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写作教学实践探究

序列写作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写作教学因缺乏针对性与过程性指导,成为教学薄弱点。基于部编教材读写结合的编写体例,从“群文阅读”理念出发,根据学情重新整合教材,同时利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写作要点的总结与运用。以实践课例为切入点,通过分项训练,探究作文过程化训练的可行性,以期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从基本的遣词造句,到内秀于文字深处的思维观点,这些都能在其中清晰显现。现在的初中生不缺乏阅读材料,但纷繁芜杂的原生态阅读,也让他们空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老师单一守旧的教学模式,同样使得作文成为教学禁地。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作文教学的改变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可喜的是,当前部编版教材为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编写体例上,每一单元都有其单元主题与目标,写作训练渗透在整个大的单元之中。先是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进而再通过配套的写作训练,做到学以致用。从这一设计思路来看,相比与之前的苏教版,部编版的编写重点更为清晰,向课文学写作,有针对性地以读促写。内容上,课文依然是代表性的大家之作,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好这套教材,为作文教学的改变提供了指导性思路。写作从不是无源之水,所谓的妙手偶得,也都是大量阅读与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叶圣陶曾说:“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①初中生从读到思再到写的过程是脱节的。所以不妨专注于教材资源,以文促思,以读促写。

一.开发教材整合课文

部编版教材虽然在编写上有其内在线索,但在具体教学时,因学情不同,又必须对课文进行重新整合,从具体教学目标出发再归类。整合课文时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有针对性,既是针对文本,也是针对学生。一篇文章可以挖掘到什么程度,有其阐释的限度,不能为了挖掘而造成过度解读。不同的学生,挖掘的尺度要适度,以学定教。二是多角度,一篇文章可以分属于好几个专题,反复咀嚼品味,比如《紫藤萝瀑布》在写作技法上既可以学习写景状物,有可以体会托物言志之妙。三是有效性。文章整合最终是为教学服务,怎么教?学生能够达到何种效果?这些都要在开发整合时有充分预设,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初中生作文中形象塑造的薄弱使得文章空泛无味。综合以上考虑,教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1-3单元课文为基础阅读材料,根据学情与教学实际,重新整合课文,引导学生阅读并学习如何有效运用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对写作进行过程化教学指导。第一,细节描写。主要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外貌细节,《回忆鲁迅先生》中生活习惯细节和神态细节,《阿长与<山海经>》中语言细节,以及《老王》和《台阶》中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片段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集中阅读感知。第二,环境描写,从侧面塑造人物形象。这里主要选择较为典型的《老山界》,如其中夜晚翻山部分和半夜露宿山上部分。环境描写常常是学生在塑造人物时最容易忽视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贯彻群文阅读理念,在教学中同时引入这样两段文字进行比较阅读。“材料一:去年暑假,正赶上邻村放电影。那天晚上,我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我愉快地往回走。”“材料二: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

二.群文阅读归纳技法

行之有效的开发与整合是作文教学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但在教学实践中能否发挥预期效果还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基于学情,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点:1.自主阅读文章,圈画出典型的展现人物形象语句;2.比较异同,归纳写作技巧;3.在体会基础上,进行相应片段练习。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学生开阔宏观大视野之前,教师仍需要进行微观,具体化指导,提供阅读支架。教学实践是在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所以采取“群文共读”的形式,直接围绕问题,比如:这些篇文章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描写语句?作者如何让人物跃然纸上的?你有了哪些写作上的启发?从写作技巧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二次阅读,探讨归纳。学生在对比阅读第一组文章时会发现都有细节描写,无论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还是生活习惯上的描写都是细致入微的。比如《台阶》中“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学生阅读时对“嵌”这个字颇有感触,能在行文逻辑上肯定这里的精妙,同时更是能通过细节描写准确体会到父亲的辛劳。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发现了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最后,教师再选取典型片段呈现在课件上,进一步总结细节描写可以是多角度的,要灵活运用。第二组文章为《老山界》与课外片段。《老山界》中学生关注的仍是一些正面描写的语句,这一问题也反映在习作中——侧面描写是短板。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找侧面描写语句,开辟另一路径。引导后,文章中几处典型的环境描写引起学生关注,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山如此险峻,那行走在其上的红军战士呢?其不畏艰难,乐观精神也就可见一斑。再结合补充的片段对比阅读,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只是研读到这里,学生对如何塑造人物尚且停留在零碎的感受上。为进一步习得写作技巧,教师再次巧设问题支架:这些文章在写作技巧上有共同点,但在具体使用中不同的文章是否又有不同?有没有极尽细节描写之能事,面面俱到?学生继续回归文章,思考比较后不难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描写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都应当紧扣中心,如《台阶》中老实淳朴的父亲就并未使用语言描写。作文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通过思考、讨论、提炼,共同归纳出写作技法,最终内化为自身所得,为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打下基础。

三.知识迁移夯实学力

1.学以致用,在感悟中写作积累写作知识和训练写作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读写分离,缺乏系统的、过程性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学生直接从大处入手,也就无从下手。随文学写,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体悟,课堂上教师趁热打铁,安排相对应的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分项训练。教师设计以下题目进行练习: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萦,是否有这样一个人让你时常想起?运用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写一个人物片段,题目自拟。以下为学生课堂习作:烧饼师傅首先抓了一把面粉,洒在桌上,加水,把面揉匀,再放入糖与葱花,做成相等的小块,用手按扁,中间再刷油,包成圆形。再按成小饼,然后再用擀面杖一擀,再撒上香香的芝麻,一个烧饼就做好了。他把饼一个又一个拿在手中,伸进炉内,娴熟地向壁上一贴,出炉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扑鼻而来,轻轻咬一口,外皮酥脆,夹在烧饼里的糖甜甜的,仿佛在我的舌尖哼起了轻音乐。2.互动评价,在思辨中升格针对这一片段,教师组织学生在围绕阅读所学的基础上互评谈感受,从写作目的、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的角度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多数在肯定运用动作细节的同时,也提出不符合写作要求,以及写的烧饼师傅形象不具体,过于空洞的问题。教师从“空洞”这一话题切入,追问学生可以进行哪些修改,并说明理由。在适时指导下,学生也就会发现,动笔之前,要做到心中有中心,才能避免漫无目的地描摹画面。以下是修改后片段:嘈杂的街市,婉转的昆曲飘入耳内,循声望去竟是一家烧饼店。进去,一个女人悠悠然烤着烧饼,生意并不好。烧饼是顶饿的,在我眼里便是粗粮。而这个女人,全然没有做烧饼的样子。她头发盘得又高又齐,绣花的裙边随着身体律动,买份烧饼还要喝茶,可真是做作。她开始做烧饼了。先将一小把面粉洒在桌上,掺入适量的水,用手将一个个小面团聚集了周围其他面粉,顺势揉搓,随后用双手把面揉匀,手不停歇,就这样将近十分钟,不断重复。看了这番景象,不免有些惊讶:“一个面团为什么揉这么久?”“这样才筋道酥软。”听后,我似懂非懂,可女人已经投入了下一道工序。店外,车水马龙,人烟马嘶,仿佛都与这女人无关。她给面团撒上一层桂花,一层白糖,再刷上一层油,轻柔的手指将边缘一点点卷起,又一次次按压,贴于炉灶之内,立刻香气扑鼻。喝着茶水,吃着烧饼,赏着昆曲,剩下的便只有对女人的赞叹。“做烧饼呀,急不得”女人笑脸盈盈,留下了只属于故乡的独一份美丽。修改后的语段,学生交换互评,教师点拨,学生在如何将人物塑造传神的技法上有更深入的理解。从整合范例到方法分析再到写作运用,在具体化的分项训练中,学生能够逐步深入教材,训练思维。初中生碎片化的阅读与生活经验是他们的写作原料,教师需引领他们对原料进行打磨加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写作不是听天由命,教师可以教,也必须教。当然,也不能一蹴而就,教学的每个阶段“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终在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达到触类旁通,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作者:龚虹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