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文化艺术范例6篇

藏族的文化艺术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9-01

藏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同时它也是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一、藏族派系分类和区别

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就有着众多传唱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其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其中有关于藏族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我们把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它可以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也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的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程度。同时在舞蹈艺技九中也以非常简洁透彻地说明了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是借助了人类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的;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二、藏族舞蹈的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美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要求,但它们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其中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有颤、开、顺、左、绕,以此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脚步和手上的动作也很丰富,脚部上的动作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也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三、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我们分别针对了舞蹈者的各个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藏族民谣和古籍中介绍的也较多,就比如说对女性要求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舞姿柔软,而对男性只求英姿雄壮。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以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中它的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藏族舞蹈又因为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在半农半牧区中甸“锅庄”的表演,牧区的色彩要较重一些;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时,农耕生活的气息要更浓。对唱问答歌词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时,其形象则明显不同。中甸锅庄“孔雀吃水”表演到最后,演员还要将双手背于身徐缓下蹲,俯身用嘴将地上的碗衔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后,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弹出,高呼祝福之语。大家随之高呼,随即互相扶腰,齐跳舞蹈,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

在歌颂孔雀的舞蹈中常有模仿鹰的动作,这是因为藏族心目中的鹰也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从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2

一、现行美术教育中“惯性表述”所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总是要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作为具有传播文化、以美术为载体的学校美术教育,无疑应该体现和遵循这一基本美术规律,使之能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需要相适应。客观上讲,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近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且更多的是通过掺杂和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有鉴于此,更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宽容的、多视点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与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教育由初始的美国民族教育模式,逐步演化为欧洲大陆国家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最终成为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1](P51)相吻合。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总是热衷于对中西方主流美术理论及其技法的“惯性表述”,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表现得极为淡漠;没有处理和把握好教育须与一定的社会、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谐调相适应的规律,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往往持一种“文化普世主义”、“东部地区中心主义”的主流文化视点;[2]以所谓“科学的”、“现代的”、“先进的”美术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去试图改造和取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教材中也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大量对汉文化艺术传统、都市文化和西方美术文化语境的“惯性表述”。即使有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流连于汉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文化艺术,至于有关少数民族美术的内容则是匆匆带过,犹如走马观花。这显然是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精神及现代教育理念不相融合的。美国已故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这样说道:“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3](P25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现状,强调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人文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同时还谈到:“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对我国西部藏区中小学校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们正规的美术教科书提供给藏族学生的知识内容大多是远离他们的生活体验,与他们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生活情景不甚相关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多数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基本上仍是参照和沿袭内地城市的教学模式,而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触及甚少。有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诸如“唐卡”技法一类的教学,但提供的教材五花八门,大都是些市面出售的带有晦涩艰深宗教表述、以《画经》理论技法为指导的成人类读物,根本不能提供系统的教学大纲、教学章节、教学重难点分析等教科书本应具备的内容。在这样的“教材”面前,学生们所表现的只能是不知所措。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藏区学校师生对现行美术课程的漠然、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心理排斥,反映在学校美育教学成效上,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由此,笔者以为,要搞好藏区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编写和出版适合藏族地区美术教学的教材和相关辅助读物,使藏族学生有机会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认识,并从美术的角度去理解、去消化、去掌握。从而在根本上体现学校教育的美育目标,有效地激发民族文化艺术自豪感,以此促进藏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

二、发现和了解藏民族文化艺术审美内涵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许多适应自己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样式,这些都渗透着他们的文化艺术审美内涵。如何去了解、去发现,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身为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机器,以及充当手工作坊的师傅,而是应该扮演启迪思想、促进理解、激励创新的引导者角色。要帮助学生明辨和讨论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作为教师理所当然也需要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要针对本民族审美内涵、审美精神等方面的讨论,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讨论气氛,这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对藏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时,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象传达民族审美意识,反映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教师还要有打破一些旧传统禁忌的勇气来支持讨论。在多年的藏区美术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自己虽是藏族,但对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是懵懂少识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使他们能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历史传统、审美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其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放弃自己熟悉的本民族题材而去追求所谓的现代表现,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反过来,在他们选择了自己熟知的民族题材去进行表现时,表现起来就很顺手,脑子里就有很多想法,在作品中也就有很多“话”要说,再结合一些必要的技法支撑,他们最后完成的画面效果,不仅自己满意,而且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作为教师应联系学生们在美术创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研究藏民族艺术的文化传统审美内涵,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对藏民族生活地区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查研究和采风写生活动,从而促进对藏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的发现。

三、藏区学校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当代背景下开掘与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确有大量新的课题可做,在这一方面,藏区地方民族院校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是身处民族地区,有了解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对藏区习俗上的感受、融通和言语沟通上的便捷。

二是高校特有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必要的研究人才方面的优势,除了院校自身的专业人员外,从民间到其他文化艺术实践与研究机构,均可以作为学科建设可以整合的重要人才资源加以提取。

三是学术科研成果便于检验与回馈。目前,在藏区的学校教育中,除大学最早开设了藏族美术专业课程外,一些地方性大学也相继开办关于藏民族美术方面的专业,并不断加大对藏族美术学科建设上的科研投入。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对于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的表述,往往见仁见智,但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指向应该是明晰的,那就是努力探寻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机缘,并不断获得新的艺术突破。这是民族、地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地域文化身份的确认。对民族、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诠释,关乎本地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科学传承,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人文品质的魅力,为推动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与服务。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收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文化融合导致民族文化受到冲击

当今社会,交通网络构架越发精细,互联网也越发普及,人们已经基本实现了跨越空间的沟通。西方的文明渐渐流传到了国内,现代的文明也渐渐深入到了各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在文化的融合之间,少数民族人民的服装打扮,生活习惯,日常用语等都开始沿袭现代模式。以生活用具为例,为了生活的便利和时间以及金钱成本的降低,大部分人都使用着批量化生产的电器,合金器具,瓷器等,传统手工艺制成的木具和银器越来越少。同样,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了只在重大节庆场合穿戴的“收藏品”。

与此同时,一些有收藏价值的民族美术品也就因为其制作工艺繁复,设计成本大而得不到本民族年轻人的喜爱与重视,手工艺品,服饰品,也由当初的代代相传,纯手工设计制作,逐渐改变成了工厂批量生产。

文化的融合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渐渐地吞噬了民族传统文化。这样的文化交融越发地温和,在不知不觉中就消融了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身着牛仔裤,背着阿迪的书包,穿着耐克的鞋;不再用天然材料绘画书写传情,而用手机微信沟通;不再骑着赤马奔腾,而是开着轿车出行。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但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民族文化在逐年孱弱,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已经迫在眉睫。

二、收藏的经济价值与鉴赏的文艺价值

1、以“唐卡”为例看少数民族美术品收藏的经济价值。

2002年4月29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年间的巨型刺绣《刺绣红夜魔唐卡》拍出3087万港元的高价,创下当时亚洲织物类拍卖品价格新高。

2014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收官之日,一件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又以3.48亿港元的价格成交。

短短12年间,相同年代与尺寸的唐卡价格竟然翻升了整整10倍有余。近现代的唐卡价值更是翻升了30多倍。一幅织画,3个亿,对业外人士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对知道内情的人来说,却在预料之中。

唐卡制作复杂,制作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这体现了藏族人民独特的信仰与文化传统,属于宗教艺术中的一种。一副唐卡历经的时代变迁和其蕴涵的丰富文化寓意才真正决定了它作为文化艺术藏品的文化价值。在这个亿元时代,唐卡的市场价值还远远未追上他的艺术价值、学术地位。资深业内人士毫不犹豫的表示,古代唐卡精品上十亿甚至百亿,只是早晚的问题。

2、少数民族美术的鉴赏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高润喜教授曾写过这样的话,“我们要对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对与之相关的基本艺术概念,对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艺术家的生长环境和社会关系,对收藏者等进行了解,有了如上准备,才可以开始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评价。”收藏不仅仅是一种稳赚不赔的商业投资,更是一种对于藏品的历史,社会背景的深入发掘、研究,对藏品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的探索,传播的事业。

少数民族美术藏品本身有物质、精神的双层意义。一方面,它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整体上普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它是民族精神集中的物质体现,是千万年来传承的古老民族文化的折射,这样的精神内涵相比于物质价值,更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值得崇尚的。

“艺术品有艺术的规律,文化产品有文化产品的价值规则,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是由其文化艺术的优秀品质和丰富底蕴所支配的.艺术,毕竟是文化产品。”少数民族美术收藏品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品位、修养的象征。而藏品鉴赏,也不仅是一种投资和理财的手段,更是一种雅好,一种修养。所以说,少数民族美术品收藏是对收藏者本人(财富、修养)和少数民族艺术传播的双向收益事业。

三、时代背景下收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李宁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作为他的品牌广告语,为他打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炮。少数民族美术品的收藏亦如是。少数民族藏品不同于现今流行的大众藏品。不论是西方的油画,金银器皿,各类雕塑,还是中国的景泰蓝,水墨工笔画,苏绣等,都已然是大众所熟知的了。这类商品在藏品市场已经渐渐达到了饱和状态,甚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趋于衰退。但少数民族民间的美术品普遍仍处于蓬勃的发展期,未来前景被许多国内外专家看好。

其次,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留存中华千年的传统,更是为了推动56个民族多样性的发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国际舞台上发扬光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只有把藏品放入收藏市场,将其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才能真正发掘到收藏品的价值所在。

结语

少数民族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古老文化,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中仍以古朴的形式存在于少数民族,和未经城市侵染的农耕社会之中。而城市化的深入一点点侵袭掉了这样古老文化的发源与传承之地,也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吸引到现代都市的生活当中,民族文化面临着发源地和传承者的双重流失。

因为收藏市场的蓬勃发展,艺术品渐渐吸引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少数民族美术品也慢慢进入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不论服饰还是工艺品,少数民族美术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民族风情的,便捷而专业的方式。收藏现今缺失的已经不再是便捷的商业渠道或有一定资本基础的受众群体,而是真正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的本民族传承者与外民族发扬者。相信只要有人真的去坚持着进行推广和宣传,解读其文化韵味,挖掘其文化底蕴,少数民族的美术品的收藏与鉴赏市场必将蓬勃发展,民族的文化也必将为世人所知,所服,所叹。

参考文献:

[1]《高润喜现代水墨》,高润喜。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4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艺术教育,教育是不协调不完整的。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将在生产生活中得来的直接经验艺术的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和传承的群体舞蹈艺术形式。至今为止自治区共有2所高校开设了正式课程,但是,课时量较少。课外活动主要是参加民间舞蹈比赛,具有短期、临时特性。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由于高寒、缺氧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外地生源,不益于开展剧烈运动,因此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通俗易懂的民间舞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一是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评价具有显著差异;二是大学生对目前高校艺术课程形式和资源的丰富性、新颖性认可程度不高;三是大学生有明确的艺术教育需求;四是当前各高校公共艺术教材的建设处在好与差、精与粗、充实与残缺并存的局面;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只停留在以纯粹的欣赏理论层面,会造成艺术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和走上枯燥乏味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歧路,这种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人格的养成毫无作用。

二、高校藏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藏族民间舞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数据中。笔者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出以下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舞蹈室,即便有舞蹈室,相应配置设备较为简陋。

(二)与藏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教学没有,只是课外活动中以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只有大学和拉萨师专的艺术专业开设了正式课程。藏大在文化素质交叉课中有一些艺术课程,但是,课时量较少。课外活动主要是参加民间舞蹈比赛,具有短期、临时特性。

(三)学生的藏族民间舞蹈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学生常常把舞蹈当做休闲娱乐的活动,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意识去思考和学习。

(四)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从调查来看,目前高校大多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进行教育和传播,大学在公共课程和文化素质交叉课中包含了民间舞蹈的内容。

(五)绩效不显著。舞蹈学习,不仅智力活动过程,更是肢体运动过程,是肢体运动和智力活动的协调统一。但是高校学生目前整体存在着应变能力差、缺乏自信、遇事过度紧张和懒动等问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掌握的舞蹈组合较短,绩效不显著。

(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师资方面,存在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艺术素质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七)本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虽然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但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视野下的藏族民间舞蹈教学建议

针对各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高校应当提高对藏族民间舞蹈的教育重视程度

只有学校重视了艺术教育,重视了藏族民间舞蹈教育,藏族民间舞蹈及其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开设藏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资力度

各高校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配套设施投入和制度设计等。配套设施投入,需要以经济投入为基础,购置舞蹈道具、服装等。制度设计主要指高校针对舞蹈选修课程制定一些适合高校学生舞蹈学习的制度及规定,以规范和保证舞蹈选修课程长期开设。高校应为学生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提供场所,为藏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的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藏族民间舞蹈教育

目前,的高校大多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进行藏族民间舞蹈教育和传播,很少学校在公共课程和文化素质交叉课中包含了民间舞蹈的内容。对此应当增加藏族民间舞蹈的公共课和文化素质交叉课的课程;除了开展舞蹈比赛,还可以举办藏族民间舞蹈知识竞赛,建立藏族民间舞蹈节,举办与之相关的舞蹈图片展等。

(四)注重在艺术活动中渗透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意识

舞蹈,尤其是民间舞蹈,可以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通过舞蹈的动作、配乐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因此,应当在艺术活动中渗透与藏族民间舞蹈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应注重对学生灌输藏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即对藏族民间舞蹈资源的传承,包括某一具体舞姿的含义,或是该舞种的形成历史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广泛开展一些舞蹈类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办的锅庄舞大赛。通过艺术活动,在传承和传播着藏族民间舞蹈的同时,也传承着民族文化。

(五)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舞蹈艺术教学的质量

要想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更新教育理念,与内地各院校甚至是国际高校的新型教育模式接轨,增加教师的自编教材和专著类书籍,师生同步学习。将学校的舞蹈教学和社会公共组织的舞蹈教育相结合,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为舞蹈教学服务,并积极加强教育各方之间的沟通,促进舞蹈教学的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进而提升舞蹈艺术教学的质量。

(六)充分利用地方舞蹈资源,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民族自己的民风民俗。学校必须要不断的挖掘藏族民间舞蹈资源,将其贯穿于舞蹈教育的始终。此外,学校还应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

(七)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近年来,艺术教育招纳不少教师,大部分以音乐教育为主,舞蹈教育的教师甚少,教师结构不和谐。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个教育者,还是一名学习者。从事舞蹈教育的老师在进行舞蹈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的同时,还要进修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只有教师拥有复合型的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才能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结论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幼儿园艺术教学 收集整理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51-01

1 当前研究现状与意义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之地,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甘南自古以来就是安多藏区的文化核心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了十分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文化,使其呈现出独有的神秘与魅力。我们依托本地方的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因此,开展《甘南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这一课题具有现实意义。

2 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适宜的教学素材

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突出的民族特色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甘南地区的本土艺术资源进行了收集和筛选,整理出了适合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内容和教学素材,让幼儿通过欣赏、绘画、手工、唱歌、舞蹈等艺术形式来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主要教学素材及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藏民族服饰:藏族有着自己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甘南地区藏族服饰色彩艳丽、配饰独特,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依据其突出的特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夏河、卓尼、舟曲等地区的服饰特点,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服饰的色彩与装饰。

(2)民族音乐:藏族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包括歌曲、舞蹈、戏剧、乐器等,各具特色鲜明。如:甘南地区锅庄的音乐朴素、热情,结构简练,适合幼儿学习表演,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进行改编。再如藏族说唱音乐,内容多为长篇民间故事或叙事诗,如《格萨尔王传》等,在幼儿园中可作为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让幼儿感受藏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风格。其次是藏戏,藏戏在幼儿园中可作为欣赏教材,也可引导幼儿认识制作藏戏面具,进行简单的藏戏表演等。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主要引导幼儿认识札木聂、热巴鼓、巴郎鼓等乐器,通过音乐欣赏和歌曲创编活动,感受藏族音乐优美的旋律和变换的节奏。

(3)自然景观;甘南藏族自治州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甘南草原水草丰茂,风景优雅,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我们选择了尕海湖、黄河首曲、夏河桑科草原和临潭冶力关4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作为教学资源,在幼儿园中,可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景观特点,并应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草原的自然风光。

(4)传统工艺(唐卡、帐篷):唐卡系藏文音译,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甘南的藏族同胞多普遍使用两种帐篷:一种是用黑牛毛线纺织成的黑帐篷,另一种是用白布缝织成的白帐篷。帐篷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装饰图案,在幼儿园中我们主要以欣赏、涂色、创编和绘画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掌握丰富的艺术表现技能,充分感受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5)特色建筑(拉卜楞寺院):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幼儿年龄小,对拉卜楞寺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幼儿无法理解,因此,我们结合绘画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它的建筑特色。

(6)饮食文化(酥油糌粑、奶制品、蕨麻、手抓肉)。藏族地区丰富的饮食文化也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艺术活动中通过认识、制作、品尝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食,并学习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食的特点。

3 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够使幼儿对家乡的本土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丰富幼儿对本土资源特色的真实体验,有利于激发幼儿对藏区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下是在研究过程中开展的几个较成功的案例。

(1)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系列活动“小脚走甘南”活动之一:大班综合活动《草原上的金莲花》。美丽神奇的大草原是甘南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金莲花的制作方法,加深对玛曲黄河首曲大草原的了解和认识,将制作好的金莲花装饰在以玛曲大草原为背景的主题墙上,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对比,交流。将幼儿制作胡金莲花装饰在以大草原为背景的主题墙上后,孩子们认真的欣赏着,沉静在成功的快乐中。

(2)以传统工艺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活动《多彩的帐篷》。甘南藏族地区多彩的帐篷,形成了独特的藏族帐篷文化,其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色彩明快、装饰性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有很大的挖掘和利用价值。因此根据课题目标和要求,设计并开展了“多彩的帐篷”这一主题活动,加深对帐篷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以民族服饰,特色建筑、饮食文化、民族音乐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活动。如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项链》、音乐游戏《猜猜我是谁》、中班美术活动《面具唐卡》、音乐活动《三只羊》、大班舞蹈《快乐的锅庄》、大班藏戏表演活动《扎西德勒》、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活动,极大的充实了幼儿园的活动素材,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从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通过课题的实施研究,我们充分挖掘出了本地区特有的本土文化资源,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区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将其纳入到了幼儿园艺术课程教学中,让幼儿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对藏族民间文化的热爱,感受藏文化蕴涵的独特的形式美,增强了幼儿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幼儿对本土艺术的感知、理解与体验,引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使甘南本土文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寺庙教育起着继承、传播文化的作用,寺庙高僧、喇嘛肩负着传授藏文、经文、佛教绘画的任务,同时也讲述宗教因果报应、轮回运转的哲理。随着佛教绘画的发展,以及受外来艺术风格影响,寺庙大师进一步探索、研究寺庙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的程式、格局,依样进行模式化传教,再进一步形成一整套体系,代代相继相传。另外还有一部分民间艺人进行私塾传教,带徒传艺。此阶段画师接受藏族民间、寺庙,以及各地的传统绘画形式、技艺,其美术技艺发展较快,并代代相传。

这时期藏族美术教学是直接进入实践教学,边做边学边总结,形成个性化的绘画手法和绘画图样。艺人用自制的矿物质色和笔进行绘画、描样,在绘制中形成特定的模式和规律无人打破,只是手法日渐高超,制作日渐精细,设色日渐明快,对比日益强烈。特别是吸收印度宗教艺术和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中原绘画手法后,佛教绘画在特定的构图制约下,以中国白描画的铁线描勾勒形体,画面构图严谨饱满,富于装饰性、对称性,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线条流畅有力,设色鲜艳、饱和、对比强烈,并有光感,善用红、黄、蓝、绿、黑等原始色,其勾线采用加工过的真金、真银,更显得画面富丽堂皇,再被艺人用软缎等高级布料装裱加轴成为卷轴画,显得十分贵重。

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和对神的崇拜,佛教绘画在整幅构图、制作中有着严肃、刻板的教学程序和要求,师徒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因此不论是寺庙美术教育还是民间美术教学,传艺都在严格的工序下进行,在绘画技艺上一代胜过一代。佛教绘画大师还经常到印度、缅甸等地朝拜,吸收外来艺术精华。佛教绘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吸收了印度宗教绘画、中原工笔重彩绘画的长处,加上自成的格局,风格浑然一体,形成闻名世界的东方佛教绘画艺术唐卡,成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寺庙、地方头人的规定,加上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所以甘孜藏区出家人甚多,相应地学藏文、念经、学艺的人源源不断,这部分人虔诚、全神贯注,学艺较快,技法熟练,他们师承一脉,对事业极为专注,加上师带徒的清规戒律严明,这对佛教绘画、工艺美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地区经济较落后,文化、教育也受到严重制约,加上藏族人民根深蒂固,到寺庙出家的青少年虽源源不断,国家也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新修学校,招生入学,但生源缺乏,大部分藏民对政府办学也持不理解、怀疑的态度。加上民族干部、民族教师极为缺乏,内地支援的干部、教师与藏民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这对于教学产生了极大障碍。由于上述原因,藏族地区的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较为落后。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政策的落实、贯彻、执行,大量培养民族干部、民族教师,特别是掌握藏、汉双语的干部、教师,并以康定藏区作为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来办学,号召藏族人民学习文化,并逐渐开设美术课。当时美术教学的内容仍以民间工艺美术、唐卡绘画为主,教学方式上仍以寺院教育和民间艺人私塾传授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特定的模式和工序向纵深发展,而不横向联系。

随着形势的发展,藏区与中东部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愈加频繁,国家组织民族地区上层及民族干部参观学习,并大力进行宣传,明确办学目的,这使得学校生源日渐增多,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接受各学科的教育,其中便包括美术教育。

随着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入,汉民族的一些宣传画、年画、独幅画逐渐发行到藏区。这些画有的以古代传奇英雄人物、藏民生活为题材,有的以植物为表现内容,日渐被藏区人民接受、喜爱,使得民族民间绘画艺术逐步扎根于藏区。而出于对藏区高原、山寨及古老神秘的大地、山川的向往,对豪放的藏族人民进行表现的创作欲望,一批批汉族画家开始进入藏区写生、创作,表现藏区题材的作品逐日增多。如,董希文的《春到藏区》发行到藏区,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样在无形间拓展了藏区美术教育的局面,使得藏、汉绘画艺术作品同时展现在藏区人民眼前。艺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多种艺术技巧、风格的影响、启迪,藏民也受到多层次的文化艺术的熏陶,逐步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对于少年、青年、中年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美术作品欣赏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藏区教育体制逐渐形成,中、小学开始开设美术课,当时的美术课无教育大纲、无教材、无专职专业教师,不系统、无计划,只力求课程的完善,当时被人们曲解为一门“豆芽学科”,加上此时教育的主要精力被安排在语、数等学科上,美术教育长期处于低谷。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学校无绘画工具、纸张,这种状况长期严重地影响着美术教育,有的学生连颜色都分辨不清。然而寺庙画师、民间艺人仍然注重美术教育,佛教绘画、工艺美术仍发展着。特别是工艺用品较普遍地在市场上销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独特的民族绘画风格和传统的民族工艺技巧。经过进一步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对寺庙的修整,佛教唐卡绘画从质量到数量都有所发展,也受到许多到藏区体验生活的画家的青睐和借鉴。

三、教育体制的形成

我党十分重视发展藏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这无疑对藏区美术教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们怀着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潜心于教育事业,加之教育体制逐步形成,美育便如种子得到雨露的滋润,从低谷中走出,逐步进入正常的轨道中。教师开始传授西方的素描,这是绘画的基础,素描教学使学生逐渐开阔了视野。但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特别是没有专门教材,这严重阻碍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及基础知识的掌握,以致教学质量仍然较低。但美术教育仍然像磁铁一样有着吸引力,随着初级阶段美术课的开设,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并且开始对美术产生兴趣,然而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较差。而乡土佛教绘画艺术却蓬勃发展,在美术教育传艺上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藏民生活条件日渐改善,日用装饰品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因此当地手工业发展较快,刀、马鞍、碗、服装等产品走俏。此时艺人们精心制作、钻研工艺品的图案花纹,促进了工艺美术的蓬勃发展。艺人们善用民族图案,如卷草、莲花、宗教图腾等,设色喜用红、黄、蓝、绿、黑,用金、银勾勒线条,一些民族图案造型装饰也开始被运用在建筑、家具上,如梁柱、天花板、橱、神龛、床等,但这只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寺庙也在修补壁画,增制唐卡,描绘柱、梁、神龛等。这些艺术活动、工作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培养了一批批藏族年轻艺人,使得藏族佛教绘画艺术后继有人。

随着中东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注重,大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开始进入藏区支教,其中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得到整修,开始配备教学人员,课程开设逐渐完备。此时虽然有了从中东部地区分来的美术专业教师,但是仍然无教材,教师以西方绘画艺术教学方法为主进行形体教学,学生开始认识点、线、面、形体结构等,教师在黑板上作画,学生照着进行描绘,但学生描绘水平确实很低,在美术鉴赏方面,对美术范畴、画种的认识等诸方面都处于幼稚阶段,也谈不上掌握技能、技巧和美术基础知识。这种状况持续很久,但是仍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学美术兼职教师,还有的学生进入中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绘画艺术曾被当做宗教艺术,只在民间被研究、流传、推行。当时美术教师没有把佛教绘画艺术作为藏民族传统绘画艺术进行研究、挖掘、学习,让学生继承弘扬、古为今用,且美术教学缺乏主导思想,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外来的形体结构和绘画技巧,这一度影响了对传统技法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学校生源的增多,在私塾学习的人数相对减少,这些无形中削弱了对佛教绘画艺术的研究和继承,逐步造成佛教绘画艺术青黄不接;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乡土教材,大部分来支教的师范生对藏族的工艺美术及唐卡绘画艺术一窍不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四、美术教育重新进了正常轨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美术教育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文艺工作者冲破层层阻碍,大胆创作,尽情抒发对艺术的热爱,美术作品洋溢着青春活力,既富有时代感又充分体现了各种风格手法,艺术事业日渐走向了一个新台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被纳入了教育的议事日程。

民族的兴旺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在于教师,国家十分重视大、中专师范生的培养,注重其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十分关心,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量援助。1985年建立的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四川民族学院),培养了一批批中学美术教师,使得藏区的美术教育逐渐跟上全国美术教育的步伐,逐步过渡到良性循环中。

全国各省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展相继开幕,对民族地区艺术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民族地区的艺术界积极组织观摩,同时举办作品展,组织创作,培养了一代少数民族画家,地区美协美术活动开展频繁,艺术家绘画专业水平、创作能力大有提高,这对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影响极大。学校组织学生观摩本地区画展,群众性少儿艺术活动也相继开展起来,这无疑推动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关注美术教育。

国家组织了一批美术教育专家、学者为甘孜藏区的学校编撰美术教学大纲、安排课程计划,通过不断调查、实践、探索,一步步完善、修改、充实,使师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都初步有了美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美术课本;又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更进一步使美术教学大纲做到切实可行,而且要求各地研究、充实乡土教材,从而使得甘孜藏区美术教育初步具备了较完善的体系,美术教育发展良好、运转正常,整体水平有了提高,更使社会、家长认识到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智力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