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模式下报关教学改革结合

产教模式下报关教学改革结合

摘要:

介绍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阐述报关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工学交替、订单式、准就业、技术服务型等类型,探析报关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产教模式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缺乏、产教结合的实践水平低等问题,提出通过教学嵌入、引校入企、引企入校、“双导师”培养等方式,构建报关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产教模式,为高职院校报关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报关教学;产教模式;校企合作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中,报关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环节。报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关注报关员这个职业。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海关报关实务是对外贸易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述海关和报关的基本知识,对外贸易制度、海关法律制度,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税费计算、报关单证以及境外海关通关要求等内容。1997年,我国开始实行全国报关员统一考试制度。其中,报关实务这门课程尤为重要。但这门课程难度大、内容枯燥,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报关人才。

一、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内涵

(一)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应面向对外贸易行业,适应对外贸易工作的需求,将职业目标定位于外贸企业或涉外部门外贸业务的管理上,使学生掌握海关与报关的基本知识、保管程序等职业技能,培养符合报关一线岗位要求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市场需求。

(二)产教结合模式的内涵

产教结合是指学校或专业组织的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协作等。通常,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紧密相连。产教结合是将生产和教育相结合;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形成资源互补。产教结合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有利于专业调整和建设,有利于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二、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类型

(一)“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企业的大力支持。外贸企业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材料、设备、经验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职业技能,还需要派企业具有经验的优秀员工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同时,学校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相一致,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践岗位。

(二)“订单式”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指企业和校方签订协议,校方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用人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利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教学资源实施情境教学,效果显著。

(三)“准就业”

“准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在实习期间,学生就进入外贸公司或其他单位从事报关的相关工作,全程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履行工作岗位职责,为学生毕业后留在对口公司工作打下基础,实现毕业直接就业。

(四)“技术服务型”

“技术服务型”产教结合模式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政府进行组织协调,使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除此之外,我国高职院校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比如,“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企业家报告会、“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成果导向式教学模式、“产学研”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创新拉动了教学与企业的互动,实现了教育与企业的共赢。

三、报关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产教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影响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水平较低,校办产业水平不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产教模式的应用。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参与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学校还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建立实践基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实现教师教学为生产服务的目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教师只有提高实践水平,才能根据实践需要制定相关教学目标,走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资金缺乏

产教结合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教研、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资金缺乏,限制了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进行。因此,政府应加强对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模式发展的重视,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等,使企业和教育真正从产教结合的模式获益,促进社会教育的进步。

(三)产教结合的实践水平低

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中,校企合作通常是实习培训方面,缺乏更深入的合作。许多学校忽视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在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课程的投入上尚不完善。因此,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不仅要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还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使双方平衡发展。“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兼顾二者利益的教学模式,应大力发展。

四、报关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产教模式的构建

(一)总体思路

在报关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不断健全教学内容体系,在学校建立报关专业实训中心,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与机会,使学生接受岗前培训,为学生提供毕业前上岗等机会。

(二)运行模式

1.教学嵌入

校方合作企业介入学校招生,以报关行业优势为学校提供行业发展新动态、职业发展前景等宣传资料,方便校方进行招生宣传。合作企业介入学校报关专业教学,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为校方修订报关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提供咨询,在学校开设报关专业的兴趣班,为学生提供文化素质、报关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并派遣有经验的报关员或管理人才到校讲学。同时,学生可以到合作企业见习、顶岗实习。

2.引校入企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报关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报关人才培养工作、报关课程计划。第一、二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文化和报关专业基础教学。学校承担相应教学任务,企业不定期安排报关专业人员到校宣讲行业前景及企业文化宣传。第三、四学期,把教室搬到企业,在企业进行报关专业技能教学。企业按课程需求配备师资,并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实行工学结合,学校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教学。第五、六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10个月,企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实习指导。

3.引企入校

校企双方合作确定战略合作关系。企业把学校作为企业储备报关人才的教学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资,在学校设立生产性实训室,用于学生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素质、海关与报关的基本知识、过程等培训课程,由企业聘请报关行业优秀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顶岗实习。

4.“双导师”培养

“一位学生,二位导师”的产教融合模式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学校以“现代学徒制”方式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学生同时具备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学习与培训在学校、企业交替进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教师、企业优秀员工的共同指导和培养,对学生实施以技术、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推行的“现代学徒制”,由学校聘请首席工人、技术能手担任“师傅”,实行师徒结队,每位“师傅”最多收6位“徒弟”,由师傅为“徒弟”量身制订培养方案并负责实施。企业还与学校一起制定理论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论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迅速进步。高职院校报关教育改革可以参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模式,由学校和报关企业优秀报关员共同制定报关课程设计,选择合适的专业用书;学生分批到报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促进学生进步;加强校企合作,报关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报关人才。

五、结语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强化产教结合,提升办学水平。通过产教结合,不仅锻炼学生,而且锻炼教师,使师生对企业报关人才发展要求建立更直接、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师生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上岗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减少实习消耗,降低实习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意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成效,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提高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力。

作者:顾美玲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向东,荣文婷.“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品报关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3,(30):49-50.

[2]毛姣艳.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浅析——报关员资格考试取消带来的思考与启示[J].才智,2014,(1):201-205.

[3]汪志中,兰洪元.加拿大高职课程教学对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11,(3):112-114.

[4]胡惟璇.以就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品牌,2015,(4):140-142.

[5]葛小丽,李林,李薇.基于工作情境的“海关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展望,201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