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范例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范文1

[关键词]低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农业经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体现,其主要的内容便是研究低碳技术与低碳能源,切实地在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但是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很多弊端,如何规避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弊端,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农业发展的重点。文章将针对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

1低碳农业经济研究方向

综观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市场,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有四种。其一,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其中包含了与碳排放相关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能源排放的结构转型。其二,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主要是探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阶段的碳排放形式之间的关系。其三,是农业经营与生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1]主要结合不同时代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整治等内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在此种研究方向中,还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为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四,碳排放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低碳经济作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发展契机和风险。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的生态能源已经在当前社会中广泛地运用,并成为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经典焦点。此外,在全球变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内容,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低碳农业经济能够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结合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实际生态特点,实现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中能源减排。此外,从我国农业投资来说,农业自身活动产出与投入量相对较大,在农业产出必需用品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化低碳转型,可以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杜绝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农业经济兼顾我国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统筹了我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多种生态与农业战略的内容,既能够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又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1有利于现代化、生态化农业发展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经济模式转型举措,也是我国未来农业经营发展的着重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低碳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2]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正在积极地向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进行紧密的结合,全面地认识低碳农业经济观念的相关内容,逐步地转变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农业生产弊端,切实地保障我国现代化农业与生态化农业的稳步践行。

2.2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是我国第一产业,也是保障我国自给自足的主要产业机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基础产业模式。合理、科学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是保障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将低碳农业经济模式与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机制不断健全,将眼光放眼于未来,从传统经济模式到新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切实地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践行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致力于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切实地践行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未来子子孙孙的需求提供保障。

2.3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低碳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社会科技、社会农业等各个层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展现着我国当前科技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低碳农业经济切实地落实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技术与低碳农业技术的紧密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生态化、规模化的开展,迎合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途径

3.1大力宣传低碳农业经济优势

低碳农业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必要不断地强化广大农民群众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的意识,并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地融入到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当中。[3]全面地将低碳农业、低碳生活理念与其优势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全面地认识到低碳农业的真实效用。统筹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地区产业合作组织、政府部门、农村合作社等各个组织,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逐步规范化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内容。全面统筹多种媒体,可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广大农民宣传低碳农业经济的优势,切实地转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步使广大农民在日常的生产中尽量减少对水、电等资源的浪费,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化肥、逐渐地在生活生产中养成低碳生态的良好观念,为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2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

完善的制度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完善的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与创新。建设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必须要明确不同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阶段工作的重点。结合广大群众的意愿、立足于群众的基本利益,统筹政府以及社会农业部门积极地给予广大群众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地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结合不同农村经营主体制定出明确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为了鼓励农村经济低碳发展,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针对高碳农业生产产业征收一定比例的生态农业补偿费用,在一定形式上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切实地通过完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明确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等手段,推动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

3.3全面创新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

先进的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是夯实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加大低碳农业经济财政投入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对低碳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投入,研究发明出适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科技技术手段,转变传统劳作方法,切实地做到节约肥料、节约用水、节约花费、节约油料、节约煤炭等工作内容。全面地在农村地区推行生物、物理农业技术,培育抗病、抗虫能力较强的生物品种。此外,还要将先进的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向广大农民进行传播,使广大农民掌握最新的低碳农业技术。切实地利用我国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人才培养的手段,确保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深入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是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举措。但是当前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当下,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社会政府部门和农业发展部门,必须要切实地认识到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宣传低碳农业经济优势,在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的同时,全面创新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确保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0(6):22-23.

[2]凌红.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15-219.

农业经济范文2

【关键词】农业:管理:经济: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很多相关部门正逐渐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力度,在“三农”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还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力度,稳中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出发,结合农业经济管理概述,创新农业经济管理观念,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等展开探讨,为促进农业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1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农村经济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经济活动实施规划、组织、控制与调整,从而实现实现经济既定目标。农村经济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比如可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科学调度劳动力、资金和政策等倾向,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有效发展,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创新农业经济管理观念

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引导宣传,深入到农民家中进行走访调查。多途径多渠道地宣传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促使广大农户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充分将自己的创造性和建设性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要积极宣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价值,从观念上促使农户产生质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资源才能有效整合,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积极引进资金,推动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能不断激发出农村强大的发展潜力。故此,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增强农村抵抗风险之能力,对促进农村经济之发展意义重大。

4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要注重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要尽量降低农业生产的耗能,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最佳选择。把生态环保、绿色节能以及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农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去,始终将减量化与循环再利用当做现代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准则,在沃土工程、新型农药研发等多个领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是基础,其中,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增加收入是关键、管理体制是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始终以经济作为发展中心,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比如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适当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6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建立新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严密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再依照不同区域的农村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方针策略,不断加快农村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步伐。除此之外,要加强培现代信息化人员的教育,将培养信息化技术型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不断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为建立农村新经济管理模式奠定坚实基础。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还能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从当前情况分析来看,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提升龙头企业的引领力,增强经管者的素质水平,根据当地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此,方可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4):22-23.

[2]李海宁,王军伟,邵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6-17.

[3]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42):58.

农业经济范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农业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经济改革要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可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要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1.1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

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F.魁奈已应用投入产出对照表方法研究农业经济,提出只有土地和农业,才是一切超过生产费用的“纯产品”或剩余的唯一源泉,宣扬自由竞争和重农经济学说。经济学家文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经济改革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1]。

1.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土地资源,使农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源量化为农民持有的股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选择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改建试点。选择有条件的乡镇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乡镇。

1.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担保机制、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及缓释机制、抵押处置机制。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有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对发展设施农业涉及的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须的配套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2]。

1.4严格执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政策

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盘活仓储设施存量,提前准备收购仓容,做好收购服务,适时启动最低价收购,确保不出现“卖粮难”。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两项工程。完成粮食产业园建设。

1.5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普惠金融,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经济学家郎咸平、刘劲哲、林毅夫、张维迎、茅于轼指出:要探索设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积极开展“税融通”和“劝耕贷”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订单、仓单、保单和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业务。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扩大畜牧业保险品种范围和实施区域,建立完善水产养殖保险制度,加快推进茶叶、大棚蔬菜、家禽、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保险,探索开展制种保险和农机具保险。大力发展保证保险,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3]。

1.6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健全财政投入“三农”稳定增长机制。贯彻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构建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机制“河长制”,并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水利工程长效化管理。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和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生产服务、产品流通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2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2.1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继续开展“八小”水利工程提升改造。除险加固病险水库,实施干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确保在汛期前完成河流复堤加固和其他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发展。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小水电增效扩容,不断提高基础承载能力[4]。

2.2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实施“三线三边”治理拓展行动,推动向乡村道路、村居周边、家庭家园延伸。开展农村沟塘水系清淤疏浚工作,实现河岸绿化和河道保洁。扎实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大力推进乡镇、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扩大农村卫生厕所覆盖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全面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将规划建设管理“六项行动”向乡镇延伸,继续推进小集镇“六个一”工程,完成省级中心村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任务。深入实施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5]。

2.3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经济学家刘彦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进一步配齐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开展园区内高标准农田治理,新建大型智能化温室及设施大棚。经济学家张五常、刘劲哲、吴敬琏、厉以宁、樊纲、邹恒甫认为:要着力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部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发展水平,争创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4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

J.H.von屠能的主要著作《孤立国》着重于分析农业经营集约度,创“农业圈”之说,对级差地租理论的贡献尤大,被视为农业配置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农业经营经济学派的奠基者。经济学家刘劲哲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坚持招大招强与引资引智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招商质量和效益。加强重大招商项目谋划,围绕茶叶基地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茶产业振兴工程、油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特色水资源利用及水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及仓储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2.5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大功率、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增加装备总量、提升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培育新型农机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探索发展“智慧农机”,搭建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广“农机通”和农机作业智能监测装备。抓好关键农时机械化农业生产。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2.6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服务乡村的高质量医疗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与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相衔接。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工作。提升对残疾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重特大疾病患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救助水平。

2.7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加大产业扶贫实施力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细化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精选市场潜力大、覆盖面广、发展有基础、有龙头带动的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力度。深入开展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千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人访、户户查”、“百企联村”等活动。努力实现全年脱贫,贫困村完成出列任务。

2.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各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项目管理、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抓好农村“三资”管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抓好村民自治工作。加大农业普法宣传力度,强化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和信访工作。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大“三农”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力度,用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进展,用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效,用农村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参考文献:

[1]刘艳军.论农业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和思路措施[J].产权导刊,2016(1)

[2]王寿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5(4):21-23

[3]刘劲哲.我国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三大差距[J].农机科技推广,2010(8):47-47

[4]刘改利.种业发展运行机制建设初探[J].粮食问题研究,2016(1):39-41

农业经济范文4

一、对农产品市场化的认识

对市场体系的融入:对市场体系的融入意味着整个经济社会中市场本身的扩大,但农业生产本身十分强调对土地要素的依赖,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地区因为对该地区的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吸附性并形成产品和要素的区域限制性等情况。因此,在具体融入市场体系的时候,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标准,改进自身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经营,从而保证更多的资本流入市场。农业部门对市场的融入也要打破区域限制,改变产品和要素在区域内部进行流通的封闭状态。由此表明,农产品市场化的2个基本步骤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过程。

二、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农产品市场化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负担。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农业部门需要按照各种具体的行政指令对各种资源继续进行配置。因此,在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依赖人员众多、组织庞大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来完成各种相关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工作。但是,在行政式的传递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信息成本,并极易导致信息的失真,从而造成较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并会对中央计划管理部门的最终判断与决策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较大的行政管理成本会给广大农民带来较重的负担。所以,采取农产品市场化模式,可以逐渐削减政府的各种行政管理机构,其中也包括农业生产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民的负担也随之降低。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经济更具生机和活力,发展势头良好。

2、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市场化不但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可以极大地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农产品市场化模式下,大量优质的劳动要素开始移向农业部门,而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如果根据不同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生产的两个经济地区进行相关产品的贸易往来,并保证市场的开放性和相互扩大,便会出现相同的劳动力取得较为一致收入的趋势,于是,农民的纯收入便会显著地提高。随着优质劳动力的不断投入,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其他要素分析

除了劳动要素等,农业部门所用到的资本、土地等其他要素也会出现类似的价格变化趋势。例如,各种社会资源会有序地回流到农村,增加农业经济部门的实际产出。同时,也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工业也可以很好地反哺农业,相互之间互动良好。而且,农业生产过程的开放化也会促进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业生产将实现规模经济。总之,市场化模式下,农产品不再只是单纯的生存所需的消耗品,而开始以一种商品的全新姿态而存在。同时,规模经济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实际利润,各种新型高效的农业技术也能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应用,从而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有效地增加了农业经济的实际产出,并推动农业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

三、总结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市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产品市场化模式下,农民的负担得到了有效的减轻,收入也随之增加,农产品也开始以一种商品的全新姿态而存在。同时,各种新型高效的农业技术也能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应用,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农业经济的实际产出,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

作者:王春林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农牧林水局

(二)

一、农业合作经济产生的背景

1、传统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

单独的家庭经营模式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没有很强的抵御能力,而且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农户需要通过农业合作经济,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农产品的特性

农产品的不易保存与专用型决定了农业需要合作经济制度,大部分的农产品都不易保存,而且销售时间都很短,一旦在成熟或采摘之后没有尽快销售或加工,丰收的农产品就会很快腐烂,也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生产资料都是针对农业方面的,如果放弃农业经营,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为了减少上述方面的损失,农户希望能够寻求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稳定合作。

3、传统农业缺乏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没有竞争力。通常来说,农户的经营范围较小,不能形成大的规模。农户在单独采购生产资料时,因采购量太少而不能获得优惠的价格,而小批量的出售农产品,也难以获得较高的价格。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不可以采用大型机械,不能使成本控制到最低。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就需要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的农业活动来提高收益。

二、农业合作经济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1、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首先农业合作经济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没有发展农业合作经济之前,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农户的收入也不理想。农业合作经济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加强了农民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既能使农民在交易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时也增强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农业合作经济有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2、农业合作经济促进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合作经济的形式是农户自愿地组织在一起,进行共同生产、共同销售。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管理上和技术上都需要改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值得共同学习借鉴。农业合作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

3、农业合作经济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个的农户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所以合作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合作经济可以把单独农户的资源进行整合,改变其市场地位并提高经济效益。纵观全球,农业合作经济已经在大部分的农业发展中国家占据着重要地位,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农业合作经济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农业经济范文5

关键词:农业物流;农产品;农业经济;物流运输;物流信息化

1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1.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在农业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将始终遵循以新动能带动旧动能的方法,从而推动农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伴随着农业物流的不断发展,行业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这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着积极作用。当前在农业物流发展中,冷链物流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农产品从生产到送达消费者手中,冷链物流几乎参与到了各个流程中,在冷链物流运输中更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如冷库等。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是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确保农产品处在恒温环境中,以实现从生产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产品的鲜度始终如一。确保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耗损,消费者在收到农产品时仍然能够保持新鲜度。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物流中,推动着农业物流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农业物流的面貌焕然一新。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到农产品的冷链运输中,对冷链物流的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流程的升级,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减少运输中的损耗,同时应积极构建运输流程的追溯机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中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共享,信息交互使用、信息处理等能力也得到提升,实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流程的优化,将农产品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经营等环节进行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农产品的产业结构,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农产品经营成本,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2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强劲,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电子商务与农产品两者的融合,不断推动着农业物流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和仓储环节的资金投入。在传统物流的运输和仓储基础上,农业物流具有明显特征,在时效性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具体体现在,农业物流能够实现集中化经营和管理,对各环节点的物流信息进行统一整合,这种方式降低了分次运输和仓储带来的压力,同时也降低了资金成本的投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另外,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农业物流运输与仓储的过程更具科技化和专业化,冷链物流中通过运用专业化的仓储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保持农产品的鲜度,同时降低了传统运输中农产品质量损耗率,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整个运输和仓储环节的安全。农业物流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农业物流的高质高效发展,并使农业物流呈现出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现阶段,冷链运输与仓储方式已普遍应用于大多数的农业企业中,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因此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在进行冷链运输与仓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化农产品包装的方式降低农产品运输中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实现低成本运输。农业物流的发展要始终遵循农产品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原则,以降低企业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资金的投入。同时农业物流在发展中更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使农业发展朝着绿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和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物流的始末,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1.3保障农产品供给,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现阶段,农业物流方式包含传统物流方式和现代化农业物流方式两种。传统物流方式是基于流通基础上的物流方式,而农产品自身的价值不会有所增加,仅仅是进行农产品的运输、储备及配送等,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成本会产生影响;现代化农业物流是现代化的农业物流方式,也会对农业生产活动成本造成影响,同时在农产品运输、储备、加工、流通等环节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服务成本,效益也会因此提升,同时也体现为农业物流的应用特点,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应用发展,确保农产品供给。农业物流的发展,要遵循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物流服务的最终目标,并同时兼顾商家的经济效益,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使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更加体系化和便捷化,对农产品运输和仓储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和科学控制,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于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通过收集物流信息数据及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时效和仓储质量。与此同时,现代化农业物流采用信息链采集数据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析及精准的衡量,实现农产品供给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1.4满足消费者需求,带动农业发展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农产品的新鲜和健康。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在满足大城市居民需要的同时,也将注意力转向小城镇中,以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得到了最大化满足,才更愿意去购买农产品,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的增长。在此形势下,传统农产品物流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变的市场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传统农产品物流逐渐被淘汰。在现代化的农业物流发展中,冷链运输和仓储方式的应用,实现了农产品链条的有效流通,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紧密,行业之间实现了无缝衔接。另外,随着电商直播的兴起,现代农业物流中引入电商,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营销工作,以冷链物流为根本依托,实现新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消费者能够收到从生产地直接配送的新鲜农产品,使整个配送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满足,这从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现代物流的发展。

1.5加快农产品运输,带动农业经济提高

相对于传统物流方式而言,农业物流的优势更加明显,农业物流能够很好地连接买卖双方,并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产品运输与仓储组织能够整合分散化的农产品,并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农产品物流的范围广。物流量大,农产品的运输和仓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农产品的运输、装卸、存储等工作都异常烦琐,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投入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对农产品运输和仓储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农业物流的科技化和专业化,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农业物流的发展,对于农产品运输和仓储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运输和销售。与此同时,更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以加快农业物流的发展,带动农业经济提升。在农业物流运输与仓储的过程中,要对所需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及时更新,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降低农业物流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农业物流的不断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产品运输、存储、流通、装卸、销售环节更加高效,由此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物流推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在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升物流运输效率,由此实现农业物流的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积极完善农产品信息采集和处理机制,将农产品信息统一传输到数据信息平台中,实现农产品信息共享,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2)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对整个物流运输过程进行监控,提高物流运输效率;(3)构建农产品物流运输监控系统,实现对物流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

2.2完善冷链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属于农业物流的一部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明显,冷链物流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保鲜,冷藏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由于我国冷链物流的相关法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实际运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监管存在着不足之处,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也有待提升。在一些冷链企业看来,只有将关注点放在经济效益较高的信息化监控环节,才是企业发展所追求的,如此一来,运输与仓储产业链断裂的现象极易发生。此时,可通过农业物流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冷链企业要积极加强自身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实现农业物流的发展。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农业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而农产品的运输和仓储也更加安全。在农业物流运输的整个过程中,降低了资源消耗,提升了运输效率。农业物流发展过程中,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并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对系统的动态监控,促进技术升级,确保各个环节在合理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农产品的运输、仓储、加工、销售,使物流运输环节的分工更加清晰,最终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2.3将电商融入农业物流中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物流两者的结合,势必带动农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建立并完善农业电商零售供应链体系,以及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对农业物流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实现电商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电子商务与农业物流的结合,减少了一些琐碎的环节,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实现了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提升了流通效率,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2.4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专业人才,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在当下的农业物流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中,培养并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物流运输、信息技术、智能系统的综合人才,才能最终推动农业经济增长,降低农业物流的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以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结语

农业经济范文6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而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可靠手段。基于此,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探究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

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农业经济范文7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的产量和安全一直是我国发展最根本的保障。而农业保险作为保障农业的有力手段,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更多的关注,农业保险也成为了我国保险行业内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收集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保费、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赔款及给付和我国农业的产值和产量数据,运用Eviews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对农业保险对我国粮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充分证明了在有农业保险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产和效益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保险;Pearson分析;显著

农业保险的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保险企业在最终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有效的管理使保险行业的各项产品得到最大化的经济转换。而农业保险,则能够在工作中较为准确的为保险行业高层提供财务数据,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财务数据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有助于保险行业的管理模式调整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使保险行业呈现精细化的管理,并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就目前来说,我国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所以规划以及构建保险行业的农业保险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推进以财务数据为依据的战略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开展有效的风险管控,则能够使保险行业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使我国由保险大国逐渐转变为保险强国。

1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1.1降低农业受灾危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极为重要,农业本身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来说极为重要。农业保险本身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特殊的产品,当投保人投保后,投保范围内出现风险即可产生经济赔付,这样能够为投保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通过这种方式使投保个人或者投保企业的风险损失得到控制,并且还能够利用经济补偿资金来使农业重新恢复投资或者恢复农业的生产,进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除此之外相关的保险公司也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结合投保人或者投保公司协助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例如按要求做好灾害的警报和各种风险的防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农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害的情况,进而起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除此之外,相关的保险公司也会结合投保个人或者投保公司有计划的对各种风险事件进行防护,以确保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使我国的农产品的抗灾防护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通过这一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稳定农户经济收入,使农村经济消费水平得到提升

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能够充当经济中介者的角色,保险单位能够结合投保用户的现有收入进行分析探讨与预期收入可能存在的差异,对其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保险企业通过有效的保险业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户的消费理念得到一定的转变,这样能够使农户的合理投资质量和消费质量得到提升。农业保险的开展与实行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我国的农业风险分散利用农业产品的规模生产经营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前期的投入成本,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市场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农业保险也能够改善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流通状况尽量保障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最大经济收益,有助于使农产品的生产者的信心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使经营者了解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从而使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农业经济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均为小农经济以个体户为主,所以大部分个体户认为自身的运行状况不值得购买保险,导致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受到一定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推广无法顺利开展。

2农业保险的应用现状

2.1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不足

在进行保险企业的推广时,农业保险工具的应用不足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将会对农业保险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产生影响。现代保险行业的经营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经营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这一管理能力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资金的利用还包含财务管理和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等。然而在目前的管理环境中,一部分保险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农业保险提供的信息用途依旧并不明确,产生的管理水平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2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使用不足

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工具的应用是对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目前管理工具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的保险行业起步较早,并且相对来说保险市场发展较为完善。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保险工作的有效使用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质量。而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保险工作的使用质量将直接决定最终的管理质量,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其中的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了解特点,并对其进行优化,借此保障管理效果。

3促进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相关措施

3.1不断创新并优化农业保险产品

现阶段来说,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农业保险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保险的蓬勃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保险公司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及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农村环境中不受任何等。保险公司的发展性质与社会上的福利机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运营过程中以盈利为主,在运行时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创造出适合我国农村用户的农业保险产品,就必然导致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效益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农业的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风险,也就是由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保险赔付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保险服务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的状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出适合当地的农业保险产品,这样能够使农业保险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各种风险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农业保险,在进行服务项目的设置时,不可设置得过于复杂,否则农业生产活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风险都需要工作人员承担,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保险企业需要赔付较多的金额以及项目导致后续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此外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应当不断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创新和优化,积极研发新型的保险产品,并且将新型的保险产品与我国的小农经济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推广出更多适合应用于我国的农业保险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后续的农业经济增长得到促进,同时提高保险服务在农村环境内的销售量。

3.2充分使用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

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密切相关。在进行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的使用时,首先需要建立全流程的管理体系,在使用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是为了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首先在进行软件的选择时需要选择市面上整体价格合理,并且功能符合要求的软件,尤其是在进行不同企业的设计时,需要根据企业的产品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企业的运行类型因地制宜的对管理工具进行优化,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使后续的农业保险业务管理更为顺利。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而这也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的相应应用素养使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得来自于人力资源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的运行需求有所不同,研究人员认为在进行工具的选择是做好有效的评估和内部评估管理是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某些赔付体量较大的险种在进行管理是更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平衡金的管理,前提设置,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又能够体现企业的赔付能力,大大改善整体的管理质量。

3.3提高保险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

企业的资金管控对于保险企业的运营来说极为重要。农业保险在与保险公司结合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资产与负债需要进行有效的匹配,而保险公司中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多方面的内容,整体占比较小,各种各样的长短期债权股权等投资类投入占据公司资产的较大部分。保险公司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赔付客户,维护公众的公信度,针对传统的观念则更加偏向于负债的有效管理。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在市场环境中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而保险公司能够进行投资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资金的有效管控也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例如一部分美国的保险公司在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在保费收入和赔案赔付相差无几的状况下,企业依旧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这样的运行过程中投资的收益占到了极大的比重,因此,近年来农业保险资产的管理和负债匹配管理模式受到了现代保险企业运行的高度重视,对于保险公司进行管理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通过保险产品的有效组合能够使资产和负债得到匹配,这也成为了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内非寿险的产品,资产和负债出现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和利率受到宏观的经济环境影响,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为了降低这类风险,使保险公司的资金管控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通过保险产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进而使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农业保险工作,根据盈利的状况进行对应的利差返还,而投资组合类的保险产品能够使用户享受到对应的投资收益,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运行状况,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企业的负债状况开设对应的保险产品,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将公司的保险风险归集到某一种产品上,使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得到提升。

3.4完善农业保险经济补贴政策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虽然我国每年都对各个省份的农业保险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并不能够将这一金额细化到每一个地区中,这也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需要结合我国的农业环境和不同环境下的受灾状况针对性的增加农业补贴或者减少农业补贴,这样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针对农户生产以及农业保险发展的状况来进行分析,我国虽然农业保险的整体费用较高,但由于农户的购买力较差,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缺乏全面性。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农业保险发展整体来说,都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虽然政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农业保险的试运行项目的建设,但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加以管理,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形势和补贴数额存在严重的失调。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产业的农业发展,并转移个别农户的产品风险,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保护。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基金状况,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体制进行完善,鼓励农户主动购买农业保险产品,并利用农业保险的优势尽可能降低农产品流通。除此之外,在我国各个地区应当建立统一且规范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和规章制度。具体的经济补贴可以分为整体补贴和各地区的补贴相关,部门政府也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补贴工作,进而使更多的农户积极的参与到农业保险的购买中,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

4结语

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保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组织的体系和结构来说具有对应的依附性,所以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影响。农业保险为了适应经济组织的内部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农业保险也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优化。在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后,伴随着我国的生化改革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在保险行业运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展与总结,形成符合我国行业发展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而形成对应的经济模式,使我国保险行业能够快速且有效的发展。

作者:丘世忠 单位:广东省委党校

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篇2

农业保险的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保险企业在最终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有效的管理使保险行业的各项产品得到最大化的经济转换。而农业保险,则能够在工作中较为准确的为保险行业高层提供财务数据,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财务数据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有助于保险行业的管理模式调整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使保险行业呈现精细化的管理,并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就目前来说,我国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所以规划以及构建保险行业的农业保险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推进以财务数据为依据的战略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开展有效的风险管控,则能够使保险行业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使我国由保险大国逐渐转变为保险强国。

1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1.1降低农业受灾危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极为重要,农业本身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来说极为重要。农业保险本身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特殊的产品,当投保人投保后,投保范围内出现风险即可产生经济赔付,这样能够为投保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通过这种方式使投保个人或者投保企业的风险损失得到控制,并且还能够利用经济补偿资金来使农业重新恢复投资或者恢复农业的生产,进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除此之外相关的保险公司也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结合投保人或者投保公司协助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例如按要求做好灾害的警报和各种风险的防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农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害的情况,进而起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除此之外,相关的保险公司也会结合投保个人或者投保公司有计划的对各种风险事件进行防护,以确保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使我国的农产品的抗灾防护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通过这一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稳定农户经济收入,使农村经济消费水平得到提升

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能够充当经济中介者的角色,保险单位能够结合投保用户的现有收入进行分析探讨与预期收入可能存在的差异,对其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保险企业通过有效的保险业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户的消费理念得到一定的转变,这样能够使农户的合理投资质量和消费质量得到提升。农业保险的开展与实行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我国的农业风险分散利用农业产品的规模生产经营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前期的投入成本,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市场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农业保险也能够改善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流通状况尽量保障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最大经济收益,有助于使农产品的生产者的信心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使经营者了解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从而使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农业经济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均为小农经济以个体户为主,所以大部分个体户认为自身的运行状况不值得购买保险,导致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受到一定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推广无法顺利开展。

2农业保险的应用现状

2.1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不足

在进行保险企业的推广时,农业保险工具的应用不足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将会对农业保险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产生影响。现代保险行业的经营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经营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这一管理能力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资金的利用还包含财务管理和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等。然而在目前的管理环境中,一部分保险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农业保险提供的信息用途依旧并不明确,产生的管理水平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2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使用不足

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工具的应用是对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目前管理工具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的保险行业起步较早,并且相对来说保险市场发展较为完善。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保险工作的有效使用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质量。而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保险工作的使用质量将直接决定最终的管理质量,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其中的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了解特点,并对其进行优化,借此保障管理效果。

3促进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相关措施

3.1不断创新并优化农业保险产品

现阶段来说,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农业保险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保险的蓬勃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保险公司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及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农村环境中不受任何等。保险公司的发展性质与社会上的福利机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运营过程中以盈利为主,在运行时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创造出适合我国农村用户的农业保险产品,就必然导致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效益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农业的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风险,也就是由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保险赔付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保险服务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的状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出适合当地的农业保险产品,这样能够使农业保险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各种风险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农业保险,在进行服务项目的设置时,不可设置得过于复杂,否则农业生产活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风险都需要工作人员承担,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保险企业需要赔付较多的金额以及项目导致后续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此外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应当不断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创新和优化,积极研发新型的保险产品,并且将新型的保险产品与我国的小农经济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推广出更多适合应用于我国的农业保险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后续的农业经济增长得到促进,同时提高保险服务在农村环境内的销售量。

3.2充分使用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

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密切相关。在进行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的使用时,首先需要建立全流程的管理体系,在使用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是为了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首先在进行软件的选择时需要选择市面上整体价格合理,并且功能符合要求的软件,尤其是在进行不同企业的设计时,需要根据企业的产品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根据企业的运行类型因地制宜的对管理工具进行优化,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使后续的农业保险业务管理更为顺利。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而这也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具的相应应用素养使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得来自于人力资源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的运行需求有所不同,研究人员认为在进行工具的选择是做好有效的评估和内部评估管理是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某些赔付体量较大的险种在进行管理是更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平衡金的管理,前提设置,一方面能够真实反26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又能够体现企业的赔付能力,大大改善整体的管理质量。

3.3提高保险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

企业的资金管控对于保险企业的运营来说极为重要。农业保险在与保险公司结合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资产与负债需要进行有效的匹配,而保险公司中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多方面的内容,整体占比较小,各种各样的长短期债权股权等投资类投入占据公司资产的较大部分。保险公司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赔付客户,维护公众的公信度,针对传统的观念则更加偏向于负债的有效管理。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在市场环境中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而保险公司能够进行投资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资金的有效管控也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例如一部分美国的保险公司在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在保费收入和赔案赔付相差无几的状况下,企业依旧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这样的运行过程中投资的收益占到了极大的比重,因此,近年来农业保险资产的管理和负债匹配管理模式受到了现代保险企业运行的高度重视,对于保险公司进行管理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通过保险产品的有效组合能够使资产和负债得到匹配,这也成为了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内非寿险的产品,资产和负债出现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和利率受到宏观的经济环境影响,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为了降低这类风险,使保险公司的资金管控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通过保险产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进而使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农业保险工作,根据盈利的状况进行对应的利差返还,而投资组合类的保险产品能够使用户享受到对应的投资收益,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运行状况,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企业的负债状况开设对应的保险产品,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将公司的保险风险归集到某一种产品上,使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得到提升。

3.4完善农业保险经济补贴政策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虽然我国每年都对各个省份的农业保险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并不能够将这一金额细化到每一个地区中,这也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需要结合我国的农业环境和不同环境下的受灾状况针对性的增加农业补贴或者减少农业补贴,这样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针对农户生产以及农业保险发展的状况来进行分析,我国虽然农业保险的整体费用较高,但由于农户的购买力较差,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缺乏全面性。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农业保险发展整体来说,都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虽然政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农业保险的试运行项目的建设,但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加以管理,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形势和补贴数额存在严重的失调。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产业的农业发展,并转移个别农户的产品风险,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保护。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基金状况,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体制进行完善,鼓励农户主动购买农业保险产品,并利用农业保险的优势尽可能降低农产品流通。除此之外,在我国各个地区应当建立统一且规范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和规章制度。具体的经济补贴可以分为整体补贴和各地区的补贴相关,部门政府也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补贴工作,进而使更多的农户积极的参与到农业保险的购买中,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

4结语

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保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组织的体系和结构来说具有对应的依附性,所以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影响。农业保险为了适应经济组织的内部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农业保险也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优化。在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后,伴随着我国的生化改革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在保险行业运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展与总结,形成符合我国行业发展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而形成对应的经济模式,使我国保险行业能够快速且有效的发展。

作者:丘世忠 单位:广东省委党校

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篇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自然灾害的深刻影响。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减少农民经济损失的重要方式。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为了突出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则需要做好农业保险优化工作,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农业保险基本概念分析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机构按照农业保险所签订合同,对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等生产过程中由于保险标的受到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情况、病虫害等保险事故产生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赔账保险金的一项活动。在传统的农业保险中,主要包括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与指定险农业保险两种类型。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为最为基本的险种,是指当所种植的农作物受到某种因素出现损害后进行赔付的保险[1]。农业保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欧洲国家,世界第一份农业保险的投保作物为葡萄,投保风险为冰雹灾害,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建设农业保险项目,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始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后,我国农业保险开始进入规范化运营阶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实施试点,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险费用补贴。从该文件的后,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性;2012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规范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条件,我国农业保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通过农业保险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农户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等产生的经济损失降低,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2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分析

2.1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业保险增长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农业保险的供求关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够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农业保险的需求以及农户投保能力就会得到增长。在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户具有满足农业保险保费要求的经济能力后,能够促进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性,这种情况下农户就会考虑农业保险,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供保障,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经济政策对于农业保险也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较长、回报率较低以及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且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农业保险经营具有高风险特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普遍面临着高赔付与低利润的风险;农户的逆选择问题也广泛存在,也就是投保农户比保险公司更加了解农业发展存在的风险,会将存在较大风险的农业生产不稳作为保险标的,所以保险公司缺乏经营农业保险的动力。与此同时,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特点,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一般由政府补贴农户的受灾损失,使得农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为保险公司的逐利性,农业保险费用普遍较高,农户缺乏投保经济基础,所以部分农户的投保意愿较低,此时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农业保险发展,符合国家经济政策需求的政府会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财政与税收优惠,以此承担农户部分保险费用,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压力,从而促进农户参保积极性提升,引导农业保险正常发展[3]。

2.2农业保险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保险的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农户能够通过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为了降低风险损失协助农户对投保区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农业保险对于自然灾害这种不确定因素提供的事先保险,能够降低农户对灾害的考虑,提升农户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户更加倾向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与闲置资源扩大农业再生产规模,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总值提升。农业保险作为金融中介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利用其资金熔融作用,能够提升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与效率,从而提高农业资金流动性,全面激发农业经济活力;农业保险能够利用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分散,提升农户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乐观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农户为了确保未来农业生产在受灾后能够恢复,提升农户当期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农村消费增长。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忽略国外需求的三部门经济下,以支出法计算国民经济收入的方法为:Y=C+I=G,其中C表示家庭消费,I表示企业与家庭的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采用支出法计算农村国民经济收入的方法为:农村国民经济收入=农村消费+农业投资+政府支出。农业保险能够利用改变农民预算约束以及自然灾害后可支配收入对等式中农村消费与农业投资产生影响,所以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具体包括:(1)农村消费方面。农村保险利用影响农户的档期收入、预期收入的方式,影响农村群众的消费行为和决策,农业而保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户为了实现跨期消费所需要的资金储备,同时消费能够利用自身的增长对农村经济起到拉动作用。(2)农业投资方面。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经济补偿功能,投保风险发生后的保险赔付能够为投保人提供经济补偿,经济补偿能够为农户提供受灾后的农业投资支持,从而能够起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3)除上述其概况之外,保险公司为了配合投保农户做好农业减灾工作,会帮助农户对投保区域进行防灾减灾建设,从而能够提升农户抵抗农业风险的能力,减少投保区域农作物受到的风险率,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间接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保险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此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财政与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下,农业保险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了推动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同时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本文结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H县农业发展中的经验,总结如下几项有效的优化措施:

3.1增加门店、招收人才,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

根据企业关于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H县构建了覆盖“县-镇-村”三位一体服务网络,通过对服务网络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保险公司服务能力。为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做好人才挖掘工作,组建专职协保员队伍和以村组干部为主体的村级协保员队伍;建立专家库,聘请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植保植检、养殖、林果、农业气象等方面具有专业特长的县级农业专家;加强对区域农业实际情况的调查,组织专家深入农田中,向广大农户宣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知识,指导农户科学减损,有效增强农户防灾抗灾能力,切实维护农户利益。

3.2强化软件件配套设施,提高装备水平

在加大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力度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软硬件配套标准。在H县农业保险服务中,2020年度,在原有装备条件基础上,增配办公设备8套、三农服务车1辆、无人机2架、查勘手机13部,三农服务车达到10辆,无人机达到3架,使得硬件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H县加快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线上化进程,陆续上线农险V平台、保处联动、快赔保等软件平台,农户可以线上办理电子签名、公示、电子保单、电子定损单确认等业务,实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操作实现电脑PC端与手机微信客户端精准对接,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积极研发农业保险产品,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保险公司需要在农险服务覆盖范围内,做好农业保险产品内容与相关政策的推广工作,在农户已经投保中央补贴型保险或农业灾害保险的基础上,基于农户自助住院的原则,动员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在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为H县344户农户种植的30503.19hm2水稻提供了1393.7万元的风险保障,较好提升了区域水稻收入保险的覆盖面,促进区域农业发展。根据农业保险“增品、扩面”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农户和农业实际需求,农险的险种库逐年扩容,政策性险种和商业性险种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支农惠农强农的作用,更好地转嫁了农户的经营风险。2020年5月,H县成功签单全市首张商业性水稻育秧保险,为全县农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种植的8671hm2水稻秧苗提供7.8万元保险保障,为全县农险再添新险种;2020年承保花生保险5803hm2,承保面较去年增幅77%。通过积极研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农业保险产品,是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3.4加强排查与指导,做好灾害预警工作

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全县广大农户尤其是种养大户的防灾减损工作,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联合气象部门及时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对辖内所有承保户进行微信、短信提醒,逐个排查并做好灾前承保标的状况登记,可以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及时查看标的抗灾薄弱环节,帮助农户做好灾情防范,将防灾减损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从查勘车辆分配、查勘人员和农业专家分组等方面着手,全面做好应急查勘准备工作,确保快速响应。在H县农业发展过程中,2020年12月29日的暴雪天气,企业联合气象部门提前3d~5d,逐户走访设施种植及养殖农户,提前预警,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会同县、乡农业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农户防灾减损。通过对农业风险的排查,指导农户做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能够提升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不仅能够降低保险公司赔付金额,促进保险公司经济发展,同时能够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3.5提高立案结案效率,保障赔偿到位

高质量理赔是农业保险优质服务的最直观体现,保险公司需要贯彻落实各项基本要求与规定,提高立案与结案效率,构建案件责任人制度,保障每一项赔付处理责任到位。通过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效率与质量,农户在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后,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反之会严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为此需要保险公司加强理赔责任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农业保险赔付方案,在案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确保农业保险赔付到实处,是促进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需要保险公司充分落实各项赔付工作。在处理农业保险案件时,案件处理人员接到案件处理任务后,应视案情需要分步骤进行查勘、立案、定损、资料收集、理算等工作。当发生大面积灾害时,应安排多个查勘定损人员(组)对出险标的进行查勘定损,一般情况下应在接到报案后24h内进行现场查勘,结合具体结果制定相应的赔偿方案,确保农户基本利益得到满足,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3.6提升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针对保险企业而言,农业保险一般具有高赔付率与低利润率的特点,针对农户而言由于农业保险保费较高且自身购买能力有限,部分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意愿不够强烈,导致农业保险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削弱。因此,当地政府与农业部门需要持续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为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提供一定补贴,并为农业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方式制定完善、统一的规范性制度和地方性法规;针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可以适当免征或减征营业税,支持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服务。通过政府部门的补贴,能够提升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强烈程度,在具有更多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与保障作用。结合晚会三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能够是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更加健全与完善,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农业保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多项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发挥出农业保险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琴英,王世保.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20,38(2):5-13.

[2]崔巍川.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自然灾害视角[J].上海保险,2021(9):49-56.

农业经济范文8

农业对国家来说是最根本的,它同样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基本、基础的产业。农业中作为经济部分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的路上农业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多要素,本文通过收集历年学者的文献资料数据考察得出的结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结合分析它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深远的影响及其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