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诗词中花与雨的意境

探讨古诗词中花与雨的意境

万俟咏的《三台》虽是一首应制之作,但却也用“花与雨”表达了别样的情感万俟咏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词学柳永,且与周邦彦等人共同审定旧调,创造新词。这篇《三台》虽为歌功颂德的词作,但因词人精通音律,构思巧妙,平而工,和而雅,仍颇值一读。“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明月的光辉浅浅地映在梨花的花瓣上,洒下一片淡淡的月影。海棠花上留存着清晨的雨露,显得格外水润饱满,春天的气息已然到来。这首词中的“雨”我觉得更有雨后的意味,而“朝雨”更显得生机勃勃、清新俊秀。

我们仿佛可以闻到清新的空气和淡淡的花香。在“花”的意象上,词人选用了“梨花”、“海棠”这两种常见且象征春意的花,盎然的春意已传遍京城内外。既为应制之作,全词通过“花与雨”表达了当时社会清明的政治统治和一副和谐的市民生活图景。

全词表现皇城内外一派生动愉悦的景象,渲染出一派天下太平的气氛。整首词铺叙详尽,宛如一轴《清明上河图》的长卷。花与雨的意象在这首词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场景描写,但却洋溢着浓浓的和谐气氛与悠然情致,虽不是欢天喜地的大喜,却是淡淡的欢愉与无与伦比的亲切之感。这也算是“花与雨”意象的独到体现了吧。

以上所例举词中,花和雨都是作为实物出现的,从比喻义的角度看,花和雨入词又有另一番风味。辛弃疾的《青玉案》可谓是耳熟能详,“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首句以花喻灯,将元宵佳夜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满城的彩灯,就好似枝头各色鲜艳的花朵,那满城的烟火洒下来,就好像悬挂在天际的星星被吹落,下起了一场壮阔璀璨的星星雨。无疑,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幅欢腾的元宵佳节视觉盛宴,其中的热闹与雀跃不言而喻。

这里的花与雨虽是以比喻义的身份出现,但却表达了一种喜悦的感情。下阕的基调似乎与上阕截然不同,有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和难以言表的惆怅。当然全词的重点并不在写景,而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之前的热闹非凡反衬出了“那个人”的与众不同,似与这满城的热闹格格不入。这更像是词人自身的写照,不肯轻易随波逐流,不被世间的污浊所影响,坚定而执着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追寻着,探索着。花与雨虽然只是作为灯火与烟花的喻体出现在词中,但其中表达的含义却是其他词作所不能比的。

“花与雨”的意象在唐宋词中出现并被大量运用,这种表达对后世也照成了影响,在明清小说中并不鲜见。如果说唐宋词中的花与雨还是单纯的情感意象,那么在明清小说中它们便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小说人物性格的体现。在《红楼梦》中,作者把各种花的特性和女子们的个性命运联系在一起。书中写花的篇章实在不少,潇湘馆中翠绿如滴的翠竹,怡红院里红绿相映的芭蕉海棠,蘅芜苑的杜若蘅芜,稻香村的杏花,拢翠庵的梅花。就薛宝钗来说,作者将艳冠群芳的牡丹赠予她,雍容华贵,富丽而不吐芬芳。

宝钗端庄大方而随分从时,博学多知而藏愚守拙。不就是牡丹花的艳而不芳的写照吗?《红楼梦》中的花与女子的性格彼此相衬,相得益彰。至于“雨”的意象在书中也有体现,《红楼梦》中的雨多成了故事演进的背景并延续了表达愁绪的惯例。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书中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卧病潇湘馆,听窗外秋雨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不觉心有所感,遂写成《秋窗风雨夕》。

这里的雨不仅是黛玉写诗的感情契机,也成为之后故事情节推动的重要因素。宝玉冒雨来看黛玉,黛玉心忧宝玉雨天路滑,于是将自己的琉璃绣球灯借给宝玉。虽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在宝黛的爱情中仍是个无法忽视的一环。以秋雨为展现情节的背景,宝黛的互相关心和牵挂在这样的舞台上才得以完美的上演,让读者不由心有所感,也许并不强烈但读者心中仍有淡淡的欣喜与感动。这里“花与雨”意象的体现显然在唐宋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但其体现仍可在唐宋词中找到根源。

唐宋词中“花与雨”的意象多表达愁的情感体验,但其中仍有一些不一样的代表。它们或表达平和安详、生动愉悦的盛世图景;或体现少妇思夫、撒娇可爱的慵懒闲愁;或描绘佳节欢庆、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这些情感体现恰如那“一低头的温柔”,使花与雨的意象更为丰满,也更能使读者感动。这些意象也对后世明清小说造成了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绚烂的瑰宝。

作者:单夕雯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