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服务论文范例

为老服务论文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1

1维护“老”作者

所谓“老”作者是指在期刊发展历程中持续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即期刊已有的作者,能够持续地投稿的作者。作者持续地将自己科研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投稿到期刊编辑部,说明了作者对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信任和认可。因此,不论选题角度、研究水平、文章质量是否符合期刊办刊宗旨,期刊编辑部都要为他们提供全面、优质和细致的服务,进而与作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选题方向偏离办刊宗旨,或科技论文接近发表水平的文章,经过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对稿件的研究重点,呈现方式等进行修改后,是可以发表的。编辑与作者互动沟通的这一个过程,不仅仅有利于打造期刊的品牌形象,也能从中发现、培养一批忠实的、高水平的作者群。因为期刊本身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作者对期刊的忠实度比较高。

1.1建立良好的信任

在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受到专家和读者认可的期刊,往往都有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的作者群,有一大批能提供优秀科技类论文,代表行业科技研究前言和重点稿件的作者。当然这些成熟科技期刊的作者群也都有各自从无到有,由弱到壮的成长过程。以“机工传媒”科技期刊群为例,“机工传媒”主办的科技期刊有21种,大部分都是当下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的科技期刊。其实,这些期刊在创办初期都经历了稿件数量较少,作者数量较少;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少稿件距离发表还有较大的距离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工传媒”的编辑们对每一篇稿件都进行了认真阅读和检查,对文章的选题和文章内容给出了详细、系统、全面的意见和建议,与作者就稿件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再加之编辑对文章进行润色和校对。经过编辑们审稿和修改的稿件,文章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编辑在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彼此的情况,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通过沟通编辑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行业背景、研究方向和论文撰写能力,同时,作者也较为系统地了解了杂志的投稿要求、期刊定位和办刊宗旨,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日益提升。渐渐地,“机工传媒”的科技期刊刊群的投稿数量不断增长,稿件质量和研究水平也不断提升。当年的作者陪伴着期刊一起长大和成熟,当年的“新”作者,如今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企业单位中的资深专家、高端学者和技术领军人物。他们对“机工传媒”有着浓厚的感情,一旦在技术上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在自己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或技术热点都主动将自己的科技论文投到“机工传媒”的期刊。

1.2缩短审稿周期,提升服务质量

期刊的审稿周期是影响作者期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学术类、科技类期刊的审稿期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有不少学术影响力大的期刊,其审稿周期则长达一年或更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审稿周期的长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作者投稿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一部分优秀作者将稿件投到了审稿周期较短且学术影响力较好的科技期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优化审稿流程,提升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缩短审稿周期的长度。比如为了尽力缩短审稿周期,期刊编辑部一方面精准选择审稿专家,依据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以及审稿专家的空闲时间推送稿件,施行动态化审稿制度。专家对稿件专业领域越熟悉,审稿积极性越高,审稿时间越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审稿专家的人数,比如一篇论文需要2份审稿意见的,编辑部将论文推送四到五位审稿专家。这样便能较快地收集齐2份专家审稿意见,以便于编辑尽快将具体科技论文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最大程度上缩短审稿周期,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障科技论文的质量。

1.3充分利用传播工具,提升传播效果

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科技期刊加大对作者科技成果传播的力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提升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和忠实度;另一方面也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科研成果的传播范围和效果,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换,促进科研成果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说,对科技成果传播的过程,既能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换,是一个良性循环。

2发展“新”作者

所谓发展“新”作者,指的是杂志编辑根据作者培养计划寻找、发现和发掘一大批具有潜在研究能力、有较高潜在有影响力的作者,并对其写作方向和写作内容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邀请他们撰写科技论文。

2.1寻找、发现“新”作者

期刊发展过程中,老作者固然重要,新作者是期刊优秀作者群壮大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很多影响力大的期刊,都在不断挖掘和发现新作者,不断充实和壮大作者群规模。寻找和发现期刊作者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比如科技期刊编辑可以在日常来稿中寻找和发现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研究方向、文字撰写能力等尚未本杂志要求的作者,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撰写与期刊编辑计划相关的内容,发现学术水平相当,但是文章质量距离发表还有一段距离的作者,对其进行培养和指导,进而使其成为期刊主力作者。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单位优秀期刊,从中发现研究能力较高、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与本杂志有关的作者。同时,还可以通过高端学术论坛、科技沙龙等活动,从中发现一批优秀的作者。

2.2利用专家资源发掘“新”作者

科技期刊一般都有各自丰富的专家资源,比如审稿专家、编委会委员、资深编辑等。这些专家在业内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力,学术人脉关系也比较丰富,且比较热衷于科技论文的撰写。科技期刊编辑部可借助这一优势资源,从中发掘和挑选一大批优秀的、资历比较深的作者,这种方式比较省时省力,也能较好地得到专家的认可,沟通起来也比较顺畅。另外,期刊的审稿专家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特别是科技人员的人脉关系,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请期刊审稿专家推荐优秀作者。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省去调查和了解作者行业背景和行业学术研究能力的时间,且都是优秀的作者。

2.3给潜在作者发约稿函

科技期刊编辑部要定期向自己的老作者约稿,同时还要积极地向国内外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尚未在本单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发约稿函。约稿函中要明确写出期刊的定位、办刊宗旨、近期研究热点、以往典型案例,专栏特色等,重点是说明约稿原因,简要说明杂志研究方向与作者研究方向的切合点。总之,约稿函的目的是使潜在作者能够通过约稿函选择你的科技期刊投稿,自己的科研成果。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2

1寻找和拓展优秀作者群的渠道

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的主要构建者,而作者又是最为关键的角色。没有作者提供优质稿源,期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编辑除了承担稿件的初审、送审和编辑加工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稿,即寻找优质稿源———也就是挖掘优秀作者。《暴雨灾害》近几年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优秀作者群。

1.1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管理为作者群的深层次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5]。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已加入中国知网、维普等知名数据库,数据库通过对海量的期刊、会议、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汇总和整理,已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如通过对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和“数字化学习研究”等模块的全方位分析,可以获取不同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不同刊物的高影响力论文以及作者的单位、研究方向、总发文量、被引频次等重要信息,编辑可以根据本刊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挖掘一批优质作者,加入到优秀作者数据库中。

1.2跟踪重大基金项目

一般而言,国内重点科学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面上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等等。这些基金项目大多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项目组成员主要由首席专家、科研骨干等业内精英组成,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首创性和前瞻性,且大多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因此,以基金为中心发掘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对期刊核心影响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编辑可以通过国家基金委网站或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进行查找和甄选与本刊相关的基金项目,了解其课题组长和成员详细个人信息以及前期发文情况。基金一般具有较长的延续性,其参与者多为行业内领军人物,编辑应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与项目组成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并根据其研究内容制定相应的栏目和专题,提前组稿和约稿。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紧密跟踪基金项目及其科研团队的研究动向,与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以期达到深度合作,从而获取基金团队优秀稿件的首发权。

1.3参加或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是业内交流和分享科研成果及研究动态的重要平台,也是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云集之地,是编辑与作者、读者、专家面对面交流的绝佳场所。编辑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机会,通过认真聆听会议报告,不仅能快速发现心仪的稿源,还能及时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前沿,拓展选题和组稿的思路。编辑通过参会、办会与会议代表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可迅速发现并结识一批优秀作者[6]。

1.4充分发挥编委会优势作用

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学术机构,编委会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在于确定期刊办刊宗旨,把握期刊学术导向[7]。期刊的编委会成员一般均为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为国家基金项目的承担者,有的甚至是基金项目评委,不仅专业知识底蕴深厚,而且熟知本领域相关研究动态及杰出科研骨干。因此,编辑除了委以编委部分学术鉴定或学术引导的职责之外,还应充分调动编委撰稿、荐稿或推荐优质作者的积极性。《暴雨灾害》采用每年评选“优秀编委贡献奖”的激励机制,从编委撰稿、荐稿、审稿数量及质量多方面定量考评和打分,年终评选十名优秀编委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编委对刊物的支持力度。

2作者队伍建设的编辑策略

编辑是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在整个编辑出版流程中,编辑也是唯一与作者直接联系或面对面交流的对象。因此,编辑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至关重要。编辑必须重视自身道德水准、治学态度、学术能力、人格魅力的修炼。

2.1以编辑的人格魅力凝聚作者

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备的吸引人的力量。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而言,其人格魅力是指出类拔萃,令作者和专家敬佩和欣赏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特质[8]。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学术底蕴、健全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优雅的谈吐会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待作者热情大方、真诚坦率、一视同仁;对待来稿公平公正,以质论稿,不偏不倚;善待作者的劳动成果,快速处理作者的稿件,耐心回答作者的提问,及时解决作者的困惑;践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培养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工作作风。当编辑具备了上述特质,自然会在作者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必然会赢得作者的信任、理解和友谊。当他们每有新作完成时,肯定会第一时间投给自己钦佩和欣赏的编辑。

2.2以高速的编审效率征服作者

目前学术类期刊的审稿周期普遍偏长,大多为2-6个月左右,有的甚至长达一年之久,这对于面临毕业的硕博生或等待职称晋升、项目结题的科技人员,无疑是令人焦灼的因素。审稿周期的长短已然成为影响作者投稿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期刊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因此,编辑如能在缩短审稿周期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定可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编辑可通过从强化编辑初审力度,把好稿件初次筛选关;完善专家审稿体系,精准遴选最佳审稿人;设计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审稿单,提供协助专家审稿的辅助信息;注重审稿意见的再加工,提供清晰具体的修改建议[9]等四个方面下真功夫,则可大大提高专家审稿效率,从而缩短出版周期,获取更多优秀作者的青睐,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声誉。良性循环的结果必然是吸引、留住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

2.3以优质的编审服务感化作者

首先,重视和善待“老”作者。所谓“老”作者,是指长期以来信赖和支持期刊,且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俱佳,能为期刊提供高质量稿件的优秀作者。这类作者是期刊的中流砥柱,编辑要高度重视,力争为其提供全面、细致、周到的服务。对于“老”作者的来稿,可以考虑建立绿色审稿通道,优先初审和送审;每一期电子版排好后,第一时间推送给“老”作者阅读,让他们时时了解期刊选题和动向,为期刊的发展建言献策;定期向“老”作者发送期刊选题策划内容及约稿函;每逢节假期给“老”作者发送祝福信息和问候,或者赠送带有期刊标志的小礼品。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优质服务,让“老”作者感受到编辑的重视和关怀,激发他们的写作和投稿热情。其次,引导和培养“新”作者。所谓“新”作者,是指初次投稿,有相当的专业理论和科研基础,但写作经验略微欠缺,尚需编辑适当指导和帮助的潜力作者,他们是期刊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在自由来稿中,在校研究生的来稿占有相当的比例。研究生撰文特点大多为立意还算新颖,研究方法基本正确,但写作经验欠缺导致文中常常存在基本要素残缺、引言撰写不到位、内容详略把握不当,摘要和结论缺乏提炼,讨论缺乏深度等不足。编辑应协助作者熟悉论文写作规范,理清研究思路,清除无关的枝枝蔓蔓,最终形成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结论清晰、讨论深刻的优质论文[10]。此外,还有一部分“新”作者来自基层和业务工作一线,他们业务或技术经验丰富,写作意愿强烈,但缺少成果归纳和写作技巧,对于此类作者,编辑要多加指导和培养,可以根据其成果内容,为他们提供合适的选题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也可亲临基层举办科技论文写作培训,快速提高他们的归纳提炼能力。潜力作者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帮助后,必将心怀感激,增强动力和自信,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将立竿见影。经过反复历练后,也有不少潜力作者晋级为优秀作者。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3

1钱七虎何许人也?

钱七虎,这个很霸气威猛的名字,究竟何许人也?大家都尊敬他,更想学习他的科学家精神。钱七虎同志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少将军衔)13年(1983—1996年),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13年(2003—2016年),是原解放军理工大学、现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和岩石动力学专家。他先后主持完成了30余项重要课题研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平面波核爆炸压力模拟器,创建爆炸、冲击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先后培养出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部级科技尖兵10余人,所在团队被评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他于2013年被授予中央军委一等功,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钱院士不仅乐意向岩土工程领域的年轻人讲授专业知识,更让人崇敬的是教会年轻人如何去拥有成功的人生,如新科院士何满潮、冯夏庭、康红普、李术才、赵阳升、杨春和等,均受益于他。钱院士是一位顶尖领军人物,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为我国防护工程科研和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世人所知。我熟知这个名字并引以为豪的是有机会在钱老指导下主办科技期刊,虽然认识钱老不到20载,但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操一直深刻影响着我的后半生。

2钱老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让我钦佩不已

以“钱老”称之是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感恩。由于钱老身兼多职,任务多、担子重、工作忙,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理事长之前,他参加学会和学报学术交流活动不太多,但只要有机会参加,每次都全身心地投入,不是认真准备大会报告,就是主动参加讨论发言。记得2004年5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下文简称“中文学报”)在湖北宜昌召开编委会议,我刚接手办刊工作,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特地委托学会副秘书长参会并转送他的亲笔信,鼓励我和编辑同人努力做好学报这个重要的“窗口工作”。同时要求他的科研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地方岩土工程学术交流和支持学报办刊工作,如果个别成员不够积极或松懈了,他总是提醒他们要发挥部队优势,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大胆参与学术交流,努力成为军事学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军事技术人才。钱老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但教育工作从不简单粗暴,总是以理服人,以自己的言行不断影响和鼓励大家。无论是与钱老面对面交流,还是阅读他的学术专著和论文,都彰显出他内在的素养,渗透着正直、尊重和友善,在谈话中透露出的智慧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超出常人的特质,都让大家钦佩不已。钱老不仅充满智慧,还心怀国家,情系百姓,2020年他把获奖的1600万元全部捐献,其中向肺炎疫情重灾区武汉捐献了650万元,为西部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上海中学母校和学会共捐献了950万元。钱老常对我们说:“你支持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支持帮助你!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支持帮助他人———作者、编委、审稿人和读者,相信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充实你的每天日常工作。”他让我们学会从好书和编辑实践中汲取营养,创造条件认真撰写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进展方向的论文,让编者、作者、审稿者和读者之间的友谊交流变成一种完美的艺术。我也在他的指导下撰写了2篇专业文章,业务水平和办刊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成为他办学报的得力助手。

3亲力亲为将中文学报办成精品期刊

2004年10月在成都开会期间,为解决中文学报“由半月刊恢复月刊”的问题,我向从未谋面的钱院士提出了当面汇报办刊工作的请求,他不仅当即答应,而且在前往会场的大巴车上就开始了我们的交谈。在听取了我准备几个月的调研汇报后,他语重心长地说:当时中文学报“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现在看来确实有些仓促,应经过充分论证后再提出恢复月刊十分必要”。中文学报恢复月刊后,钱院士还热情为其设立“陈宗基讲座”,并作为名誉主编积极与主编团队一起组织和参加每一年度的编委会活动[1](2005—2014年)。每次会上,他总是鼓励和肯定专职主编团队和编辑部同人“为人做嫁衣”的辛苦劳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一再强调中文学报的编辑队伍应力求稳定且逐步提升专业素养。钱院士到场的每一次编委会活动,编辑部同人都会深受鼓舞,大家同心协力,踏实肯干,用心组稿约稿,耐心审稿定稿,细心编辑加工,促使中文学报在业内影响力和认可度较高、各项指标明显提升,且连续获得2006—2018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C类、B类和Top50项目资助,还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资助(2019—2023年)。

4坚韧不拔创办一流英文期刊

4.1倡导办刊,举贤执着担当早在1990年,全国几大岩土工程专业学会曾多次探讨创办英文期刊,并写入会议纪要。2004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第8次全国岩石力学大会期间,时任理事长钱七虎院士根据中央领导关于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要发声的指示,提议由我牵头组织创办英文期刊,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办成。直至2007年8月,在成都召开的中文学报第7届编委会换届会上,钱院士再次积极推动此事。他反复睿智地强调:“一流的?际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办好一流科技期刊是优秀学会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只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办好一流学术期刊。21世纪,重大岩土工程在中国,我们应该克服一切困难,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创办一流英文期刊。”在钱院士的努力和坚持下,虽然当时一时未选聘到办英文期刊适合的人选,但我在保证做好中文期刊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准备繁杂的刊号申请材料,并往返武汉—北京多次沟通刊号事宜。2009年10月,在钱七虎院士的坚持和武汉岩土力学所2届领导冯夏庭所长、李海波所长的支持下,《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以下简称“英文学报”)终于艰难创刊,成为国内岩土工程领域的唯一一家品牌英文学术期刊。在2008年之后的10多年,钱院士担任英文学报首任主编,我作为执行主编协助他管理英文学报,继续学习、落实和践行他的思想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优秀岩土工程方面的英文稿件,为争取办国际一流英文科技期刊创造有利条件。钱院士为学会和2本学报的全身心付出,对学会和刊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2身先士卒,积极撰稿组稿钱老从2009年开始连续担任英文学报主编,他带头先后发表3篇高质量论文,其中2016年发表的《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控进展、挑战与对策》[2]一文至目前被引用50余次,下载量数万次。为创办一流期刊,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他约请了崔玉军、井兰茹、李春林、邵建富、蔡明、李香玲、张峰、张春良等国际知名海外华人岩石力学与土力学科学家担任编委或副主编,特别是邀请澳大利亚科学院布朗院士担任名誉主编,他明确要求,刊物的编委、审稿人、作者、读者都应努力做到国际化。对审稿,他要求2位审稿人中必须有1位是这个领域中高水平的国外小同行学者;对邀请海外学者,他指示不应只是请他们做几场报告、与年轻人进行几次交流,重点应请他们留几篇好文章或担任客座主编为英文学报组约有影响力的专辑。钱老亲自组约了2个国际与国内高水平重大岩土工程专辑,他常常说: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中国的期刊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我们应该有信心去争取更多国外优秀作者的稿件,鼓励担任编委的科学家积极为学报撰稿、约稿和审稿。钱主编的言传身教,使英文学报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4.3主动培养,激发年轻学者热情钱老的办刊理念和对青年人才的关心、信任和培育,促进了英文学报迅速发展。他认为,由国家出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没有理由把这些好的成果都拿到国外期刊去发表。因此,他非常重视年轻学者的成果,认为年轻人是中国岩土工程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创新性强且精力充沛,最有可能做出好的优秀成果。前几年,英文学报尚未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不少年轻人一时不愿意把他们辛辛苦苦撰写的英文在国内的期刊上。针对这一状况,钱主编一方面让我们编辑多理解作者的难处,要求我们冷静面对这种严峻挑战,首先自己想方设法用心办成一流学术期刊;另一方面他主动热情地向年轻学者做动员启发工作,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亲自给80余位“杰青”“千人”“长江学者”和中国科学院“百人”写信征稿,并邀请其中30余位积极为英文学报撰稿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在武汉召开的国际岩土数值分析会议,展示他们的成果,钱老还组织一批专家针对这些报告进行点评,会后给他们颁发英文学报特约撰稿人证书和奖金。现在我们的作者队伍不断扩大,更令人欣喜的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中、年轻学者。为培养和帮助青年人健康成长,鼓励他们把最好的成果发表在我国英文学报上,在一位副主编的建议下,学会特别设立了“钱七虎讲座”,并将原学会青年科技金奖和银奖改为“钱七虎奖”。钱院士谆谆嘱咐年轻学者在重大岩土工程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看到在中国国家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应用岩土工程、计算岩土工程的学者不只专注于发论文、出研究成果,也要用岩土力学理论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重大岩土工程建设的实际问题,还要注意与其他交叉学科更好地融合。

4.4高瞻远瞩,确立长远目标在英文学报办刊之初,钱主编的最大愿望是不断扩大它的国际影响力,争取用七八年时间发展到日本岩土工程学会主办的《土工基础》、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国际岩土力学学报》的水平。现在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甚至略有超越,当前正对标《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科学学报》《地质工程》和《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的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钱老期望:等到5年、10年之后,我们的英文学报能够和上述4大国际名刊并驾齐驱,或者当人们提起岩土工程领域的英文期刊,除了国际4大名刊就能首先想到我们英文学报。2019年2月,钱主编为英文学报创刊10周年题词:“创办世界一流期刊,推动学科稳步发展。”他殷切希望并强调,创办高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既要与时俱进,更需分析和弄清期刊发展规律,主动找出制约期刊发展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2019年9月,他亲自部署申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并顺利获得“领军期刊”资助。他认为,提高英文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和引领岩土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在推动岩土工程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中彰显中国实力、发挥中国作用,关键是不忘初心、明确定位、确立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2020年7月25日,在他主持召开的第33次英文学报主编、副主编联席创新发展规划会议[3]上,确定了新征程、新起点的2个阶段目标:1)2020—2024年,为成熟发展阶段。优化主编团队与提升编辑素质,组约发表国内国际高水平论文,及时上线与出版,不过多增加篇幅,不收取版面费;2022年改为月刊,每期页码控制在110页左右;2024年,JCR、CiteScore和WAJCI影响因子分别力争达到5.5、8.1和5.2,重点提升世界范围学科影响力与业内口碑,接近世界一流学术期刊标准。2)2025—2029年(创刊20周年),为开拓创收阶段。设立英文学报欧美地区编辑分部,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力争2029年的JCR、CiteScore和WAJCI影响因子分别达到7.5、10.5和7.1,对标国际4大名刊,进入世界一流学术期刊阵营,名副其实地与国际4大名刊并驾齐驱。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4

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策划能力

编辑人员的策划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新时期的编辑人员如果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首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策划者,策划出论文的主题进而引导舆论的导向,并且为大多数读者所喜欢。也就是说,编辑不仅要有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建立规划意识、导向意识、效率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现代意识。新老编辑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新编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论文、期刊的推广及后期服务,如建立专门的期刊网站,网站内容可以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这样就可以增加期刊的知名度。编辑者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策划能力来把论文写好,把期刊办好。

(二)前瞻能力

编辑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的科研论文,所以会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最近几年浮躁的社会风气造成了科研论文的粗制滥造,其中不乏有重复投稿以及实验还没做完就的现象。编辑人员在进行文章改动的时候就应该具有前瞻能力,严格遵守工匠精神,在初读论文,初改论文,初审论文等每一个步骤中严格把关,发现规律及问题,避免重复发表及错误论文的发表等现象。现在有很多的学生学者会有一稿多投的现象产生,如若编辑人员不具备基本的前瞻能力,没有工匠精神就很难,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学生作者方面,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与研究生院、教务处、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三)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人员在进行编辑的时候不仅要调整论文的格式,更是要核对文章内容。根据以往的编辑常见错误来看,很多论文中出现概念错误,数据错误等一系列问题就将其发表。因此编辑需要在每一步都严格审查,修改格式的同时也要修改论文中的学术错误。编辑人员需要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进而编辑出优质的论文,为读者更好地服务。

(四)校对能力

校对工作似乎不是一项技术活,也不需要多高的学历水平,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似乎也不大,但是校对工作更能体现出编辑的工作态度,是否脚踏实地、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一篇论文。往往校对工作出现的错误最多,返稿现象也屡见不鲜。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就需要编辑严谨认真地对待论文,进行细致地校对,核实实验数据与图标。校对能力是每一个编辑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校对工作中,要秉承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心态,校对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细微之处,这也是一个编辑份内的工作。

(五)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在编辑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人情稿”。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社交圈子。论文的发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朋友的年终奖等等。但是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平等地对待各式稿件,对于那些质量不过关的稿件就要严肃处理,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语言功底欠佳的论文坚决返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编辑的职业道德。正确处理“人情稿”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编辑需要时刻秉承着一颗公平公正之心,严格把控的质量,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如果发表了质量不好的论文,不仅自己可能会有丢工作的可能,更会影响到科技期刊的名誉。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会有些稀奇古怪的论文需要你来应对,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颗平常心。有一些论文也有可能因为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的原因不能发表,因为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就需要对作者耐心地提出意见以及合适的慰藉。在期刊界也有过论文被返修无数次的例子,作者修改的总是达不到你的要求,也有一些作者只是急于发表,对于科研成果并没有积极的态度,这些时候就需要编辑自我情绪的控制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地修改稿件,对返修的稿件提出意见。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

二、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培养方法

在新的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编辑。从企业到学校、社会,要重视编辑的培养。只有建立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才可以使中国新闻出版业健康持续发展。在大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改善目前编辑人员的素质

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总体上不向外资企业开放,但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进入出版业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出版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新闻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竞争中,中国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新闻出版企业必须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编辑人员队伍建设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前提,没有人才的支持,期刊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出版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和吸纳优秀人才,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培养;分析;对策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交流的重要平台,它最广大的受众群体是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高等院校和一些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据统计,全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农业科技类期刊600多种,作者投稿选择余地较大,其中地方性农业期刊与全国性的核心强刊相比办刊力量相对薄弱,学术评价指标不高,在吸取科研项目以及创新成果数量上缺少核心竞争力,因此都会面临稿源不足,择稿困难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打造期刊自身特色,构建一支稳定的作者群将是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作者群调查分析

《辽宁农业科学》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其作者主要来源于辽宁省内科研院校以及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近年来通过会议交流,网站宣传,省外作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作者身份特征以及所属单位的分布情况,有助于编辑把握期刊的稿源,也能够了解各单位的科研动向,以及各个不同层次科研人员投搞活跃程度。本文对《辽宁农业科学》2017-2019年刊登的461篇文章第一作者的身份以及单位类型进行了统计,其中作者身份分为初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副高、正高级)以及学生;单位类型分为科研单位(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各级高等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包括各级农技中心,农业局、种子站)还有一小部分单位是公司的作者(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初中级以及副高级职称作者占多数,这与其需要评职称以及他们是其部门主要科研工作力量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也有一些学生作者,充分显示了本刊在保证文章符合刊登条件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各个层面作者投稿的需求;《辽宁农业科学》是农业科技类期刊,因此,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比较多,约占整个刊稿量89%,他们也是本刊的核心作者群。

二、作者群培养对策

(一)全面提高服务作者的意识。在整个期刊的出版体系中,作者是处于“源头”位置的,只有作者源源不断的来稿,这个出版流程才能进行下去,由此可见作者对于期刊生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编辑只是习惯于在办公室编辑稿件,经常面对的是文字,只是对文章进行编辑、校对、修改;对作者的一些的诉求、咨询,缺少服务意识,不够重视,很少从作者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思路,总是习惯用自身现有知识评价文章的好坏,是否刊用。众所周知,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包括农业各个层面,编辑虽然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储备,但是完全不足以应付多学科,所以,面对不同文章,与作者的有效沟通显得十分必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电话、微信,QQ、邮件等等,通过最初咨询稿件接收情况,何时能刊用,到后来文章中的技术问题,都需要与作者保持联系,这时作为编辑一定要有耐心,要虚心,时刻记住编辑就是给他人作嫁衣的工作,不断地缝缝补补,通过你来我往的多次沟通,不但会使文章达到最好的刊登状态,还能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作者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以后写文章总会想到这个期刊,还会一传十,十传百,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形成一批稳定的作者群。

(二)增加特色栏目,吸纳作者投稿。农业科技类期刊增设特色栏目对其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辽宁农业科学》为例,作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期刊,是整个辽宁省内农业科研人员展示科研成果、作物新品种以及实用技术的阵地,也是普通百姓了解农业动向,获取所需农业信息的平台。近几年刊物主要栏目是研究报告、综述与论坛、简报、选育报告、技术交流等5大块,综合性很强,如果能不定期的设立一些特色栏目,例如针对大家都很关注的“三农”问题,诸如农业土地资源、农村人口就业、乡村旅游等热点可以设立“新农村建设”这样的特色栏目,收集专业人员稿件,集中发表,进行透彻解读;如在某个时期发生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农民急切需要得到专家的帮助,我们可以设立“专家论坛”栏目,专业、全面、系统地解说相关问题,等等。通过特色栏目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撰写文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表观点,这样既能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增加其权威性和实用性,也能增强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作者群进一步扩大。

(三)加快编辑出版流程。《辽宁农业科学》现为双月刊,每双月18号出版,出版周期为60天,这期间的编辑流程是稿件收录→初审→排版→定稿校对→主编审稿→再校对→作者自校对→三校对→出版,如果期刊出版的周期延长,的时效性势必会降低,也不利于吸引作者投稿。因此就要求我们编辑加快出版流程,对准备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缩短作者等待结果的时间,减少稿件外流;同时,需要修改的稿件及时与作者沟通,限时改回;编辑要加快排版速度,送主编审阅及时审回,校对如期完成,最后做到按时出版。这样就能满足投稿作者见刊快的心里,大大提高了作者再投稿的热情,对稳定作者群有很大的好处。

(四)稳定老作者,开发潜在作者群。《辽宁农业科学》作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同时也是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方收录期刊,有它稳定的作者群,主要来自省内各级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他们因晋职称、课题结题、项目验收、硕(博)士毕业,有的需求,所撰写的文章通常是基金项目论文,是几年辛苦农业科研工作的总结和提炼,他们是一批稳定和优质的作者群,这批作者使本刊文章的质量得到的持续性的保障。近几年,通过对外参加期刊会议、宣传、联系,增加了来自外省市诸如河海大学、商洛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高校的论文作者,论文主要是农业经济方面,质量也很高,同时填补我刊这方面文章少的空缺,而且投入本刊的稿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他们逐渐成为《辽宁农业科学》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基层农技部门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投在本刊的论文数量有限,这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他们长年在乡下跟农民打交道,了解生产一线情况,了解农民的需求,他们是把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给农民的“桥梁”,虽然也有晋职称的需求,是本刊潜在的作者群,但是符合我们内容格式要求的文章“怎么写”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个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编辑通过多种方式,如提供范文或者是在期刊夹页中附上格式要求,并对其投来的文章用心修改,长此以往,这部分作者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投来的稿件自然会越来越多。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6

温儒敏首先从学术研究、教学和语文教育几个方面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工作。他说,这三件事中比较满意的还是教学,对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始终是看重,也很投入的。在当今论文项目“唱主角”的风气中,特别要强调教学这份本职工作,对于当老师这个“志业”,还是比较心安的。

温儒敏说,一代有一代之学术,新生代学者有他们的优势,也有困惑与艰难,比如“项目化”的生存,思想言论的守成与禁锢,以及学术生产“泡沫化”,等等。现在的问题是文章太多,发表了即使同行也很少关注,无人喝彩,也无人切磋,这种学术“泡沫化”的氛围确实会消减做学问的冲动与成就感。但无论如何,空间总还是有的,也总还是有一部分人做研究不只是为了“稻粱谋”的,他们仍然会痴迷于学术,有滋有味地做出有价值的探究。

温儒敏认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不宜太小,要有问题意识,有批判精神,不要陈陈相因,不要满足于发表那种别致却又意思不大的文章。他顺便透露在这次疫情期间,关门闭户,应酬少了,精力集中了,反而能写一些东西,又回到专业的研究。近年来他编写了两种书。一是《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重新读鲁迅,的确有些心得体会。第二种是《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分析鉴赏现代26位作家的代表作,特别对中小学语文常选收的一些经典,一些讲“偏”了的作品做了新的深入的阐释。

钱理群(北大中文系教授)是第一个“与谈者”。他说,“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是一百多年前鲁迅在《摩罗诗力说》这篇文章结尾的话,号召以文艺的力量来振发荒芜的精神,改造国民,温儒敏以此作为他的自选集书名,非常好,一看就令人振奋。温儒敏的鲁迅研究,突出了鲁迅作为“精神界战士”的意义之重要性,强调了文学研究要坚守“底线”,说现代中国人的话,而不是外国人的话、古人的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他人的话。说真心的话,而不是违心的假话。这也是现代文学的传统,现代文学研究的“魂”。

钱理群提到温儒敏对文学研究“边界”和“价值尺度”问题的关注,看重作家作品的评价与阐释,认为这是值得学界反思的。这些年的文学研究的确缺少了“文学味”,而文学史的研究总还是要从文学出发,以作家作品为基点,回归文学。他还指出,“守正创新”是温儒敏学术思想的一个关键,也是其学术教学活动的特点与贡献。现代文学研究要有“活气”,就要参与当代价值的构建,关注现实中潜在或显在的现代文学的传统因素,而“后疫情”时代现代文学研究如何发现并激活温儒敏所说的“新传统”,可能是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新机遇。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教授)认为,温儒敏的自选集收有他鲁迅研究的多篇论文,有的写得比较早,但老温不一定是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最重要的学者,他更重要的贡献是比较文学和批评史、学科史,他在鲁迅和现代作家研究中较早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视野。老温的《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是国内第一部认真辨析现实主义思潮史的著作,当初影响颇大,开风气之先,启发了后来不少关于思潮流派的论述。而他的学科史研究也很能体现老温治学的特点:学术敏感与社会责任并重。有关《思想史能否取替文学史》及《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等多篇文章都是针砭时弊、对症下药的,这与作者担任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的角色有关。

陈平原说,四十年来温儒敏担任过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他不是尸位素餐,而是真干事,在每个位置上都做出了成绩,这点不能不令人感佩。这些年老温主持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很难的工作,得到很多掌声,也收获了不少“砖头”。日后的学术史研究可能会更加看重老温在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陈平原说,王瑶先生的弟子中,有人专精学问,有人喜欢教书,有人擅长行政,老温则是兼及教学、科研与行政。这个评价其实很不一般。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指出,“自选集”中有一篇文章(《“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提到“文学生活”概念,其实是温儒敏的一大学术贡献。当下,文学以零碎的无处不在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如何应对“文学生活”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成为展开这一课题的核心要义。“文学生活”的提出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的开拓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这种研究很关注普通读者的阅读反馈和作品的生产传播,使得文学研究更加完整。同时“文学生活”研究也会格外关注文学经典与大众对接的有效途径,有着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关注“文学生活”的问题,强调文学创作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人与事上,不应该只研究文学制度,而温儒敏“文学生活”提供了极富生产力的新方向。文学的内部生活及外部生活都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空间,读者审美的形成、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互动乃至一个时代如何理解文学都可以作为展开的方向。而温儒敏对语文教材的编纂,恰恰是直接接入大众“文学生活”的一种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中忱(清华大学教授)用五个字总结了温儒敏学术的特点——“全面而均衡”。这首先体现在研究的视野和格局上。在纵的方面以现代文学为根基,同时密切关注正在进行着的当下的文学,甚至直接针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发言。横的方面,他很早就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尝试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考察中国文学,开比较文学研究风气之先。“全面而均衡”还表现在温儒敏的理论分析、文本细读、文学史现象的把握上,温儒敏在几个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成就,并且在整体上保持均衡。温儒敏的批评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都建立在细读基础上,再提升至理论阐释。他的学术论文表面上比较平实,不炫耀,不煽情,但敢于直言判断,有立足本土经验的理论原创。

吴晓东(北大中文系教授)将温儒敏放在王瑶的学术“谱系”中来讨论,认为温儒敏继承了王瑶先生做学问的某些特点,比如有大格局,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还能够知人论世,有政治智慧。温儒敏作为王瑶的学生,其学术研究始终比较关注现实,注重知识分子的警示作用,而又懂得学术政治和必要的妥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中的诸多文章都表现出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并重,具有当下意识和关怀,有批判的锋芒。

吴晓东认为温儒敏的鲁迅研究也自有其特色,比如关注鲁迅与中国文化转型的关系、鲁迅的当代价值问题,等等。他还指出,温儒敏的作家作品研究并不离开文学奢谈意义,他的作品分析很细致,注意把叙事学和诗学结合,这对于拓展叙事学研究领域以及建立诗学研究模式是有重要启示的。

贺桂梅(北大中文系教授)是北大中文系党委书记。她代表中文系祝贺温儒敏的自选集出版。她大致勾勒了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了现代文学规范化和学院化带来的某些危机,而温儒敏的研究,特别是他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以及教材的编写,恰恰是来自于对现代文学危机的反思,突破学科自足的那层坚硬的“壳”,也展现了这个学科研究拓展与解放的可能性。如何把现代文学的“新传统”引入当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教育,反过来会给现代文学学科的革新与拓展提供动力和资源,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突破性的课题。

贺桂梅还指出,温儒敏的研究是扎实而多面向的,为我们打开了现代文学研究可能包含的四层意涵,即作为学术研究的现代文学、作为教育的现代文学、作为经典的现代文学和作为“文学生活”的现代文学,每个面向都指引着我们去反思现代文学的“边界与尺度”。现代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如何与古代传统对话,如何应对当下社会思潮并将其转化为当下的精神生活,这都有待于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与反思。

张颐武(北大中文系教授)说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可能存在学科界限,而温儒敏是把“现代”与“当代”打通了的,这本来就应当是一个学科。温儒敏对贾平凹、莫言等当代作家的评论更加注重采用文学史的角度,有他独特的发现,有时他的发现是力排众议的。温儒敏这些年关注基础教育,担任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是一件大事,发挥了他作为文学史家的特殊作用,文学史研究和语文教育一脉相承,也“打通”了。张颐武还参与过温儒敏主持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他认为温儒敏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为现当代文学展示了许多新的题目,是学术的生长点。

姜涛(北大中文系教授)则从现代文学几代学者的代际品质及差异的角度,对温儒敏的学术研究特色进行了描述。他认为温儒敏的治学带有“第三代学人”的特色,即通透、整全而大气。温儒敏注重以教学驱动研究,他的很多论著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当下的情况相反,很多都是以项目研究带动教学,当然也无不可,但要警惕会造成“学术早熟”等问题。姜涛还指出,温儒敏所警惕的“汉学心态”,并不是反对借鉴“汉学”,而是要摒除那种不正常的“心态”,强调研究者的主体性。温儒敏的启示是,在学科多元发展不断跨界的当下,需要保持现代文学学科的“魂”——这样才能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并让现代文学“新传统”融入当代社会的“文学生活”。

程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总结了“第三代学人”独特的成长环境与学术风格,认为温儒敏这一代现代文学研究者一方面是把“精神界之战士”作为心目中的人格的典范,另一方面又警惕过分的精英主义,今天的知识分子正需要保持学术研究社会批评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相交织的视野。

程凯还指出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的特殊价值就是他在剔除了文学研究的政治决定论的基础之上,仍然高度地保留并努力还原文学思潮流变与同时代思想政治命题的相关性和互动性。未来现代文学研究或许可以将文学运动放置在中国现代整体历史过程中,进行重新把握和呈现。

李国华(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应用温老师教学建议教学的体悟。温儒敏是主张淡化“史”的线索,多引导学生读作品的。他很注重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写作能力。而李国华认为现今的学生与现代文学有很多隔膜,他们不喜欢读现代作品,因此也可以考虑教学中适当强化史的线索,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教授脉络性框架性的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作家作品和文学事件。李国华认为现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现代中国、理解现代,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把历史和历史书写、文学和现代中国等作为脉络性的问题意识来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7

1组稿和选题策划

跟踪前沿热点,注重学术创新,一直是科技期刊把握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期刊编辑要有“内容为王”的意识和敏锐的选题策划能力,及时报道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两刊编辑部近几年来出版了发动机材料专题、钛合金专刊、航材院60周年专刊和基因组计划专刊,反响不错,提升了这两本期刊的品牌特色。要在组稿和选题策划上取胜,这需要编辑部经常性地与实验室进行前沿讨论,鼓励期刊编辑抓住前沿,走出去,走访实验室,参加大型学术会议。最近几年,两刊编辑部参加了很多材料领域的会议,如材料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等,深入了解材料领域前沿热点,便于结合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来组织相关专刊,结识会议上的专家,对期刊进行宣传。同时,北京高校、研究院所聚集,借助这个地理优势,两刊编辑部也走访了一些高校或研究所,如北京化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与专家进行交流,掌握了材料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时追踪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专刊主题的选择做好准备;通过参观实验室,具体了解每个专家具体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便于以后送审稿件和约稿。

2优化网站、出版和传播方式

网络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出版方式在编审、排版、传播等方面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而编辑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与平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建设,致力于为作者快速和传播科技论文,建立功能齐全、实用好用的期刊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查稿件、查论文等自助服务,方便作者投稿、查稿;审稿方面建立完善的审稿人数据库,引进更年轻的专家进入到审稿人数据库。另外,科技期刊被多家数据库收录,也能大大提高期刊的显示度。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网络优先出版可以适应作者和读者对成果时效性的要求,能扩大论文的影响力,提高论文的显示度,有利于吸引优质稿源,利于期刊的发展,编辑部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签约,使用“单篇文章优先数字出版”,这样不仅解决纸质刊物出版时滞问题,使科研成果尽早传播,同时也为着急毕业、评职称的作者服务,缩短学术论文的出版时滞,加快学术新知的传播,实现学术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开放获取(OA)是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途径。开放获取是学术期刊论文的一种免费获取方式,一般通过学术期刊门户网站或者公益性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网站,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ofOpenAcessJournals,DOAJ)是由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一个了解和查找开放期刊的工具,它提供有质量控制的、可免费获取的电子期刊资源,是对全球OA期刊的收集和开放获取期刊目录的系统,是目前认知度最高的OA期刊目录。DOAJ收录的OA期刊都经过了同行评审,对论文学术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且收录的OA期刊数量众多,对学术研究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OA出版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期刊或论文的显示度和可获取度,目前,《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先后被DOAJ数据库收录,不仅为读者下载、传播文献提供了便利,同时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3优质的服务

科技期刊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作者本身就是读者,新的读者也是潜在的作者”。因此科技期刊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吸引新作者,巩固老作者。两刊为了吸引优质稿源,筹划举办表彰会,设立“高被引论文”“高影响力论文”“热心读者”和“办刊热心人”等奖项,对获奖的专家和学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机制,调动了编委、专家、作者和读者的积极性,丰富了稿源。编辑部的编辑遇到因毕业、职称和结题等原因需要优先出版的作者,尽量满足作者合理的需求,但不会牺牲其他作者的利益。另外,两刊编辑部经常与专家交流和沟通,适时报送期刊的发展动态,在节日给专家赠送纪念品,为优秀的审稿专家适当减免所投稿件的费用。

4培养优秀编辑人才

期刊的质量主要包括编校质量和学术质量,其中编校质量取决于编辑的编辑业务技能。近年来,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大部分具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大部分都是非编辑专业出身,编辑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因此需要不断培养专业编辑人员;同时科技期刊的编辑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熟悉编辑理论和规范标准,通过在职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编辑实践中搜索学习相关文献等途径加强知识积累,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发展方向。编辑部近年来也引进一些英语、材料专业的青年人才,给编辑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培训,完善编辑晋升途径,为期刊未来长足的发展储备人才。在编辑团队中,良好的文化建设是营造团队核心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编辑部也在策划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如奥森健步走、采摘等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编辑之间的团结协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老服务论文范文8

一、大传媒环境中期刊编辑的类型

随着信息和网络的发展,出版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大媒体环境下,出版业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促进了编辑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期刊编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复合编辑

复合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与出版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复合编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素养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知识和视野范围广泛;三是具有现代出版理念的独特见解,与时俱进;四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二)应用编辑

应用编辑在编辑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部分编辑一般具有较丰富的编辑经验,熟悉编辑出版业务和法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报编辑工作过程较为复杂,从规划、组织、处理题目,校对稿件审查,宣传推荐,与读者沟通,每个环节的工作都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出版物质量。因此,实践经验在期刊编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成熟的应用编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热情,不断学习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和原则。其次,要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有政治敏感性,在编辑过程中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发现和消除稿件中的政治错误和常见错误。

(三)创意编辑

在大媒体环境下,创意编辑成为期刊出版单位的中坚力量。这是由新闻出版业的性质决定的。新闻出版业是一个文化产业,优秀、高质量的出版物是重要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不断创新,挖掘市场需求,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快餐文化使更多的读者对传统出版物失去兴趣。期刊要吸引读者,首先要有新思路,努力创造新的、独特的、有特色的品牌精品。

二、大媒体环境下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工业和邮政是不同的,人们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就期刊出版业而言,在大媒体环境下,编辑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基本工匠素质

工匠精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品质,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也就是基本的工匠素质。基本工匠素质强调的就是注重质量,一切以质量为本。例如德国制造质量的蜕变是基于“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制造打开欧美和全球市场是基于“质量救国”战略等。大社会背景下的编辑被给予厚望,似乎编辑与出版社总能引导舆论的导向。因此现代的编辑就需要以事实说话,加工出优质的论文来引导社会舆论,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工匠精神,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具体的职业能力下文会详细阐述。培养新时期的编辑最基本的工匠素质是社会对于编辑能力的需求,要求编辑“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才能增益其所不能。如若新编辑养成了良好的工匠素质,在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

(二)编辑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了,更不用说工作能力及工作阅历。在工作上,新老编辑的思想不同,处理工作的态度也就不同,但是又往往能够互补。老编辑思想守旧但是工作经验丰富,经常是马马虎虎,见怪不怪的工作态度。但是新编辑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与好奇,具有先进的思想却没有耐心和毅力。所以需要定期地对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编辑观念更新的相关培训。编辑人员也可以定期去和科研人员交流经验。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养成正确的编辑观念,编辑出读者喜欢的,正确引导读者世界观的论文。虽然现在智能系统发达,校正效率远比人工的准确又快捷。但是毕竟是通过系统来运行,远没有人脑灵活。近几年社会风气浮躁,在这种大背景下,更需要编辑发扬编辑观念,强化工匠精神,对论文精益求精,创造出最完美的论文,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