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教学探析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教学探析

摘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发挥多媒体、专业软件和网络资源的优势,采用演示课、实践课和网络课的形式,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策略

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奔涌而来。信息技术对现代课堂教育的辅助作用也得到了众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认可,并有与之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可视化和动态模拟的显著特点而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1-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将这一工具用于课堂教学中,则无论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力,或是活化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提高课堂效率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笔者的一些看法与读者分享如下:

一、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让数学课具有浓烈的生活味道。现在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着墨不多,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过眼烟云,很快就被大量的题海战术占领了,这样就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计算,学好数学就得做大量的练习和重复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愿望逐步丧失,数学课堂的气氛越来越沉闷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越来越低,而我们的教师则一味地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差、能力差和基础差,很少从课堂中找原因,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窘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掉队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了。现代信息技术就像一道绚丽的彩虹,划破了原本沉寂的天空,使原本对数学丧失兴趣的学生又获得了新的生机,看到了新的希望,让学生感觉到了原来数学课堂也会这么精彩,这么有趣,这么生动,离我们的生活原来也这么近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Flash”“几何画板”“电子白板”“Z+Z智能教育平台”或者其他的教学软件,则可以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更加形象化、可视化和生活化。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然后再让同学们回顾奥运圣火的采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会看到身着白色服装的奥运圣女,将奥运火炬放在一个凹面镜中,将反射后的太阳光会聚到奥运火炬上,从而取得了圣火。看到这一场景,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惊叹:“这太神奇了,不可思议!”看到学生的表情以后,教师则不慌不忙地点击出课前设计好的采集火种的动画视频,向同学们展示这一过程,并从动画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找出两类线型:相交和平行。这样设计教学,将信息技术的可视化优势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课中的生活味道这么浓,原来数学课也这么有意思。

(二)让数学课具有动态化的可视教学效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精于运用的就是各种道具和模型,对于一些具有立体感和动态化的知识,教师常常束手无策。他们只能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法,讲述其运行机理,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通常会感到困惑,对于部分学生由于不能理解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兴趣越来越低。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它归结于学生的悟性差,理解能力不强了。我们要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也要找出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是什么,都是生活的体验太少吗?真的是学生的天资愚笨?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但教学的理念不先进,教学的手段不灵活,对教学的方法不做深入的研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数学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实践应用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草坪上设计一个半径是2米的圆形花坛,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医生稀释药液或者农民除虫要配的农药配比等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学立体图形时,通常的教学方法是课前准备一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在介绍到它们的形状特征时,教师往往将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分析它们的具体特征。这样设计教学无可厚非,但是演示实验具有其局限性,学生不能实践尝试,且不同方位的同学由于视角不同,所以教学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运用“几何画板”中的“立体几何”中的“正六面体”“任意长方体”和“圆柱体”等诸多的选项功能,不但能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类型的立体几何图形,还能够观察到它们旋转、放大和缩小后的形状和特征,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登台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动态化演示后的神奇和美妙。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角色定位

(一)以数学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应用为辅。推广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只是众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以数学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应用为辅。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它为我用,而不是我被它用。听了很多的数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等,其中不凡有一节课中涌现出几十张PPT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教师是将幻灯片点出来后才能继续后续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看似充实,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似华丽,实为噱头,中看不中用。

(二)两者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倡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目的是发挥各自的长处,互通有无,努力将数学课堂推向更高的境地。有的教师看到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和巨大魅力后,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我们应该逐步淘汰过去的旧模式。其实有这种过激想法的人是遗忘了传统教学中也有现代科技所不能代替的部分,传统教学也有它的优势,信息技术也有它的不足。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以及方程组的求解、课堂教学中的演示环节和提问环节还是传统的模式比较好,计算机不可代替;但是函数关系和几何图形问题的解决确实是信息技术要直观、方便。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教学的模式

演示课。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具有的声、光、点的美妙效果带入课堂,运用其特有的动画演示和动态模拟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常规课堂教学工具不能展示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制作和搜索的方法,将具有亮丽图文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它们可以是商标、建筑、服装、风景、几何体、七巧板、卡通人物、家庭用品和优美的数学曲线等。实践课。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教学任意三角形的特征时,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教师在课前准备多种类型的模型,或者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做纸工的方法现场展示,要么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现场作画。但是如果运用《几何画板》则可以让学生点击控制标点,连续地演示出若干个三角形,且人人可以登台实践。网络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向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课堂和线上教育就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两颗璀璨明星。网络课堂由于其具有信息容量大、可存储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而深受学生的喜爱;而线上教学由于其具有实时通信和双向交流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了学校教育的后备力量和补充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优势有目共睹,但这也仅仅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心中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课堂演示、课堂实践和借助于网络的形式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推向深入,确保素质教育的形式不变样、课堂改革的精神不走形。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快乐中学习,就会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继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功:中下,2018(15):119.

[2]李发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4):31-32.

作者:唐海平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