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趋势下的产品设计思维转变

物联网趋势下的产品设计思维转变

摘要: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物联网时代,产品设计不再是灵感的闪光,产品范畴被扩大并更加的灵活,随之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创新与设计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需求关系。当过于追求“智能”时,就会忽略其它事物所带给人的感觉,设计师在学习专业技能以外应当培养综合型的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在物物相连的信息智能化社会中,向人们传递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物联网;设计创新;跨界综合;共情

一、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设计需求的改变

人类最初从行为交流到语言交流的个体交流,直到文字开始出现,交流模式从个体到群体之间进行传递,再到计算机的出现,信息开始以数字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里面,形成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从此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充斥在我们周围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智能化产品,大部分都是通过硬件和软件,配合一定的通信协议连接到产品云上,再和我们的手机或者其他的智能终端相连接,随着智能单品的逐步发展,智能单品之间可以产生互联和信息交换,物与物开始互联。在物联网时代下我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当我们打开门,系统自动开启灯光,热水器开始工作,这时候妈妈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我已经到家。智能单品件形成互联,我们身边的每一件设备和我们实时的行动或身体状况形成一个网络,万物互联时代已经来临。物联网是在以互联网为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产品之间能够自主决定去感知信息源、预测信息的流向、以及如何做出反应和协作,物联网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随着无线网络系统、信息技术、云计算以及传感器等技术发展,产品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己经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物联网时代,产品与产品间均可智能联动。回顾我们周边的产品,部分是基于网络系统下的智能单品,部分是基于屏幕下的设计;部分是应用软件、多媒体;部分是共享单车、互动装置等我们也可称之为“产品”,产品范畴被扩大并更加的灵活。随之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传统的产品设计师基于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去设计产品,我们会关注人机、造型、色彩等产品本身。而如今,在关注产品之外我们更在乎使用者的体验感受,我们注重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该产品所带来的体验。以手机的发展过程为例,从黑白手机到智能手机,当时的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在造型上强调品牌造型语义的延续,在功能上强调通话功能,产品耐摔经用。购买者关注产品的性价比、造型及品牌。在智能手机时代,产品在造型上突出屏幕效果,功能强调拍照效果,产品强调品牌文化,。购买者在选择时关注产用户体验、品牌文化及品牌周边。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期望值的提高,用户需求的改变带给我们全新的产品逻辑及用户体验。科技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从互联网时代走到物联网时代,设计需求的改变也对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物联网下的产品设计师思维的转变

1.跨学科综合能力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创新与设计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需求关系,产品的概念逐渐模糊,包括艺术、设计、科技之间逐步融合,行业间的界限模糊与相互间的跨界合作已经成为知识创新的显著特征。这要求设计师在培养专业技能以外也应有意识的扩大知识储面,培养综合性设计思维。对传统产品设计师而言,要求基于人的情感、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产品造型更加美观、使用更加方便、体验更加有趣。对于物联网智能信息化时代下的设计师而言,在学习好专业技能、建立设计思维的前提下,需要我们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如:美学、平面、心理、行为学等等。除了与设计师打交道外、我们还需要与程序员工程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技能,更强的观察能力情绪感知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必须研究功能性、美学、心理、行为学持续性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知识,除学习专业技能以外,还应当培养综合型的思维能力。过去我们按照功能将产品分类,但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望日益增高,产品仅仅提供所需功能是不够的,手机、手机周边、手机内的应用软件、甚至手机品牌都可以称之为“产品”,产品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产品关注于文化、医疗、心理、材料等,也越来越多的设计装置这类带互动性探讨性的综合类产品出现在生活中,产品的范畴也被无限扩大。产品设计不再是灵感的闪光设计师应不断的关注与学习其他领域的发展动向,并重新审视设计内部体系与外部的关联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设计师需要结合创意和技术技巧,观察生活并深入生活当中,通过产品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探索用户的真正需求,并将其整理成可实现因素,实现设计要素的可见性转化,从而转化为产品。作为设计师我们更需要去关注人的行为情感动向,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仅是设计出一造型好看,人机使用流畅这样的智能产品,技术的学习、情感的深入、这需要设计师具有更全面的设计观,更强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共情能力

《全新思维》提出一个观点:未来属于那些有创造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探究意义的“高感性族群”,在时代的发展下,用户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只关注功能、造型、价格,产品如何能打动用户的内心,品牌如何建立信任感、依赖感,这都需要设计师拥有同理心,拥有能够感受并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音乐日益数字化,但有人仍会不断购买传统的黑胶唱片,信息化时代,在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书屋,点一杯咖啡翻一本书,数字化所缺失的正是物质世界所带来的那份情感上的满足。产品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是不仅是单纯的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了解生理需求后的心理需求,这需要设计师有共情能力,通过数字化产品向人们传递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现在有多种方式去购买食物。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手机软件下单,马上就有食物配送到家中,为什么我们还是渴望一个自动化厨房?自动化厨房,智能机器人,无疑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无微不至。可是当我们过度依赖它时,会不会久而久之我们的下一代连盐都不知道是什么,体会不到切胡萝卜与切番茄的不同,感受不到食物由生变硬,加入调料时不同的香气。当然这不是绝对,爱烹饪的人还是会烹饪,但无疑的是对于我们的特别是下一代会造成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化产品提高生活质量,给日常带来便利、乐趣。但当设计师过于追求“智能”时,就会忽略其它事物所带给人的感觉。专业技能曾经是区别专业设计人士的主要条件,但随着生活、科技、工具的发展,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也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工具进行设计,设计师的角色已经转变,我们通常重视设计师的实用技能,但是好看的图形或复杂的模型本身并不能造就好的设计,处理设计上的技术性细节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提供有意义的整体体验是很难的,真正好的设计是要站在用户和生产者的角度上处理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基于用户、商业及文化的共情。

三、总结

科技技术的发展无疑促进着设计创新,丰富及扩大产品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医疗、教学、救援、材料等方面,但回归到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望日益增高,产品仅仅提供所需功能是不够的,设计师应当在学习专业技能以外应当培养综合型的思维能力及共情能力,在物物相连的信息智能化社会中,探索人心真实所想,以产品引领生活,向人们传递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威,王佳玥.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2(04):104-106.

[2]尹成伟.跨界设计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6(1):49-49.

[3]丹尼尔•平克.未来世界属于“高感性族群”[J].高考金刊:理科版,2015(3):50-51.

[4]索拉博•凡史杰,杜雪娟.期待与共情——产品设计的未来(1)[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12.

[5]王佳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2016.

作者:张雪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