间,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对10家世游赛和11家大运会动物和动物产品供应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管,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了赛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大力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程,提升了畜牧从业者的科学发展意识;继续按照“示范—推广—普及”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了“自然养猪法”这一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出栏生猪25万头,减少排污70万吨,提供有机肥5万立方,有效缓解了养猪业面临的质量安全、养殖效益、环境污染等问题;全市现有种畜禽场117家,家畜改良站点150多处,基本建立了“原种场-祖代场-二级扩繁场-商品代场”4级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

(四)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内防外堵,确保无疫”的防控目标,把住了“西大门”,继续保持了全市无疫的良好局面。年7月,我市兽医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的考核验收,标志着我市兽医实验室取得了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测等任务的资格。

(五)着力抓好畜牧项目工作。年,我市先后落实省级以上无偿畜牧项目扶持资金6615万元,主要涉及生猪、奶牛、肉牛、肉羊产业,受益场(户)达1万余个,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元,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市畜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畜牧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凸显,畜牧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养殖用地制约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亟待加强,等等。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开创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二、年畜牧兽医工作打算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畜牧兽医工作上,我们明确了总体工作思路,制定了四项工作目标,按照五项工作要求,突出抓好六项工作重点。

(一)总体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这“一个中心”,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这“两个关键”,强化“六大措施”,即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带动、科技化支撑、特色化突破、品牌化引领、生态化保障;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着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在稳定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四项工作目标

——产量目标。年,全市肉蛋奶产量达到223万吨,同比增长10.74%。

——质量目标。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注册、登记的出口企业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经济目标。年,全市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出口货值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7.46%;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9.09%。

——引资目标。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力争到位省级以上无偿畜牧项目扶持资金7000万元。#p#分页标题#e#

(三)五项工作要求

一是把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是把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四是把控制畜牧业污染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五是把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作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治保证。

(四)六项工作重点

一是要积极争取畜牧扶持政策项目。年,力争到位省级以上无偿畜牧项目扶持资金7000万元,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奶牛(肉牛)良种补贴项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畜禽标准化规模示范场创建项目、能繁母猪补贴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及畜牧良种工程项目等八个方面,重点突破,再创佳绩,以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

二是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科技进步。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畜牧业科技工作新局面,使畜牧业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三是要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复杂,头绪多、任务重、难度高、责任大,我们要找准工作切入点,从安全基础入手,从机制建设入手,从体系完善入手,构筑坚实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同时,要汲取河南双汇“瘦肉精”等事件的教训,时刻紧绷质量安全这根弦,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四是要切实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全市已有9个单位被列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有21个单位被列为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在此基础上,加快示范进程,把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作为全面提升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地制宜制定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良好格局。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5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成效显著。结合县实际出台制定《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分重点、有步骤推进,2019年计划总投资80.4亿元,谋划项目85个。2019年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项目85个。截止12月底,项目开工85个,开工率100%,今年计划竣工项目16个,已竣工项目16个,竣工率100%,2019年累计完成年度投资率102.68%。今年以来,我县把“六大攻坚战”和网格化管理纳入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予以高位推进,在项目安排上,既加快建设文化公园、格兰云天五星级大酒店暨九方购物中心项目、谷山森林公园-阁建筑群这样的标杆项目,又有推进全民健身中心、桃江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建项目,同时持续推进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学校医院、厕所提档升级、农贸市场等群众期盼的民生项目,满足民生需求。在城市管理上,持续狠抓“两违”整治工作,全县共查处“两违”215宗,面积30445?;共捣毁拆除“两违”193宗,面积26745?。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稳中有序。对全县98个380万平方米的在建工地开展了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评比、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暨安全质量标准化观摩会、“七进”宣传教育等活动,建立动态隐患排查销号台账,形成闭环管理,累计下发551份各类安全隐患通知书,并对各类违法违规项目进行处罚,共处罚项目59个,罚款金额达215.7万元,切实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

(三)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县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供应价格基本平稳,市场主体行为基本规范。住宅前12个月去化量5.37万平方米,去化时间8.26个月,去化时间较为合理。

(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扎实推进。2017-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建设点)金牛花园项目一标段建设工作在今年4月份完成交钥匙,圆了242户贫困户的住房梦。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为49户,已全部竣工并搬迁入住。对全县排查出的4296户老人住老房对象,拆除402户D级危房,对3894户C级危房通过搬迁与子女合住、动员子女出资维修加固和签订赡养协议等形式解决老人住老房问题,已基本整治到位。

二、存在问题

(一)房地产信访维稳压力大。房地产市场监管涉及环节多和部门多,涉及开发楼盘资金链断裂、延期交房等问题各部门间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形成合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房地产行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房地产行业管理上,由于以前机制体制不健全,导致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如小区楼盘网络通讯问题,电信、移动、联通和广电四家部门互相扯皮、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市民办理网络时不知道找哪家,无法正常使用网络。

(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重心有偏差。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县住建局作为住建行业主管单位,工作任务不断增加,比如2019年主抓重点工程项目就22项,同时承担着全县380余万平方米在建工地的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行业监管、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示范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人民防空建设等工作,经常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使得在履行行业职责和行业监管上有漏洞、有盲区。

三、2020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持续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视察和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建筑质量监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工作为重点,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全面巩固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2020年,我局将继续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抓“双十”提品质,让城乡更美。2020年围绕城市十大工程建设,按照主轴线、主水系、主街道、主建筑、主风格、主干道、主入口、主公园、主花木、主产业十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映象,计划谋划、争取、实施一批与民生息息相关、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项目,计划投资127亿元建设34个新型城镇化项目,要求各项目提前谋划,实地考察,对项目进行透彻的摸底,争取尽早开工,按时间节点完成施工目标任务。

2020年新型城镇化攻坚战继续保持全市发展前列的位置,强化督查考核,保持长效机制,坚持定期现场实地调度频率,坚持每月调度会频率,坚持每月通报评比制度,择优表扬,对于落后的项目采取约谈机制。保持具有明确标准、清晰流程、量化指标的新型城镇化管理标准体系,实现由“突击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推动新型城镇化继续向长效化、常态化发展。

抓好乡镇圩镇“十个一”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十个一”项目建设,到年底基本完成,加快圩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在2021年上半年全部投入运营,加强督查指导,高质量、高标准要求乡镇“十个一”项目,积极帮助乡镇编制包装项目,将农发行贷款资金以外的项目争取报入发改、财政等项目库解决有钱办事问题,指导乡镇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二)抓民生补短板,让生活更好。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紧盯买菜难、停车难、入学难、断头路、二次供水、物业管理等城市病。2020年计划完成2050户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善老旧小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开展加装电梯试点,启动城南菜市场、高新区菜市场建设,投入使用中央公园菜市场,提升完善老菜市场;启动南山东路—信安路、健康路等断头路建设,二小、高新区幼儿园投入使用,加快金牛花园、城南安置房、人才住房等住房保障建设;加强房地产开发市场监管,避免和减少楼盘信访问题发生,着力解决二次供水水费收缴问题,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查缺补漏工作,确保有人居住的房屋必须是安全的。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6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再就业方面: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4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51.4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14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3.09%;省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9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3%;新增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78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29;城镇登记失业率2.7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2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1.03%;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省内工业园区培训1424人,完成全年任务数94.93%;创业培训培训800人(其中电子商务320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80.81%。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暂未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方面:全县新增创业担保贷款发放681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44%,其中支持个人创业贷款461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78%、企贷2200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9.96%。失业保险方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55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34%,失业保险征缴金额281.10万元,支持企业稳岗补贴8家,补贴金额为149645元,惠及人数976人;技能提升补贴4000元,惠及人数2人。就业扶贫方面:1.公益性岗位计划全年开发5500个,截止目前各乡镇公益性岗位共开发4226个(其中人社部门补贴岗位2056个,拨付补贴资金290余万元),其中吸收贫困劳动力4123人;2.一次性交通补贴已审核符合发放条件480人,发放补贴23.16万元;3.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29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123人,城镇贫困劳动力6人。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一是参保扩面稳步增长。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221人,其中在职参保27435人,占省下任务27400人的100.1%,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1166人,其中在职参保7213人,占省下任务7100人的101.6%。2019年1-10月新增扩面1830人,其中企业953人,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419人,灵活就业人员458人。二是基金征缴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完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11984.5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金征缴9526.04万元。三是养老金发放及时足额到位。截止目前,全县企业共有13786名退休人员,应发放养老金29800.8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共有3953名退休人员,应发放养老金17244.28万元,全部据实足额发放到位。从5月1日起将全县参保单位的单位缴费比率降至16%,5-10月共为全县参保单位减少养老保险费1513.2万元,预计到年底可为全县参保单位降低养老保险费2017.6万元,涉及降费率人数15245人。月平均缴费基数由去年全省非私营企业平均工资的5119元,调整为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736元,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9个缴费档次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全年降基数惠及24381人,占总参保人数的89%,累计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134.6万元。5-10月共为全县工伤保险参保单位减少费用5.96万元,预计到年底可为全县工伤保险参保单位降低工伤保险费用8万元。督促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为81名职工补缴了社保费,共计补缴37.5万元。新增贫困群众助保贷款19笔,发放贷款49.9万元。

(三)城乡居保工作。一是居保扶贫工作情况。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44650人,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贫困户32913人,其中贫困户正常缴费人员23464人,贫困户待遇发放9995人。全部为其代缴了100元的保费,并已完成系统录入,参保缴费率达100%,符合待遇领取人员养老金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发放率达100%。二是民生任务完成情况。截至目前,2019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18014人,其中缴费人数148015人,待遇发放人数69999人,基金征缴3572.02万元,发放待遇9155.73万元。三是被征地农民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存量已认定被征地农民续保6592人,其中职保缴费740人,职保待遇1002人,居保缴费3053人,居保待遇1797人。今年被征地农民资格认定、组织参保工作已于9月启动,预计年末能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四)人事人才工作。一是会同县教体局做好了全省统招教师面试工作,共招聘农村中小教师(含特岗教师)157名,安置服务期满特岗教师26名、教育类三定向生54名、20免费师范毕业生1名,并为其办理聘用手续;二是会同县卫健委做好2018年度全省统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面试工作,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共招聘了4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三是通过“绿色通道”调入教师和医技人员16名,办理人员调入(对调)11名,县内人员调动198名,办理辞职人员备案手续17名;四是稳妥有序做好县机构改革工作,办理了13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隶手续。五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公开选聘了6名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到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三是按照市人社局下达给我县2019年度“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任务,及时上报了31名“三支一扶”招募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报名考试、体检等程序,实际招募到我县“三支一扶”大学生共27名,已按要求全部派遣到乡镇学校、卫生院等基层单位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四是对2017年招募的31名“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进行了考核,除3名同志中途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外,其余28名“三支一扶”人员全部安置在原服务单位工作。

(五)专技管理工作。一是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全县共308名申报中、高级职称,其中正高4名,副高163名,中级141名。正在开展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核认定工作。全县共29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认定工作,其中助理级282名,员级13名。二是完成好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推荐了2名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有1人成功通过市级推荐进入省级候选人名单;完成2019年度专家服务基层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县共申报3个项目;完成上海市专家团服务吉安项目申报工作,全县共申报2个项目。三是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方面,完成2018年底取得资格的教育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工作,共366人。其中高级63人,中级107人,初级196人;完成2018年度我县农村教师享受职称特殊岗位工资待遇确认工作,共计30人,全部享受七级岗位工资待遇;完成全县事业单位2018年12月31日前聘任到期的岗位续聘工作,共计1332人。其中管理岗48人,专技岗1162人,工勤岗122人;完成全县2019年度事业单位岗位职数审核工作,完成2019年事业单位岗位首聘工作。共计2169人,其中管理岗位65人,专技岗1954人,工勤岗150人;完成全县2018年度事业单位考核备案工作。共计3507人,其中优秀424人,合格3071人,不合格9人,不定等次3人。

(六)工资管理工作。完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156人考核合格正常晋升薪级〈档次〉工资的审批工作。审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入、调出232人/次;按照政策规定,审批遗属补助对象45人/次;为机关事业单位达龄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的186人/次;为89名统招教师、48名统招卫生人员、16名“绿色通道”、9名对调人员和54名教育“三定向”等新聘用人员办理转正和见习工资手续;为26名特岗教师、28名“三支一扶”安置人员办理入职工资审批手续;完成乡镇工作补贴变动,增减审批工作438人;审批离休人员护理费10人,审批机关工作人员新增和调整公车补贴193人/次;为585人办理一次性补贴审批手续。二是对全县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和老红军、抗战离休干部配偶享受生活补助人员进行了年审,并及时调整了生活补助标准,对2017年和2018年的调整部分进行了补发。三是为机构改革涉改单位工作人员159名转隶人员办理了工作调动工资审批手续。四是参与完成全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政统发工资的审核工作。

(七)劳动监察工作。截至目前,已对62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年度书面审查工作,拟评定2家企业为我县2019年A级诚信单位。2019年劳动监察共接到投诉89起,结案88起,结案率98.9%,为401名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893余万元。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立案1起,该案企业及法人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目前该案已付清工资。劳动仲裁庭外调解案件48起,仲裁44起,共处理92起案件,结案率100%。

(八)劳动关系与调解仲裁工作。成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推进实施了“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签订劳动合同率达93%以上;签订集体劳动合同86件;审理工伤认定106人(其中:工亡2人),不予认定2人,共计108人;劳动能力鉴定37人;审批企事业(自收自支)退休228人(其中提前退休38人),开展了企业年薪方案备案业务;开展了企业薪酬调查单位16个。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案94件,其中:案外调解结案48件,口头(电话)调解2件,庭内调解8件,撤诉1件,依法裁决28件,终局裁决7件。不予受理2件。调解仲裁结案率为100%。开展了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示范乡镇1个(高市乡),完成了乡(镇)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实体化建设组织23个和工业园区调解组织1个,建立了企业调解委员会2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差且就业观念滞后,由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已外出就业创业,留在家的劳动力也基本在附近从事建筑、装修等行业工作,或者在家进行小规模种养殖;剩下没有实现就业的劳动力,大多数是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从事劳动。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岗位就业比较积极,对到企业就业或外出务工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等靠要”依懒思想。二是企业存在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许多企业反映培训时间过长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进度,培训材料繁多,补贴额度不足以抵消其因培训而使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

(二)在社保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增缴难度大。因历年缴费基数增长幅度较大,一是中断缴费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在缴费15年后,不愿意连续缴费;二是缴费档次较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缴费基数大多数选择60%最低档次;三是法制意识淡薄,企业不愿为职工参保和职工自身不想参保,双重因素同时存在;四是稽核职能不断弱化,在不允许往前补缴的前提下,稽核即使查出企业未给职工参保,也难以为职工维权,要维权必须走相关法律程序;五是社保降费减负后,依然有解不开的结,比如部分欠费企业,在没有清理欠费的情况下,无法参保缴费;年龄偏大的老员工,因政策不能补缴,个人不愿延迟退休,而放弃参保。另一方面,降费减负后基金支付压力加重。就而言,2019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将因降费减负减少2152.2万元,而退休人员提高工资将扩大支出3000余万元,两项叠加净支出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5150余万元。这对工业相对落后及财政紧张的地区,为养老保险基金稳支出、保运行,无疑又将面临新的大挑战。

(三)在城乡居保工作方面问题。一是续保扩面难度较大。居保的待遇水平较低,对中青年缴费群体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我县又属于劳务输出大县,中青年群体大部分外出务工,选择在务工地参加职保的人数较多。在家务工和务农的居民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对养老保险的待遇期望值也逐步提高,致使新增参保对象难以有效增加,参保续保扩面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基层经办力量薄弱。部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配备不够且身兼多职,工作人员不稳定,经常出现考离或调离现象,导致业务工作断断续续,难以高质量完成。村、社区协管员变动频繁,责任心不高,开展城乡居保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参保工作进度。三是各部门间数据衔接有待进一步强化。今年是基金征缴职能划转到税务的第一年,税务、居保、银行三方系统的对接至今还存在衔接不畅,参保缴费程序相对往年反而更加繁琐,出现“多头跑”、“多次跑”的现象,打破了近几年群众早已习惯的参保缴费方式,造成很多群众难以理解,形成负面抵触情绪,不及时缴费甚至不愿缴费,从而导致参保缴费进度严重滞后。

(四)在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方面问题。一是农民工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在推进农民工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中,各建设工程项目和县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农民工实名制监管工作认识误区。二是用工企业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建筑项目存在分包行为,开发商与施工方、施工方与农民之间不签订合同,用工主体复杂,造成各方之间权责不明。同时,对农民工的管理较为混乱,包工头招用人员随意性较大,劳动关系趋于复杂。

三、2020年工作思路

1.完善再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解决大中专毕业生、新生劳动力、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手机、电视、网络等载体,全方位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加强对企业缺工岗位信息的收集,适时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搭建企业与劳动者对接平台,全力帮扶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二是强化就业培训。定单定向,先培训再输出,继续坚持送培训到乡镇、村及田间院坝,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工作,切实辅佐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实现创业,积极带动就业。三是加大失业险征缴和扩面工作力度。足额征收失业保险金,做到应收尽收,想方设法对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力争园区企业在参保及征缴方面有所突破。四是扩大扶持范围,落实就业政策。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大中专毕业生、新生劳动力、失地农民、贫困劳动力等职业介绍、创业担保贷款、各项补贴发放等问题,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2.加强扩面参保工作。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移交工作,加强业务经办衔接沟通,做好各项数据信息共享服务,确保数据移交有序、征缴过渡平稳。同时,加强扩面参保工作。一是对成规模、经济状况良好的应保未保企业,加大宣传稽核力度,着重对园区企业进行扩面参保,增加基金征缴收入;二是清理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参保,为企业及其他行业作出表率,努力推进依法理政的政务环境;三是依托全民参保登记加大扩面宣传力度。另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助推社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积极创新经办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简化申办材料,减少中间流转环节,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继续落实社保减负政策。最后,

3.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农民工实名制监管。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机制,联系住建、房管、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全县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清理整顿,所有项目必须纳入农民工实名制监管,并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必须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签订劳动合同,设立维权公示牌,实行考勤制度和建立每月工资发放台账等等。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7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学校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纵向直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等级分明,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各司其职,管理较为刚性,民主意识不强,这是一种在传统学校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教师队伍不够成熟的环境下,在学校的重大决策和纵深发展上或在学校走向改革的深水区初期,需要权力相对集中,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推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组织形态。学校管理也可采用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分权式管理体制,实施“校长———年级处”两级管理,使学校管理横向化,减少学校管理层次,缩短学校领导和教师间的管理距离,充分发挥年级组的管理职能,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便于管理渠道上通下达,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可见,扁平化管理优势在于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有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成本低,是很直接和高效的。但它的缺点在于管理幅度增加,管理难度也加大,下属提升机会减少,学校欠缺纵深管理,不利于部门工作的完成。综合传统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与现代的扁平化管理的利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不同的管理模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扬长避短,通过纵横交叉管理将学校各方面工作分解成小方格,构成管理的网格化,更利于实现管理的最佳效益。

(二)现实中的可行性

首先,精简传统的学校管理组织结构,保留其统筹指导功能。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式组织管理精简为“校长———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的三级管理模式,保留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每位副校长分管一个处,保证相对权力的集中,落实好各项部门工作,下级要对上级负责,责任逐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学校的纵深管理。其次,设立年级长,实施年级管理,加大执行力度。整个学校通过部门和年级处的纵横式的双线交叉管理,使每一项工作都形成管理的交叉点,加大了管理的力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可见,交叉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可行的新模式。

二、交叉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一)交叉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上,校长处于金字塔的塔尖,各种命令要通过各管理层,逐级传达落实下去,处于塔底座的教师和学生得到的信息是经过逐层过滤来的。层级越多,信息耗损越多,执行效率越低,而且缺少对变化的快速反应与决策能力,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创新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鉴于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扁平化管理模式被很多学校运用,但层级管理模式中的职能部门,不应全否定,机械式地撤掉,还要发挥其指导和督促作用。我校是独立初中,学校规模不大。通过本课题研究实践,我和同仁们发现:一方面在传统的学校管理组织中,精简结构,强化其统筹和指导功能;另一方面设立年级长,实施年级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可形成纵横的交叉双管的局面,也能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精细化,交叉管理可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

(二)交叉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各有优势,交叉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优势是兼顾两者的优点,是单一的管理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我校既设立了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又设立了年级处,一共有六个中层部门,既实施纵向的部门管理,又实施横向扁平的年级管理。将原有副校长及各行政管理人员分别蹲点在各年级组,指导和帮助年级组第一责任人管理年级组工作,使副校长及各行政管理人“双肩挑”,既要认真履行部门的职责,又要发挥对年级管理的指导和协助作用。各蹲点行政领导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及调研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年级的第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学校行政会议等方式,及时向校长和其他职能部门通报,加强对主管工作的统筹。同时,各个年级在年级长的带领下,细化学校各项工作,加大执行力度,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就更有利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和协调,确保有效实施和顺利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目标,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交叉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力践行

我校的交叉管理模式具体体现为“五个一”工程。

第一,每位行政领导担当一项工作,成为一方的“领头羊”。学校在传统的层级管理组织中,精简校级机构,继续保留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分别由一位副校长主管,统筹管理,落实政策,责任到人,发挥部门的统筹和指导作用。同时,设立年级处,年级长是年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扩大年级组的权力,使年级处真正成为职、责、权、利四为一体的管理主体,与校职能部门同属于中层管理部门,并驾齐驱。对分管工作的行政人员,要不断提高的素质,通过“压担子、想点子、指点子”促进其专业成长,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第二,行政领导蹲点一个年级组,成为年级长的参谋。蹲点行政领导指导年级组长管理本年级组工作,全力支持年级组长全面开展工作。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蹲点行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出谋划策,模范带头。通过课堂实践、年级组教育教学现状调研、集体家访、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年级组中树立“勤于调研,乐于协作,善于解难”的良好形象,引领年级组的各成员共同进步。

第三,行政领导联系一个教研组,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学校行政领导每人执教一门课程。通过学校行政领导走进课堂,担任一门课的教学,不仅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执行力,而且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学校行政领导与对应的学科教研组联系结对,和教研组内教师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各教研组情况。这样,缩短了学校管理、决策和执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益。近年来,我校中层领导承担的学科,教学质量普遍领先,行政条线工作成绩显著,真正成为服务师生的服务员,深入一线的运动员和把握方向的领航员,为全体教职工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第四,行政领导结对一个青年教师,成为教师的榜样。我校年轻教师多,专任教师118人,平均年龄33岁;35岁以下的84人,占全校老师70%。年轻教师是学校的主要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也决定学校发展的未来。所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学校每一位行政领导至少要与一位青年教师结对帮教,便于学校领导和青年教师沟通,了解青年教师的想法和需求,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助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五,每位行政领导帮教一个困难学生,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在帮助困难学生成长的同时,还向全校教师提供一个信息。每位教师不能放弃一个困难生,要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他们共同进步,实现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让每朵莲花绽放美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三、交叉管理模式给学校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了工作效能和管理效率

由于学校实施了交叉管理,各行政领导和年级组长直接面对老师和学生的机会多了,各年级组长通过和教师的面对面的接触交流,也可以把教师的意见或想法直接在行政会上向校长报告。让校长和全体行政干部都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和教师的真实情况,对最基层、最具体的点滴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集大家智慧,迅速调整学校工作目标和管理思路,及时采取适合的措施,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之目的。

(二)培养了教师团队意识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团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学校实施了交叉管理,给了年级组充分自由管理权力,每个年级组的教师有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工作相互合作,共同追求集体的成功,从而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由于组建了以年级组长为首的年级组教师团队,学校行政领导要蹲点各年级组,直接参与到教师团队中,领导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增强了教师间的向心力,从而更好的形成教师团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立足岗位,奉献教育,学校的管理效益明显提高。

(三)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交叉管理要求学校行政领导一方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好分管工作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深入基层,一线教学,一线调研,一线办公,因此,学校领导能了解一线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学校对于每位教师的评价考核更具有客观性、准确性,有利于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另外,教师和领导可以更多地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和领导沟通,可以为年级组献计献策。对于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和建议,年级组可以直接因地制宜地及时调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是对教师人生价值的肯定。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充分体现了教师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精简原有的学校管理组织结构,重视了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年级组成为学校管理的重心。这种交叉管理,纵横共管,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增强了学校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各年级组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年级组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好工作目标,在发现年级组出现的问题时,可以由校级职能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又可以及时因地制宜地自行调整工作思路,保证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提高了管理效益。学校实现了既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又有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微观调整和扁平化管理,使全体教师可以在年级组这个团队中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交叉管理模式给学校管理带来的理性思考

(一)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双肩挑”的行政领导,虽然可以更多地在第一时间了解年级组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年级组长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但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他们还是会不自觉地更多地考虑校长的想法。特别是不属于分管条线的问题和要求,需要作出决断就有困难。这就要求每一位行政领导要领会学校总体的思路和校长对近阶段学校总体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所以,交叉管理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行政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可能会导致行政之间相互推诿、互相扯皮

续保工作思路范文8

年,市局(公司)在省局(公司)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中心任务,按照“转方式,上水平,争一流”的总体要求,量化目标、细化措施,强化领导,以实施“四项发展战略”为抓手,提升文化软实力,强化发展硬道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零售户致富工程和品牌培育“建功立业”活动,全面提升卷烟营销水平。一是深化文化营销战略。二是大力开展品牌培育“建功立业”活动。按照“以销定购、以存定购”的原则,科学组织货源,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全力推进卷烟零售户致富工程。全市上下深刻理解、把握卷烟零售户致富工程的重要意义,从“让谁富”定位,从“富什么”思考,从“怎么富”操作,积极争取领导,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措施,全面推进。四是强化网络终端建设。注重发挥核心店和诚信店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成效,确保辖区市场规范、有序。一是积极推进柔性执法试点工作。从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案件查处试点工作入手,在职责定位、工作流程、数据传递、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完善“柔性执法”六项制度为柔性执法开展提供运行保障,切实促进全市专卖执法从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二是抓打假破网不放松。分阶段组织“扫雷”、“春雨”、“秋风”行动,积极构建“1+N”区域协作机制,加强与省内外毗邻地区专卖执法协作,签订联合执法协议。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海关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卷烟打假协作、奖励机制,加大涉烟案件经营力度,对重大涉烟案件进行跟踪督办。三是夯实专卖管理工作基础,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强化对系统使用的培训和运用,创新专控体系运行模式,形成“四个三”(三用、三法、三分析、三结合)工作法。

(三)构建严格规范新格局,提高规范管理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严格规范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会精神,按照“领导抓、抓领导”的要求,以卷烟经营、物资采购、工程投资、宣传促销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以自查自纠和复查为主要方式,以强化领导、责任、考核、纪律为保障,通过自查、复查,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全面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采取市场巡查和暗访的形式,全面掌握卷烟市场经营状况。组织开展规范卷烟经营自查和自纠,对集团消费、涉案物品监督管理、卷烟促销进行专项检查,定期对重点品牌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对销售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三着力提升内控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狠抓资产、资金规范管理,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市局(公司)被省审计厅评为“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评为全省“重视支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四是强化廉政建设,全面提升政风行风建设水平。坚持惩防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治本”的原则,全面开展“效能监察年”活动,重点围绕市局(公司)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监督、采购活动监督、公务接待、政风行风建设等项工作强化效能监察。市局(公司)被评为全省烟草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先进单位”。

(四)注重人本管理,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适度从紧、留有余地”的原则,认真做好岗位考核和劳动合同续订工作,优化配置内部人力资源。强化绩效管理,注重工资的宏观调控,做到了量入为出,规范有序。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继续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健全干部交流、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三是积极构建和谐。举办杯职工运动会,开展“展方阵风采庆祖国华诞”系列庆祝活动,活跃内部气氛。把安全、稳定、廉政、规范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增强全员“大平安”、“大规范”意识。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一是注重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4月份全省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服务品牌建设现场会暨政研会理事会议、10月份全市国资委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单位召开。烟草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被国家局选定为行业年企业文化案例丛书,行业内外、省内外近百余家单位到我单位学习交流。市局(公司)在去年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全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服务品牌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委宣传部授予首届“十大书香企业”。二是注重阵地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方舟建设,建立“文化营销”空间,为10多个文化方阵提供活动空间和阵地,每个空间成为了展示方阵风采和建设成果的窗口。三是强化党建工作。开创性的展开“钻石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明确“三坚”、“三永”、“三时”、“三不”的创建标准,搭建创建“十大载体”,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立先锋意识、把握先锋内涵、实践先锋使命、展示先锋形象,市局(公司)党委被分别被市国资委和市委授予国资委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四是注重工作创新。深入推进“三全格局”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编报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从构建长效创新机制、提升企业软实力模式研究、专卖市场监管成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卷烟精准营销与商圈数据库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全面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六)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行业形象得到更好树立。一是积极争取领导。国家局、省局(公司)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到市局(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对烟草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融入“两区”开发,高标准参与全市夜景亮化工程,积极参加全市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会,自觉融入到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在“慈心一日捐”、“见义勇为”、“博爱在”等社会公益活动中捐助200余万元,并投入近48万元参与全市贫困村帮扶,树立了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良好社会形象。#p#分页标题#e#

二、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融入“两区”开发建设,按照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效率落实的要求,明确目标,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努力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超越。年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着力推进深入实施零售户致富工程,提升营销水平。一是多措并举,切实把零售户致富工程推向深入。处理好“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关系,完善客户关爱和帮扶机制,高度重视弱势群体零售户,建立爱心基金,积极寻求银行支持,为零售户提供方便、及时、低成本的小额贷款或贷记卡支付业务,解决零售户卷烟经营中的资金困难。二是扎实做好零售终端建设。继续按照“统一亮丽、效果突出”的原则,年内力争新建800家诚信店,并探索建设体验店,增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精品区域打造成果,促进终端整体提升。发挥零售商协会及其党支部的作用,提高协会的凝聚作用,提高会员对协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价格管理,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客户分类管理,建立客户等级晋级制度,提升客户管理水平,提高客户配合度、忠诚度、支持度。加强电子商务建设,继续做好网上订货工作,确保全年网上订货率达到80%以上。加快多媒体视频终端建设,扩大客户实施范围,争取全年安装300台以上。继续加快消费者数据库建设工作,拓宽消费者信息采集渠道,提高信息采集质量。积极推进“135”工作法,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着力提升物流配送水平。尽快启用新的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一库两点”卷烟物流配送模式,提升物流配送作业效率。

(二)转变执法方式,提高监管实效,切实发挥专卖保驾护航作用。一是深入开展柔性执法试点工作。正确处理普法与执法、教育与处罚、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建立完善专卖执法考核监督机制,充分运用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手段,制定并实施涉烟违法登记制度、教育劝导制度、重点监管与转化制度、执法争议协调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以及烟草专卖执法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促进烟草专卖执法从刚性监管向刚柔并济转变,从管理型执法向服务型执法转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论文征集探索文明柔性执法的工作模式,大力实施“案例工作法”、征集“金点子”,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提高试点工作实效性,确保一季度全省系统文明柔性执法现场会顺利召开。二是继续保持打假破网高压态势。注重发挥专控体系的作用,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和案件经营能力。加大在卷烟打假工作上的投入,重视发展信息举报网络,加强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切实把辖区市场管好、控好,不断优化全市卷烟流通市场环境。三是提高“三个依法”建设水平。继续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大力推行法治文化建设,启动“三个依法”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构建长效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和机制。

(三)狠抓企业软实力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一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局(公司)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规划要求,把握“共享核心、尊重个性、系统融合,互为补充”的原则,让更好的融入到全省系统“情义”文化架构体系中,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建设思路,实现文化建设的和谐统一、共生共荣。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助推剂”、“加速器”的作用,对内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对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打造建设过程中,不但关注服务的接受者,还要关注服务的提供者,做到统筹内外,兼容并蓄,提高文化建设的品味。以文化聚人心、以文化助营销、以文化促专卖、以文化筑和谐、以文化树形象,实现文化价值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佳化。二是继续强化企业党建工作。深入推进“钻石先锋”党建品牌,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确保以“四进”为主题的“两个至上”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深入。继续抓好青年职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三是壮大文化方舟。拓展各文化方阵建设范围,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各个方阵的活力,将方阵建设与共青团、工会、妇联、文化养老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大家参与积极性,切实把方阵建设成为锻炼队伍、增进活力、创建和谐的载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