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化模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濡化模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化史教学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认为文化史是最难教授,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文化是一种单一的现象,单纯地理解为思想层面;其次,很多教师将文化固化在那个时代里,没有发现文化是处于变动中的;最后,对于文化的评价过于武断,单纯说是先进的或者说是落后的。因此,对文化的重新了解显得很有必要。

一、“文化”的重新认识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关于文化的定义,殷海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列举了四十七种,最后将这四十七种定义做了一个总结,他将文化概括如下:第一,在文化全部实有之中,我们不可有意或无意把我们认为“好的”或“要得的”看作是文化,而把我们认为“不好的”或“要不得的”看作不是文化,而只是“历史中的偶然”。第二,文化包括层进中的各层。第三,文化之所指不限于所谓“文明人”的,所谓“野蛮人”同样有文化。第四,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化石,而是在变动之中。第五,价值观念是文化构成的必要条件。第六,文化与文化机制都是相对的,虽然也有普同的部分。[1]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去鞭笞我国历史中的裹小脚、人血馒头、祥林嫂捐门槛中透露的文化现象,西方历史中的束细腰、禁欲等文化现象,而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其次,我们不能单纯地讲学物质文化、学思想文化,这些都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某一种文化要素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突出而已;第三,文化是处于变动中的,不但有自身文化的继承,同时还有外来文化的交流;第四,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尊重各国民族文化和各个时期的文化。

二、文化的交流:“濡化”

有了文化,就离不开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谁取代谁,谁先进谁落后,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问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多次与异质文化发生过碰撞,比如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当时我们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吸收各种外来文化,为我所用,使佛教在中国大放异彩。这是由于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从未有任何其他的文化在整体上对我们产生过真正的挑战。这样长久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自我认同,带有强烈的排他性和优越感。可是当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我们面对的异质文化比我们强大,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抗拒,特别是我们遭受侵略的时候,引发了文化紧张,我们会自我防卫,我们会编出很多理由来自圆文化的优越性,特别是当异质文化刺入到核心价值领域的时候就会遭到阻抗。“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便是濡化。在濡化过程中,主体文化所衍生的种种变迁,就是文化变迁。”[2]林顿指出:文化从有人类以来一直是联续到今天。各个文化里的要件之一部分——不是全部——相互渗透、化合,或再分殊。两种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常发生文化变迁或抗拒文化变迁的情形,在濡化的过程中,既会出现文化紧张,又会产生文化自圆,还会产生文化的重行自我肯定,我们可以将殷海光先生的模型简化,运用于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当A和B两种文化碰撞的时候,最上面两个圆是濡化以前的样子,中间两个圆是濡化过程中,a1表示A的扩散尚未刺入B的核心价值领域,b2表示B的扩散尚未刺入A的核心价值领域,所以都可畅行无阻。a2表示A的扩散如刺入B的核心价值领域便受到阻拒,b1表示B的扩散如刺入A的核心价值领域便受到阻拒。A2B2表示已濡化的部分。而最后一个圆代表两者已经完成濡化,达到理想的状态。

三、濡化模型的运用

一个文化的变迁,或由内部的动因促成,或由客体文化扩散的刺激引起。然后,无论是哪一种,都在濡化的程序以内。[3]1、内部动因引发的濡化——以“文艺复兴”为例。文艺复兴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一课,在西方人文传统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笔者试结合“文艺复兴”来阐述濡化模型的具体课堂运用。“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中世纪的漆黑一团和文艺复兴的炫目明亮相对立的一个时期。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4]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对文艺复兴的这个诠释上来看,这个时期的文化并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的过程,而是一个濡化过程。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中心价值是神化,信仰神,倡导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人们渴望将精神从劳苦的土地转向慰藉的天空,祈求来世的幸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近代文化的中心价值世俗化力量开始抬升。这些新拥有财富和舒适的人民现在已希望美化生活,不想逃避或诽谤它,地上就是天堂,他们自己就是神仙。旧因素的逐渐衰落给新因素提供了机会,而一场黑死病的爆发,给两种文化的濡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一个原本以为绝对不可动摇的秩序,从精神信仰处松动了。”[5]于是,濡化过程开始了,孙有中先生也说到:“公元1300年至1600年在西欧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而又生机勃勃的三百年。它是一座熔炉,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封建传统和新兴商业资本主义元素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最终锻造出日益强盛、称霸全球的‘西方列强’。”[6]中世纪文化中心价值体系固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于是剔除神权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东西,如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教权等。中世纪文化中仍然有一部分可以刺入近代文化的核心领域,被近代文化所吸收和利用,比如保留宗教带来的精神慰藉,还有基督教中提倡的人生而自由、平等等。从宗教层面要求人们遵循上帝的意志而尊重人、爱护人、造福于人。对于古希腊的文化,苏格拉底早就告诉我们要理性,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所以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文艺复兴同样吸收了外来文化,比如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和铁犁牛耕,但是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加以吸收再创造,所以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兼收并蓄文化精华。最后,所有的文化都根植于它们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当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创新在时代的脉搏下最终形成,创造出了生机勃勃的新文化。以“人”为核心的世俗化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彰显。文化在扬弃中前行,最终凝聚裂变爆发出思想运动的丰盛果实。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了肯定,发财和冒险精神得到了鼓励,理性、科学和知识得到了传播,人的发现带动了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近代科学的形成,最终带来了社会的变革。2、客体文化刺激引发的濡化——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见图二:图二新文化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一次次改革的失败,不停地叩问着当时的中国人。当中国封建文化遭遇到了资本主义文化时,我们的震撼是巨大的,首当其冲的是欧洲的船坚炮利,器物这种文化层面相对比较容易刺入当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于是,中国当时的当权者可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主张。但是,就如用洋布很容易接受,可是让妇女穿短袖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一样,要变革中国当时的理学体系是会遭受到强大的文化抗拒的。但是,当时展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政府被推翻了,当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传播的时候,袁世凯却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无疑在为自己的专制之路求一个护身符。三纲五常的思想已经成了封建卫道士的护身符,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把国家从大家到小家都禁锢在一种礼的等级体系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因此,中国封建文化的中心价值体系——等级、专制亟待被抛弃,资本主义文化中心价值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刺入到当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中。我们经常会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面对当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全盘西化,你如何看待?其实用濡化模型最容易来解释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全是糟粕,答案当然是否定,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众多的优良文化传统,比如自古就有的大同思想,比如仁义礼智信,比如经世致用思潮中的求实精神等,都能为时代所用,传统文化应该在批判中得到继承。资本主义文化是否全是精华,答案当然也是否定,比如过度的人性释放会导致道德沦丧、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引发生态灾难等,于是文化精华在选择中被吸收。

四、濡化模型的反思

濡化模型被笔者运用于两次大型市公开课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在这种文化模型中,很多很难解释的文化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学生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并没有显得那么生硬。但是,由于这些模型的概念本身就很难一次性理解,因此,在必修三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复向学生渗透和解释,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被学生很好地运用。

作者:陈慧洁 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