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论文范例

文教论文

文教论文范文1

目前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技能要求很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强调语文教师的创意教学的能力。创意教学的时代意义在于突破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应对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其重要理念在于:活泼多元、主动参与、资源运用、班级互动、学习动机与问题解决。创意教学即建立健康、积极、活泼、创新的教育体制,促使学校落实创造思考教学,使“教学有创意、学习有兴趣”、“学生能将创造力与生活结合”,“培养一流、优秀的人才”。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体会到创新的意义,并积极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上,面对不同的学生、情境,随时变化语文课程教材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教师成长的途径,以发掘出最佳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上。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策略

(一)采取自我导向学习,促进彼此专业素养

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历程,个体能够采取主动态度、分析自己学习需求、建立学习目标、鉴定学习资源与发展学习策略,这种学习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自我导向的学习是学习者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格,选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并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鉴的过程。例如,可以采用阅读模式,阅读与语文教学工作有关的知识、论文、期刊、报道、网络资源等。其次,书写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事实、推论等书写下来,与同事讨论、分享后,加以反省。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察觉隐含于其中的信念、假定、理论、甚或是偏见,而且可将理念加以试验,由此发展并深化语文教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成长与学习可以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语文教师要自己引发学习动机,并独立持续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而且能够运用基本的学习技巧,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并有效运用时间进行学习。

(二)利用网络学习,建立网络学习社群

就语文教师而言,网络学习是教师的另类空间,网络学习是多样化的,例如虚拟学校、远距教学、网络教室等等,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型态及终身教育的机会。计算机网络上学习的具体途径相当多,首先要发展科技信念,如相信网络沟通便利、能善用科技搜集信息等等。其次,可用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同步学习,如开会或学习,让网络上的使用者,可以同时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另外,要提供不同主题的讨论,让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元化思考,并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课堂脉络情境,这有助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将不同讨论主题应用在教学实务上。

(三)运用行动研究,落实课程与教学革新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语文教师改进教学与辅导、课程发展、促进专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动研究包括由语文教师个人独立完成的“个别行动研究”和与其它教师合作的“协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核心即是反省,反省是促进专业的手段,甚至是专业的本质。专业人员就是运用反省来构思问题,设计与评鉴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主体思考下,教师可以发出声音,与同事相互讨论教育议题,澄清自己信念与价值。

三、结语

文教论文范文2

一、审题决定成败

江苏语文高考从2013年起考察新材料作文,比以往的命题作文多了一层审读材料提炼立意的难关,一批学生出师未捷,倒在了这里。审题正确与否,是作文的第一步,亦是决定生死成败的一步。审题失误,再高的阅读积累,再出色的语言表达,再强的谋篇布局能力,都无用武之地,都改变不了作文最终不及格的命运。可以说,审题成,成功一大半;审题误,全盘皆已失。新材料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立意较为宽泛,而传统材料作文则要求从材料的核心主旨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立意,即从材料的中心角度和非中心角度立意都可以,但还是应该有最佳角度、一般角度和边缘角度区分的。审读材料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分析材料涉及的对象提炼观点,一个对象,往往可提炼一个观点。可以通过搜寻关键词句提炼观点。可以由材料中的结果逆向推导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个原因,往往也可以提炼一个观点。也可以关注材料中流露的感情,一种感情,也往往可以提炼一个观点。须注意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性”。

(一)整体性。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细节,断章取义易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二)多向性。

作文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三)筛选性。

材料中可获取多个观点,而观点又有优劣之别,故要对所提取的观点进行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观点。

二、命题点亮文章

要想写出精彩的题目,先要明确题目的作用。题目是文章之眼,能体现文章的核心。一个精彩的题目,往往能给阅卷老师以美好的第一印象。一般说来,题目有三个层次。

(一)像题目。

《成功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自知者,功成名就;无知者,贻笑大方》《不要盲目模仿,要正确认识自己》,这些题目都太长而不像题目。而《没有完美的结果,也可以享受完美的过程》这个题目直接占了一行半,让批阅者以为是作文的第一段。

(二)合格的题目。

何为合格的题目?就是题目中有明确的意思,并且确实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像《心的感受》《知己》就有欠缺,而《知己而后行》《自知方能达志》《拥抱自知》则能做到想表达的意思和实际表达的意思相吻合,可算合格的题目。

(三)出彩的题目。

非指花瓶式的徒有其表,为了题目而题目,而是指令人眼前一亮,并且表里如一的,能与文章浑为一体的题目。如《敢于追求狂野的理想》《敢字为先,辉煌明天》《给自己一面镜子》《知己知人始知行》。要写出精彩的题目,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式《勇气向上,怯懦向下》,如对比式《渺小也可以伟大》,如拟人式《被绑架的微笑》《别让微笑退场》,如比喻式《毅力为羽,亦可飞翔》《给人生安个缓冲器》;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如《敢于向梦想吹冲锋号》《挑战,让生命不留遗憾》;可以故弄玄虚反常理,如《失败也很“可爱”》《成功的失败者》《金字塔其实不高》;可以让诗意流淌,令思想沉淀,如《守望者的天空》《有了翅膀才能飞翔》《生命中没有被注定》《行走于黑暗之中的光明》《荆棘中的百合花》《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盛开在灵魂上的微笑》。

三、巧用素材添魅力

材料作文的材料到底要不要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说来,如果你提炼的观点一看便知是从材料中来的,用不用这个材料问题不大。怕就怕有些同学审题立意的能力有欠缺,自以为确立的观点是材料中来的,而实际材料中却无法提炼出这个观点,这时如果不引用材料导出观点的话,写出来的就是一篇离题作文。如果你老老实实引材料提观点至少可以多赚几分,因为这样一来你的作文就是“似是而非”,而不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也有可能在引材料提论点的时候猛然警醒自己观点的谬误而及时刹车,让这篇本已死定的作文逃出升天。有些写作功力较深而又喜欢深入思考的同学,有时提炼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或在深入的时候拐了个弯的,如果作文中不引材料说明自己观点由来,就有可能被误杀,毕竟阅卷老师不可能主动帮助每一篇不交代观点出处的作文考生往材料上引。而实际上,除了上述优点,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更可以成为作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运用得巧妙与否,效果相差悬殊。如这道作文题: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金字塔也算世界奇迹之一,它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可以说,那是一种圣洁的象征。但是又有哪种动物到过这个神圣地方的顶端呢?有人说,只有老鹰和蜗牛。前者靠的是它超群的实力,后者则依赖它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段文字大部分都是无用信息,都可以删去。“老鹰翱翔天际,轻而易举到达金字塔顶,靠的是实力;蜗牛坚持不懈,最终站在塔顶,靠的是努力。人生中兼有两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老鹰展开宽大有力的翅膀,登上了金字塔顶,而蜗牛却凭着持之以恒的毅力也登上了塔顶。老鹰那超群的实力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但我们可以拥有的是蜗牛那份坚持。”这两例,都能利用材料,简明而清晰地导出自己的论点。“人人心中都有梦想的高地,都在征梦旅途中,有人像雄鹰般凭借双翼搏击长空,向着梦想翱翔。先天优越的条件注定它在途中领先的地位。而绝大多数只是平凡人,像蜗牛般匍匐前进,即使每一步都充满心酸泪水,但最终都会在毅力的酝酿中,成就成功甘洌的美酿。”这段文字,不但引材料提观点,而且材料直接为我所用,化为论证的一部分。可以将材料置于作文开头,置于文中,或置于文末。不拘一格,而别具一格。

四、灵活选材谋价值

材料的作用是证明论点。一般说来,材料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一)真实准确。

“事实胜于雄辩”有一个前提,材料得是事实。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会杜撰名言“××说……”。而有些同学平时积累材料时马虎大意,张冠李戴,或自由篡改,如赤壁之战时周瑜二十几岁;如牛顿说过“成功是依靠在看似累赘的东西上的”;如孔子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者实际上是名言,但写来像杜撰,如“古人说……”“某知名人士说……”须牢记,材料要有说服力,首先它必须真实准确。

(二)合适。

材料真实准确之后,还要看这则材料能不能证明这个观点,能不能达到论证目的。如曹操读了陈琳写的那篇檄文后痛风顿愈是因为曹操意识到了原谅的精髓;项羽乌江自刎是严于律己的表现;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后诸葛亮因胸襟宽广而没有杀关羽等等。材料属实而论述纯属胡言乱语。

(三)出彩。

精彩的材料要努力做到三性:“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典型性”是指切合论点要求,而又为大家所认同的材料。如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如自然界的客观现象等。像“我,我的家人、亲戚、朋友,我的同学”之类的例子属于个例,就缺乏典型性,不够说服力。曹参,李清照,林徽因,伽利略,孟德尔,尼采,袁隆平,钱伟长……这些人的例子可称典型。当然,龟兔赛跑,愚公移山之类例子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就把使用的机会还给小学生吧,高中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时代性”则要求能紧扣时代特点,体现时代气息,而非陈芝麻烂谷子,朽腐不堪的材料。这同时也能体现出你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是一个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的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像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的例子已经写了几十年了,可以让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去休息了,至少得让他们的电灯和小板凳到博物馆去待着,不要动那老胳膊老腿了。而乔布斯,朴槿惠,莫言,李开复,王顺友,于大宝,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这些人的例子相对而言就比较接地气。“新颖性”则是指让人看了有耳目一新之感。可以是新鲜的,旁人未有或少有提及的例子,也可以是一个比较熟悉材料的新角度、新提法。学生在搜索事例的时候,要想想这个例子其他同学知不知道,会不会写,老师知不知道,熟不熟悉。如此则能排除掉大部分不够理想的例子。像马达加斯加群岛的猴子,新西兰啄羊鹦鹉,冈索勒斯,奥兰治的威廉,“网络发明大王”恩格尔巴特,海伦•托马斯,巴斯德,乔治•塞拉伦,加雷斯•贝尔,杰夫•布里吉斯,巴巴多斯著名歌星蕾哈娜……能给人带来一股扑面而至的新鲜感。材料讲究质,亦讲究量。只有一两个例子的作文要写满800字,势必用语啰嗦重复。而如果要在1000字左右写三五个例子,甚至更多,势必每个例子都要精打细算,论述用语自然就会趋向简洁有力。同时要防止用记叙文写法写议论文的例子。试看一位同学的议论文中一个例子的开头:“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偷正紧盯着附近一个地主家中的灯火……”这哪里是写议论文啊,这分明是一篇生动、细腻、精彩的记叙文的开头嘛!所以议论文绝对要杜绝大段大段描写、抒情、对话,杜绝这样一些带有鲜明的记叙文烙印的成分。例证法能有效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而引证法则更能简洁地证明论点,亦更有文采。如苏轼:“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卡勒德•胡赛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五、裁剪分析现实力

作文提供的材料有“三性”(整体性、多向性、筛选性),它常常会有一个最核心的立意;而你选用的证明文章论点的材料其实也有“三性”,也有最核心的立意,两者匹配率越高,这个例子的价值就越高,作文成色就越足。有些同学举用的例子令人读着奇怪,可能就在于例子的核心观点与材料的核心立意不一致,加之有些同学论述分析时方向性不明或论述乏力(定向转述能力欠缺)。例子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不用从头至尾、方方面面都叙述清楚。只需选取能证明这篇作文观点的部分即可,这样更有针对性也更简洁。如千古一帝刘邦的例子可以用来证明什么?草根的努力能够创造辉煌,虚怀若谷,能屈能伸,杀伐果断之类品质的可贵等等。在用刘邦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时候,是否要把关于他的所有信息都概述一遍呢?当然不需要,只写能体现本文观点的那部分信息即可。这样既能体现针对性,又能节省文字,从而为其它事例节省书写的空间,使得作文内容更加充实。用材分析要灵活。有些同学习惯一段材料叙述结束后再展开分析,显得极为呆板。高明的用法是引材料的同时就开始论述分析,这样做可以防止自己写作时一不留神开小差,写一些与观点无关的信息,或偏离要证明的观点。夹叙夹议,材料说完,分析也基本结束,然后再用一两句话作点睛之笔,就比较精彩完美了。

六、巧妙设计显匠心

砖头、钢筋、水泥等诸多材料摆在这儿,最后能造出什么样的房子,取决于对这些材料的合理“安排”,作文在有了立意、材料之后的构思设计同样决定了这篇作文最终呈现的面貌。你的这篇议论文是能够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呢,还是只满足于简单“解读”材料,或一味“例证”,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证明某一“含义”?你的作文能不能注意到起承转合?有没有角度转移?有没有梯度的讲究?有没有议论的综合推进或者破立拓展?议论文强调思想性,思想是灵魂,是核心。所以绝对不能满足于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证明同一个“含义”,不能只满足于一味“例证”,至少要有角度的转移,至少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辩证性。当然,如果能够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与“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使议论走向纵深,自然更为理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文章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是激情喷发出来的。好的文章也没有唯一的衡量标准,它可以写来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亦可以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而作为学生作文,这“天成”“偶得”“流淌”“喷发”靠的就是学生平素阅读积累、思考练笔等所造就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作文的基座,它决定了作文能够达到的高度。脱离了语文素养这个基座,技巧之类的都成了浮云,无立足之地。

作者:凌小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语文组

第二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探究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当今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缺乏创新。创新作为任何事物保持发展动力的主要方法,任何缺乏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大都是采取布置作文题目之后,对审题、立意、选题以及写作的方法和理念加以讲解。②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甚至会选择阅读范文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从而导致高中生的思维容易呈定式发展,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都选择相同的模式,难以凸显出他们的写作创意以及个性。其次,在实际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对文体以及结构过分重视,而对写作内容有所忽略,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作文写作选择后记、题记、日记、小标题等方法;文体选择局限于启示、访谈、戏剧、散文、小品以及广告等。③这就导致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文体和结构上的创新,而无法在文章中对自己真实的情感加以渗透。最后,语言属于思维范畴的工具,任何思维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作为日常交流所用的工具,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对自己的作文加以表达。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大都只是对语言美进行强调,从而导致文章立意较为模糊、选材不恰当、结构较为混乱等。

二、保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达到实用性的要求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想达到教学实用性的要求,教师就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文写作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写作高度,达到作文考试得分点的要求。但是,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影响。④从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出发,教师要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作文得分点,通过鲜明的开题、完美的结尾来让高中生达到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突出实用性的要求,就可以从作文开篇进行练习,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从写作开头进行练习,以便从根本上培养高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实用性的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还体现在教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亮点和得分点加以分析。对于象征性的文章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写作。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突出实用性的原则,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击破方式来找到作文写作的教学要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保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达到创新性的要求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并在现实生活中对写作素材进行汲取。作文写作也是高中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作文写作的素材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语文作文也是学生对自我生命进行体会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以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在对生活进行观察时,就能够提炼出较为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进行记录,这也属于积累的过程。其次,还要对高中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保证思维的创新。很多人都认为语文作文写作要达到求实的要求,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生活较为单一,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激活,从而给他们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高中语文教师还要能够积极为学生搭建创作的平台,让他们的作品能够展示出来,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校刊或者学习园地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只有让高中生从内心深处热爱作文、喜欢写作,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全面的教学理念,让高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得以提升。为了保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和要求,教师要保证语文作文教学达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以实现高中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很多的智力和动力支持。

作者:邓安华 单位:内蒙古赤峰二中

第三篇:高中英语作文教学困难与对策浅析

一、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学生英语的听与读的水平都慢慢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即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说几句流利的英语,但在作文书写这一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作文教学这一环节欠缺比较有效的训练,大多情况下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的写作训练往往欠缺现实意义,多数学生是为了完成写作而去写作,在英语写作里面没有自己的感情与体会,学生也就欠缺主动学习的动力。另外,在学生英语写作的点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的指导评价大多集中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accuracy)方面,而不是学生观点的思路展开,缺少写作任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高中学生英语作文书写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量有限,高级词汇较少;2.语言连贯性差,句子之间缺少有效的逻辑链接,不成体系,不严谨;3.语言表达不到位,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与书写的句子的意思不一致;4.全文没有整体性,比较凌乱,结构不严谨。总之,由于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二、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改进的对策与方法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改进的对策与方法无非就是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无论是词汇方面还是句式结构方面还是整体结构把控方面,学生都必须做到有效的改进与锻炼,而这当然离不开高中英语教学老师成功的写作教学。

1.注重单词的记忆和运用方面的训练。

很多学生虽然很多单词都知道具体的含义是什么,但在书写的时候往往会写错,因此单词的记忆是必须要夯实的基础,这一点就需要英语老师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夯实个人的词汇量。另外,在单词运用方面,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尽量避免“ChineseEnglish”的出现,英语这一门语言有很多不同于汉语的使用习惯,这需要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慢慢讲解,直至学生切实理解到位。还有,坚持一句多译练习,在词汇教学中,坚持用英语解释新单词,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积累,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坚持表达方式多样的练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哪些词汇才是最适合的词汇。

2.注重简单句和复杂句的练习以及过渡短语的使用。

英语作文包含了简单句与复杂句的合理搭配,简单句是文章构成的基础,复杂句可以让文章的水平更进一步,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杂句,学生都应该做到句式结构正确,时态,语态正确,要切实在训练中做到运用自如,出现问题时,教学老师应该悉心教导,让学生真正改正与掌握。英语写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过渡用的短语,比如在转折的时候、承上启下的时候、总结全文的时候等等,过渡短语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高考中,考官审核一篇短文需要的时间很短,往往这些过渡短语是很容易被捕捉到的,其他内容会因为时间太短而容易被忽视。

3.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抓好作文讲评。

写作,顾名思义,有书写创作的含义,它考查了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英语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与写作话题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安排学生乐于接受的训练方式与书写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高中英语老师需要在这一方面下大气力去做足功课,切不可背离学生的内心想法,生硬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反感厌学的心理。

三、总结

文教论文范文3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中职的学生来源广泛,各地各学校语文教学的情况不一,所接受的语文教育程度也有所区别,学生的语文素养千差万别。但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难点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厌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提高母语的表达能力。大部分中职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多年的语文教育(小学和初中就经历了九年),理应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的基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小到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满天飞、文学常识性错误随处可见,大到词汇极度缺乏、句子文理不通、文体不分、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停下正常的教学进度,专门抽出时间“补课”。

(二)教师厌教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内部教学改革的制约等等因素,使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特别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容易产生依惯性办事,语文教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等消极现象,部分教师甚至产生厌教情绪。

(三)师资力量隐性不足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这里所说的师资力量隐性不足,是指缺少符合当下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从数量上看,学校中并不缺少语文教学的任课老师,但是从质量上看缺少具有职业中等专业型的高素质、新观念、新思想的教师。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依据教材根据经验,通过板书或口头讲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通过耳听和笔记学习知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也广泛存在,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不爱想、不爱问、不想问的僵硬局面。教学模式的落后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难以达到培养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主体地位,国语强调教师的作用。常常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被动地听,被动地学,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创造性,长此以往,学生依赖性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匮乏,动口、动脑、动手能力必然下降。

三、中职语文教学摆脱困境的出路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职业教育动态,时时更新教育理念,使学校教育始终处在时代的前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还应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乐于探索,积极进取,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一定要精通且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如。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现代化教育设施熟练运用,与时俱进。

(三)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抛弃主要依靠教师分析讲解的传统模式,加强练习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教师要结合这一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例如,利用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举办课外阅读大赛和交流活动,定期提供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日志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邱雁凌 单位:河南省周口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究

一、建立在“求知”基础上的“求实”

科学,顾名思义就是永远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需要探知事物的本来面目,此为求知;然后再用获得的真理去改造世界,此为求实。语文层面上的求知,不仅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汉语言文学的涵养,还要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因为语文教学,是针对正在发展中的学生教育,语文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传递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是用语文教化学生,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完善人格。而如何在求知的基础上进行求实的实践,这就涉及到教学的艺术,即如何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职专的语文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一定语文知识积累的初中生,这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既保障学生的语文成绩又能充分发挥语文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功能,是职专语文教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打好求知这一基础。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还要博采众长,对其他科目的知识也要略知一二。此外,优秀的语文教师还是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进步的教师,不仅能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而且还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敏感的内心,做学生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立足于生活本源之上的科学教育

教育的最初起源是人类生活经验传递的需要。远古时期,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类为了传承先进的生产经验而进行口头传授,并逐渐发明了文字,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教育。由此可见,离开生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相较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而言,与生活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语文是以母语为载体的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活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既蕴含着语文知识,也蕴含着语文教育。新生儿在家庭环境中即使没有接受专门的语言教育也能习得一门语言并运用它进行简单的交际。其次,语文教学中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故事。语文中的字、词、句是直接、真实的生活交际用语的反映;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等是民间童话、寓言与神话传说的记录和凝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直接反映。最后,语文教育面向生活。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语言交际与语文素养能力,即在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上具备一定得语言艺术。可以说,所有学科的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生活中的难题,使人类更好地利用世界、改造世界。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分依赖教材而使语文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剥离,二是把语文的生活本源与生活教育相混淆,使语文教育由科学化走向生活化。语文的生活教育是指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身自觉的或无意识的感知而获得自然状态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知识习得过程,所习得的知识也是未经专家提炼的不纯粹、不够专业的语文知识。而语文的科学教育则是在学校这一专门的教育场所内由教师专门进行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活动。要区分语文的生活教育与科学教育,就需要明辨社会语文,在提炼语文的生活本源的基础上立足语文原理使语文教学艺术化、科学化。

三、在言语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交往技能训练

职专的语文教育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全面养成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言语的教学,是以书面语和口语为主进行的读写训练。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直到此阶段为止,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习得知识和言语交际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言语鉴赏与运用艺术。我们知道,言语教学,仅靠教师在短暂课堂中的讲授是无法让学生获得言语交际能力的。学生要想提高言语交往技能,必须在教师充分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言语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此外,语文是数学、英语、物理等其他各门科目的基础,也是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进行工作生活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不应与其他科目过于界限分明,而要在其他科目中进行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对言语的掌握与运用。在此基础上,可把日常的基础言语交际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到艺术和科学言语的高度。如高中语文选修课文里话剧、诗歌、文言文、外国文学的选入,都是言语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学生通过言语艺术的鉴赏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

四、总结

总之,职专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原有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仅通过语文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还要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使语文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生命。

作者:孟锦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中职

第三篇:中职教育个性化语文教学

一、何谓个性化语文教学

个性化语文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及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变通及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及专长。在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个性化语文教学是探索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学生个性相统一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是落实在语文这门具体学科上的实践教学,即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及语文素养提高的教学活动。

二、中职技术教育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走入中职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不是太受欢迎的学生(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和家长),所以他们一般不具张扬的个性。因此,作为中职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师,要与这些学生真心相处,平心对待,要走进学生的内心,用关爱呵护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普通高中的教师把学生送进大学是一种成功,中职技术学校的教师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和实用技术的多方面的人才,更是一种成功,而且是更伟大的一种成功。

2.有助于加深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师生共建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是前提,所以,个性化教学可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构建民主课堂,开展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过程。由此一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必将有助于教师为“教”而进行知识积累的加深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也激励着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同时,学生为“学”而与教师不断地进行某种思想和观点的火花碰撞,由被动学习变为乐学,实现教学相长。

3.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及个体间有差异的发展。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技术学校的学生往往是高中无望,转而选择职业学校,所以一般而言,学生的文化水平及能力参差不齐,个体间的差别也比较大。同时作为职业技术的培训学校,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个性化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模式为形式多样的多元化学习模式,允许学生开展自选与自学相结合、课堂与户外学习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每位学生拥有一个充分发挥自我的自由学习空间。实践证明,个性化语文教学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视之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开发了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及个体间有差异的发展。

三、中职技术学校如何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

1.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

在个性化语文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更要求教师具备个性化的教学意识以及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师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重组及再创造,将课堂教学赋予新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个性尽情发挥,把单一的课堂演译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阳光课堂,从而充分锻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个性,形成有利于其发展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求职信”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某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计划招生1400人,将在该学校现有基础上增加20多个班,所以教师紧缺,决定向社会招聘20名教师。你刚好大学毕业,在家待业。如果你认为你能胜任其中的语文教师岗位,请你给学校的施校长打个电话,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来应聘这个职位……”再比如在在教授有关“借条”这一内容时,我从法律故事入手,由这些产生的纠纷入手,引导学生思索,从而进行新课教学。如:张明向李青借了人民币1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一年后,张明没钱还李青,李青便找张明讨要,几回过后,张明便觉得没有面子,有些生气,更觉得李青小心眼。关系很好的一对朋友,友情却出现了裂痕,再后来,张明便不承认借了李青的钱,李青把张明告上了法院。结果,法官以李青无证据证明张明欠钱为由,判决李青输了官司。如果你是你李青,你是不是觉得很冤?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讨论适时加以赞赏、鼓励、点拨、引导,使之逐步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由于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教学设计起点低,多台阶,是学生能力所及的,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语文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对学习也渐渐有了信心。

2.共建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前提。个性化语文教学倡导打破课堂和校园的传统模式,建立自然课堂和社会课堂,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开创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学生是一个意识自由的个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实践中,打破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及能动性,让他们在求知路上获得新知、开创思维、发挥个性,提升能力。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个体不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性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要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新知,进行情趣熏陶。由此,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一块真金,经历了百炼的真火,都会耀眼、闪光。

4.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现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教师的素养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成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者、学识丰富的传授者及道德高尚的审美者;其次,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淡化统一的概念,强化学生的差异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抒发不同的情感,发表不同的见解,要让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教师要勇于推陈出新,尽量让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充满趣味和新意,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在教学“借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张明借了李青的钱,没有借条,你认为应不应该归还?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花一些时间进行角色扮演、辩论等,教师则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注重价值观的取向。

四、总结

总之,中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面对现实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要,教师要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以满足中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需求,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色,逐步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的形成。中职教育中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勤摸索、思考,要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文教学之路。

作者:刘振平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职教中心

第四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探究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往往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联系甚少。虽然对学前专业的知识懂得了一些,但不够系统,缺乏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能从学生的专业出发,造成教学内容和手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又由于职业学校更重视专业建设,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而文化课教师的机会相对少一些,知识更新较慢。另外,因为没有普通中学升学的压力,多数教师认为每学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即大功告成,造成一些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很难实现自我超越和提高。

(二)学生“重专轻文”的现象严重,学习兴趣不浓

大部分中职生由于中考失利被动地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希望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日后能够顺利就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受家长和学校重视技能训练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唱歌、跳舞、弹琴等技能就能够去幼儿园工作,没有认识到语文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以及其对就业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动机的偏差使有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可有可无。语文课大部分都在教室进行,实践课不多,有些教师依然沿用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不浓。

(三)教材内容不能突出学前专业特色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高教社2009年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较2001版教材有了长足的进步,坚持了以人为本,彰显了职教特色,突出了时代性和实用性。该教材共分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模块共两册,一类是工科类,一类是财经、商贸及服务类。但中职语文教材的统一编写难以兼顾学校和专业的共性与个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那些懵懂天真的幼童,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对幼童语言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前专业的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而现行的中职教材职业模块中学前专业特色不突出,被笼统地划归于服务类。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中职文化课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并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掌握一定的专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专业的素养组织教学,分析学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应向学前专业拓展,多研究和总结该专业的特点和方向。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时代的发展对学前专业的要求,及时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探索适应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策略。

(二)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找准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教学的契合点,适当增减语文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师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工作的岗位需要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语文素质,大胆调整教学内容。一年级时侧重基础模块教学。笔者在教授基础模块上册时,考虑到“自我介绍”、“交谈”等口语交际训练对学生非常有现实意义,为加强这部分的口语训练,适当增加了课时,通过设置情景、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除了讲授常用应用文外,还补充了与学前专业相关的内容,如教给学生正确书写学科教案、教学计划、总结等的方法。同时,开设书法课外班,加强学生对书写能力的培养。二年级时侧重开展职业模块教学,为学生开展为期二个月的实习活动奠定基础。实习前后要求学生写工作日志、实结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高学生应用意识。此外,以辽宁省普通话测试为通用教材,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为学生普通话测试做准备。

(三)根据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激活语文学习的动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专轻文”的学习动机偏差,教师应及时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通过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调研:哪类幼儿教师受欢迎?幼儿教师都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了解到:当前,就业单位对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能唱会跳就是受欢迎的,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更重要。中职生毕业要面临就业,就业需要写自荐信,要通过口才来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将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智力类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女生,她们思维活跃,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唱歌、绘画等方面的技能,擅于表现自我。教师应紧紧抓住学情特点,结合语文学习内容,运用加德纳理论中的语言、音乐、运动、交往等智能,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教授《隐形的翅膀》一课,就运用了加德纳的理论,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教师首先播放这首歌的MTV,用音乐铺垫,创设情境。然后师生共同合唱这首歌曲,让学生边唱边记,有助于学生从中习得优美的歌词。再播放电影《隐形的翅膀》的预告片,以这首歌为背景音乐,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让他们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顽强的意志,坚定信念,积极向上,永远不要放弃生活的目标和希望,突出了学习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试制度是以期末考试试卷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缺少评价。新时期的教育特点要求语文课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专业发展。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考试共分为两部分内容:平时成绩占60%,期末的书面考试占40%。平时成绩分为汉字书写能力、普通话测试、背诵诗歌和讲故事能力、课堂表现、实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这种评价体系是把语文的应用能力具体到各自种能力的考核中。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制定评价方式,得到师生共同认可的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地接受评价。通过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总结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玲玲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第五篇:中职语文教学文体意识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体意识被忽视

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课文的教学程序为: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解释词语、学生默读或大声朗读。教师分段分析每部分的大意、小结,解答课后习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从语言文字上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能从文体上讲解它的特点,导致教学和阅读效果不理想,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阅读兴趣越来越减退,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忽视或淡化文体,学生的自主阅读就体现不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就摆脱不掉教师精讲的传统模式,阅读教学就永远无法进入不同文体、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学生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针对语文教师和学生文体意识的问题,应该进行理性的回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应该有所侧重,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上,加强学习文体知识,重视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二)从认识上重视文体,培养文体意识

1.文体概念和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是构成文章的一种形式方面的要素。文体意识是对不同文体有自觉的理解、感受能力,根据不同的文体自觉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姿态,根据表达的需要自觉选择合适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来成文。文体是一种知识,文体意识是一种经验,一种积淀,一种能力素养。

2.过分强调文体

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文体讲的比课文内容多,就削减了课文的文学魅力。把一篇课文的文体讲解的越详细,觉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没有让学生在课文内容中体悟到文本的内涵,对学生文体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属于人生感悟和道德修养类的文章,它也是篇议论文。作者的观点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差甚远,对于学生来讲最难理解的是作者的论点,“灵魂”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所在。作者运用伟人、名人的事例,还有普通人的事例作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学生要是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角度来阅读和研读,对论证只是表层的理解,并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内涵;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法国著名的小说,教师只是按照小说的特点来教学,重点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的三要素上讲解,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就难以体现其艺术鉴赏价值和对人们的警示作用。

二、教师利用教材文本教学文体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文体应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备课时,教师要从不同文体特点来探究文本内容。

教师要反复阅读文本内容、研读文本的内涵、领悟作者的主旨,才能在课堂上分析和理解得透彻,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握文本的关键点和重难点。不同文体的作品体现不同文本所要表现的社会价值,教师要想使课堂表现出更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重文体特点,挖掘文本的深刻含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它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是我国文学史上立意深远、文笔清新、结构自然的优美散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序是古代文章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赠别性的文章,相当于现在的抒情散文,同时作为古今著名的书法作品,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文辞优美,脍炙人口,语言流畅,清丽动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篇课文作为散文讲解,根据散文文体的特点:形散神聚,语言优美,行文简练。让学生找到写景言情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它还是篇文言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头疼的事,要解读课文首先要学生“言”释“文”;逐字逐句的译成现代文本,让学生在理解兰亭宴会盛况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感,对人类生死的感叹,悲伤感慨中也表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因“文”悟“言”。教师不仅要从文言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而且从序的特定文体组织教学。《兰亭集序》与一般序文不同,叙事写景,抒怀写情,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教师引导学生由“言”到“文”,再由“文”到“言”地解读和理解作者从欢乐到痛苦又转化为悲凄的不同情感,就会产生极佳的学习效果。

(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文体,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主体部分。

记叙文是用形象感染读者;议论文是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说服读者;说明文是把说明对象介绍给读者;诗歌是通过意象和想象传达情感给读者。教师要教会学生,不同文体的主体部分是在哪里?如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散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茫茫戈壁沙漠中的红柳,用它的绿色为人类增添了风景和亮色,但是人们却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挥舞砍刀毁灭了它。表达了作者对红柳命运的痛惜,给人们展示了红柳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的生命力,从中也揭示了人们的无知和愚昧,野蛮和冷酷。告诫人们红柳也是地球上的一个成员,它有权利生长在这个地球上。这篇课文的文体是运用散文的文体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情思,给人心灵的巨大震撼。让人掩卷深思自己生存的环境,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自然。位梦华的《伯格曼法则在北极》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介绍科学知识、原理,内容会比较深奥。作者要是运用专业术语,能读懂的人就不会多。这篇文本学生之所以读起来趣味盎然、饶有兴趣,就是作者先从故事讲起,再引入科学知识和原理,以实例解释、验证,还采用了分类、做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并且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在准确、自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文学性,这样内容就变得通俗易懂。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学生要熟悉说明文的写法特点,掌握说明文文体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在训练实践中,将文体知识和阅读、写作结合起来。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以一定的文体形式表现出来。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同文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注重文体,有助于认识各种文体对内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我们写作和阅读的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文体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如写作记叙文,主要是运用记叙手法,还可以运用描写、抒情,有时还要画龙点睛,使用议论手法,总之,表达方式的运用一定要与文体特点相适应。这种文体意识要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步成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写作,学生就会自觉灵活的加以运用。文章学家施畸认为:“文贵有体、文贵独创。创作文章如不论体裁,其势犹如无轨之火车,失僵之骏马,虽在天才,不免危殆。”他强调在写作过程中掌握文体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的必要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求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运用能力。教学中注重文体格式,将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组织上,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来证明是否掌握了文体知识。三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述生活中所见所闻,这就是记叙文;解释说明各种事物,这就是说明文;对别人提出意见或建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就是议论文。改变学生文体意识薄弱的出路是要加强学生的读写意识,当然也要在文体类型上有所拓展,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文体类型,最根本的还是应加强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写作,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各种不同的文体,散文要抓住“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叙事性文章要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顺序,说明文结构要清晰缜密,语言要准确简练,议论文围绕论点展开论证,用论据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写作必须符合文体要求,学生选定了文体,就不能随意写作。为了训练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笔者布置了拓展训练作业,让学生把的诗词《沁园春•长沙》进行不同文体写作,要求学生写出两篇不同文体的作文。一篇写成记叙文,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写景状物,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刻画人物形象。另一篇改写成散文,根据散文文体的特征“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来写。要求学生不能改变诗词的原意。如: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地转凉了,又一次来到湘江,站在橘子洲头,低头看着湘江的水缓缓地向北流去,远处望见满山都变成了红色,枫树叶像染过一样;湘江的水清澈碧绿,江面上的大船来来往往,雄鹰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明净的水里游动,自然界的万物享受着幽美雅致的秋景,过着没有烦恼,没有约束的生活。面对湘江水,思绪万千,感慨万分,问到:这人世间的强盛兴废,由谁主宰呢?回忆过去的岁月,想到了他的同学和战友,曾经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过去的日子,使他难以忘怀,历历在目,同学情、战友情一下子涌上了他的心头。当时的同学和战友们,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为祖国的前途担忧,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写出扬善抑恶的文章,抨击当时臭不可闻的官僚、贵族、军阀。对同学和战友们说:你们还记得否,当年我们在湍急的湘江水里游泳激起的浪花曾阻止了疾驶而来的船吗?若写成散文可以这样写:秋高气爽,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山被红叶覆盖,江水清澈,江面上的船有序的航行。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面对着辽阔而奇特的宇宙,万般思绪涌上心头。看到祖国山河要问:江山河流由谁来改造?国家的盛衰兴废由谁来主宰呢?回忆往事,岁月如山,令人神往。再次站在这里,如同回到了青春年少时,同学们朝气蓬勃,强健有力,聚首讨论国家大事,写出除恶扬善的文章。痛斥军阀和官僚。抒发自己为国担忧的情怀。同学们还记得在湍急的湘江水里游泳被风浪激起的浪花,曾阻止行驶的小船吗?

三、总结

文教论文范文4

一、正确定位语文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

首先,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所提倡的,很显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职业思想素养的培养也绝不能忽视,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大部分高职生高考成绩较低,语文功底普遍薄弱,对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人文素质都有影响。其次,目前高职语文是公共基础课,没有强制的级别考试制度,学生不太重视。在“重技能和业务,轻素质和知识”的观念影响下,导致语文教学学时少,学生语文水平很难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能力

当前我国的高职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课,语文知识在培育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了。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高职语文是关键,因此更要把语文当成一种技能来传授和学习。第一,作为文化教育之一的高职语文教育,要突显出职业道德、品质意志、人文素养等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第二,语文教学和专业知识学习的高度融合,培养学生整合语文和专业专项技能的全面职业能力,提高语言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述,应用写作水平等。第三、提升文学审美能力,社会交往礼仪素养,交流沟通能力,应聘面试能力。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当引起高职语文教育的关注,培养方向的明确性,选择和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对技术突出的专业,既要注重选择与专业相关文学的教学内容,又要加强对各种调查报告、各项工作总结、论文写作等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项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为学生的将来指明方向。

三、根据职业特征,大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

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职业的倾向性,在高职语文的教学工作中也同样要注重职业特性所要求的文学基础。例如文秘专业,从其专业特性来说要求具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应下大力度对学生文字语言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又要注重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对学生文字处理技巧要求是很高的。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应指导学生多获取文学知识,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从阅读中体会幸福的感觉。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微课等教学手段,满足了新时代学生求知求新的愿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能吸引学生的目光,结合课程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料,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此外,高职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文学的应用教学,也担当着传承文化知识的责任,有利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新感知和认识,更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赢得用人企业的赏识

微时代信息化学习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如果语文老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厌烦而不愿意去做。可以改变方式,利用网络的便捷,让学生把作业发到老师的邮箱里,学生们会喜欢这种形式。信息化不但给高职语文写作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途径,而且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水平。有利就有弊,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内容完成任务,这样就不能考查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也达不到提高写作水平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话,教师在安排文题上就要尽量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为中心,鼓励要求学生创作自己作品的真实性,避免抄袭。往往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全面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用人企业很重视和关注这一点。丰富变化的高职校园学习生活就是学生的应用写作创作的生命,教师多鼓励学生创作,并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们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展示才华的天地,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激情、兴趣和能力。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精髓,职业能力的养成,绝非是一项技术和一门专业所能满足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很多的知识,高职语文是汲取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在高职教学环节中的职能地位和角色明显提高,既是职业能力提高的工具和基础,又是专业技能和全面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因此,要不断深化和发展高职语文教学,今后要突出语文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实用性这一特征,已不言而喻了。

作者:李玉玉 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构建职业汉语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高职语文教学应当构建以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首先,在高职语文基础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职业汉语能力培养,利用高职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系统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其次,要在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拓展职业汉语能力素质提升的专门课程,例如开设演讲指导课程、辩论课程、职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以及公文阅读写作课程等等,拓宽和丰富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教学素材和教学形式。另外,还要加强职业汉语能力实践教学,要通过与实际生活、职场生活相贴近的场景或者是话题对学生的职业汉语交际能力进行训练,通过辩论赛、研讨会、演讲比赛以及办公室真实情景模拟等形式加强学生职业汉语能力实践和训练。构建基础课、拓展课和实践课为一体的高职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二、创新高职语文教学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首先,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应当对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形成语文基础教学内容、职业能力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三大教学内容板块,对学生的职业汉语基础能力、拓展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其次,要对高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一方面可以通创设汉语能力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交流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相符合,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就业竞聘模拟”、“专业知识经验交流会”等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媒体营造语言环境和职业环境氛围,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现实职业交流情境。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巩固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开展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高职语文教学应当“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指导和教育学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积累职业汉语能力训练和培养素材,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完善高职语文教学中职业汉语能力的评价机制

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比较单一,评价内容是教材基本知识,评价方法是笔试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就是成绩,这种评价模式根本无法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汉语能力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完善和改革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职业汉语能力的评价机制,形成过程测评与结果测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其中结果测试也不在是单纯的笔试考试,还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职场语言应变能力等进行测试。另外,还要注重职业汉语能力的发展性评价,制定能够体现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发展进步空间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文教论文范文5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随意模糊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在不断提高和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工作和未来学习的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随意模糊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无目标型。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开放性,就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教师缺乏指导作用;目标随意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花功夫确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立得当与否能决定课堂的成败。很多时候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在备课时随意抄一两条当摆设,目标非常随意,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目标罗列型。有些课堂教学目标总是想做到面面俱到,但最终的结果是空洞庞杂,面面不到。

2.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效

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形式化和教学内容形式化。

(1)教学活动形式化。目前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课堂变活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其背后却隐藏了盲从和浮躁。课堂教学的浮躁性非常严重,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着很热闹,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未真正激活。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非常多,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成功,但学生并没有理解一些真正的知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2)教学内容形式化。课堂教学是实施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老师要提前备课,对教学细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死磕自己课件的现象严重,固守传统,教学内容一直都不变化。形式化的教学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降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描述,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测。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有非常严重的制约作用,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保证。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方向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的较少盲目性、模糊性和随意性。

2.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率

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陈旧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重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成为必然的趋势。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受动性、客体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应逐渐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对学习的认知,变对动为主动;转变学习角色,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无效学习变为有效学习。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语文学科的提点,构建教学情境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语文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个创设好的情境,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通过恰当的手段,将抽象的文字进行再现,是其具体化和形象化,设置一些与文章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进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这样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总结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课堂作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场所,才能为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念云江 单位: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有意识无行动,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普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还停留在意识层面,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具体行动,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将课堂教学反思新意识付诸行动;②课堂教学反思不够全面,就挡墙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情况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过于片面,有的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有的只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这是由于课堂教学反思的概念较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的把握;③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较为单一,当代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往往都是通过课后写反思笔记来进行的,缺乏形式多样的反思,得不到很好的反思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反思的相关建议

1.变意识为行动

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不能永远都停留在意识层面,教师必须努力的做出突破,在对课堂教学反思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后,就要将其付诸行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尝试,针对每一堂语文课作出细致的事后反省和思考,反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方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领悟能力,因此,在实行课堂教学反思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师的优势特点,切实将自己对课堂教学反思的所感所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反复的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吸收经验,记住教训,逐渐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越来越具有实效性。

2.进一步学习和和把握课堂教学反思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片面性,相关的教研机构和组织,应该密切掌握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现状,根据实际调查,找出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组织和分派一些专门负责课堂教学反思研究的专业人员深入到各个高中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以“课堂教学反思”为中心的培训和指导,让教师通过专门性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何为课堂教学反思,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目的何在,并且通过专业人员的训练和指导,更加准确的掌握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要领和技巧。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强烈的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意识,对时下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技术等,加以充分的利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设备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更加的完善。

3.融合多种课堂教学反思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方式上,必须变单一性为多样化,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如研讨会、交流会、反思报告大会等,与以往单一的反思笔记方式相结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反思效果。而各种课堂教学反思方式又可以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师中开展以“课堂教学反思”为题的研讨会,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研讨会,互相进行反省和思考,讨论出有利于该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又可以是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研讨会,根据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所作出的反思,总结经验,以便日后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汲取教训,避免在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复出现类似问题,这样去伪存精,有助于减少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的探索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弯路,让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此外,学校应该建立一整套的课堂教学反思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反思性教学提供强制性的保障,避免教师懒于反思的情况出现。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的纠正自己的教学错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新课程极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反思性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初次提出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存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寻求最新的解决办法,使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可以越来越完善,反思效果可以越来越明显,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亚辉 单位:甘肃省徽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对待学生方面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这一过程当中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应该机智且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适当地采用课堂实训,在对高中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做到公正且正确。将高中生放到这样一个开明的环境当中,才能够将其的学习热情完全地激发出来,促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要想确实有效地完成课程机会,就应做到善于应用情感进行沟通与交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具体而言,在文本中出现有清新爽然这一基调的时候,语文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应该保持心情的愉快与欢乐;而如果文本当中的基调是婉转哀怨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让自己的心情随着文本的气氛而变的沉郁幽婉。又如,在说明文的题材中大多是科学性与条理性的东西,语文老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以一种平和且舒快的心境来对待;而对于逻辑性强、周密的议论文,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授过程中,应该做到随着文本的深沉而严肃,随着文本的激昂而振奋。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教什么”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永远都要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这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一篇课文中何处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刺激,这是需要教师进行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一篇课文中何处必须形成有效的刺激,这也是教师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所以,语文老师进行内容讲授的时候不需要面面俱到的从头到尾,应该结合课文的实际,抓住重点和难点,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筛选与删减。因此,必须进行精选,唯有如此才能够将一定量的时间与空间留给高中生去探索、发现、理解与掌握。现今,有很多的语文老师已经开始严格的限制教学中讲解的时间,而获取的课堂效果却非常的令人满意。这些老师教学的成功点就在于科学地将知识量进行了控制,对精华与要点进行了选择,以及对重点问题进行了凸显,如此一来,便能够为高中生保存足够方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这样还有可以帮助高中生获得学习技能,这对于他们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和教学效率的增强都有极大的益处。

譬如,在教授《边城》这一课的时候,我在第一课时中,只设置了2个主要问题:第一,主人公爱哭,在课文当中主人公一共哭了多少次?每一次哭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为什么?第二,唱歌在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次,它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的呢?上述2个大问题可以说是始终贯穿在整个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结合这2个大问题展开了思考与探讨,我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实施了适当的引导与启发。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地理解并把握了此文的写意性及抒情性,切身感受了文章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努力培养高中生语文能力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高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得到了重视。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应该给高中生提供更多参与、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有效培育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能够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将各自的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并且还能够听取其他同学的各种意见,以及能够获得教师与同学们的双向肯定,如此对于高中生而言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少批评与多鼓励,如此高中生的自信心,这也是一种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极其关键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方面多下功夫,结合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强与高中生的交流及合作,注重引导高中生以150%的精力投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张雪彦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舟曲一中

第四篇

一、要根据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规划

规划教学内容是所有教师在进行正式上课前都要进行的重要工作,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针对的目标是高中学生,教师在进行规划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们的整体学习计划进行规划。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语文知识更加丰富,内容也更杂一些,知识点比较密,如何在三年的时间内让学生吸收这些内容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在最后一年的复习阶段更是要制定翔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课业压力,精神状态等等因素,有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吗,就要有一定的灵活度,随时安排可行的任务。笔者在带高三语文的时候经常性的会被临时状况打乱,高三是学生最累的一年,很多学生上课会睡着,并且反应力,注意力都会有所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本来安排的是文言文阅读这样的课程,就会让他们“雪上加霜”。因此,如果语文课被安排在比较晚或者学生状态比较低下的时候,就不要再安排那些“枯燥”的知识,现在语文考试灵活的题越来越多,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发挥性的题目,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师如何授课也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生学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的怎么样。教学不能用好坏来概括,但确实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得当,能够迎合高中生的心理,这样他们学起来就带劲,对于知识吸收的也好;也有的老师也是在辛辛苦苦的教学,但是学生的语文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教呢?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不能再遵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授课,要追求多元化的教学,和学生形成互动的模式,走素质教育的道路。既然要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就要锻炼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这一点,从高一开始,每天的语文课都让大家轮流发言朗诵,按照学号进行。大家自己写稿子,写什么内容都可以,然后上台进行发言。不要小看这样的朗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发言能力,表达能力,勇气以及信心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也发现,在经过了这样的步骤后,课上的就会比较有活力,尤其是刚朗诵完的学生,上起课来特别有积极性,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三、要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发挥带头作用,和学生做朋友,注重沟通,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感情

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你说我听”的方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对学生的反馈更加关注。要实现这样的进步,教师就要多关注学生的想法,如在讲解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在讨论中形成观点,这样才能进步。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老师,就要多和学生接触,建立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去表达观点。当然,我们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好,但不是无原则性的。在这方面,笔者还是认为老师就是老师,如果没有一点威严性学生是不会有压力的。另外,语文是一门文学学科,对于学生感性思维,情感要求比较高。我们学得很多东西,诗词歌赋,从古老的《诗经》到凄美的《雨霖铃》,从怀才不遇,一心报国的杜甫到纵情诗词的帝王李煜,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达到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就应该注重在这一点,注重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这对于丰富学生心理,陶冶情操都有益处,还会影响他们进入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未来的就业倾向。

除了以上应该注意的内容外,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还要重视每次考试,加强作业的评改等等。把自己的心真正的放在语文教学上,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每一点观点,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鼓励,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爱戴你,尊重你,加强学习语文的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四、总结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思想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分数固然重要,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我们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的去关注学生成长,培养他们干净的内心,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李慧 单位:宁夏育才学校

第五篇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阅读教学占据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无论课堂内外,语文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先如今日常阅读教学的无效性已经成为制约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瓶颈,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高。传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教师产生根据考试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的错误认识,造成了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收效甚低。为了改变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大胆创重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不能“照葫芦画瓢”直接把教材内容搬给学生,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处理,加入一些新的符合时代气息的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设计和阅读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工具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中,课本、黑板、粉笔是教学的常规手段,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和资源的丰富,这些工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科技的改革创新带动着课堂教学工具的创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日渐成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并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新版的苏教版教材具有贴近学生生活、涉猎领域广泛、注重学生感性与理性情感的培养等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运用网络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课堂教材为蓝本,并不断扩大教材内涵的延生。在课上教学时,可以适当进行声音、图像和视频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多种感官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课文《边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蕴含在人物语言和表情中的情感的理解,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带领学生观看根据课文拍摄的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人物的情感表达中体会文章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教学中课堂似乎只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殊不知“有效教学”从本义出发,应当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学习高中课文《雷雨》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上课前让学生搜集作者的资料及作品、对文章进行划短分章、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让他们自由讨论以分组的方式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教师再通过示范点拨,与学生相互交流,帮助他们全面理解课文,掌握文章背景、作者信息及蕴含的情感教育。还可以在班级内创办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和交流中,相互反馈信息,提高反思,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四、总结

语言学科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过硬的语言技能和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和推动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加深学习体验和情感交流,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语文的学习。

作者:胡斌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第六篇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个体的努力,而合作探究是他们对学习中难度较大、层次较高的内容,通过集体的努力进行学习,最终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强调的是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需要每个参与者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自主发展,共同进步。而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在学习中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手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实现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们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展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也可以在课外作延伸拓展。如教材重难点突破,观点争鸣阐述,参与社团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加入校本课程和语文专题研究等等。天论课内课外,我们教师都要注重高中语文学习元素的注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发现、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实现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语文学习。

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效果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唯一的,只要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或模式都是可行的。积极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首先?,我们要运用激发学生内需,点燃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热情和激情的课堂导入。有效导人方式很多,诸如用与课文关联的故事导人,播放与课文情感相关音乐营造情境导人等等。如《听听那冷雨》导人时,一般可以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余光中《乡愁》导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作者和《听听那冷雨》的情感。《项脊轩志》可以用谜语的形式,让读者理解作者。其次,让学生针对预习案或学案提出自主学习后形成的问题,教学针对问题的难点,通过文本研读解决或是学生合作探究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突出共性问题的探讨。再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引领式教学等多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分组合作,争论质疑,从而进行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我们教师要掌控学生的交流,甄别合作讨论问题有无价值,不能出现课堂热闹,效果不佳的虚假合作。再有,就是关注学生合作交流情况,对那些合作仍然解决不了的重难点,我们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指明探究的路径,让他们在探究中,明白问题的实质。如对郁达夫“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国的秋”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往往只从地域着眼,其实,我们要让他们关注作者写作的背景和用意,就能从情感的角度思考探究了:从情感而言,该文重在怀旧,而“故都”是怀旧情感的寄托对象,故都的古老更显现着作者怀旧的文化意味和对其深厚的情感。

此外,我们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施中,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否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会流于形式。这里教师主导作用更应突出,要确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率,我们要精准把握学情,研究准问题的价值和角度,机智引导争议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思考问题。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否则他们在预习中找不出问题。因此,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常规方法,明确文本解读的一些常见要点,引导他们感悟体验,将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自己联系起来。如此,才能切实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效。

三、总结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中,提高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如此,我们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作者:蒋廷禄 单位: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

第七篇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走进故事

如果说对文字的理解不够真实,对画面的理解不够深入的话,那么让学生真正的扮演课本中的角色,深入其中探索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情怀,我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中适合这种人物角色扮演的内容有很多,比如《鸿门宴》就很具有代表性。这里涉及到很多个性特点鲜明的人物角色,让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应该怎样拿捏人物角色,然后还原当时的场景让学生来打造他们心中的《鸿门宴》,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也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学生专注情感,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淋漓尽致的表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肢体表现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2.创设情境,多元互动

语文绝对不是单一的文字学科,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为了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多元互动是为了实现一种全员参与进来的局面,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说辩论赛、课堂讨论等很多形式。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讨论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思考,加深了对内容的剖析和理解,还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多维目标的情境设置,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相互交流和切磋的开放式平台,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的必然性

不难看出,情景化教学是将情感和意境完美结合,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积极性而进行的大胆尝试和探索。从教学目标来说,情境的设置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情景交融,使学生在情感的触动下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看,语文是一个融合自然、社会、艺术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学科,单纯的文字是不能完全表达生动的情感的,只有将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形象感知打动学生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情景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挖掘自身优势,通过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将知识、情感、意境和行为巧妙的融会贯通,生动的表现出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质量。

三、总结

实践证明,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的优化语文情景化教学的进程中,只有将文字、声音、图像、音频和影像资料等融会贯通,巧妙运用,巧妙的设置适合课堂氛围的情景和意境,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感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通过良好有效的配合,教学相长,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坚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改革和逐步深化,情境化教学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会显现出着越来越显著的效果。

作者:谢朝林 单位:云南双江县第一完全中学

第八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写作问题

(一)重视文体轻视风格

最近几年,高中语文教学的模式和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显而易见,存在高度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文体结构,而轻视写作风格的问题,通过历年结构相似的的高考作文卷便可证明这一结论。目前高中的作文语言、内容和形式除了叙述文和议论文就是散文,写作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被“抛在脑后”,写作的结构上呈现的单一性和相似性的特点。而生活在“分数第一”的时代,高中语文存在着严重弊端,失去了原来开设语文课程的由衷。高中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走入歧途,将大多数的时间分配给其他学科。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误区,认为语文是母语,通过日常的沟通学习也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忽略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写作能力只体现在书面上,忽略了对学生的个人创作风格的教练和指导,导致写作缺乏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如此继续下去,高中语文的写作质量令人堪忧,长此已久高中写作演变成应试程序化指日可待。得到本末倒置的结果应该让我们警觉。

(二)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自“三维目标”作为新课程的标准被设立后,为高中写作教学方案提供了依据。然而,由于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是抱残守缺,严重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侵蚀,课堂上如一潭死水,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多少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已成为评估教师教育质量的标准,在高考成绩的影响下,教师只看成效,分数第一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论的客观事实。对于现代的高中语文写作,是一个注重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写作经验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写作教学缺少创造性和新鲜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持久性,在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正确的给出表达情感的指导性意见,缺少开拓和深入探究的精神。因为在学生的潜意识里,高中作文写仅仅是为了得分,教师也不会多此一举的从根本上挖掘写作教育问题,导致在写作方面存在着很多漏洞,写作水平一直处于表层,难以打动读者,更别说形成共鸣了。正因为此现象的肆意发展,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性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培养随时表达的意识

为什么之前提到的高中语文写作思维大都存在封闭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自我认同感和大胆创新的勇气。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了解相关常用的写作方法表达和写作的文体特征,还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自由发挥表达情感、吟诗作赋、写评论或根据自己的爱好编写小说或散文,让学生思考同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展现出不同的文体形式。写作内容要求语言恳切,感情深邃,情节曲折,能够吸引读者。通过要求学生多看书,多实践,多练习小练笔,做社会调查,让学生认清现实,提出反馈意见等问题。不要被课堂和书本所局限,深入了解写作的内涵,让学生触景生情,逐渐提高学子的写作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高中语文写作之光亮点每位莘莘学子心中的火炬。。

(二)实现以书面为主,建立自由充分的教学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初期,我们在创新写作中不断摸索着。我们采用以实现写作为主的思维定式,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写作制度,全面改革,开创有深度,有广度,活泼、开放的写作教学模式。只有建立一个完善丰富且具有及时性有效性的写作教学模式,才能使我们在文学写作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维护个人化需求,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教学结构是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在高中的文学教学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方面拥有优势,通过写作渗透自己的思想。所以要提倡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以辩论,洽谈的形式,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分析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创办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趣味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点吸收程度保持一致,从而强化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自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作文。

三、总结

总之,创新性写作探索是高中的写作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创新性写作教学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中写作创新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在这里,教师要懂得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将生活作为写作的背景,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迸发学生的写作潜质。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实施个性化教学方略,让学生在写作的海洋里畅游。

作者:廖化峰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高级中学校

第九篇

一、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请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词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村居图:有一户人家,住着低矮的茅屋。门前一弯小溪,周围长满了嫩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相对而坐,操着好听的南方口音,一边喝着酒,一边拉着家常。他们有三个儿子,老大在田里锄草,老二在家里编织鸡笼,老三是个小淘气,正仰卧在溪边剥莲蓬……这样的意境,很自然地引起人们强烈的美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幸福、美好、祥和的境界。一对老夫妻相亲相爱,充满了真情美;老大和老二耕种编织,充满了勤劳美;小儿“溪头卧剥莲蓬”的模样逗人喜爱,充满了童稚美,让我们感受到意境的和谐之美和人物的淳朴之美。

二、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去读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句子“,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着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着季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巧用迭音词,韵律和谐,具有描绘和表现旋律的作用,增强了语句的韵律之美。

三、总结

总之,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家的风采,认识到许多性格各异,活灵活现的人物;可以咏唱到许多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了解到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各种有趣的民俗民风。与此同时,它还会把你带到一个充满奇思怪想的梦幻世界。它无穷的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

作者:李宝平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十一中

第十篇

一、课前充分准备

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新课标改革后的重点并不是教师对于课文内容复述,而是在详细研读之后,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左右逢源,发挥灵感,旁征博引,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激情的带动下畅所欲言,自主学习,使课堂的精彩内容得到充分的升华。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为了从分调动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借助多媒体,音乐和图片等等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知识,使语文教学更加现代化。

三、关注师生交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的情绪是好的学习的催化剂。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会让语文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地进行。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同学们的思维拓展和创新理念的培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是益友。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四、总结

文教论文范文6

1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能够使得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的应用,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其原有的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辅助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启发教学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能够充足的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常识,并且可以有效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使得教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教师要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以及知识研究的理想化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自主的进行中职语文教学重点知识的解读。而要想能够充分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能够抛弃固有的教学观念,针对中职语文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掘出自身的优势,从而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另外,教师不仅要转变其教学的观念,还要能够掌握相对熟练的信息技术技巧,并且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进行应用。将信息技术贯穿中职语文教学的始终,做到知识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这样有利于进行中职语文教学重点知识的整合,使得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同时,教师还要构建相应的教学知识数据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数据库中的资料来开展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对自身知识水平进行提升,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效的了解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并且要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的顺畅。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针对教学过程中特定的、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对其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从前教学的态度,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发言人,而是一名听众或者说是引导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这样设定教学:针对教学过程中特定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录像或者影视,同时,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思考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过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富有活力。同时,多媒体课件所表现出的优美画面还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加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促使师生之间进行学习上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一定程度的渴望,以便更好地抓紧时间去进行学习,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成主动。

3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重点进行的是课本教学,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的了解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知识的延伸性受到影响。学生无法获取到过多的知识,这就使得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素材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要想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掌握较多的素材,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中职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熟练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获取到较多的素材,从而也会使得其能够展开想象,进而就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不断的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著作,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多样的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的时候,能够明确的了解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就这一点来说,在中职学校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阅读模式的创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获取到更多的阅读资源。

4建造网络交流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QQ或者博客,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从而实现网上互动,更好地和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就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流,方便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手段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以免出现那种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无法及时解决时,养成抄袭作业的习惯,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不愿再对其进行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共平台进行语文教学,也就是在这一平台上建立自己的一个语文论坛,专门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疑难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不但可以学到相关知识,还能够对学习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5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逐渐的凸显出来,在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在逐渐的提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使得学生所积累的知识逐渐的增多,而且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着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中职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这样能够有效的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金雨 单位:大庆市建设中专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行动导向法应用

一、行动导向法的内涵和特点

行动导向法是指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行为能力。行动导向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二是更加注重完善教学过程。三是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二、行动导向法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其理念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法中最具有行动导向教学特征的教育方法。它是指教师运用教学项目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一个特定项目。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方式,结合已有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关键能力。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有:①教师设置合理的项目;②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目标,要包括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③学生通过讨论并根据项目目标编制项目计划,要包含计划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评价等内容;④学生根据制定的项目计划具体实施计划,学生认真完成各自负责部分,教师给予适当指导;⑤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具体有实施过程、实践心得、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⑥教师对学生的完成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总结和评价,各个学生或小组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情境下,引用某个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真实合理的案例,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主动思考,认真分析。这种方法下,教学过程较为民主开放,学生能在课堂中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过对角色扮演结果的分析评价,使学生认识自身不足和弱势,并且进行改正。角色扮演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三、行动导向法的优势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易使学生对中职语文教育产生兴趣。然而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运用行动导向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从教学观念角度上讲,行动导向法改变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平等相处。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上讲,这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二)贴合学生学习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语文基础不够扎实,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运用行动导向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够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如何运用行动导向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教学机制

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求教育者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其次,要求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富有实践性;最后,要求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依据,体现职业导向性。行动导向法要有与其对应的新的教学机制,这种教学机制将教学过程分为几个环节,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革教学模式,注重语文应用

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必须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枯燥低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法是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应用语文。

五、总结

总体上讲,行动导向法较为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因此,将行动导向法引入实际教学中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促使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魏佳佳 单位:广东省河源理工学校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1学生主体活动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动因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比较难,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教学方式不合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出现了学不了,学不会的问题。为此,如何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有价值、有活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显得异常重要。其构建的具体动因表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学生主体活动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职院校学生,该模式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正确的用脑,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脑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会正确的运用脑力,对其日后发展将有重大作用。另外,该教学模式与中职院校教学要求一致,在其指导下,不能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目前我国各个阶段都在进行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学生主体活动的给予高度重视,现已经逐步形成了活动式课文。中职语文课本中,已经收编了很多这样的课文,对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活动式课文有很多生活案例,融入了很多情境以及问题,其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态度。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课堂之下,学生需要进行调查、收集,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以及辅助,绝大多数情况,每一个课题都需要学生彼此合作。学生不仅仅会在课堂之上学得内容,在课堂之下会学得更多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2学生主体活动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2.1内涵

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其重点是“活动”,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教学期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其活动的设置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学生主体活动教学模式虽然教学中心在课堂上,但是却需要教师与学生课堂下做好大量的工作,课下内容是为了更好的论证课上的内容,课上课下两者相结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的外在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言语实践,比如听说读写等,而其内在形式是非智力活动,也就是学生人格的塑造。

2.2具体模式

2.2.1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简单的说,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的活动准备主要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分别为物质、精神准备。活动准备的中心是构建动场以及各个角色确认。动场构建就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的情境,涵盖了学生的情感场、物质场等。要想构建出综合性非常明显的动场,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明显的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再次,教师与学生必须都能够参与其中;最后,要时刻注意情境氛围的构建。所谓角色确认是学生实践活动中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其主要任务是在师生主体对话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实现学生的角色认同,即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学习活动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如主持人,小组长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和体验。

2.2.2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是活动式教学结构要素的核心,突出强调活动的目的性,即学生的活动是有指向的,并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蕴含多种体验和感受的学习过程。由于学习活动的形态不同,因此在目标实现上略有差别。活动实施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好适合各类活动形态的切入方式和主线;二是促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有效参与和有效建构。这是保证活动实施成效的关键所在。

2.2.3活动交流

活动交流是对活动实施过程和结果展示与表达的过程。这一展示与表达的策略主要有“陈述式结论表达”、“辩论式结论表达”、“竞赛式结论表达”和“研讨式结论表达”几种。活动交流阶段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展示过程,而是一个学生总结与反思相结合的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多侧面的信息,以成为拓展思维空间的一种方式,其次,要使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反馈矫正色彩,以利于活动的深入并趋于合理。

2.2.4活动整合

活动式教学强调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建构,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习得的过程,它还具有更加广阔的认知和体验视野。学生在活动建构的基础上,必将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发现规律性的结构,产生稳定的心理品质。活动整合的意义在于发挥综合建模的作用,即在活动整合中,提升和内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以真正促进学生认知和感情的内在变化。

3价值

中职语文活动式教学,切合了“知行统一”“做中学”和“生活教育”等重要教育理论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异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消极活动方式。“行知统一”是几千年来影响我国教育的重要学说。大成先师孔子最早提倡“学、思、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要“学以致用”,道德规范要“笃行之”。教育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劝学》中指出:“君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将“知与行相统一”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基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思想的办学实践,使“知行统一”思想最终走向成熟。上述“知行统一”的学说,实际上倡导了一种实践性、活动性、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形式。

4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因为其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目标,同时符合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特点、学生心理特点,因为该教学模式具有实现的有力条件。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学生静观静听,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走神,难以将知识真正的消化理解。虽然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从课本编排上入手,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将课文变为活动式课文。

 

作者:李乃鸽 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

第四篇:中职视障生语文教学初探

一、引言

视障生与普通中职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视障生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着鲜明的不同于普通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

二、我校视障班学生现状

我校视障班由于实际条件所限多是混合编班,每个班级人数在十人左右,班级构成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低视力和全盲混合,学生年龄跨度大——从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甚至个别班最大的四十多岁;二是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学生的知识层次从零基础到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毕业都有。这样的现状决定了照搬普通的中职语文教材很难适应视障生的教学需求,因此,对语文老师的教学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视障生语文教学探索

(一)增加拼音教学

普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自然是没有拼音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基本已经熟练掌握。但拼音知识却是我校视障生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原因有以下三点:1.我校中职视障生情况较为特殊和复杂,前面我已经提到,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每个视障班都有一些完全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全盲学生,他们没有拼音基础;2.年龄较大或小学二三年级就因为视力原因早早辍学的这部分学生对拼音知识存在严重的遗忘情况;3.盲文是视障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而拼音知识是学习盲文的基础。虽然是视障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基于实际情况,拼音教学不能占用太多的课时。根据实际经验,经过拼音知识的整体回顾教学以后,视障生总体上分为两种:有基础的视障生只对个别声、韵母的使用存在混淆,需要通过针对性地强化练习来加深印象;少数零基础的视障生则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记、去练。据此,教师可以细化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这两部分学生要兼顾,对于有拼音基础的视障生通过针对性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而零基础视障生则需通过加强辅导、加大课余作业练习等方法来快速提高。

(二)强化口语交际练习

口语交流是视障生与他人、社会交流的非常重要的方式,视障生对声音比我们健全人更为敏感,他们更渴望通过语言沟通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但由于种种原因,视障生和社会上其他人交往存在着种种困难,他们通过实际生活来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的机会较少,口语交际能力有限。目前,我校视障生毕业后主要以按摩师为主要就业岗位,这个岗位要求他们必须能以熟练的口语交际技巧进行交流。因此,与普通中职语文教学相比,视障生语文教学中应加大口语交际课时所占的比重,应以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基本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以生活和工作中的表达需要为原则,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让视障生逐步掌握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三)结合实际,调整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中职普教语文教材对视障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并不适用。因此,我在借鉴现有中职普教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从视障生实际需求出发,重新确定阅读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选择适用的阅读内容。

为了实现上文所提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会在视障新生入学之初通过调查摸底的方式,将中职普教语文教材中浅显易懂、具有代表性并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篇目挑选出来,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其余的阅读教学内容,我会根据学生实际文化水平、阅读兴趣及心理需要等从众多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来遴选。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的范围也尽量宽泛和多样,各种体裁、样式都尽可能涉及。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学习的趣味性,在每学期末还会适当增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比如相声、秦腔、对联等。当然,会根据教学实际,分配各自的课时比重。选文在篇幅和难度上,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水平,力求思想性、典范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教学顺序的安排也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从基础的记叙文、说明文,再到议论文,到散文、诗歌等呈阶梯状上升。每一阅读单元又分为基础阅读和提高阅读两部分,基础阅读作为教学内容用来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阅读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巩固和提高相关的阅读能力。这其中包括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阅读练习,要求学生能读懂主要内容。

2.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和训练。

由于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视障生在阅读时往往只知道听声音或摸“文字”,注意力耗费在辨字识词上,而缺少对句、段、篇的理解。缺少这一过程,阅读能力就不能提高。因此,面对一篇文章,视障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候,教给视障生阅读理解步骤就尤为重要。因此,在合理安排阅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渐进式的训练,带着学生逐步阅读,读懂每段内容,概括每段大意,弄懂每篇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同时,教给视障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问方法,培养他们的提问意识等等。一旦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真切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内在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四、教学思考

通过不断努力,自己在视障生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有了一些收获,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加细致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他们的专业特色,这些都需要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刘玲利 单位: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

第五篇: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群体整体上来看年龄层次依旧较小,摆脱不掉好动好玩的特性,加之中学阶段并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对枯燥无味的课堂内容产生厌倦心理,尤其是在教师授课方式平淡单一、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学生更难以自觉参与到口语交际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多种方式创设有利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自主融入到口语交际练习中。首先,可借助于丰富生动、绘声绘色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例如《我有一个梦想》课文学习,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论理充分,但由于时代与环境的距离,学生很难感受到其中饱含的真实情感,这时,教师可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让学生透过影片中声声泣血、振聋发聩的言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恰如其分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融入课堂情境中。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流利而包含深情的朗读,学生的口语能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能体会到优秀作品穿国国界、穿越时间空间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对于一些故事性很强的短篇小说类课文,在朗读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复述,如莫泊桑的《项链》,复述过程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加入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为核心,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为学生的朗读过程加配合适的背景音乐也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如《雨巷》、《再别康桥》这类现代诗歌,可辅以轻灵动听的曲子,营造浪漫唯美的氛围,激发学生朗读表达欲望,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其次,可创设表演情境,中职学生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但综合能力不一定不强,若能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可收到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故在语文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一些画面感强、故事性浓厚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守财奴》等,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剧本的改编以学生为主,教师可在剧本形式、语言规范等方面对其进行适当指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道具,丰富表演性。这种练习方式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挑战愈大,学生进步的可能性就愈大,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便会主动攻克难关,向着目标不断前进,语言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2循序渐进,采用科学口语交际训练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是需要长时间积淀的,即便是母语学习,因此,口语交际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应讲求阶段性、步骤性,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首先应加强表达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中职院校学生经历过中考的失败,从其尚不丰富的人生经历来看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打击,学生普遍怀有严重的害怕失败的心理,不仅害怕说错话丢面子,还畏惧所说内容不被接受。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遇到不少学生一当众发言就脸红害羞,想法非常丰富,思维很活跃,却无法流利地表达出来,无论对其自身还是其他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遗憾。故在每节语文课堂开始前,教师都应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演讲或交流讨论,最开始为了降低难度,演讲的主题可以比较随意化,如讲述自己的爱好、介绍自己看过的优秀电影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口语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对彼此的爱好兴趣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同窗关系,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之后的演讲主题可有所变化,偏向于社会热点讨论与优秀文学作品评价等方面,不仅要求学生表达清晰、口齿伶俐,也要求学生所述内容有比较高的内在逻辑性与思想内涵,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应注重普通话训练,学生学习的是普通话、今后找工作应聘时讲得也是普通话,语音语貌也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给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应注重技巧训练,如采用绕口令、模拟对话等方式进行训练,既生动有趣,又能收到满意效果。最高层次是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的体现,若想语言有条理、清晰流畅,必须有一个明确严密的思路在其后支持,故在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由一位同学抛出第一个词语,其他同学据此展开限时联想,记录下两分钟内联想到的所有词语,并开动脑筋将其编成一段合理顺畅的文字,这种训练得到的结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3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力培养,更应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名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关注点、兴趣点都有所不同,教师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注意分层次练习的重要性。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设置不同任务,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完成简单对话与基本事件介绍;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进行故事再创作与基本技巧训练;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感情地演讲或进行辩论,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分层次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以一种赞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表达,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予以肯定,通过积极激励的方式带给学生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其保持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

4结语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营造良好交际氛围,传授表达能力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史庆书 单位: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第六篇:中职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一、科学认识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劣势,着眼于实际制定课堂教学方案

中职语文教师应科学地看待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劣势,因人而异,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首先,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有些学生是中考分数不达标,或者没有参加中考的,语文基础水平都较低。其次,从中职学生的构成情况看,主要由农村学生组成,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享受到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另外,中职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课外学习主动性较差,对知识的吸收和领悟能力及实践能力,都有所欠缺。上述情况是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现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寻找可以突破的点,从事实基础出发,加强教学设计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认清学生实际,适当降低标准

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标准,着重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点夯实基础。例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诵读诗词,增强阅读连贯性,加强对诗词的整体印象;(2)教师引导,学生逐个理解和记忆文中重点字词;(3)意象分析,理解诗词中的几类特殊意象;(4)布置背诵诗词任务,通过熟读强记,逐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上述教学目标中的最高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应在前期学习中加强知识积累,培养提炼课文的能力,还要增强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设计,重在扎根基础、强化基础,这也符合中职教学的基本实际。

2.关于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立足基础知识,提问方式应注重艺术性

中职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学科素养也需要加强,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合理把控难度。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激发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的提问环节应注重艺术性,立足基础知识,确保学生问有所答、学有所得。对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议题,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实际,注意把控难易程度。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闰土》一文时,教师提出如下要求:“请阐述一下鲁迅创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背景。”这个问题的延伸性很强,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这对中职学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可这样要求:“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能够反映作者所处时代信息的相关词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延伸,引领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的创作背景。另外,中职语文教师的构成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以前是在中小学进行教学工作的,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思维和模式,一时间难以改变。主要表现为忽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期望过高,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压力,也为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科学认识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优势,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存在着劣势,但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语文素养不及普通中学的学生,但实践操作能力并不弱,甚至强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方案的针对性。

1.因势利导,利用网络互动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较轻,具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也十分乐意参与到网络学习中,因为网上学习的互动性较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氛围比较浓厚。

2.发挥中职学生热衷表演的潜能,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和氛围

作为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对中职学生的观察发现,中职学生虽然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但他们热衷表演,在情境教学中勇于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比较强烈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教师可以先营造一个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情境,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角逐前三名。在比赛的氛围中,中职学生将热衷表演的特性发挥到极致,进而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等同视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差异化和针对性,应保持一定的耐心,本着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宗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还需破除传统教学思维,力求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作者:陈必怀 单位:江苏省建湖中等专业学校

第七篇: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都需要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无论是基础课程也好,还是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且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专业课的课时数超出文化课很多,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些中职学校甚至将语文课列为学校的选修课,还有些中职学校取消了语文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多中职学生只追求专业技能,语文成绩完全忽略。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注意力分散,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在底下自娱自乐,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职语文教师。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初中阶段学生并没有打好文化基础,再加上学习方法欠妥当、学习成绩不佳,自然对语文学习丧失了兴趣;②中职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教学,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截然不同。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机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考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立足职教特点,服务专业教学

1.树立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

中职教育的理念倡导“以专业为本”,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为专业服务,就是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把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应该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区别开来,然后转化为学生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服务。

2.寻找“契合点”。

中职语文教学要紧跟中职教育的步伐,寻求语文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点,改变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教育分离的现象,努力形成一种与专业交融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从课文本身去挖掘,寻找与具体某一专业的“专业化”结合点,然后围绕要点来设计教学进程。当然,语文教学与专业衔接的教学不可能一一对应,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3.增强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职语文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学业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不同的专业特色,尤其是要以“适用、够用、活用”为标准,降低坡度,开发体现不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变“教材”为“学材”,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欲望、更有成效。

(二)突出实用性,服务学生就业

中职学校的宗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目标是帮助学生就业、生存和发展。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适应社会、体现实用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什么,就着重培养学生什么。实际上,中职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能说明白、能写清楚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是毕业生展示个人才华、迈向职场、赢得社会认同的第一把钥匙。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利用一切手段强化学生的口语交流训练,鼓励和指导学生想说、敢说,准确、得体地表达,让学生熟练掌握在不同场合说话的技巧。

3.提高文字书写能力。

字如名片,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学识的体现,然而,目前许多中职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太差,错别字现象严重,字体不美观,甚至无法辨认。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当开设书法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就一手好字。

3.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中职学生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的写作。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如简历、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合同、通知、报告、会议纪要、条据等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写作。

三、结语

总之,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和专业发展的角度,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身的潜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正在延伸,正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也一定能早日来到。

作者:戎凡华 单位: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

第八篇: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前言

中职语文课程是学生进行其他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素质建设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综合发展潜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价值。受到中职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各类不足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表现出发展的滞后性和价值的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科学价值、教育功能、发展能力的发挥。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必须要从变革的角度去探寻思路,要着力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创新为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探索出新的道路,做到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力支撑。

2必须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原因

2.1中职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中职语文教师没能看清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的深层次关系,导致中职语文教学中没有先进的理念,出现对中职语文教学自我的否定和弱化,不能够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加孤立和片面,难于给予中职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发展一个有效地支撑,容易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沦入无效论的误区。

2.2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模糊

在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里很多教师仅是根据自身兴趣、喜好展开教学,或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

2.3中职语文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较少且无法对中职教育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这一特点加以体现,且教材的适用性、针对性不足,并不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造成中职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不高。

2.4中职语文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单一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难以在课堂上实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性与主动性。

2.5中职语文课程考核方法落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缺少高考指挥棒的指引,本来应该对教学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视。然而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考核方法仍是采用传统形式,以分数、试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个性差异缺少关注,这必然会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3中职语文教学加强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3.1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的深处看到教学理念落后和停滞的实际,要努力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革新,将中职语文教学重点从语文知识讲授转变为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将技能传授转变为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培养,更加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做好宣传工作,努力争取管理、行政、教辅部门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大力支持,使其接受新型中职语文教学理念,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和平台。

3.2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明确发展学生文学素养和交流能力这一基本目标,在教学中将语文使用技能和组织列为重要的价值趋向,将文学和语文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彻底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特点入手制定出适于中职语文教学开展,有利于中职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体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目标的实用性和技术性,在有效维护教学目标职业特性的同时,构建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的平台。

3.3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应该从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整合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做到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革。要增设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内容,将古代文学、精美散文、时代小说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对新颖的教学内容展开诵读、研习和讨论,进而形成学生基础素质和职业能力,在丰富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同时,促进中职学生就业能力、交流技能的提升。

3.4改革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选用学生需要和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既兼顾个体的需要,同时也尊重集体的选择,以中职学生发展为基础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多采用互动式、研讨式、活动式等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积极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提升学生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主动性。

3.5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风向标,也是评价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明确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出发点。要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做好考核方式的变革,要突出考核的经常性、过程性、高效性和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多角度思维、多渠道学习的能力,重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考核内容中的占比,鼓励学生大胆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质疑和反思,真正将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成长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为践行素质教育和综合发展提供中职语文教学的平台。

4结语

事物的创新和改革是事物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在经过近30年的摸索和实践,到今天已经进入到发展的“瓶颈期”,只有通过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才能谋求中职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要结合不同类型中职的特点,以学生的专业与实际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模式、层次的变革,形成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明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面,确保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康倩 单位: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第九篇:旅游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定位

一、现状分析

(一)教师方面

教师观念滞后,授课方式一成不变。语文教学就是讲读、练习和考试,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被限制在校园里和课堂上。而旅游行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校园里课堂上如何能培养出合格的旅游人才?僵化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只会让学生熟读课文,自己再对每个段落进行讲解归纳,从来不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导致学生对上语文课毫无兴趣。缺乏适应专业教学的课程观和教研方法的训练。尽管我国职业教师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就从教师培训的内容上看,关注点仍集中在学历水准的达标上,而不是教育学科素养的提高。另外,很多教师没有旅游专业的教育背景,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并不高,课程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教师自己对旅游专业知识缺乏,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专业需求进行讲授。再加上教研氛围淡薄,教师各自为阵,整体教学水平下降势在必然。此现状与国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差距很大。

(二)学生方面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生源质量滑坡。以笔者所在的旅游学校来看,生源大都是初中毕业的,“普高热”的掀起,使得职业学校的招生逐渐步入低谷,学生的水平要比普通高中生低得多。。还有,学生没有培养出端正的学习态度。在我国,职校学生的家长以工人和私营劳动者为主体,父母离异、母亲无业的比例较高,他们中许多人为了生存,很少有时间顾及子女的照顾与教育,孩子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生源群体,据本人了解,因为中考失败并非自愿入学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缺少了解,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还有的学生为了图轻松,求知欲不强,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错误导致边缘化

在许多中职学校,学生对学习语文课很不重视,这与学校对此门课的定位有很大关系。有的学校为了突出专业课,大量砍减语文课课时;有的学校将语文课定位为副课,不列入正式考试科目,无形中语文课就被边缘化了。这样一来,学生认为语文课不重要,自然不会下功夫去学习了。

(二)教材单一缺乏专业特色

旅游学校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另外原因还在于课文内容陈旧、枯燥。语文教材固然需要保持相对稳定,但是所谓的稳定,应该与专业要求、社会需求吻合,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需要的内容。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以读写为主,以听说为辅,口语交际在教材当中一直都处在从属的地位,而旅游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而现行教材将口语教学弱化,使得旅游专业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缺少了有效范本的指导,

三、旅游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定位

(一)性质定位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样重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是一种交际、思维以及思想交流的工具,同样也是一种表达与传递文化的工具。在语文当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互相补充的。不能用全面否定语文的工具性来肯定其人文性,也不能用对人文性的忽略来肯定语文的工具性。

(二)课程定位

1.旅游中职学校里,语文课应该是重要的基础教育课如前所述,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初级中学的毕业生,他们文化课的水平要比普通高中学生低,因此对他们来说,语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的课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母语除了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一种思维的载体,由此可见,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民族的思维逻辑以及精神特征。语文教育能够让旅游中职的学生掌握如何与人沟通交际,为职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2.旅游中职学校里,语文课应该是专业的主干课程

如今的旅游活动更倾向于对文化以及知识的追求,旅游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旅游丰富自己的知识与阅历。而为了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从事旅游业的人就要持续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对于旅游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广博的文化底蕴,这两者不仅是人的基础素质,更是旅游业必备的专业的素质。而语文教学就是言语交际的核心课程,语文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旅游中职学校开设的语文课,会对专业学习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学习民族文化作用巨大,由此可见,在旅游中职学校中,语文课程还应该是专业的主干课程。

作者:薛保安 单位:陕西省旅游学校

第十篇: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一、通过问题创建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创设课堂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将已知的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突出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一般会对未知事物感兴趣。当学生认识到自己已有的认知和课堂教学内容产生了差异或冲突时,他们就会产生好奇心,会主动地探究将这种冲突打破。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利用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的事例要有典型性和吸引力,比如在学习《项链》这篇小说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从写作方法这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去探讨小说的写作方法。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清这部短篇小说的叙事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心理活动变化。例如,让学生展开思维的想象,去想象一下如果马蒂尔德找不到项链会怎么办。这个问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是学生设想的依据主要还是来源于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的设想有:实话实说,得到朋友的谅解;不告诉朋友实情,悄悄地逃走;不告诉朋友实情,自己再买一条还给朋友等等,最后再让学生去探讨自己的设想和原文中的结局,得出原文结局是最合适的,也让学生明白了本篇小说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二、根据专业需求,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很多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浅显的层面,而语言文字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并改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了解作家是如何利用文字来抒发情感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变这种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以及特点,结合语文教学的优势,通过深度挖掘课本教材,将学生的专业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将语文教学和护理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到了临床上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写的能力,而听、说、写也正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涉及的。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专业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能真实开展临床护理专业的实际活动,体验到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前演讲的小活动,每节课前的5分钟作为课前演讲时间,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演讲的话题没有特定的限制。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作为评委对演讲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按照等级评定,其结果可以作为课堂表现成绩。一开始,学生可能不知道讲些什么,但是经过观察其他学生的演讲表现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有不错的表现。通过演讲,很多学生都能自信地在公众面前大胆的讲话,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机制。

三、注意差异化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表评论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突破应试教育,在很多课堂上教师依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因而在课堂评价上也是单一化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评价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评价中,拓宽课堂评价的主体。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疑问以外,还要注重探究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应用,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探究到什么,还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和学生以及老师之间展开思想的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确对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四、总结

文教论文范文7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应召开毕业生动员会,一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

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一)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

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

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

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

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

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2.答辩工作。

(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

(2)成绩评定:

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后期工作。

(1)学生方面:

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

(2)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一)组织工作。

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二)鼓励论文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项目。

对毕业论文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三)协调答辩秘书的工作。

文教论文范文8

1、教师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提取文章精华,学为己用

通过语文课堂上对一篇篇经典的文章进行解读鉴赏,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手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引经据典,屈原的含冤受屈却还要以身殉国的爱国情怀;李白的豪放不羁、自身诗风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忧国忧民,写史诗中的名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英年早逝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句子等等,教师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感悟,加深理解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摘抄本,积累写作素材。此外,一些作家名篇,教师可以对其艺术手法进行实际运用演练,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2、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经验

让他们学会正确地选择读物,运用读到的素材,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要求学生课外自读名著,而且书中附录也列出了推荐书目,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都是无法保证课外阅读时间,而且因为升学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不赞同过多的课外阅读,而且同学们即使有课外读物也大多局限于青春的作品和一些文摘读物,虽然这些读物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的世界,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纯娱乐性质的浅阅读,收获不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读经典,这些先哲们的作品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可以给学生思想启迪和文学的熏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阅读小组活动,共同分享读后感,介绍古圣先贤或者一些典故;还可以举办阅读知识竞猜,通过名著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

3、从思维锻炼中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写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和其思维深度有关,首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次要注重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的看待问题、辩证的分析方法以及发散性思维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再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敢于创新,学会多边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那么写作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

(1)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可选取一些有深意或者言外之意的材料或者话题让学生讨论,引发学生联想,让他们锻炼审题、立论和选材;在指导学生运用社会现象、名言警句、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引导他们透彻而全面地分析引用的东西,同时结合实际写作环境,这样不仅使引用更加有效,而且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该得到体现,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要一分为二,引导学生在面对一些社会事件时学会辩证地看待,正反、整体与局部、内因和外因都该看到,这样不仅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事物,还能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议论文中有很多体现,缺乏逻辑性议论文就不够严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一些议论文的行文布局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分析中来,渐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习惯,并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去。

4、总结

作文学习很多技巧的掌握,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课堂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只有在继承传统写作课程教学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带领学生走进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才能让学生渐渐找寻出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者:丁科卿 单位: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着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积累,逐渐解决学生作文的观点和情感问题

这个方面的培养,一是针对性地搞一些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围绕高中生应该具有的一些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选择材料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理性认识,在道德上形成伦理观念,在情感上形成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感情世界;另一种是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设置专题讨论。

二是结合话题作文训练和评讲进行。这也是对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引导和道德情操陶冶的一条主渠道,不可忽视。我们在每次作文题的选择和评讲中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并将此实施结合专题讨论作出巧妙的安排,以期达到预计的效果。

三是结合阅读训练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进行培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引导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专题讨论当然重要,它能把问题集中起来解决,但是专指望它也不行,还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一个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紧紧抓住那些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文质皆美的阅读材料,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这样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着手作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训练,注重实效

一是加强写作指导。我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能搞成高谈写作理论,阔论写作技巧,必须联系到具体的文章或作文题才行。每次都要在学生中选取作文进行实际的点评,不光找写得成功的,还要有意识的找有缺点文章来点评。每次点评不能漫山遍野,而要每次都有一个重点,所选实例也要紧紧围着这个重点来讲,这样学生才有更收获。二是要加强写作训练。在写作训练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作文的卷面书写训练;二是有目的有顺序地对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和语言表达”进行强化训练;三是写作的速度训练———50分钟交卷,且必须有5分钟的腹稿。

作者:杨正志 单位:重庆万州

第三篇

一、遵循自然法则,反对功利化教学

以请围绕“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这句话写一篇作文为例,很多老师在讲解时认为内在与外在的关系是最佳立意,学生可从内外因的角度展开论述,以写议论文最佳。而“宽容”立意则被认为是偏题,孰不知宽容恰恰就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只要学生能以宽容为切入点结合内在进行合理作文,这也不失为最佳立意,至于用何种文体,这就要看学生最擅长哪种写作体裁了。因此,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教学习惯,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作文内在法则,通过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文章“百花齐放”。

二、激活学生认知潜能,唤醒自主阅读意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作文纯粹是为考试而作,每次作文都几乎不是自己心灵的自然表达。再加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赶鸭子上架”,学生对作文可谓是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在作文课堂上激情四射,学生则是昏昏欲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懂得写作是对生活的自然表达,是内心感悟的结晶;懂得写作不仅可以为考试服务,也会让自身终身发展受益,为此就要激活学生写作兴趣点。而激发学生兴趣最好途径就是“回归生活”。为此,赵谦翔老师提出“绿色作文”理念,其内在就是要求作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就是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找到生活与心灵的碰撞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生活审美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学生才会深刻懂得真正的作文不是“矫情而作”,而是“生活写照”。

回归生活是“真”,有话可说是“实”。做好文“实”,唤醒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是关键。当前的中学生整天沉浸在作业题海中,很少有人能主动在阅读中体味生活的静美。每次作文,很多学生都是忘文兴叹,不知从何写起或者写些什么。笔者在教学中主动降低要求,每周开一节自主阅读课,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章美之所在,能针对自己颇有几分触动的地方进行批注抑或写上一段不限字数、不限文体的感悟。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本逐渐厚了起来,面对作文,“抓耳挠腮”“怨声不断”的现象渐渐少了,学生的作文质量相应有了提高。

三、抓好课堂生态构建,共建写作生态场

语文界素有“大语文”的说法,即把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其他因素都融入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作文作为其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恰能把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以语文课堂为切入点不失为提升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做好语文课堂的生态构建是一个双向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好写作生态场。共建写作生态场,需要将语文课堂立足于“生命”。学生是生命,教材也不乏生命存在。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生命化”的生态场,不仅对挖掘生命潜力有重要意义,而且会推动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都是作文讲堂,都是积累写作素材和开阔写作视野的阵地。

一本薄薄的教材,里面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例如我们可以在杜甫诗词中感受万方多难中的诗圣是如何对生命的坚持与对人格的坚守;在优美的《荷塘月色》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与暗香疏影的画面;在《故都的秋》中感受叠词带来的韵味……课文中的人文生命都是人类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都是写作生态场构建的挖掘点。事实证明,“填鸭式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将语文课堂真正转型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写作生态场的构建。例如在讲授李清照《声声慢》时,笔者大胆地将课堂教给学生,只做“导演”不做“主演”。学生有讲李清照愁情的,有讲李白癫狂状态的,甚至有讲自己喜怒哀乐的,一下子课堂就“活”了起来。最后笔者将学生的讲解做一下简单的梳理总结,然后让学生以“情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不仅高高兴兴接受,作文质量也非常高,这样语文教学就走进了“生态”。

作为语文教师,心中要有“生命教育”,脑中要有“生态意识”,要通过写作生态场的构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挥洒风采,在生活中用真情实意去书写生命的精彩。

作者:赵耀世 单位:四川省安岳中学

第四篇

一、培养高中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除了观察思维能力,我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还需要坚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是作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拥有这种思维能力高中生的作文会变得生动多彩,富有韵味。

执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之后,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题,想象一下自己如果仅仅只有三天光明究竟想要做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想象型作文题目,需要充分发挥高中生的想象能力。由于受到课文的启发,同学们进行了很多想象。其中一名同学是这样想象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尽心孝敬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欠他们得太多,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得到我的回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尽可能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川,因为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过扬州之外的地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和我的同学们搞好关系,我感觉自己以前太自私了,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融洽……”在上述作文片断中,这名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但是也不失实际。看了之后令我非常感动。对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该给予同学们一定的指导。例如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首先给同学们定下了一个具有想象性的作文题目,在此基础之上,在课堂教学当中我还举出了几个具体的例句帮助同学们进行想象,给同学以思维上的启发。如此一来同学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开启。

二、培养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我们的作文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和复杂,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还需要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由近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培养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已经是大势所趋。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生的高考作文是很难得到高分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我还对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次在课堂教学中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当堂作文题目让同学们完成———《穿越剧之我见》。为了启发同学们的辩证思维,我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导引“:前些年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中曾经出现过琼瑶热和武侠热,而到了现在穿越剧大行其道。为什么现在会形成穿越热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同学说“:前些年的琼瑶剧和武侠剧人们都看腻了,不想再看了。如今穿越剧的出现正好可以给人们变换一下口味,吸引观众观看。”有的同学说:“这可能是受到美国大片的影响,美国科幻片中经常是穿越到未来,而我国则喜欢穿越到古代。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而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暂。”有的同学说:“看穿越剧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压力都很大,适当看看穿越剧对于人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虽然穿越剧有点脱离现实。”有的同学说“:我认为不能看穿越剧,这会使一些人的思想陷入幻想当中,脱离生活实际。”……同学们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写作是非常有利的。受到上述观点的启发,同学们很快完成了当堂作文写作,并且其中充满了辩证思维观点,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辩证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分析能力,高考作文中的很多作文题目需要同学们通过一定的分析才能有效完成。因此,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三、结语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不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当中很多语文教师仅仅针对具体的字、词、句进行教学,没有做到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高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在此再次呼吁高中语文教师对该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

作者:曹圣萍 单位: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第五篇

一、转变传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用以往的写作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训练,更不能限制文体和写作的内容,以免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否则学生就会感觉到写作枯燥乏味。教师应通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给他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和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高中语文教学写作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写作文不是困难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的流露,更没有创意,文章生硬没有想象力,不仅得不到高分,也不能吸引教师的眼球,最终打击了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对写作感到厌烦。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积累素材,自主创作,学生在创作中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要积极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大增。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了解和观察身边的事物,运用不同的体裁去创作,可以用不同的感情和语言去描写,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留心观察生活,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影响下产生兴趣自主创作,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见多闻、感受体会融入到语文写作中,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三、通过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具有广阔的外延性和伸展性。而课堂学习只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比较单一教条。殊不知课外学习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语文写作又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只靠一时的课堂教学就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史实类电视节目或新闻类节目,这些节目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时事动态,丰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再如,通过《道德观察》能够让学生了解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和荣辱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可开展图书阅读会、在本班或者全校创办周刊和举办联谊活动,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都可以作为平时写作的素材,都会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的作文变得充实而富有活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作文能力。

四、学生互评作文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作文后面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很少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个性评语,敷衍了事,这样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写作兴趣,甚至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评语的意思,对学生的写作没有起到任何指导作用。这样传统的作文教学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没有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互评作文,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或者班内学生互评作文,也可以同年级整体交换评改,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评阅作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基础知识,制订出各类作文的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评改作文就会胸有成竹了。通过学生相互批改作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别人的作文进行揣摩评阅,然后写出自己的评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写作,通过评改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来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自主写作能力。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