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范例6篇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1

一、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孰轻孰重?

案例一:《角的度量》

片段一

师:(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接近的角)哪个角大呢?

生1:角1大

生2:角2大

师:看来仅仅靠观察是不够的,能不能用活动角来比一比呢?比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顶点要对齐,边也要对齐。

师:"对齐"在数学上叫"重合"。大家发现角1比角2大,大多少呢?能不能像量线段一样,找一个单位量一量呢?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选择合适的工具量一量。

片段二

学生利用纸条做成的10。角(操作中师生共同命名为"小角")量角,并展示后。

师:角1用3个小角拼成,角2用4个小角拼成,大一个小角。拼时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费劲。

师:为什么呢?

生:想让小角的顶点对准角的顶点,边也要对齐。

师:有什么希望吗?

生:如果小角能多一些就好了

师多媒体演示。

片段三

师:(用由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形,即量角器的雏形)量角(不是整十度的角),有几个小角?

生:2个多一些。

师:再把小角分的小一些,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这18个小角分成了多少份?

生:180份。

认识1度的角。

案例二:《角的度量》

片段一

师:(教师板书课题后)会画角吗?

生:会。

学生板演画角

师:(两个大小不同的角)比一比,哪个角大?

生:角1。

师:大多少呢?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角的度量

片段二

师: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讲给同桌听。

生:有度数。

师:哦,你说出了角的计量单位"度"。

生:有线。

生:大的数字是正的,小的数字是反的。

师:量角器上有两圈数,外圈和内圈,读出内圈上的所有数,再从起点开始,读出外圈上的所有数,这两圈数有什么不同?

生:相反。内圈是从右向左,外圈是从左向右。

生:外圈有短线,内圈没有。

师:十个十个地数过去,量角器上分成了几个这样的小份呢?

生:180份。

认识1度的角。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两位教师有着对教材的不同处理,但不同的处理反应出的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与对学生思维特点的把握的体现。

"成绩与能力,技能与思想,水火难容?"这是我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后产生的第一个思考。应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终级评定,而且在一些地区应试愈演愈烈,于是,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成为一些教师的终极目标。 "多快好省、灌输训练"下,孩子们成了掌握技能的训练机,题海战术再度成为数学教学推崇的成绩提升器,甚至还有教师考前猜题押宝……面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我们不禁担忧:数学课终究能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屡做屡错、屡错屡改,这便是一些地方数学课堂师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因此,即便是在一些优秀的教师的课堂上,也将这种应试下的技能训练折射的淋漓尽致。

两个案例最终都进入了对1°角的认识环节。案例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体验了因量角的需要而产生量角器的过程;案例二中,教师则将量角器作为一种现成的工具,因为要量角所以要认识量角器,带领孩子们研究点、研究边、研究刻度、研究线。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孩子们在运用量角器量角时,哪种教学方式下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我想这个结果是不得而知的。案例一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原理、形成类比,从自创的工具逐步导向规范的工具,案例二则是直接将冷冰冰的工具置于学生面前,生硬的理解与记忆,两个案例中的孩子们都在体验,但不同体验产生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数学课不应该只是教数学,教数学知识,更应该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一位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教师,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教学固执地停留于眼前的成绩上,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思维受阻甚至僵化,长此以往,何谈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在提升自身对教材、教法、教学的研读能力,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抓手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应试与素质绝非水火难容!

二、循序渐进,巧妙折中,孰更合宜?

案例一:《角的度量》

片段一(感知1°的角)

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

师:用手来比划1°的角,2°的角,3°的角

生:2个1°是2°,3个1°是3°。

师:多少个1°的角可以拼成10°的角?

生:10个

师:多少个10°的角可以拼成一个半圆?

生:18个

师:一个半圆里有多少个角呢?

生:180个。

师:180个1°的角。

师:有没有比1°还小的角呢?

生:0.1°、0.9°。

师:有比1°大一些的角吗?

生:100°、200°、300°。

师:这半圆里有多少个角呢?

生:180个。

案例二:《角的度量》

10°的角为一个小角,在自制的以10°为一个单位的量角器上读角,分别读出10°、20°、60°的角。

师:我们把小角分的小一些,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请你来读角。

生:22°。

师:你是这么数的?

生:2个小角,里面又有2个小小角,所以是22°。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60°,有6个小角,每个小角里面又有10个小小角,所以是60°。

师:怎么数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生:标刻度

生:用量角器有刻度。

可能读到此,大家会觉得,两个案例是对两个不同的知识点的处理,为什么要放在一起研究呢?我想说的是,对于1°角的认识,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思考?案例一中,教师遵循知识难易层次,从1°角的认识开始,到2°、3°、10°、20°,再到比1°小,比1°大的角,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的很丰满,体现了极限的数学思想。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刚刚产生了1°角的认知,凭空出现的多个角为学生对1°角的感知形成干扰,不利于学生对新知的巩固;案例二中,教师则巧妙地借助10°小角,清晰地将其均分呈现出1°小小角,在数读角的过程中,经历了自制工具到规范量角器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折中的切入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10°角开始,到1°角,再到大角,虽然缺失了案例一中的极限思想渗透,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学生也正好吃饱吃好。

因此,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应基于学生更好的学,应该为学生的更充分的学服务,教师要充分的预设到"跳一跳"的高度,让孩子们 "能摘到果子"。

三、深度拓展,宽度延伸,孰才生本?

案例一:《角的度量》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用吗?

师:比如椅子,如果设计成

你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做成什么样就舒服了?

生:设计成直角的就舒服了。

师:如果是这样呢?

生:那就是沙发了。

师:如果是这样呢?

生:那就成了桌子了。

生:那就成了床了。

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案例二:《角的度量》

师:(多媒体演示蜜蜂出洞侦查花粉画面)蜂窝口是六边形的,120°的角。

师:(多媒体演示丹顶鹤"人字形"画面)估一估这是多少度的角?

生:40°、60°、80°

师:这是一个110°的角,是金刚石的角度,是自然界最美的角度。

师:大家要带着探究角和研究角的眼光去观察角,量一量角。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2

[关键词]学案分层;学习行为;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89-01

推行学案一体化使用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促进作用。在此,就推行学案教学需要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施教行为发生哪些改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一、推行学案分层教学需要学生学习行为有一个大的变革

1.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思想动员工作。分层教学的主体是以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其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在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充分发挥民主,坚持动态分层的原则。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分组科学合理,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小团体。

2.要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挖掘他们潜在的价值,为学案分层教学铺好路。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学案分层教学模式的精髓。例如笔者在教学《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节课时,首先通过学案让学生通过度量验证“含30度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己测量验证很快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紧接着又让学生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折叠探究,进一步验证度量得出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展示自主探究成果,学生通过不同的折叠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时,笔者因势利导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领悟,得出四种不同的说明途径,最后再让学生将自己展示的成果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学生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完成了四种推理证明,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建模、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推理、猜想、论证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要注重培养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本”。“错题档案本”的建立,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一是经过梳理整体强化记忆、理解;二是便于今后复习温故知新,提高学习效率。

二、推行学案分层教学需要教师转换角色,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1.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条件。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逐渐从传统的“教书匠”过渡到“导演者”,学生变成教学中真正的一群“演员”,教师只是他们的“导演”。尊重、信任学生,使教师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汲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念,深入开展各类教改实践和课题研究,加速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2.要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学案一体化的使用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编写出优质高效的学案,这是学案分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学生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要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分层教学,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3.要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教师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体现在多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检测、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学生互评,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家长微信群聊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创新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发展进步。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案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有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一般以问题为载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目的。

1活动问题设计重在“导”

“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一般以问题为载体,一份好的导学案关键也在于问题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从选材出发,结合学情,精心设计问题和课堂练习,就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目的。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教材的难点、疑点给出恰当的学习提示;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也不行。

例如在“年、月、日”一课的学案设计中,在“快记各月的天数”这一环节的设计时就给出了这样的学习方法提示:

(1)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或上网查找快记各月天数的方法。(2)看课本了解书中介绍两种记各月天数的方法。不理解的可以问问同学,或看课本解释。(3)读读老师的方法:①只记忆小月――4月、6月、9月、11月。②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用1分钟时间记忆各月天数。(5)练习:猜生日。小明说:“我的生日是劳动节的前1天。”小明的生日是( )。李昊说:“我的生日是8月份的最后一天。”李昊的生日是( )。陈娟说:“我前天刚过生日。”陈娟的生日是( )。

在这样的学案引导下,学生不仅要查找资料、自学课本、尝试记忆,还要学以致用,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另外,在课堂教学实施时,教师还应关注和把握导学问题的呈现时机与频度,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回答的机会。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一般活动单中会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2活动问题设计重在“细节”

导学案还要重视向细节要质量。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首先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从中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导学案上,可这样设计:我先让学生从中找出关键句子: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5分之4。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本节课中最关键的,最不容易理解地方,就这样一带而过,学生自学起来,也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知半解。后面的解题步骤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学着。

有效的导学问题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引起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注意与教师的教的设计紧密结合,着眼难点内容的铺垫和搭建台阶,做好新知与旧知衔接;导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3检测问题设计胜在“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知识点之后,教师给学生设计的自我检测题是这样的:C档题:

(1)判断:①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②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20啊?0昂?0啊#?)

(2)下面卡片中哪三个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请在数字上打√)

(3)∠1.∠2.∠3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1=38埃?∠2=46埃?=( )?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100埃囊桓龅捉鞘牵?)啊?

B档:把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用一条直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 )。

a.小于90? b.等于90?c.大于90?d.还是180?

A档:∠1=( )度。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多角色案例教学;酒店管理

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媒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规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其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评论分析推理能、扩大社会认知、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优点,在法学、管理学、医学等强调实践的学科领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运用(雷焕贵,段云青,2010),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也大量使用。然而,酒店管理课程的独特性对于传统的案例教学提出了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局限,而后提出了创新的多角色案例教学的思想,最后详细地描述了多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安排、角色任务和不同角色的学习路径,构建起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传统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课程中面临的挑战

1.顾客参与和单一视角之间的矛盾

顾客参与是服务性企业的显著特点之一。顾客参与到酒店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里,造成了酒店管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的多主体参与的特征。传统的案例教学较多地强调基于一个主体、一个视角介入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一般不提供多视角审视案例的机会。

2.实时性和缺乏交互性之间的矛盾

顾客参与到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中,形成了顾客、服务提供者以及服务管理者的实时互动,这种互动性带来动态变化的情境,使得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服务和管理策略。传统的案例教学较多地在固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考虑多主体交互产生的影响。

3.异质性和工具固定性之间的矛盾

服务行业明显地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即对于产品的感知和评价因人而异。故而,标准化的服务和管理策略可能会失去效果,处理同一个问题,可能因为顾客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方案。然而,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多强调对于某个原理或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手段往往是从企业方单向度考虑的。

二、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合理性

针对上述矛盾,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个不同的角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在案例中模拟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并且展开互动式的研讨,形成“多角色案例教学”。多角色案例教学的合理性在于:第一,多角色形成不同的视角展开观察和思考。多个不同的角色因其不同的角色任务,模拟了不同主体的思维和行动,呈现了一个案例中多个不同的主体的视野、感知、情绪和情感,以及他们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利益诉求。因此学生更能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案例所展示的情境。第二,不同角色的带入为交互性情境的创设提供可能。有了多种角色的植入,立场不同的学生能演化出不同的矛盾冲突,或者产生多步骤多阶段不同的矛盾冲突,从而也给案例带来了动态变化的可能性,更加吻合服务业的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服务的异质性所带来的权变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在解决动态问题的能力。第三,多种角色形成多途径学习,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偏好。根据学习风格理论,不同的个体在学习中有其不同的风格偏好,有各自习者习惯的吸收、保存和处理新信息和技能的方式(徐光琦,2014)。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人倾向于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例如,Honey和Mumford提出了“行动型”、“反省型”、“理论型”和“应用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刘丽娟,2013)。这四种不同的风格分别倾向于直接经验、理性分析、理论同化和实践应用探索等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多角色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选择不同的角色来参与,实现不同方式的学习。

三、多案例教学的角色、任务和学习路径

“案例角色”、“角色任务”和“学习机制”是多案例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根据案例的特点,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角色和角色人物,让学生在带入角色的状态下展开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形成碰撞式的交流和交互,通过不同的学习机制掌握知识、技能和不同的能力。

1.案例角色和角色任务设置

服务提供者、服务接受者和服务管理者是酒店中最基本的三种角色类型,也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角色。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是一对互动的角色。服务接受者即顾客,在酒店管理案例中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模拟顾客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对服务的提供方提出需求或者根据情境的变化,变更要求。第二,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提出评价或质疑。服务提供者通常是直接接触顾客的一线员工,他们在案例中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接受需求信息,充分理解客户的要求。第二,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服务和产品。第三,在供需双方矛盾的时候的沟通、商谈和动态调整服务方案。当提供者和接受者的角色由不同的人来担当时,同一个案例可能形成不同的互动,赋予案例更多的变化和真实性。服务管理者通常是酒店主管、经理等,他们在案例中服务和挑战两种不同的任务。首先,他们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判断,发挥监督作用,并尝试纠偏纠错。其次,在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产生矛盾和对抗时,进行协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观察者是多角色案例教学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相当于现实中的第三方或者旁观者。观察者并不直接参与到服务的提供、接受或者管理活动中,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在更为客观的角度来观察案例发生全过程中各个角色的表现、互动和行为的效果,并形成总体评价。

2.角色特定的学习路径

在多角色案例研究中,蕴含了不同的学习机制,不同角色的承担着可以通过特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学习策略展开学习。服务接受者通过换位思考和移情作用,能够将更加充分地体会到顾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从而更能理解各种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策略的合理性,展开反思性的学习。服务提供者角色的主要学习机制是“干中学”的行动型学习方式。重点是针对特定的“客人”,做出服务策略的选择、服务技能的展示以及调整。服务管理者扮演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机制是“应用型”,即将相关理论、工具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从而掌握问题分析、冲突解决的实际能力。观察者角色的主要学习是通过“理论型”策略来完成,重点提升观察、批判性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多角色案例教学的模式虽然是针对酒店管理课程提出,但其基本思想和模式也可以在服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课程适用。当多角色案例教学运用到上述其他课程时,只需要将角色进行适当调整和转换以适合特定的案例情境即可。

作者:林巧 张雪晶 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06:150-152.

[2]吕雪晴,刘满芝.多角色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5:118-12.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5

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踊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课堂会因学生的有效参与而精彩纷呈。

一、巧设导入,营造参与氛围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句话道出了课堂教学第一环节的重要作用。课始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更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如学习《角的度量(二)》时,要求:1. 复习角的度量单位和1度角,唤起学生的记忆。2. 教师演示活动角,学生估角的度数,抛出“要如何才能获取角的准确度数”这个问题,引出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在对1度角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估角的度数的活动,目的是“抛砖引玉”――在估角度出现较大偏差时,适时提出本课核心问题“如何才能获取角的准确度数”,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踊跃参与、互动,为新课学习预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学生喜欢的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教学情境,还可创设一些故事化、游戏化的问题情境来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案“导航”,激发参与需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思考与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学案,借助学案“导航”,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因课前做好了学习准备,课堂上更愿意参与交流与展示。也因前置了知识的学习,课中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互学和研学,学习更主动、更投入和更专注。学习情感的愉悦更易让学生将学习视为个体内在需要,积极性、主动性随之增强,参与度也会提高。

三、组织交互,搭建参与平台

参与式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才会有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要搭建学生参与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交往互动、合作探究的活动,促进互动行为的有效进行。

如学习∠2的测量方法。

组1: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再将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指向120°,所以这个角就是120°。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意见或补充?

组2:我们组也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但测量结果是60度。

组3:∠2是一个钝角,不可能是60°。

师:就是说可以排除60°这个答案。为什么∠2要读120°才正确呢?除了因为它是一个钝角之外,谁还有不同发现?

生1:度量锐角时读内圈刻度,度量钝角时读外圈刻度。

生2:不对,应该看0刻度线。我们用尺子测量长度时都是从“0”开始数起。我认为量角也一样要从“0度”开始数起。

生3:因为∠2的一条边所对的0刻度线在外圈,所以要读外圈的刻度。

师演示课件并验证测量结果,强化正确的测量方法。

课前学生已经尝试操作并感悟测量的方法,自然有话能说,也乐于分享和倾听。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深度参与,轻松理解知识、掌握量角技能、积累量角经验,感悟量角方法。这样设计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理念,真正实现“生本课堂”。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者角色,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课堂活动有序开展、高效完成。在教师用心搭建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交往互动,使得信息得到双向流动,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精讲质疑,促进深度参与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6

关键词: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4

一、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1. 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

对于《化学1》中“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以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苏教版教材将“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安排在《化学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之中,并编排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和“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主题之后。可见,教材是要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是研究物质的一种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对研究物质实验方法的认识能从定性研究提高到定量研究的层面,以培养学生的定量意识和定量思维。

另外,从“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溶液的配制与分析”还能从“化学”和“科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生产中的溶液与溶液配制,让他们在认识“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在生活生产应用的同时,“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

2. 学情基础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的方法,而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熟记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方案中的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和操作要点。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虽在表达溶液浓度时涉及的物理量不同,但在配制溶液实验方案中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操作等方面有较大的相似度。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质量分数概念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案入手,通过比较、迁移,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初中化学实验主要侧重于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虽然学生已掌握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但更多的是对实验方案的识记、操作规范的训练,学生未能真正理解概念与实验方案间的密切关系,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举一反三。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学目标不能仅定位于对新实验方案的识记,而应引导学生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设计实验方案、细化实验操作、分析实验误差,最终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将“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学目标定位为:(1)从生活的视角感知溶液――多角度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去观察和关注生活中溶液浓度大小、溶液浓度的表达方式、溶液的配制等,体会溶液浓度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溶液的配制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对改变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与热情,学会感受和欣赏化学的社会价值。(2)从科学的视角研究溶液――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比较”的科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迁移、自主建构和自我反思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方法的同时,增强定量意识,并初步建构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从不同的视角,认识溶液的“浓”和“稀”与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关系。

学习活动1:结合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诗人眼中“浓”和“稀”的寓意。

学生活动2:体会美食家、艺术家等对溶液“浓”和“稀”的看法。

学习活动3:以NaCl溶液为例,体会溶液“浓”和“稀”的含义,并思考鉴别浓食盐水和稀食盐水的方法。

学生活动4:结合下列材料,了解在科学家眼中溶液“浓”和“稀”蕴含的科学知识。

材料1:1916年,英国高性能军用飞机发动机上首次使用乙二醇作为防冻液,而乙二醇的浓度与防冻液的凝固点密切相关。

材料2:世界上最大的运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质纯化的工厂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朱拜勒,其中的有关技术参数与盐水的浓度密不可分。

设计意图:

(1)学习活动1、2将“溶液”放入诗的意境和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的视角来理解溶液浓度大小与生活方方面面的密切关系。

(2)学习活动3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运用初中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如用物理学中的溶液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化学中溶液浓度与溶解能力的关系,生物学中溶液浓度与细胞失水能力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揭示溶液浓度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认识溶液。

(3)学习活动4引导学生从科学家的视角更全面的认识溶液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溶液的认识从定性转向定量,体会溶液浓度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同时自然过渡到认识溶液浓度定量表达方式的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二: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溶液浓度的多种定量表达方式,初步认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情境中的有关图片,理解各种不同浓度表达方式的含义。

图片:标有5%、52%vol、每100mL 3.0g、5.2×10-4 mol/L等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白酒、牛奶的包装盒及血检报告单。

学习活动2:科学研究中常需要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思考哪种溶液浓度的表达方式更合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溶液浓度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在不同的领域或因不同的目的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些浓度的表达方式都能体现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量的关系。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认知框架,真正理解溶液浓度的含义,同时学习“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学习任务三:初步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在实验的设计中再次认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学生活动1:回忆初中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用品。

学生活动2: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为依据,设计“准确配制1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的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3:小组间互相评价、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形成最终方案。

设计意图:

(1)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比较的方法,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案,以降低学生实验设计的难度,激发学生实验设计的兴趣。

(2)让学生在方案的设计中发现两个实验操作的主要差别,即“粗略配制”与“准确配制”、“溶液质量”与“溶液体积”的差别,从而再次认识和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明确该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是确保溶质质量的准确性和溶液体积的准确性,从而引出准确控制溶液体积的量器――容量瓶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概念与实验间的密切关系,逐步养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学习任务四:初步学习实验误差分析的方法,并在反思中完善对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生实验1:配制1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

学生实验2:测定所配溶液的电导率值,并与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分析导致所配溶液误差的原因,完善细化溶液配制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

(1)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上的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只有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现实验设计中未尽的细节之处,如溶解固体时所用水的量的控制,玻璃棒引流时操作的要点,溶液体积最终控制时胶头滴管的使用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定量实验的设计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修正。

(2)让学生从所配溶液电导率数值的误差入手,回顾并反思实验的各环节,分析造成所配溶液浓度误差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误差分析的依据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

学习任务五:梳理提炼,初步形成定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定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如图1)。

设计意图:结构化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迁移和应用。

学习任务六:从生活的角度,认识溶液配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片:溶液配制在农药稀释、消毒液配制、镀银工艺、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从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溶液的配制,再次体会科学技术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学习任务七: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学习活动:谈谈现在眼中溶液“浓”和“稀”的变化。

作业布置:在生活中寻找与溶液浓度、溶液配制有关的素材,从科学的视角分析其中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眼中的世界”,意在让学生从生活、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对溶液浓度及溶液配制的认识,体会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观念等方面的收获。

三、教学反思

1. 注重教学内容的“大风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的常规教学一般是将其定位于实验教学,教学内容上侧重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多采用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模仿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设计该课时,将“溶液”作为主角,以“眼中的物质世界”为主线,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溶液”进行新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旨在让学生从生活、科学的角度更深入认识和了解溶液浓度大小对性质的影响,认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和必要性,以及理解学习不同浓度溶液配制方法的实际意义。也就是说,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并不在概念的计算应用、溶液配制方案的识记、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而是着眼于化学概念、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要点、数据分析方法等要素间的相关性,让学生在设计、测量、分析、反思、归纳的过程中掌握定量实验设计与分析的一般方法(如图2)。唯有将学习置于这样“大”的情境和“大”的目标追求之中,学生才能有更大的胸襟和情怀,在掌握化学学习和科学实践方法的同时,更好地体会化学的价值与意义,并获得自身更好的长远的发展。

2. 注重教学过程的“强逻辑”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的常规教学过程一般是按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等为主线顺势展开的。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三条主线:(1)以溶液浓度为主线,从浓度大小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到生活中溶液浓度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含义,再到溶液的配制方法,最后回到生活中溶液配制的意义。(2)以溶液的配制方法为主线,从熟知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到探究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以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为主线,将溶液配制、误差分析紧密融合起来。三条主线相互融合渗透,相互补充。其中第三条主线的设计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让学生在实验设计中通过“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分析比较,“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方案”的迁移运用,深化了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本节课也并未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演练的学习方法,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在误差分析中反思提高,从而不断完善细化实验方案,并再一次归纳总结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是误差分析的重要依据,再一次地认识概念并运用概念。整节课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从已有的质量分数迁移到物质的量浓度,从茫然迁移应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案到理性思考,最终形成“认识―应用―再认识―再应用”的认知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概念在实验设计和误差分析中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3. 注重学生活动的“多层次”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外显的活动有让学生体会溶液浓度大小对生活、科技的影响,生活中不同浓度表达方式的含义,实验方案的设计,配制溶液的方案,测量所配溶液的导电率等。内隐的活动主要包括两条线,一是思维活动,迁移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反思实验设计的缺陷、完善实验方案、进行误差分析;二是情感体验活动,感受溶液浓度大小与配制在生活、科技发展中的意义,感受实验设计的严谨,感受科学实验的不易,感受化学概念与实验间的密切关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多层次的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