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课程为学校德育工作思考

感恩教育课程为学校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教育之根本在立德,教育之功用在树人。无德无以成其人。因此,立德之重要早已不言而喻。文章基于感恩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视角,提出从课题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基地建设、评价方式创新四个方面为学校德育工作铸魂的策略,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为学生立德铸魂的使命。

[关键词]课题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基地;评价方式

我们常说的“灵魂”就是一种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神。人有魂,物有魂。小到一草一木,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魂。同理,再抽象一点,一所学校、一项工作都应有其灵魂,都应秉持一种精神。

一、潜心课题研究,提炼德育工作的“魂核”

科研兴校,学校的德育工作自然离不开课题研究。德育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立德。德有高下,魂有丑陋和高贵之分。用什么魂来立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研究铸什么魂,立什么德。这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通过课题研究,去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那个“魂核”。因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找到的“魂核”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继续研究,经过实践沉淀后会逐渐清晰,最终提炼出自己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核”。

(一)感恩内涵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感恩有三种理解:其一,感恩是对他人的给予表示感激的生活态度;其二,感恩是一种美好、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三,感恩是一种回馈外界的高尚行为。

(二)感恩品质

感恩品质包括一个人对他人给予自己恩惠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积极美好的感恩情感,在这种情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受此支配产生反哺的感恩意愿以及付诸行动的感恩行为表现,以此循环往复。因此,感恩品质包括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意愿、感恩行为四个基本要素。

(三)感恩教育

以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在感恩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健康的感恩情感和自觉的感恩行为等。

(四)感恩课程

这里的感恩课程是学校为了实施感恩教育而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是为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而确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包括感恩教学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等。

二、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德育工作的“魂骨”

如果说“魂核”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魂骨”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这个载体非课程莫属。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纲要》,小学与初中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高中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国家的德育课程具有普适性,但缺少独特性。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资源和个性化的育人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在《中小学德育纲要》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校本德育课程作为国家德育课程的补充,往往更灵活、更全面、更具有个性。学校围绕“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有幸福的未来”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为目标,设计开发了两大感恩教育校本德育课程,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构建以国家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感恩教育素材的“感恩教育学科融合课程”。学校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将感恩教育渗透于平时的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科中精心打磨了一节感恩教育学科融合精品课例。该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框架,既增强了教师全员育人的理念,又巧妙地将全科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二是构建以节日仪式为阵地,引导学生感恩行为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学校每个学期都充分挖掘各个节日中蕴含的感恩教育资源,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国庆节感恩祖国、教师节感恩老师、植树节感恩自然、儿童节感恩同伴等。这些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展让节日成为德育资源,让德育工作更具有时效性,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让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支柱,让虚化的德育工作有了抓手,更贴近师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校本德育课程这块“魂骨”做支撑,变得更有战斗力。

三、建设课程基地,丰富德育工作的“魂技”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再上台阶,德育工作的重心应从简单的校本德育课程实施向德育课程基地建设迈进。以德育课程基地建设的视野来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格局,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技”。

(一)基地物态环境育人

建设校内感恩教育基地,对校园物态环境进行改造,努力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感恩”的气息。寓“感恩”于物象,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达成唤醒学生感恩认知、增强学生感恩体验、内化学生感恩情感、提高学生感恩品质的立德目标。

(二)基地课程体系育人

感恩教育课程基地以“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自己、感恩社会”为主线,开发了学科融合、绘本故事、基地体验、主题活动等校本德育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开展基地体验学习、网络社区学习、主题活动学习;设计了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模型,构建多元的育人体系,从而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

(三)课程基地场域育人

为了拓展育人空间,学校设立了以珍惜石为源头、怀恩廊为核心、感恩墙为代表的“一石二廊三园二墙一厅”九大校内感恩教育课程基地,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地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特定场合中体验感恩、陶冶情操。

(四)基地互动平台育人

建设感恩教育课程基地互动平台,进一步拓展感恩教育渠道,增强感恩教育效果。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家长、教师在基地平台中互动,不断增强感恩认知,让感恩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让感恩与家长同频共振,让感恩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名片。德育课程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技能,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影响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发挥德育工作的“魂力”

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说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立德”,那么评价就是用来回答“德立得如何”。德育工作者应重视评价工具的研究,创新评价的方式,发挥评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因为我们认为好的评价方式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调动德育工作的全部“魂力”,将德育效能最大化。例如,借鉴现实生活中银行的运营方式,将学生的感恩行为以“感恩币”的形式进行量化存取,在校园里开设“感恩银行”。“感恩银行”参照银行的营业模式,为每名学生发放一张以学生学号为号码的“感恩存折”,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存储周期,在周期内同学、家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感恩行动和文明行为在存折上盖“感恩章”。每10个“感恩章”可到“感恩银行”兑换一个“感恩币”。学生不仅可以将“感恩币”存在“感恩银行”,也可以到“感恩超市”进行消费。学校根据“感恩币”的余额评选出校级“感恩之星”。“感恩银行”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方面更为具体。评价的内容更倾向于学生的品德和习惯,方法更民主。同学、家长、教师多维评价,让德育工作更为全面、更注重过程、更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原动力。总之,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课题研究,响应时代的号召,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准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核”,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来夯实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者:古建军 单位: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