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卫生管理范例

环卫卫生管理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1

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面积50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20万。多年来,横沥镇积极创造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商贸服务业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文生态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横沥是一个祥和美丽的生态之镇,一直以“宽、洁、绿、美、净、通”作为打造“魅力横沥”的标准,使城市环境不断优化。自90年代初,横沥就按照高起点要求制订了全镇的城乡建设10年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一河两岸”、“一环两直”、“八大中心”,大力发展新城区,改造旧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整个城市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横沥的中心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0多平方公里,镇内等级公路1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城市生活中心区、生态旅游区、工业园区布局合理,新城中心区“一河两岸”商贸圈正日益成为对周边镇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名片。横沥镇全镇的绿化面积为977.2公顷、覆盖率为27.2%,并于2003和2009年成功荣获“广东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的称号。

2.横沥镇市容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近年来,横沥镇在整治环境卫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继创建省卫生镇的成功后,一鼓作气,加大整治力度,于2008年完成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各项检查及验收工作。大大提升了横沥镇的市容环境卫生及城市形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环境卫生整体工作推进缓慢,局部工作出现倒退现象。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也必须有机协调、共同推进。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尚未完全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环卫工作虽然是横沥镇环卫所为主,但许多公共设施却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如绿化带、河道、公交站牌等就分别涉及园林公司、水利所、公交等职能部门,有的一个点就牵涉到几个部门、涉及的部门越多,责任就越难以落实。如在绿化管理方面,道路的绿化带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的损坏和美化的修剪,损坏的绿化带及修剪后成堆的绿化垃圾没有及时的处理,而管理责任在园林公司。

2.2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在街上随意散发宣传资料,随意乱张贴等“六乱”现象较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市民不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放、倾倒垃圾,扫垃圾出门、高空乱扔乱抛垃圾、乱丢乱倒垃圾现象经常发生;二,“城市牛皮癣”源头难于根治,乱张贴、乱涂写屡禁不止、清后反弹现象普遍;三,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和散体物料运输污染道路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流动摊档、夜市档不按要求设置箩框扫把,摊档周围乱丢杂物、乱倒油污、随意摆卖现象严重;五,宅基地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现象严重,致使卫生死角普遍存在;六,移动招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乱摆放、乱吊挂现象难于管治。七,在垃圾清扫、保洁方面,从横向看,主街道较好,小巷道较差;从纵向看,在节假日、重要会议、领导视察时段,环卫部门和村临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突击性环卫大整顿,时效性强,而有效性却短,常常是“一抓就紧、一放就松”,呈现出一种断层状态

2.3环卫设施陈旧、老化

近年来,政府和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环卫设施的投入,但由于环卫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环卫设施仍然存在不足。目前环卫所有车辆17台,其中垃圾运输车14台,扫路车1台,洒水车2台。属于报废车而仍在使用的垃圾运输车2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维修,不仅增加运行成本,而且影响工作效率,;无牌无证车辆4台,根据市的要求,相对情度上已不能使用;垃圾运输车辆中的吊臂车只有1台,担负着全镇8个垃圾站的清运任务,工作量大,容易使车辆进入老化状态且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现横沥镇有垃圾中转站20个;垃圾压缩站8个,且工厂企业每年以数十计不断增长,垃圾的清运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导致垃圾留城时间延长,加之垃圾运输车辆和一些垃圾中转站的陈旧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垃圾的及时运送和处理。

2.4环卫工人的素质问题

环卫行业历来是社会弱势群体较集中的行业,环卫工人的工作又是最辛苦的、最默默无闻的,收入相对较低。由于传统观念和世俗的偏见,一般进环卫工作的大多数是能力差、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就业能力弱的人。目前,横沥镇的所有环卫工人中,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技能与思想认识方面都需要加强。

2.5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横沥镇除了少数主要干道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外,一线清扫保洁人员仍是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手推车,工作方式还很落后,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而且环卫工人每天必须普扫两次以上,白天还要维持路面的干净。环卫工人长时间、频繁地出现在马路上。正因为如此,环卫工人的职业危险性也成倍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道路大量拓宽改造后,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环卫部门对主要马路一般实行16小时保洁、重点路段一般实行18小时保洁。效率低下的条件下更是会增加很多交通隐患!在繁华路段人流量、车流量大,却是环卫工人保洁的重点,环卫工人需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行将其拾起,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危险性。

2.6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加强市容管理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法规,不仅规范了政府机关、普通居民的行为和义务。而且规范了各级依法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着专业人员不专,不懂法,不依法的普遍现象,职能单位、职能部门在管理和建设城市中的角色混乱,管理混乱,任务不清,职责不明,管理跟不上,法规约束不到位。

3.原因分析

3.1政府职能定位欠准确

1)分管不明。

根据市政府的职能分工,东莞市城市管理局是市容环境卫生的行政主管部门。但目前,横沥镇还没有与东莞市城市管理局对口统一的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归属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管理,形成“双层”管理、“多头”管理的现象,致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规范和工作要求无法落到实处。人为造成了政令不畅通,部门之间配合不完善,责权利不明确,管理责任制度难落实等情况。从而导致政令落实不下去,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

2)大包大揽致使工作体制缺乏活力。

横沥镇政府从人力、财力、管理等全部牵头负责。环卫管理体制带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环境卫生工作的产业化和企业化程度太低,从而制约了公众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和程度。

3.2资金不足

专项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广,严重制约了横沥镇的环卫事业的发展。像环卫工人待遇不高,致使劳动积极性不强,责任感不强。同时也制约了镇环境卫生事业的机械化、科技化发展,设备维修跟不上,奖惩措施力度不够。

3.3宣传不到位

1)对于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条幅和电视台进行宣传。这两种宣传方式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监督和保持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2)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转变教育不足。

不少中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监督无效、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分管工作不积极。

3)环卫工人技能的培训与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够。

环卫工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很多的问题能够由他们最先发现。而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在卫生保持和垃圾处理上效率低,出现纰漏环节多,而且缺乏最及时有效监督。

由于横沥镇对“六乱”行为处罚相对宽松,执法、处罚难以到位,而市民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了解不深。因此,很多人对这些恶习陋俗并不重视。

4.关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和文明程度首先体现在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洁优美。针对目前横沥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4.1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深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改革

1)要理顺市容环卫管理体制

细化责任区划,建立一个精干、高效、能够切实担负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指挥、协调、监督等职责的管理机构。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并且将干部的考评与多对应环卫职责完成情况想挂钩。

2)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的管理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为架构的城市垃圾处理投资新体制,增辟资金来源,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要全面实行城市垃圾有偿服务收费制度,尽快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补偿机制,达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目的。同时,面向社会,利用环卫设施点多面广影响大的优势,采取共同投资大家受益的原则,不断推动环卫设施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3)加强环卫工作的规划。

环卫工作所牵扯部门广泛,工作的连续性要求高,工作要求细致全面。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应该全面评价和分析全镇上下的环境卫生情况。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规划。原则上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比如厕所的建设位点选择,垃圾收集运输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密集性高低。

4.2营造氛围,大力加强环卫工作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在环卫工作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城市环境卫生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但更离不开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及其劳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环卫部门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会同政府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颂扬环卫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环卫工人默默奉献的精神面貌,热情讴歌环卫工人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氛围,打造出一个人人理解、支持和关心环卫工作的和谐氛围。

2)群众参与环卫工作中有着决定成败的作用。

要通过电视、报纸、条幅、社区宣传栏、家庭宣传小册子、镇中小学学生宣传教育等等方式将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得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够充分看到环卫工作的切身益处。并且将垃圾分类、垃圾收集、环卫设施保护和环卫工作监督的工作进行深入浅出的指导性宣传。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管理工作是贯彻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要让管理干部在思想上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其专业性、技巧性、规范性的现代管理理念与行为。将监督与实干的精神贯彻上下!

4.3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培训环境卫生人才,提高环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随着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内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把行业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着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继续发扬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发挥环卫作为窗口行业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队伍的服务水平,又要以环卫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吸取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作业的机械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在具体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改善环境卫生作业环境,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实现环卫作业高水平、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减轻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垃圾处理是环卫工作的重头戏,只有引进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改变当前垃圾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制约!将垃圾处理事业向着二次污染低、成本低、效率高、收益高发展!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卫生;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变得异常尖锐。这种尖锐的矛盾更直接地体现在环境卫生上。城市建设百废待兴、新旧轮替,这导致了环境卫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做好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能极大减轻环境卫生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建设更美好、更绿色、更和谐的社会。纵观当下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逐渐暴露。针对这些问题,唯有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方可破解困境,提升质量。

1新时期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资金投入较少

环境卫生管理者由于档案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在思想上并不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导致了,其在工作中保持了轻浮的状态,且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随便管管,敷衍了事即可。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着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除了思想上不重视,在行为上,还表现为资金投入较少,硬件、软件配套建设存在缺陷。环境卫生档案管理由于不与城市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很多管理者不重视,于是不屑对相关硬件、软件设施等进行及时更新,资金配备跟不上。正因为如此,环境卫生档案管理条件差,基础设施陈旧,难以迎合新时期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2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不正规、不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城市的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都存在“管理不正规、不规范”的问题,这种“不规范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档号不能规范排列、案卷标题错乱不堪,不规整、组卷十分混乱。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不规范性还直接体现在“档案数据真实性不足、数据收集不及时”。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对一些管理者来说,是个尴尬的存在,他们只需要不丢失、不泄密、可外调、能查档即可,至于其他则不做干预。这直接导致了数据的真实性不能保证。另外,环卫档案管理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很多,一旦收集不及时,就会导致数据遗失、不完整,不利于其价值的发挥。

1.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时期,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理应与时俱进,在自身素质方面实现大提升。但事实上,人员素质差,不能适应时展需求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诚然,新时期对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应该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操作软件的应用技巧,能够对档案管理的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更新。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工作人员连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基本业务尚且不能顺利胜任,更遑论各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巧了。因此,提升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1.4环境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

在新时期,“信息化”是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呈现的一个新的特征,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的必然要求。但纵观现状,信息化程度不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信息化管理直接影响着档案资料的“服务”功能。一些城市的环卫档案资料无法进行信息化检索、查阅,手动检索的习惯还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查阅的速度,同样,也不能为客户提供至臻至美的服务。因此,必须加大信息化管理建设,让环境卫生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范化建设。

2新时期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思想上提高重视度,增强人员的档案服务意识

首先,在思想上,上至环境卫生档案管理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要提高重视。从领导自身来说,要将“环境卫生档案管理”摆在日常工作的关键地位,只有自身提高重视,增强认识,才能以身作则,确保员工争相效仿,真正重视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各部门关于环境卫生档案管理相关情况的真实汇报,并基于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多变的新情况,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除了这些,领导还要加强对基层档案管理员工“环卫档案重要性”的培训。可通过专门的培训,让员工在思想上对环卫档案管理彻底改观,了解到其之于城市建设、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员工自身来说,要主动学习档案管理相关知识,拓展知识,提升认识,真正为城市建设服务。其次,要增强工作人员的档案服务意识。只有心有“服务”理念,员工才能将这一“服务”量化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领导可通过“服务教育”这一方式将服务渗透于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心中。

2.2加大管理资金投入,完善各类软件、硬件设施

在环境卫生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做支撑,没有了资金,环卫档案管理便成了无源之水,其作用与价值很难发挥。在硬件建设方面,资金要优先用于档案馆的建设与维护、档案柜的更新、各类办公器材的购置,尤其是计算器、计算机、扫描仪等硬件的购置与更新。在软件方面,环卫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网络支持系统的购买、人才的招聘、人才的培训,以及人才的继续教育等各个方面。明确了资金配置,如何将资金管理落到实处,确保软硬件的科学、有效发挥作用呢?一是制定完善、细致的资金投入计划,最好能做到“专款专用”。每一项的资金明细都要清楚,软件专款、硬件专款不能混合使用,最好要分开,确保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做到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专项资金可基于环境档案管理实况有所调整,确保软、硬件的及时更新。秉承“资金不得闲置,要优化配置”的原则,专项资金要收放自如,灵活多元;三是强化监督,确保资金真正到位。

2.3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完善和规范的制度对环卫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首先,建立规范化、细致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制度:一是制定档案管理信息搜集、数据整理、归档、移交、查询、借阅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办法与条例”,让工作人员依照“管理办法”与“工作细则”开展工作;二是可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制可循。环卫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员工岗位众多,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有与其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员工不可越俎代庖,要细致、准确、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档案信息搜集工作人员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信息搜集与整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为归档和调动等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完善监督激励制度,明确奖惩。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监督激励机制,工作好了要奖,工作差了应罚,这样的制度能极大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激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2.4重视工作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工作人员要提升专业素质,增强工作技能,只有这样,工作才能达到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首先对于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业务水平、文化素养、创新意识、信息化水平、敬业精神等几个方面是其在工作中的必备因素。自学能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工作领域内乃至工作岗位在新时期所应具备的新知识与新能力,以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自学还可以让员工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工作质量。其次,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信息化等培训。在新时期,环卫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接受新知识,掌握最新的工作技能以及具备信息化的工作能力,而参加培训则可以让员工在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锻炼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专业化、信息化的办公技能。

2.5加大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工作质量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走进“环境卫生档案管理”中已不再新鲜。在新时期,针对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管理者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确保档案工作与时代接轨:一是强化档案数据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档案数据的储备要做到信息化。环卫档案数据五花八门,繁多复杂,要通过现代技术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整理、归档,确保信息不遗漏。另一方面,馆藏档案资料的数字化。旧的档案资料只有纸质版,工作人员应将有用的纸质档案数据数字化,便于快速查阅,提升档案服务质量;二是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群,便于及时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在信息化影响下,领导与员工之间应建立微信工作群,以便及时发现环卫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线束语

综上所述,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从侧面凸显了环境卫生的重要价值,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环境卫生”是其生活链的最末端,它直接关系着城市的风貌,以及市民的健康生活。而环境卫生档案是城市环境卫生的真实记录,其科学化的数据,以及环境卫生管理的经验等是管理者智慧的结晶,对整个城市打造绿色、整洁、干净、和谐的整体风貌具有重要价值。新时期,城市环境卫生档案管理者应从提高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规章制度、重视技术培训、加大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高环卫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伟娜.新时期环境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5):247.

[2]郝青.城镇环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8(2):96.

[3]杨淑霞.信息环境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体会[J].办公室业务,2016(12):73.

[4]王艳娟.环卫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完善措施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6):168.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3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严格按照“户装袋、村收集、镇监管、区处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对农村与城市生活垃圾市场化覆盖面再细化。一是实现保洁、设施、转运处理全覆盖。实行“四有”即:有人收、有人清、有人运、有人管,定时间、定区域、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卫生面貌,实现保洁全覆盖;完善农村垃圾收运设备设施体系。为各村均配备了专用垃圾收集车辆、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箱,实现了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严格落实垃圾转运处理,确保垃圾不乱堆、不积存、不滞留,全区农村垃圾全部实现有效转运和无害化处理。二是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管理区域、定管理标准、定奖惩措施“六定”网格化管理机制。以镇街为单位划分12个大网格、713个小网格,每个大网格由所在镇街分管负责同志负总责,每个小网格安排执法队员、北控网格化对应管理人员具体管理,对照网格管理标准,对负责区域内乱堆乱放、小广告、垃圾乱丢等环境问题进行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落实到网格,网格管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坚持日常保洁和集中治理工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城乡清洁、洗城、大扫除、清落叶等专项治理行动和“双违”垃圾清运工作。整体提升环卫质量,顺利的通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测评和省级洁净城市复检,并被评为省级洁净城市。一是采用多组合作业模式,提高环卫质量。实行日常保洁16小时,特殊点位保洁24小时,除冬季外主次街道每日不少于6次洒水作业,垃圾不间断巡回收集和车辆定时到段收集运输制度。引入雾炮抑尘、高压冲洗、重型洗扫、压缩运输和餐厨垃圾收集等城市环卫高端设备,采取“夜间冲洗+机械洗扫”、“白天吸扫+洒水除尘+人工冲洗+快速巡回保洁+路面养护清洗”等组合作业工艺,有效控制路面尘土负荷,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环卫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开展城乡清洁行动。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和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突出问题。共出动人员1.5万人次,车辆1.7万台次,清理垃圾杂物10万吨,治理农村塘沟534处、残垣断壁174处,清运“双违”建筑垃圾41万立。三是全面启动“洗城行动”。每天出动6台道路养护车,4台水车,2台高压清洗车对市区内各主次干道、人行便道及学校景区医院、公交站点等重点路段、点位进行道路清洗工作。共出动人员1万人次,车辆0.5万台次,冲洗路面1.5亿平方米。四是全面启动大扫除活动。组织全局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卫生大整治活动,出动人员1.2万人次,车辆1万台次,清理小广告10万条,清理垃圾杂物5万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洁净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保障,为广大市民及游客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和旅游环境。五是开展集中清理落叶活动。针对秋季落叶成灾的特性,环卫局积极安排部署,迎难为上,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攻坚,抽调工人对落叶时节集中整治;调动机械化车辆配合人工作业;同时,局领导干部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深入一线参与并指导,力争完美打赢此次清落叶攻坚战。共出动人员0.5万人次,车辆0.3万台次,清运树叶0.3万车。六是开展餐厨废弃物排查摸底工作。集中开展餐饮单位的餐余垃圾排查摸底工作3次,通过排查我区日产餐余垃圾约70吨;建立餐厨废弃物信息、记录台账1000余份。

(三)克服困难,加大设备投入,狠抓项目建设。今年市环能热电有限公司停产维修,造成生活垃圾积存,为此我局积极联系,多方沟通,妥善处理了3次为期23天环能热电停产积存1万余吨生活垃圾的外运工作。一是加大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新购置垃圾桶2000个,果皮箱1000个。全部喷涂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标识;市区7座转运站、23个公厕配备了除臭设备;完成市下达的年内新建水冲公厕2座,改建水冲公厕2座的任务。二是加大对狮子园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力度。出动120车次将作业区内新产生的2000吨渗滤液运至宽城碧水源环保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委托第三方对狮子园上下游区域内水质进行检测2次,检测结果水质均符合饮用水标准;开展抑味除臭工作,每日在作业区内巡回喷洒除臭剂,共使用药剂3吨。三是粪便无害化处理厂项目运行平稳。4月正式投入运营,由环能热电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运营管理,日处理粪便量约50吨。四是扎实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建设。4月区政府通过了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征地手续办理等事宜,5月完成了项目立项工作,现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争取项目2020年投入使用;7月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由各镇分别上报一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消纳场点位,以实现工程渣土处置与渣土利用项目有效对接。现已完成牛圈子沟镇平房村大梨沟工程渣土资源循环利用设计方案。

(四)加强督导检查,提升工作效率。依据《环卫市场化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治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有力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双重督导检查。实行由环卫局考评办和北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考核办组成双重督导考核机制,全方位督导检查卫生状况。二是强化考核权重。考评办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局领导班子抽查等多种监督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北控公司清扫、保洁、清运等各项环境卫生作业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按照市场化合同规定和实际考评分数扣除相应服务费。

(五)加强管控,全力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三项制度”,对行政执法流程、执法人员信息、重大执法决定等进行网上公示及制作公示栏进行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一是加强渣土车辆及工地的管控。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进行规范化整治,严格要求建设方要做好渣土运输车辆“四个必须”:即:出入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冲洗,禁止带泥上路;必须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必须安装全密闭装置,禁止道路遗撒行为;必须持证运输。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混装现象进行严查,执法队员不定期到弃渣场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将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的车辆,立即责令整改并进行处罚。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执法大队对门店装修及“门前五包”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对违规行为实施严管重罚。同时对门店装修进行登记备案,杜绝乱堆乱倒现象的发生。执法大队接群众举报及配合各大队对600余家商铺乱堆乱倒现象进行规范,落实了“门前五包”,使市民养成良好的投放指定垃圾点的行为习惯。截止目前,执法队员处理961890及投诉事件29件;立案处罚18起,罚款金额共计9.1万元;查处建筑渣土运输车辆乱倒行为12起;要求建筑工地出入口硬化5家;环境卫生违法违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六)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其他方面工作有声有色开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在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狠下功夫,使保护环境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注重宣传作用,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洁净城市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通过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明白纸、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主题宣传,获得群众的关注和支持。先后张贴标语200条,悬挂条幅27条,发放明白纸3.2万张;注重引导带动,充分发挥老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深入社区,通过帮扶社区带动广大市民提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使环境卫生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开展活动。会同北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环卫工人节”活动,对环卫一线80名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奖励,旨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人劳动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推动我市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开展慰问。区总工会会同百姓平价大药房在暑期开展了为环卫工人“送清凉”活动,为环卫工人送上白糖、绿豆、藿香正气水、矿泉水等防暑降温慰问品,极大鼓舞了一线环卫职工的干劲儿。四是信访维稳。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做好记录,及时回复;对于每一件来信,均认真负责、专人落实,回复实事求是、客观、详实,将矛盾和问题均解决在萌芽状态中。五是安全生产。定期召开安全培训会议,要求驾驶员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在清运途中做好苫盖,不得沿途抛洒垃圾污染环境,避免垃圾中杂物掉落伤及路人或来往车辆引发事端,产生矛盾。组织安排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禁止酒后驾车,要求驾驶员做好开车前、收车后的车辆检查,保证安全行驶。确保了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六是基础设施维护。加强基础设施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与维护,提升服务质量。截止目前,共维修公厕24座、办公室4间、垃圾转运站座。七是加强固定资产管控。为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局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流程、抓好资产清查、核实、规范资产增加、使用、处置手续。八是加强渣土审批。为切实改善我区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有效解决渣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范围内建筑渣土严格管理。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已于2019年8月底全部移交行政审批局,截至8月底,共审批建筑垃圾处置量38.9384万立方米;发放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7个;装修、拆除等建筑垃圾处置备案112件;4.5吨以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登记备案103辆;12吨以上渣土运输车辆改装35辆。

二、党建工作

(一)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年初制定了《环卫局2019年度党建工作要点》,落实了党建责任清单,分工细化了领导班子成员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为强化党组、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局党组印发了《2019年度环卫局党组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存在问题,落实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做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了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真正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抓理论武装,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一是年初局党组、各党支部研究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为重点。支部通过“”等载体,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有机结合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及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今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各支部开展各类集中学计14次。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了党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动自觉。二是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共产党员”、“河北12371党员教育服务”、“河北学习”、“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学习,自主、高效完成选修、必修课程学习和在线测试。

(三)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一是认真落实《条例》和《标准》要求,规范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和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党组织建设标准化水平。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3月我局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都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问题,倾听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党员监督。三是严格执行“”制度。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等列为主要学习内容,在每月的党员、支委理论学习会上集中学习。支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支部工作;党课、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学习传达党的最新理论政策,讨论决定支部重要问题。上半年召开党员大会1次、各支部委员会议5次。四是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活动日要求,密切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环卫局2019年党员活动日计划》,将主题党日活动与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上半年联合社区、扶贫村共同开展了“新春送暖”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每月1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密切了党群关系。五是支部按时足额收缴党费,上半年环卫局69名党员,共交纳党费11737.02元。

(四)扎实开展党建文化建设。我局进一步整合政治理论学习宣传、脱贫攻坚、文明创建、政务党务公开、机关效能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局机关宣传栏、公开栏、党员活动室进行了重新规整再升级。建立了高标准化党建活动室,配齐了书桌、书柜等设施和党建系列刊物,做到相关制度上墙,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机关党建文化氛围,全员参与到局机关文明创建、脱贫攻坚、机关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激活环卫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

(五)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在区委第八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环卫局主题教育工作全面启动,9月12日下午,我局召开了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调查研究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了领导班子研讨交流会、学习调研、讲党课、找差距、检视问题。制定了检视反思和整改落实工作方案,以实际行动推进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全局上下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严肃了态度,提振了精神,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经受了一次思想政治洗礼。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规定篇目及对河北、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做好学习笔记的基础上,每名党员结合自身工作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二是进一步夯实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了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从严之风,在工作落实上树立了从紧从快办实事、办好事的意识,工作效能、办事效率极大提高。三是强化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主题教育中,局领导班子对担当精神不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明确表示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最大担当,真正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在逆境当中攻坚克难,把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是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下,主题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2020年工作谋划

2020年,环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发扬团结、拼搏、奉献的环卫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敢于担当、勤于务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提升市场化作业水平,抓住用好专项资金,提升环卫设施和装备水平,盯紧文明城创建目标,打造靓丽环境新格局。

(一)继续加强环境卫生监管。针对环卫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杜绝遗漏、不留死角,保障市场化稳步运行。

(二)继续加强对卫生作业的考评力度。要求局考评办、环卫各中队加强日常巡查和考评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清理,清理不及时的按要求扣除考评分值。

(三)巩固成果,持续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以创建洁净城市成果为保障,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民生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努力工作,大力推进环境卫生作业精细化。

(四)创新机制,持续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加大重点部位整治力度,不断创新环境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强化环境卫生日常管理,针对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五)倡导垃圾分类,持续提升城市品位。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有效资源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全力提升环境卫生服务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贡献,也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4

关键词:科技;环卫车辆;管理维修

引言

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环境问题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作为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工具——环卫车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能够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环卫车辆的管理维修能力,环卫车辆的工作效率必将得到提升。

1科技成果对提升环卫车辆维修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环卫车辆作为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工具,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提升环卫车辆的科技水平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当下,将各种成果与环卫车辆结合起来,将有利于提升环卫车辆的性能,降低环卫车辆的维修成本,从各个方面提升整个城市环卫系统的工作效率。

2当前环卫车辆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尚未规范

当前我国环卫车辆的管理机制尚未规范,我国环卫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维修不及时、使用频率过高等现象。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城市面积较大、人口众多,每一辆环卫车的工作任务较重,经常会出现环卫车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在节假日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没有科学合理的登记制度就无法得知车辆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检查,这就使得对车辆的管理失去了科学依据[1]。另外,由于管理机制的不规范,偶尔会出现一些环卫车辆一整天都没有任务,另一部分环卫车辆却超负荷工作的现象,这也会给车辆的维修管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2机械化水平低

我国当前投入的大部分清洁车辆机械化水平较低,在多数城市最常见的清洁方式是人工清理,而人工清理最常用的是三轮车,这种清洁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且清洁效果较差,无法起到彻底清除城市垃圾的作用。在一些特殊的季节,不提升环卫车辆的机械化水平甚至可能导致城市交通的瘫痪,如在北方地区下暴雪的时节,如果不使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除雪车进行除雪,必将影响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2]。还有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城市,如北京,沙尘暴来临时北京市的受灾范围较大,不提升环卫车辆的机械化水平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沙尘,沙尘的滞留必将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此看来,提升环卫车辆的机械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2.3环卫车辆使用不当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是环卫车辆使用不当的根本原因。部分地区的环卫部门没有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审核,最终导致实际工作中环卫车辆无法定期维修与养护。且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低,在车辆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发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这就导致环卫车辆在出故障时无法得到维修。除此之外,工作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经常会在工作中制造巨大的噪音,这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环卫工人的良好形象。

3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维修与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3.1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对环卫车辆的管理必须与环卫车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对环卫车辆运行过程的管理上,企业可以运用现代信息系统,对环卫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一旦出现使用频率过高的车辆,企业应当立即对车辆进行维修检查,在维修过程中,企业应当针对车辆的不同性能对各种车辆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在环卫车辆中装入与监督车辆性能有关的监视系统,一旦车辆出现某项指标超标的问题,企业应当及时调用其它车辆。这不但有利于维持整个环卫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有利于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谓一举两得[3]。

3.2提升机械化水平

要提升环卫车辆的机械化水平,首先要对城市的卫生情况进行调研,考察城市在卫生方面的真实需求,然后再确定要引入什么样的机械化设备进行使用。如在一些冬季较长的城市,一旦到了冬天,往往会出现积雪的现象,企业可以根据城市的这一特点引进更多的扫雪车;再如一些雾霾现象较为严重的城市,企业应当引进更多的洒水车备用。另外,针对不同的作业环节,企业应当引入不同的作业设备。如执行粪便收运任务的车辆,企业应当注重机械化设备防止垃圾气味外溢的能力;执行道路作业任务的车辆,企业应当关注机械化设备与道路的适配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还应当关注机械化设备的各项设计,选用的车辆应当突出人性化的特点,给操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3.3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操作人员的素质

机械化设备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人员无法正确操作机械化设备,那么设备就无法完全发挥其效用。为了使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符合高科技时代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课程,不断提升环卫人员的实操能力,在这一方面,企业可以借鉴一些外国企业的培训经验,引进外企的培训模式,利用好外企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培训的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环卫工作方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开讲座或交流会,对员工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解答。企业还可以以网络视频为媒介开展技能交流沙龙,鼓励不同地区的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3.4对重要的系统进行专业化的维护

环卫车辆中较为重要的系统是燃料系统。燃料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汽化器,汽化器中具有许多很小的汽油孔和空气孔,进入量孔中的最小粒屑会引起汽油供应的全部中断。因此,在对这些部分进行维护时,绝对不能使灰尘、污垢、水分混到燃油中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环卫车辆专用的清洁设备已逐渐投入使用,企业不妨引进这些设备,提升环卫车辆的维护质量。

4结束语

我国企业还在不断尝试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环卫车辆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需要勇气和毅力,每个参与创新的人都应当有信心、有耐心,为科技与环卫工作的不断融合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珂.环卫车辆提升机构的虚拟样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4-15.

[2]伍丽娜.环卫车辆发展趋向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4):34.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大数据;环境管理;转型

在开展环境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数据,其中主要包括环境质量问题数据以及污染源数据问题,应用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能够促使相关部门更加及时地收集、整理、处理与存储相关数据,保障环境管理工作的水平,为环境管理工作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环境管理的含义

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是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而所谓的处理并不是完全的禁止,而是将污染物的含量通过最有效的手段调节降到最低。目前在我国关于环境管理的研究并没有十分深入,对于环境的治理仍然停留在简单地减少污染物、杜绝污染源层面上。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环境治理工作水平,就目前而言,通常从3个角度去进行环境工作的管理:生态环境、绿化环境、大气环境。环境管理需要处理的不仅仅只有污染源,还应当优化生活环境。

2我国环境管理现状

2.1环境建设管理意识缺乏。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出现严重污染的主要因素[1]。环境保护意识是民众在生活中异常缺乏的、屡禁不止的乱扔垃圾现象,随意倾倒的废水、污水,大肆使用非环保塑料制品,以及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大肆破坏开采的自然资源,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的主要因素,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国人民对于环境管理意识的缺乏。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人口增长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方面会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这也使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环境建设管理理念去解决这一问题。当下,我国国民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民众的文化素质程度与城市发展的速度有明显的偏差,政府环保部门也没有完善的系统化环保管理制度,这都是环保管理工作主观意识缺乏的侧面体现。

2.2环境管理专业性人才缺失。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环保意识也在我国民众心中开始扎根,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深入研究与了解环境管理[2]。在我国很多地区,即便有相关的环境污染治理部门的成立,但是在管理以及实际操作方面还有很严重的欠缺。要将环境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是我国目前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尤为稀少,我国对于环保人才的需求难以被满足。同时,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真正与环保相关的专业很少,很难培养出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性专业人才。而且就环境相关人才的就业情况来说,并不是十分乐观,社会中并没有提供给这些专业人才良好的发展空间,于是有大量的人才选择转行,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使用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环境是一项需要较高技术素养的专业,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对于附加值高以及技术含量高的环保产品进行研发,但是鉴于环境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对于技术性产品的研发,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对造价以及财会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保证更好地完成环境管理工作。

2.3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欠缺。建设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工作人员在这个体系中并没有太多的实践工作要求,只需要大体地将特定的数据进行描述或是范围限定,没有什么操作难度,更没有针对性,所以就会出现在实际工作中目的性严重缺乏的现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问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并不是想着怎么解决,而是选择逃避,环境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3]。

3生态环境大数据助力环境管理转型的策略

3.1生态环境大数据的信息聚合。环境保护系统中有多个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因此导致各个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不尽相同,生态环境数据多元化是环境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特征[4]。现阶段,每个工作部门采用的数据采集技术五花八门,其对环境数据的编码标准也不尽相同,无法及时地共享和对接所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使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下局面作出改变的重要举措,高度整合分散的数据信息,提供可靠的数据源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生态环境大数据能够更加快速地采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原有对于环境的要求,实现跨部门的信息数据整合。在利用生态环境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保障各个部门工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其他部门工作的协同,针对气象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的数据信息对环保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聚合化的信息数据发展趋势能够从内部解决环境管理数据复杂、繁杂的问题,充分保障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利用效率。

3.2建立环境管理新要求。作为当下推动环境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意义重大。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更多人片面地以为大数据的建设需要互联网的支持,简单地将其认为是一项新技术。但是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立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思维上问题,利用生态环境大数据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问题不在技术上,而是在于管理理念。大数据形成发展的必要就是数据上的思维方式,要充分参照当下已经形成的环境管理方式对数据管理方式进行考量。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更加高效地整合数据资源,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保障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得以流通,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保障环境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引导环境管理工作向着高效化转型。

4结语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6

【关键词】微时代环境;高校教育管理;影响;对策措施

微时代生活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内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生活背景可谓相差天壤之别。微时代即微文化时代,基于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如微信、微博等共享平台建设进行的时代,在此环境下人人都不需要见面便可以千里传音,通过微信QQ等通讯工具便可实时交流。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无需“跋山涉水”跑去图书馆看书借书,用手指动动手机,便可以随心所欲想看哪本看哪本。但真是微文化时代的熏染,使得人们日渐变得懒惰,外卖和淘宝等无一不简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在高校管理学生层面微文化时代给予了高校管理工作更大的挑战。

1微时代背景带给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1.1使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艰难

“微文化”背景有利亦有弊,其特点具有开放性,不再以传统较为束缚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展开,但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管理工作者无法及时筛选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特别是关于违法、上当受骗的消息,要是再不更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失去管理学生的先机。当前正是因为微时代下存在各种各样的网络通讯工具和网络消息推送软件,使得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外界的消息,然而这些消息的观点是否正确不得而知,若是接触到的思想有弊端将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1.2建设班风学风更加困难

基于微时代背景,建立良好的班级学风是每所高校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当学生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环境便会非常迅速融入班级集体,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以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成绩,因此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非常重要。在微文化社会背景下,社会最不缺的就是高材生,社会上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但是由于微文化环境带给班级学风建设的困难程度使得高校无法保障高质量学生的培养,偶尔。故而,对于大多数高校管理工作来讲,只有选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受到网络分心的情况下集中学生学习力度,不被网络娱乐动态所影响,具体工作如何展开有待以下讨论。

2基于微时代背景如何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分析

2.1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长并不短暂,目前许多年龄较长的教师在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上难免有些难度,因此,多数教学模式还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事实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都太过单调,例如进行计算机教学利用满堂灌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提高的,计算机上机最重要的是操作,因为单凭教师演练无法让学生获得实际经验,更无法发现自己在计算机哪方面不足,例如在学习ps图像处理技术中,通过实际操作根本无法深刻记住各个功能该如何使用,那么效率没有得到提升,因为展开课堂质量并没得到保障。所以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非常急迫,可谓学生之灵丹妙药,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在微时代信息爆炸环境下影响到自己正确的三观发展。那么教育管理工作者可通过进行案例推动法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讲解时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要害,杜绝不良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通过案例教学的有效作用表现为:学生可通过将案例内容联想到自己身上的方式,进而预知可能发生的事件,以此打压学生的不良观念。

2.2提高教学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不管是那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论是在技术的储备方面还是教育者的综合能力素养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能够带给学生高校学习环境的能力,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如今,大家都认为非常现实的微时代环境,大多数情况只有通过高薪聘请的方式才能引进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当前有许多高校在录用老师时提出的要求较高,且通常薪资与共作要求不相符,故而想要引入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必要的成本取舍需要仔细斟酌,切勿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保证教学资源和一切教学设备全面完善,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力全面在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微文化背景下才有高校的长久发展的立足之根本。

2.3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基于微时代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即学生对自己学习定位的标准,目前,存在大量的学生对自我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由于当前教育方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多数较为混沌,缺乏学习主动性。基于此,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十分重大,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价值,找准学习方向才能带有目的性的听课,如此也会取得更加效果。

3结语

根据本文上述观念,伴随着互联网各种平台技术的开发,将人们传统生活逐渐推翻,来到只需动动手机就可以“游走天下”的“微时代”,人们在享受着微时代带给自己的便捷时也陷入了微时代的危害中,例如成为手机奴、手机控等,手机每天24小时不离身、一有空闲立马掏出手机等现象无处不在发生,尤其在课余时间较为丰富的高校学生身上表现更为剧烈,所以高校在此环节中需要给予更大的关注度,减少微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长贵,刘戎.“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应变举措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7):48-50.

[2]彭焕英.“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57-59.

[3]柯蒂斯小邦克.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焦建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韩丹丹.“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44):124-125.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7

关键词:高职学生;微观生态;健康心理环境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机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又导致环境发生改变。心理学家考夫卡曾提出环境可分为:现实的地理环境和个人意想中的行为环境,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心理学家勒温也曾提出动力场理论,认为心理环境由于人的需求使生活空间产生动力,环境的作用和对人们行为影响取决于个人对环境的认知。其在《心理生态学》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揭示了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至此心理研究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研究影响心理的诸多变量。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被引入人的心理健康,提倡在解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注重其他因素的作用,主张用联系、发展、整体以及人文的态度看待心理健康问题。生态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生态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一、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环境的概念

心理学家布郎芬布伦纳提出生物生态模型理论,认为微系统是能对人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是处于包括学校、同伴、家庭和网络这些特定环境中的个体的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研究的重点从宏观环境逐步转向中观环境,又转向微观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也开始由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国内外学者并未明确提出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环境这一概念,但已经开始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证心理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不断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提倡在解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注重其他因素的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汪晓萍的《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将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系统分为内部、外部、中介三大子系统,这三大子系统分别由不同的生态因子构成。秦晓利在《面向生活世界的心理探索-生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提出了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主张,她认为生态心理学包括生态世界观、生态心灵观、生态人性观与生态心理学方法论,对于理解生态心理学的精神实质并指导生态系统构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是指个体由生理和心理因子有机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完整并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内部循环心理组织。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组织系统,它具有完整的、独立的结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它包括生理、认知、动机与情绪、行为反应、心理弹性等因素因子。内部机制按照信息流通维护动态平衡的原则运行,进行有效地自我循环,处理自我与知觉环境的关系,依靠主观能动性作用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防御和新陈代谢,维护心理动态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外部机制是与环境相互作用,处理自我与外界真实环境的关系,外部动因起主导作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能量传递,以保持心理动态平衡,让内心环境处于健康的状态。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的标准

受高等教育招生的条件制约,高职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而被动选择,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挫折,而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更加加剧了高职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国内现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自卑、消极悲观和迷茫等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困难等现象。由于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强迫、抑郁、恐惧、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引起的负面新闻报导屡见不鲜。高职学生心理的特点要求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时要做到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既要符合他们个体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现代化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根本要求。生态观的心理健康观点认为:个体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到知、情、意、行的协调与统一,身心关系、个体与社会关系要和谐一致,能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保持持续稳定地动态平衡。朱琼在《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标准》一文中提出:“应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的标准既要遵循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又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能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既能承认自己的能力,又能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自我调节———懂得内省,能正确、及时地处理挫折和冲突,善于平衡自己身心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达到平衡、协调、一致;积极进取———心理开放性好,有幸福感,乐于接纳别人和社会,积极融入现实环境,乐观生活,使自己获得一定成就感;有责任心———愿意承担家庭、社会、学校等赋予自己的使命,对于自己做的任何不管对的、错的事,都能勇于承担责任;具有一定创造性———能保证自己心理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生理健康、人格完整、心理状态积极,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身心关系平衡,欲望适度,自我与社会环境平衡,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努力实现自我———自我与社会环境关系平衡,努力实现自我发展,敢于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能担付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环境的有机构成

近年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相关心理课程的设置,还是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很多忽视了学校心理工作的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总是学生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被动的参与;忽视健康目标的动态性,多为补救性教育和治疗,使其发展性比较差;轻视了健康心理环境因素的营造,健康心理工作主题单一并且出现生态系统的断层。心理健康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微观环境包括了对心理产生直接影响的身心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它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形态得以体现,四种形态相互交融,互相渗透,共同作用,在宏观环境影响下,通过微观生态系统扩大学生心理的开放性、增强心理的能动性、提高个体心理与环境的互动性,在“生理-心理-环境”的微观系统中,发挥生理、认知、情绪与动机、心理弹性和行为反应等各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构成相对独立,又相对完整的微观生态系统。

四、高职学生微观生态心理环境的构建

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自我认知能力欠缺、宽容心不够、良好学习习惯缺乏、人际关系冲突较多以及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等现状。根据我国高职学生的人格特点,要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构建能增强个人自我防御、自我调节和自我治疗,并能保持心理动态平衡的科学体系,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训练他们坚强的意志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等。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利用日益完善的校园网络,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档案,通过计算机进行自我测评,将统计分析结果自我分类,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测评结果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认识自我存在问题,进而进行原因分析、环境分析、自我完善目标、制定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形成合理的自我完善行动方案,并能对照分析,及时了解自我心理变化发展的动态的信息系统,实现自我管理。

(二)建立系统观的心理训练课程。知、情、意、行是人心理的基本构成。助人自助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建立系统的训练课程,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方式,客观认识自我,进行归因以反观自心而重塑自我;帮助学生学会对情绪的自我管理训练,使他们能自行疏导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情绪能进行客观的认识、正确的评价、及时的控制、主动的调节、合理的表达,保持自我情绪的稳定和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动机管理训练,学会控制消极动机,纠正不良的动机需要和认知观念,学会取舍,学会理性选择;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弹性,使他们正确的认识压力和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复原力,增进心理防护能力和心理自我修复机能,提高养成积极行为反应方式的能力。

(三)建立系统观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通过个体周围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同学、亲戚等社会关系的系统作用,提供物质上尤其是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减轻学生心理应激压力、缓解个体精神紧张状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高职学生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学会主动结交朋友,保持家庭关系的稳定、朋辈关系的融洽,师生关系的和谐,并能积极合理地利用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的资源。

(四)建立校园文化对微观心理环境的支撑。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起着无声胜有声的熏陶、暗示和感染作用,人离不开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学生离不开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以它巨大的形象给人以强制性的感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举办大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或专业技能竞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获得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采取学生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能力框架、形成知识体系、重构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要精讲多练,以“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实践方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要建设以能力培养、内容驱动的生产性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对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那么外部环境也包括良好的实践、实习单位或实训基地。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都说明我们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学生是祖国的栋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任重道远。微观生态系统下健康心理环境的构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具实际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闫志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

[4]罗晓轲.论校园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8.

[5]郭萌萌.从整体环境构建和谐心理: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7.

[6]郭婉茹.生态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6.

环卫卫生管理范文8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8]。#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