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论文2篇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论文2篇

第一篇

1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

1.1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功利性较强

当前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绝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中,51%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知识,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方面的知识,17%的学生用于运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大学中最佳的学习场所莫过于图书馆,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愿意邀请好友一起去图书馆学习。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的目标比较明确,但是整体存在功利化倾向。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生急于求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于专业知识只停留在课堂上老师所传授内容的层面上,不愿意深入钻研,有选择性地听课,考试及格即可。特别在毕业班学生中体现更明显。

1.2学生自身和校园文化氛围是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

在对学风好与坏的决定因素的调查中,有4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氛围,41%的学生认为学生自身因素,认为学校管理和教师教风是决定因素占4%。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变得活跃起来,才能够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事物的新鲜看法,通过辩证的观点来看,正确的思想引导正确的实践活动,相反错误的思想则会带来反面效应。所以只有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石,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最优的生存环境,为良好的学风环境创造条件。

1.3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是大学生的行为典范,在对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能否起到带头作用的调查中,21.4%的学生认为很好,55.7%认为较好,其余认为其起到一般的作用。由此可见,学风建设离不开学生党员的作用,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对学院“学风建设六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1.4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大学如同一个小社会,科技活动,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也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对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兴趣的调查中,53%的大学生认为感兴趣就参加,44%的学生表示能积极参加,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科技理念正在逐渐形成。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

1.5创建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班级和寝室是学生在校园内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调查显示:56%认为有较大影响,30%的认为有很大影响。说明班级和寝室是是校风、学风的具体表现,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应继续加大班级和寝室的管理和创建。

1.6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求较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当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吸引人时,80%学生的态度是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老师思路保持一致,说明学生认识到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只有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很难失去的。然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的途径。有时麻木的接受,会影响其教学质量。所以学校加强师德建设是必要的。只有将教风和学风相结合,以教风促学风,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风建设的策略

针对以上的不良现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①对学生开展学术性活动和开设讲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道德素质。只有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意识到个人修养能够促进学风的建设。②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学生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使其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③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开展学生党员促进学风建设座谈会,使他们敢于做建设先头兵,从而带动他人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党员应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④教师应该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出项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可以开展争当师德标兵的活动,带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样以教风促学风,综合提高学院的校风。⑤创建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总之,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透过学风这个窗口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更要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内涵,真正体现主体作用。

作者:姚蓓蓓 单位:合肥学院化工系

第二篇

一、数据分析

(一)学生对我校的学风评价

通过问卷反映出,本校学生对校园里面的学习气氛总体上评价比较满意。30%的学生认为学校学习的氛围浓厚,同学们好学、好问。30%的学生认为学习风气一般。也反映出全校1/3的寝室、班级、院系学习氛围不浓厚、学风状况不理想。

(二)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后会发生质的变化。中学时期,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则是“老师在前引着走”的教。这种教学方式的变化导致部分学生转换不及时,学习动机不明确,找不准自己的定位。1.从调查结果看,我校学生总体的学习状态良好。有80%的学生在进校时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够把学习目标持续保持下去。而20%的学生则处于茫然或缺乏毅力的情况,他们大多想改变目前的状态,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2.同学们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习缺乏目标性、系统性、持续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有了目标但是缺乏实现目标的毅力,即确定目标后无法执行。3.学生的学习动机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或心理上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内涵,虽然都能归结为认知性的、情感性的和动作性的三个方面,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学习心理的建立促进端正学风的形成。

(三)关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调查显示,我校多数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约有55%的同学平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明确,能按照计划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课前准备、课后复习以及考前复习。但是剩下45%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往往需要教师或家长指导和督促才能顺利确立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

(四)关于闲暇时间

以下是对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统计:读书,42%;上网,32.5%;上自习,25.5%;其它,23%;睡觉,20%。1.同学们在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事有:读书、上自习、上网、睡觉、其他(逛街、参加体育文体活动、兼职等),闲暇时喜欢做的事情比较平均,说明学生对于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还是很有想法的!2.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努力,调查显示只有25.5%的同学平时会主动去上自习,剩下的学生主动性较差。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是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突击,学风不够踏实。

(五)关于考试作弊

1.我校学生的考风总的来看是好的,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做到考试不舞弊,有考试舞弊现象发生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0%,从侧面来说,我校的学风、考风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2.学生参加考试的纪律有待改进。考场上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考生自己主观的原因造成的;其二则来自考场的监考力度因素,考场的监管力度不强也增加了考生主观作弊的想法。这造成舞弊在考场上久令不止的重要原因。考场监考纪律是否严格,监考老师是否认真负责就成为作弊是否发生的一个前提条件。3.考试出题方面的问题:试题如果是书上找不到固定答案的,想作弊也找不到地方,这是从根本上杜绝作弊的办法。

(六)学生对学风建设的建议

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我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的一些非常好,总结起来主要有几点:1.注重校园建设的内涵、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把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多放到教学第一线上。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强化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实践能力。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的管理。3.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多举办各种讲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减少质量不高的讲座。

二、结论

(一)通过调查,我们很好地了解了我校学风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到了优势和创新点。其中有几点值得推广:1.提出了学生学风建设“五级预警机制”的新思路,建设好“四支队伍”,即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明确职责、把握重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建立五级预警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经过整合和优化,创建了一个科学的、效果显著的、切实可行的预警体系,从而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行为规范。2.建立了科学的学生学习心理测试评价体系。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在学习心理测试评价中注重过程的评价,对潜在的危机及时控制在萌芽状态,早发现,早干预。

(二)值得探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健康学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高校教育改革,涉及到人才工程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等问题。2.由于教学条件、生源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新建本科院校较重点大学在学风建设上的实践各不相同,必须探索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个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涛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