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例6篇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1

黄馨仪

不知从何时起,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书竟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要问我家的都有什么书啊?那我可以告诉你:我家的书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什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啦,什么《儿童文学》、《特区教育》啦,什么《科学起跑点》《智慧背囊》啦,什么《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啦,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啦,不是吹牛,光是《红楼梦》我们家就有三个版本,简直是应有尽有。

我爱看书,有时像着了魔一样,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红楼梦》。我不仅课间看,午休时候看,就连晚上蹲点时还躲在洗手间里趁偷偷地看,我深深地被《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的天真个性所吸引,被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而吸引,被薛宝钗的贤惠圆滑所吸引……总之那本书就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吸住了我的心,甚至在吃饭的时候还在同爸爸妈妈谈论《红楼梦》里的人和事,妈妈半开玩笑地说“你还真想成为“红学”的专家怎么的?”

每天放学,我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躲进我的小天地里看书。有时妈妈叫我吃晚饭都很难“着手”,因为我不看完那一章节是不会轻易挪地方的。因为书“友”使我变得更加自信,课堂上我举手的次数最多,老师夸我活跃;课下同学有疑难的问题也喜欢来问我,我很得意;考试时,大量的课外知识,使我经常名列前茅。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2

不解之缘造句

1、“叮叮当当”的凿石之声,象一支柔曼的童谣,伴着孙煌走过了难忘的孩提时代--或许正因为如此,他这一生便和石头、刻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2、从古到今,由于竹的特有结构加之生长普遍,与我国文化艺术──尤以美术、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3、由于它要依靠别的树才能生长,所以都蔓生在林区,也因此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山区各族人民喜爱的野果。 4、然而,理性的本体化已经使理性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5、事实上,文学和民俗的不解之缘,并不仅仅存在于民间文学或所谓俗文学之中。 6、从同乡到伴侣施雅风院士与冰川有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冰川研究体系的开拓者。 7、好像她们这两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姊妹,和农村孩子结了不解之缘似的。 8、西夏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西夏的艺术珍品,来自西夏佛事活动的用品。 9、酷爱写作的他很早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0、从我第一次见到雄鹰的那一刻起,它总是在我的心头缭绕,仿佛冥冥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11、李太白与酒结下了那样的不解之缘,实在有道理得很!怀素又想起了与李太白的那场知遇。 12、可以试想,有了要强的性格垫底,加之与生俱来对酒的嗅觉和敏感,说张荣烈这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便不足为奇了。 13、这个从不喝酒的人,在后来的四十年里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14、我想:造物主所有的功绩,仅在于其使人类具备了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验智慧付诸符号集成的能力,()于是便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15、他从小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16、当他接触到第一部文艺作品--一本描写抗日军民打日本鬼子的小说时,他就被迷住了,从此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五二年,全军开展的向文化大进军运动,对这个渴求读书渴求知识的少年军人,真是如鱼得水,旱苗遇上了春雨。 17、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绘画、雕塑结下不解之缘。 18、它是我们旧游之地,工作于斯,写作于斯,许多文友结交于斯,大海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呵。 19、由于我的一个学生和山西师范大学的不解之缘,我得以看到孙铭有教授主编的这一套“文艺理论研究丛书”。 20、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他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一辈子都投入在这项事业中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1、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22、民国八年他被县衙选派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留学,因为学习的是经济部门,而当时又深感乡间的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疾痛,于是在马克斯主义目濡耳染之下,便与唯物论结了不解之缘,结果成为共产党的信徒。 23、书法、绘画也就与士大夫结下不解之缘,它们几乎形影不离,乃至于成为中士大夫人生修养的一部分。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3

不解之缘造句

1、“叮叮当当”的凿石之声,象一支柔曼的童谣,伴着孙煌走过了难忘的孩提时代--或许正因为如此,他这一生便和石头、刻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2、从古到今,由于竹的特有结构加之生长普遍,与我国文化艺术──尤以美术、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3、由于它要依靠别的树才能生长,所以都蔓生在林区,也因此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山区各族人民喜爱的野果。 4、然而,理性的本体化已经使理性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5、事实上,文学和民俗的不解之缘,并不仅仅存在于民间文学或所谓俗文学之中。 6、从同乡到伴侣施雅风院士与冰川有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冰川研究体系的开拓者。 7、好像她们这两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姊妹,和农村孩子结了不解之缘似的。 8、西夏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西夏的艺术珍品,来自西夏佛事活动的用品。 9、酷爱写作的他很早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0、从我第一次见到雄鹰的那一刻起,它总是在我的心头缭绕,仿佛冥冥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11、李太白与酒结下了那样的不解之缘,实在有道理得很!怀素又想起了与李太白的那场知遇。 12、可以试想,有了要强的性格垫底,加之与生俱来对酒的嗅觉和敏感,说张荣烈这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便不足为奇了。 13、这个从不喝酒的人,在后来的四十年里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14、我想:造物主所有的功绩,仅在于其使人类具备了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验智慧付诸符号集成的能力,()于是便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15、他从小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16、当他接触到第一部文艺作品--一本描写抗日军民打日本鬼子的小说时,他就被迷住了,从此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五二年,全军开展的向文化大进军运动,对这个渴求读书渴求知识的少年军人,真是如鱼得水,旱苗遇上了春雨。 17、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绘画、雕塑结下不解之缘。 18、它是我们旧游之地,工作于斯,写作于斯,许多文友结交于斯,大海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呵。 19、由于我的一个学生和山西师范大学的不解之缘,我得以看到孙铭有教授主编的这一套“文艺理论研究丛书”。 20、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他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一辈子都投入在这项事业中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1、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22、民国八年他被县衙选派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留学,因为学习的是经济部门,而当时又深感乡间的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疾痛,于是在马克斯主义目濡耳染之下,便与唯物论结了不解之缘,结果成为共产党的信徒。 23、书法、绘画也就与士大夫结下不解之缘,它们几乎形影不离,乃至于成为中士大夫人生修养的一部分。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4

“今年4月份,我和儿子儿媳到云南旅游,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山峰上,儿子都要靠吸氧气来呼吸,而我什么事也没有,呼吸如常,看来我的身体素质还不错。回来跟人提及,让他们羡慕不已呢。”冯老自豪地告诉记者。

一生三缘,三方专才

他浸润六十多年的杰出成就令我们钦佩不已,但对我们侃侃而谈的却是他的三缘斋。三缘即书法缘、武术缘、写作缘;他的三缘就是他与书法、武术、文学的不解之缘。

在冯老看来,练书法一如练拳、练性、练心境。也许是因为与武术有了完美的结合,冯老的书法久负盛名,深得颜赵风韵、孙王精髓,飘逸熔铸潇洒,剑气滥觞雄奇;他为奥运村题写的“国家体育馆”、为太阳宫公园巨石题写的“曦和情逸”、为蟹岛书写的巨幅“蟹岛泉”等,雄奇隽永,神采飞扬。世评其书法“将颜体之雄劲、赵体之潇洒、《书谱》之飘逸融为一炉,每令观者目眩心倾,旌荡神摇”。著名鉴赏家、收藏家、荣宝斋顾问米景扬先生评价其行草“结构谨严、间架俊美、形神兼备、风采飘扬、注重章法,充满了书卷气,在雄厚中有灵动,加上与他的拳法相引发,因此神完气足,自成面目”。

书法又让他对武术有更深的理解,成就他一代太极大师。他自幼从文,饱览群书,博采众长,笔耕不辍,书香满庭芳……60余年的书、武、文奇缘,让他有了驰誉海内的成就。

书法人生,家传师承

他出身一个中医世家,爷爷开中药铺,父亲是教书先生。爷爷故世后,父亲掌管了中药铺。但父亲毕竟是文人,书法功底颇为深厚。冯先生幼时最大的嗜好就是:每天晚上和父亲面对面地站在八仙桌前,在煤油灯下临碑习帖。他19岁进京,一个偶然的机缘结识了著名书法家康伯藩先生,拜其门下,结下二十几年的师生情缘。幼时起打下的书法基础,再经名师的精心指点,他成了赫赫有名的书法家。

作家生涯,熠熠生辉

“小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更多的娱乐,学习便成了爱好;且练书法、看书、习武,没有任何功利心,完全一心一意;家庭的熏陶、自己的喜好,最终成就了自己。不像现在,有太多的外界影响、太多的诱惑,所以,年轻人要潜心钻研,会比我那个时候有更大的难度。”冯老笑呵呵地说道,对年轻人的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教育,使他得以饱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基础,加上过人的天赋,所以,他从19岁起就成了一名多产的作家。之后,“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的《世界论坛报》上开专栏,日发一稿,坚持了20年之久。不但让自己在文学上上了新的台阶,更培养了不少作者。”冯老意犹未尽。

三缘随心,长寿自得

当记者问他怎样看待从文、习武、书法和长寿之间的内在关联时,冯老耐心地跟我们讲解。练习书法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当我们写毛笔字时,要悬肘躬身站在书桌前,而这一站最少要几个小时,而毛笔尖是软的,要通过腕把全身的力量透到笔尖上。这份功力可不容小视。“要不你们试试弯着腰站着,别说两小时,半个小时就肯定会累得撑不住。”冯老戏谑道。

“这跟武术是相通的,练拳也是要把力量通过身体到手指、到刀刃、到剑尖。当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因为全神贯注,所以不会觉得累,只有写完后才会觉得疲惫。这时不但要全身放松,还要靠意念专一。这是我练字、习武半个多世纪,还有文学的熏陶,亲身感悟到三者与长寿的关联,所以我为贵刊写了《书法・太极・长寿》,阐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冯老知道我们是保健类媒体记者,一再询问我们,还有没有需要他帮助的地方。他说:“我也是记者出身的,跟你们也算是同行,会尽最大的力量支持你们的工作。”听到这里,一名老学者、谦谦君子的长者风范,不由得我们不肃然起敬。

冯大彪70余载传奇经历

冯大彪,1938年6月生于河北蠡县,系中国新闻社高级编辑,曾获首届韬奋新闻奖,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书画名家网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金石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京畿书画院院长、北京市武协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等职。

冯大彪先生文武双全、诗书兼备,既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又是享誉海内的文学才子、武术大师。

他幼承庭训,6岁始临习《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碑帖,1957年加入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1963年拜在著名书法家康伯藩门下,临习诸家名帖,尤擅行草、隶书;曾在国内、国际获得众多奖励和荣誉;书作曾刊于国内外上百家报刊;有《冯大彪行草常用古诗选》、《古代格言警句行草字帖》、《冯大彪行草书法集》等30余种著作问世;他的书法和小传被输入《中国书法家电脑数据库》,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文艺家传集》等多家辞典和《当代中国书法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多家书法集。

冯大彪先生书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与他的拳法相引发。因为他亦是武术名家,并将武术的原理与书法的原理融会贯通。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5

关键词:《啼笑因缘》 弹词 改编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弹词的嬗变与文本研究”(12ZWC013),“青蓝工程”资助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小说一经问世,读者反响热烈,而由文人陆澹庵改编的《啼笑因缘弹词》亦是“行销甚广,无线电听众,殆靡不人手一编,叹为佳构”。[1]据弹词艺人姚荫梅回忆,他在台上根据陆澹庵的改编本说唱《啼笑因缘弹词》时,台下的听众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捧着此书,因为这部书他是赶出来的,所以唱词不全,台下的听众对照文本后发现他唱错,便摇头,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2]从姚荫梅的经历可知,艺人仅根据弹词改编版《啼笑因缘》弹唱,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的。弹词艺人在书场弹唱,其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部好书,是弹词艺人与听众互相碰撞,不断打磨再创造的产物。因此,书场弹词记录成文,可以说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弹词艺人总是从听众中汲取有益的意见,对书目进行修改,以求迎合听众的喜好。由于演出场次的多寡也与收入相关,因此艺人在情节处理上往往会尽可能拉长,并且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说唱底本,以求精益求精,吸引更多的听众,有时候一个本子甚至要经过几代艺人的精心琢磨,才能最终成为经典的传统书目。

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就是不断加工创作的产物。弹词艺人拜师学艺时往往学习某一部长篇,同时将其不断发展改进,在演唱技艺上精益求精,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创造一部长篇新书目,再把它说熟并让大众接受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需要一定的创作及改编才能。由于听众带着陆澹庵改编的《啼笑因缘弹词》来听书,给姚荫梅的说唱带来一道难题,于是他研读原著,改变唱词,与听客交谈获取有益的建议,并且亲自跑到北京天桥去体验生活,在说唱过程中不断修改,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四五年,他进上海弹唱《啼笑因缘》,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从而闻名江南”。[3]他凭借浑厚的艺术功底和生活积累,使其弹唱的《啼笑因缘弹词》与原著相比,在情节、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心理刻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丰富,篇幅增加了一倍,充分体现了弹词的艺术特色,与小说相比,《啼笑因缘弹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叙事方式的改变

弹词艺术感染力的高下与弹唱者的技艺密切相关。弹词的技能有“说、噱、弹、唱”四方面,“说”即通过口语散文叙说;“噱”重诙谐,引人发笑;“弹”即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唱”则为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韵文,也有十字句,或加三言衬字。弹词说唱故事的方法主要有叙事和代言两种,在叙事体的弹词中,艺人往往以局外人的身份全知全能地叙述故事,而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是代言体,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人物自报家门

代言体弹词的人物上场,基本是“自报家门”,有[引]、[白]、[唱]三段自道来历,与杂剧、传奇的开场套路相似。因此,弹词与戏曲也往往被相提并论。如刘豁公在为姜映清的弹词《风流罪人》作序时说:“弹词与传奇,胥为韵语小说之一种。然传奇古雅,弹词则以通俗为要义。”[4]而在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中,这一程式已经简化,但依然保持了自报家门的特点。以第一回《游天桥》为例:

(定场诗)清白世家数代传,书香承袭旧衣冠。进京求学兼游历,立身还需知识宽。(樊家树咕白)学生樊家树,浙江杭州人氏。先父在日行医,惜已亡故;堂上母亲健在,教子甚严。去年我中学毕业,今年命我上北京赶考大学。因此辞别娘亲进京,寄居在母舅家中。虽然母舅与舅母同往英国伦敦去了,且喜有表兄嫂照顾。今天是星期日,表兄嫂昨日去西山,要明日归来。如今我一人在家,不免有些寂寞了。[3]1

在这里,樊家树一出场,就将自己的出身来历向听众介绍得一清二楚。

(二)内容分角色演绎

在代言体弹词中,弹词艺人往往化身成故事中的生、旦、净、丑诸角色,分角色演绎内容,一个人唱一台戏,其叙事语气、叙事视角是限知的,如:

(樊家树白)刘福,今天下午我是想出去走走,你可以介绍几处好玩的地方,陪我去看看。(刘福白)好玩地方,我来想想看。表少爷!(唱[费家调])北京地方大非凡,吸引许多游客来。最有名北海、中南海,天坛、地坛、先农坛。风景区最多在西城外,颐和园、万寿山、碧云寺、玉泉山,万牲园里弯一弯,明朝皇陵有十三,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卢沟桥狮子知多少,乱七八糟数清难。(表白)北京人有句土话,“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意思就是“搞不清楚”。(樊家树白)刘福,你说的那些地方,上两个星期,表哥都陪我去过了。[3]3

在这里,弹词艺人的叙事者身份基本已经消解,主要由书中人物自由活动,只是偶尔出现向听众解释“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意思就是“搞不清楚”。在《啼笑因缘弹词》中,弹词艺人大部分时间是以书中人物的角色进行表演,而到了某一关键处,或观众会有疑问的地方,则会中断书中人物的演唱,而以说书人的身份对故事进展进行“解说”或“评论”。

有关代言体弹词的形成,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如李家瑞说:“弹词何以要从叙事变为代言呢?因为弹词原是一种说唱评话,说唱的人,要模拟书中人的口气,形容他的神情,不知不觉就作书中人的举动言谈,惊叹应对,写在书上,就成代言体的文字。我们但看代言体的弹词,多半是业弹词者的底本,而文人仿作的弹词,则尽是叙事体,因为文人的弹词,不一定要上口说唱的。”[5]盛志梅则认为:“随着演出经验的积累以及书场弹词消费市场的日益发达,艺人们为了满足听众不断求新的娱乐心理,他们不断吸收其他文艺样式的表演因子,在唱腔、表演上大量借用了杂剧、传奇乃至山歌小调的曲牌、套路甚至表演程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类似戏剧表演的第一人称叙事,即书场代言体弹词。”[6]弹词作为一种说唱艺术,它的代言体形式在之前的说唱艺术中已经孕育,但戏曲的成熟使它有更多的营养可以汲取,并最终使得代言体弹词被认为是弹词正宗。

二、故事情节的合理拓展

根据小说改编的弹词,与弹词的经典书目一样,听众对它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更注重的是艺人如何说唱故事,因为不同的艺人处理、表演的方式不同,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愉悦享受。

姚荫梅弹唱的《啼笑因缘弹词》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遵循弹词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加以丰富。弹词与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情节性的艺术,但作为说唱艺术,它必须用引人入胜的书情来吸引听众,因此“关子”必不可少。姚荫梅将原著中多处情节加以合理的转换拼接,使七十回的《啼笑因缘弹词》环环相扣,关子不断,持续吸引听众。如原著中沈凤喜被逼嫁刘将军之事,樊家树要从杭州探母病回京后,才从关家打听到原委。姚荫梅则将樊家树被绑票的情节提前,与“逼嫁”相接,使两个关子环环相扣,书情更加紧凑。

弹词说唱对故事情节的拓展,还表现在叙事的细腻和繁复上,对这一特点,叶圣陶在其《说书》一文中就《珍珠塔》中陈小姐下楼那一段有很好的总结:

《珍珠塔》里的陈翠娥私自把珍珠塔赠给方卿,不便明言,只说是干点心。她从闺房里取了珍珠塔走到楼梯边,心思不定,下了几级又回上去,上去了又跨下来,这样上下有好多回;后来把珍珠塔交到方卿手里了,再三叮嘱,叫他在路中要当心这干点心;这些情节在名手都有好几天可以说。于是听众异常兴奋,互相提示说:“看今陈小姐下不下楼梯,”或者说:“看今天叮嘱完了没有。”[7]

相似的处理方式在《啼笑因缘弹词》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书情得到拓展。弹词叙事的繁复与细腻同时也表现在弹唱过程中同一情节的反复出现。其中有弹词艺人的重复,也有书中不同角色对同一情节的重复。小说如果写成这样,一段相同的事情反复出现,读者可能会觉得厌烦。弹词的情形就不同了,一部长篇弹词,至少十天半个月才能说完,台下每天均有新老听众,同一情节重复出现则可以使新听众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而且这些重复是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的,弹词艺人时而说,时而唱,时而问,时而辩,来重复同一件事,这样的“重复”,很能吸引听众。

三、语言谐趣多样

作为大众表演的弹词艺术非常口语化、人情化、生活化,为了迎合听众的审美趣味,弹词往往表现得活泼、诙谐。“噱”,即通过“说唱”来制造引人发笑的内容。“放噱”手法对调动听众的欣赏兴趣,促进艺人与听众的现场交流十分重要。所以,艺谚中有“一噱遮百丑”和“噱乃书中宝”的说法。晚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弹词”中说:

弹词之插科,彼业谓之倏头,倏头之佳者,其先必迟回停顿,为主要语作势,一经脱口,便戛然而止。科白之能解人颐,非简练揣摩不可,其妙处在以冷隽语出之,令人寻味无穷。然亦有遏于刻画,尚未启齿,而已先局局者,下乘也。[8]

姚荫梅深谙此道,他在弹唱中吸收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各地方言所特具的幽默、轻松、微妙、传情,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如樊家树的杭州官话、沈凤喜的北京话、刘将军的山东话、王妈的常熟话、刘福的浦东话等均力求传神,而刘将军、王妈、刘福的方言土语,往往在书中起到插科打诨的喜剧效果。此外,书中还运用大量的歇后语、俏皮语,读来妙趣横生,极富生活色彩。他还用诙谐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表)刘大胖倒想起来了,不是司密司,是密司。他把椅子捅得跟沈小姐近些。(刘德柱白)我说密司。(沈凤喜白)将军。(刘德柱白)密司,你今年几岁了?(沈风喜白)十七岁。(刘德柱白)你家里有没有大密司,小密司?你们老密司身体好!

……

(表)凤喜也在看他……只见他:(韵白)身体像浸胖的海参,肚子像打了气的河豚。脑袋像丰收的冬瓜,耳朵像杜裹的馄饨。眉毛像熟透的香蕉,红枣子一般的眼睛。鼻子像一个高装馒头,如果称称,足有半斤。两片酱油色的嘴唇,又像打破的五茄皮酒瓶。仁丹招牌的胡须,像特大的乌菱。脸色像走油肉的肉皮,乌黑伦敦。两只手像熊掌,笑起来像雄鸭子叫的声音。一副吃相实在难看,想不到是一个有名的将军。[3]334-335

在这里,刘德柱作为一个丑角的形象被诙谐的语言塑造得栩栩如生,在加深听众印象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书的谐趣。因为这些笑料都与书情紧密贴合,所以并不使人觉得突兀,反而拉近了艺人与听众的距离,形成书场弹词特有的说话氛围。此外,弹词中还有大量的心理刻画,它与弹词中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互相契合,互为映托,形成了《啼笑因缘弹词》持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陆澹庵.笑因缘弹词续集[M].上海:莲花出版社,1936:9.

[2] 闻炎.回顾三、四十年代苏州评弹历史――座谈会发言摘

要[A]//苏州评弹研究会.评弹艺术:第六集[M].北京:中国

曲艺出版社,1986:248-249.

[3] 姚荫梅.啼笑因缘:上册[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2.

[4] 刘豁公.风流罪人・序[A]//谭正璧.评弹通考[M].北京:中国

曲艺出版社,1985:155.

[5] 李家瑞.说弹词[A]//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册[M].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04.

[6] 盛志梅.清代弹词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209.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范文6

解构典范的风气和第三世界人文社会学者之本土意识觉醒,以及欧美学者的自我文化反省有密切关联。所谓“后现代主义”,多少都有这种涵意――“近现代”代表着西方、西化,及一些近代学术下的典范知识建构。怀疑此学术与意识形态典范,并受诠释学、新马克思主义等对知识、意识形态之批判影响,许多学者(欧美及欧美以外)开始批判、反思典范知识的本质与其形成过程。特别是,许多欧美以外学者对于以“西方与其他世界”模式书写之“世界史”,以及描述与塑造异己之“民族志”,两者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与书写模式霸权有相当体认,因而也展开本土的,也是去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及书写。

印度、中东与中南美裔学者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研究,深深影响西方世界的学术主流思潮,尽管这些学者的学术思路仍主要来自于西方。对于欧美学者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对来自边缘声音的倾听。学者更多的关注与倾听,是在社会边缘上――许多学者于社会底层研究、女性主义史学与心性历史等的研究。在研究资料上也有多元化趋势;学者在文字史料外,也开始采集、分析人们口述中的历史记忆。无论如何,他们都设法利用“多元的声音”来编织多声部和鸣的“历史”。

如同我在本书题献中的比喻:在一个夏夜的荷塘边,有许多不同品种的大小青蛙争鸣。不同的蛙鸣,都代表它们宣称自己的存在。然而不久我们被一个声音吸引,那是一个较规律的声音,较洪亮的声音,它让我们忽略其他蛙鸣。这就是典范历史。典范历史合理化核心主体之优势地位,或也合理化社会边缘群体在误导意识下所认知的自身劣势地位;无论如何,它都支持社会核心与边缘关系此一社会本相。被忽略的蛙鸣便是边缘历史。然而社会边缘人群并非是完全沉默无声,他们以各种形式的“语言”宣称“我存在”。对于主流的蛙鸣来说,它们成为一种对抗的声音。虽然如此,在一人群社会中,所谓社会化便是人们被教导只听一种声音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学习如何只听一种声音,如何忽略其他的声音。

我举个例子,说明各种认知“典范”如何让我们忽略一切不寻常的、异端的现象。这是一部美国喜剧电影《阴间大法师》(Beetle Juice,在大陆或被直译为《甲壳虫汁》)的部分情节。其内容略为:一对夫妻在乡间买了房子,准备享受远离尘嚣的乡间生活。然而,他们却死于意外车祸。这一对亡魂舍不得离开他们乡间的房子,但屋里却搬来了新住户,一对俗不可耐的夫妻,以及他们阴阳怪气的女儿。亡魂夫妇想尽办法变化出一些狰狞面孔,皆无法吓走那新住客夫妻,因为他们根本看不见鬼魂。有一天,这对鬼魂夫妻意外地发现那小女孩能看见他们。于是他们问那小女孩,为何别人看不见鬼魂而她却可以。小女孩冷冷地答道:“人们经常忽略身边不寻常与奇特的事物。”

的确,我们身边充满异例,但大多数人对它们熟而习之,久而未见。就像是我们的注意力容易被“主流的”蛙鸣吸引,而忽略其他的蛙鸣;我们所见也深受社会文化影响――我们只见到我们希望或预期中的世界。或者,我们心中有一典范概念,蛙鸣应是如何如何,因此一个不合此典范的蛙鸣,可能被当作虫鸣或风草声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