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调查报告范例

上网调查报告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1

项目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中,自此,项目教学法开始盛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以课程实践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主动参与的创造与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项目教学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具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传统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的是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项目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则根据工作实践要求而定,具有针对性、应用性。②教学手段与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转为了双向的互动交流。③学生能力培养不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目标与内容自己制订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计划,最后评价项目成果并反馈,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项目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这些。

2、项目教学法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分解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的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学课程虽不像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可挑选学生已有经验和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社会问题的话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层层分解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第八章传播与传播技巧时,本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因此学生对此内容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项目主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分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倾听习惯与课本上的倾听技巧存在哪些差异?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助于自身良好倾听习惯的掌握,也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总之,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项目任务要与课堂目标贴合,理论学习要与实践运用结合,突出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明确教学内容和项目要求后,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一般6-7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课程编排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小组成员协调均衡。小组根据组员兴趣选择话题,细分任务,分工准备,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组员。

2.3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

导入项目情景主要是让学生进入健康教育学学习的情景,活跃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阶段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个体行为的矫正时,播放了四种常用个体矫正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示范疗法、强化疗法)的典型视频,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疗法所针对的矫正对象的特点,以及各种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教师适时导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项目情景,确定项目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对完成的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学理论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商议、确定具体任务和成果展现形式。学生实施项目的具体行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小组之间和组员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最佳方案。因此项目教学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2.4组织项目汇报,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完成后,老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项目成果,这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潜在学习动力。

2.4.1表演秀比如“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同学把理论内容改写成生活剧本,分角色扮演,并尽可能地利用经典电影中的对话,模拟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展现形式逼真、幽默,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由于表演与学习内容相关,学生充分运用了理论内容中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即巩固了戒烟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健康促进的综合应用能力。

2.4.2角色扮演

在“人际传播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学生模拟村医随访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他们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村医,一人扮演仅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村医详细询问了该高血压病老人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相关健康指导。由于扮演内容与医学生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以后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其余的“观众”都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谈话技巧和医学思维能力。

2.4.3PPT课件展示

在完成“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项目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上网查询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相关疾病的背景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就不同的健康主题精心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具体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相关标准,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项目实践能力。

2.4.4撰写调查报告

在讲解第十五章学校健康促进时,师生共同确定“我的健康学校”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提交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老师首先讲解了调查报告的写法和格式要求以及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并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学生通过对身边同学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调查和访谈,较好地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写作。通过本项目,学生掌握了调查报告的正确写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健康学校”话题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2.5评价项目成果,反馈项目信息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2

在《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中,要求学生知道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珍爱他人的生命是本课的主旨之一。于是。针对我校学生常有不吃早餐来上学,造成挨饿上课,肚子不舒服:课间学生在教室追逐撞伤、擦伤手脚等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我特意设计了一次救生活动,让学生在创设手部、脚部等肢体受伤甚至他人生命遭遇困境等多种情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每一次演示完后,我都让表演者说说当时的“心里感受和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让其他“观众”谈谈看法和评价,最后我也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形成共识。在这次救生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去帮助和救护他人,培养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生命的观念。

点评

教学内容也就是德育的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应该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来。卢梭主张从直接经验中学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更是强调各种感兴趣并且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基于此,德育内容的制定应该根据德育的对象。如七年级的德育内容要求学生认识自己,学会关爱、自尊、自强,学会做生活的主人,珍惜初中生活等。要想提高实效,首先必须从我们自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如年龄、生活阅历、行为习惯等,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切不可过于成人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实际,要求要尽量低一点,明确一点,具体一点。

二、情形二

在《身边的诱惑》这一课里,我特意加入关于上网的诱惑作为讨论活动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和经历,小组讨论交流上网的利与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上网的诱惑。我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其中他们的疑惑进行引导、分析归纳,让学生认同并达成共识。

点评

思想品德课要实事求是,摒弃假、大、空,尽量讲真话。如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现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速度迅猛。各种思想文化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有道德选择能力,并且要把一些新观念加人德育范畴,尽量贴近学生。例如,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拒绝网络的诱惑。我们的学生今天已经接触到网络了,相信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将离不开网络。那么,如何学会正确与合理上网。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筛选健康的有用的信息,便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课如果上好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巨大的德育实效。

三、情形三

在《感悟青春》一课时,我安排了一个小辩论,题目是“男女同学之间要不要交往?”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辩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还特意找出手上掌握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辩得有理有据。通过辩论,同学们自然也明白了男女之间要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道理。

点评

在思想品德课上,应该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教育。但是,往往由于该课的生动有趣,能够吸引爱玩、好动、爱表现的学生。他们每一次都踊跃参与。甚至过分积极,影响其他同学思考和扰乱课堂秩序,使得其他学生机会减少。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及时调控。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注意把个人解读引上讲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大胆而又自由地发表见解,他们就会学得快乐,学得有效,也更能拉近与学生的心距。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为例,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往往不能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只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家长学习;幼儿保教;新媒体;微信平台

一项调研显示,幼儿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愿望强烈,但学习时间有限;发达的“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虽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家长们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资源。

一、构建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意义

(一)满足家长的学习心态和现实需求

1.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年轻一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新的期望和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较之祖辈更具科学性[1]。本文前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调查以扬州市区及郊县5所幼儿园中160名作为幼儿主要教养人的家长为问卷与访谈对象):受调查者中79.8%认为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家长仍负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上班族家长还认为,虽然祖辈在大部分时间里接触孩子,但祖辈的角色定位是协助养育子女,起着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作用,教育孩子的重任当由自己担负;幼儿父(28%)母(55%)表示,反感祖辈“隔代亲”的溺爱情结,也不认可祖辈的教育方式。时展也令父母主动去寻求科学育儿的知识经验指导,对老人口耳相传经验持不认同、不信任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去获得育儿知识,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1]。

2.家长对学习时间和专项资源的需求

家长们所持有的学习心态却面临现实矛盾,其主要的学习困难是:缺少学习时间,缺乏合适的学习资源。虽然幼儿家长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强烈,但生存压力导致其无暇学习。笔者走访的幼儿园反映,即便园方提供知名专家讲座和优质专项指导,父母聆听指导的主观愿望往往无奈地让位于客观时间欠缺,得到直接学习机会的绝大多数是祖辈,而他们能够转达给孩子父母的信息量与准确度则无法确定。对幼儿家长学习方式的调研显示,25%的家长认为利用新媒体学习育儿知识“很方便”,62%觉得比较方便。父辈家长认可新媒体学习方式的诸多益处,他们肯定了问卷中的多选项———多媒体具有“学习途径多种多样”“学习时间自由”“经济成本低”等优点。但互联网资源虽丰富,家长面临无从甄别并选择优质资源的困难,亟需面向幼儿家长的幼教专项资源。

3.家长短、频、快的学习需要

许多家长主动寻求新的学习途径,变更学习方式———在新媒体平台学习。据调查,该方式是年轻家长们目前采纳最多的学习途径,尤其是占据便携优势的手机媒体,问卷统计,90%的家长选择手机上网学习。新媒体学习平台具有网络便捷、链接流畅、时间自由、知识丰富、持续更新等长处,能吻合家长获取幼教信息的学习心理。

(二)解决既有平台的缺憾与学习选择偏颇

当下,手机媒体有很多推介幼儿教育的平台,不乏资源丰富的育儿知识,供家长进行碎片化阅读,但缺点也恰恰来自于此,新媒体“资源丰富”所带来的甄别、选择困难,增加了家长寻找、辨识适合教育自己孩子信息指导的难度[2];且大量无选择、雷同的信息,浪费了家长的时间,降低了学习质量。由于空间无限,新媒体将信息提供给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读者的喜好,致使家长从新媒体获取的学习信息并不全面,甚至不科学。一些家长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失偏颇,具有较强的功利性[3]:重保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调研显示:家长浏览较多的是保健角度的幼儿饮食衣着知识、培养才艺或益智活动的介绍,以及供幼儿学习为主(而非游戏为主)的线上产品。因此,亟待为幼儿家长营建满足其学习需求,并优于目前平台的网络环境,该网络学习环境应达到目标:为家长们提供体现幼儿教育科学性的学习资源,引导家长正确把握育儿思想实质———保教并重,身心和谐,重视习惯养成以及品行教育。

二、幼儿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建设

针对上述难点,尝试通过设计微信平台,以幼儿园为主体向家长推介,为青年一代父母营造手机网络学习环境,提供科学、有效资源,实现幼儿家长省时、高质学习幼教知识的愿望。

(一)学习平台的选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腾讯)微信团队《2017年微信经济数据报告》和《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7.5%;微信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微信公众号达到1千万个以上。幼儿家长亦为网民之一,移动、便携、联网等便利,让手机成为新媒体平台学习之最。为幼儿家长设计微信学习平台,具有普遍意义。

(二)学习平台构建原则

用于专供幼儿家长学习的微信平台,只取微信所具备的更新、链接优点,致力为学习者创造利于有效学习的环境,尽力克服新媒体缺憾。第一,内容选择符合教育科学,符合幼教“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理论核心,资源全面而均衡。第二,标题一目了然,拒绝标题党,杜绝某些微信“题”不符实的现象。第三,文字叙述朴实无华,以实用为要义,直接用清晰明白、通俗易懂的语句;去噱头,去“佐料”,有别于常见微信为吸引受众、提升阅读胃口而添油加料。第四,篇幅尽可能简短,去冗余,完成一期阅读控制在2分钟~2分钟30秒;以流程图替代成段文字介绍,用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视频、动画的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第五,增加回视和外部链接,满足读后进一步了解详情的需要,以便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第二次分配时间再度详览。第六,强化交互功能,仅有留言功能远远不够,家长更希望得到咨询以及反馈。微信平台应将留言与私聊设计为两种交互路径,以便除了公开可视的留言回复之外,还有家长个性化的提问,并能得到解答服务。

(三)学习平台内容版块

以家长和幼儿两个对象,构建两大版块:家长学习中心、幼儿素材中心。家长学习中心的内容分为保育知识、教育知识、家长成长、微视频等。保教知识均按幼儿年龄段系统呈现,便于家长径直得到他最需要的、属于自己孩子年龄段的关键信息。幼儿素材中心的内容是孩子与父母的共用学习材料,满足家长给幼儿阅读或一起翻阅绘本、观看动画的需求。“绘本”与“经典童话”分类有别,绘本以图为主,童话以文字为主,可以亲子学习同步,也可以根据素材线索,购买纸质读本。素材中心以提供经典为主,附有素材出处与购买导引(但不是推销),帮助有购买需要的家长识别正版,在信誉度高的书店、出版社实体店购买或网购。两个版块各设有留言评论和交流反馈空间的链接。留言区供家长做公开评论,其他家长或编者均可回应,交流信箱则是家长的个性化问题咨询,编者可单独反馈,或者针对来信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由编者或幼教专家撰写、编辑出新一期微信,置于“专题讲座”栏目,公开。素材中心的编者信箱,用于回答与素材相关的信息,由编者负责反馈。

三、幼儿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推介与优化

(一)幼儿园推介

幼儿园公信力强,由园方推介,可提高家长对微信平台的信赖度。园方推荐关注的是经过专业甄别、内容筛选的微信,避免鱼龙混杂、信息误导,避免雷同信息干扰,也打消家长对微信慎加、慎点的顾虑。既保障学习材料质量,又节约学习时间,解决上文提及的家长学习困难。幼儿园要推动和促进家长学习,例如可增设园所或带班老师的每期/周导读,还可以设置家长必读、选读项目,增加学期内的育儿知识竞赛,积累积分、获取答题奖励,园方给出促进学习的构思,由微信平台设计、。幼儿园领导对积极参与的带班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或奖励。

(二)平台优化措施

1.征询与设计修改

幼儿家长是微信平台的使用者,除了平台的交流反馈,还应通过教师,从孩子表现中,得到各方给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编者会同网上与幼儿园征询的信息,修改、优化平台设计。

2.编者队伍与平台管理

一支实现设计构想的编者队伍,须由媒体工作者、幼教工作者与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分别负责信息搜集和积累、内容选择和甄别、后期编辑和制作、平台运行技术和管理。通过平台设计、推介、编辑与制作队伍建设,把好幼儿教育学习材料的科学关、专业关,把好微信媒体传播的品质关,满足家长学习需求———随时开启有效阅读和学习,实现耗时短、质量高的学习效果之预期。

[参考文献]

[1]冯国红.家庭教育视阈下幼儿家长学习的代际比较研究———以南京市N幼儿园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郑雪岚.“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4

1.1“环境工程学”课程需要项目教学的驱动

(1)课程本身理论性太强,教学效果欠佳。

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以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的,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须的,但纯理论的灌输造成许多学生觉得这门课内容枯燥、听不懂,教学效果差,需要项目教学来刺激。

(2)因条件限制开设实验课太少。

实验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暂时实验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项目模块来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

(3)课程污染治理工程实例少。

课程体系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工程实例,大多数只是理论的讲解,与实践脱节,不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

(4)传统的考核方式片面。

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期末考试占成绩的70%,部分学生靠考前突击,只求及格,考完也就忘的差不多了。随着池州学院考试评分方法的改变,平时成绩占50%,比例增加,需要对学生平时成绩更好地把握,更多的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便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成绩。综上,“环境工程学”的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项目,切实达到教学目的。

1.2“环境工程学”课程系统性强适合项目教学

该课程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每部分内容不是独立的,联系性强。其从污染控制的基础知识出发,详细讲述各方法、机理和构筑物的构造,再过渡到完整的工艺流程,最后到在不同方面的应用。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知识结构非常系统。因此,各部分内容容易以一个或两个项目来实施项目化教学。例如在水污染控制教学中,每接触一类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在理论课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几个案例进行教学,在之后提出多个问题,如某小城市污水处理是采用“奥贝尔氧化沟”还是采用“A2/O氧化沟”,两者有什么区别等;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查阅期刊、参观污水处理厂等,使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形成分析报告。这样以项目为参驱动贯穿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驱动中完成学习,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1.3《环境工程学》课程有较多的实习基地需要项目教学

经过系里领导的努力,联系了较多的实习单位,该课程现有可以实习的企业和单位有:池州市环保局、池州市环境监测站、池州海螺水泥厂、池州市十亩冲垃圾填埋场、池州市清溪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实习基地建设是确保项目式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场所,能更方便地开展以实习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可以在实习前设计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如对清溪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实习,可以分组调查清溪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各构筑物的参数,然后进行工艺比较,学生按研究兴趣带着问题去实习、询问和查资料,并撰写调查和实习报告,这比传统的参观式的实习效果好。

2“环境工程学”项目化教学应用

2.1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设计

2.1.1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许多高校“环境工程学”采用清华大学蒋展鹏教授主编的的教材,课程基本知识体系由三篇组成:第一篇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内容是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各种处理方法;第二篇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内容是颗粒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方法;第三篇是固废和其它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内容是固废处理处置技术和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强、原理多、公式多,而工程实例少,新理论、新技术有待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从实质上突破传统单一式,以知识为本位,有些内容滞后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被完全激发,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环境工程学有个很大的特点: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和联系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工艺和设备。而经教学改革以后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必须通过大量课本外知识的学习、讨论、实验和实习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2.1.2教学设计改革

课程经项目化设计后打破以往传统的知识为主的理论体系,而是以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为切入点,将课程重要知识点融入到各个实践项目中,为每一个项目确定具体的内容,再根据项目教学大纲细化教学目的,如项目1的目的:(1)了解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法;(2)掌握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掌握两个污水处理厂工艺的不同,并做分析。这样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需要完成的任务为驱动,刺激和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的学习,论证等来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另外,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不是唯一的,应根据每个项目包含的知识点、任务、目的以及学生的特点等采取不同形式的项目实践方法和手段,这样使项目化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更容易完成。项目化教学过程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调查、课程论文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动力大。如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一改传统教学课堂沉闷的特点。

2.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实践项目课堂教学要牢牢把握“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思想,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工程学”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项目驱动,尽量小组化教学;努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和组织学生身体力行地获取污染控制的知识与应用,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反馈,并自行评价,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根据项目化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

3项目化教学的实例分析

该项目内容是分组调查清溪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工艺并进行比较;任务是小组完成调查报告或个人撰写课程小论文。本项目在实施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学时的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课程,项目实施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具体步骤是:(1)向学生传达项目内容、目的和任务,布置学习准备;(2)学生按4-6人进行分组;(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和所学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制定出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3)按照方案学生带着任务对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进行现场调查(可以结合实习),老师进行答疑;引导组织学生身体力行获取污水处理的参数,各构筑物的运行等;(4)将调查的内容及时记录,对存疑或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讨论,再学习,老师进行答疑,并提出意见;(5)学生根据调查和再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或撰写课程论文;(6)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项目讲评和总结。该教学项目的直接目的是完整地、熟练地掌握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用到的理论知识有: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方法,脱氮除磷机理,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和发展等,通过该项目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以应用。最后的项目成果也不一定千篇一律,如果分组可以写调查报告,个人可以写课程论文,如有可以写奥贝尔氧化沟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学生写的是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有的学生写奥贝尔氧化沟和A2/O氧化沟工艺的比较等等。每个成果都倾注了学生的热情和心血,对自己的写出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也比较有成就感,会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会很明显的。

4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保障对策

4.1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

课程项目化教学从课程内容重构及教学项目设置、任务分析和进行行动化教学的实施,必须依靠课程的教师团队来完成。这是因为:首先,项目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工程实际或新科技的应用来开发教学素材,并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实施。其次,大部分项目学生需要分组完成项目工作,要保证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仅凭教师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因此,需要由个人单纯的教学工作转变为团队协作的工作状态,通过团队合作,发挥集体优势共同解决在实际教学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优势互补,才能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学团队的合作除了能满足项目教学的完成,对教学团队的老师也颇有益处。首先,可使教师在工作中分享教育、教学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促进彼此的联系,一方面减轻个人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保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师培养制度。

4.2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购置实验教学所需的各类设备,否则,再好的专业或课程,也基本上是一个空架子。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拓展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做实验前设计好项目,帮助每组学生明确实验目标,然后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实验,实验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学》项目教学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设计的项目较多,如沉淀、混凝、污水处理模拟、电解、吸收、除尘等,其作为实践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具有课堂理论教学和其它形式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实验项目的开展,需要较强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且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开放率。

4.3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办学质量的新途径,在加强校内实验室、研究团队建设的同时,应积极主动与科研单位、地方企业寻求合作,在现有的合作单位包括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海螺水泥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比如电厂、啤酒厂等,和这些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可以使学生深入科研和生产一线,从理论知识、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得到实际锻炼。另外企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补充到教学团队里来,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的讲授和项目的指导,或以讲座、学术报告的形式参与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或掌握污染学科前沿理论与最新进展,每次实习可以由单位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现场解说,这可让学生很好地把课本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驱动学生项目的完成。

4.4提高教师的胜任能力

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事业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多,对污染设备和装置的了解也大都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对学生做出实际的指导。相对单纯的理论教学,项目化教学对教师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讲授专业课程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及课程实施的能力。基于此授课老师若想很好地胜任项目教学必须做到:首先,及时更新知识,在熟悉本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拓展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其次,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如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见习、实习等途径深入企业,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学。再次,不断提高对项目研究能力,能将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详细的理解,并做详细分析。最后,提高项目教学组织能力,项目教学使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开放性明显增强,部分项目超越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室,老师的较强组织能力才能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5结论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职;配送网点;生产性实训

2011年,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职办出特色,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高职院校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然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校企双方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差异、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足等特点。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在寻求校企合作共建生存性实训基地契机的同时,也可以自发的融合产业和教育,进行工学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自建配送网点,由相关老师和学生来运营维护,既培养人,又服务高校市场。针对市场行情,本文就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自建配送网点不仅可以解决校园和周边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给与学生真实的生产实践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施可行性[1,2]。

一高校配送服务现状分析

(一)高校配送服务市场行情

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比例为88.8%。新网民的不断增长,手机网民的快速提升,让网络零售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另据2015年北京市居民家庭网购调查报告显示,网购者6成多为大专、本科学历。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高中/中专/技校,分别占37.8%、25.8%和22.8%。这些调查报告均显示大学生目前是网络购物的庞大生力军。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和晚上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学校的后门口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包裹,高校师生的网购行为非常频繁且网购总量非常大。

(二)当前高校配送服务存在的问题

“最后一公里”配送目前存在4种不同的配送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最普遍的一种是计件制快递小哥从各家快递网点将快递包裹装到电瓶车上,风驰电掣送至校园或小区门口,然后不停打电话通知取快递和焦急等待。收件人这边呢,有可能正在上课,不方便接收;也有可能出门在外,无人签收,无奈之下只得跟快递员另约时间。这种投递方式让快递小哥和收件人都倍感头疼。为了提高一次性妥投率,快递小哥更愿意以他人代收的形式投递包裹,于是产生了第二种方式,将快递包裹放在第三方寄存,收件人自行前往领取。然而有些快递公司甚至在未通知客户的情况下,擅自将包裹转交他人或不经交接扔至物业,包裹的完好性、存放的安全性都没有保证,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更无从谈起。第三种设立集中快递柜,快递小哥将包裹投入快递柜,收件人凭收到的电子编码自行前往快递柜取件,这大大缓解了快递小哥的辛苦程度,并使客户信息得以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快递员们也因此接到了很多投诉,“明明可以送货上门,为什么得自己跑去自取?”最后一种是如同顺丰“嘿客”,将门店开在社区,贴近用户,但成本高昂。很明显,传统的投递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各大快递企业、电商企业各自为政、近距离服务社区也成本高昂;单一的配送模式不够人性化,总让人吐槽,作为电子商务重要支撑以及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大动脉”的快递业需要改善[3,4]。校园快递配送这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摆地摊式的快递包裹接收形式将校园门口围的水泄不通,不利于高校形象和校园治安;如快递员近乎声嘶力竭地不停打电话通知正在上课的高校师生取快递,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小小的一个快递既涉及到校容校貌和校园安全问题,也涉及到师生满意度问题。为此,有小麦公社在校园内建立配送网点,通过“众包”模式鼓励学生派件,以物流配送为入口做电商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校园快递乱象众生的现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业务系统不够完善、营业时间和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匹配、错领、冒领等。从对小麦公社的各种吐槽来看,校园用户对其配送模式并不认可,普遍认为小麦公社让快递员轻松了,但是让消费者辛苦了。更有甚者,如南京某大学因广大师生对小麦公社的不满将小麦公社请出了校园。

二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运营思路

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其目的并非在于盈利,而是打造一个真实的仓储配送生存性实训基地,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师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到这个生存性实训基地中来。为此,这个配送网点需要将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引入校园,将高校快递相关专业学生吸纳为配送队伍,将岗位训练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解决高校虚拟实训的非真实感。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岗位训练可以通过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初级学员,通过配送网点的现场参观、演示和学长师傅的传帮带,对配送网点的工作岗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完成岗位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最初的、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学长师傅的带领下,初级学员需要熟悉收货、录单、入库理货、仓库管理、出库复核和揽件这七个不同岗位。第一阶段考核合格后,初级学员就可升级到第二阶段,变身中级学员,独立工作。中级学员需要在前面七个岗位进行轮岗,并接受严格考核,一个岗位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岗位、下一个级段。第三阶段即高级学员,高级学员不仅能独立完成任务,还是学长师傅来教导初级学员,同时要负责配送网点的运营管理。

三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的优势

随着近几年网络消费额爆发式的增长,快递业出现井喷。高校学生以其青春活力,爆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购物方面。在学校内设立配送网点,并由相关专业的师生来运营维护,优势明显[5]。(1)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并由相关专业的师生来运营维护,相当于建立“校中企”,可以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此举不仅培养学生,也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顺应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也可以有效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2)从政策上看,校内“配送网点”作为一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获得学校和政府的支持。2016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对“双创”进行部署,国务院层面出台至少7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对于校内建设配送网点的这类创新创业模式,不仅可以得到国家层面的诸多政策支持,也可以获得力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支持。(3)从整个社会来看,该配送网点作为一个快递集中配送平台,可以减少多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同为一个校区配送的现象,实现共同配送。传统的快递服务通常是各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各自为政,根据各自的订单向社区居民进行全程门到门配送。多家快递公司在校园或者小区门口摆摊式送快递和包裹随意堆放的乱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打造。同时,这当中出现多家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同为一个社区配送的现象。这无疑增加了配送人员的重复劳动,降低了订单配送效率,同时还延长了配送车辆的停靠时间,进而导致其余货物延迟配送等问题。在校园内建立配送网点,整合高校及其周边社区、快递、电商三方资源,将各家快递、电商整合后统一出口,相当于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平台的搭建,可以实现物流快递行业人员、网点等末端资源的高效整合,缩减双方交接快件时产生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使交易时间更趋灵活,并可推动其朝区域物流集约化方向发展,解决末端物流配送的难题。另外,进行共同配送,送货车辆在路上的无效运行将大幅减少,能发挥减轻交通拥堵和降低大气污染的环保效益,同时还有利于校园及周边社区和谐。

四高职院校自建配送网点存在的困难

高职院校在建立配送网点初期,可能会面临初始资金不够、软硬件设施设备与现有市场不匹配、配送网点运营不畅、配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学生的课堂上课和生产性实训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在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的同时不耽误课堂学习。这些困难,除了需要获得学校的全权支持外,很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时间去协调控制。不可否认,高校自建配送网点将是人才培养之路的机遇与挑战。但只要突破初期的瓶颈,给与学生真实的生产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143-148.

[2]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3,(28):65.

[3]葛君山,王菲.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28-30+38.

[4]朱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441

[5]王伟.高职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43-45.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新常态;农村电子商务;人口流失;技术人才缺失;物流配送成本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新常态下电子商务的地位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网络和电子信息产业依然保持其在经济增长领域的优先地位。十八大会议中,重点提出:电子商务发展要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形势,充分体现其在发展市场、拉动消费增长、解决就业和刺激消费等方面的核心地位,在扩展应用领域上,要实现电子商务进军农村社区。农村地区依然属于一个具有发展潜质的市场,电子商务在促使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其进一步拉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为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淘宝村、淘宝镇数量飞速崛起。近年来,国内“淘宝村”迅速崛起,无论是规模,还是数目都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淘宝村表现出裂变增长、集群化发展模式,2018年全国十大淘宝村呈显著集约化发展趋势,主要分布在浙江的义乌、乐清县、慈溪、瑞安、温岭和永康;江苏省的睢宁、宿迁宿城区;广东省的普宁以及山东省的曹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在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淘宝村已经发展成阿里巴巴系统下振兴乡村的新组织形式,淘宝村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电子商务交易持续增加。农产品生活服务电商蓬勃发展,《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年度报告盘点》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度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线上交易金额突破15620.7亿元大关,其中到店服务业务消费金额达到9976.3亿元,到家服务业务消费金额突破5644亿元,其中餐饮外卖领域消费数据达到4450.3亿元,增长率达到114个百分点。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新零售模式的诞生,预计2019-2021年期间本地生活行业依然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农产品生活服务电商也将随之迅速发展。农村网购消费比例增长。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农村地区线上交易资金达到1.2万亿元,而农产品在线交易金额占比为2成。2015年时候国内农产品电商交易金额为1505亿元,2017年国内农产品电商交易金额增长到2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国内农村电商交易金额将突破8千亿元,而2015-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39.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海量的市场需求,匹配中国分散的小农户、小生产者的供应现状,我国的“农产品上行”存在着巨大上升空间。电子商务增长中的人口回流。城乡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到城市打工,农村地区成了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集聚地,农村地区经济缺少生机。伴随着农村电商的诞生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和高校毕业生回到农村进行创业,并且农村电商被国家提上了振兴乡村战略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同时也先后出台了多项优惠与扶持政策来推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吸引大量人才回乡发展和创业,农村人口呈现出一定回流。农村地区交通、物流和通信水平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得到了提升和优化。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性改善,在这种政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回家乡进行创业发展,在家乡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收益,农村经济得到显著性增长。

二、新常态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以及挑战

(一)农村电子商务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可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农村电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空间一片大好,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电商的诞生与快速发展,同时各级政府也相继拟定了多项扶持制度,为推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实施,将促使农产品电商进一步规范化发展。此外,2019年1月29日,国务院拟定并实施了首个网络直播团体规范:《网络直播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直播主播管理规范》,将加强包括电商在内直播行业的整顿和规范,为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农村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长。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国内农村地区上网用户达到2.22亿,占国内互联网用户的26.7个百分点,较2017年同一时期上网用户新增了1291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2个百分点;城镇地区上网用户达到6.07亿人,其占国内互联网用户比重为73.3个百分点,较2017年同一时期新增上网用户43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7.7个百分点。互联网在国内城乡地区的普及率实现了同步增长。截止到2018年底,国内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6个百分点,较上一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已经超过38.4个百分点,较上一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挑战

农村人口流失与人才缺乏。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失。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着城镇地区转移,并且这一现象在近些年来有着逐年增强的发展态势。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末,我国城镇地区常住人口超过83137万人,较2017年同一时期增长了2.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为56401万人,较2017年同一时期减少了2.1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村技术型人才缺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的大力支持,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留在城市地区,很少选择回农村地区发展。一直以来农村地区居住的大部分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这导致农村地区技术型人才严重不足,技术型人才的缺失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高额的农村物流配送成本。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物流业尚属于最初发展阶段,农村地区交通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特别是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因为冷藏与储藏技术原因,导致农村地区部分生鲜食品无法及时运送到目标市场,农产品只可以实现短距离配送和运输,并且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的物联网也很少涉及到农村,大部分以县域市场为终端。而在乡镇设有快递点的也仅仅为中国邮政等,这也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原因之一。诚信系统与监管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有着明显不同,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商品交易。交易双方无需见面,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渠道主要包括商家对产品的介绍、其他用户对商品的评论和商家信誉等。但是这些渠道并非完全证实了产品没有质量问题。近些年来,“淘宝刷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个别商家为了实现所谓的“信誉优良”,花钱请一些“刷手”进行商品交易,这些“刷手”在商品交易完成之后对其所“购买”的产品进行好评,对真正有消费需求的用户形成误导。除此之外,店铺中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买卖双方的交易也通常是在卖方的承诺下进行的,此时诚信问题就不容忽视了。目前,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系统还未建立,电子商务交易中以假充好的现象较为常见。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监管系统也有待完善,政府机构和工商部门很少介入电子商务交易对其实施相应管理,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也存在一片空白,导致电子商务在法律层面监管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保守的思想意识和落后的消费观念。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居民在商品交易中以现金为主,因为农村地区信息较为滞后,人们对外界消费信息的接触较城镇地区晚。再加上社会诚信系统不足,农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为缓慢,这也是影响农民进行电商支付使用的原因之一,农村居民对这种新兴消费模式并未完全接受。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交易模式要被农民接受和认可依然有待发展,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三、新常态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新路径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硬件建设刻不容缓。我国农村地区网络和信息技术运用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对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观念较为薄弱。在国内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应用得到普及,互联网信号稳定,在这种发展条件下,提高硬件基础设备建设水平,关键在于向农村居民普及电子商务理念,为农村居民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对农村居民应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在农村居民发展电商的路上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二,农村居民对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认知存在一定片面性,国内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整体经济增长水平较为缓慢,在农村,居民保守型思想较为常见,对网络的认知和学习存在逃避行为,甚至部分农村居民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电商。在这种条件下,要加强电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向农村居民讲述农民电商发家致富的成功案例,政府机构在财政上要进行大力支持,通过让一部分农民接触电商致富,来影响并带动其他村民发展电商。农村居民思想转变过程中,互联网基础硬件设备建设水平也要得到相应提高,提高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水平,实现互联网宽带村村通,并且保证宽带速度,最大程度保证农村地区宽带服务质量和城镇地区同步发展;第三,要加强网络基础配置建设,针对国内西南和西北部地区来讲,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挑战,在互联网基础建设水平较为滞后的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强财政投入,增加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面积,对农村地区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以村镇为单位配置电脑与移动通讯设备,为电商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和保证,从而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稳定、有序发展。

(二)积极构建农村智能信息平台

要实现农村电商高速、稳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非常关键,农村居民的购物需求和农村可以提供的产品种类、数目都可以借助信息平台被网络用户所了解,如此一来,电子商务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农业信息网站中很少涉及到上述信息,导致农民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无法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发展动态。所以,加强农村智能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国内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中,阿里巴巴作为影响力最大、信息最为丰富的网站,与大部分农村专业网站较为类似,阿里巴巴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农民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来搭建自己的销售平台,进行产品,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站来查找所需要的农产品供应信息。类似于阿里巴巴这种服务型平台较多,加强专业型农业服务网站建设,从而实现信息平台化的发展目标。

(三)多元化提高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服务

推进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务必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建设,具体可以通过物流、仓储以及售后三个层面来展开。物流上,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村物流基础硬件建设水平,渐渐形成物流企业向城市边缘进军的物流园区发展格局。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在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对迁移到园区的物流企业表示大力支持,从而实现物流产业化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农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推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物流支持。在仓储上,第三方物流可以向着资源共享方向转化和发展,利用整个农村物流资源,加强物流服务,优化其服务效率和质量,进而减少物流方面的资金支出,尤其是推出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业务,将显著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物流仓储难题。除此之外,政府机构还要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地区大型商场的合作,将商场视为仓储基地,发展成线上购买,线下拿货的模式。在售后上,针对农村地区居民进行农产品生产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将各村镇为单位,成立中心型的综合服务维修点,和线上商家达成合作,发展成流动售后服务点,从根本上解决并保障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售后问题。

(四)加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引进

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人才这一关键因素不容忽视,但是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电商人才严重不足,建议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展开人才引进:首先,对当地知识青年加入电子商务领域表示大力扶持,当前农村地区人才储备明显不足,高校毕业生更愿意留在城市工作,为了引进人才支援农村建设和发展,当地政府应该推出各项扶持政策;其次,引入外地人才,农村地区应该提高推广和宣传水平,利用高薪资高报酬来引进复合型人才;最后,采用和高校合作的模式,订单式培养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杨杨.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4)

2.张亚翠.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调创新发展对策——以陕西省农村地区为例[J].农业工程,2018,8(10)

3.王丽君.浅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8(7)

4.刘宏,艾春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创新扩散理论[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

5.牛媛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9)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7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有律师直言:“我们的法学教育的不成功正在于学生到律师所后不能很快承担律师所交办的业务,对律师行业和操作规程不甚了解,因为老师并没有教他们,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律师的转变需要律师所的重新教育和培训,使本来应该由法学院完成的任务落在了律师所的头上,不仅加重了律师所的负担,也使培养出来的律师五花八门,进了什么样的律师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律师,选个什么样的师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徒弟,从而使中国律师界形成不了学院经典派的合格律师主流。”[1]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确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以期引发对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更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毕业实习被消解。毕业实习一般被安排在大三暑期或大四上学期,但遗憾的是多数学生并未真正到有关单位实习,而是托亲友或其他途径到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盖一个章,回学校后应付老师对毕业实习的要求,换取毕业实习学分,这种现象近年来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一部分学生希冀通过考研延缓就业或者为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考研,根本无暇毕业实习;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大三后到处投简历、参加招聘会以及各地公务员招考的笔试、面试等;还有一部分学生为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在大三暑期多数备战司考,由于毕业实习机制固有的问题,学生为考研、司考、寻觅就业单位所累,毕业实习美其名曰实习,实则沦为“放羊式”的自选活动。更有甚者,极个别学生既不找工作、又不备考、也不去实习,随意找个单位写个毕业实习鉴定编造一个毕业实习报告、拿着一些积攒的发票来报销完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体现毕业实习的价值。   2.课程实习被虚化。   由于大学急剧扩招,造成实习基地、实习单位严重不足,目前已经难以找到能同时容纳整个班级或者小组集中实习的单位,自行联系课程实习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变得较高。   一方面,有的学生也许能找到实习单位,但对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联系一个实习单位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以学生联系为主的实习模式,增加了实习管理和监督的难度。集中实习有困难、分散实习存弊端,不少法学院鼓励小团队集中实习,对5人以上组团实习的学生学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实践中,学生只不过将课程实习鉴定等有关材料找实习单位盖章了事,应付学院对课程实习的要求。   3.模拟法庭不到位。模拟的案件大多选择简单案件,只是走完步骤,把在法庭上看到的程序演练一遍。对法庭开庭的内容、目标认识不足,使得模拟法庭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现实法庭中的对抗和辩护,以至于模拟法庭在一些学校已经蜕化为“让外行人看稀奇”的戏剧化表演。而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模拟法庭一般是法学院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模拟法庭的训练,其课程是以较为复杂的案件为素材,组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比赛,获取像律师那样处理、分析实际案件以及出庭辩论等经验和技巧,并且法官和律师往往亲临现场指导。   4.社会调查显形式。在寒假和暑假期间的社会调查,法学学生自行安排调查的选题,学院很少组织安排集体的项目。指导老师一般会就社会调查的方法给予一些提示,对调查的内容划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但在缺少基本的理论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学生单枪匹马地进行社会调查,即使很认真的学生做出实际的调查工作,撰写的调查报告也差强人意。学生回到学院上交调查报告、指导老师给出成绩,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真假不辨的官样文章,也成为一种送学分的课目。   5.实习单位顾虑多。多数实习单位对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考虑,有的实习单位不愿意分出精力为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还有的实习单位将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让法律实习生做强度较大、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如要求每天订几本、十几本案卷。   此外,有的实习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散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仅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效益,还经常给单位添麻烦;还有的实习生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工作漫不经心,利用便利条件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有的甚至用单位的电话“煲粥”等。相当多的单位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即使愿意也顾虑重重。   二、完善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1.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除课程实习在教学计划中配备合理时间外,毕业实习是否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周期是有待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大四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均已学完,是安排法学毕业实习的较佳时期;同时为更充分地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和在校课程学习时间,我们将毕业实习时间调整在第7学期司法考试后(通常为每年11~12月)进行。   2.提供实践资金保障。法学教育的实践化,首先需要的是教师的认真态度、精力投入和奉献精神,但更需要法学教育主管部门和法学教育单位的资金支持,法学专业学生实习需要资金保障和教学时间方面的安排。在这方面,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当考虑聚集资源,引领法学教育实践化的潮流,在学生实践观摩、教师实践进修等方面提供方便;启动全国性的模拟法庭,使之成为法学实践教育的标志。   3.细化实践教学流程。   (1)实习前的准备。第一,引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学生的专业实习不仅是培养他们对法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还应磨炼他们如何融入团队、与周围的同事相处。因此赴实习单位前应叮嘱学生:做事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要求学生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搞卫生、端茶、倒水,与同事和领导和睦相处,虚心请教,与他们坦诚交流,虚心学习,诚实做人。第二,指导学生了解单位情况。提醒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实习单位概况,熟悉实习单位的专业领域和业务,温习和激活可能用到的专业知识,为实习做专业知识的准备。第三,督促学生遵守单位纪律。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客观上使得一些同学比较散漫,而在实习单位往往实行较为严格的工作作息时间,因此在实习前要求同学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第四,指导学生着装准备,虽然实习单位一般不对实习生的着装加以要求,但应引导学生着装得体,避免与实习单位的气氛格格不入。#p#分页标题#e#   (2)实习中的指导。第一,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许多同学在实习之初都被安排做最简单最的工作,如装订案卷、记笔录之类的看似简单却繁琐的工作。这时要指导同学们端正态度,耐心细致地去完成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却能通过完成工作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实习打下基础。一位同学在实习日志中记载:“在每次整理案卷的时候,我都去看各种法律文件是怎么写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案件应该适用什么法律的哪个条款,当事人各方的利益怎么去平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等。最后整理完这些案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实践经验。”第二,引导学生享受过程。实习的工作可能是繁琐、枯燥的,整理装订卷宗又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实习的收获往往也不会立竿见影,却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引导同学们带着收获过程的心态完成任务,在收获过程中享受过程,从而忙碌的实习活动变成对专业知识运用的享受,另一位同学在实习日志中记载:“不管是整理卷宗还是阅读案例,都妙趣横生。在制作法律文书时的仔细认真,在完成分配任务时的耐心负责,以及无时无刻应接不暇的新鲜感与压迫感,有时候当人为了完成一件使命时所付出的努力在获得的成果面前就都不算什么了,这种忙碌的感觉真好!”   (3)实习后的总结。学生实习结束,专业老师的实习指导并没有结束,不仅要批阅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论文,给出实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应帮助学生梳理实习收获。通过实习,同学们找出自己的不足,哪些课程知识不够扎实,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知识点查缺补漏,提高自己的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国外法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实习采取的是一种学生自主选择的模式,一味地强调集中实习并不利于实现实习目的,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可以克服强行安排的弊端。如果实习单位的安排与学生的主观意向有差异,会挫伤学生主动投入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妨碍了学生个体优势的发挥。同时,在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实习基地容纳能力的扩张速度的情形下,采取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的实习模式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在专业实习中法学院扮演的是机会提供者的角色。   5.强化指导老师监管。指导老师应制定较为规范的指导流程,可借鉴国外法学院对学生实习的监管,通过加强学生的实习申请和实习效果评定等举措,要求学生提出计划详尽的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在对学生申请的审核方面,着重于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实习计划安排。建立指导日志、实习效果评定记载,将实习指导纳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中。   6.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目前法律援助人员缺乏,可以考虑在合理的时间内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到相应地区进行法律援助活动。学生通过援助,不仅可以更好地实践专业知识,还能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与道理,学生得到了锻炼。在援助中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了解实践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出调研报告,形成阶段性成果,与指导老师共同署名,取得双赢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毕业论文、学位论文也成雏形,不仅有理论研究,还有大量实证的数据加以支持,更有与律师的探讨成果。从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长远考虑,赋予法律援助学生“准律师”身份,对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认真反思我国法学实践教学近十多年来的发展,应当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法学实践教学途径,对开创我国法学教育的未来有所裨益。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8

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软件与个人信息紧密相关,新媒体的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这是个人电脑不能做到的。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于其他网络平台在传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1.1操作的便捷性

注册微信公众平台是无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没有注册的QQ号进行登录注册。平台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推送简单信息,消息发送之后会在终端通过微信平台通知用户;大学生受众群体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阅读。

1.2信息的高到达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用户对信息的强制阅读,而且信息的到达率几乎是100%。

1.3富媒体传播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这一特点迎合了“有图有真相”的社交圈倡导的理念,更加符合大学生对信息多样化的要求。

1.4一对一的沟通机制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是以广播的形式开始,但一旦用户回应,互动又转回一对一的形态,而这种一对一,并非像微博一样是公开的。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互动更像是双方互相递送“小纸条”,这样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仅更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而且用户回复的质量更高,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应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关注度高

根据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仅仅发展了1年8个月的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在这庞大的群体中大学生成为微信的重要用户,而目前,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根据艾媒咨询所做的关于“2013年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研究报告”,近九成的用户近半年内使用过微信,占比达到88.30%,其中经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占比达24.10%,偶尔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最多,占比达42.50%。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微信公众平台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这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2.2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机制,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当前高校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多数高校承担安全教育的仅仅是保卫部门的管理人员,由于高校对保卫干部缺乏安全教育的系统培养,导致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停留在传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上,教育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还采用开设安全讲座、学习安全知识手册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方式针对性强,内容贴近实际,但这种方式让大学生感到枯燥,形式化严重,缺乏互动性,得不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安全教育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主动接受安全教育的意识不强。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这促使高校安全管理者必须要寻求新的教育平台,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确保安全教育的效果。

2.3大学生青睐新型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安全教育的弊端使得大学生对新型安全教育的模式比较向往。一份针对高校700名大学生的关于安全教育形式的调查报告显示,46%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接受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安全教育;对于学校开设网络安全教育平台,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会或者可能会参与;对于借助何种网络开展安全教育更易接受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更愿意选择微信、微博的形式。这为高校安全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基础。

3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作用

3.1突出信息推送,做到“内容为王”

面对众多相似的公众平台,用户往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只有将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在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安全需求,要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根据高校案件特点,适时发送有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知识,增加心理健康、社交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的安全问题;在信息编辑上,要图文并茂,突出人文关怀,使学生在心理上更易接受;把握好信息推送的最佳时间,不要让推送的信息影响用户的学习,一般以17时至18时为宜。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的选择上也要做到因人制宜。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所侧重的信息要有所区别,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针对新生应以适应新环境教育为重,对安全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使他们学会面对和调节突如其来的各种压力;针对女生要以人身安全教育为重,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3.2借助平台,实现“以案讲案”

高校常发案件在作案时间、地点、手法上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消息可根据当天社会或校内所发生的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分为“警情播报”、“法制专栏”、“微警讲堂”等版块,以案讲案。将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空间、案件相关人、案件相关行为、案件相关物等要素进行重点分析,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类似案件,达到“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的效果。

3.3引导大学生参与平台建设

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往下灌输,而要讲实效,让更多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角。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成大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安全教育新阵地。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可以由大学生提供,将供稿人的信息在所推送的信息中展现;可以将大学生在平台内的精彩评论进行汇集,以信息的形式进行推送;也可以利用平台将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团日活动、宿舍活动等进行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动学生营造成一个重视安全、学习安全、宣传安全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4.1转变传统的安全教育观念

一是高校管理层要转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安全教育应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必修课,应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时间上、内容上和效果上得到保证。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者要转变对安全教育模式的认识,安全教育不能仅仅通过集中讲座、宣传展板、学习安全教育手册等平面媒体传统方式进行,新媒体应该在安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三是高校大学生群体要转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重于泰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安全教育。

4.2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开发信息反馈功能

当账号管理者将一条信息推送出去后,无法得知信息被多少人有效阅读,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上加以分享和评论。这导致后台运营者无法准确地根据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分析。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发评分功能,用户对推送的信息进行点赞支持或者反对;或者在每条信息推送之后,当用户阅读或传播该条信息时,系统直接向微信平台管理员反馈信息,然后管理员对推送的信息反馈情况加以汇总和分析,使管理员对内容产品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4.3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需要优秀的编辑人员

在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运营中,编辑人员是串联运行后台和大学生用户的纽带,他将各种安全教育的信息通过运行后台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大学生用户群体。因此编辑作为一个把关人,不仅需要拥有新闻的敏锐性、知识的丰富性和视野的广阔性,还要拥有对受众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分配能力,所以作为微信运营后台的安全教育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媒体素养,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安全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校园意见领袖,才能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