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

“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选择了运用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用以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有效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先行组织者”策略对于学生从感性认识跳跃到理性认识、从理论跳跃到实践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能够满足新课改中初中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摆脱了书本知识的禁锢。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初中;地理教学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伯尔(DavidPawlAusubel)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以及成熟的学习条件之上的,当他们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时,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学生通过将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联系,将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图式,以此来促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新知识与已有图式可以相联系时,便可以理解,不能联系时就不能理解。这就启发我们,促进高效学习、保持较高知识转化率的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合适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内容进行定位和引导,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即将学习的新概念、新理论、新知识之间有些许共性,在包容性、普遍性和抽象性方面都符合认知发展理论中对同化、顺应的解释,这样的引导性材料就叫作“组织者”。这类“组织者”往往被用于新知识的导出教学,用以引出对新内容的学习,因此其也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在实际教学中以课前故事、媒体片段等形式展现。“先行组织者”教学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机械的死记硬背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了学习效率,完全符合新一轮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地理课改理念[1]。

一、教师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运用中扮演的角色

新课改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设计应重回课堂内容设计,而不是泛泛地追求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教学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2]。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能非黑即白地完全做一个监督者,只是看着学生学习,而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指导者。在“先行组织者”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引导性材料,并通过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总之,在课堂教学环节,“先行组织者”策略十分重要,教师要作一名引路人,在教学新知识前为学生提供引导性材料,带领学生走向学习的正轨。

二、“先行组织者”的分类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科知识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复杂。虽然从客观来讲初中地理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依然较大,并且初中地理的章节也是经过科学分类、排序的。举例来说,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下册中,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七章《了解地区》,第八章《走进国家》,七个章节相互关联,每一章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使用各种引导性材料作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解那些分散在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学会将所有的知识进行串联,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人类学习的认知结构来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具有从属关系、概括关系以及并列组合关系,因此可以按这三种认知结构将“先行组织者”分成以下三类:

(一)上位组织者

上位组织者是新学知识的粗略概括,其含有远超新内容的知识量。从抽象的角度来看,上位组织者是较高层次的概念,而新知识内容是较低层次的概念,两种内容存在一个从属的关系,即新内容从属于组织者。这一类型在初中地理学科中比较少见,很多时候新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比重比较低。但是一旦上位组织者层次较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新知识,这也是这一组织者的最大优势。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时,要分析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这就不得不涉及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而在教学到《农业》这一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土地资源是同学们已学过的旧知识,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建立一座桥,使其连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社会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力、政策、市场、交通运输等。为此,教师在分析农业发展状况时,要以“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为先导,利用每一个自然因素逐步帮助学生对农业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用中国的气候图、地形图来分析中国农业适合在哪些地区发展;探究全国范围内有哪些平原地区水土富饶,地势平坦,适合于发展畜牧业以及种植业;探究我国哪些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宜农业发展。在这个例子当中“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因素”便是一种从属关系,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便是上位组织者。类似的例子还有《中国的主要产业》,这一章为上位组织者,而《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节为其引出的新内容。

(二)下位组织者

下位组织者的内容从属于新学知识的内容,其内容宽度和概括性都不如新学知识。即下位组织者是一个子概念,而新的学习内容是较高层次的父概念,下位组织者从属于新学内容。这一类型在初中地理学科中比较常见,因为知识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很多旧知识是新知识的铺垫,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在下位组织者的支撑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我国气候的特征》的内容时,以我国年气温分布、降水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为“先行组织者”归纳两者的分布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气候的重要性和特点。在这里,“中国年气温特点”“降水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就成了引出新知识的下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也是最为常见的“先行组织者”,教师开展新课导入,往往都是基于小的概念,引出大概念,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解。

(三)并行组织者

并行组织者的包容性和概括性水平既不大于也不小于新知识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一些相关或相通的特性,即并行组织者和新知识是并列的,没有从属关系。这一类型是地理学科知识最为主要的呈现形式,也是学生增强学习能力的关键。并行组织者模式更多体现的是知识迁移,也就是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引导与铺垫,虽然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可以夯实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基础,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时,可以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来作为并行组织者。可以给学生展示全世界的气候、温度分布,并结合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的影响。将这些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来,这样就能形成以气候变化为主线的地理知识体系,为学生学习“中国的气候”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将新知识作为思维导图的延伸与补充,这样很容易引导学生对“我国冬季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我国地处亚热带、热带”进行分析,进而引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将新知识融入知识体系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在组织者的“感性情境”中提取“理性认识”

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普遍到特殊、从直观到抽象的实践过程。虽然地理学科属于文科,很多的地理现象也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到地理现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抽象的认知与记忆,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借助“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创设更多的感性情境,并引导学生从感性情境中提取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3]。例如,许多在地理课上描述的地理现象,如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冷气团、气旋等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其带来的天气现象才能间接感知。这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这些抽象概念,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将“洋流”“冷气团”“温度带”等复杂概念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平面图形。总之,就是要善用表现形式,将无形的概念用有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从抽象到具体、从静态到动态、化二维为三维,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获得理性的理解。

(二)在组织者的特征中抽象出一般特征

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地理概念也是人们地理逻辑思维形式中最基本的单元,是对地理现象进行推理与判断的客观前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地理逻辑混乱,难以理解、吃透地理概念,并且地理学习方法也不如人意,导致其地理学习十分困难。对此,在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时,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组织者,要能从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征中抽象出新知识的一般特征,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不能任由学生自行思考,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反思、概括以及总结,积极思考组织者与新内容之间的关系[4]。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节的时候,会涉及很多的概念,包括降水量的变化、地形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这些概念如果依靠单纯的记忆,学生也许可以快速完成记忆,但是不能实现对概念的深入认识。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作为“组织者”,并且将本节几个概念的一般特征总结出来,然后和之前的知识进行比对,包括“中国的自然环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等。将其中与《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节中相似的概念抽取出来,也进行一般特征的抽取,最终将新旧概念进行比对,从而帮助学生对本节概念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三)借助“组织者”的典型性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地理事物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固有的、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内容。在设计组织者时,要根据蕴含地理规律的典型实例来设计“先行组织者”,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典型地理规律有更为深入理解,培养综合思维能力[5]。学生具备综合思维能力后,便能应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和地理学科的整体观来更全面更透彻地进行分析,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地理知识常常是文理兼顾,如地球时区的计算、洋流与气候的变化、温度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等内容有着显著的理科特征,如果教师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则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科思维也无法培养。因此,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文科思考模式的限制,站在统筹文理知识的层面,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进行文理统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文科知识体系与地理知识体系之间的结合点,寻找其中的突破口,这样就能很自然地将文科知识引入理科知识,实现理科知识对地理知识的突破与延伸,这就能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理科知识就是“组织者”,但是地理学科教师在利用“组织者”的时候,要多了解理科教学的内容及进度,确保“组织者”是学生有效掌握的知识,以此实现对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助推作用。

四、结语

“先行组织者”策略通常不会作为一种单独的教学模式来使用,而是被用在很多教学内容的导入阶段,是一种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融合新旧知识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连接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与推理。然而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其局限性,“先行组织者”同样不例外,在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是教师所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更为高效、科学的组织者形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改这条路上,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元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