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论文范例

通信系统论文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1

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数据必须全部下载下来并转存到地面运行数据库中,在这一过程中运行数据一般采用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或者其他数据传输方式来传输,这种数据传输方式不仅需要借助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同时也必须经历数据传输的人工送存阶段,不仅增加了数据信息的传输复杂性,而且让数据的传输存储活动面临着一定的操作风险,不利于数据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在数据信息传输的这种形势下,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机车与地面信息管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简化数据管理的工作过程,并提高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硬件配置

1、数转电台。

RF-418数转电台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产品,其在提高了自身通信技术水平和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与单片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在运行中可以提供RF测试、双向通信测试、一般数据传送、自动调频数据传送等四种工作模式。这四种模式之间的切换简单方便,在保证其自身高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数据传输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机车和地面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需求。

2、数转电台与车载微机的接口。

无线通信技术在单片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数转电台与车载微机的对接问题,在单片机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要保证数转电台与车载微机之间对接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车载微机系统采用的处理器是DALLAS公司研发的DS80C320处理器,其在运行中能够提供两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数据指针、13个中断源。通过处理器自身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结合数转电台和车载微机所处的不同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其对接的方式进行选择,保证数转电台车载微机系统在对接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接口连接安全和数据传输安全,减轻了单片机控制接口的负担,同时提高了单片机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通信软件设计

1、通信格式。

车载微机向地面通信系统发送请求信号主形式为ABBAIDSUMNFF、其中数据帧一共包含有6个字节,前两个字节(ABBA)表示起始位置,第三个字(ID)表示该趟列车的车载微机的编码号,第四字节(SUM)为通信活动中的标注字节,第五字节(N)表示在本次通信活动中从起始字节到结束字节的字节数,是为了防止在通信中信息丢失而设置的,第六字节(FF)表示通信内容结束。无线通信技术在单片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通信模式最大的创新就是实现了信息通信的数字化。单片机通信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广泛的存在着运行中一对多的运行模式,一般大型机务段都拥有数百台机车。因为铁路运输自身的特性,大量的机车回段的时间都不确定,机车在完成运输任务返回机务段时,应该首先与地面信息系统取得联系,这种联系由机车首先发出通信请求,在得到地面信息系统的回应后,与地面信息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并完成数据信息的转发。当车载微机连续三次申请通信都得不到回复或者回复信息不正确的时候,车辆管理人员应该保留该车次的数据信息,并与维护人员联系进行车载微机的修理。

2、程序流程。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2

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拥有巨大的核武库,指挥效率不高的问题被领导层忽略。随着履行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大量减少,指挥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所有研制设计资金都放在“白杨-M”上,在指挥控制项目上的资金缺口很大,使得战略火箭兵师级机动指挥所和高级指挥环节指挥设备的研制工作滞后,战略火箭兵机动指挥所、指挥备份系统和双工系统停留在草案阶段。俄罗斯国防部专家评估,俄罗斯目前战略武器指挥系统的生存能力比武器本身要差,整个系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为此,俄罗斯计划在2015年前投资近40亿美元建立新的指挥与通信系统,以更好地适应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包括发展战略指挥和通信系统(含最低限度通信系统),新型指控系统的建设将使俄核力量的作战指挥能力和戒备程度大幅度提高。

2最低限度通信系统技术特点

通信网在整个系统中建设周期最长,耗资最大,也是整个系统中最易出故障,最易遭敌干扰和破坏的环节。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抗毁性和保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系统的建设,是指挥自动化的基础,因此,对它的建设有很高的战术和技术要求。即使是在遭受核打击之后,也要维持最低的指挥能力。适合这种情况的手段应具有如下特性:①核爆炸引起的电离层异常对通信没有影响、影响很小;②通信距离远,核打击后被直接摧毁或造成线路中断的概率小;③具有高度的抗毁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④能够构成栅格状组网,具有许多迂回路由,使通信顽存性强;⑤组成的最低限度通信系统,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野战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⑥较好的机动通信能力和协同通信能力。

3最低限度通信传输手段组成及性能分析

通过对最低限度通信系统特点分析,信息系统最低限度通信手段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流星余迹通信、中长波通信、短波通信、散射通信以及卫星最低限度通信等。流星余迹通信是利用流星高速进入大气层摩擦燃烧而形成的电离余迹对VHF电波的反射或散射而实现远距离通信的一种超视距无线通信方式。由于其传输信道的随机出现、不可预测、不受核爆和太阳黑子影响等特殊的传播机理,使其具有传输信道不易被摧毁、抗核爆能力强、隐蔽性和保密性高和通信距离远(达2000km),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条件下保障通信的突出优点,在军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流星信道的不稳定影响,不能够保持实时连续通信,因此一般仅用来作为最低限度应急通信。中长波通信采用地波传播,受地形地物影响较小,绕射能力强,传播损耗小,信号传输比较稳定,适合诸如山区、丘陵及丛林等地形复杂地域的通信。山区通信中,中长波不存在“静区”,在上百公里区域内形成完整覆盖。但设备天线体积较大,动中通困难,中长波的通信容量较低,只能传送报文,传送速率一般从每分钟十几字节到每分钟200Bytes。短波通信体积小、灵活方便、建立通信迅速,由于短波通信自身通信速率较低,作为最低限度通信手段使用时,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会有所降低,同时易受敌方侦察和干扰。散射通信抗干扰和抗核磁暴能力强,通信容量较其他几种手段要高。但散射通信通常需要分集接收,使用灵活性较差。不过随着新的时间分集技术硬件平台出现,价格低廉,适用于设备的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受地形地貌影响小,传输质量高,容量大线号稳定,但战时比较脆弱,安全性有时也存在问题。卫星最低限度通信作为一种特殊条件下的非常规最低限度通信手段,可以考虑使用没有被敌方干扰或摧毁的其他卫星,甚至是敌方卫星。这就要求采用特殊技术,既不能影响原来卫星的正常业务,同时也能抵抗该卫星原有业务对最低限度业务的影响。

4最低限度通信系统组织运用

最低限度通信作为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处于劣势一方的通信保障最后手段,一般情况下不启用,只有在正常通信系统遭摧毁,或传输媒介遭破坏等原因,不能完成作战命令的上传下达时,才启用最低限度通信系统。最低限度通信在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中,有着不同的使用场合、保障对象、传输手段和应用方式。对于高级别的指挥所(战略和战役级指挥所),一般配置信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传输稳定的传输设备;对于级别较低(战术级指挥所)或特别重要的武器平台,一般配置灵活性好,展开撤收方便的传输设备,信道容量考虑次之。根据指挥所上下级通信距离和通信环境以及指挥结构方式的不同,最低限度通信应用一般采用分级、和中心组网方式,系统由主站设备和从站设备两部分组成。为了完成数据信息和报文的传送目的,必须将主站设备和从站设备结合在一起使用。从站设备可以直接与主站设备互通,也可以通过主站转发互通;一个主站可以配置多个从站,主站与主站之间可以无线组网,从而可以覆盖很广的通信区域;脱网后,主站与主站之间,以及从站与从站之间也可以互通。据报道,某外军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最大用户数可达4000个以上,其中主站用户数最大可达245个,主站之间可以采用光缆或卫星互联,实现主站之间的高速双向通信。如果以频分方式划分出多个独立的小系统,那么各系统的设备识别地址就可以相同,从而使得用户数成倍增加。总之,信息系统最低限度通信手段的配置需要考虑多层次、多手段综合运用方式。首先,信息系统建设要提供足够的保障手段和设备;其次,在指挥方面也需考虑各类信道的性能,采用最简的报文编解码技术和最精简的组网协议,适应这类信道传输特性,以便传输更多的指挥信息。

5比特指挥报文编解码技术

比特指挥是一种以“比特”为单位进行指挥命令编码,以组态报文协议为核心、适用于恶劣通信环境的快捷、灵活和高效的轻量级数字化武器控制手段。它将作战指挥常用的命令、指示、通知、请示和报告等指挥文书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代码化,通过代码指令实施作战指挥,提高作战指挥效能的一种指挥自动化手段。

5.1比特指挥报文编码技术

5.1.1比特指挥报文字典建立

报文字典是用于比特指挥的报文描述的集合,是进行比特指挥报文编解码的依据。报文描述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报文组成结构的描述,用表格的方式进行说明;二是关于报文在各种使用情形下的使用规范说明,用CASE和条件语句说明。(1)报文结构报文数据元素组成包括索引号、DFI(数据域标识符)/DUI(数据使用标识符)、位长、存在属性、数据组和重复组。①索引号是对消息中出现的字段编号,采用多级编号的方式有助于显示字段、组之间的层次关系;②DFI(数据域标识符)/DUI(数据使用标识符)用来唯一确定该字段对应的数据元素。该代码组合提供了对数据元素字典的快速索引;③位长是数据字段在内存中存储和发送时所占用的比特位数;④存在属性指明字段的强制/可选属性。强制字段用M表示,可选字段用X表示;⑤数据组号是字段所属的数据组的编号,用符号GN表示,其中N为数据组在报文中的序号(如G1表示报文中的第一个数据组)。嵌套组的表示要在自身的符号之前加上其上层组的符号和“/”(如G1/G2表示报文的第2个组,并且这个组是嵌套在G1组内部的);⑥重复组号是字段所属的重复组的编号,用RN(M)表示。其中N为重复组在报文中的序号,M为该重复组的最大可重复次数;重复组也可以嵌套(如R1/R2(3)表示报文中的第2个重复组,并且该重复组是嵌套在R1重复组的内部的,该重复组最多可以重复3次)。(2)处理规则报文处理规则用于指出报文赋值、发送、接收、响应等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适用和条件说明、缺省值、预期回应和其他说明。①适用和条件说明:适用和条件说明是为了严格清晰地定义每种报文的构建规则,以使在多体系下统一的报文构造成为可能。它包括每个报文适用的CASE以及报文内有关基础处理、缺省、合理行为和特殊因素的关联条件;有一些报文是为实现多重目的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和条件说明应清楚地定义每一个消息的合理架构,完成各自特定的目的。②预期回应:预期回应用于说明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后应给予的回应,预期回应与消息的适用和条件语句有关。

5.1.2建立比特指挥数据元素字典

比特指挥数据元素字典用于对比特指挥需要的数据元素进行定义,包括数据元素的名称、编码长度、编码方法和其他说明,在编码方法中明确了数据元素的取值和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元素字典按照数据元素的数据域(DFI)和数据使用(DUI)进行索引。

5.2报文字典和数据元素字典的表示

比特指挥采用正日益成为系统间信息交互标准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对报文字典和数据元素字典进行表示。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XML语言的规范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编解码软件对于报文定义的独立性,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若报文结构或者数据元素的定义需要调整,不需要修改软件本身,只需修改相应的报文字典或数据元素字典即可,有利于软件长期稳定的使用。

5.3比特指挥编解码软件组成

编解码软件由接口控制模块、数据解析模块、数据校验模块、编码转换模块和数据封装模块组成。其中接口控制模块负责与上层应用软件和下层数据分发软件进行报文数据的交互,即从上层应用软件获取需要编码的报文数据,并向其返回经过编码后的比特报文数据;数据解析模块负责解析XML文档表示的报文字典和数据元素字典,获取指定模块型报文的定义,包括数据元素的组成、存在性、重复性分组,取值范围、精度以及编码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报文编码的依据;数据校验模块负责检验输入数据是否符合数据元素字典中定义的有效性要求;编码转换模块负责将构成报文的数据元素数据转换为若干个比特位的编码,这种转换是以数据元素字典的定义为依据的;数据封装模块负责将经过转换的数据元素数据按照报文结构要求组装成经过编解码后的报文,并加上必要的报头数据。比特指挥报文编码技术主要借鉴了美军VMF报文编码的思想,在报文灵活性和精简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针对最低限度通信信道的特点和典型应用场景,探索性地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得到同行专家的指点,共同促进此项工作的推广和应用。

6结束语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3

(1)计算机通信技术能保证基本功能实现。

基本功能,我们知道就是数据的搜索、传输、分类和整理以及分享,这些都必须依靠最基本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就我们日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如国外的facebook、MSN和国内知名的QQ、Wechat等,最基本的就是信息交流,然后就是网民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保存。计算机通信技术保障了这些功能的实现,更是让全球化的信息互动畅通无阻。在网络发达的今日,各种新技能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为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从而加强了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方面的速度。

(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数据处理和预测功能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满足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不仅能够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数据传输质量的优良性,而且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无与伦比。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推广,并且成为了数据处理的主流技术。数据处理和传送是计算机通信实现预测功能的基础,为提高和保证预测准确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通信技术预测功能的优势。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计划决策和控制方面的应用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整合管理,计算机通信技术可以帮助提高这方面的管理。国内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协议就是以太网,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此保障下可以很高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筛选梳理到最后的整合,控制和决定了哪些信息需要,哪些信息需要再加工等决策,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给了便捷的技能。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考虑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可以在标准协议的指导下完成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所以,出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的目的,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2)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数据参考服务和决策服务,由于信息管理比较复杂和繁复,使得信息系统对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成为了系统成功衡量的坐标。如果系统要实现有效性,就必须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础,利用它的优点构建整个系统管理框架,最终实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3)计算机通信技术之所以能提高系统信息管理的效率,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可以解决不同终端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之间传输数据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大缩短,这就无意间缩短了系统的运行时间,进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个运行效率。

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传输产生了现实的需要,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基于这一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并成为支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实现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而基础数据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以数据传输为特点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功能,主要是基于各个管理层的基础数据而构成的,因此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应用一种可靠的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的主要技术。

(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功能中的重点,为了保证该功能的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提高处理和传输效率,提高辅助决策功能的实效性。

三、结语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4

本研究出于对网络覆盖范围以及维护难易程度的考虑,使用以太网线连接装置(ethernetlineterminationequipment,eLTE)宽带集群作为本地大局域网的承载。使用1.8GHz频段集群,eLTE集群单站可以最远覆盖4km距离,在4km范围内通过部署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计划技术、用户端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将LTE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供CPE周边WiFi设备接入。集群单站与CPE之间不需要线缆连接,通过无线LTE信号进行通信,只需对CPE进行供电即可快速搭建起帐篷周边局域网络。

2车载式移动医疗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2.1业务需求分析

围绕医疗通讯车设置“帐篷医疗点”,帐篷相当于科室,内设医疗设备和电脑等,设备需要通过本地无线网络,访问车内数据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同时,本地桌面会诊、远程医疗及物资管理信息等也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2.2带宽设计

根据现场救援环境需要,本网络按可承受全网80台业务访问终端进行设计。其中带宽需求最大的是PACS传输、远程视频及本地桌面会诊3个业务;HIS、LIS访问及语音通信等业务带宽需求较小。文件传输保留1.2Mbps带宽,桌面共享平均每方60K。由于终端的局限性,本研究设计语音按8并发、2路视频并发、1路文件传输及5路桌面共享计算,共需带宽设计为4种。

2.3传输距离设计

通常帐篷医疗点围绕在通讯车220m范围以内,相互间距<60m。在特殊地形地貌的救援现场,系统应能支持扩展1倍的距离,提供400m左右的通信能力。为进一步发挥移动医疗通信车的作用,如与离开一定距离的医护人员进行通信、从山上对山沟下需要救助人员进行现场环境采集等,系统若能提供千米(km)级的无线通信能力则更好,如支持4km长距离的通信,能够使医疗通信系统适应各种救援现场环境下的灵活部署。

3基于LTE和WLAN的无线通信技术

LTE技术,即3.9G无线宽带技术(准4G),是未来的通信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基于LTE的无线宽带专网集群系统作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具备同时传输大容量的下行和上行数据的能力。单站情况下,单小区的下行峰值速率可达到90M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达到40Mbps。在4km超长距离下,系统认可提供0.9Mbps的通信带宽。通过强大的宽带数据接入功能,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端数据快速查询、现场采集信息便捷上报以及工作电子流现场处理等业务,极大的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单个CPE的WiFi可覆盖40~90m的范围,<60m范围的WiFi信号衰减较弱,不影响通信带宽,相邻数个CPE同时存在时WiFi设备可以接入信号最强的CPE中。为保障系统能够提供WLAN无线定位功能,本研究在系统设计时将LTE网络上叠加WLAN网络,形成LTE和WLAN的本地无线网络。AP通过CPE提供的LAN接口接入到网络中,以LTE为管道承载数据通信业务,AP由AC集中管控,上电后可自动部署。采用LTE通信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基于LTE的集群通信功能,实现清晰、易于操作的语音通话以及语音对讲功能。

4LTE和WLAN安全性分析

医疗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保密信息,故整个系统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LTE高安全加密集群通信和WLAN无线信号支持WIDS/WIPS无线攻击检测;MAC/802.1x接入认证等保障无线网络安全,能够满足一般民用设计的要求。

5结语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5

1.1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关于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需要从四个方面说起:第一,管理系统的网络化。从长远角度来说,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电力通信必然会和不同的体系结构整合在一起,因此需要提出统一的管理标准,而这也是目前来说最为可行的办法。将网络化管理的要求实现出来,最终实现不同的体系与统一的接口进行互联的目的。第二,综合的接入性。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对不同规格的设备和产品具有较好的兼容功能,而且每一部分的任务都是以综合性的接入口为基准,实现通信设备的统一转换,最终以网络管理系统的高层次进行处理。第三,对功能和开放性的应用接口进行完善。要想制定好应用功能,那么就必须做好用户的需求分析,并且将其作为基础来将网络管理体系设计得丰富和完善。第四,系统的独立性和标准化。要想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统一,就必须要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设计程序、设计风格和设计术语应用等方面要做到尽量统一,还要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来应对不同的设备和系统的控制与操作。

1.2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基础,再和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相结合,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当前科技框架之下,最好采用基于J2EE体系的架构来进行设计和开发,采用Java语言进行辅助编辑。因为Java具有十分强大的编程语言优势,而且它有众多的国内外大型厂商所参与制定的J2EE标准规范,因此在目前来说,Java也是很多大中型企业的首选应用。不单单可以为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更加稳定的性能支持,而且还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处理性能。J2EE应用服务器和Java语言Web的开发和应用当中,为其更好地发挥和使用提供了很多可复用性、标准性、开放性和可管理性等跨平台功能特性。因此,给予J2EE和Java进行研发和设计,能够开发出更多的一次研发多次运行的系统。在此期间,J2EE也为其提供了更加先进和强大的多层架构支持。此外,对于系统性能和方案设计来说,需求分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功能配备和设备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合理性的原则来进行。对网络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摆脱那种传统式的对网络的依赖,在设计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层次鲜明清晰。从功能角度分析方面来说,一个优秀的网络系统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对故障的鉴定和判断,对异常运行做出检测和记录,对相应故障和反应故障进行管理;对设备的性能做出分析、检测和控制;合理做好物理设备上的资源管理和资源配置工作。

2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2.1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进行阐述:

(1)进行设计前期的分析。

对该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将满足客户的要求当做前提,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做出设计,还要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对相关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在系统当中必然会出现的数据、表格和文字等作出处理,需要选择较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处理软件来进行。

(2)建立数据模型。

对数据模型进行监理可以说更加有益于大量的数据信息的管理,它能够将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和形象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将管理的效率提升起来,也可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关于数据模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用DBMS进行电路走势的分析,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空间因素更好地掌握;另一部分是对线路的具体位置进行掌握,这种模型可以以几何图形的形式存在,运用起来更加高效便捷。

(3)对数据库的建立。

在对数据库进行建立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在通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在具体的建立过程当中,需要对系统将来的发展做出考虑,因此就必须做好子网的联网设计工作,而且在数据库开始建立和设计之初就应该对图层的阶层关系做出准确而又清晰的把握,最好能够了解各个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以便于以后在大的通信网络里更好地实现。

2.2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对于一般的网络管理系统来说,主要分为分布式和主从式两种。主从式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后台来统一调配和管理设备的电路的,操作管理相对来说更为高度集中,但是却在其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举例来说,信息资源在这种结构之下就会显得非常拙劣,这种结构采用集中式的管理,对处理的难度起到了一个施压的作用,会使其工作难度加大。此外实时监测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效率比较低下,丧失了实时监测的意义所在,因为后台的集中处理会使网络数据产生阻塞,于是链路和节点就较多了,最终也就产生了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假使后台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很可能会面临着失去控制中心的风险,此外这种结构的升级性能较差,服务类型也不全面。相比之下,分布式的结构就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因为它具有很优秀的管理配置模式,其模式会将中央平台作为中心,再逐层将数据的控制功能剥离出来,然后再配置到设备当中。这样一来,该系统和各个管理级别就能够通过协议来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这种结构方式是值得选择的。在此之间,能够有效地将电力通信的电路和设备数据的处理实现对应,在设计管理站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操作环境来进行,实质上它是一个介于系统和操作者之间的界面,起到了一个介质的作用。而信息库是用来储存信息的,管理协议则对和管理者之间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众多的内容做出协定,比如信息的通信方式、数据的储存方式,还有信息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3结语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6

1车辆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在美国有一项智能化公路项目,运输管理部分在在公路上安装传感器、摄像头设备采集公路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进行实时,进而解决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实行智能收费以及车辆监控警示。车辆自身也载有高性能的处理器以及传感器,具有信息采集和处理计算信息功能,车辆不仅能接收到公路信息还能接收附近车辆发出的信息。这就是将公路与汽车纳入了一个电信网中,每台车辆就像是移动电话,从而实现了车辆与公路的通信以及车—车信息交换。

2移动通信技术及应应用

2.1移动通信技术

如今广泛运用于交通智能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分别是第三代无线通信以及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在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工作原理中有三种通信区域分别是微微蜂窝区、微蜂窝区以及宏蜂窝区。微微蜂窝区能够实现局域网(社区、校区、办公楼)的通信;微蜂窝区则能实现城市与郊区范围内的通信;宏蜂窝区能够实现城市之间的漫游通信。运用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建立的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和加强车辆管理。因为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采用异步转换技术,传播速率可达2—156mb/S,依靠卫星和地面网络实现全球漫游,通信信息甚至覆盖了水、陆、空运输各部门。LET即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第四代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有更良好的性能,因此运用于交通智能系统中能够进行数据较大的路况视频、图片传送,并且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损坏可能性低等特点。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在定位车辆、收集交通路况信息方面精确度很高,因此用于导航和道路最优化选择等辅助车辆驾驶作用十分明显。

2.2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1)车辆调度管理

3G(GPSGSMGIS)系统是一套科学有效的24小时移动车辆管理调度系统。它是利用GPS精确的定位系统和电信行业的移动通讯网络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3G网络技术能为车辆调度管理提供技术。通过3G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加合理安排城市公交路线,并且能够定位故障车辆,及时调整公交运行状况。公交系统特有的电子播报语音以及沿途站点提示都是基于3G技术形成的。另外电子站牌能通过无线数据接收到公交车的位置和到站时间,为乘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出租车行业的汽车调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3G系统的出租车叫车业务主要是乘客拨打出租车调度中心电话,调度中心再根据乘客信息搜寻最近的空车。叫车业务能够节约乘客等车时间,能减少出租车在街上游荡对空气造成污染还能减少空车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等。不仅如此,车辆调度系统还能保护乘客以及驾驶人的安全以及防止车辆丢失等功能。

(2)汽车导航技术

汽车导航是智能交通系统中使用最广泛技术,它的使用给汽车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汽车导航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车辆导航系统两个部分。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由用户接收设备、地面监控装置以及空间卫星组成。通过卫星无线通信探测道路情况,地面监控装置将监测到的信息发送到卫星上,之后卫星再将这些数据信息发射回地面。车辆导航系统中有接收装置,通过接收卫星传送的数据确定车辆的位置,汽车导航系统会将获得的定位信息作为出发点,在用户通过文字或者语音输入目的地信息之后,导航系统会自动读取存储在光盘中的电子地图,然后自动计算出路线。用户还能指定行在驶途中想要经过的地点或者道路,接着车辆导航显示设备中就会出现线路指导信息。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车辆偏离了提示路线,导航系统还能重新根车身位置和目的地的信息重新计算出路线。在导航系统显示器上还会显示根据卫星定位出的汽车维修点、高速路服务区以及加油站站点等重要信息。

3结语

无线通信技术和车辆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和使用不仅在交通安全和车辆管制方面起到作用,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污染以及资源消耗的问题,并且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翁武林

第二篇

1智能交通系统架构

ITS出行者子系统是以出行者或旅行服务业经营者为服务对象。通过出行者子系统,出行者和车辆驾乘人员可以实时了解交通网络的运行状况,决定他们的出行方式和对应行进线路。其用户可以通过公共有线/无线通信网通信。ITS车载子系统通常安装在车辆上,通过专用短程通信系统和外场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中心子系统、出行者子系统或者外场子系统进行通信,同时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支持车载系统间的车与车的通信。ITS外场子系统包括定位设置传感器、信号灯、可程控信息板等设施,主要提供和车辆间的通信接口。外场子系统一般与一个或多个中心子系统通过公共有线/无线通信网连接,同时支持通过专用短程通信系统与其他部署路段的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在ITS四个主要子系统中,其核心的信息交互通过公共有线/无线通信传输,给出了现有技术中主要使用的通信技术。

2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通信需求

基于ITS系统的业务应用划分,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理解,现阶段主要的三种划分方式有:基于业务领域对智能交通行业应用进行分类,包括交通管理、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客货运输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智能公路与安全辅助驾驶、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和ITS数据管理九大领域;基于汽车信息服务类别,分为通信服务、道路导航、驾驶辅助、远程监控和资讯娱乐五大类业务;定义ITS应用的基本集合作为主要支持的场景,包括主动道路安全、协同交通效率、协同本地服务以及综合互联服务。综合各种对智能交通行业应用场景的分析,我们将应用场景按照交通安全、交通效率、信息服务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并从通信的角度出发,关注车与外部的通信,从每类业务中筛选典型的具体场景,形成智能交通行业应用场景:交通安全类应用场景侧重降低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维护道路安全;交通效率类应用场景侧重提升路面交通效率;信息服务类应用场景侧重提供道路及周边、车辆相关的信息。根据各类应用场景对通信需求的分析,无线通信系统需求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维度:•时延:节点间通信的时间延迟,不包括应用层处理时间•移动速度:需支持的节点(包括发送节点及接收节点)移动速度•数据包大小:单次信息发送数据量•覆盖:节点所能达到的通信范围,亦即发送信息的节点期望距该发送节点多大范围内的节点接收到该消息表2按照应用类别及场景,从各个无线指标维度给出了对通信的需求。

3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及应用建议

针对ITS,各种组织机构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然而,由于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性差异,其应用于ITS仍面临众多挑战,如频谱资源缺乏、信道质量低、移动性高、异构和扩展性等。从其主要商用方式及技术特点来看,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于公众覆盖的广域无线如GSM、3G、LTE等,还有一类是短距离用于各种行业通信的DSRC、McWiLL等。GSM,它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WCDMA是采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拥有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结构。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码片速率为3.84Mcps,载波带宽为5MHz。TD-SCDMA(时分复用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标准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被ITU和3GPP国际标准组织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该标准综合了TD-MA、CDMA和FDMA等多种多址方式,通过综合使用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技术,提高了传输容量方面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小区间频率复用所产生的干扰。

TD-SCDMA的双工方式采用了TDD模式,通过灵活的改变上/下行链路间时隙分配转换点,高效率地承载所有3G对称和非对称业务。cdma2000是应用码分多址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采用的技术包含了CDMA20001X技术和CDMA2000EV-DO技术。前者可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的业务,后者提供分组域的业务。cd-ma2000可工作在多种频段上,可以使用最小1.25MHz带宽进行1:1同频组网。其中EV-DO技术支持多个1.25MHz载波的聚合。LTEFDD是在十几年超3G(B3G,Beyond3G)研究的技术储备基础上研发出的“准4G”技术。LTE使用先进的OFDM空中接口技术、MIMO、自适应等提高数据率和系统性能先进技术,使用扁平化网络结构和全IP(InternetProtocol)系统架构,支持更宽的网络带宽和多种系统带宽。TD-LTE是时分双工模式的LTE系统,TD-LTE通过引入OFDM、多天线MIMO、64QAM、全IP扁平的网络结构、优化的帧结构、简化的状态以及小区间干扰协调等新技术,实现了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的效果。WiMAX是一项基于IEEE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它基于IP技术设计,面向互联网应用,网络结构简单,快速部署能力强。WiMAX采用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终端的高速移动,并提供高带宽以开展丰富的业务应用。

DSRC(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s)是专门用于车辆通信的技术,包括车-路与车-车之间的通信。DSRC能够为系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保证通信链路的低时延与系统的可靠性。DSRC采用了IEEE802.11a作为底层传输技术,DSRC标准化工作主要在IEEE802.11p与IEEE1609工作组进行,其中IEEE802.11p标准包含MAC层和PHY层相应的规范,主要对高速移动环境的应用场景下,修改IEEE802.11标准,而IEEE1609协议簇为定义MAC层之上的上层协议。McWiLL基于空中接口的下行共享信道实现语音组呼功能,组呼呼叫时延和容量等性能指标均符合集群调度应用要求,支持话权抢占、动态重组、优先级呼叫、迟后进入、强插强拆等传统集群功能,支持无线虚拟专网,通过图形化调度台可实现用户状态的实时呈现、监听录音、视频转分发等指挥调度功能。WLAN虽然成为广泛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但其通信覆盖距离较小,主要用于室内无线网络。WLAN同时不适用于移动性要求较高的ITS应用。WLAN免费的国际频段和主要商用模式影响其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

通过对比分析ITS系统各类应用的无线通信需求和典型无线通信系统指标,可以给出ITS的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和优化建议。基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性能,无线蜂窝网络技术对于时延大多无法满足,需长期保持连接态才能满足短时告警类业务,但是终端长期处于连接态将导致网络资费高、网络利用率低、终端耗电快等问题。然而无线蜂窝网络技术具有广覆盖、大容量的优势,特别是基于服务公众网络的运营商网络的无缝覆盖特点,适用于支持交通效率、信息服务等场景的应用;短距离通信DSRC技术由于通信距离较近,具有时延短的优势,更适用于交通安全类场景,但由于覆盖距离受限,仅适用于一些固定管理节点与移动台的通信。

4小结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7

现阶段,有一部分企业运用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采用的单机版模式,在信息系统功能的处理、数据库的安装以及用户的使用上都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这就不能有效的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针对这样的情况,就使得计算机的承载负荷在不断的加重,并且信息系统的性能也相对较差,就不利于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如果计算机上装载系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那么员工的薪酬数据就会丢失,信息系统就不能正常的运作,甚至还会导致信息系统的崩溃。此外由于单机版信息系统具有信息共享程度低、安全性差等特征,就不能有效的对不同身份、不同级别的员工进行识别,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析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并且由于其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建设信息系统中,就必须根据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特点等对系统进行建设。此外,还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

(一)薪酬管理数据建设

建设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对信息系统的有关业务数据进行更好的存储和检索,要想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就必须选用Oracle数据库来对数据进行存储。选择Oracle数据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主要包括:其一,该数据库可以有效支持大数据库和多多用户的高性能的业务处理,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取、以及操作系统化标准等;其二,在系统实施中,可以保证系统控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且还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处理;其三,被系统具有可以移植、兼容和连接的特点。在本系统的薪酬管理的主要数据表主要包括:人员基础信息表,它主要是为了存储企业经营中薪酬发放对象的记录,包括编号、姓名以及部门等;工资项目定义表,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的存储企业薪酬发放的具体栏目以及进行计算的方法等;税率设置表,它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存储薪酬发放管理,对员工个人所得税进行扣除的标准信息;工资发放信息表,主要是记录企业员工的按薪酬发放时间以及存储每次薪酬发放的实际数据;

(二)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功能模块分析

1、系统登录模块

该模块是建设薪酬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是通过应用系统的登陆窗口,对薪酬管理数据系统的用户进行编号和口令设置,当系统验证完成后,就可以登录进入系统的业务操作界面。其中系统的登录验证主要有两种,密码校验和系统权限校验。

2、系统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其一,对员工的基础信息模块进行管理,主要是员工的人员编号、姓名以及所在部门等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信息转移等,其中人员编号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进行员工身份识别的关键。其二,企业要对薪酬项目的配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薪酬发放管理栏目主要包括对栏目编号、栏目名称、栏目类型进行管理。其三,要对税率进行设置,其中主要是设置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

(三)系统业务数据录入模块

薪酬数据录入,作为企业要想把企业的薪酬数据准确的录入,就必须根据薪酬数据的实际情况将薪酬数据自动生成表格,并且按照规定的标准,对薪酬数据进行设置,从而就可以自动的进行扣税的计算。年一次性奖金录入,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在进行年一次性奖金数据录入时,要根据薪酬的实际数据和纳税标准进行有效的设置,就可以计算出扣税奖金的实际数据。年金数据录入,在进行年金数据录入时,必须要根据录入的薪酬数据纳税标准来对其进行设置,就可以计算出扣税奖金的实际年金数据。

(四)系统业务数据查询模块

在对系统有关业务数据进行查询时,必须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将薪酬数据按照部门、人员以及薪酬时间进行查询,并且将查询结果导出进行存储。

(五)系统统计分析模块

在信息系统中,进行薪酬数据、年金数据以及年一次性奖金等数据分析时,可以给其提供多条件、多视图的统计,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将薪酬数据按照部门、人员以及薪酬时间的不同进行分析和统计。针对分析和统计的结果将其打印成报表和数据的形式,从而用电子文件进行存储。

三、结束语

通信系统论文范文8

1.1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概念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信工程的发展主要也是需要依托电子技术发展而来的。由于通信工程强调的对于用户的服务质量,主要承担的工作是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所以,通信工程更需要重视信息的传输质量和信号传输的速度。虽然,通信工程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由于社会需求比较大,因此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具有研究分析的必要和价值。

1.2研究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1.2.1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通信工程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变更,也带动了我们国家整个企业的内部调整,它的出现是工业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更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的产业化由粗放型逐渐向节约型发展,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工业的进步。

1.2.2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人们会在浏览的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信息导向的影响。

因此,积极进行通信工程的信息技术的建设,有利于在第一时间进行最广泛的信息宣传,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缩小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水平,是带动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2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内容

2.1无线信息通信技术。

所谓无线通信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电磁波的信号在无线的空间内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换,这也是近几年我国通信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技术,其应用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奖传统光纤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也避免了在自然灾害的过程中网络彻底瘫痪的现象,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现阶段的无线信息通信技术相对较为常见,例如Wifi技术、LMDS技术以及WMN技术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与成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保障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但其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辅助,其不仅可以对传统光纤通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也可以加快数据传输的速度,满足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人们对网络的要求,为我国通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

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过去的十年内是通信工程的主要技术,目前其主导地位在逐渐的下降,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用户和发展空间。该项技术主要是将电信公司的提供信号的网络,与用户的用户端相互连接,通过有形的电力线实现电信公司信号的传输与用户的信号接收。用户利用宽带电力线技术能够实现搜索互联网、拨打电话、进行可视通话等,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百姓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时,这种技术只需要铺设简单的电力线即可,能够有效的节约使用能源,进而降低成本,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一项新技术。此外,该项技术还具有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即也可以对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线路与基础设施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减少了投资的成本,也降低了通信工程中技术的难度。此外,在这一过程中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网络覆盖的面积相对较为广泛,并且安全性与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真正的实现了智能化的控制效果。

2.3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如果说宽带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一大进步,那么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兴起,则是另外一个通信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3G技术,2014年开始4G业务也开始受到一些青年人的追捧,但是目前的4G业务尚且不够完善,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覆盖,同时信号不是很稳定,3G仍然是市场的主导。它实现了人们之间的通信不再依托一条网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无线网络,进行信息的检索和使用,大大的降低了网络对于地域的限制,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

2.4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导纤维来进行信号传输的,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光纤相对较多,有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形成光缆,光纤通信技术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也正是由于这一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超高速度、超长距离以及超大容量,这也是传输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

3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以人们的应用需求为导向的,例如宽带化、大众化、综合化以及个人化,这都是我国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CDMA在技术与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优势,由此,宽带WCDMA在我国移动通信过程中会有着较为广泛的发展前途,逐渐成为我国目前阶段移动通信发展的重点。同时这一技术也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由此可见,宽带化技术是我国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通信工程信息化的综合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将图片、文字等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型的传递,这也是人们对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的关键环节,将不同的功能业务进行结合,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网络与信息的需求。通信工程信息技术面临的对象时人民群众,所以应该具有大众化的特点,这也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满足大众的要求,在对网络接入点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不同信息源的发掘。此外,还应该重视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个人化发展,虽然信息技术主要是面向大众化的,但也应该体现其自身的特色,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有着明显的针对性,以此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