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例6篇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1

我是##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人事部的质检经理。去年,我有幸被集团评选为“青年岗位能手”。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我与光大共成长》。

一、积极参加工程“开荒”,努力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五年前,我踏出大学校门,成为##会展中心一名员工。当时的会展中心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我参加工作的新鲜感很快就被紧张与辛苦所取代。眼前没有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只有满地的泥土瓦砾。我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参加了新员工培训。在培训的第一天,会展中心领导召开了一次动员会,会上要求党员团员和青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会展中心的“开荒”工作,共同创造会展中心美好的明天。听了领导的动员,激起我对明天的憧憬,培训中,我十分认真刻苦,几次业务比赛我都取得了头名。培训结束后,我积极投入“开荒”工程中,我事事不甘人后,争做苦活、脏活、累活,哪里工作紧张,我就赶去帮忙。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终于赶在国庆节前顺利试营业,实现了向祖国五十周年大庆献礼的心愿,我也被光荣地评为“开荒积极分子”。

二、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会展中心开业后,领导号召我们年轻人做“多功能”人才。通过前台业务培训,我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在工作中,我看到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每逢会展档期,客人流量很大。我觉得那里需要人手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那里的礼宾部和收银处接待客人的任务量很大。为了方便客人,我在休息时学习了礼宾部、收银处的操作流程。我经常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为应接不暇的这两个部门接待客人,尽量缩短客人办理手续的时间。为了保证业务数据正确无误,我经常下班后留下来帮助他们核对数据至深夜一两点,核对清楚后才下班。

“做好工作不仅是对单位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同事负责。”这就是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担任大堂经理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自学了电脑维修技术,并运用所掌握的电脑维修知识多次及时排除了会展宾客的电脑故障,使他们避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初集团在会展中心开会期间,我被领导安排做现场协调工作。为了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我在身边准备了三本记事薄,将发生的事情全部分别记录下来,并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使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我认真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好评。

三、积极参与青年活动,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会展中心员工百分之六七十都是青年人。基于这个特点,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提高青年人的思想觉悟,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我积极响应党委提出的“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争创优秀物业管理小区、争创四星级酒店”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去落实党组织的要求。在政治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参加了党委组织的青年积极分子党课培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文件,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许多青年人在接受党的教育以后,纷纷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我也是其中一员。会展中心团委结合国际酒店一线青年人数多、岗位复杂、三班倒、在一起活动时间较少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组织开展了许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联欢会、运动会、青年书法展、青年征文活动、微笑大使评选活动、青年歌咏比赛、青年读书周等,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并起骨干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把我们青年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我也受到了教育和陶冶。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2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3

一、稳步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为提高企业征信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的基础上,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与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相比,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取全国集中式数据库结构建设,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数据由各自总行一点接入,数据采集项由原来的300多项扩展到800多项,除包括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与借款人相关的各项业务信息外,增加了借款人的账户信息、外债信息及其与借款人相关的非银行信息等内容,信息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升级系统除保证向商业银行提供查询服务、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服务外,也为将来依法向社会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从蚌埠市来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农发行已于去开底通过各自总行接入了全国统一数据库,徽商银行蚌埠分行目前正在徽商银行总部的统一安排下做信贷核心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迁移工作,5月13日新系统上线,6月份将以徽商银行一点接入总行数据库,三县一郊联社也在人行的指导下进行存量数据的录入工作,5月15日实现向省联社报送存量数据,省联社也将于6月份一点接入总行数据库。届时,我市金融机构接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工作将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二、征信市场管理工作取得进展

人民银行总行在征信立法滞后的情况下,就如何履行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责,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保持征信市场稳定发展,提出了以市场方式管理市场行为、以业务管理规范机构行为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国内五家评级机构从事银行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资格。同时,针对我国借款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结合培育评级市场的总体规划,在全国八个省份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在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计划在包括省在内的九个省份进一步深入开展试点。

蚌埠市做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城市,我行按照上级行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积极牵头组织,推动评级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主动向市政府报告,取得了政府部门的理解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长助理任副组长,成员由人民银行、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各金融机构组成的蚌埠市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我行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组。

在人行合肥中文征信处的指导和市评级试点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召开了蚌埠市企业信用评级动员推介会。参加推介会的有分管市领导、市发改委、市区县经济委、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54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同时还邀请了人民银行合肥中文征信处领导、以及大公国际、中诚信以及联合资信等三家全国性评级公司的评级专家参加。会后,由我行和市经济委分别收集了参会企业的评级意向。同时,为抓好信用评级结果的落实,我行调查了解了各金融机构的授权授信情况,具体掌握各单位的投信审批权限、利率定价权限等,为下一步切实做好各行的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结合、评级结果与授信挂钩做好准备。近期将重点做好具备较成熟评级条件企业的再动员工作,启动企业和评级公司的评级签约。

三、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仍需各部门支持配合

非银行信息采集对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信用信息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集中征集、加工、使用,全面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更影响到企业对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功能的发挥。为此,我行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同时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文持,有关部门也与我行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如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将全市个人交纳个人住房公积金以及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数据提供给总行数据库,蚌埠市也成为全国65个向总行数据库报送公积金数据的城市之一。下阶段,我行将借助蚌埠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契机,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共享方案。

四、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工作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4

关键词:所得税法;改革历程;比较;影响;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我国所得税法改革历程

(一)第一次税改(1958~1981年)

从1958年到1973年,中国进行了2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简化自1950年中国政务院(现中国国务院的前身)颁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范多达14种的税收制度。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订为30%,另按纳税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1981年第五届中国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企业实施5级超额累进税率(20%至40%),另按应纳税额的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二)第二次税改(1983~1985年)

直到1983年中国国务院决定针对国企5试行“利改税”,将过去由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针对国企“利改税”政策的实施,代表政府对于公共财产的提供,必须由以往社会主义所坚持的“所有制资本”,回归由企业纳税义务,来维持政府公共政策的财源收入的基本税务法则,将改革开放后国企所应负担的上缴义务与私营企业所应负担的纳税义务进行切割。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大量成长的情况下,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在税务上的切割,成为当时中国税务改革的重点。1984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进行第二次“利改税”的税务改革。

(三)第三次税改(1991~1994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后,解决企业“姓社姓资”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争议,并确立改革开放路线,吸引外资的基本经济发展政策,促使我国必须统一税法,以简化税制及推动国企全球接轨等。因此,于1991年我国政府推动第三次税务改革,将内资企业领域及外资企业分别予以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在我国“外资企业法”的立法背景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予以合并。于1991年4月9日,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予以一致。

(四)第四次税改(2004~2006年)

回溯1994年中国进行税务改革之际,早已于1993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早已提出企业所得税内外统一的目标,并在1993年12月25日的“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务院将企业所得税的内外统一列为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直到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于法制面确立企业所得税改制的急迫性。2004年8月,财政部将“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由国务院送交全国人大立法,后因我国境内多家外资跨国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向中国政府要求暂缓取销税务优惠,加上地方政府的疑虑;我国官方考虑一旦进行两税合一,势必将使得在中国部分外资移往其他税务优惠的国家或地区。

二、中外所得税制比较及改革原则

(一)中外比较分析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收入”,强调对全部收入征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没有国际上通行的“不予征税项目”的概念,新企业所得税法引入了“不征税收入”的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前者的内涵。美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所得或毛所得。其毛所得的含义有以下内容:一是全部所得,即除了税法规定不予征税的所得项目外,全部所得都必须纳税。二是实现的概念,即只有当所得被纳税人实现后,该所得才能被确认并纳税。三是“权利要求”的概念,即纳税人取得款项后,没有义务要在未来偿还,或者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二)所得税法改革的原则

第一,坚持指导思想,遵循科学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企业所得税改革应遵循了以下原则: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调控作用原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第二,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制订应采用国际税收机制的几项基本原则,包含:企业与关联企业在税率定价制度上之平衡原则适用,采用国际税收机制所惯用的相关利息制度,避免企业中的非法交易中的税收缺陷;调整旧有税制结构符合当今国际税收机制改革潮流,以规范境外公司(Off-ShoreCompany)及境外账户(OBU)清理避税及逃税问题;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资本弱化问题及反避税条款之立法;统一税收征管制度,建立中国式税收征管制度;信赖利益原则的建立,对于在中国外资企业长期税率优惠,给予5年的税率优惠过渡期。其中在特区优惠税率上是否对台商造成影响、纳税人的种类与认定、税率变革、税收优惠、源泉扣缴制度、特别纳税额管理及征收税额等部份,均应作为所得税法重要变革的范围,这也涉及未来台资企业在课征所得税时的纳税人资格认定。

参考文献:

[1]马强.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经济影响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张燕.企业所得税改革及其影响探析[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6).

[3]徐海燕,修国义.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构想[J].科技与管理,2003(2).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5

一、组织收入工作

今年以来,税政工作继续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政策潜力,大力加强税政管理,保证了各税种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是加强各税种的管理,保证各税种收入的稳定增长。年初,我们就提出了各税种收入每月必须较同期有所增长的目标,每月对各税种的收入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薄弱税种、薄弱环节的征收管理,保证了各税种收入的大幅增长,截止11月,有五个税种增幅居全省第五,其中多个税种增幅居全省第一。

二是加强税源管理,抓住组织收入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元以上的10家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情况,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着力解决纳税大户的税收问题,共到济钢、豫光、沁北电厂、奔月集团、xx煤业等企业,就有关税收政策进行辅导几十次,得到普遍好评。10家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企业所得税万元,占全市企业所得税总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方面,继续加大和完善了对全市50家重点扣缴义务人和100家重点纳税个人的管理和监控,保证了个人所得税的大幅增长。

三是加强新税收增长点的管理。结合我市情况,对发展形势好,税收增长潜力大的行业,采取措施加强税收管理。如针对我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加强建筑营业税的管理;针对煤炭行业、电解铅等行业经营形势的好转,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针对企业改制股金分红的增多,加大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等,切实将税收增长点转化为地税税源。

二、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工作

200x年,我们坚持依法治税原则,认真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加强对各基层地税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职能效用,保证了国家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

一是落实再就业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再就业税收政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协调,通过电视、政府网站、全市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举办再就业政策培训班,使每一位下岗人员了解有关政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再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下岗人员上访案件,保证了社会稳定。

二是落实企业改组改制有关政策。今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和《xx市地方税务局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落实了关于企业改组改制和股权投资、合并分立、债务重组等税收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农口企业、金融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校办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认真办理企业税前扣除财产损失、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涉税审批事项,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环境的保护,消化了企业的部分包袱。

四是落实科技投资和创新有关政策。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企业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对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实行加计扣除等等。这些政策的正确执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企业的技术投入、技术升级,拉动了市场需求,服务了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化。

五是落实城镇化建设有关政策。狠抓了重点城镇的组织收入工作,为重点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积极兑现重点镇纳税人的优惠政策,支持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加强了重点城镇税收的执法监督,促进文明执法。

据统计,200x年度,我局共计审批各类政策性减免税万元,其中: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1767万元;为213户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减免税55.8万元;办理税前弥补亏损592万元,审批税前扣除资产损失金额1310万元。

三、税种规范化管理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税收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理念,加大分行业分税种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以年度纳税申报工作为重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成效显著

1-4月份,全市上下将200x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做为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市局除成立汇算清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安排布置汇算清缴工作外,制定了《200x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方案》和《xx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业务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多个文件,并对汇算清缴全过程进行监控,注重汇缴前的宣传发动、汇缴中的政策辅导、汇缴后的审核统计,使汇算清缴工作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落实,保证了汇算清缴工作的成效,企业共自核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576万元,审增所得税848万元;审减亏损2121万元。重点检查企业15户,共查增应纳税所得额46.4万元,查补企业所得税15.3万元,罚款10.5万元,合计25.8万元。

(二)牵头做好了货运业税收管理

今年以来,根据总局和省局制定的货运业管理规程,和征管、发票、信息中心紧密配合,明确职责,搞好协调,货运税收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加强对货运业纳税人的日常税收管理。继续加强代开票纳税人的认定和审核工作,严格落实总局的“三个办法,一个方案”,规范管理,逐步完善货运业营业税的税收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和国税部门的协调联系。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做好信息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三是针对纳税人借证开票的现象,制定了单车月开票最高限额,保证了货运业的税收秩序和税款的足额征收。全年共入库道路货运税收1713万元。较同期增收增长1.2倍。

(三)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的税收管理

根据省局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会议精神,针对我市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现状,市局高度重视,一是成立煤炭行业税收专项整顿领导小组,和税政、征管、稽查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督导组,明确工作任务,督查工作进展。二是紧紧依*政府,加强部门配合。先后多次与克井镇、邵原镇、下冶乡党委、政府结合,取得公安、煤管、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了当地政府牵头抓、有关部门横向联系、单位内部纵向配合、齐抓共管的控管网络。三是全面调查,合理调整税负。成立了两个税源调查小组,先后两次对全市34家小煤炭生产企业开展调查,逐户调查核实各小煤炭企业的产量、销量、价格、成本等情况,并根据小煤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地质结构、开采条件、用电量、市场行情等情况,对各小煤矿税收定额进行重新调整。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完善征管措施。对所有煤炭生产企业逐户建立了征管档案,专人管理,定期上报税收征管情况和税款入库情况。并实行“阳光办税”,对核定征收的小煤矿公开核定产量和税额,增加办税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对煤炭行业的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保证了税款的足额征收,全年煤炭企业共入库地方各税3237万元,同比增长117。9%。

(四)规范房地产企业税收管理

针对我市房地产投资热潮,我们采取措施加强了该行业的税收管理。一是加强开发项目的户籍管理。对全市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普查登记,建立管理档案,详细收集和登记每一开发项目的立项报告、开工日期、开发面积、有关证照、合同及纳税情况,并定期由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核实,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杜绝虚假申报。二是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4月份,市局召开了全市房地产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重点讲解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等相关政策,并将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转让房地产营业税等管理办法进行系统讲解,将政策宣传到每一个纳税人,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三是严格执行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和预征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征收方式进行鉴定,企业在申报销售不动产营业税时,必须同时按核定征收率或预征率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保证了土地增值税的足额征收,截止11月共入库土地增值税36万元,较上年增长1700%。四是从严界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对全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进行全面鉴定,对核算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实行核定征收,预征所得税。通过整顿工作,规范了房地产税收管理秩序。

(五)强化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管理

今年,我们在继续抓好行政、事业单位、私人出租房屋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对两税的征收范围和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进行了调整。一是针对我市市区范围的扩大和各建制镇发展的日新月异,与政府联系,对市区范围和各建制镇政府所在地镇区范围进行重新明确,确保将所属范围内企业全部纳入两税征收范围。二是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拟订了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调整的方案,提请市政府按程序报省局批准后,通告全市执行,为确保今年土地使用税大幅增长打下了基础。三是从税源基础工作入手加强管理。根据重新调整的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建立多级税源数据库。对应税房产原值、应税土地面积、应纳税额等情况登记造册,并通过微机建立税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在申报期内,对纳税人申报资料,对照新标准进行逐户审核,严格把关,保证企业正确申报缴纳税款。通过以上措施,今年房产税共完成万元,增长%,土地使用税共完成万元,增长%。

(六)抓好涉外税收管理。一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不放松。对移动公司形式多样的收入项目,以及永坚房地产公司预收房款及其他收入加强监管,尽量保证收入的整体上升。二是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一些小税种的日管,确保各税应收尽收。三是对联通公司新增涉外业务及时纳入税收管理,确保涉外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今年共入库涉外税收万元,较上年增长%。

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范文6

——学习长征精神提振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动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的重大问题,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持续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求突破。通过近期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籍的学习,谨在此从长征精神的学习,谈几点对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启发体会。

多次回望长征,缅怀长征,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当前关键阶段,我们更需要深刻学习领会长征精神,在工作中真正践行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中吸取力量,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闯关夺隘,进一步推动国有改革创新走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一、学习长征精神力促国企改革发展,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长征中毛泽东运用机动战略战术,正确解决红军的落脚方位、组织领导、军事指挥等灵活的重大问题,取得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作战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既源于他高超的战略智慧、军事智慧和政治智慧,更源于他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智慧。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学习、践行长征精神,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看准问题症结所在,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研究和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历史与现实启示我们,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总是相互激荡、彼此成就的,在国企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要高度警惕思维固化僵化,高度重视“使思想活泼起来”,用思想再解放促进国企改革发展走向深入。

二、学习长征精神力促国企改革发展,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顽强战斗、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史。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正是有无数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艰苦奋斗,才能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要深化,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奋勇搏击,在精神层面保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思想态度,在工作中真正践行艰苦奋斗、勇往无前的忘我精神,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新局面。

三、学习长征精神力促国企改革发展,就是提振真抓实干的精神。

长征中,每-个红军战上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决策,不找任何借口、不讲任何价钱,红军战士不管面对何等的艰难险阻,都真正做到了真抓实干,保证完成任务,从而确保了伟大长征的胜利。

在国企改革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更要将真抓实干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执行中。要拿出红军长征时的干劲,用负责、敬业的精神,服从、诚实的态度,言出必行、行则必成的能力,真抓实干,出色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当改革工作面临的挑战多、困难大,更要认真秉承、积极践行这一理念,进一步发扬钉钉子精神,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用实际行动助推国企改革,力促国企健康发展。

四、学习长征精神力促国企改革发展,就是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

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付出重大牺牲度过湘江来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在形势极其危险之际,毛泽东同志勇于担当,提出西进贵州的建议。中央红军经过研究转兵贵州,让红军队伍脱离了险境。通道转兵纪念墙上,书写着几行字:实事求是,民主集中,独立自主,敢于担当。

虽然时空变换,但红军长征的担当精神永远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当前国有企业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做强做优,就要求我们要时刻铭记长征精神,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担当精神,是力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艰难险阻、成就大视野的客观需要,有多大担当,才能成就多大事业,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才能成就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

五、学习长征精神力促国企改革发展,就是要加强廉洁文化的建设。

在1927年10月,毛主席率工农革命军到达桂东沙田时,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又逐步完善成为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长征过湖南时,红军军纪执行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