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思考

基于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思考

摘要: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及政府服务管理模式,工商管理具有保护市场经济、发展和巩固市场经营主体、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一系列功能,因而工商管理对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的市场经济在产业结构、增长速度、驱动力等方面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快速调整。本文主要研究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其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关系;共同发展

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起到保护和监督的作用,市场经济存在特定的发展规律,并且决定着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充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工商管理的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总体而言,工商管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出快速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工商管理的职能

1.1工商管理的学科特征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各类工商企业,因此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规划实际上要落脚于对工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重点研究工商企业的内部管理方法和企业经营战略等。政府部门在规划地方经济时要广泛运用工商管理手段,制定系统性的工商管理政策。这一学科融合了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营销学、会计学、法学等一系列内容,因而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1.2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第一,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企业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战略,大量的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开始参与国内的经济建设,2020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达到了1.05万亿元。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正式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2]。

第二,工商管理是落实市场经济制度的管理操作手段。市场经济自有其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制度的落实依赖必要的保障性措施,如法治环境、企业营商环境等。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国家为企业注册、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不断简化流程、适当降低门槛、全力提高效率,这些都是以工商管理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落实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保留政府干预机制,政府既要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要控制贫富分化、地区差异、金融风险等问题,借助工商管理实现全方位的管控,这是保证国家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手段。

第三,工商管理用于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实施监督和管控,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十四五”之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成为党的工作重心,宏观调控是对全局的把握,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利用工商管理手段实施大范围经济调控的过程。例如,为了实现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是关键,现阶段虽然不再片面地追求高速增长,而是追求绿色环保的高质量发展,但经济增速关系到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在现阶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重要,有利于维护中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3]。

第四,工商管理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经济质量基本上都决定于企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各类企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借助工商行政管理手段发展新的市场主体、维护现有市场主体、淘汰落后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充分的活力。例如,在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方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具备审核发放营业执照、例行企业检查等职能。工商管理政策直接决定了创设企业的门槛、流程、效率及成本等因素。近年来通过电子政务等手段,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工商行政管理还要对企业实施监督,市场经济主体在工商管理作用下得以实现良性发展。国家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手段对市场主体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使市场主体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例如,钢铁、煤炭等企业在当前的碳中和背景下应该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摒弃过去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4]。

2新时代背景下的市场经济特征

要充分把握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对当前的市场经济特点、未来发展趋势等形成正确的认知,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减缓

中国经济的腾飞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初期阶段,国内的物质条件较为匮乏,人民群众生活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当时的经济规模较小,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在1978年的GDP只能占到世界总量的1.7%。后来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再加上国内企业的高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GDP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形成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但是这种高速增长和当时中国经济体量整体较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当时的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低廉,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外资也正是看中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因而大规模投资,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速。2000年之后,中国GDP增速达到或超过10%的年份分别为2003年(10%)、2004年(10.1%)、2005年(11.3%)、2006年(12.7%)、2007年(14.2%)、2010年(10.4%)。从2010年之后,经济增速逐渐从10%以上以缓慢的速度逐年降低到6%上下。截至2021年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初步估算,GDP总量达到了114.37万亿元,在全球占比预计超过18%。现阶段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与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具有密切的关系。工商管理在这种背景之下应该积极做出调整,既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同时又要为市场经济提质增效做出必要的贡献[5]。

2.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结构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第一,宏观层面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的时期,央企、国企等在经济建设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此带来的缺陷是民营经济缺乏活力,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公有制企业难以满足我国庞大人口的物质需求,这也是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原因,事实上经过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国内的民营经济已经达到了非常庞大的规模。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民营企业,如国内的华为、海尔等。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比重不断提升,第二产业处于巩固加强的态势,第一产业由于经济附加值较低,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7.7%、37.8%、54.5%,而这些数据在2010年的指标分别为10.1%、46.8%、43.1%。从这些数据可知,第三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发展,占比不断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占比不断降低。第三产业主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其特点是不生产物质资料,典型的第三产业为交通运输、金融服务、餐饮及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非常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其规模相对灵活,充分活跃了市场经济。工商管理部门要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产业发展做好铺垫工作[6]。第二,微观层面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向市场中推出了大量的高附加值产品。

2.3市场经济驱动方式转变

国内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投资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重工业企业等长期成为投资热门,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落地,可用于投资的领域逐年减少,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现阶段已经出现了疲态。当前更加重要的发展模式为依靠创新驱动经济,新能源、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家居等各种具有广泛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正在成为发展重点,国内市场经济正在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工商管理作为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稳定性的重要部门,应该充分把握当前经济驱动方式转变的现状[7]。

3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探讨

3.1工商管理是保护市场经济的重要行政管理手段

一方面,市场经济主体需要完善的营商环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营商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健康稳定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保障。例如,政府管理部门在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使其获得合法经营手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欺诈、拖欠钱款、违约等不良事件时也要由工商管理部门出面协调解决问题。国家为了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企业注册等提供了一系列便捷的条件。政策层面的支持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8]。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对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具有双向监督作用。市场经济能够为营商者和消费者提供公平、合法的交易机制,企业作为营商主体,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相关法律要求,企业营商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不得存在虚假宣传、欺瞒消费者、降低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定价虚高等一系列问题,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要满足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家制定的监督管理条例。实际上,有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明知故犯,违反法律规定,在产品质量、定价、服务质量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工商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重点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消费者和市场经营主体发生经济纠纷时,工商管理部门在制度条例解释和监督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市场经济和工商管理相互依存

实际上国家制定工商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在工商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维护下实现良性发展,一旦市场经济不存在,工商管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工商管理作为一种维护性的制度和手段,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特定的规律,但是政府部门为了维护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及维护中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借助一定的行政管理措施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为市场经济而生,市场经济因工商管理而蓬勃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3.3市场经济影响着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商管理是一种由人为制定的工作模式和制度体系,由人的主观创造而来,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创造工商管理制度的目的都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但是经济本身会随着生产力、生产力要素、人口结构、人口规模、产业竞争等一系列因素而变化,因此,市场经济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趋势中。我国的产业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靠中低端制造业,当时国内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无法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随着改革开放、外资引入、自主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国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在技术、资本、人才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快速积累,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随着互联网经济、信息产业的全面崛起,市场经济在微观层面又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电子支付的出现导致市场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产业经济,当前火热的直播带货就是典型的例子。原有的工商管理制度体系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其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4通过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策略

4.1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工商管理制度

工商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工商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完全落实工商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服务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工商管理跟不上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商管理部门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等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快速调整,使自身能够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首先,形成良好的为市场经济和市场经营主体服务的精神和意识。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经济的源头活水,工商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前者要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后者在前者的支持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市场经济质量。工商管理部门在制度措施的制定工作中要始终以服务市场经济为核心。其次,加强服务新兴产业的能力。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产业升级,将原本的中低端制造业转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都是新兴产业,在过去并没有充分的借鉴。工商管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产业政策调研,一方面积极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科技产业中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则根据中国的国情、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等,制定出符合本土发展理念的工商管理制度体系。

4.2形成先进的工商管理工作机制

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市场经营主体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各种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支付领域的电子支付、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人及企业管理中频繁使用的信息化系统,这些信息技术的产物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政府的工商管理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因而对这些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相对滞后。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办公模式,为市场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提供便捷而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构建电子政务功能,企业或者普通民众完全可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登录政务办公App或者网站系统,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下载文件、上传资料及开展在线沟通。各地工商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办公软件,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工商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减少市场经营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

5结语

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也开始产生变化,工商管理作为保护和监督市场经济的重要行政管理手段,应该根据现状不断变革,创造新的工作机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但是市场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工商管理主要起到服务监管的作用。

作者:王道彩 单位:重庆电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