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教学中堆谐的应用

藏族舞蹈教学中堆谐的应用

一、堆谐的源与流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堆谐”起源于公元十三世纪的萨迦政权时期。由于当时“堆”地区“果谐”歌曲中出现了由扎年琴弹奏的以前奏、间奏、尾声部分组成的音乐结构,其舞蹈也依附着音乐随之变化,从上述堆谐舞蹈播布区“堆”的舞蹈形态来看,“堆谐”是由“果谐”舞蹈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萨迦政权统治时期,“堆”地区是西藏与外界沟通的交通要塞,也是汉地、古印度、波斯、蒙古等地文化交流的窗口。在这种大的文化环境下,各种思潮的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当时“堆”地区以萨迦为中心,延伸到周边拉孜、昂仁、定日等地流传的果谐歌舞中,很有可能脱胎出了“堆谐”的雏形,是有现实依据的。从旷野田间的果谐歌舞(即大踢踏舞)逐渐演变为村头小巷的堆谐歌舞(即小踢踏舞),这是从环境和空间的变化中发展而来的。从群体自娱性表演的果谐转变为个体娱人性表演的堆谐形式,这是从艺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中提升而来的,一种舞蹈艺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堆谐舞蹈传入拉萨的主要渠道,从舞蹈艺术自身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十七世纪中叶举行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传入拉萨;二是通过转经朝佛习俗和民间自然交流传入拉萨;三是拉萨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堆巴人遭遇旱涝来拉萨乞讨卖艺而传入拉萨;四是通过贸易交流和婚嫁娶亲传入拉萨;五是新中国建国前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藏军官兵中有很多来自后藏地方的堆巴人,经常聚会表演而传入拉萨。这种传播的逻辑推理有助于了解堆谐的源流。

二、传统堆谐的风格特征

传统堆谐舞蹈风格的主要特征是手持扎年琴,在田间村头、大街小巷、室内室外、不分男女老少、人多人少,边弹、边唱、边舞的“唱、乐、舞”融合为一体。尤其是扎年琴作为堆谐的主要艺术特征,在表演时放在颈部和后腰部反弹,载歌载舞,使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构成鲜明的表演特技。虽然扎年琴在堆谐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中成为重要的特质,但这一特质从微观上讲是一种主观上的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传统堆谐舞蹈从地域的风格特征来分:大体可分为“堆巴、藏巴、卫”三类。

“堆巴”又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的风格主要运用人体各部位的动律较多,从整体而言动作比北派幅度大,脚下踏点步伐洒脱、手势比北派多姿多态;北派的风格细腻灵活,上肢的动律动态比南派堆谐稳重,下肢踢、踏、点的动态风格鲜明,突显了踢踏舞的舞蹈特征。南北派堆谐舞蹈的另一种不同风格特征是,南派堆谐普遍统称为“洛谐”,它不仅是地域的简单概念,其实更多的含义在舞蹈的风格上。“洛谐”舞蹈表演中除扎年琴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器乐,它类似牛角琴,而又有别于牛角琴,它是一种“三弦”琴,音色和拉法上不同于牛角琴。早期的堆谐也有击鼓表演,鼓这一典型的“缘起乐”打击器乐,也为堆谐舞蹈的独特风格锦上添花,这三种乐器在不同的时期、地域,融汇到堆谐舞蹈的表演中,形成了更具特色的堆谐风格。“藏巴”堆谐在日喀则市区和江孜县、白朗县、南木林县等地流传。这一堆谐的风格淡化了“堆”踢踏舞田野的粗犷豪放和自由洒脱,而更多体现了城镇聚居人群的审美情态。舞蹈的结构更鲜明,“弹、唱、舞”三者间的功能更加强烈和突出。

“卫”即拉萨,拉萨堆谐,是以拉萨市为主包括周边地域所流传的堆谐舞蹈,这一堆谐的风格特征是容纳和吸收了堆巴堆谐和藏巴堆谐的艺术风格特征,并根据城市人们的人文生活,发展演变成拉萨堆谐,从拉萨堆谐的形态上来分析,结构更加程式化,动律动态更加高雅、规范,器乐更加丰富和完善。最典型的表现方式是,在脚下放块木板进行表演,这一形式不仅突显了脚下踢踏点步的舞蹈技能,而且视觉效果更加独特,听觉感受更加强烈;以女性为主,在表演中头顶“酒杯”,载歌载舞形成特有的风格特征,这一形式在不同的堆谐舞蹈表演中作为特技存在。

除了上述几种传统风格外,堆谐舞蹈还学习借鉴了英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踢踏舞,并结合本土的堆谐舞发展成新的堆谐风格;不同地区、地域风格的堆谐;也形成了具有学院派踢踏舞风格韵律的堆谐。种种风格、流派尽管有所不同,但有着其基本共有的风格特征。在教学中,堆谐舞蹈的主要训练价值在下肢的脚步点子上。在表演过程中,以脚的舞蹈动作来带动上身的动作,各种不同的脚步点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前、后、左、右和原地动作的动态特征,从单一“踏、点、踢、提”的简单元素训练到复杂的节奏各异的舞句练习,再由慢到快的速度变化,这些动作整合成千变万化的动态感情,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堆谐舞蹈的脚下点子灵活而轻巧,清脆而飘逸,重拍离地,后半拍起,学者们习惯称之为“后半拍在上”。讲究上身动作文静典雅,脚下点子灵活多变。尤其是脚掌搓地而出,踏地而收,要求头顶一碗酒在舞动时“酒不洒落”。脚下点子紧凑热烈,扣人心弦,双脚踢踏犹如在冰上表演,其发力点主要在于脚腕部位,但舞蹈的表演空间基本上在原地,伴随有典型的脚下双打等动律元素构成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训练内容。训练堆谐舞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下肢的灵活多变性,用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以达到下肢关节的灵巧松弛。因此,堆谐舞蹈的教学价值主要在于膝下到脚掌(膝、踝、掌)三个部位的教学训练,使之达到能快能慢,能放能收,吸腿高低有度,踢脚干净利落,踏点快慢分明。总之,堆谐舞机灵轻巧的下肢把人体脚下的动作变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美不胜收,最终脚下要达到如鱼得水,清脆而飘逸,有力度、有速度、有强弱分明的表现力。不同的风格特征,运用到教学上应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进行合理教学。

三、堆谐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从未学习过堆谐舞蹈的学生,要掌握好堆谐的风格韵律,必须弄清楚该舞蹈的动作特点。堆谐的主要舞动部位、发力点在什么地方?律动过程中的点、线、面是什么?体态是什么状态?最后要呈现出什么结果?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要求,但其结果或者说在教学中要想正确把握堆谐舞蹈的风格韵律,就必须强调舞蹈本体的教学理念,舞蹈的本体就是动作、动态、动律。因此我们学习掌握堆谐舞蹈的风格韵律就需要从动作的要求开始。堆谐舞蹈动作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其一、上身微倾,胸膛部位没有明显的挺拔现象,也不会故意含。

站姿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正步,身体稍微前倾;另一种是左大丁字步,重心稍靠右脚。其二、身体在松弛的状态下稍微前倾收腹。没有特意仰头或低头状态,双手随身自然下垂。气息下沉时又不故意弯腰屈膝,其特点是内气下沉、外气上提,两股气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起。其三、舞动的主要部位在膝盖以下,也是衡量动态韵律准确与否的关键点之一。其四、发力点起于踝关节和脚掌,再从膝盖往上贯穿到全身,但上身部位的幅度随下身而舞,上身幅度不能大于下身,头部与上身相对保持平稳。其五、手势动律有前后摆动、从左右到上下摆动,双手左右横向摆动,手势的动态韵律主要依附于下身的舞动。其六、堆谐舞蹈的重点在脚下的踢、踏、提、点,其中踢有脚跟前踢、脚掌后踢和在丁字步上连踢、单踢等;踏有单踏、双踏、交替踏等;提有直提、踢提、侧提、连提、单提等;点分脚跟和脚掌的点,有前点、交叉点、单点、连点等。其七、堆谐舞蹈的舞动线路有原地的定点位和平面上的直线、斜线和圆圈等。其八、堆谐舞蹈的舞动空间(面)主要依附于线路和动作、动态、动律的落点处,舞动面向主要以一、二、八方位为主。

总而言之,堆谐舞蹈的动作是丰富多彩的,但在教学中为了形成范式,初步归纳了以上几点要求。堆谐舞蹈的核心风格韵律基本上是在膝下的舞动中显现,因而,学生在学习表演中要重视和掌握踝关节的松弛轻便,踢踏干净利落,膝盖伸屈灵活,上身协调自如,头部平稳而不拘,才能正确把握堆谐舞蹈风格韵律的学习要领。

(一)手势训练

堆谐的民间舞者起初是手持扎年琴载歌载舞,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有的逐步放下扎年琴,由专门的乐队来担任伴奏,这样就形成了徒手表演的形式。在岁月的流逝中,形成了另一种徒手自然摆动和丰富多样的“堆谐”舞蹈手势形态。不管是古老的传统堆谐舞蹈,还是现展的堆谐舞蹈,其表演的主要美学价值和训练价值在于下肢的踏、踢、提、点的“踢踏舞”动作,手势伴随下肢动作的形态自然舞动。堆谐舞蹈具体的手势动作有:“前后甩手”,即一般是左手往二位上甩,右手往后二位上甩,做动作时双手在同一时间上前后甩手。“围腰手”,即一般是先右手围前腰紧接着左手后围腰位,做动作时双手在一起从旁边先抬到旁二位,再做回到围腰位,有时还可以变为打开到旁七位,又收回到还原位。

“旁提斜七位手”,即从原旁一位上提到斜七位上,一般左手高,右手低,到旁二位上,形成旁斜七位。“双手胸前交叉向外打开二位手”即从原位到胸前的二位,再交叉分开到二位上,这动作可以变化成斜线、正线、旁边都可以做。“从旁一位经胸前二位交叉分手”,即原一位上经过到旁二位,再到前二位,并交叉着做动作,一般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并反复做动作。“五位绕手”即把双手摆在五位手上,高位置上的单手可以向外绕手一圈,该动作在左右手变化动作后交替做向外绕手一圈。“六位摆手”即从原位上抬到六位上,向左边双手一起做一次,又反方向往右再做一次,这种手势动作在六位手上做旁二位和一位,两个高低不同位上可以做“二位左右交替外旋摆摊手”即双手自然垂到旁一位,再右手抬到二位手做外旋手,接着做左外旋手,同时连着做摆摊手,这个手势一般在“亚吉查母”组合中出现。

(二)步伐训练

步伐训练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堆谐舞蹈在表演时主要动作在下肢的步伐上,流传在民间的堆谐步伐不论是南派、北派还是拉萨堆谐,无一例外都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水准和规范性的,因此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步伐舞蹈语言。堆谐舞蹈步伐构成的典型特征是以“踏、点、踢、提”为主,因而步伐训练在教学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堆谐舞蹈步伐的第一训练阶段———开法儿训练,从站立姿势,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在自然正步上单一做双脚的交替下踏训练,再逐步离地做双脚交替下踏训练,速度上由慢到快,力度上从轻到重,从强到弱,以及逆向从重到轻,从弱到强等训练方法。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学生达到一定水准时,逐渐增加训练幅度和速度,并用前脚掌练习“旁踢踏”。堆谐舞蹈步伐的第二训练阶段———流动变位的多方向训练,同样用交替踏步在不同的方位上进行流动性的舞感化的变化训练。堆谐舞蹈步伐的第三训练阶段———选择一吸三步、交踏步、前后移踏步等步伐动作进行分节、扩充、重构的方法来完成短句训练和组合训练。堆谐舞蹈的具体步伐动作有:“起踏步”,即站自然正步位置先右脚抬25度踏步两次,示意开始表演左脚自然没有刻意动作,基本上随主力腿。

“一吸三步”,即站自然正步位,左脚先抬25度,也可以称“吸”,完了踏脚连续踏地抬脚交替三步后,再吸右脚。“一步一踏”,即站位自然正步位,先右脚踏一步,左脚跟着踏一步,要求是右脚抬得稍大一点,左脚随右脚做,有两种动作,一种是右脚原地踏,另一种右脚往前踏,也可以身对八方向和二方向转身做。“前后移踏步”,即在左丁字步位或自然八字步位上做前后移动踏步,这动作与“一步一踏”基本相似,都是同一动作上的变化动作,仅是做法和应用上的区别而已。“交踏步”,即在自然正步和八字步上的交替踏步,有几种做法,既可以当成开法儿动作,又可以变化性的移动到前、后、左、右做快速、慢速、大小不同的动作训练。“吸腿前后踏换步”,即在正步和左丁字步上吸左脚后再撤步,接着右脚吸腿后撤踏步。

“切分左右换踏步”,即在自然正步位上做切分节奏的左右转身动作,右脚先往右方向转身踏步,接着左脚转身随踏,这是堆谐最典型的加花动作训练。“前进回踏步”,即在小八字和自然正步位上,做25度踢腿换脚做四次,再摆造型姿势。一般做前行,但这种动作也可以左右方向上自然踢腿或抬脚做,经常在堆谐组合“岗巴拉姆”和“亚吉查姆”组合中出现。“交踏七踢步”,即在左丁字步上做七踏步最后左脚踢出去,也可以做第七步时踏下去。“三步踢腿收踏步”,即在左丁字步位上,连续交替三次踢腿再吸腿收回,接着右脚抬腿下踏一步。一般节奏是“哒哒哒|哒哒哒|”。

(三)典型传统组合和表演性组合

堆谐典型传统组合有着一定的模式,大半在起舞前由领舞者高喊一声“啦嗦……哦”,声音高亢有力,紧接着由扎年琴作为伴奏乐器开始弹奏,同时舞者开始舞动。有时候也可以由全体舞者齐声高喊“啦嗦……哦”,这一呼喊没有固定的形式,具有随意性。另在堆谐舞蹈转入快板时,同样会听到“啦嗦!”一声紧凑的高喊,示意加速或转入高潮部分、快板部分或结尾部分。堆谐舞蹈的慢板部分称为“降谐”,快板部分称为“觉谐”;有时在起舞之前还有前奏音乐,称为“果觉”;在舞蹈中间出现的间奏音乐,称为“琶尔觉”;尾奏称为“休觉”。

堆谐表演性组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传统组合,二是通过堆谐元素在课堂上进行的短句训练,再发展为组合,是舞台化了的表演性组合。传统组合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期打磨发展起来具有一定表演性和技能性的组合,对掌握地道的风格韵律及表现形式有着促进作用,其知识点主要是保持原形原貌,淳朴自然。舞台化的表演性组合是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追求,来表现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情感方式。在原有堆谐舞蹈的动作上,加以夸张、重构,在舞蹈的点、线、面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变化,无论是在画面调度,造型变化,还是在音乐的节奏上都有了新的整合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带有强烈特色的表演性组合。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以上两种表演性组合在教学中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舞蹈个性塑造以及舞蹈的表现力、时空的把握能力上,都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结语

堆谐舞蹈是西藏民间歌舞中较为凸显的舞种之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将堆谐舞蹈的经典技术技巧和文化精髓应用到培养现代民族舞蹈演员的教学中颇有意义。由于堆谐舞蹈的表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较高的难度系数,在纳入实际的舞蹈教学时,应遵循舞蹈教学法的规律来分析、归纳堆谐舞蹈,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注重技能训练和风格训练的统一性;单一训练和组合训练的内在关联性;手势训练和步伐训练的协调性;典型组合和表演组合之间个性与共性的融合。要注重“教师可以借助快乐氛围的营造、文学性语言的描述、生动艺诀的吟诵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角色意识与情态美感的积极参与,以此丰富基础训练中的表情艺术色彩”。本人在长期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对堆谐的舞蹈教学有一些初步的见解,并对实践教学中得到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总结。针对如何掌握堆谐舞蹈的风格韵律和表现力,提出了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堆谐舞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学上还有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

作者:罗旦 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