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竞赛范例

设计竞赛

设计竞赛范文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实战型竞赛中来,如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承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2005年500多所高校的2万多件作品,增加到2011年的868所高校,参赛人数近60万人。又如现在国内设计界公认的一项权威设计大赛“金犊奖”,由台湾于1992年开始主办,2011年参赛作品总件数高达22355件,参赛人次突破30万人。以上数据表明,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参赛的重要性。因此,地方高校应扬长避短,将实战型竞赛引入广告设计工作室,促进广告设计产学研的发展。

将实战型竞赛引入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中,既丰富了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的实践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交流平台,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一)丰富广告设计工作室的实践内容

地方高校由于地域与经济等原因的限制,企业项目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面临虚设的尴尬境地,而实战型竞赛的引入可以摆脱这种困境,把一些大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引入到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如JUSTUS情侣首饰、永和豆浆、雀巢咖啡、加加酱油、奥鹏远程教育等,丰富了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的实践内容,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了企业实战项目,了解企业营销广告设计的流程、制作方法及表现形式等,为培养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竞赛对广告设计工作室中学生的影响

1.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每逢竞赛,学生都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与制作激情,如2011年报名参赛的人数超过艺术设计专业总学生数的50%,由此可见,竞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又是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因此,在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中引入实战型竞赛,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虽然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奖,但大多数学生都会受益匪浅,设计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参赛学生认为,这种竞赛是机遇,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挑战,是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模拟的职业竞技场,对他们思考今后设计之路具有鞭策作用。在广告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心,使其对设计竞赛产生兴趣,积极克服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努力排除各种干扰,让其乐于设计、享受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2.促进交流,开拓视野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引入实战型竞赛,拓展了地方高校学生的交流平台,为学生与企业、学生与教师、本校学生与外校学生、本校学生与外校教师建立了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语言、文字、网络等交流,进行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或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建立了多层面的人际关系网,进而增进了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学习到怎样理解、宽容和博爱。

3.培养沟通与团队协作精神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研究,长期以来注重学生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而实战型竞赛是企业营销的广告设计,难度较大,小组成员需要多方面的技能才能完成,参与竞赛项目设计的学生需要团队协作,在与他人的讨论过程中选定主题,沟通主题的创意表现方案。同时学生在小组中分别负责各自任务,可以扬长避短、拓展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见解,尊重别人的观点,相互影响,形成民主和谐的气氛,增进团队协作精神。

4.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只能是本校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竞争面普遍较窄,竞争力不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随之淡漠,进而失去竞争能力。要想打破这种瓶颈,广告设计工作室需引入实战型竞赛,让本校学生站在全省、全国广告设计竞技台上,为同一个项目主题竞技,获奖与否成为了竞争能力强弱的表现,通过竞技了解同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危机感,及时调整与完善不足之处,以增强竞争能力。

5.促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也是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研究的重点。企业之所以参与到竞赛中来,是因为其广告设计需要新鲜的血液,崭新的、独创性的企业营销广告设计能为其带来巨大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创新性强、制作能力强的设计,这也就要求广告设计工作室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创意、制作过程中需突破原有的习惯性思维,可以遵循以下步骤:主题发散思维训练——圈出闪光点——闪光点提炼图——讨论、确定方案——进行相关素材收集——寻找执行榜样——进行设计制作——整体修正完善。当然,这些步骤不是绝对的,中间也有可能反复,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在思维交流、查找、制作、修正之间学习完善自己,使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结语

设计竞赛范文2

1设计竞赛项目的选择,教学场所的要求

1.1设计竞赛项目的选择

目前,互联网已经得到普及,全国乃至全国的设计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获得,因此不用担心信息不足。而作为广告设计的任课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赛,因此认可教师在选择竞赛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到类别、影响力、层次等多方面影响,而且还要选择合适的课程以及技能培训目标,还要符合循环渐进的技能培训项目的内容。在选好竞赛项目以后就是设计竞赛的培训,在最后的广告设计竞赛开始之前,指导老师一定要为学生讲解广告设计竞赛的目的以及意义,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竞赛,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竞赛。作为高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的设计竞赛项目,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择出与学生课程有关而且有一定的含金量的专业比赛项目,只有选择合适的设计项目,学生才能学得更多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对于目前有一些设计项目片面的强调商业的价值以及市场化以及各种不利的项目,任课教师一定不要选择,因为这类项目会让学生滋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2设计竞赛教学场所的要求

设计竞赛一旦确定,不管是培训还是比赛,不可能只在一间教室完成,因此广告设计竞赛的整个过程将随时变换教学场地。设计竞赛的整个过程需要在市场上进行调查,需要到处收集资料以及实物制作等多种要求,因此设计竞赛需要多个教学场所才能进行。一般情况来说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可以在一个教室进行,但是企业项目、设计竞赛等技能强化的教学场所大多安排在实训基地,这样更有利于竞赛的进行。

2设计竞赛的作用

设计竞赛对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设计竞赛的整个过程以及获奖对于同学说是受益匪浅的。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可以让学生们对学习的乐趣变得越来越对,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精神,这种专业知识将一直陪伴于学生,让学生终身受益。比赛的结果不管如何,不可能出现人人都能的同样的奖励,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获奖的情况。因此这就会激励学生去那里获得奖励,获得老师的认可,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让学生在良性的攀比中进步。同时,任课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肯定,并且适当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培养积极的处世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3总结

设计竞赛范文3

工业设计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专业,各类设计竞赛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创造了难得的机会。文章描述了国内工业设计竞赛的概况,论述了设计竞赛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学校“以赛促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机制,为工业设计专业依托设计竞赛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

设计竞赛;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各类设计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展示设计才华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大学生经过比赛的磨炼,可以增强信心、强化能力、积累经验。依托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工业设计竞赛概况

目前,国内每年举办的工业设计竞赛名目繁多,层级不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办、指导,或联合相关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工业设计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这类竞赛专业性强、连续性好、规模大、权威性强、社会影响广泛,是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赛事。第二类是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指导,或由地方学术团体联合省内高校共同发起,面向地方高校学生举办的省、市级工业设计竞赛。近年来,随着一些省、市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这类竞赛逐年增多。第三类是由知名企业举办的行业性、专题性设计竞赛。如,美的集团举办的“美的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华帝集团举办的“华帝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这类设计大赛一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作品,专题性、专业性较强,但缺乏连续性。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包含产品设计内容的综合性设计赛事,如全国设计“大师奖”、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等。除国内举办的各类设计竞赛以外,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美国“IDEA”奖等国际性工业设计赛事,也吸引了不少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二、设计竞赛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与核心,设计比赛通常会把“是否具有创新性”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缺乏创新性的作品很难在比赛中获奖。因此,学生为了获得好的比赛成绩,从选题到构思设计方案都会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思考,力求使选题和设计方案均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这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远超一般的课堂实践教学训练。

2.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综合实践能力

参赛学生要经历参赛选题、设计调研、方案构思、设计表达等产品设计的整个程序,而且在作品的创作中要综合考虑产品功能、结构、形态、人机工程、材料工艺、色彩与装饰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参加一次比赛实质上就是经历一次实战性的综合实践强化训练。通过参赛,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手绘草图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审美创造与表现能力等都会得到较强的训练和提高。

3.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风建设

各类设计比赛通常都设有一定奖项,除颁发证书、奖杯外,大多还有一定数额的奖金,学生一旦获奖,就意味着其设计作品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获奖证书也会为其求职就业增加砝码,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和荣耀感会激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更加努力。学校通过对获奖学生的表彰和宣传,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风建设非常有利。

4.可弥补一些高校实践教学缺乏“真题”训练的不足

目前,我国南方、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设计比较发达,该地区的高校在产、学、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有很多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机会,这是工业设计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所不能企及的。时下,各类工业设计大赛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各类竞赛的主题和要求基本代表了设计行业的需求和标准,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意味着进入了参与实际设计的状态。因此,一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设计竞赛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比赛训练中锻炼能力,积累实际设计经验。

5.设计竞赛是检验学生能力和高校专业教学水平的试金石

设计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同场竞技的舞台,参赛者既有各校优秀的学生,也有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可谓高手如林。学生可以借参赛进行横向比较,检验个人专业能力,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弥补;学校也可以通过比赛及时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需求,检验本校专业教学水平,发现优势和差距,为今后专业教学改革明确方向。

三、“以赛促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成效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赛学习意识

发挥好“以赛促学”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比赛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向学生宣传参赛学习的思想,通过介绍各种设计赛事活动,展示学校学生以往参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或让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老生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参赛学习的体会与收获,增进学生对参赛学习的认识。每次大赛前,教研室会组织相关年级学生召开动员大会,介绍比赛详情,鼓励学生积极参赛。

2.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

一是把设计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践相结合。这种参赛方式通常选择在大学三、四年级实践学时比较多的专业课中或实践教学集中的时候进行。开课之前,教师要密切关注网上的各类赛事信息,如果有在内容和时间与课程比较吻合的比赛,就要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选择竞赛题目作为实践训练课题,让学生按照比赛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然后投稿参赛。二是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赛。各类设计比赛举办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在时间和内容上完全符合课程教学的比赛并不会经常遇到,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参赛锻炼机会,每学期教研室可以遴选一些适合学生参加的赛事,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赛。这种方式受限少,便于开展,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投入专业学习,是学生参赛的主要方式。三是把设计竞赛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即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选题时,如有合适的比赛举行,应鼓励学生以此为题进行毕业设计。

3.对参赛进行精心指导

参加设计竞赛,学生要经历选题、调研、方案构思、效果图渲染、参赛展板制作等各个环节,有的比赛还要求制作产品模型。在参赛过程中,如果缺乏教师的精心指导,很难实现预期的参赛目标和教学目的,尤其对那些初次参赛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应对学生每次参赛前先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1~2名指导教师,便于进行精心指导。

(1)指导学生进行参赛选题与信息资料收集

有些比赛没有明确的设计题目,学生可自由选题参赛,因此,设计什么产品往往会困扰学生,也是学生向教师提问最多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比赛,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启发学生从弥补现有产品设计缺陷、满足生产与生活的各种潜在需求出发进行思考,挖掘概念新颖的设计题目,然后针对选题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为方案构思奠定基础,此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洞察力、设计调研与资料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构思设计方案

方案构思是完成比赛的关键环节,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是参赛获奖的重要条件。在该环节,指导教师一般会组织学生多次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互相启发,打破思维障碍,多方向探求可能的创新性设计方案,并指导学生画出设计草图进行对比分析,以便选出有价值的构思进行深入设计与表达。此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成果表达

有了好的设计构思,还需要有良好的视觉设计表达,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效果图建模与渲染、设计说明撰写、参赛展板制作都属于设计成果表达范畴,在此环节,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认真把关,力求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处于最佳展示状态,这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平面排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4)认真做好参赛总结

每次参赛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赛总结,指出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或把本校学生参赛作品与其他学校学生参赛作品放在一起作对比分析,在总结交流中让学生知道今后需要着重提高的方面。

4.参赛成绩认定与奖励措施

为激励学生参赛,学校可以把学生的参赛成绩纳入学习成绩认定和奖励机制中。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比赛,将获奖等级与课程成绩评定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的比赛,获奖按照学校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进行学分认定;对于以比赛题目进行的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时按照获奖等级进行适当加分。在获奖奖励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精神奖励。为获得省级一等奖、部级二等奖、国际级三等奖或以上的学生召开表彰大会,进行校内宣传,并将获奖学生的资料与获奖作品、证书复印件、奖杯照片展览在陈列室永久保存。二是物质奖励。学校给获奖学生发放一定的奖金,奖金数额一般为学生获得大赛奖金的10%~20%。

5.“以赛促学”教学成效

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以赛促学”教学活动收获颇丰,学生参加各级设计比赛获奖累计达200余人次,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别的设计大奖,如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汽车设计大赛、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均榜上有名。参赛获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今,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常态。2015年,近20名在校生由于在各种参赛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开始承接企业设计项目,一年中通过设计交易网站中标完成企业产品设计项目多达30余项,其中4名学生在校成功创业,注册成立了设计公司。

结语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的社会教学资源,应该积极探索竞赛教学的运用机制,充分发挥“以赛促学”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

作者:端文新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刘艳霞.浅谈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竞赛课程的教学.中国科技信息,2013(9).

设计竞赛范文4

[关键词]竞赛式科普游戏;科技馆;展示设计

在科学普及场馆设置的展品,希望不仅能以易懂的方式将一些科技知识传播给公众,同时也希望展品的展示形式具有趣味性,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发挥更好的展教效果。那些采用了互动展示技术的竞赛式科普游戏展品,因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和竞赛,往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技术是指可供多人同时参与竞技的新型交互体验式科普展示技术。结合机电、自控、多媒体及无线网络等多种技术,通过趣味横生的可参与互动竞赛展示方式,在游戏中向公众传达相关科学知识。该技术还可与不同的展示内容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当然,设计与制作出一个好的竞赛式互动科普游戏展品是有极大难度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于2015年开始实施科技部支持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其中有一项展品名为“健康竞赛”,主要内容就是深入研究“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技术”,并将该技术运用到“健康竞赛”项目的设计和制作中。展项着眼于健康这个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技术”进行展品设计。在执行该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笔者对“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项目组取得了一定的设计和研制经验,希望通过本文对研究和利用该展示技术的有关过程和情况进行梳理,以便今后能对此类展品的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现状

目前,竞赛式游戏展示方式的应用多出现在电视节目的综艺栏目中,通过对相关竞赛形式进行调研,发现此类节目均有主持人主持,其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类:(1)按钮抢答,答题是否正确凭记分牌记录成绩。(2)按钮抢答,如果答错会有相应的娱乐性“惩罚”,如遭受落入台下的惩罚;比赛座椅会原地旋转或翻仰;向竞赛者泼水等惩罚措施。(3)按钮抢答,答对者座椅沿滑动轨道前进。科普游戏在科技馆展示的方式则较为单一,多为多媒体互动类抢答形式,即观众站在多媒体机前端,通过触摸屏或抢答按钮的形式与计算机或其他竞技者进行有关科普知识内容的抢答,对错与否,通过视频影像或声音提示展现。以上几种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抢答形式单一,基本均为按钮抢答,观众参与度不高;二是答题过程缺乏趣味性;三是答题者的竞赛感不强。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健康竞赛”展品介绍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对“健康竞赛”项目制定了展示原则即:(1)要有一定的普适性,既能符合大多数科普类答题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健康竞赛本身的特点,突出“保持健康、健康生活、健康工作”。(2)要有一定的竞争性、娱乐性,要适合在科普场所展出。(3)要便于维护、运行,减少人员管理,尽可能使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相关的科普知识。(4)通过网络形式扩大参与范围。(5)在展示内容上下功夫,使得内容更为生动有趣。依据以上原则,我们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如为了增强展品的趣味性,在方案中增设座椅前后左右振动的环节,对参赛者头像进行拍摄,投放到大屏幕;为了增强展品的游戏性,在方案中添加多媒体游戏环节;为了体现健康理念,在最后阶段增加蹬车竞赛到达终点的环节;采用虚拟主持人的方式,通过投影在大屏幕上,能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和了解健康知识,达到了公众效益最大化。此外,在座椅外形上我们也数易其稿,既要满足外形美观,又要便于维护。在图纸设计阶段,我们聘请相关电气、机械专家进行严格把关,为绘制标准化图纸奠定基础。在制作阶段,课题组多次往返于制作厂家之间,严格把控制作质量。在专家指导下,课题组在计划时间内圆满完成了该展品的设计制作,展示形式如下:

(一)展品组成及功能

展品由三套运动座椅、轨道及激光投影和音响等设备组成“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平台”,三套运动座椅安装于轨道之上,在系统控制下可前后移动。座椅底部设有振动装置,座椅能前后左右进行震动,且震动感较强。座椅前方,放置一个10寸平板电脑(含前置摄像头),用来采集三名参与观众头像,并在竞赛过程中配合投影显示竞赛题目、游戏场景、所处位置等信息。座椅前端设有脚踏板,当答题正确时,观众可通过蹬脚踏板控制座椅前进。座椅两侧设有扶手,用于参与者抓握以利于身体平衡和踩踏发力。两侧扶手上设有控制柄和确认键,具有方向控制和点击确定功能,用于与屏幕内容交互。平台前方设置激光投影大屏幕,显示屏中的虚拟主持人和参与者一起互动,完成竞答。

(二)互动操作流程及交互方式

现场设置单向出入闸机口,由专人负责,在展品出入口各设置一个二维码,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与健康知识相关的网页(内含即将参与竞赛的答题内容),并可文本下载竞赛知识内容,使观众可提前对展品内容进行了解。知识问答由一个不少于50道题的题库组成,竞赛时将随机抽取题目。一场竞赛由5个健康知识内容组成,分为三道必答题(同时答题),两道抢答题,可供3位参与者同时竞技。竞赛开始,参与者就坐,系好安全带,在虚拟主持人的引导下拍摄个人头像,了解比赛规则。三道必答题,其中两道题3位观众依次作答,第三道题采用游戏的方式,3名参与者同时参与以健康知识内容为背景的射击游戏,即打病毒游戏,设计5个病毒的不同界面,但游戏内核相同,每次只打1种病毒,病毒内容随机出现,如埃博拉病毒、狂犬病病毒等,通过摇杆瞄准有害病毒,确认键进行射击。规定时间内打的病毒数量多者获胜,如果打到好的细胞要减分。以上三题每答对1题,答对者获得5秒蹬车时间,座椅向大屏幕前进。答错者,座椅不能移动,且座椅还会产生较强的震动感,以此作为惩罚手段。两道抢答题,虚拟主持人出题后,参与者通过蹬踏板抢答,最先蹬满10圈者获得答题权。答对,获得5秒蹬车时间,使得座椅向大屏幕前进;答错,座椅向后倒退。当5道题全部答完后,即使全部答对者的座椅没有移动到轨道终点,那就要靠参与者蹬脚踏板,将座椅移动到比赛终点,之前答题正确率越高的参与者,离终点越近,越占优势。在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加油助威中,看看到底哪位参赛者最先到达终点,获取胜利。比赛结束后屏幕显示胜利者头像,配庆祝画面,欢庆胜利,颁发虚拟奖杯。

三、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设计应选取公众感兴趣的内容

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设计之初要有明确的展示内容目标,如健康竞赛展品选取的就是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等多项文件政策的出台,明确了全国健康科普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与此同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科普内容有更强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应进一步探讨“健康竞赛”展品的展示方式,这样展示效果会更好。

(二)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设计应考虑游戏结构要素

游戏结构要素包括:动态视觉、交互作用、目标的呈现、控制的规则等。因此,在设计多媒体界面时应该清晰明了,色彩搭配得当,环节生动有趣,符合人们的视觉效果和思维习惯。同时,要平衡游戏的媒体元素和思维习惯。其次,交互是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设计的核心,设计良好的交互,对科普内容的展示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而且反馈的信息能够促使参与者思考。参与者从反馈的信息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如健康竞赛就是采用座椅的交互,使参观者获得答题对错的信息,增强趣味性。

(三)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中应运用激励性设计

在游戏中完成或答对某些选题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引发游戏者兴趣,如健康竞赛采用的方式是答对题,座椅会向前移动,距离比赛终点更近,这样会给参赛者带来愉悦。

(四)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应增强趣味性,扩大参与面

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展品的趣味性。在“健康竞赛”展品中采用人像采集,在大屏幕播放获胜者头像;通过控制系统,判断参赛者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强了展品的趣味性;通过二维码扫描,可下载健康知识内容,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相关内容,扩大了参与群体。综上所述,此次对“竞赛式科普游戏互动展示技术”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知识问答类展品多采用的触屏多媒体表现形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互动体验式展示技术。展品将多媒体、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与机电展示方式巧妙地融合为一体,采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提升观众的参与热情。同时,该平台还适用于各种竞赛式多媒体内容,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参考文献

[1]黄月,董艳.教育游戏的叙事设计,教育游戏与虚拟现实理论及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设计竞赛范文5

一、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作为药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四大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设计的参赛项目是“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分析”,其中提取溶剂的选择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等方面均需要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相关知识。在实验前期的准备阶段,参赛学生通过翻阅文献和相关书籍,再一次地回顾了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已经学过的基础化学知识。除了巩固基础知识,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应用仪器分析两大重要的色谱分析方法———“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理解了它们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而反复多次的仪器操作又能够促进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我们组的参赛作品属于综合实验方向,所谓“综合”是指取消二级学科专业界限,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建立的全新的内容交叉、技术综合型实验项目,要将跨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融会贯通在一个实验中。实验项目的创新点之一就是以中药材金银花作为实验样本,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绿原酸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融合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内容,初步涉及中药的提取、分离、分析知识,学生因此提前接触了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药学专业知识,了解了药物的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对本科高年级药学专业科目的学习。

二、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在化学实验竞赛中,我们在化学实验技能、化学计算、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仪器使用和数据采集及其分析处理、实验报告、图谱解析等多个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虽然平时的实验课程对此也有一定的训练作用,但实验设计竞赛的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更强,需要我们全程控制实验,此外还能够获得专家和老师专业的指导,对实验过程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提高

在确定实验课题之后、正式开展实验工作之前,需要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大量文献综述和必要的预实验,从而制订出完善的实验设计方案。在文献检索方面,学生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药提取分析方向的资料以及大量有关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实验研究,以药典的检测方法为主,辅以在预实验中已验证行之有效的实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出了提取分析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初步方案。因为以往化学实验课程中,大部分的实验都有固定的方案和实验步骤,使学生无法从实验参考书籍上找到对应的实验方案,从源头上杜绝了学生懒于设计实验这类问题的发生,使学生主动思考。在不断修改实验设计方案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实验操作能力是化学类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而目前存在一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现状,因操作失误而产生的实验事故也时有发生。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和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与重视不够是在校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生自己必须端正态度,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努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我们整个实验阶段,也发现了一些操作问题。例如定容过程中胶头滴管需要垂直伸入并贴紧容量瓶颈而不是悬垂滴定,在移液过程中取液要控制在液面以下1cm处。这些虽然都是简单的实验步骤,但学生出现了细节上的错误。而在实验竞赛中,团队在一起进行实验,错误就会显现出来,学生因此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除了纠正基本操作问题,学生还学会了薄层板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这本来是在本科高年级才会接触到的实验操作,因为参加实验竞赛的缘故,学生提前接触并自学掌握,比同年级其他同学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三)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实验分析能力的提高

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突发性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得学会分析。在平时的实验课上,实验老师会帮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性,不懂得自己查阅资料进行摸索和验证。实验竞赛虽然也有老师指导,但细节上的问题还是需要自己去处理。我们组在做薄层层析法定性识别绿原酸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按照文献上的条件操作,但薄层板上没有斑点的问题,在查阅资料之后,经历了换用展开剂和提高标准液、提取液浓度的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薄层层析。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也相当重要,在获取化学实验数据之后,处理实验数据是实验的必要环节,快速而准确的数据处理对获得有益的实验结论非常重要。而在这其中,计算机发挥着特别的作用,Origin是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科学绘图软件的较好选择。绿原酸标准曲线的拟合,高效液相色谱图的重现,标准系列绿原酸溶液高效液相三维图像的绘制,无一不需要Origin的辅助。不同于以往的简单计算,复杂样本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往往庞大而繁杂,只有借助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加上实验竞赛的要求比一般实验高,我们利用Origin进行难度更大的计算处理,使得学生的数据处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化学实验竞赛促进本科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现在很多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会一味地按照课本上或老师给定的方案进行实验,不善于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深究,这也是阻碍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因素之一。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训练才能养成。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完成一个实验之前,学生做实验往往思路不清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仅是按照既定方案操作,也不会进行反思。但当学生自主操作整个实验时,各种问题就会迎面而来,总体的实验步骤顺序,条件改变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问题以往不需要学生考虑,是老师的问题。现在学生改变了这种侥幸心理,自己反复探索实验条件,才得到了最终实验方案,整个实验流程条理清晰,体现了从药材—提取—TCL鉴定—HPLC定量分析的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通过设计整个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结语

设计竞赛范文6

1.重理论轻实践

环境设计专业为应用型学科,立足实践,但一些高校往往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使课程重理论传授、案例讲解,轻设计流程讲解、设计思维传授、方案分析研讨。环境设计专业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与实践紧密挂钩:从各种施工材料的外观、性能、规格、价位,到不同结构所需材料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结构施工图纸的绘制,都不是课堂上教师单向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的。学生如果缺乏现场实践的体验,其对于知识点往往一知半解,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畏学的心态,使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教学内容陈旧

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层出不穷,从而带来设计方法的革新,这些都使得现行教学内容、教材案例的更新往往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在实际操作时,学生不大量吸收、运用新信息,仅依赖课本所学知识、案例,就会受到掣肘。

3.作业未考虑实际操作中的设计要素、流程

在专业课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点虽然面面俱到,但往往在作业布置时针对性不强,忽略了在实际操作时,家装设计应考虑的客户需求分析,展示设计应思考的企业标准化设计、标准色彩、企业历史文化、产品系列与款式、已实施案例等因素。因此,学生作业往往流于形式,设计内容空洞,学生在面临仿真题训练或实践检验时常因不清楚设计要素及流程而徒劳无功。

4.学生竞争力不足

近年社会民办教学机构蓬勃发展,各种层次、规模的室内设计培训班层出不穷。此类机构所培养的人才更侧重实际操作,不少初中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通过短训班的学习,在动手能力上已经满足进入这个行业的基本要求,且对于薪酬要求并不过高,所以成为广大室内装饰公司设计师的主要构成力量。而不少高校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不足,虽然在设计思维及设计理念方面更为擅长,却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熟悉材料、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才能将学校所学与社会实践对接,在与短训班学生的竞争中短期劣势较为突出。此外,目前环境设计业务主要为家装、软装、展位设计等,行业发展趋向于模板化设计,有实力做个性高端设计的客户为数不多,这也使得高校毕业生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上的优势难以凸显。因此,公司在招聘时更青睐短训班或高职院校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结合的意义及方法

1.意义

现今专业竞赛发展日趋多样化,市场需求与业界标准成为选题的风向标,专业教学以此作为导向,对于推动教学改革、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实现教学与竞赛的结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加强教学互动,使更多学生在有针对性地学习、准备参赛作品的过程中,成长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2)专业竞赛除了本校学生竞技外,更有兄弟院校间的交流比拼和来自业界与权威机构的点评。

以竞赛项目推动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富有热情,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水到渠成。

3)部分学生的作品在竞赛中获得名次,部分作业直接被企业采用,这成为学生应聘时的一大筹码。

学生的课程作业赢得业界认可,产生了社会价值,这无疑是对教学工作、学生成绩的最大肯定。

2.方法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教学与竞赛相互独立,这使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而竞赛又需另行安排时间准备,形成仓促备赛的局面,比赛结果自然不甚理想。按照“以学促赛,以赛促学”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根据所授专业课程选择相应的比赛项目提前准备,并整理出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此作为理论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而不完全按照教材及大纲的章节顺序授课。这种改革虽然不能做到知识点传授面面俱到,但能使学生对于必须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一个新境界,能使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点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由于准备比赛作品的时间被延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比赛成绩定会有全面的突破,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也能顺利实现。此外,面向授课班级全体展开教学、备赛,也有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

2)重新设计课程环节。

参照竞赛选题策略单要求设计授课流程,有针对性地围绕某一具体选题展开专项训练、作业讲评、讨论交流。将具体选题按设计流程拆分为项目相关资料搜集分析、创意主题要素凝练、细节设计、后期整体调整等若干单元环节,每单元各有具体任务要求、成果检验讨论。单元训练完成后,再进行方案总结,提炼设计说明,完成方案汇报PPT。

3)改革成绩评定方法与作业。

在专业课程、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时,充分体现学生曾获专业竞赛名次的价值,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理念。由于课程环节的重新设定,项目背景资料搜集的交流,确定方案主题元素的探讨,概念设计的互评、师评,成型作品的展示与切磋等,都成为作业的多样实现形式。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部级赛事。

可在每学期安排校内竞赛,内容围绕学期所学各门课程展开,要求本专业全体学生必须选择一门课程内容准备竞赛作品。截稿周期可为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项目资料,构思并完成方案。提倡学生间相互学习,遇到问题时先独立解决或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解决,确实无法解决时再寻求教师的指导。此举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实现平时专业课程与竞赛挂钩后,会有大批优秀方案涌现。在此基础上优中选优,对方案加以完善、修正,能够减轻教师与学生在面临省级、部级竞赛时临阵磨枪造成的工作负荷与心理压力,也更易于获得优异成绩。

三、结语

设计竞赛范文7

关键词:截面形式;轴心受压杆件;长细比;结构设计竞赛

1概述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号)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目的是为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同和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近十年才得以大规模举办,对结构模型所用材料的性能研究尚不充分,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竹皮材料性能探究[1-2],可供参考的竹条性能试验数据及结论较为匮乏。2010年,王汉坤[3]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对竹材顺纹抗压、顺纹拉伸、顺纹抗剪和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顺纹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剩下的3个力学指标均呈减小-(增加)-平稳-减小的变化趋势。2016年雷鸣宇等[4]对单层竹皮材料和多层黏接竹皮材料的顺纹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因素展开探究,表明胶水对于提高材料强度有所贡献,竹皮材料断裂伸长率普遍为0.5%~1.5%,属于脆性材料。2019年,侯应贵等[5]研究了竹材不同厚度及刷胶层数对抗拉承载力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3种不同厚度的竹皮,抗拉强度随厚度增加,竹条的抗拉强度优于竹皮。Lee,Moreira,Mitch等[6-7]对竹材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做了详细总结,包括竹材的径向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方法、顺纹抗剪模型和方法。目前竹条受压杆件相关的试验研究较少,为改善以模型破坏试验寻求最优解的现状,并为参赛者进行模型杆件设计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本文对大学生结构竞赛中杆件常用的4种组合截面形式,按照竞赛中常用的十种长细比,开展了竹条粘合压杆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长度下各截面形式杆件的受力性能差异,给出了竹条轴心受压杆件的设计建议。

2试验概况

2.1竹条材料性能试验

试验所用竹条由杭州邦博(BAMBOO)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与结构设计大赛所提供材料为同一供应商。试验前对三种规格(截面分别为6mm×1mm,3mm×3mm,2mm×2mm)竹条实际厚度进行了测量,其均差均小于0.05mm,故计算时采用所给标准尺寸。单轴抗拉试件制备参照行业标准《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8]。每种构件各20个,试验结果取平均值。通过静力拉伸试验获得的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列于表1中,表中抗压屈服强度fy取竞赛给定值[9]。

2.2试件设计

根据结构模型竞赛中用竹条制作结构模型时模型杆件截面边长的常用尺寸和3种规格竹条可能组合的截面形式,设计了箱形、三角形、工字形和六边形截面杆件。其中箱形、三角形和六边形截面杆件均由1mm×6mm竹条围合而成,工字形截面杆件由2根1mm×6mm竹条与1根3mm×3mm竹条组合而成,竹条之间均用502胶水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试件长度根据结构模型竞赛中用竹条制作结构模型时杆件的常用长度,并由截面的回转半径和10种长细比确定,如表2~表5所示。

2.3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试验采用FBS-5000N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竖向加载。试件两端为刚度远大于试件的加载圆盘,由于试件端截面较小,圆盘对试件转动约束较小,因此可近似看测量设备包括试验机配套的力传感器、位移测量系统、变形测量系统、位移计等。位移计为量程25.4mm的数显百分表,布置于试件跨中以测量试件失稳平面内的水平位移,试验装置自带位移测量系统可直接测量试件的竖向变形,即柱顶端加载点位移。试验以1mm/min的速度进行位移加载,试验机自行采集荷载峰值和位移值,并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当试验力值下降超过峰值的50%时停止加载。

3试验结果

3.1破坏形式试验结果

显示,四类试件在受荷时均存在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问题。长细比小于临界长细比的试件,以局部失稳破坏为主。此时试件受压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弹性阶段,在加载初期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变化,试件部分截面具有较小的初始波幅;第二阶段为弹塑性阶段,随着荷载逐渐增大,组成构件的板件波幅随之增大,此时已有部分板件退出工作,但试件仍具有一定的屈曲后强度;第三阶段为破坏阶段,位移继续增加,承载力迅速下降,最终试件由于波幅过大引起材料破坏。长细比大于临界长细比的试件,以整体失稳破坏为主。在加载过程中,试件总挠度v并不是随着轴心压力N按比例增加的,试件在加载初期,挠度增加较慢,随后增加较快。由于竹条杆件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较大的挠度下仍然没有保持破坏。当挠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杆件中点截面在轴心压力N与弯矩Nv作用下边缘开始屈服,随后截面塑性区不断增加,杆件即进入弹塑性阶段,致使压力还未达到欧拉临界力之前就丧失承载能力。

3.2试件极限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将10组不同长细比的竹条轴压构件试验所测得的极限承载力Fu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并汇总于表6.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长细比λ在10~100范围内时,工字形截面与箱形截面杆件的极限承载力较为接近。当长细λ<40时,三角形截面杆件的极限承载力较工字形截面、箱形截面更大;当长细比λ>40时,工字形截面、箱形截面与三角形截面杆件的极限承载力较为接近。而在相同长细比的情况下,正六边形截面杆件的极限承载力明显大于其他三类截面的杆件。

4结论

1)箱形、三角形、工字形和六边形截面四类试件在受荷时同时存在局部失稳与整体弯曲失稳问题。长细比小于临界长细比的构件在受压时以局部失稳为主,长细比大于临界长细比的构件以整体失稳为主。其中,箱形试件和工字型试件的临界长细比较为接近,空心三角形试件的临界长细比最小,正六边形试件的临界长细比最大。

2)不同的长细比情况下,各类杆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所不同。

3)相同长细比的空心三角形杆件、工字形杆件极限承载力较为接近。但由于空心三角形与工字形截面的回转半径较小,随着杆件长度的增加,其极限承载力下降较快,故该类截面的杆件不宜过长,适用于制作模型腹杆等较短构件,既能发挥其承载能力,又可减轻模型重量。

设计竞赛范文8

关键词:技能竞赛;高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

一、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项目解读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世界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水平,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已举办两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有关平面设计项目的比赛在河南省漯河赛区举行,该比赛项目是世界技能大赛创意艺术与时尚竞赛类别中的一个竞赛项目,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即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包装设计,比赛时间为4小时。

二、平面设计专业授课实践总结

1.学什么——教学内容改革

该项比赛一是考核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创意能力,即理解并且善于运用模块中所提供的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展与模块相关的原创创意;二是考核学生设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能力,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完成各项原创设计的前提下,是否能够保证设计产品连贯性和设计一致性;三是考核学生的版式编排能力,即在完成产品设计以后,是否能够掌握配色和版式设计的有关知识,从而对产品进行协调设计;四是考核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即是否能够运用相关的软件创作图像,并对图形图像进行裁剪和融合的设计创作能力;五是考核学生的生产技术能力,即能够完成在计算机上的基本创作后把作品打印出来的生产能力;六是考核学生对原创作品的保存归档能力。从该项比赛所需学生获得的基本能力以及所用到的设计类软件来看,在开设课程的时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课程,一是素描设计类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构图能力、基础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二是配色设计类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颜色的敏感度,进而激发学生的配色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三是版式设计类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在进行UI版式设计、网页版式设计、海报版式设计、直邮广告设计、图书杂志版式设计和包装版式设计时,能够了解这些版式设计的编排特点和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进而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设计能力。四是软件设计类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借助Photoshop等一些软件,将学生绘在纸上的原创作品通过计算机呈现出来。在进行这四项课程的教学时,每一类课程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保证作品的原创性。

2.如何学——教学方法改革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的结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而技能竞赛内容的确定是在结合当前企业新技术、岗位新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选择性的将该技能大赛的项目融入到教学中,将大赛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提升学生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2)小组合作学习法。当今社会,既充满了竞争,又离不开合作,既要在合作中竞争,也要在竞争中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职业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合作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的教授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便于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施展个人才能。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中,计算机平面设计类比赛是两人一组的团体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并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从而使得整个比赛顺利进行。

3.在哪学——实训基地改革

实训基地是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时,进行实践训练的唯一场所,也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计算机机房实训室,对于机房电脑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能运行竞赛所用到的各种设计类软件,并能用控屏软件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其次,可以联网,让学生能够上网浏览作品获得创作灵感;再次,计算机的显示器质量要好,这样学生在进行配色设计时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最后,可以每个机房都配备一台彩色打印机,让学生在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打印获得更为直观的作品体验。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加强联系,建立以就业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以就业为目的的顶岗实习,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劳动报酬和安全问题,也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

4.谁来教——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职院校为了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都会在赛前要求指导教师认真研究大赛规程,组建参赛团队,制定参赛方案,有效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备赛环节,职业技能竞赛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求教师与学生采用校内训练与企业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参赛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可以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

5.学的好坏——考核方式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成绩主要分为两部分,期末考核(60%)和平时成绩(40%),这种考评体系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评价,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则考核不到位。技能竞赛为了考核参赛学生的个人能力,会制定一系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考评体系,结合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和评价标准,形成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岗位标准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标准高度统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将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和参赛获奖情况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在班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学的保障——教学制度改革

首先,可以把技能竞赛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之一,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学改革,也解决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的问题。其次,建立教师技能竞赛奖励制度,要想使学生比赛取得好成绩,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水平提升了,学生的比赛成绩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可以将参赛教师的成绩和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挂钩,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比赛中来,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起到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再次,创新教师的评课标准,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水平,要改革以往的督导和同专业教师进行讲评的传统评课方式,要把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能力训练作为评课新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领会新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去掌握某项技能的能力。最后,指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教师只有深入企业第一线,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才能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操作规范和岗位所需的技能,教师可以把企业实践所得来的经验转变为教学内容,为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三、小结

技能竞赛的举办,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检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考核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条重要路径。今后,笔者学校会参加更多职业技能竞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玲玲,岳宗辉.技能竞赛引领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