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在高校设计理论教学中应用

沉浸式体验在高校设计理论教学中应用

[摘要]设计史论课一直是设计教育的重要阵地,当下高校开展设计史论课也不断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维度进行革新。然而,进入全媒体时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触媒方式的多样化,设计史论教育对课堂信息的学习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亟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授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设计的本质,引入沉浸式教学体验法。沉浸式体验教学通过借助感官体验、VR技术等辅助学生在物理、心理层面沉浸到设计史教育中,极大地提升了学习体验,加深了对设计本体的理解。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设计理论;中外艺术设计史

一、全媒体时代设计理论课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自德国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建立以来,现代设计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丰富的课程教学方式,设计理论学习尤其是设计史论课一直是设计教育的研究重地。当下高校开展设计史论课也不断从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模式改革、教学效果评估等维度进行革新,旨在提升设计史论教与学的过程体验与结果评价。从设计史论教学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高校教师对设计史论的教学慢慢摆脱“设计运动—设计师—设计作品”的线性教学,而是站在物质文化的高度建构设计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对设计史这一学科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然而,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触媒方式的多样化,高校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地组合课堂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接收体验。学生不仅对设计史论课,甚至是所有的理论课都提出了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要求。反观当下的设计史课堂教学,专业史实描述与记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体验,亟须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去丰富学生对设计学科的本体价值认知。笔者在教授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设计的本质,引入沉浸式教学体验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摆脱了对设计师人名、设计作品、术语等浅显层面的认知,通过深度体验设计感受中外设计发展的主线。

二、沉浸式体验教学理论溯源

沉浸式教学起源于加拿大,1965年首先被运用到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t.Lmabert地区的法语教学,指的是将学生要学习的第二语言———法语作为全部或大部分课程(包括专门的第二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合二为一,深度沉浸到法语的氛围中。通过研究对比发现,沉浸式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方式,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惊人的效果,沉浸式教学得以在加拿大流行,继而在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同时,心理学的沉浸理论也大大拓展了沉浸式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心理学的沉浸理论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沉浸”(Flow,也译作心流)、“最优体验”(OptimalExperience)、“沉浸体验”(FlowExperience)等理论观点。沉浸体验指的是人们全身心地完全沉浸于正在做的事情,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而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进入忘我的境界,形成一个可持续且乐此不疲的良性循环过程。正因如此,心理学的沉浸理论也顺理成章地被运用到大学的课堂中。如今,沉浸式体验演变为沉浸式学习(ImmersiveLearning),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借助虚拟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目前国外已有相当多的企业采用沉浸式学习来作为培训与学习的模式。最近,沉浸式学习也被应用在医学方面,将实体的课程与仿真结合,不仅将手术、问诊的程序3D虚拟化,甚至可以模拟整个医院运作的虚拟环境增强医学教育。

三、沉浸式体验在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VR虚拟现实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基于VR技术的可视化、直观化、沉浸感的优势,教育领域已经广泛开展了VR虚拟现实体验教学。中外艺术设计史作为一门从设计现象看设计本质的课堂,也可以引入VR技术,通过直观化、可视化的设计现象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到设计中,感受设计文化。针对中国设计史部分,借助博物馆全景VR进行观摩,感受中国的设计文化。外国设计史部分,则依据全球领先的沉浸式3D媒体技术公司Matterport公司VR中最大的现实环境图库MatterportVR,学生进入网站,就可以观看到超过30万个名人之家、博物馆、建筑地标等,这些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环境。VR内容开发者通过该公司的CoreVR生态系统(CoreVRecosystem)就可以取用那些他们觉得合适的3D模型。另外,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我们会继续联络相关的技术公司进行典型设计作品的3D复现,让学生在作品的细节中感受建筑的空间、产品的造型等设计要素。通过穿越不同的设计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设计师的设计文化,从而建立艺术设计的宏观视野和思维方式。

(二)沉浸式角色体验

通过体验设计师身份、设计制作过程等感受设计。在设计史论教学中,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的设计作品等同于各个风格流派下的个体表现,又不能仅从设计的维度去观察他们,必须要站在更广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社会、时代、个人生活经历等角度全面审视设计师。为了达到这样的认知目的,本课程通过角色体验,让每一个学生认领设计史中挑选出来的典型设计师代表进行全程体验,每个学生变成了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设计师,并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设计师角色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互动、课堂表演等活动,把课堂演变为一部设计史,通过自己及他人的角色体验感受不同设计思想碰撞的火花。

(三)五感感官体验

通过游戏,情境感音频视频、戏剧、装置性空间展览等作为输出途径,令学生全身心多感受地体验并沉浸其中,最大化调动自身五感共鸣等方面开发沉浸式体验在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在视觉的维度,板书、PPT设计上把握学生的视觉规律,尤其在设计案例讲解中,通过高清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听觉维度上,除了把握讲课的音调与节奏,还会穿插大量的慕课视频以及其他网络视频辅助设计案例讲解;在触觉维度,则结合虚拟现实体验让学生沉浸到场景中“触摸”建筑作品、产品设计、工艺品设计、家居设计等立体;在味觉和嗅觉的维度、则通过视觉转译的方式,让学生品味如法国的奢华,德国的理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人文关怀、日本的细腻等不同国度、不同设计风格的味道和气息,从心理上获得充足的味、嗅感,丰富自身的感官体验。

四、沉浸式体验在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反馈

通过为期两次的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1)教学活动多样化,让学生“停不下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外,还打通线上线下教学,通过视频、音频、虚拟漫游等方式让学生深度沉浸到设计的世界中,视听体验得到极大满足,其他感觉体验也得到了提升。(2)教学内容灵活、丰富,脱离了传统的线性史论学习方法,通过中外、古今、国度、设计师等纵横穿插式学习,让学生跳出了沿时间线被动记忆的学习方式,立体观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设计师的设计文化,将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与设计的多元化进行联结。(3)教学效果良好。依托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沉浸式教学体验,学生对设计史论的偏见逐渐消失,不仅转变了被动的学习态度,还脱离风格、人名、作品名等浅层认识,初步建立起了艺术设计的宏观视野和思维方式。

五、结论

以VR虚拟现实体验、五感体验和角色体验为结构的沉浸式体验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在物理、心理层面沉浸到设计世界中,脱离线性的设计史学习法,通过感官沉浸认识设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世界史论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体验将全面应用到现代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美]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袁平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沉浸式双语教育及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1(8).

[3]杨涵深.“VR+沉浸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医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1).

作者:商荣华 任红宇 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 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