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例6篇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四川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18个市以及阿坝、甘孜、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相应的大区数据则以全国的数据来表示。三次产业的总体分析利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来表示,同时选取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24个主要工业部门以及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14个主要服务业部门分别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14个主要服务业部门部分省级层面、国家层面的经济总产值数据存在缺失,故用就业总人数来进行替代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把考察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视作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并以考察区域所在的大区或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将考察区域某一时间段内的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分解为三个独立的变量,以揭示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考察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的强弱,找出考察区域具有相对优势或劣势的产业部门,为未来考察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二、三次产业的总体分析

近年来,四川省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与2005年相比,2011年四川省GDP总量为21026.68亿元,增长了184.72%,人均GDP为26147元/人,增长了188.60%。其中,2011年第一产业实现产值2983.45亿元,增长了101.43%;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1027.94亿元,增长了259.54%,是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第三产业实现产值7015.29亿元,增长了147.30%。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看,2005-2011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特征。其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则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四川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1年四川省的GDP增量(Gij)为13641.58亿元,相比按全国规模水平计算出的理论增量(Nij)11498.47亿元,多出了2143.11亿元。说明2005—2011年,四川省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是远大于全国水平的。至于结构偏离状况和竞争力偏离状况,一方面,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四川省总体结构偏离分量Pij=-267.340,这意味着,除第一产业外,相对于全国而言,四川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有结构性劣势;另一方面,从竞争力偏离分量来看,四川省总体竞争力偏离分量Dij=2410.45>0,仅有第二产业Pi2=3310.23>0,说明虽然四川省的产业整体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带动实现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劣势明显。

三、主要工业部门优劣势行业分析

(一)优势行业分析

优势行业是行业总偏离量(P+D)ij>0,同时竞争力分量Dij>0的行业[1]。按此标准,四川省24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优势行业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饮料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16个行业。在优势行业中,仅有饮料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总偏离量超过千亿,分别为1324.55亿元、1068.8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紧随其后,总偏离量为928.32亿元,优势较为明显;其余行业的总偏离量均低于500亿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金属制品业等8个行业的总偏离量均小于200亿元,仅具备微弱的优势。

(二)劣势行业分析

劣势行业是行业总偏离量(P+D)ij

四、主要服务业部门优劣势行业分析

按照前文的标准,仅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符合优势行业的标准,尽管如此,无论是从总偏离量还是竞争力分量来讲,优势都不大。

劣势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6个行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6个行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均不大,说明有进一步提升和赶超的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围绕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林竹、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促进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区、川西北高原区等五大农业区域的发展,创建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冷链物流、水利水电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搭建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和良机“五良”配套工程建设;第四,加强现代农业人才梯队建设,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二)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应借助于全省发展“7+3”产业的契机,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巩固饮料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建设,重点发展肉制品、粮油制品、烟草、软饮料、果蔬制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加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现代中药、钒钛钢铁、能源电力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2]。二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等传统产业。

(三)积极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目前,四川省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因此,应积极提升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创新服务业的类型和模式。一是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技与研发设计服务业、商业会展业等生产业。二是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健康与体育服务业等生活业。三是积极培育节能与环境服务、文化与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

参考文献:

[1]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

[2]孙超英,刘博,陶磊.“后金融危机时期”成都区域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研究[J].西南金融,2010(12)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人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2-0086-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研究”(编号:07SYB012)

作者简介:李继红(1966-),女,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41;杨风(1972-),男,博士,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山东 济南 250022

人口、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大致可以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1](P.10)研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人口发展既有数量的发展变化,也有质量的发展和飞跃,还包括人口结构的运动和变化。[2](P.16)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方面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27%;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缩减至124.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1.27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为266.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3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1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11.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0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12%。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3.86%提高到2010年的4.31%,居全国第六位。2000-201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5.97万,增长了19.2%,年均递增1.77%。

(二)人口素质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68%,比四普时的29.00%增长了7.6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水平的占8.97%,比四普时的9.95%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具有中专、大专、本科教育水平的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依次为2.21%、0.84%和0.44%,分别比四普时增加了1.09、0.54、0.20个百分点。由此来看,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文盲、半文盲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10.86%,而少数民族人口的同类指标高达41.47%。四川少数民族中,超过或接近全省小学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2.41%)的只有回族和羌族,其中回族为83.18%,羌族为79.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苗族、藏族、彝族,其中苗族的同类指标为73.98%,藏族的为47.34%,彝族的为44.55%。另外,四川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教育水平的为7.6人,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只有回族(29.5人),而苗族(5.7人),羌族(4.2人),藏族(2.4人),彝族(1.4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总之,虽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各少数民族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三)人口结构方面

1.人口年龄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0-14岁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2%,年龄中位数为24.40,老少比为13.95%,前三项指标表明,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已进入成年型,老少比还处于年轻型。

2.人口产业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高达90.50%,比全省及汉族人口分别高出12.89和13.63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79%,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6.91和7.29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7.71%,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5.98和6.34个百分点。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由此即可窥见一斑。

3.人口城乡结构方面

城市化是衡量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指标。鉴于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水平为代表。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城市化发展

注:本图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率;(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曲线交点以前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交点以后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主要生活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给民族地区带来充裕劳动力的同时,由于增速过快,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锐减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人均耕地的变动如图2所示。

图2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人均耕地变动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的人均耕地都在不断减少,但其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均耕地由1978年的1.64亩降到2008年的1.10亩,年均减少0.017亩,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12亩)。

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

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当人口数量的增减与环境的变动相一致时,会有利于环境的利用和生态的保护;反之,当人口增减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动相悖时,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民族地区的耕地不但贫瘠、分散,而且大多位于山高坡陡之处。据统计,阿坝州20°以上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甘孜州高山峡谷区25°的坡耕地占47%,凉山州达到63%,大渡河流域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达到70%以上。粗放式的耕作模式,特别是毁林(草)开荒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水土流失加剧。仅1975-1986年,水土流失面积就扩大了3.1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5%。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的阿坝州,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26860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流失量达1.4亿吨。[3]由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均在1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单产减少,为增加总产量,势必进一步增加开垦面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1995年民族地区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0.46%,近年来一直处于徘徊阶段。尽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以吸收更多从业人员,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致使就业压力增大。

(二)人口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原四川省人事厅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三州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总量1131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5494人,经营管理人才17635人,与近年来三州地区人才总量的历史数据相比,基本上稳定不变。2007年当年三州地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共计流入8583人,流出7708人,年净流入仅有875人。

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引进困难、流失严重。以医护人员为例,甘孜州基层医院八成以上是中专毕业,道孚、炉霍、甘孜县级医院医学本科毕业的分别有4人、2人、1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短缺严重,30%的乡镇卫生院仅有2人以下,甘孜州乡镇一人一院的有34个。

农村人口素质较低制约了其非农化步伐。据调查,2005年,三州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仅有17.8%,各州差异较大,阿坝州比例最高(21.9%),甘孜州最低(11.3%)。

尽管民族地区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但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3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36.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人口城市化滞后的消极效应

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不仅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城市化就是“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4](P.470)列宁指出:“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5](P.192)人口城市化不仅有益于提高居民的素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自然也会推动人口城市化步伐。据有关专家对西部地区1978~1999年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西部非农人口比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加690元。然而,1978~2007年,四川民族自治区城市化率仅仅增长了1.3个百分点。

三、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

“单一的因素解释不了不发达;单一的政策与战略也无法启动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6](P.15),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问题错综复杂,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口现代化。所谓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人口现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增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质量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协调关系。[2](P.164-165)具体到四川少数民族人口来说,其发展路径主要包括:

(一)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如果不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将很难摆脱“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也就不可能实现民族的繁荣与进步,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至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实现人口数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需要:

1.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

自2006年始,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这是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四川省根据政策规定,对民族地区政策允许生育三个孩子而自愿少生一个孩子,并采取了可靠长效节育措施的夫妇,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和优待,帮助项目户发展经济,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2006年,全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及乐山峨边、马边两县共有12000户群众获得奖励,兑现奖励资金3600万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2.加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

新型生育文化以文明、科学、先进的婚育理念为核心,通过大力宣传,让新型生育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人们旧的、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现代的生育理念。

3.强化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服务、生殖保健、规划统计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培训,从而提高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二)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表现在知识、信息、教育、科技、体制等领域。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为实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现代化,我们需要:

1.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在新的经济秩序下,谁在教育方面投资多,谁的竞争力就强。”[7](P.311)为促进民族地区的“两基”攻坚,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决定用10年时间,每年投入3亿元共30亿元资金,助推民族地区完成“两基”任务,从此拉开了四川“两基”攻坚的序幕。5年来,两个“计划”(即“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已经投入资金21亿元,相当于实施前30多年的总和。[8]2007年,民族地区终于整体实现了“两基”。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素质。列宁指出:“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造成人口的流动,就不可能有人口的发展。”[9](P.216)农民外出做非农业的零工对提高其素质大有裨益,因为人口流动把农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中拉出来,使其卷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漩涡中”,因此,有利于提高外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9](P.527)俞宪忠教授指出:“发展需要流动,流动是发展的根本路径……”[10](P.223)为此,民族地区需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非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人口城市化

为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我们需要:

1.逐步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管理体制,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果说,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城市化“量”的增长;那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则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城市化“质”的改进。在目前城市化动力“推-拉”失衡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化拉力。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城市从业人员的主要渠道。民族地区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金融保险的同时,应积极培育扶持旅游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 田雪原文集[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2]吴忠观. 人口科学辞典[Z].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双虎. 节水型社会须从“源头”构建[N]. 科学时报,2006-03-31.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 列宁. 列宁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吉利斯. 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佑新. 社会发展[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 刘大江. “两基”攻坚为四川民族地区托起“明天的太阳”[EB/OL].[2008-01-25] (2012-2-29).sc.省略/content/2008-01/25/content_12321750.htm.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3

同志们:

根据集团党委要求,按照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今天我们召开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一次学习会,主要学习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精神、中国共产党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决议以及张三书记近期讲话。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项议程,集体学习。

1.集体学习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请观看视频;

2.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精神,请观看视频;

3.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决议,由我领学;

4.集体学习张三书记在A股份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请XX同志领学。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议程,交流学习体会。(每人1-2分钟)

下面,我们进行第三项议程,由我代表公司党委讲几点工作意见。

第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四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李克强总理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公司上下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形势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大政方针上来,落实好“六稳”工作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将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公司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中,全面落实“创新+”战略,做精XX等核心优势业务,加快拓展区块链金融、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兴业务 ,打好降杠杆、防风险攻坚战,更好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建设和守护好数字中国。

第二,关于全面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精神。

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切实拿出真招实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一项一项抓好,把我们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能。要持之以恒抓好主题教育查摆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整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整改承诺一条一条得到兑现,真正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按照上级要求,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总结。要把总结工作与持续抓好理论武装、深化整改落实、搞好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第三,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决议。

中国共产党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写好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精神XX篇章的“施工图”。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决议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精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公司实际和岗位职责开展工作;要树立奋斗意识,顺应新时展要求,瞄准建设和守护数字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工作,担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与使命;要增强工作原动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干部员工锤炼优良作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强化制度意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做到依规办事。

第四,关于张三书记在A股份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张三书记在讲话中立足于A股份、着眼于集团全局特别是科技投资板块,提出了抓政治谋发展,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抓战略促创新,全力以赴把科技投资板块做大做强;抓班子带队伍,率先发力打造驱动发展的引擎;抓党建强作风,毫不动摇把主体责任扛稳压实;抓思想振精神,舍我其谁地把责任扛在肩上的工作要求。我们要按照“五抓”要求,聚焦“创新+”战略,健全完善“政治、环保、生产、人员”四大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建与经营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既规范工作,又促进生产经营。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四川省 碳排放 产业结构 关联度

一、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比翼齐飞,同时,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对1978~2011年四川省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做系统的分析。

图1-1显示了四川省1978~2011年间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从图中产业结构变化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总体上,四川省产业结构呈现是“第一产业减、第二产业增、第三产业先增后减”的态势:四川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4.5%下降到2011年的14.2%;第二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呈现的是稳步增长的状态,由1978年的35.5%上升到2011年的52.4%;第三产业走势有点小曲折,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慢慢降低”的这样一种趋势,由1978年的20%攀升到2003年的41%,又由2003年的41%缓慢降低到2011年的33.4%。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部门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上,内部行业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碳排放总量的大小以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图2-1和图2-2分别给出了四川省2005-2011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消费结构。

从上图2-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一个趋势。其中:煤类能源的消费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状态;石油类能源和天然气能源换算成标准煤量后的消费量变化幅度比较小,一直处于大致重合趋势。

从上图2-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四川省2005-2011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呈现出开始三年下降,后上升两年,后有下降的趋势,表中显示,虽然其最近两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在下降,但其比重仍然占很大,最近7年,每年消费比重都在60%以上。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这几年的走势状态是一直在缓慢增加,图中显示出,2011年的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是最近七年比重最大的。天然气能源的消费比重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然后又缓慢增加的趋势,大致都在13%以上的水平,不过最近2年比重增加比较快,并且2011年较2010年比重有明显下降。因此,总体来看,四川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类为主。天然气和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综合起来在逐年加大。

以下将以四川三次产业碳排放量为依据,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

第五、排关联序

由前面关联度的计算得出:R2>R1>R3。这样的关联序说明:第二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小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要想减少碳排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采取措施的主攻方向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第二产业,由于其具有高碳排放的特点,务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其作为重点优化和调整对象。

[参考文献]

[1]李健,徐海成.技术进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4)

[2]李金华.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的若干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7(10)

[3]傅道忠.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 23 (6)

[4]李国璋,魏梅.国外产业结构转型理论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 (11)

[5]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

[6]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学研究,2010 (4).

[7]刘彦随,彭留英.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8(4)

[8]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

[9]屈大磊,王雨.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关注政府,2007(20)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民国;瑶民数;分布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110-010

关于瑶人分布的研究一般都以某个朝代为中心,论述当时瑶人在相关地区的分布情况,例如:李默的《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明代广东瑶族的分布》及吴永章的《清代广西瑶族分布述略》等。而民国时期瑶民分布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仅有的《广西通志·民族志》也只罗列广西少数民族的总量及其比例的增减,并未论述各地瑶民分布的情况,而且缺乏对数据的考证。本文从民国前期官方和学者难以调查各地瑶民的情况出发,再分析人们如何摆脱1934年对瑶民分布的局限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四个民国后期的统计资料,选取较为可信的《广西统计年报》瑶民数及刘介调整的瑶民数,并用均值还原的方法复原各区县的瑶民数,以求证于方家。

一、调查的难度

在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记载各地瑶民聚落分布情况后,广西地区一直缺少全省瑶民分布的资料。直到1933年,广西省教育厅才开始调查各地苗瑶族的社会状况。这期间,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官方及相关学者,具体原因有两点:

首先,多数瑶民都生活在各县的偏远山区。例如:吴彦文认为瑶、苗等群体:“大都在深山穷谷,从地理环境说,那儿有的是峻极于天的岗峦,崎岖蜿蜒的鸟道。邃密的林菁,逼人的岚瘴。”与吴彦文类似,莫一庸和张先辰也是从瑶民所处环境去认识他们。而王泽民更具体地提到瑶民受制于山地环境,他们:“除了买卖东西之外,轻易不到山外边来……侄子是常常住在徭山里的”。他们主要分布在相关县的山区:“比较著称者,如桂平、平南、蒙山、修仁、荔浦、象县、武宣七县问的大藤山,三江、龙胜、罗城、融县、西隆、都安、凌云、南丹、东兰、平治、宜山、忻城、隆山、镇结、贺县、兴安、全县、义宁等县山地。”总体而言,这些人群最明显特征就是僻处山区,且受制于闭塞环境的落后群体。正因为如此,陈正祥将未同化的瑶、苗、僮等统称为山地居民。

其次,民国前期,广西政局长期不稳定,缺乏有组织的调查机构。这些山地居民遍布广西数十县,任何个人或学术团体都难以完成全省的调查。有感于此,1930年闭元璋曾断言:“关于蛮族的人口,向来没有真确的统计,欲知道他们的确实数目这是不可能的。”后来,1936年周瑞荃还认为:“去调查瑶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散居于各边界处的山地上面”。甚至,杨永凡明确提到:“散布在广西境内的原始民族:包括苗瑶侗僮,分布的地区占几县,及人口总数几多,向来(1932年以前)不曾有过可靠的统计”。因此,一方面,瑶民居住在偏远山区,调查的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官方没有相应的调查机构。

二、局限的认识

在广西政局稳定之前,全省瑶民总量都为简单的调查和估计。从1933年起,教育厅为发展苗瑶民的教育,才开始调查各县苗瑶族的社会状况。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教育厅共收到四十四县汇报的苗瑶族情况,接着在当年就将有些县的调查结果公布于《广西教育行政月刊》。例如:忻城、昭平、镇边、百寿、三江、凤山、融县、苍梧、象县、全县、恩阳、兴安、罗城等县。随后,统计局还根据这次调查推测全省约有5万瑶民散布于三十四县,其中2.5万瑶民聚集在大瑶山。此后,这个估计一直都被官方和诸多学者引用。本节将论述官方和学者如何逐渐摆脱这些局限认识:即瑶民聚居大瑶山、瑶民散布三十余县及全省约有5万瑶民等。

(一)并非聚居大瑶山

在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将浔州府、平乐府及柳州府交界的统治空白区标记为瑶山(即大瑶山)后,官方和诸多学者都认为广西瑶民主要分布在大瑶山地区。正如刘介所言:“此(瑶)族在吾桂省,以历史言之,较各族为最古。其散播地点,几乎遍于省境……大藤瑶尤为瑶族之大本营”。而官方组织的广西省农村调查,也提到:“中部一大方块(大瑶山)则为瑶民之居住地,遍地皆山,至今犹未划分区界”。甚至,1932年《广西公路路线图》称此处为“群瑶地方”。

当时研究者普遍认为瑶民最多的地区为大瑶山,不过各自对当地的瑶民数说法不一。例如:闭元璋认为:“据最近的估计,居于桂平北境之瑶山者约有瑶人六七千人。”庞新民在参加瑶山调查后,估计当地有万余瑶民。唐兆民在深入瑶山调查后,认为全山约有一万七千多瑶民。钟济新在《广西瑶山见闻记》中,提到大瑶山地区共有瑶民万余人,“其五种瑶之户口估计约二千余户口,人口约万余人左右。”而王泽民也认为:这里的瑶民分为五种:“叫做正傜、寨傜、花篮傜、板傜、山子傜……合起来共有一万多人。”

在各种估计数面前,省府依然不清楚当地瑶民数,而且1933年“各县苗瑶族社会状况调查”并未调查各地的瑶民数。因此,统计局的《广西年鉴(第一回)》(以下简称《第一回》)只好根据瑶酋李荣保的估计,推测大瑶山约有2.5万瑶民,甚至还认为大瑶山是瑶民最多的地区。此后。《广西年鉴(第二回)》(以下简称《第二回》)、杨永凡及万光汉等都延续《第一回》的观点。甚至,在吴彦文汇总各县瑶民数后,数据已显示大瑶山地区的瑶民数并不比桂东北和桂西北多,但是他并没摆脱“瑶人主要分布在大瑶山”的观念。此后,张先辰依然认为“瑶人主要分布在大瑶山”。晚至1946年,陈正祥还认为瑶人主要聚居在大瑶山。

直到《广西年鉴(第三回)》(以下简称《第三回》)重新汇总各县瑶民数后,统计部门首先认为大瑶山并非瑶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中提到:“徭族分布于东北及西北各县,其中以义宁、兴安、全县、灌阳、修仁、贺县、宜山、南丹、东兰、都安、平治、田东、万冈、凌云为最多”。此后,1947年《广西统计年报》更进一步地统计出了全省各地五十五县瑶民的具体数量。其中,大瑶山地区的桂平、平南、蒙山、修仁、荔浦、象县、武宣等七县瑶民数(33633人)只占全省瑶民总数(206546人)的16.3%。因此,大瑶山地区的瑶民所占比例并不高,“瑶民聚居大瑶山”的观念也与现状不符。

(二)超越30余县

在1934年《第一回》之前,除普遍认为大瑶山地区有瑶民外,各界对其他区县“有无瑶民”的争议很大。根据教育厅的各县(苗瑶族)调查报告,《第一回》认为广西全省共四十四县有原始民族,并首次估计全省共三十四县有瑶民,但同时也矛盾地列举了瑶民在三十七县的分布情况。与此同时,《广西各县概况》在介绍各县语言概况中,还提到三十六县有瑶民。引本小节将论述随后的语言调查如何摆脱三十余县瑶民的局限估计。

1934年,省统计局在进行全省农村经济调查后,确认瑶话散布六十一县,明显超过此前三十余县的观点。相对于苗瑶族社会状况的局部调查,语言调查比较容易确定某地有无说瑶话的人群,进而确定有无瑶民。此前,刘介也提过全省瑶话的分布情况,并将瑶话分布当作瑶民分布,但其数据来源不清楚。而《第二回》依据各县农村经济调查,正式用瑶话分布取代《第一回》的瑶民分布,如表1所示:

表l瑶话的分布情况据广西省政府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二回),1936年5月,第161-164页制作而成。此外,省辖九区主要依据广西省政府统计处《广西统计年报》,1947年,第37页,及莫一庸等《广西地理》,桂林文化供应社印行,1947年,第60-68页。

由表1可知,北部有瑶话人群的县比较普遍,而南部比较稀少。首先,瑶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桂东北及桂西北。在第一区和第八区的二十二县中,仅百寿县无瑶话人群。与桂东北类似,桂西北(第五区)除乐业县外,其余十县均有瑶话人群。其次,桂北的第二区很多县都有瑶话人群,但内部南北差别明显。在该区的十九县中,除南部的柳城、柳江、中渡、雒容、来宾及迁江等六县外,其余北部十三县都有瑶话人群。第三,桂南的第四区南北差别明显。其中南部的邕宁、横县、永淳、绥渌、隆安、同正、扶南、宾阳、上林、武鸣等县均无瑶话人群,而该区北部的都安、隆山、平治、那马、果德等县都有瑶话人群。第四,桂东南很少瑶话人群。在第三区和第九区的十三县中,除北部的平南、桂平及苍梧县外,南部十县均无瑶话人群。

瑶话分布虽能确定某地有无瑶人,并取代三十余县瑶民的估计,但仅记载“有无瑶话”的语言调查无法获知各地瑶民的数量。此后,在《第三回》的特种民族分布巾,统计部门进一步补充了各县瑶民的具体数量。

(三)从5万到20余万

在《第一回》之前,广西瑶民总数一直都含糊不清。例如:闭元璋估计广西瑶民总数少于3万,而德国学者Hans Wist在《华南瑶族》中,综合1931年之前的各家调查,推测广西瑶族有46000人。1934年,《第一回》根据四十四县汇报的《苗瑶社会状况调查表》,估计广西瑶民约有5万。随后,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的农村调查队也认为广西约有五万瑶民,而万光汉更是直接转述《第一回》的瑶人分布情况。当时,广西共有5万瑶民逐渐被各界所接受。

此外,这期间有些研究者认为瑶民总数有几十万,但均为主观估计,并非实地调查。例如:周瑞荃认为全省有50万瑶民,陶保桓认为几十万瑶民,唐兆民认为40余万瑶民。具体周瑞荃提到:“据调查所得,全省共有五十万之众,不过在实际上来说,去调查瑶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散居于各边界处的山地上面,向来有事未完粮纳税,不肯服从政令的国民,五十万这个数,未必十分准确,也许还要多些,或者少些,都不一定”。陶保桓也认为:“广西境内差不多全被五岭和苗岭等山脉盘踞,在这些山脉所绵延的地方,都有苗瑶民族,占整个广西一半以上的县份,他们的人口多少,现在虽然没有正确的统计,至少有几十万以上,是可以说的”。

在差距极大的各种估计数面前,《第二回》放弃了《第一回》的各县瑶民分布概况,并用各县瑶话分布取代瑶民分布。此时,统计局虽然仍认为广西有五万瑶民,但已意识到自己公布的数据并不准确。而且从1931年起,省政府已着手调查和收集各地苗瑶等族群的户口及人口情况。基于这些资料,吴彦文首次罗列出多数县的瑶民数,而刘介开始认为广西有20余万瑶民,他提到:瑶人“约为二十余万……傜族分布五十余县。”此后,邱昌渭、莫一庸及张先辰等人也认为广西瑶民总数为20余万。例如:张先辰提到“特族人口数目,尚乏精确数字,据历年调查所得约数估计……(瑶族)约二十余万”。

综上所述,官方和相关学者逐渐摆脱《第一回》对瑶民的局限认识。从《第三回》开始,他们意识到大瑶山并非主要的瑶民聚居地,该地瑶民所占比例不是50%,而是16.3%,只比各县均值高一点。广西仅有30余县瑶民的估计,也被61县瑶话取代。从吴彦文的汇总数据起,诸多研究者开始认为广西瑶民总量并非起初估计的5万,而是20余万。

三、详细的数据

从1939年开始,官方和相关学者逐渐认为全省瑶民约有20余万,但具体数量仍不清楚。随着官方数据所覆盖区域逐渐增多,瑶民总量日益清晰。下文首先考证吴彦文汇总数、陈正祥调整数、《第三回》汇总数、《广西统计年报》汇总数及刘介调整数等五个数据,其次分区探讨各县的瑶民数。

(一)数据来源

1939年2月的吴彦文汇总数、1946年11月的陈正祥调整数及1946年12月的《第三回》汇总数均来源于统计局20世纪30年代收集的调查数据。首先,吴彦文最早用官方的调查数据,汇总出各县瑶民分布情况。令人诧异的是,吴彦文并未仔细分析他的汇总数,依然延续《第一回》的观念。这一汇总数随后被张先辰等人转载。其次,在《第三回》汇总数中,统计局结束了《第一回》关于瑶民分布的各种估计。除抄写或计算误差外,吴彦文汇总数与《第三回》汇总数完全相同。此外,陈正祥也有一套汇总数,但并没交代数据来源。从有些县的瑶民数来看,陈正祥的数据只是摘抄吴彦文等人的汇总数,例如:中渡、榴江、忻城、南丹、天河、融县、三江等县。

这三个数据的问题,从曾纪纬、潘质彬及王同惠的调查经历可略知一二。首先,有些瑶民拒绝上报户口。曾纪纬提到:“(龙胜瑶民)户口人口调查,现尚未能从事,因此次瑶民虽战败,但他们的什么都还不肯告诉汉人,宁可死都好”。其次,有些地区的瑶民类别还没有调查清楚。潘质彬提到:“(广西)各县的(瑶民)种类不一,在东兰宜北瑶人的种类,还没有调查出来”。第三,官方的人口数与真实情况差别较大。王同惠提到:“花篮瑶的人口在象县政府有一个统计,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统计是怎样得到的。据我们询问当地各村头目所得到关于各村的家数,却和上述的统计大有出入”。此外,历次特种部族的汇总数据虽然都以瑶民为主,但有些县的汇总数将瑶与苗、僮、侗或倮儸等一起统计,无法单独计算瑶民总数,例如:融县、三江、西隆、田阳、龙胜等县。因此,推测广西瑶民总数,仍需更有针对性的调查和汇总数据。

抗战后,不同族群的数量统计逐渐分开,各县都已有具体的瑶民数。例如:1947年统计部门将1946年各县的瑶民数公布于《广西统计年报》。其次,刘介根据多个实地调查瑶民的报告,并结合历次官方公布的各地瑶民情况,计算出各县瑶民的数量。他提到瑶民数的推测:“系根据省府学事调查表,及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假期教师边区调查团历期调查报告表,毕业生服务工作报告表,学生假期回籍工作报告表参合制订,虽不能谓全部皆绝对正确,然而近矣”。

(二)各区县瑶民数

由前文分析数据来源可知,在修正各地瑶民数时:首先,不必过分重视《第三回》的瑶民数,因为吴彦文早已用同样资料汇总出各县瑶民数。其次,后期汇总数据已将不同族群完全分开计算,比前期数据更有针对性。例如:《广西统计年报》公布的1946年各县瑶民数,及刘介调整的1948年各县瑶民数。第三,吴彦文汇总数、陈正祥调整数及刘介调整数均为多次调查的汇总数据,而《广西统计年报》为1946年1-2月的调查数。因此,本节主要依据《广西统计年报》及刘介调整的瑶民数,用两者的均值复原1947年前后的各地瑶民数。各地行政区划情况以1947年6月为准,当时省辖1市及9区,全省共有99县。下文将分区讨论各县瑶民的具体数量。

表2据以下资料制作:①吴彦文:《广西之特种教育》,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9年2月,第2—7页;②陈正祥:《广西地理》,正中书局,1946年11月,第124—136页;③刘介:《现阶段的广西徭族》,《广西省通志馆馆刊》,1948年7月,第三期,第4—10页;④广西省政府统计处:《广西统计年报》,1947年,第23—24页。

从表2可知,第一区11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未列入表格的怀集和信都均无瑶人。其中,富川瑶民数为《广西统计年报》数据,因刘介的200余户约等于《统计年报》的1210人。其余各县瑶民数为《广西统计年报》数据与刘介调整数的平均值。因此,第一区瑶民总数约为34100人,其中贺县瑶民的数量最多。

从表3可知,第二区19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未列入表格的柳江、柳城、雒容、来宾、思恩等县均无瑶人。其中,《广西统计年报》无中渡、迁江两县瑶民的数量,这两县修正数为陈正祥及刘介数据的平均值。其余十二县瑶民数为《广西统计年报》数据与刘介调整数的平均值。因此,第二区瑶民总数约为37960人,其中忻城瑶民的数量最多。

从表4可知,第三区7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未列入表格的藤县、容县、岑溪等县均无瑶人。其余四县瑶民修正数均为《广西统计年报》数据与刘介调整数的均值。此外,在这四种资料中,同属桂东南地区的第九区的六县均无瑶民,而且在《第二回》的各县语言中,这六县也都无说瑶话的人群。因此,桂东南地区瑶民的数量为8300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清代浔州府的平南县和桂平县。

从表5可知,第四区16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未列入表格的邕宁、横县、永淳、同正、隆安、扶南、宾阳、武鸣等八县均无瑶人。上思及上林的瑶民数为陈正祥调整数及刘介调整数的均值,因《广西统计年报》无记载这两县的瑶民数。其余五县瑶民修正数均为《广西统计年报》与刘介调整数的平均数。此外,在四种资料中,只有《广西统计年报》记载绥渌县有26个瑶民,其他资料均无提及。因此,第四区瑶民总数约为36400人,其中都安瑶民的数量最多。

从表6可知,第五区11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其中西隆和田阳的前两次汇总数据,瑶民都与苗民或倮儸一起上报。因此,在修正瑶民数时,笔者不考虑这两县的前三个数据。在刘介调整数中,西隆县没有瑶民数,只好采用《广西统计年报》详细公布的西隆瑶民数,而田阳县瑶民数为3000余,本文估计其不超过前期3131人,大致在924人与3131人之间,修正数为两者均值2000人。其余九县修正数为《广西统计年报》数据与刘介调整数的均值。因此,第五区瑶民总数约为43470人,其中凌云瑶民的数量最多。

从表7可知,第六区7个县的瑶民分布情况,未列入表格的靖西、龙茗均无瑶人。在四种资料中,镇结瑶民数前后反差较大,后期三个汇总数据都认为镇结没有瑶民,而此前的《广西各县概况》也认为镇结没有瑶话人群。与镇结县类似,仅《广西统计年报》记载向都县有117个瑶民,其他资料都无记载。综合考虑,笔者认为镇结和向都皆无瑶民。因此,第六区瑶民总数只有3400人,其中60%以上在敬德县。

从表8可知,在第七区11个县中,明江县、思乐县及雷平县可能有少量瑶民,而未列入表格的龙津、崇善、万承、养利、左县、上金、宁明、凭祥等九县都没有瑶民。首先,刘介提到明江地区有流徙无常的盘瑶,而此前及此后均无资料提及当地有瑶民。其次,前期数据认为思乐县有苗瑶85人,而后期的《广西统计年报》和刘介调整数又认为当地没有瑶民。第三,在《广西各县概况》介绍明江与思乐的语言情况时,两县都没有瑶话人群。此外,陈正祥虽然提到雷平县有512个盘瑶,但并非实地调查的情况,而其他资料都无提及相关情况。综上所述,除一些疑似记载外,第七区各县几乎没有瑶民。

从表9可知,第八区的11个县都有瑶民。其中,《广西统计年报》并无临桂和百寿的瑶民数,笔者修正数为陈正祥及刘介调整数的均值。与这两县类似,刘介调整数也无资源和灌阳的瑶民数,笔者修正数为陈正祥及《广西统计年报》数据的均值。此外,其他七县均为《广西统计年报》的瑶民数与刘介调整数的均值。因此,第八区的瑶民总数约为38800人,其中灌阳瑶民的数量最多。

四、复原的结果

至此,民国广西各县瑶民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清晰。起初,学界关于广西瑶民的记载只有含糊的描述和片面的估计。当时广西政局动荡,官方无暇调查各地的少数民族。20世纪30年代,随着广西政局日趋稳定,省统计局开始公布各地瑶民的调查情况和局限估计。最后,1940年前后,全省各地都开始有了具体的瑶民数。而关于这个时期的瑶民分布研究,《广西通志·民族志》虽然列举了民国时期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总量,但并未分析各种数据的来源,因而难以藉此了解各个族群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第四学年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群

一、四川支柱产业现状分析

1.现阶段支柱产业遴选结果

考虑到各个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本文选择利用《2012年四川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以增加值占比为权重,加权感应力系数与加权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双高产业作为四川的支柱产业。得出四川省目前的支柱产业,有11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煤炭采选产品、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建筑、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业。其中第一产业1个,第二产业7个,第三产业3个。

2.四川支柱产业总体状况

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72.8亿元,其中支柱产业增加值为13735.16亿元,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四川全部产业增加值的57.53%,具体见下表。

从支柱产业内部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为50.42%,第三产业为25.57%。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反映出四川支柱产业具有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的特点。

3.四川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1)农林渔牧业发展水平分析

农林渔牧业内部来看,农林牧渔业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牧业,2013年四川农业和牧业的总产值依次为2903.48亿元和2267.56亿元,占比高达92.07%,其中2006-2014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农业,高达22.49%,比四川农林渔牧和服务业年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见图1。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渔业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而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可以适当调整,其生产效率和增加值有待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高度。目前来看,四川第一产业其内部产业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产业集聚效应不是很明显,产业群规模不大,产业与产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

(2)第二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第二支柱产业群内部来看,就工业总产值水平方面,总产值最高的是建筑业,第二位的是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化学产品排第三位,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紧随其后,接下来依次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炭采选产品总产值最低。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高达7277.41亿元,煤炭采选产品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934.51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年增速最高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增速为44.49%。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增速排第二,煤炭采选产品增速排第四,建筑业和化学产品增速相当,排在第四位,增长最慢的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总产值高居首位,其增速排第四位,是七大支柱产业中支撑力最强的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总产值排第四,是其中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总产值排第二,增速排第二,其总产值水平具有稳步提升趋势。化学产品其总产值排第三,增速排第四,其发展动力有待提升,见图2。

由此可见,四川现在阶段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较为传统,多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消耗型,新兴产业正在发展但发展动力不足,产能过剩产业正在淘汰,但淘汰过程经行缓慢。

(3)第三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从第三产业支柱群内部来看,支柱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住宿与餐饮皆属于传统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只有金融业符合选择标准,像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都没有达到此标准,导致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关系牢固的产业群,价值链,经受不起经济危机的考验,也不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抢占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优势位置。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现代服务业相关规划及基础设施跟不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太大,导致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四川支柱培育与发展中的不足

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与战略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从整体看,四川省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本文选出的这些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居多,低效率、高能耗是其基本的表现。既不像重庆市积极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努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也不如上海市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多样性,形成较大较集中的产业群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选中的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GDP占比虽符合国家队支柱产业的标准,但都属于传统的产业。四川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很多都尚未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目前的支柱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较小且多为传统产业如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的工业产业仍然在支柱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形式依然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不仅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份额,而且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于上海较低,产品加工程度低下。2012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13.8%,第二产业占比51.7%,第三产业比重为34.5%;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从选择出的支柱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50.4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5.57%。在对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支撑力中,第三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第二产业中,煤炭采选业、金属加工以及建筑业这些相对更加传统的老工业的增加值较高,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相比其他支柱产业较大,这表明四川省工业化水平进步缓慢,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略显不足。

2.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成为主体是四川省产业结构的长期态势,新兴产业的发展劲头不足。在所选出的7个第二产业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于传统型的工业。提出需要培育的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尚且支撑不起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多数不在支柱产业行列。而与四川省毗邻的重庆,早在2007年,在支柱产业的选择方面,就逐步开始淘汰传统产业;实施一系列的财政优惠举措、行政法规等等,到2013年,重庆市支柱产业主要围绕着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展开。

三、四川支柱产业培育及发展建议

1.提升产业结构高度

对于第一产业,四川省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从原来重农重牧到同时注重发展农业服务业。利用技术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对于第三产业,要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区域金融圈,只有搞好金融业才能搞活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大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及其他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对于第二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创新推动,大力发展高技术、新能源、环保产业,利用技术进步倒逼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对于一二三产业,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引导、扶持,充分利用好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三二一”的优化升级。

2.加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改变的,每个时期国家和省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都不一样,但不变的路线是要不断培训新的支柱产业。在加强和做大做强传统和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新元素的出现,及时抓住经济增长点,必须结合区位情况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加强高新技术投入

不管是生物技术、新能源还是新材料产业,甚至是生态健康和环保产业,都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运用高新技术才有发展的动力。企业自身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政府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网络完整,完善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2)拓宽融资渠道。

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资金的快速周转。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是很难长期发展的,企业成长会愈加困难。可以采取以政府组织领导、企业出资融资的形式,运用不同的更加新颖的融资方式,向社会各部门招商引资,同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吸引外资的入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向银行贷款,对于回收期短、回报高的项目来说,融资容易,而回收期长、投入大的长期项目,如水利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项目,银行部门会考虑到资金回收的安全性,不轻易放贷给企业,政府部门应该起着担保的作用,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出力。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集成相关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主要特色与机制[J].中国农村科技,2008(4).

[2]四川劳动保障.根植信息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建设省级示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技能人才培养之路[J].风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