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风建设范例

清廉家风建设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1

【关键词】传统家训;党员;干部教育;价值启示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而每个家庭成员在恪守家训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家风。2015年2月27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可见,家训形成家风,家风连着作风。因此,家训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家训蕴含育人哲理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其中,修身之学、齐家之法、清廉之风和处事之道是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1.传统家训蕴含修身之学

党员干部教育讲究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以个体修身为基础的。传统家训中关于个体修身的论述较多,是个体行为道德养成的主要工具。一是注重学习。汉高祖刘邦在《手敕太子》中写道:“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刘邦眼见儿子识文断字还不如自己,内心甚为着急,于是督促儿子要勤于学习。很多传统家训都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如《章氏家训》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王氏家训》的“诗书第一”,《曾国藩家训》的“读书不二”等等。二是强调立志。传统家训中强调立志是成人成事的根本。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写道:“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它强调了个人应该立什么志、如何立志的问题。诸葛亮在《诫子书》也讲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告诫子孙后代,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三是突出勤劳。《朱子家训》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在朱柏庐看来,整理和打扫这样的小事,是养成个人有序生活的好方式。传统家训中诸如勤学、立志、勤劳等,都是当今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必备的品质,也是党员干部教育中的必修内容。

2.传统家训蕴含齐家之法

传统家训作为古代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强调正确处理以下三对关系。一是父子关系。传统家训强调“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对晚辈慈祥,而晚辈对父辈孝顺。清代康熙皇帝向诸皇子指出:“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时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这就指出了长辈处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要为晚辈树立榜样和表率。对于子女而言,孝顺则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最基本的品行。二是兄弟关系。传统家训讲求“兄友弟恭”。如果兄弟之间不团结、不和睦,那么家庭生活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就会连帮助的人都难以寻求。司马光在《家范》中写道:“夫兄弟至亲,一体而分,同气异息。”这就强调兄弟之间可以是至亲至爱的,就好象同出一体,同气异息。三是夫妻关系。《颜氏家训》认为:“夫妇之道,天地之义,风化之本原也。”夫妻之间的关系犹如天与地、乾与坤之间的关系,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司马光在《家范》中提出“谁说女子不如男”,认为妻子不仅要有德行,还应该辅佐丈夫,能起到规劝和警醒的作用。可见,传统家训要求夫妻之间互相礼让、相敬如宾,以此成就和谐家庭。从当前来看,夫妻关系和睦,家庭幸福,有利于促进形成良好的干部作风。

3.传统家训蕴含清廉之要

在传统家训中,清廉是对为政者一致的要求,是为官者必须具有的个人素养。北宋开封知府包拯以清廉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他用刻在石碑上的家训警告后人:如果有为官者贪赃滥权,就会被驱逐出家族,就是死后也不能埋入祖坟。如果不听从他的劝诫,就不是包氏子孙。这样的家规家训,对于当前营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家训还认为,官员要想做到廉洁,必须养成勤俭的品德。曾国藩要求子女做到“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之,只准赢余,不准亏欠”,不仅强调廉洁的重要性,而且更加注重廉洁修身之法。这也是对今天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

4.传统家训蕴含处事之道

中国素来自称礼仪之邦,在为人处事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一是谦恭。在传统家训中,人们非常注重谦恭和忍让。清代石成金治家有方,在《长生法》中写道:“遭拂逆事,我须以谦虚意受之;对错误事,既往勿究,恶毒言浮词勿听。”在他看来,遇到让自己不满意的事,要以谦虚的心态接受;对于别人的错误,不要过于追究,对于别人恶毒的评价也不要轻易听信。二是诚信。《弟子规》中关于诚信的论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在于告诫人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要用心去履行自己所说之话。宋代刘清之在《戒子通录》中也写到:“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他道出了诚信的最高境界,即所说之话和所做之事,能够经得起检验。三是谨交。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他认为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开满芝兰花的房间,待的时间久了,自己身上也会沾染花的香气;与品行不端的人长相处,就像进到了卖腌鱼的店面,呆的时间久了,自己身上也会沾染腥臭味。这既阐述了谨慎交友的道理,更是给出了谨慎交友的方法;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家训蕴含育人之道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借鉴

培训理念、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是事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大课题。对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都是源于组织和学员的需求,而传统家训中蕴含着很多育人之道和育人方法,可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提供重要借鉴。第一,传统家训中所鼓励的“循序渐进”,是创新培训理念的重要依据。孔子的弟子颜渊曰“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道出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育之道。司马光在《家范•家居杂仪》中,从父母到子女,从长辈到晚辈,从主人到仆人,根据身份和年龄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习修内容和行为要求,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育人思想。其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是“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党员干部接受理论和党性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无论是培训班学制的规定,还是课程体系设计,抑或是专题授课,都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对于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干部应有不同的要求,既要分级分类培训,又要突出培训重点,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真正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高效运行和良好效果。第二,传统家训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曾国藩家书》中讲到,曾国藩不仅根据五个兄弟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导,还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会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当前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也须考虑学员个体的特殊性。以县级党校为例,普通党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科级干部等的学习培训,在办班形式、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上需要个性化的安排。比如,针对村支部书记的学习培训需要将理论问题通俗化,突出针对性和实操性,这样培训效果会更好。第三,传统家训中所提倡“严慈相济”,是加强学员管理的重要依据。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中国家庭教育严慈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无论是《颜氏家训》中的“父母威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教矣”,还是司马光的“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抑或孔子的“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都道出了在教育过程中严与慈的辩证关系。这一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严”是基础,是根本,而不是教训,要保证教育中的威信;“慈”是尊重,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要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亲和力。因此,要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学员管理中,采取严慈相济的方法,以此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第四,传统家训中所蕴含的“言传身教”,是强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司马光在其《家居杂仪》中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清人申涵光也在《格言语录》说:“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魏源的《默觚•学篇》里更有记载:“身教亲于言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言传”更重“身教”,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不谋而合。因此,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理论教育中,教员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党性教育中,教员要有更高的党性修养;在能力教育中,教员要有更宽广的视角。要引导广大教职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员起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

三、传统家训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途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传统家训无论是蕴含的内容还是倡导的教育方法,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都具有借鉴作用。那么,如何将传统家训融入现代干部教育培训中并充分发挥传统家训的正能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加强关于传统家训的学术研究

传统家训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此,对传统家训的内容要进行筛选,提炼有利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精髓,形成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同时,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对传统家训与现代干部教育的结合、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等内容进行研究,增强传统家训在党员干部个人、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还需要编撰适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家训教材,让学员传承优秀家训,树立良好家风。

2.加强关于传统家训的课程开发

将传统家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关于传统家训的专题课程,如“中国传统家训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学习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传统家训与党风廉政建设”等。课程设置还可以挖掘当地关于家训家风的典型案例,打造关于家训家风的现场教学,用故事感染学员,用案例说服学员。如长沙县高桥镇的金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家训村”。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他们围绕“家”字做文章,有机整合“家庭”“家教”“家风”等要素,注重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课程,使学员很受启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传统家训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干部学院还是各级党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要把传统家训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校园建设中,可以将传统家训的名人警句、名人故事等通过宣传栏、碑刻、墙画等形式融入校园的整体布局中,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之中经受传统家训的熏陶。这种“有形文化”和将家训内化为校规的“无形文化”,能让学员感受到深厚的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楠.传世家书家训宝典[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

[2]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杜影.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5]杨思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优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6]廖静.《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8.

[7]龙?.优良家风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8]闫梦雅.中国传统家训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4).

[9]高菊梅.传统家训价值观对现代公民道德精神的启示[J].河南农业,2019,(6).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2

关键词:廉政文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

廉政文化以崇廉拒贪为价值取向[1],肩负着宣扬廉洁精神、营造廉洁环境的重任,在整个社会中有着惩恶扬善、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政治素养的培育及当地领导干部优良工作态度和健康生活作风的养成。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必须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发展延伸,以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目标,以开展形式丰富的基层廉政活动为载体,持之以恒地构筑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逐渐形成多样态、有层次、重参与的廉政文化氛围,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基础。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创新廉政文化活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廉文化建设的意见、开展廉文化建设活动的要求,广泛动员全区上下积极参与廉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展举办了廉洁文艺演出、廉政书画作品展等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廉洁文明家风故事创作暨演讲大赛、廉洁文明家风诗歌朗诵大赛、“廉洁文明家风进校园”主题文艺汇演、社区廉洁文明家风摄影大赛等各项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同时,党员干部队伍也毫不松懈,在广大的基层地方,他们积极引领廉洁文明家风建设,把廉政文化活动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好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互动平台,以干部家访、故事分享等为重要内容,让廉政文化活动更具创新性和生命力。

(二)激发廉政文化活力。一是积极开展廉洁文明家风等评选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提出相关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并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实施步骤、实行阶段。精心组织、严格进行把关,真正将优秀的家规家训、优秀党员示范户、优秀组织单位评选出来,推进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重点开展“进机关”等“五进”活动。结合发展实际,开展廉洁文明家风“五进”活动,坚持全覆盖、广辐射、深挖掘、出成果,以系列家风建设活动为载体,以廉政文化入脑、入心为目标,既要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教育,也要让群众在活动中有收获,还要让各类组织在活动中有发展,通过连续不断的廉文化活动,让廉政文化建设真正“活”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文化活力。

(三)打造廉政文化阵地。廉政文化阵地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具象化”的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依托和挖掘当地拥有的一些“廉”资源,积极建设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无论是通过制作廉政文化宣传栏和宣传动漫,还是致力于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图书阅览室等,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层出不穷、形式多种多样,宣传报道廉政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培养廉洁理念、树立廉洁意识、营造廉洁氛围,形成了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环境。

(四)建设廉政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要领,层层压实责任,让廉政文化制度熏陶更多优秀忠诚的党政干部。围绕从严管党治党,出台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方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等制度。制度是文化建设的刚性尺子,是廉政文化建设有没有、好不好、严不严的重要参考依据。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以落实责任制为主线,把干部作风、单位政风行风、社会廉洁氛围等作为重要的责任内容,严查不作为、消极作为等违反廉政文化制度的问题,不断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肃作风,切实提升讲纪律守规矩的意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反腐倡廉不松劲,廉政文化建设不走调,确保中央精神落到实处。

二、廉政文化在推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

廉洁高效的党团组织有利于廉洁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同时,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环境对于党员队伍的组织和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探索廉政文化在推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实际价值,能够明晰廉政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更能够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务实为民,坚守全面从严治党精神高地。务实、为民、清廉是廉政文化的核心之所在,是我们党具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廉政文化建设能够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引领风尚,具有正面引导、教化育人和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廉政文化强大的正作用,才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人民的好干部”,使共产主义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若缺乏廉政文化的滋养,又怎会有能经得住糖衣炮弹的廉洁党员干部,又怎能换来朗朗乾坤?因此,只有努力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才能在历久弥新中使广大干部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使得“反腐倡廉”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的从思想上重视了起来,这是一次思想建党的成功示范。

(二)清正廉洁,营造全面从严治党良好生态。回首历史长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廉洁奉公、严守纪律的楷模和故事佳话。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斗争年代,还是在而今的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能一如既往地与各种腐败行为作斗争,一往无前地从严管党治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与此同时,一些腐败现象也不断变化“着装”,折射出在从严治党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廉政文化各项专项活动的展开,如廉政文化阵地的强化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等,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员干部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活动中弘扬勤政廉洁的优良作风,培养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和浩然正气,将进一步推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形成。

(三)严明纪律,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基础。纪律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有的行为规则,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严明纪律也一直是其光荣传统。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准则”等等,委夯实管党治党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我们党取得一个个重大胜利的有力保障。党的纪律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明确清晰可考的数字计量标准来衡量纪律教育成效,以落实责任制为主线,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能有效推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三、廉政文化促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对策

越是快速发展,就越要绷紧从严治党这根弦,始终加强党的建设。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应深刻认识到,廉政文化的建设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还需不断进行完善。

(一)丰富内容体系,推进理念创新。要实现以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就必须要让廉政文化化“虚”为“实”,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2],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体系。新时代的廉政文化,体现为新时代廉政的价值、知识、原则、行为规范等一整套体系。无论是廉政价值、廉政知识还是“廉政行为文化”[3]等,都需要立足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以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有条不紊地去探索、建设新时代廉政文化的内容,尤其是要注重从实践创新中挖掘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素材、总结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理论。同时,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念创新,既要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坚持思想引导、以情感人,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讲好廉政文化的“中国故事”,形成入心入脑的廉政话语体系,也要创新廉政文化宣传的载体,把绘画、文学等传统廉政文化宣传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有机融合起来。

(二)扩大对象范围,治理对象全面覆盖。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实现管党治党的“全面覆盖”,对拥有超过9千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必须把每个党员或党组织纳入到从严管控的范围。也就是说,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无论党员是在乡村、企业,还是身居庙堂,都应该被纳入廉政治理的范畴。在实践中,既要紧盯“关键少数”,也要从党政机关系统拓展到非国家机关,让廉政文化的影响覆盖全体党员,实现治理对象全覆盖。在具体措施上,要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使廉政文化建设不单单局限在单位、城市,还要深入乡镇和农村,创新廉政文化宣传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满足民众的个性化需求,使社会公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去,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治理对象及其范围,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治理对象的全面覆盖。

(三)强化主体责任,保障廉政文化建设之效。客观的说,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责任的落实情况。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按照廉政文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能分工,明确领导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协调各部门各科室,分解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并将其成效纳入年终考核,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督促各责任主体能扛起任务、担起责任。另一方面,要切实建设和优化好廉政文化实施的制度,把握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等,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使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方式、廉政文化的建设与推进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另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考评激励机制。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通过广泛开展评比,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同时注重总结,评选典型,激发各单位的积极性,要设立奖励基金,建立奖励制度,对支持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有突出贡献者,要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

四、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的建设和政府廉政建设的根本遵循。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认清廉政文化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正确认识、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以廉政文化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开辟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吕松锋.以廉政文化助力全面从严治党[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6-13(06).

[2]苏万荣.建设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实现全面从严治党[J].时代报告,2020(02):28-29.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3

一、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清廉山西建设的战略意义

清廉建设,是与时俱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领导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有力之举。清廉山西建设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旨在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打造清正干部群体、赓续清朗文化血脉,营造清和的社会环境,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对于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山西而言,走过的路是不平凡的,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从一度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到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再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成效显著令人瞩目。一路走来,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如今,山西各项事业稳步向上、持续向好,保持这一良好态势不可懈怠。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实现持久风清气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给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增加了更多掣肘因素。率先蹚出转型新路、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有序促进共同富裕以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坚强的政治保障。置身于这一历史背景,唯有保持头脑清醒,深刻认识清廉建设的战略意义,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强大,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全面建设清廉山西,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只有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站稳政治立场,才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作出准确分析研判,从而作出正确抉择。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清廉山西建设的战略意义,保持政治生态持久风清气正,才能确保走过的弯路不再走,付过的学费不再重付,也才能做到不反复不折腾,瞄定转型发展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清廉山西建设的政治方向

政治引领,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强化政治引领作用,与清廉建设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着清廉建设的方向,也关系着清廉建设的成效。如果方向有偏,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谈成效便是一句空话。山西取得的成绩,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的。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政治引领,始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尤其是近年来,山西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拓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更大战略性成果。成绩只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党建作支撑。全面建设清廉山西,依然需要持续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信念坚定,方向不偏。针对山西反腐败斗争的地域性、阶段性特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秉持清廉建设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不懈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如此,方能确保清廉山西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三、坚持聚焦“关键少数”,抓住清廉山西建设的重要载体

这里的“关键少数”是指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是清廉建设的建设者、引领者、推动者,更是重要载体。“关键少数”虽然数量少,但在清廉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时代风貌的形成和走向产生关键影响。抓“关键少数”是清廉建设的关键点和前提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由于这部分人群,尤其是“一把手”所处的岗位和地位特殊,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便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不能说抓住“关键少数”,就能解决清廉建设的所有问题,但是,抓住“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清廉山西建设的“牛鼻子”。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是山西多年来坚持的原则。推进清廉山西建设仍然需要在聚焦“关键少数”上持续发力。持续盯紧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拧紧“监督链条”,让“关键少数”监督成为常态化,推动“关键少数”监督实现制度化;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严肃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政治监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健全监督机制,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专责监督形成合力,有效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在强化日常监督上下功夫,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让日常监督长牙带电。通过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从抓好“关键少数”向管住“绝大多数”拓展。

四、继续盯紧关键环节,找准清廉山西建设的重点难点

这里所讲的“关键环节”,指的是在一些重点领域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廉政风险的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一旦失去监督,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关键环节盯得紧不紧,与清廉建设休戚相关。无论是权钱交易,还是权色交易,还是权权交易,这些关键环节都隐藏着交易的筹码。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自律意识起主导作用,但是外在的诱惑和“围猎”不可小觑。要想做到清廉,关键环节的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行使。否则,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做到清廉便是一句空话。对此,山西的教训尤为深刻。山西老牌国企太重集团先后有7名高管落马就是例证,一个个沉痛的案例让人深思。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一直是山西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地方金融系统反腐败攻坚战,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能源领域反腐败专项行动等等,均表明山西反腐败斗争重点突出,靶向施治,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铆足劲把反腐败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浴火重生、开创新局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依然是清廉山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难免会有许多新变化,为此,需要全过程盯紧,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盯紧关键环节,既需要完善权力运行机制,预防在先,也需要强化监督职能,多种方式打开“探头”,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更需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在先,挺纪在前,警钟长鸣。

五、传承弘扬廉政文化,涵养建设清廉山西的新风正气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4

1家风家训在历代教育中的实践和作用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结构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传统儒学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教育的理想,历史上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古人在家风家训教育的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借鉴发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三字经》中所言的窦燕山义方教子;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用纯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教导子女的重要文本。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敬姜曾作《论劳逸》,为史上较早的家训;《论语》中“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的教导就是孔子教育儿子伯鱼的庭训。诸葛亮的“非宁静以致远,非淡泊以明志”;北宋司马光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俭以立者,侈以自败”;《颜氏家训》中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曾国藩的“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等等皆是传唱千古的家规、家训。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总结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处世宗旨,对子孙后代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家族,比如陇西李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等著名家族的家教文化可谓是浩然长卷,积淀深厚的家风传承激励着后人努力上进。全国各地的家谱族谱中大多设有家规家训,以传承家风为荣,以败坏家风为耻。家风家训中传承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在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上都得到薪火相传。在近代史上,家风的创造和传承事例仍比比皆是,如爱国将领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的家风;开国领袖“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一生清廉”的家风;刘少奇“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的家风等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对子女的管束和教导也成为家风建设的楷模,是我们当代家风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家风形成往往取决于一个家族链上出类拔萃、德高望重的人物,其言行得到家族其他成员的仰慕追随而成为家风之源,再经家族后代接力式的恪守,使其流风余韵沉淀于家族精神气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2家风家训在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5

关键词:家风党建;影响路径机制;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前言

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但问题依然突出,防治力度加大但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迫切需要提升反腐的意识强度和反腐的预防维度。结合两个热点,探索新时代优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其意义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研究概况梳理

近年来党中央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优良家风及其传承意义,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同领域的“家风”研究一度成为热点,但现阶段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联成果较少,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主题词“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搜索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通过主题分布梳理分析发现:第一,家风研究根据主题分布数量依次可归纳为:价值认同、实施主体、体现形式载体、讨论做法、制度方略五个方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根据主题分布数量依次可归纳为:实施主体、落实做法、探索制度、阐述现象四大内容。第二,家风研究注重社会伦理下沉的实践转化,表现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等二级主题的分布最多,属于以德治国的基本范畴;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注重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做法制度的总结,表现为研究“由谁做”“如何做”的二级主题即占比重的92%,属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范畴。第三,在二级主题的关联性上,都涉及思想探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并且有三个研究主题具备高度关联,分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廉政文化和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的关联为本课题在探索二者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协同机制路径上提供了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由于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献质量良莠不齐,特筛选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相关文章进行研究动态述评:第一,关于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大部分研究中,许多学者致力于挖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对当下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例如提出对新时代“好家风”相关论述的内涵、价值及构建(李毅弘、戴歆馨,2019),该类型的研究基本回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崇高的价值追求的理论实践,是优秀家风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领域应用的现实化联接。第二,在涉及到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联研究中,基本都按照“家风建设—文化反腐”“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反腐”自下而上的逻辑梳理对策,探讨二者关系。例如有研究提到反腐倡廉建设要把高压、制度、文化反腐统一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构建和谐家庭、引领社会风尚的家风建设作为评价指标。(崔治忠,2017)第三,在倡导“三个注重”的语境下,肯定了家风建设在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作用,并且进一步的提出了对家风建设的对策思考,主要突出:a.日常生活中的熏陶是传承好家风的重要路径;b.营造和谐社风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条件;c.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形成合力是培育优秀家风的重要保障。(张琳、陈延斌,2016)这为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向。第四,在净化党内和社会政治生态方面,初步探索了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协同作用,二者在制度反腐、存量反腐和精神反腐、文化反腐进行协同补充,家风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框架下细化为从严治家的制度保障,以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廉洁齐家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方式促进党内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邹国庆,2016)第五,在外国党建经验的借鉴上,有学者分析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政工作的经验,前者通过发挥“心治”和“八德”的做法促成了官员普遍高自律的人格品质水平,减少了其腐败的动机。(赵付科、季正聚,2013)这对应于我党通过家风教育为抓手,强化党员党风廉政建设“不想腐”的政治自律和文化自觉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受制于当前反腐局势依旧面临巨大挑战的现状,一些研究者陷入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的思维定势,偏向了制度决定论,对家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二者关系的认识比较单一,国家反腐设计上还局限于当前健全反腐制度上标本兼治的要求,忽略了提高全党、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需文化反腐和制度反腐齐头并进,依法治党和以德治党需要互相配套的现实考量。第二,研究的视野高度不足以匹配我党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抱负和全球治理责任,虽然有研究提到国内国际联手联动并推动更多国家签署《联合国反腐公约》,但没有涉及将符合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反腐败理想体系化地整合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或德育框架,教育促进正义是当下联合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腐败犯罪和建立高度法治社会的重要实现路径,(S.Redo,2016)而目前在党风廉政建设领域没有发现明确指出该途径的研究。第三,不少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于中华传统优良家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注释上,对于其针对党风廉政建设浅尝启发较多、深入分析较少,对于指导二者的实践探索上,目前只发现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尝试纳入党员干部廉政风险评估指标的提法,或者仅仅把家风当做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的结果,对于二者的政治生态净化交互作用理解不够深刻。第四,已有的研究只孤立的谈家风传承和党风廉政建设,对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逻辑关系思考不足,忽略了家风传承和党风廉政建设实际上是家风党风在代际和群体中道德承续的本质(冯丕红,2014),没有体系化的探讨家风、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道德承续基础路径的原则:生态规律、批判继承和人本取向,故无法良好的指导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转化。总之,基于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实践转化只能提出泛化的方向标准而没有操作性,鲜有实证,无法为坚持优良家风传统转换为党风廉政建设具体路径提供行而有效的方法。

三、讨论新时代优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路径机制的必要性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以家风形成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作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体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继承创新提供了经验参考,更好的回答了党思想意识主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问题。第二,在具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攻坚领域,用我国传统优良家风这一优势文化构筑精神要义、价值取向、力量分布,进一步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语境和效力,更好地回应“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反腐倡廉问题,用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探索中国反腐做法,讲好中国倡廉故事。

(二)公民育德、党员补钙

第一,以家风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即是在聚合清正社会风气的微观层面具体到家庭,在思想德道的培育层面影响到个人,在新时代中以抓好最小的道德单元和道德命题的方式,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承续实践和运用。第二,用生态学的视角和道德发展的方法研究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并最终作用到组织“不敢腐”的体制建立,个人“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形成,以家风教育作为预防腐败的生态文化,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并最终构建高度法治社会提供前瞻性的操作方案。

四、新时代优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路径机制之实现机理

(一)创新转化与创造发展

新时代优良家风的构建不仅是重新强调传统优良家风的内容,而应该是在具体实践领域和道德生态中对传统优良家风和外来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在温习传统优良家风的同时,更要注重可操作、可推广具体做法的现实对接。

(二)道德生态发展结构

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家风家教对个体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理想育成,清廉的社会风气是国民多起点道德水平的平均总和,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践行进行思想引领,在具体的道德生态中有特定的功能路径和整体要素。

(三)国民德育的发展任务细化

我国当前的反腐局势严峻在于与党员理想信念树立和道德发展阶段的国民教育还有更人性化的改善空间,可在道德生态网络中突出教育的解决实效,其他要素协同配合,探索更加优化的国民德育方案,重点解决“不能腐”和“不想腐”的体制和意识防线问题。

五、新时代优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路径机制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中国共产党员优势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优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是基于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的方向上提出的,而另一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之重点在于重拳反腐和从严治党,是因时制宜地结合中国特色传统优势家风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探索,属于优势传统文化新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法治党建反腐前沿高地的新演绎。

(二)唯物辩证普遍联系的政治生态基础

在政治生态视阈下,新时代家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需结合有机的政治生态体系,才符合党建科学化和马克思主义辩证联系的要求,联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道德公约本质构建一个开放、有序的政治生态模型,辩证发展地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实践和道德承续,促成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地凝练在党员修身齐家的具体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毅弘,戴歆馨.新时代“好家风”论述:内涵、价值与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4-9.

[2]崔治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基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视角[J].领导之友,2016(13):5-10.

[3]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1):166-171.

[4]赵付科,季正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3(1):76-79.

[5]冯丕红.道德承续论[D].长沙:中南大学,2014.

[6]杨增岽.生态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视野[J].思想政治工作,2010(5):106-109.

[7]李斌雄,张银霞,兰洁.重构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政治生态学智慧吸纳——基于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政治生态学的理论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5-12.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自信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1]。“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事关党的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所以,不论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代,我们党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在党的上会议指出:要以顽强意志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3]。中国共产党根植中华文明的沃土,“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在党的建设中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和快捷路径。我们党向来积极倡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视察时表明了我们党“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4]并且针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四个讲清楚”重要论述,特别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4]因此,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民族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的文化沃土。如何从中探求作风建设的新思路,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作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指出:抓作风建设要“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这为我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现实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并对时展有着积极作用的精神力量。王学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精神、思想、制度、知识、技艺、文学艺术等各个层面。[6]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对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动力,都可以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7]。在5000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精神有很多,自强不息、正道直行的人生观,重义轻利、取之有道的义利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世界观,以人为本、安民富民的民本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观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民族的发展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精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和取之有道的义利观,对国家和人民有“居庙堂忧民,处江湖忧君”和“先忧后乐”的强烈责任意识,在为人处世中有乐观豁达的精神追求。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强大纳新能力。通过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相互影响、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8](P5-6)。这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显著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自主品格,虽然历经外来文化侵略、欺凌却始终不曾消亡,保留了思想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并且日益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一个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在个人和社会、国家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事无巨细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感的功能,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功不可没,也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被中断的伟大文明的根基。特别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9]具体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为彰显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等[10]。在党的建设方面,可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和政德素养,坚持群众观点和廉洁奉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双创”发展,更好地同当代文化相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定位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作风建设与党的宗旨密切联系起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以作风建设解决党内面临的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形象,着力解决“四风”等突出问题。二是创新作风建设方式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蕴含时代特色,切合信息化时代要求,多种教育方式并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覆盖,标志着党员干部教育日益成熟。三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把群众满意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标准[11](PP167),加强党员干部信仰教育,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改善干群、党群关系和党风政风。四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11](P175),以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廉洁自律中加强作风建设。

(二)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十八大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文化自信”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其中的“规矩”和德治思想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把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共同为党风廉政建设贡献智慧。要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1](PP119)。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理论联系,弥补了以前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为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找到了坚实的文化依据和发展动力。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端于厚重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思想文化历史当中,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11](PP18),这是中国独特的国情所决定了的道路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以史为鉴大力弘扬。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作风建设根植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从其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为作风建设提供文化滋养与文化土壤,使其在新时代下的价值重新得到发掘。一方面,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党以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坚强决心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作风建设依然在路上,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依然存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逐步实现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转变,才能达到作风建设标本兼治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基因。其中的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正人正己、选贤任能、天下和谐等丰富的哲理思想,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修齐治平”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径,在家风家训中追寻家国文化渊源,在古代监察制度中寻求廉政建设经验借鉴,从而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们作风的引导和规劝,要求做人重视道德修养,为官清正廉洁,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对于中国过去的社会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滋养,充分发挥其返璞归真、固本培元的作用,让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水平和成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党员道德修养。讲道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色,我们的社会历来以讲道德著称。富含为国为民献身精神、“仁者爱人”仁爱思想、皆可圣贤道德人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提供营养,对于提升道德修养作用甚大。[12]而道德品质的提升能够提升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直接影响作风的好转,从而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廉为贵”的价值取向、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和自律自省的修身要求,以及众多的廉政智慧和廉政自律事迹,激励着古今为政者善始敬终。借鉴传统文化中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对于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中筑牢反腐倡廉的精神底线。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培育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融入群众、凝聚群众和引导群众的法宝[13],其民本思想是群众观点的源头[14]。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民生为基的养民思想、节用裕民的富民思想等都可以培育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础;“以百姓心为心”则可以构建群众路线践行的评判标准[15],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十分重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策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根据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从理念、路径、方式方法等方面找准融合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一要认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党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在向现代性转换和创新中增强时代品格,进一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前发展。二要切实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自我发展舆论引导机制和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等[16],增强融入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改进文化管理方式,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三要尽快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传承发展体系。党中央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作风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形成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顶层设计。下一步,要通过广泛的研究、教育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党风建设之中,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传承发展体系,夯实党风建设的文化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7

一、总体评价情况

县妇联以“真扶贫、扶真贫”为宗旨,结合贫困妇女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找准工作定位,实现扶贫工作与妇联工作互促共进。通过对照《2019年中期自我评价考评参考指标》自评,县妇联结合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确定巾帼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目标,具体包括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健康扶贫、爱心救助、帮扶宣传和工作互进。截止目前,我们已完成目标任务的70%,接下来的五个月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成效

(一)技能培训情况。一是开展“十百千工程”。县妇联将妇女培训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联合省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十百千工程”,多次在镇五楼会议室举办农村妇女成人大、中专培训班。邀请省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老师进行现场授课,共培训妇女500余人次。二是举办家政服务培训宣讲活动。活动邀请了市张垣大嫂家政服务集团董事长范为华为主讲人,作了题为《家政服务,爱心事业,帮扶一人,温暖两家》的培训宣讲,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对家政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述了自己创业以来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干部对家政服务的认识,提升了广大妇女姐妹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三是举办小儿推拿技能免费培训班。联合张垣大嫂集团、县北方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助力精准扶贫、贫困母亲技能培训关爱保障行动。在北方职业培训学校举办了第一期小儿推拿技能免费培训班。重点围绕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理论培训。后期,我们还将联合张垣大嫂公司及北方职业培训学校继续免费组织涉及月嫂、育婴师、家政等免费技能培训课程,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全国通用从业资格证书,并依托张垣大嫂及北方职业培训学校还将开展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积极为学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二)健康扶贫情况。一是开展“两癌”救助工作。县妇联积极认真落实“两癌”救助政策,做好“两癌”贫困妇女的摸底、登记、建档、实施救助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为农村妇女健康撑起了“保护伞”。今年集中收集整理了全县100多名贫困患病妇女的资料,通过网站申报,积极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申请“两癌贫困妇女救助专项基金”。二是开展“复明12号”工程。通过广播、网络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切实做好了患者的摸底、登记和申报工作,并分批次组织患者在中医院进行初检和手术,据统计,共有298名白内障患者登记报名,102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治疗,得以重见光明。三是实施“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今年以来,先后深入到郝家营、馒头营等8个乡镇为600名妇女进行了义诊和健康普查,免费发放价值3200元的药品,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

(三)爱心救助情况。一是开展困境妇女儿童救助活动。认真听取和收集整理前来需求帮助的困境妇女儿童的诉求,并且她们建立档案,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深入到贫困妇女儿童家中,了解她们目前的身体及生活、学习状况,鼓励她们要自强自立、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困境,并为每户送上了慰问金300元,上半年共为全县187名贫困妇女儿童送去慰问金56100元。二是开展“情系,关爱儿童”活动。在妇联的联系协调下,北京市西城区威廉和玛丽幼儿园和慈善义工联合会的爱心人士来到油篓沟镇幼儿园开展看望慰问活动,详细询问了幼儿园的管理、运营情况和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互动中表达了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关爱,并为幼儿园捐赠了15套儿童床,15套儿童被褥,2套大型玩具,6套小型玩具,及室内外维修等价值两万余元的物资。三是举行爱心超市物品捐赠仪式。为进一步坚定村民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信心,让贫困妇女和村民感受到妇联的深切关怀,县妇联来到台路沟乡水泉村爱心超市进行了爱心捐赠,共捐赠衣物、手提袋、门帘、围裙等价值8000元的物品,进一步调动全村妇女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四是实施省贫困女性援助项目。为全面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助力北京市对口帮扶的相关贫困地区贫困妇女到2020年实现如期脱贫,在妇联的积极联系协调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我县开展省贫困女性援助项目。为我县贫困妇女、贫困女大学生、贫困家庭共计20人共发放一次性援助64000元。项目以结对关系为基础,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共同为受帮扶对象争取帮扶资金,积极贫困妇女和家庭办好事、办实事,帮助她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清廉家风建设范文8

关键词:文化;现代生活;融合

一、前言

廉政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古书礼中对于关于进行考核的时候,要对官员的品质、能力、爱岗、正义、法治、道德六种基本品质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名字都冠于廉字称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谦。对于古代的官员而言,清廉是其为官的一种重要的品德。

二、孔子廉政文化的主要内容

1.安贫乐道

颜回是孔子的三千个弟子当中最喜欢的一个,其言行举止和个人品格深得孔子所喜爱。孔子对其衣食简陋却高远的志向依然不改做出了极大的赞扬,因为要是让其他的弟子遭受这样的困难,早就放弃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在此称赞颜回,高度地赞赏了颜回,这就是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后人生的理想、信念和准则,人总要有人生追求,就算身处困顿,但依然需要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2.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可以提炼出高尚谦虚的道德情操,孔子廉政之德要做到三戒、九思。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旨君子有三件事要引以为戒,年轻人血气方刚要对男女之事要有所禁忌;成年成熟以后,要保持谦和有礼的姿态不要和人争斗;人到老年额时候,要对自己的贪念进行遏制。

3.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的秩序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颜渊曰:“请事斯语矣。”旨在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事情不要看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4.忧世悯民

孔子一生未深居高职,也非大富大贵,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表现他“忧世悯民”的社会观。“忧世”是对担忧着天下和诸国的前途,为混乱的社会秩序感到忧虑。“悯民”指的是对于社会中流连遭乱的贫苦百姓。

5.以“正已”为保障

执政者的品行的好坏对于政事处理的好坏至关重要,其行为举止受到社会人民的关注。也是种特殊职业的存在。这也说明了官员的政治职业道德的要求相比较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孔子也看出来了官员的道德要求是明显的高于其他的,因此对于其职业提出了正己的道德要求,自身清正廉明,执政的官员才是成为大家的模范。所以,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孔子并没有为教化政策提出有益的技巧,但是他对于职业道德品行的培养,为之后建设开展廉政工作提供了开展的方向。

三、孔子廉政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1.修身——提高个人素养

在建设社会主义政党的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对于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的要求不能随之落后。孔子的仁政和勤政的政治思想对于目前我党的建设都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要利用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引着我们,加强对社会对党对政府的建设工作,这也是目前我们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2.克己复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自身的修养也要不断的提高,对于自己的家风也要及时的加强,一些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就是和其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些已经查处的案件中就能看出,家风败坏正是导致领导干部一步步走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3.悯民——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选拔优秀人才

对于人才观的确立,要系统、科学、有效。建设完善合理的制度,为国家和社会选出高效有用的人才,才是保证国家和社会长久高效发展的保障。孔子的思想中对于选人用人的标准要确立,对于提拔任用的而制度要明确。不仅仅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更要保持党的纯洁性,这就对我们的人才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忠于人民也要忠于党和国家,有着正确的三观,有才华有本事有能力的人选进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4.正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好干部

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提取精华帮助广大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观念。在其位,谋其政,只要在位一天,就要为百姓谋发展,谋福利,做出政绩让党和国家放心。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对于其有着不良的影响,很多干部对于政绩的观点和看法是非常的不正确的,大搞形象政绩工程,而不是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有的官员目光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的利益,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不管不顾后期的长期久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东明,程秀海.孔子廉政理念的文化阐释[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11-16.

[2]任松峰.儒家廉政思想的现代审视[N].人民日报,2014-11-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