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施工关系浅析

景观设计与施工关系浅析

摘要:随着新景观项目建设及景观修复项目的日渐增多,景观项目从初设到竣工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看出现实中设计方案与实施的不协同。分析景观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强调协作,优化管理,通力合作,以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景观设计;施工;竣工;协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景观建设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体现了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空间艺术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人们精神文明层次的需求。它既是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要素,又是城市文明的直接表达。目前,我国城市景观工程建设的过程主要包括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两大组成部分。设计与施工从专业角度上来看区别非常大,因而,一个优秀的景观工程是由好的设计团队(好的创意)、好的投资(资金保障)、好的业主(方案的执行力)、好的施工团队(技术保障)和好的材料供应商等多个因素综合而成。然而,当下大多数景观项目设计与施工结果偏差较大,甲方实时改动方案的施工现象较为普遍。施工组织、工种交叉作业反复,重建现象造成了资金浪费、竣工时间延长与质量等诸多问题。直到竣工验收前,还得去做大量的图纸补画,甚至几乎是重新绘制图纸。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阶段带来的不确定性、甲方更改方案的随意性,施工技术与施工队伍的更换,施工时间过长的一些不确定原因,致使后期竣工图的工程量非常巨大,设计团队需要反复去作业、施工现场与竣工图纸反复核对,甚至重新绘制全套施工图。如何理解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讨论。

1景观项目的两个阶段

1.1景观的设计阶段。1.1.1标准定位。任何工程的实施,设计必须先行。景观设计团队根据甲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此展开现场勘察、市场调研、收集相关规划、文化及历史等资料,进行项目制定、环境研究、战略探索、主题确立、问题提出、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原则等等基础研究,提出创意构思,经过提炼形成方案,再通过甲方的评审认定和修改意见,不断研讨中完善并得到甲方的方案确认,经过多轮研究完成的深化设计,最终作为可以实施的方案,为甲方和施工方提供必要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1.1.2以人为本。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对环境的要求,提高感受度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程度。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环境空间设计都应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在设计中提高生活环境质量。1.1.3主题概念。景观项目设计应有主题概念,要结合地域文化、地域特性、地域气候、生态保护等多种因素展开路径设计,提出解决当下环境条件带来的布局、造型、功能、形式、技术、使用、经济、管理、维护等问题和未来发展需要预判带来的可能发生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在原地域的基础上提高当地文化的传承,展示地方性的“产品”特征,落实差异化的设计策略极为重要,还能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经济上的浪费损耗,最大程度上满足项目的目标建设。显然,优秀的设计是必要的。

1.2景观项目施工阶段。景观项目施工阶段从管理的角度应包括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3个阶段各有特点和要义。一般来说,要求项目的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项目的技术信息和施工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施工才能做到严格管理和有效推进。1.2.1前期准备阶段。前期施工准备阶段是进行现场组织施工的前提所在,它包括制定好本项目施工的措施和方案,确立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整准确地了解施工现场及相关毗邻区域内现有条件,如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线信息,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落实好施工现场“二栏一报”等等系列工作,以确保工程任务能够顺利展开。1.2.2施工阶段。现场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各类设施、封闭围挡、警示标志、场地各功能布置及技术要求等等,使施工能够在有序的计划中实施。1.2.3竣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进行的最后环节,是施工管理的最终阶段。包括竣工清理、收集竣工资料(工程图和工程一览表;记录的图纸审查结果、各种技术的检验单、各类结构的说明、种植成果的检查记录等等)。由设计单位配合完成竣工图,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和相关材料,建设单位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竣工验收。

2设计与施工的关系

2.1相互独立。景观设计是解决问题再创作的一个过程,设计师要充分了解景观设计的各方面知识,在设计图纸中不断提高作品的独创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完善景观设计方案。同时设计是整个景观项目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设计不但能够带来富有创意的方案,还会为业主考虑在适用、管理、维护与发展带来理性的合理条件。设计师对项目的研究越深入,把握得越准确,目标的控制就会越富有实效。设计不能只为好看或个性而确立,它一定是围绕使用的“人”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功能与造型、材料与技术、固定与临时、管理与维护等诸多细节内容的方案与施工图纸。景观施工本质可以被理解为在设计方案上的二次创作,景观施工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营建景观设施,施工方可能会根据现场条件与自身的经验、技术、理解进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微调,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技术或对设计理念的主观偏差导致一些景观原方案无法实现。

2.2相互依存。设计是景观项目实施前提,施工是景观设计的具体体现,没有好的施工,设计也仅仅是概念;没有好的设计,施工也只是一个土建工程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设计必须在全局的角度去考察。需要设计师们了解施工工艺、过程、材料、管理和维护等诸多相关内容。当然,还需要设计师多到施工现场,面对设计与现场施工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及时给予调整和优化,事实上前两者作为设计师必备的知识无可厚非,但现实中,无论思考多么周密详细,终会有些遗漏,致使设计与施工出现问题。而后者就是针对实际情况需要研讨、优化、协调,弥补不足,使设计得到更好的落实。

2.3协同合作,有效沟通。当下,从事景观设计的人员鱼龙混杂,致使设计本身在现实中设计图纸与后期施工对接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抛开甲方主动性改变带来的设计目标改变以外,因施工方带来的理解性失误、操作上的改变,或设计师考虑不周等原因。设计的深化工作是伴随施工而进行完善的,这种关系解决不好,将会使设计方案得不到很好落实。无疑,更多的补救工作将在竣工验收前集中完成,给设计师完成竣工图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现阶段我国的景观工程项目大多数是设计与施工相互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上述设计与施工的相互脱节,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所以设计与施工的“协同合作”与“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中大型的设计与施工事务中,会设有具体的“项目负责人”来参与设计与施工的整个过程,其责任就是把控设计方案,对设计进度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以及配合现场施工服务,指导施工人员完成图纸设计意图,在施工阶段及时发现图纸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有效确保设计与施工问题得到解决,做到重效果的同时来实现方案的完美落地,把控现场的问题,让项目的设计方案与施工落地没有过多的偏差,使得项目的建设得到更加高效的营造。设计师与施工方有着相同的目的与责任,需要合作互助,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在后期竣工验收时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只有两者都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基础之上,设计与施工就会减少失误,还会极大地促进设计的优化。

3协作中实现设计优化

3.1规范管理。景观设计初期应充分解读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现场勘测,知晓周边影响因素,实现合理的规划设计,完善施工图的制图规范,执行好设计规范,强化设计管理,从而减免景观方案在制图上的反复作业,与现场出入太大导致无法施工的现象。

3.2效率沟通。设计师与业主之间、设计师与其它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施工方技术人员要保持通畅和高效的沟通,这是设计确立设计主题与业主实现美好愿景的必要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工种的设计师,针对目标、造型、结构、技术、信息、材料、条件、经济和审美等方面沟通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设计前提下,设计师进行设计交底,并对施工方提出的图纸问题进行反复核对沟通,进行答疑,能使施工方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当然最富有效率的沟通是通过实战经验反馈给设计以新的价值信息,以致从现场实际出发给出更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与意见,使设计及时得到修正,从而避免因人为及管理因素造成后期需要完善大量图纸的现象。

3.3质量管控。整个景观工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工程的庞大繁琐,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构成了工程的大体系,如果在某一个关键点出现反复作业或改动过大,致使整个工程延期或图纸出入过多,将导致景观施工的不一致性。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保证一个好的景观工程项目得到落实,这就要求提高设计人员素质,规范管理设计,健全设计与施工方的高效率沟通性,以及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把控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诉,景观设计与施工落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在甲方充分保障设计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只有设计方和施工方做到沟通无障碍,相互协助、共同优化,减少工程的反复性,降低成本,做到既有共同目标和理想,又有不同的责任划分,秉承着严谨、负责、认真的态度,设计方与施工方通力合作,及时互动沟通,才能共同携手完成好整个项目,使我国园林景观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董赤 于海潮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