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青少年德育的挑战与对策

微时代青少年德育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微时代”青少年德育呈现许多新特点。“微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的青少年德育目标、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挑战,必须在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基础上,在德育目标、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层面进行转变,以适应“微时代”对青少年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微媒体”;德育;青少年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它主要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它对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确保青少年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关键性的功能。社会主义的德育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和法纪教育等为内容,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德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实现共产主义的接班人。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1]。”其中,居于首位的则是品德成熟性和公民成熟性的培养,因为才能、天赋和个性只有在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2017年5月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力量,只有培养千千万万以社会主义德育武装起来的青少年,塑造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坚强的人才和力量保证。但随着“微时代”到来,我国青少年德育呈现出新特点,这对传统德育提出了新挑战,正视青少年德育出现的挑战,完善青少年德育工作是当前我国德育的重要任务。

一、“微时代”青少年德育新特点

“微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生产力基础的历史社会构成的总称,这个历史社会构成的形态和面貌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3]。“微时代”肇始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核心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表现形态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生活领域,“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电子媒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媒体”,它是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为特征的新兴社会形态。“微时代”是后现代社会的子系统,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宏大、统一的叙事模式被颠覆,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和个性化的叙事被新媒介联通和构建。“微时代”构建了一个以“小”为标志的“微文化”空间,这个空间以“微媒体”为平台,将传统的整体叙事分割为一个个微观空间,最终形成一个不同传统领域的“微领域”。“微领域”不同于传统的领域,它所蕴含的一系列特征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微时代”,青少年德育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微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将青少年卷入了无数个“微空间”领域,“微空间”充斥着海量信息,且这些信息分享和使用具有隐秘化和个人化特点,这无疑对德育主体的青少年产生复杂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层面,而且体现在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等层面,从而使得“青少年德育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具体来讲,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德育信息内容多样性。“微媒体”以计算机中断PC机和手机为代表,为个体化的主体带来了海量信息。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全球的资讯快速流动,而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德育信息也趁机“嵌入”其中。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也随之进入到青少年的数据库中。在全球化背景下,海量信息构建了一个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多样性的社会。在这些德育信息中,一部分是体现社会主义德育内容的积极信息,另一部分是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德育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同时共存于“微媒体”之中。第二,德育信息沟通互动性。在“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是不确定的,所有网络媒体和其他相关使用者都可以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资源,不同主体通过网络以信息为媒介形成了互动性关系。因互动而产生的平等地位确保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广泛性。青少年在此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认知方式和情感评价必将产生交互式的碰撞,“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单向性的教学方法,思想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意图去采集、制作和传播信息,受教育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方式,很难保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德育信息沟通的互动性特点为社会主义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德育信息传播和接收随机性。“微媒体”颠覆了传统纸质媒体信息传播和储存方式,每个信息接收者都可以根据时间随机接受信息。而传统青少年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德育信息接收是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个性化需要和教育实效性等因素来决定的,德育内容具有统一性、计划性等特点。另外,传统青少年德育信息接收受到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传统道德教育所提供的思想信息大都是根据道德教育者的个性有选择地进行收集、制作和传播,是一种经过选择的点对面信息[4],”即教师这个点与学生这个面之间的关系。而在“微媒体”下,青少年不仅是信息接收者,而且也是信息传播者,他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将各种信息随机地编排一组供进行传播。从这里可以看出,“微媒体”的信息传播兼具“点对面”和“点对点”特点。第四,德育信息传播形式创新性。“微媒体”超越国家地理界线,是全球化加速器。“微媒体”是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具有鲜明的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以上特点颠覆了传统德育信息的传播模式和接收模式,打破传统德育信息传播的时空概念,消除了德育信息交流的围墙,创造性地推动了德育信息传播形式。“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方法都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4]。”时效性可以确保德育内容与时俱进,与青少年的认识能力和心理能力相适应。综上所述,“微时代”信息社会背景下,随着“微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青少年德育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德育新特点,这些新特点有众多表现,以上只是列举式的阐述了若干特点。在实践中,“微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德育特点呈现出复杂多元面相,这为新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微时代”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是以“微媒体”为特色的新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微媒体”具有的网络化、虚拟化、交互性、数字化、全息化等明显特征,对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等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5]。整体来讲,“德育”面临的挑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德育目标挑战。“德育目标是德育系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6]。”青少年德育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德性的现代化,塑造青少年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现阶段青少年德育目标一直强调传统的政治功能,德育目标的政治功能是青少年德育的首要目标。在“微时代”,政治功能也是我国青少年德育的首要目标。但由于“微时代”出现的新特点,使得“微媒体”在“俘获”青少年方面比传统德育方式更具优势,西方价值观随着网络传播进入到青少年的思想领域,削弱了社会主义德育的政治功能,使得传统德育目标面临“解构”而出现碎片化倾向。第二,德育模式挑战。传统青少年的德育模式是一种以道德认知为主要形态的德育模式,此种模式强调青少年道德知识和理论的重要性,道德实践在德育中的地位处于次要的地位。在此种模式下,对青少年德育主体地位和知识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形成了“主体性德育模式”或者“认知发展型德育模式”。在“微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将世界连为一体,外在多元的文化和价值时刻环绕在青少年周围,复杂的外在环境对青少年心理产生较大的冲击,多元的世界给了青少年带来了新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些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不需要通过课堂就可以轻松获得,加之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过去追求单一化社会时所建立起来稳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逐渐失去以往的权威性[7]。”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的阶段,这些新变化对以往的“认知发展型德育模式”提出了新挑战。第三,德育方法挑战。传统的青少年德育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青少年德育主要是学校完成的,思想政治课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课堂里面,德育主要是以讲授德育知识方法来进行的,具体方法可能会涉及到讨论、案例、谈话、报告、考试和参观等形式,但这些方法总体上还是属于传统课堂教育范畴,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点对面”格局。“过去的传统媒介以一种‘点对面’的形式向受众传播信息,这样的传播形式往往使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所有的接受群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社区并单向接受着媒体的信息传播[8]。”而在“微时代”,随着大量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青少年在选择德育内容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除了课堂德育内容之外,青少年会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课堂教育的网络空间。“微媒体”之下的“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单线”传播模式,使得青少年的德育超越了课堂德育的时空限制,对德育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第四,德育内容挑战。传统德育内容主要是“用什么样的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用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去培养青年一代的问题[9]。”德育内容对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在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新时期总任务教育、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遵守法制教育、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内容[9],这些德育内容较好的适应了传统的德育过程。但在“微时代”下,“微媒体”所呈现给学生的德育内容并非像教材设定和课程安排的内容一样具有统一性和计划性,德育内容受到青少年个体选择影响较大,内容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在“多元化”和“个体性”德育内容的影响之下,青少年的德育出现了许多潜在的可变化性因素,从而对社会主义德育提出了难题。第五,德育评价挑战。教育评价是人类对教育过程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10]。青少年的德育评价指的是对青少年德育过程进行评价的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教育评价对象、教育评价范围、教育评价模式、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及教育评价类型等[11]。在具体德育实践中,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将德育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在这些评价中对青少年评价是德育评价核心,它是德育评价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评价工作的基础。传统德育背景下,青少年德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德育考试成绩指标权重过高,学生态度、情感评价指标权重过低,造成这种问题的核心在于“应试教育”弊端,“唯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之下的德育评价蜕变为“智育评价”,即对学生德育知识的单方面评价,这种德育评价模式具有片面性,同时也违背了青少年成长规律。“微媒体”之下,青少年的德育更多受媒体信息的塑造,青少年个性成长和心理健康变为突出难题,以往的“唯成绩”德育评价模式面临挑战。当然,在“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面临的诸种挑战并不仅仅只存在以上方面,在其他的德育主体、客体、实现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亟待提出针对性的完善路径,以适应“微时代”德育提出的要求。

三、“微时代”青少年德育提升路径

“微时代”下青少年德育出现的新特点,以及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微时代”青少年德育发展规律,积极面对德育实践中出现的新挑战,有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提升青少年德育工作实效性,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第一,德育目标调整。“我国的德育是集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礼仪于一体的,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德育的摆位和所强调的内容是不同的[12]。”我国青少年德育与国家德育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目标。在革命阶段,青少年德育目标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建设时代,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千千万万拥有专业知识的有为青年;在改革时代,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实现四个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以上可以看出,青少年德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德育目标是根据时展而不断调整的。“微时代”青少年德育目标在与国家总体德育目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必须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在保持德育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以及改革时代德育的时代属性之外,“微时代”青少年德育目标必须与德育目标价值选择、德育进程内容和德育技术确定结合起来,通过优先发展的科学方法,确保德育进程的全方位发展。在全方位发展的德育进程之中,丰富和完善青少年德育内部结构要素,培养完整的公民素质。因此,青少年德育目标的调整,可以在坚持德育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根据时展要求和青少年成长阶段和心理特征,重视青少年对德育目标的自我设定,以及个体自由意识的塑造,将政治目标和自我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国家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协调。第二,德育模式转变。传统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课堂为主要形式的“认知发展型模式”,即“柯尔伯格式德育范式”。“柯尔伯格式德育范式”把德育情感和德育行为都归结为德育的认知结构,将德育中的主体情感和行为都看作为是理性道德认知的当然结果,从而忽视了青少年情感和意志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从青少年德育实践来看,青少年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是有限的,“柯尔伯格式德育范式”只是从表层来呈现德育现象,而无法深刻反映青少年的整体道德面貌,其呈现的德育现象具有片面性特点。“由于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以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13],”因此,德育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学习,不是以建构理性为主要内容的主客体分立的认知方式,而是以主客体统一的情境相融的情感体验式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深刻的基础在于情理结构的辩证关系。“微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德育,必须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情感体验为基础,情理结构为核心,情感与认识相互影响的“情感性德育范式”,把青少年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目标来建构。“在德育视域里确立情感教育的意识,把握情感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13],”重视德育过程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导向功能。在具体德育范式上,实现“由重成圣到重成人的转换,由重外铄到重内生的转换,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由重知识到重生活的转换,由重知道到重体道的转换,由重思维到重实践的转换,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由重他律到重自律的转换,由非人本到人本化的转换,由个人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的转换,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14]。”第三,德育方法实效性。传统德育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学形成了以“点对面”为特征德育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思想政治课堂成为老师完成既定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微媒体”时代,青少年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得海量知识,老师通过授课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逐渐失去吸引力。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形,主要是因为在于“强制集体教育”方法的弊端。传统德育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统一的德育内容以集中的方式开展德育过程,这种德育方法有其优点,但是可能会忽视青少年个性发展与德育目标之间的张力关系,导致其德育缺乏实效性。德育真正有效性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得以实现的,即在个体素质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具备了公民素质自我发展的基本认知,并且个体素质的形成过程能够成为人的天性及其内部世界的延续,以及人类生活的有效形式。可见,有效的德育过程离不开德育方法创新。在“微时代”背景下,可以探索多种符合青少年德育目标的方法。青少年德育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微媒体”时代的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技术,而且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建立“微信群”开展“点对面”的网络教学,还可以建立“微信”朋友探索“点对点”的教育,切实提供青少年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科学性。德育内容设定关系到德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传统青少年德育目标设定具有统一性、固定性和计划性等特征,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德育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德育内容抽象,缺乏时代感,这里面主要问题是德育内容的设定没有考虑到学生成长需要和个体发展特征,没有顾及到青少年对德育内容的自我选择因素,缺少与青少年的相关性。因此,“在教育场域中,为了避免出现妨碍个体积极追求自身发展的负面现象,同时也为了全面促进个体社会取向和道德动机活动‘有效形式’的创造性呈现,必须超越现有教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些观点,特别是那类从传统沿袭而来,关乎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进程的落后言论[15]。”这些落后言论凸显了“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内容科学性不足。增强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必须将一些青少年自我选择的具有共性的德育内容吸纳进德育教学大纲,不断修正和调整既有的德育内容,剔除落后的德育内容,做到德育内容与具体历史阶段的国家德育发展战略的契合,富有时代特色。第五,德育评价的全面性。传统青少年德育评价具有片面性特点,德育评价主要以“应试”为导向,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单一,德育知识的理论评价成为评价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式。在“微时代”背景下,德育评价必须根据德育出现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评价体系。例如,在学校德育领域,可构建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评价、学校评价、学科专业评价、社会评价等为结构的德育评价体系,并设立详细的“层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讲,德育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级指标”。例如,德育评价“一级指标”是思想道德,“二级指标”就可以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而道德品质又可从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公民素养可从公民意识、公民态度和公民行为等“三级指标”来评价。除了思想道德“一级指标”之外,学生德育“一级指标”还可包括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个性发展等方面[11],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要从具体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而且还涉及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具体指标体系的“类型化”处理技术。科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保证青少年的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评价结果,使我们可以对目前青少年德育现状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可以根据此结果有针对性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完善青少年的德育工作。

四、结语

青少年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其少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2]。”青少年德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它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兴起使得青少年的德育出现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集中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的时展规律,同时也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青少年德育出现新特点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德育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微时代”下德育工作时代性特征,以及青少年成长阶段和个性发展规律,在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基础上,在德育目标、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层面进行适当调整,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以适应“微时代”环境下青少年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基础。

作者:李晓波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