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信范例

慰问信

慰问信范文1

一、微博的概念、起源及现状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设备、互联网等客户端登录微博消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2006年,美国网站Twitter推出了微博客服务,很快风靡全球,但因监管等问题未能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化微博产品作为Twitter的模仿者与替代品,在2007年开始出现,代表者为饭否、叽歪、嘀咕、做啥、腾讯滔滔。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国内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截至2013年11月,全国微博账号总量突破13亿。美国《时代周刊》评价“微博是地球的脉搏”,以凸显其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功能。众多的媒体机构通过微博和传播最新消息,微博用户通过微博了解信息和新闻,微博既是沟通的渠道,又是传播信息的平台,对新闻的传播产生影响。

二、微博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1.微博使新闻的传播群体呈现多元化

注册微博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任何人只要通过手机或者邮箱便可申请,注册账号后便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信息或者“新鲜事”。因为微博的开放性和公开性,使任何正在使用微博的人都有机会看到在这个平台上的信息,并且无条件地进行评论或者转载,因此普通大众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Twitter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也有人说,“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者。”自从微博应用以来,不少突发事件都是由普通群众第一时间传递出来的。例如,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中,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几乎与事故同时,而这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此后,第一条求救信息也是通过微博传出。

2.微博新闻对传播者没有专业新闻素养要求

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因为新闻传播者具有消息灵通、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等职业敏感,同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对传播者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在微博新闻的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没有新闻知识和素养的业外人士。例如,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61年不遇的暴雨灾难,在广渠门,一名自驾车司机被困水中,众多网友及时通过手机微博信息,据统计,关于“广渠门救援”的微博转发了18万条。虽然这名司机不幸遇难,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传播在争取救援时间方面发挥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在微博上,新闻的传播是由看到这则新闻的个人进行,进而再由其他人进行传播,可以许多人同时传播,没有专业素养的限制。

三、微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影响

1.微博为新闻传播提供新闻源

微博具有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在没有网络和计算机的地方,使用手机流量便可即时消息。于是,很多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的事件内容便可通过微博先于传统媒体。在新闻采集过程中,一般需要当事人提供线索、记者实地采访,而以前作为线索的提供者在注册微博之后,便可在微博上第一时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也可以@相关媒体单位。记者也可以通过微博这一平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这使得信息传播由以往的单一线性模式,转变为多角度裂变式传播模式,由此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

2.微博提高了新闻内容的时效性

当今时代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传播速度对各个媒介来说都是一项考验和挑战,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不仅是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媒体工作的目标。在诸多的网络媒体中,即时性是微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微博实现了任何信息在任何人之间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传播,可以总结为4A,即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

3.微博新闻门槛低,假新闻多发

2013年3月中旬,有网友通过微博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去世的消息,随后这条微博被迅速转载,后被正在拍戏的六小龄童本人澄清后认定为假新闻;曾在2010年也有微博消息说作家金庸去世,甚至被《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转载;2014年1月2日,在《新闻记者》杂志的《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国十大假新闻如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仅1人施救等,均在微博上广泛转载。

四、微博对新闻传播媒介的影响

新闻需要经过选择事实、传播事实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也有口头、信件、电报等,其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由来已久,而互联网的兴起使许多读者由报纸、电视转向网络。微博的出现既是对互联网媒介的应用,又带有一定的创新和改变,影响着当今的新闻媒介。

1.微博促进了新旧媒体的融合

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或者新媒体。网络媒体出现以来,以传播及时、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改变了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使得纸媒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许多纸媒也着手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新闻网站、报纸电子化等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微博的诞生也是其发展的一大契机。2014年2月19日,由人民网研究院的《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中选取的国内较具影响力的150家报纸中,开通新浪微博的有149家,开通腾讯微博的有137家。同时,各大媒体的官方微博都有相应的管理团队,把微博视为向外界展示自己和传递信息的窗口,除了纸媒,网站、电视台也积极入驻微博,实现新旧媒体双渠道的综合发展。

2.微博是新闻媒介与“粉丝”互动交流的平台

传统的纸媒、电视台大多通过读者来信这一方式进行交流,新兴的网络媒体允许读者对相关话题进行评论,但这往往只是读者发表意见,并没有形成互动交流。而微博这一新媒介允许读者发表意见,和其他读者或者传媒机构进行互动,传媒机构能够在第一时间直接了解到观众或者读者的看法和意见。2013年9月5日,“@央视新闻”发起“最美赏月地”投票,号召网友以赏月之美推介自己的家乡,并发起投票;201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起“十一最佳旅游地”话题,以投票或者旅行提示的形式吸引网友的注意力。“最美赏月地”微博活动共持续了17天,收获转评赞共计162791次,“十一最佳旅游地”微博活动仅持续了9天,收获转评赞共计70751次,两家官方微博均利用互动形式让网友参与其中。

五、微博对新闻传播受众的影响

受众是指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包括报刊的读者、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也包括亲身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微博的受众是广大活跃的网民,体现出一些新特点。

1.微博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一体化

微博新闻的传播主要靠微博的转发量,这是一种核裂变式的传播,也是一种接力传播,每一个转载者便是新闻的传播者,而传播者也是新闻最直接的受众,所以构成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一体化。受众本身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者,受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传达给其他人,使其他人成为受众,而自身成为传播者。在微博使用中,受众大多是通过转载成为传播者,从而使新的受众清晰地了解整个新闻事件。此外,传播者对于信息的评论便是反馈的过程,传播、反馈都掌握在受众手里,受众有足够的自主权。所有的传播者都是从受众中产生,传播者与受众呈现一体化的形势。

2.微博新闻对受众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基本原则,微博新闻本身并不一定缺乏客观和真实,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附带传播者的意见,这可能对新的受众产生引导作用。许多网友在转载微博的同时,习惯性地加上自我的评论,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对下一位读者产生影响。此外,注册微博的也有许多通过实名认证的名人,有明星、商业家、媒体人等等,在群众中拥有较为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这些所谓的“舆论领袖”的发言或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对普通网友产生影响,使他们产生思维偏向。

慰问信范文2

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很多房屋都是国家或集体建设,但房屋的管理是本单位物业,造成建管脱节,并且这些房屋老旧,配套设施不齐全,乱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管理者对房屋的建设规划缺乏必要的认知,给其带来对房屋的维护困难。产权关系不明晰。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还是在一个大院的不同单位,房屋的共用部位,包括公用的道路、场地、设施设备等产权界定尚未明确,权、责、利难以界定,给物业管理和收费带来一定困难,导致物业纠纷产生。思想观念转变。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业主受计划经济主体影响较大,对市场经济反应比较弱,物业管理意识淡漠,管理部门不愿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在提高,而现有的物业管理水平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短时间内无法与市场上的物业管理公司抗衡,导致管理部门对改革心有余悸。另一方面,部分员工对物业管理观念需要转变。例如以往不收管理费,改革之后收管理费对职工来说一时难以接受。而要想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必须筹集更多的管理费,这些费用只有向广大居民筹集。

管理体制。现有的物业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服务质量堪忧,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为了克服管理体制不顺的弊端,当前急需建立新的市场管理机制,让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双向选择,使物业管理更加社会化、市场化。只有形成了市场竞争,物业管理部门有了压力,服务质量才会越来越高,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设施改造。由于时间久远,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院及住宅区的设施落后,且老化、不配套、标准较低。一是供水供电系统老化,水电管线过小、消耗大,不够节能环保,且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用电用水的需求;二是由于缺乏管理有的道路及公共场所年久未修,甚至荒废;三是环境卫生差,垃圾堆等场所缺乏管理,绿化带不够。物业管理经费筹措。物业管理改革之后,将会加入到市场竞争的队伍中,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严格执行成本核算,不再提供免费服务。由于是有偿服务,职工必须缴纳相应的管理费用,当务之急除了强化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外,还需建立细化的服务收费标准,包括居民自有房屋的收费标准和公共设施及场所的收费标准等。行业队伍素质。机关事业单位物业管理中心的人员主要来自机关后勤和机构分流人员,其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且还有一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导致无法满足职工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市场竞争力较弱。

加大改革宣传,提高认识。由于员工物业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加大物业管理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一要加大物业管理改革必要性的宣传,让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改革是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行物业管理,虽然是有偿服务,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住户。二要加强对相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教育,打消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疑虑,采取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物业管理改革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要积极向广大员工宣传有关的管理措施办法、服务项目、内容和收费标准等,使物业管理的信息公开透明化,尤其是水电费等收费情况,必须向居民公开,使居民交费交的放心明白。

慰问信范文3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构建,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资源,彰显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理学、工学共存的优势和特色,培养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一体,即“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能力以专业理论适应本学科发展需求为核心要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技能是以符合岗位技术需求为核心要求,设置医院技师型、公司管理型和科研型三种方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创新能力是以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的方式,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是通过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参与临床实践活动,逐渐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实现了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完善专业课程组合设置

专业课程组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了完成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河北联合大学自身具有医、理、工三者优势,对专业课程组合进行了大胆改革。专业课程组合主要以医院技师型、公司管理型和科研型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采用“模块叠加式”的组合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上,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即必须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在教材选用上,坚持自编和优选的方针,以利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围绕实践性要求不断改革,这三个环节保证了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专业课程组合的创新性,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搭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平台。

三、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只有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而又动态优化的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首先,采取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学术氛围。其次,强化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一支由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检验专业教师牵头,集医院、企业、科研院所为一体的技能型、实践型和理论型人才师资团队。再者,崇尚学术自由,使学校的各种资源紧紧围绕有利教师开展科研,有利教师提高学术水平来展开各项工作。再次,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引进那些掌握本领域前沿技术的海外人才,进而带动本领域的全面发展。此外,科学规划人才引进方案,进一步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引进、科学配置。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慰问信范文4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使得大学的语文教学的思维更加的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文化环境和新型人才需求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新方向。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需要正面的引导,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走向知识性与平衡性并重的道路。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

现在大学教育也走向了改革之路,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也走向了改革之路,大学语文教学只有将文化性、时代性、趣味性、运用性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由于当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有些大学设立了中文系,从自身的晋升、职称的评定还有学生的实际就业等现状来看,很多人不愿意上语文课,刚刚毕业上岗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能力、课堂讲授的把控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偏低。久而久之,大学语文课程的位置就变成了配角,不少大学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上没有明确其地位,对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清楚,很多大学开设语文课程仅仅是为了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对原有的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补课。此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外国文化的不断涌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剧烈的冲击,影响了我们的青年一代的思想观、政治观、价值观,使得他们的生活态度及思维形式产生了一定的质的变化,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语文课程的地位非常的艰难。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思维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与时俱进,准确定位语文课程设置目标

要想大学语文课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大众文化语言环境。延续好的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在不不变中寻求新的变化,随时注意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尽量与世界各大学保持同步,从内心深处刺激大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激情。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既不要不断的重复过去中学中学习过的内容,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进行设置。让学生感觉到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确确实实的觉得档次提升了,将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思想、文化交流等密切结合。让大学语文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让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真实而全面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是所有科目的根本,以文化为基调,打破各学科间的互不相干的局面,构建出以大学语文为主的知识全面体,从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

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学术性、运用性、趣味性、学术性原则充分坚持

大学语文课程从内容上看,兼顾的学科知识非常的广泛,是其他课程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对于这样的综合型基础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坚持学术性、运用性、趣味性、学术性原则。大学语文在较大程度上是在向我们的学生讲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既要求我们的教师专业性强,知识渊博,还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随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的研究动向。并将这些导入课堂,使得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就是用科研促进了教学,在注重大学语文课程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趣味性。没有趣味性的课程是没有学生关注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不同作家的生平、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都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呈现给学生的,这些内容大多都拥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提升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时代性贯穿于大学语文课堂,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是数千年来先人的智慧的结晶,呈现给今天的人们是先人的生活与感情,但是这些内容和当前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相距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先人的智慧以及生活,很多我们传统的文化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并没有消亡,还能够给今天的人们以启示。以《孙子兵法》为例,这本貌似是兵书的书籍,为何咋今天任然在被后人研读并被关注,这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深思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大众文化的语言环境,只有源于生活的知识才能用深刻的影响力来感染我们的大学生。教师要善于对较多的社会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理论文化的阐述,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当前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现象的能力。还有就是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实用性,语文课程从自身而言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资源都能够转换成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引入到现代的企业管理当中去。这些方面是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方面。

3、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当前的社会是信息化爆棚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让人应接不暇。总古至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大学老师不管多么的勤快,所能够传授的知识也是非常少的,那么多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了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联系实际,在文学学习中结合个案记性分析并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将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建造开放式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变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教学内容、空间的不断延伸。将互联网、图书馆、现实生活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考评形式就是试卷、考试,要转变观念,建立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励学生赶超前人,敢于挑战权威,还要将学生的平时学习的情况纳入到考核中,最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作者:陈娟 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浅谈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王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

[2]浅谈地方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佳梅…-…《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

慰问信范文5

本文作者:路杰 姚进文 王玉霞 张争妍 单位:甘肃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省白银市卫生局

目前全国卫生统计使用的“官方”系统是全国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此系统始建设于2007年,统计范围包括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填报时间按照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所要求的时点数进行填报,逐级审核报送,产出的数据是卫生系统最权威、法定的卫生统计数据。但近年来由于卫生部各司局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业务统计系统,也要求市州一级填报并经省卫生厅审核后上报卫生部,统计内容与卫生统计存在重叠、指标解释和统计口径不一,出现同一指标产出不同的数据。医改监测时段与卫生统计时段不一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医改年”概念,医改年中的“季”或“期”和自然年中的“季”或“期”不一致。大部分统计人员和各级领导不太了解这一情况,导致同一指标的数据不一致。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不严数据质量是卫生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控制不严,卫生统计就失去了意义。尽管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致使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统计分析与应用不足尽管统计直报系统产出了大量的指标数据,但领导想要的数据往往没有。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指标都是最原始数据,如医疗机构数、床位数、住院病人数等。缺少统计分析数据,如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医疗机构增减、人员增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某种疾病发病趋势数据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由于统计制度太宏观、应用层的产出指标较少等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与统计人员未能积极主动开展统计分析有关。

充分认识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卫生统计数据已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对卫生统计数据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卫生统计数据已成为反映医改成效的主要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工作能否为各级政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是对各级卫生统计机构的重大考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随着广大民众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享有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卫生统计信息,有利于医疗卫生单位和群众了解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进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进医患沟通。卫生统计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2007年以来,从年报、半年报、季报到月报、实时报,医改监测数据报等,统计任务越来越多,统计项目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做实统计基础,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快统计信息化,为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反应医改成效加强卫生统计工作,提高卫生统计数据,使卫生统计数据能真实反应阶段性医改成果及医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人才队伍建设、统计制度的落实、统计口径的统一等方面着手。加强卫生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合理配备统计人员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卫生统计数据的质量。各级卫生部门应按照《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合理设置卫生统计机构并配备专业统计人员;二是加强卫生统计人员培训,通过建立统计人民院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等制度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统计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卫生统计制度及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做好数据收集、整理、报表制作等工作,做到数字来龙去脉清楚,上报数据有根有据;二是实现统计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明确统计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使统计人员规范开展工作,领导了解统计基本概念;三是完善卫生统计指标体系,适当减少全面报表,确保指标体系相对稳定。建立年度考核和数据质量执法检查机制一是将卫生统计工作纳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年度工作综合检查考核范围,利用每年召开的办公室主任会议或信息科长会议,通报当年各单位统计工作情况;二是定期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执法检查或抽查;三是建立统计数据质量通报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定期通报各地、各单位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加强医改数据报送管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按照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建立医改数据库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的通知》(医改办函〔2010〕12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度医改进展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84号)要求,明确医改数据的报送管理、职责、任务分工。明确省卫生厅(局)医改数据报送职责省卫生厅(局)医改办负总责,负责工作布置、审核及协调工作,统计部门负责直报平台升级及维护,各业务处室负责监测数据审核。确定省医改办采集数据报送工作流程根据职责分工,卫生厅(局)医改办或统计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数据收集;各业务处室确定医改数据报送联络人,负责提供和审核数据并签字确认。卫生厅(局)医改办审核数据并报主要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省医改办、卫生部。建立全省医改进展监测数据会审机制卫生厅(局)医改办组织相关处室及时对医改监测数据进行会审,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数据修订,订正确认后再上报省医改办及卫生部,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卫生统计工作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下大力气弥补在卫生统计工作上欠下的帐,使卫生统计数据能真实反应医改中存在的问题和成效,根据统计数据积极调整医改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慰问信范文6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关心、理解、尊重。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希望能够被关系、被理解、被尊重。政治思想工作离开了关心、尊重、理解,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是必须要坚持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正面引导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常用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更能够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同时相比批评教育,更能够被接受,同时更能够让员工感觉到被认同。正面引导教育员工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是需要坚持以身作则。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思想工作者想要对他人进行教育,就必须要端正己身,才能够去教育他人。政治思想工作者是否以身作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的效果。只有政治思想工作者以身作则,他们的言辞才更有说服力、感召力,更能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影响,让真理的力量更能够发挥作用。

二、在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

(一)要树立起依靠员工办好事业单位的观点

事业单位的发展是建立在员工的基础上的,员工是办好事业单位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需要员工去创造,因此必须要将员工放在重要地位。一个事业单位对待员工的态度会直接的表现平时的政治思想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想问题、做决定、办事情的时候都应该积极的吸纳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必须要相信和依靠员工,积极的贯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干部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必须避免各种官僚主义、刚愎自用等一些列的坏毛病。事业单位要将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各种政策原原本本的交给广大员工,要将各种问题和困难向员工坦白,将单位的发展前景清清楚楚地告诉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员工的情绪,让自己成为员工学生的模范,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为事业单位发展献计献力。

(二)工作机制中体现“以人为本”观念

事业单位应该对工作机制进行改革,让工作机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机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为政治思想工作增加活力和生机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对政治思想工作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事业单位的党委必须要意识到自身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与干部职工们的思想变化,充分的发挥出基层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与科学的保障制度,从而做到真正意义是上的客观、公正、公平,完善政治思想工作的管理机制体制。

(三)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个事业单位,想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发挥更多效能。同时还必须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单位内的员工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及时的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对他们的想法、需求、特点都进行掌握,在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事制宜,让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让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教育收到成效。如果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对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疾苦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就业从心理打击员工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消极思想情绪,并会使得这些消极思想情绪漫延扩散。只有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从细微处着手才能够让从平凡的小事件中,体会出单位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管理者的亲和力。这样的事业单位才更具有凝聚力,更加的和谐。

(四)准确把握员工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及时解决

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从其本身的组织文化和形象上入手。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文明单位建设、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来促使单位员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还应该建立以党员和班组骨干为主的队伍,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区域为单位落实责任到相应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头上,同时还要重点关注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家庭。要注重各个区域内的文明建设,治理区域内的“脏、乱、差”等现象,对历年来的各种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要深入了解和体察民情,处理任何事都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宣传教育、疏导为主针对员工所关注的问题,采取稳妥的办法与措施进行妥善的处理与解决,做到不置若罔闻、不推脱、不延误。在处理的过程中尊重人、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爱护人。

慰问信范文7

循证研究强调的是无论公共决策还是个体决策都要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和事实基础上,不能仅从主观经验出发。这对于卫生政策研究具有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中强调尊重规律和科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2006年10月和2010年5月组织了两次集体学习,专门听取专家学者对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律和如何推进我国卫生改革的讲解。[1-2]在改革政策研究过程中,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中外7所机构开展改革思路和政策研究。当改革草案形成后,又在2008年10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询意见的工作。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于次日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两个文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中长期和近期改革的目标、道路和重大政策措施。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的推进,一些原有的和新的政策问题亟需从循证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本文归纳了十大政策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有所借鉴。

1关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与道路选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对全体城乡居民和国际社会做出的庄重承诺,其本质是建立全民统一健康保障体制(universalhealthcoverage)。根据现行政策设计,这一体制主要是通过同时发展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上述目标。但从理论角度分析,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是不划算的、不经济的,将导致有限的公共资源分散投入供方和需方,不能集中使用,且难以组成管理有效的单一费用支付体系(singlepayersystem),不利于控制费用快速上涨。再从国外实践来看,据对179个国家卫生体制的分析,有140个国家通过建立全民预付费的筹资体制如税收方式、依靠公立卫生机构提供的价格低廉的服务来控制居民患病时的经济风险,这一体制就是国民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ervices),也被称为NikolaiSemashko(前苏联第一任卫生部长)模式。[3]另有39个国家采用以居民就业为基础的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筹集卫生资金,化解居民到公立和私立机构接受诊疗服务时的经济风险,这就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4]国际经验已经证明,这两种制度均是有效的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卫生体制。但比较研究证明,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在健康产出水平、卫生体系整体绩效和卫生筹资公平性等方面稍稍优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5]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居民所占比例甚低,且正规部门就业比例高。另从国际上全民统一健康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一般是在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进行权衡与选择,以一种方式为主来实现目标,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情景是罕见的。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到2015年预计达到51.5%。[6]此外,非正规部门就业使得社会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十分艰难。这些制约因素都影响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模式的设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卫生体制的基础。如果不很好地发挥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转而去发展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转轨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将导致大量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被迫改变所有制,出现类似前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延缓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时间。因此,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必须尽快明确,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设计的根本问题。从医药卫生政府监管体制来看,迫切需要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参与本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的中央部门多达16个,推进改革的参与部门更是达到19个之多。行政职能分散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影响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建设成效。据研究,有120多个国家实行的是卫生服务与筹资统一管理的行政体制。这些重要证据和信息应成为我国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设计与改革的重要依据。

2关于基本药物制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5年提出基本药物(essentialmedicine)的概念,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6年的时间,从1977年第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到现在也经过了34年的时间,对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和改善居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7]国际上提出和实施基本药物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的健康问题,控制主要疾病以及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改善居民健康和健康公平。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跟踪国外基本药物政策到90年布基本药物目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次改革中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试图解决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价格、补偿、使用等一揽子问题。实施两年多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和国际最佳实践(bestpractice)仍有较远距离。例如,基本药物是与居民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相联系,国际上只有与居民健康相联系的基本药物目录和政策,没有与医疗卫生机构等级相联系的做法。然而,现实中我国是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来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底,了基本药物目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版本,但二、三级医疗机构版本至今未见踪影;各地在执行中较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平均增幅达到206种,对地区差异的宽度容忍使得基本药物制度所强调的公平原则大打折扣;基本药物应当由统一的公共筹资政策来确保每个居民对药物的可获得性,然而,在此最关键的环节,没能设计或者整合出统一的卫生筹资政策,而是依靠分散的、碎片化的、待遇不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分别支付基本药物费用,使得不同居民在基本药物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保障待遇差距。

3关于如何看待医疗竞争机制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下,我国自1985年以来的医药卫生改革逐步强调医疗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应用,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城镇医药卫生改革更加重视医疗竞争机制的运用,很多人认为,只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供给,就可以解决医疗服务质量、价格甚至是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但从理论角度分析,卫生经济学之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Arrow教授在1963年就发表了著名论文《医疗服务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福利经济学》[8],指出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其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的区别,强调了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认为患者在医疗服务中是难以实现“用脚投票”机制的。最近,我们做了一项文献评价研究,收集了64篇讨论医疗竞争机制的英文文献,分析竞争机制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费用控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64篇文献中有26篇讨论了竞争对于医疗价格的影响,其中12篇文献认为竞争导致医疗费用攀升,有9篇认为降低了医疗费用,另外5篇文献的结论是影响不确定。在医疗质量影响方面,64篇文献中有30篇讨论了竞争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其中有4篇文献认为竞争导致医疗质量下降,9篇认为提升了医疗质量,还有17篇文献认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难以确定。在医疗服务公平性影响方面收集到的文献中,有4篇涉及到公平性。这4篇文献都认为,竞争机制引入以后,无助于医疗服务公平性的改善,反而会有损公平性。在健康投入产出的宏观效率影响方面,有4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一致的:医疗竞争机制引入之后,宏观效率下降。通过以上竞争机制对医疗费用、质量、公平、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对照国内在这方面的认识,显然是把竞争机制想象的过分完美了,应当从更加理性客观的角度来把握和运用市场竞争机制。#p#分页标题#e#

4关于如何看待医疗市场“垄断”的判断

垄断是在讨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时经常听到的词汇。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志在打破垄断,一些人形成了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垄断状态的判断。这一判断正确吗?首先,要明确垄断所讨论和适用的范围。垄断一般是在竞争性生产和服务领域中存在的现象,在竞争机制不能够或者不完全能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去讨论垄断问题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城市路灯的所有者和管理运行维护如果引入多个机构和组织是不经济的,也是难操作的,更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创造出多个政府来管理社会事务。所以,在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不确定性的医疗服务领域讨论竞争问题,本身就是值得质疑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的。第二,退一步来讲,即使可以讨论医疗服务的垄断问题,我国的医疗市场是垄断的吗?根据垄断定义,市场上的服务提供者数量要足够少才是垄断状态。根据2010年全国卫生统计,全国有92.3万所医疗机构,其中医院2.1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2万所。[9]这些机构彼此独立提供服务,没有参与和形成垄断组织。第三,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垄断了吗?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民营医院已经达到7068所,占医院数量的34%。在90.2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仅有55607所[9],其余基本上是个体力量举办的村卫生室和诊所。因此,在所有制方面也不能得到公有制垄断的结论。事实上,我国自1979年就开始鼓励个体行医,经过30多年的发展,非公医疗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多元化办医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点必须形成广泛的共识,才能真正把握好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提供的政策导向与力度。

5关于如何看待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与前面讨论的竞争机制有关联。在相当多的国内现实情形中,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被理解和界定为竞争关系,政策的调控点也集中在如何刺激和加强竞争关系。但是,如果将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认定为竞争的话,意味着模糊了公立和私立机构之间的使命、任务以及功能的区别。这是因为,竞争产生的前提是两类机构具备形成竞争的条件,即:面对相同的服务人群和医疗需求,提供相近或相同的服务内容。然而,多国经验证明,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设置的初衷和目的是不同的,包括经济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也有所区别,公立和私立机构应当是面向不同人群和医疗需求,提供具有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内容。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补与合作,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竞争关系不是两者之间的主流关系。

6关于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的不同点

国有企业改革先于公立医院改革起步,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如股份制等可用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实际中也有经常拿国有企业类比公立医院的情况。但是,公立医院虽与国有企业的资产同属国有资产,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是显然的、不可模糊的。不同点表现在:第一,目标不同。国有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国家提供经济积累。公立医院追求的目标是公共医疗服务最大化,旨在促进居民健康,不在经济产出指标上。第二,资产属性不同。国有企业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而公立医院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部分国有企业交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来管理,但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者是各级财政部门,不是国资委。极个别地方将公立医院交给国资委管理的做法其实质是改变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非经营性属性,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反映了在思想认识层面已经将公立医院和医疗部门当作了赚取经济利益的领域。第三,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统一程度不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济收益越高,则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适销对路,满足了社会需求,其社会效益同时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是统一的。但对公立医院来说,经济收益越高,并不意味着居民更加健康,社会效益未必能够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可能是对立或矛盾的。有鉴于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显著差异,不能盲目将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套用到公立医院改革上来,尤其不能在公立医院内部实行股份多元化的改革。否则,将导致公立医院严重的目标和利益冲突,是难以管理和维持运行的,更不可能保证公益性。

7关于如何看待医疗服务价格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比较注重通过医疗收费来弥补医疗服务的成本,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带有片面倾向的错误共识:医疗服务价格要反映医疗成本的变化。因此,要求医疗服务涨价的呼声不绝于耳。必须认识到,在存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卫生体制内,医疗成本的补偿至少有两个渠道:一是公共财政补助,二是服务收费。财政补助与服务收费共同弥补医疗服务的成本,且是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在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通过公共财政的投入来弥补医疗成本,而不是提高医疗收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升价格总水平,加剧通货膨胀。国际经验表明,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弥补部分服务成本,二是控制医疗服务滥用和不必要的医疗需求,这是更重要的目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立医院的支出中仅有2%~5%来自于向患者收费,其余均是通过预算制由特区政府补偿。因此,要全面认识医疗收费的行为和水平,不能一味强调对医疗成本的补偿作用,也不宜宣传医疗收费水平与技术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较高,给宏观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控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一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医疗收费价格显然是不明智的狭隘短视行为,应当更多地使用财政补助手段来弥补医疗服务成本的上升。

8关于基本医疗保障资金过多结余问题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基金过多结余的问题一直影响和困扰参保职工的受益程度,也影响该制度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据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结余率多在25%~35%之间(图1)。一方面是参保人群反映看病贵,个人自付比例高,负担重;另一方面是医疗保障基金大量沉淀。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建立多元参与的、代表不同方面利益诉求的基金管理新机制,特别是注意增加来自工会和参保居民以及医疗机构的代表。二是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大部门制”改革的要求,将医疗筹资部门与服务管理部门合并到一起。

9关于购买服务说法的辨析#p#分页标题#e#

购买服务是近年来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来源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学说。国际上所谓的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国家为了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通过公共财政向私立非营利性甚至是营利性提供者购买服务。但我国的卫生国情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机构所有制构成方面与国外不同。如果在存有大量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下,不去考虑如何发挥和利用好这些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而是创造一种市场购买机制,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另外一种情况是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而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在国际上仍然属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2010年初,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采用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的研究方法认定,购买服务的做法尚无成功的国家范例,其少数的成功案例仅限于狭小地区的小范围试点探索。[10]历史上,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各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学说在我国的出现意味着政府对这些公立机构补偿的弱化,其实质是减少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这与国外购买服务学说所倡导的方向和一些国家的做法也是不一致的。

慰问信范文8

1.1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2年)指出,信息技术要以培育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它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学生的自我操作练习来掌握技能,要求学生不但能够从理论层面上知晓信息技术,更要具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1.2中小学生学习特点

当前的中小学生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又叫数字土著,他们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数字原住民生活在一个被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包围的数字化环境中,从小便习惯了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当前的中小学生崇尚自主学习,他们习惯于迅速地获取信息,处理多种任务,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等。

1.3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当前中小学生的特点,发现当前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大班集体教学为主,不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增加了教师辅导的难度;课下也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教学观念落后。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动手操作的课程,但是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仍按照传统观念教信息技术课,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仅体现在可以上网和玩电脑。最后,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制度有待完善。目前的信息技术评价仍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考试内容陈旧,考试模式机械呆板,对操作技能的考核依旧是制约信息技术教学的瓶颈。

2微课概念及创新性

2.1微课概念

在国内,“微课”概念最早是由胡铁生老师率先使用的。黎加厚老师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结合上述定义,笔者将微课定义为:围绕某个知识点、难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资源包。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随时随地的学习网络、反复播放的学习形式,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2.2微课的创新性

根据微课定义,归纳出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多样、交互性强等特征,它突破了乏味冗长的课堂教学实录和静态课件的弊端,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特别适合网络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组织形式,结合“翻转课堂”理念,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巨大创新。其优越性体现在:1)微课一般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主题突出,既有利于替代教师的多次讲解,也可实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与学;2)微课播放时间短,一般5~15分钟,符合数字原住民的注意力规律和认知特点;3)微课综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越性,结合翻转课堂的理念,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4)具有强大交互和反馈功能的信息技术微课,能够更好地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测验类微课能够极大改善当前操作技能评价的弊端。

3信息技术微课的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基础知识类、操作技能类、综合作品类等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发不同类型的微课。类型多样的微课,配合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不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活动,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打造全方位的学习空间。

3.1作为学生课前的预习材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语数外等主课,它以操作为主,课时少,如果没有提前预习,学生很难跟上进度。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以微课的形式,给出每节课的学习清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来学习,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2作为教师课堂中重难点讲解的帮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教师可以把操作中的重难点录制下来,做成微课,通过极域电子教室或是其他平台分发给学生。通过微课开展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和学习深度,重难点可以反复学习微课,或请教老师和同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辅导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吃不饱”和“吃撑了”的弊端。

3.3作为学生课后巩固提升的重要资源

信息技术课每周一次,即使学生课堂上完成了相应的操作,没有复习巩固,间隔一周,很容易遗忘。信息技术练习型微课可以起到对所学操作技能的巩固和提升作用。操作技能考核一直是制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难题。教师利用相关软件制作微型考核题,尤其是带有反馈机制的信息技术练习型和测验型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学生通过不断地操作练习,达到巩固其操作技能并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目的。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