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分析

大数据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分析

摘要:大数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应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深圳市路边停车项目为例,重点探讨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实践。案例结果表明大数据审计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尤其是数字化的审计方式有助于发现传统审计难以发现的问题。结合实践应用,本文从理论上总结了大数据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认为审计证据向电子化、分析关联化发展,审计范围向总体数据化、思维模式整体化扩展,审计过程向持续化转变。

关键词:大数据;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是中国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可以有效监督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国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审计,为确保政府审计与大数据时代接轨提出了很多战略性的规划与展望。《“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大幅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形成国家审计云”。为达成审计五年规划的目标,审计师应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环境,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推进审计信息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深圳市路边停车项目为例,在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探索大数据的应用,从理论上总结了大数据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并从实践中对审计师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案例分析

(一)项目介绍

深圳市路边停车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射频+手机”技术打造的智能停车管理模式,以“判定准确性,易于使用,便捷收费,技术稳定”为宗旨,致力于缓解城市停车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正确引导机动车行驶,治理交通拥堵,改善“停车难、行车难”的现象。该项目自2014年7月试点开始实施至2015年12月,总体运营状况良好。当地居民的停车需求基本满足,交通拥堵得到缓解,逐渐被公众所接受。

(二)审计实施方案

一是审计范围和目标。2016年,深圳市审计局对2015年底道路临时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本次审计以“3E”为主要目标,经济性重点审查道交中心对该项目是否存在浪费性专项投入;效率性重点审查停车项目是否高效地利用专项资金;效果性重点审查是否有效改善了“停车难、行车难”的现象。二是审计过程和结果。本次专项资金审计采用数字化审计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综合分析路边停车项目管理数据,多层次探析影响道路资源使用的原因。除了检查、观察、询问和其他例行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大数据分析方法,其主要应用于审计过程中的重点项目MYSQL数据库轻量级信息系统和ORACLE大型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这种大数据手段在审计中的运用发现了很多传统审计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1)晚间违章取证率低。受夜间光线影响,执法设备不能正常发挥作用,80%的泊位显示未能成功取证,晚间违章取证率可低达0.16%。(2)执法人员获取证据能力不足,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取证速度慢,违章一小时后仍未取证的比率可达20.29%;取证时间短,第一单和末单取证间隔差平均为1.5小时,50.9%的执法人员在下班之前的3小时内取证单数为零;取证效率低,每班组取证数仅占实际违章数的6%;证据获取不合格率高,占证据获取总量的7.08%;巡查里程低,平均每班组每小时巡查720米。(3)路边泊位公共资源利用不充分,收费严重偏离预期水平。路边违章停车数量随停车项目的运营和推广呈上升趋势,加之执法人员取证率低、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违章车辆占用大量的泊位,严重影响了公共资源的正常利用和车辆停车费用的收取。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期间,违章率高达59.1%,但取证率低至3.14%,停车收费偏离预期5767万元。三是跟踪审计与整改情况。市审计局进行了跟踪检查,发现整改效果良好。如目前整体违章取证率已由3.14%增加至6.97%;现场执法人员每班次每小时巡查里程数已由720米提高到3085米,执法取证不合格率已由7.21%下降至1.93%;泊位内违章率已减少了25.27%。

二、大数据绩效审计发展趋势

大数据融入审计工作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有助于快速高效实施审计,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更多的经济效益。本节将结合大数据在深圳市路边停车项目绩效审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绩效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审计证据电子化、分析关联化

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审计证据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纸质文件和数据上。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的生成、加工、存储各个阶段均以电子形式为主,因此,审计师不再需要厚厚的纸质材料,而是需要大量的电子数据。广泛的数据来源,大量的电子材料对审计的精准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关联性分析也许是大数据绩效审计的重点。目前,企业、政府机关和机构使用的大多数财务数据库都是关联数据库,例如Oracle,SQLSERV⁃ER和MySQL。审计师可以利用联网审计平台,将不同部分、项目的数据连接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微观角度适度地降低精准性,从全局出发发现潜在问题。本案例中,停车项目采用“手机+射频”模式,实施自动感应、电子收费管理,应用GPS定位系统记录工作人员的巡查轨迹,从关联数据库MYSQL数据库的轻量级信息系统和大型ORACLE数据库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电子证据等,这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绩效审计具有审计证据电子化和分析关联化的特点。

(二)审计范围总体数据化,思维模式整体化

传统审计模式下,鉴于全体数据分析成本效益较低,随机抽样、重点审查是常用的审计方法。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数据平台的建立,审计证据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师可以获取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审计师从数据库中获取资料,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可视化技术不仅扩大了审计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样本由随机样本扩展至总体数据的趋势,使得审计思维模式不再局限于某个重点审查的领域,而是从企业全局出发,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风险,向整体思维模式转变。本案例中,审计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SQL查询语句、可视化等技术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逆向推理——顺向求证——全面剖析——达成共识——精准整改”的审计思路,发现了违章取证率低,执法能力不足,公共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三)审计过程持续化

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不仅延续了传统审计的事后揭示功能,而且事前的预警、事中的管理防范功能成为可能,促使审计过程时时化、持续化。审计师可以实时从联网审计系统中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根据预警提醒及时处理审计疑点,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快速解决问题。大数据审计减少了人员现场审计的时间,提高了审计数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繁重的审计任务与不足的审计力量之间的冲突,为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护航。本案例中,市审计局采用数据式审计模式,从不用部门获取数据,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审计的揭示功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进行跟踪审计调查,确保整改有效。审计师仅在路边停车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绩效审计,缺乏事前审计环节,因此,建议在审计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关注项目启动之初论证是否充分,利用审计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时时化和持续化的审计过程将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深圳市路边停车项目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为大数据如何在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应用提供了参考。为应对大数据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加强大数据审计人才建设,有效选择和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或技术,转变专项资金的审计模式等等。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

[2]胡琦佳.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的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16.

[3]彭冲,胡重辉,陈希晖.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式绩效审计模式研究——以X市智慧停车规划与管理项目绩效审计为例[J].审计研究,2018(2).

作者:苏晓雅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