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例6篇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难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活动角、直尺。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先引入角,板书“角”字,学生读。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在哪儿见过它?”学生们回答:“认识,人民币里有元、角、分;还有经常说的衣角、桌角。”教师接着说:“今天就要学习衣角、桌角中的角。”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角,在身边找到角。能从指定的实物中找到角。

第二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老师问:“你对角有哪些印象?” 学生们回答:“这有角(指衣角)。”“这也是角(指桌角)。”“还有墙角。”接着,课件展示实物(剪刀、钟面、红领巾)。最后找一找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比划出来。(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并板书出三种类型的角)

第三步:实践感知,探究新知。一是折角。教师问:“我们能从实物中找到角,那我们能不能动手折一个角呢?”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彩纸,动手折角。二是探究角的特点。先摸一摸刚才折的角,有什么感觉?学生们回答:“尖尖的,扎手;平平的,滑滑的。”接着,让学生试着给角的各部分取名字;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标到刚才板书的一个角上;让学生指出其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然后出示练习1: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最后启发学生:你能从周围找到角吗?(注意桌角和黑板的角,有弧度,不是角)设计思路:学生动手用纸随意折叠出一个角。学生动手折出来的角,说出触摸角有什么感受。引入角的边和顶点,并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区分什么是角什么不是角。

三是角的画法。问学生:“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把它画下来吗?”①指名说说觉得应该怎样画角?用什么工具?②视频演示角的画法。③学生一起在空中举起手,表示一下画角,教师观察画角步骤。④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画不同的角。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画的。投影展示学生画的不同的角。设计思路: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角应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然后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方法,学生认真看,和自己的想法比较。之后再让学生动手画角。在操作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四是角的大小。教师课件出示两个边长不同、大小相同的角。学生汇报:多数学生都说边比较长的那个角大。教师多媒体上演示两个角完全重合。总结:两个角如果顶点和两条边能完全重合,这两个角就相等。教师问:“角的大小和边长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拿出活动角,指名找出活动角的顶点和边。用活动角摆出大小不同的角。学生看视频《红角和蓝角》。课件验证:揭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的张开有关。设计思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两个角一样大。

第四步:全课小结。教师总结了一首儿歌来描述角:“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第五步:练习。1.填空。①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②画角时先画( ),再画( );③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2.判断。①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②边越长,角就越大。( )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填在( )里。4.拿一张长方形的纸,随便折一次,剪掉,然后看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集合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从生活中的角来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同时,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路。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2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方法

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尽量用直观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全等三角形,例如,用纸做成两个同样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应该怎样去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这一步就能够让学生对两个全等三角形有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初步的认识塑造成正确的数学概念。而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之后就是要去思考什么样的情况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了。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不如学生主动思考研究的效果好,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灵活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这个时候要做的应该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思考方向,例如,完全能够重叠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那么怎么样它们才能完全重叠呢?三个边与三个角相等它们一定全等,那如果少几个条件呢?最少几个条件能够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这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将会进行多次尝试和验证,最终发现可以确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边边边,角角边,角边角和边角边。这多次的验算也是培养学生细心的重要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记忆和认识。

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后,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题目中去。这点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清楚地分析题中要用到的是哪几个条件。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图形标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方便很多,不容易受到复杂图形的影响。

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真正体会到数学所带来的乐趣。而教师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试卷讲解 教材 课改 案例

教育学认为,学生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试卷测试、案例练习等途径或载体进行有效的呈现和具体的展示。试卷是检测和考量学习对象的学习效果最有效、最简便的抓手和途径。学生完成试卷情况及成效,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讲解和指导。试卷讲解,是试卷教学活动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新标准、新要求。试卷讲解作为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应顺应课改发展“潮流”,数学试卷讲解应从“有效”一词角度,深挖其内涵要义,进行深刻变革和认真探索,充分结合教学要素实际,突出有效教学,使试卷讲解成为升华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笔者现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解活动开展进行论述。

一、结合教材重点、难点,试卷讲解突出知识素养巩固强化

教育学认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课堂讲解的“总脉络”,更是有效教学的“生命力”。试卷设计的意图,是将数学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通过典型试题案例予以呈现,进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素养,提升能力素养“水准”。教师开展试卷讲解活动,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要义,随意而讲,应该“接”数学教材内容之“地气”,“展”教学目标要求之“精髓”,围绕某一章节、某一要义重点内容和疑难“症结”,渗透于数学试卷试题讲解中,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活动,理解设计意图,提高认知素养,在完成试卷试题讲解活动的同时,实现数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巩固强化,展示试题讲解的“生命力”。如“菱形的性质和判定”阶段性试题讲解时,教师在整体研析该章节教材内容“脉络”基础上,认识到该章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菱形的图形特征,判定定理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问题解决”。

在“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G,AH=CF,EG平分∠HEF,求证:四边形FEGH是菱形”试题讲解中,教师组织初中生再次研析该试题条件内容及要求,初中生认识到该试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此时,教师组织初中生进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的“回顾”,重新梳理、系统总结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帮助初中生建立更深刻、更系统的认知体系,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试题讲解,经常忽视涉及知识点内容巩固强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结合课改核心要义,试卷讲解突出数学技能锤炼培养

教育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实践“标杆”,做出了评判“依据”。通过对新课改标准研析,笔者认为,学生是新课改标准最关注的“要素”之一,其能力发展是新课标最看重的“要义”之一。试卷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环节、一种形式,自然要按照和落实新课改初中数学纲要的标准和要求,注重初中生数学探究、辨析、判断、归纳等方面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摒弃“教师包办”解析试题的模式,消除教师“全程帮办”学生探究解析活动的现象,提供初中生试题讲解分析的载体,让初中生在深入探究、辨析、解答试题实践中,获得学习技能的锤炼和学习素养的培树。

如“如图所示,某人在一座小山的东边A点位置施放乘坐热气球,该气球以20米每分钟的速度成45度角向东飞行,在飞行了20分钟后到达C点位置,此时测得B点的俯角为30°,试求出小山A、B两点间的距离。”试题讲解中,教师采用“学生讲解试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组织初中生再次围绕试题要求,进行试题条件内容、解决问题思路及问题解答过程等方面的思考、辨析、阐述活动。其过程如下:

生:结合解题要求,感知试题条件,指出:“该问题是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俯仰角方面的问题,根据题意,应该构建直角三角形。”

师:问题条件中告知了哪些等量关系,与解题要求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生:小组合作总结补充解题思路,指出:“作ADBC于D,根据速度和时间先求得AC的长,在RtACD中,求得∠ACD的度数,再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B=30°求出AB的长。”

师:指导初中生合作探讨的解题思路,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仰角和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生:解答问题,其过程略。

师: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展示某一学生解题过程,组织学生评析解题过程。

生:小组讨论,提出试题解答观点,自我对照,完善修正。

三、结合案例深刻内涵,试卷讲解突出丰富内涵拓展延伸

笔者发现,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试卷试题时,经常出现就题讲题的现象,讲解活动较肤浅,未能延伸和扩展数学案例的深刻内涵,讲解活动效果不够深刻。试卷讲解,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式、前进式实践活动。数学案例,可以概括众多数学知识点,可以将中考政策要求进行渗透,可以将数学解题技能进行综合,实现数学综合应用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试题讲解基础上,要深挖试题所隐含的丰富数学知识点,创新数学案例形式,并根据中考政策制定“趋势”,设计典型中考试题,进一步延伸试题丰富外延,进一步拓展试题深刻内涵,升华试题讲解成效。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中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做大量“预设”活动,对数学整体知识体系及深刻联系有明晰的掌握,并能把准数学学科中考政策要求的精髓。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材、课改及试题三个要素,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解活动开展进行的阐述,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参考文献: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4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125―01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会正确区分;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三种线段。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努力做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初步感知线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节课紧抓“数学要进行自主的思维活动”这条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一画等活动加强对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特征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地图,并告诉学生这是学校到老师家的公交路线,这条线表示的是老师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之后询问学生这是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大家了解关于线段的哪些知识,之后再引出课题: 直线、射线和角。

二、探究新知

(一)依靠想象,建立表象

1.播放《孙悟空龙宫取宝》的片段,并提问:动画片里的金箍棒哪里神奇?如果继续延长下去,还能不能再长了?如果把这根金箍棒看成一条线的话,你认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2.教师借助加湿器、激光笔进行演示,并提问:这条线是从哪里射出来的?然后鼓励学生想象:如果这条线能穿过墙壁,它会有多长?再让他们想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之后利用课件演示手电筒、太阳、射灯、车灯,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光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最后教师定义:这些线都是从一个端点引出的一条直直的线,而且这条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射线。

3.课件演示:金箍棒的两边慢慢延伸至屏幕边沿,教师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这样的线就是一条直线。

(二)动手创作,提高认知

1.小组合作,进行知识再创造。教师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射线、直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画,怎样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三种线的特点。小组尝试完之后,推举代表全班展示,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直尺?你是怎样表现这三种线的特点的?说说你的画图步骤。

2.思考:这三种线有什么异同?

3.基本练习: “做一做”,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三)实践运用,自学角的认识

1.小实践:先确定一个点,在 10秒钟内,看看从这一点你能引出多少条射线?最多能画多少条?学生尝试完后,教师小结: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之后鼓励学生观察:在这个图中,你还认识什么图形?之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说自己了解的关于角的知识。

2.请学生试着画一个角,全班展示,说说画法。学生画完后,教师示范画法: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是一个角。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 你能将这条直线变成射线、线段或者是角吗?在题卡上试一试。

2.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感知、合作交流、反复对比、总结提炼,让他们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在三种图形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了类比的数学思想。现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反思:

1.从学生感兴趣的金箍棒引入新课,并贯穿三种线段的学习,过渡自然,让学生对三种线的特征建立初步的形象感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5

第一次试教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下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第133页)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指出:“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吗?事实并非如此。下面是笔者反思以前亲身经历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课桌高70厘米,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全班42个学生,只有8个学生举手,有的把手举起来后又放下了)

生:可表示为米或0.07米。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可表示为米或0.70米。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无人举手)

利用课件和米尺直观教学教材第89页例1中的(1)和(2)之后,引出这道题目。笔者是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想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二是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感受=、0.70=0.7。没想到不仅预设中的精彩没出现,连基本的写分数与小数学生都没掌握。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把练十一中的第一题做起来。题目如下:

大约过了三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生: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师:你们同意吗?

生:是米,米尺上有100小格。

师:仔细观察图片,再想想。(学生默然)

学生的思维呈无序状态,对写成分数是十分之几还是百分之几不能确定。

笔者对三上、三下两册教材和教参进行仔细研读,发现教材编排本身是有缺憾的,存在着认知断层问题。有限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小数的认识建立在分数认识的基础上。人教版教材把“分数的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上册,但仅限于初步认识,如教参所述,“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分母为100的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本是新知识,又怎能支撑学生开展小数学习活动。

况且,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已逐渐模糊。三年级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常常要借助一个直观的画面或生活场景来支撑,加上分数远离学生生活,教学时间跨度长,所以分数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十分模糊,因此在小数学习中势必出现信息检索和提取障碍。分数概念理解的模糊更是拉大了新任务学习与学生认知基础间的断层。

第二次试教

如何解决断层问题,组织学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经过一番思考和学习,笔者找到了解决小数认知断层问题的突破口。

1. 置换学习背景,巧借生活经验。把教材中的长度单位背景置换成学生熟悉的货币单位背景,三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少的购物经历,货币中的小数对学生来说不陌生,而且学生在买早点或小物件时付钱找钱的过程中对人民币的小数样态十分熟悉。这些生活经验为学生学习小数搭建了脚手架,降低了学习难度。

2. 调整认知次序,优化认知结构。改变教材中从分数到小数的认知次序,顺应学生思维,先通过购物经验直接引出小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小数,接着引导学生把货币单位中的小数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初步感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借助长度单位这个背景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进行沟通与内化。

基于这些思考,笔者对“小数的初步认识”重新进行了设计与施教。

【片段一】在货币单位背景中研究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师:买一本练习本0.5元。我这里有1元钱,怎样从这里拿出0.5元付给营业员?

生:把1元钱换成10个1角,然后拿出5个1角付给营业员。(学生到展台前演示换钱付钱的过程)

师:5个1角是5角,也就是0.5元。把1元换成10个1角,其实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1角。1角是0.1元,它是1元的,5角是1元的,可写成元。(边说边板书:1角=0.1元=元,5角= 0.5元=元)

师:买一根橡皮筋需要0.02元钱,0.02元表示多少?用分数又该如何表示?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0.02元表示2分,2分=0.02元=元。

师:这些题目你们能做吗?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答题。

1. 3角是元,还可以写成( )元。

2. 6分是元,还可以写成( )元。

【片段二】沟通长度单位背景中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师:下面两道题目你会填吗?

板书:1分米=米=( )米

1厘米=米=( )米

课件展示米尺图片,学生看图思考,然后交流。因为有了前面的认知基础,再加上米尺图片的直观展示,学生顺利地做出了这两道题。

师:那么8分米、2厘米、16厘米、70厘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么写?还可以怎么写?(板书题目)

师:观察这些题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归纳:十分之几写成小数是零点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小数是零点零几,是两位小数。

教学中,笔者把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教学放在了学生熟知的货币单位背景中,购物时常见价格中小数的实际样态、付钱找钱过程中对小数数值的实际感知,这些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小数搭建了脚手架。在演示1元钱兑换成10个1角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已有的分数认知经验,0.5元其实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直观演示加上辩证思考,学生自然理解了0.5与之间的联系。接着学习长度单位中的分数与小数,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因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加上直观图示,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很快得出了“几分米,用米作单位,可写成十分之几米,也可写成零点几米;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可写成百分之几米,也可写成零点零几米”的结论。最后对照板书梳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

实践反思

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优化认知结构入手,顺应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内在的次序架构认知桥梁,突破学习障碍。

一是从学生的现实认知经验出发,找准知识固着点。备课中,教师必须弄清楚,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点在哪里。理清这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背景。

二是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的“中介材料”,从教材到课堂教学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要想跨越这段距离,教师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现实认知经验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认知规律,适度地加工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变式教学 探讨

初中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由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具体与抽象知识的结合,所以初中数学中的变式教育具有一题多解,多个题目重新组合的特征,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开放的思维能力,以此可见,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育的作用

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变化。即教师可不断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保留命题中的关键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本质原理。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育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式教学让一个题目多种解法,又可把多道题重新组合成新题,给人一种新颖、形象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随时保持着学习数学教学的热情。

(二)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数学中变式教学的提出,能够让教师重新思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师认识到更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而变式教学提倡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注重学生的公平,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因此,变式教育对于新课程的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进行讨论,争辩解题方法,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变式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概念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概念性变式即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抓住主要概念,概念变式就是变化概念中辅助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的形式或内容,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会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应变和概括知识的能力,概念变式有利于初中生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拓展。

(二)运用例题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追寻解题方法

例题是对初中数学知识、方法技能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整理总结而出现的。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例题变式教学是很重要的。在初中例题教学中数学教师将课本上的例题进行题目的变式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解题思路中理解和牢记知识。

例如,(1)如上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与O点,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与点F。求证:OE=OF.本题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好机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多种解题思路,多种正确结论,可不可以改变题目相关条件等,让学生有感而发地深入理解题目本质因素。(2)如上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与O点,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与点F。求证:OE=OF.本题学生通过读题、审题,很容易找到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是证三角形全等。此题关键就转化为找全等的条件,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加以分析和思索,并不断设问:如将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上述等量关系是否变化?(3)如上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BAC=90度,O点是BC边的中点,∠MON=90度,分别交AB、AC于点M、N。求证:OM=ON。通过比较让学生把问题的本质揭示出来。只要过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便可求证两条直线全等。

(三)运用习题多层次变式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对于新课程的改革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数学教师也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换自己的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变式教学的优点,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其运用到课堂中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其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伟力.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