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人口变动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学龄人口变动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一、近年农村学龄人口的变动及原因

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迫于人口的压力,从70年代起,中央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在全国城乡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育率大幅度下降,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有统计称,1971—2005年间,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全国少生了约4亿人,出生率下降到1.8%。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人口的生育率开始下降,学龄人口逐步减少。

2.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家庭承包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边际效益开始递减,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效益更好的城镇转移,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农村人口流动潮流。到2010年流动人口比例已达到16.53%。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结构变化是由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家庭化转变。农村的学龄儿童有相当一部分已在流入地即城镇就近入学,这加剧了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减少。

3.教育水平提高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接受了教育,农村妇女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一般而言,教育水平的高低因素会直接影响妇女的生育观念,进而影响生育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水平越高的妇女,越有可能走出家庭参与工作,这样挑起生儿育女和工作赚钱这一双重负担的可能性将降低;二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妇女,更容易理解政府或其他机构计划生育的呼吁;三是教育水平越高、收入更高,对孩子期望值更高的家庭,往往也是妇女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成本—收益比率计算将会转变,孩子成本成为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妇女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会越低。值得注意的是,丈夫的教育水平对妻子的生育水平有间接的影响。丈夫的教育水平越高,生育观点会转变得更快,也越能理解和接受计划生育。因此,中国农村的生育率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学龄人口因此而减少。

二、对农村基础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直接导致学校生源减少

农村学龄人口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校生源的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区农村。一个班几个学生,一个学校几十名学生、不到10名的教师的现象在农村小学已司空见惯,更有甚者,校园荒草萋萋,教室屋檐群鸟栖息,众多中小学呈空巢之象。相比城镇,农村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在生源减少之前,一些地区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破旧落后甚至没有,更别奢谈图书馆、实验楼、远程教育等设设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但是由于在校学生的大幅度减少,学校规模变小,本来就紧张的教育资源和资金向规模小的这些学校投入可能性更小了,乡村学校教学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农村的教师缺乏,而且现有教师偏向老龄化,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要求,师资水平亟待提高。随着学生的急剧减少,农村学校更招不到老师,师资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出现一个老师兼任全科,带各个年级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少儿教育的先天性贫血。老师负担重、身心疲惫,而且能力有限,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管理

学龄人口减少直接导致了学校生源不足,为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规模效益,客观上要求对农村的学校重新布局调整,这也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但在实际调整中,许多地方将调整简单地理解为“撤并”,撤并过程中带来了很多问题。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几个学校撤并为一个服务半径较大的学校,一些学生被迫转入另一所学校,这使许多原本就近入学的学生增加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选择寄宿,另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未寄宿。对于寄宿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日常关爱和家庭教育,还要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圈的压力,这是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害怕、胆怯、孤独等心理问题,甚至成为“问题学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对走读生来说,由于家校距离变远,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和风险增加了,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或交通极不便利的学生。由于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较长,学生的睡眠严重不足,长期以往,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在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路途的增加会使学生的安全事故更容易发生。另外,由于家校距离太远,中午不能回家,学生只能每天从家里带午饭,或从学校附近小摊点买些廉价食品对付一顿,部分住宿生甚至要带足一周的干粮。长此以往,很多学生患有营养不良或肠胃病,正常发育受到很大影响。2.教学条件不达标,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几个规模小的学校合并为中心学校后,学校规模变大,师生人数变多,班额增大。这就客观上要求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学校的公共建设包括校舍、宿舍、食堂、浴室和活动场所等,但是教育经费却跟不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这两项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普遍短缺,无法支付学校建设资金,致使硬件建设不达标,从而导致了寄宿条件质量低。同时,寄宿学生增多,而大多数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偏少,现有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再加上校后勤配套设施滞后,无形中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寄宿学生年龄偏小,转校后心理问题突出,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但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老师太少,致使“问题学生”突出。

(三)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伴随着学校的撤并,农民的教育费用也随之增加。这些费用主要来自学生到较远的学校上学中所需要的交通费、伙食费,住宿的学生还有住宿费以及购置被褥、餐具的费用,这些花销加起来每学期要800多元。这对一般的农民家长来说,相当于一家人全年日常生活所有花销的1~2倍。另外,孩子因为到较远的学校上学而不能帮助家里做农活,对农民的家庭劳动收入也构成损失。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承担由于家校距离远导致的孩子安全问题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要付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农民的教育负担加重,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投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加大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概率。

(四)农村教学点教育资源浪费,生均教育成本提高

由于教育设施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在短时期内某一地区某一学校很难在教育硬件(如校舍)软件(如人力)及学校规模和容量上有较大变动,但学龄人口变动特别是在数量上在短时期内变化较为明显和剧烈。一方面,在学龄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下,校均规模和人均班额也会不断变小,而原有的学校规模及布局是在以前学龄人口较多的情况下建设的,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去,波谷来临时,就会出现教育资源的过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多余的教师和闲置的教室。当原有的学校被撤并之后,这些学校就直接被弃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另一方面,学龄人口的减少,使得教师、学校各类资源相对过剩,导致生均教育成本提高,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浓缩效应。所谓浓缩效应,学者认为,出生人数减少,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投资更加集中,生均教育经费增加,这就是人口转变的教育投资的“浓缩效应”。就教学点学龄人口数量来讲,无疑应是发挥教育投资浓缩效应的最佳条件因为就读人数少了,分摊在每一学生身上的投资应多了。但是,教学点的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却是闲置在那里,无法利用在学生身上,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农村生均教育成本无以提高。

三、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教学点

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导致了农村学校“撤并”之风,造成了许多问题,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为了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避免在调整中的“一刀切”现象。在布局教学点时在偏远山区或交通极不便捷的地方适量保留教学点。同时新学校的服务半径确定要合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财力支付、校舍建设、食宿配置建设等状况,不能因为生源不足多少就硬性撤并,不具备条件的,应该适当延缓撤并。

(二)保障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应该安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特殊照顾,在制定布局调整和政策安排资金方面要有所倾斜,保证合并后的学校教育经费能及时跟得上。同时,原有的教学点也要适当地投入资金,特别是在教师方面,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在偏远山区要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另外,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教育补助,不应把改革的成本转移到弱势群体身上。

(三)加强监管,合理利用撤并后的校产

农村中小学撤并后闲置的校园校舍要首先考虑改建成规范化的幼儿园或学前班,也可将闲置的校园校舍改建成向农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传播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的场所,成为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和政府部门组织科技培训的基地,继续发挥其农村文化阵地的优势。有些地方还可考虑将校舍变卖后买校车,用来接送孩子到中心小学上学。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对撤并学校的教职员工要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符合条件的及时安置,不符合条件的要通过培训、转岗等办法,及时给予妥善安排,尽全力保证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者:张灿霞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