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例6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陌生化 黑色幽默 电影 耳目一新

陌生化这一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①”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强调的是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时至今日,陌生化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艺术创新的主要技巧和手法之一。《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这部电影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到主题创意都巧妙的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和运作模式。这是投资商和导演共同期待的大片。它改掉了以往老套的内容和模式,使得这部电影看起来不会变得枯燥乏味,给电影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导演塔西姆・辛却打破了常规形式,用一种颠覆的陌生化手段把这个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做了一个全新的诠释,旨在营造一种‘既阴森可怕又滑稽可笑的基调,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得到了灵活的运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因为过于的陌生化,对传统的故事进行现代化解剖,将政治斗争、黑色幽默、三角恋、动作片、时装剧等元素和童话杂糅在一起,把格林兄弟笔下的白雪公主解剖的支离破碎的同时,赋予它鲜明的好莱坞的戏剧特色和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化。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陌生化,情节的陌生化和主题的陌生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

一.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这部电影用黑色幽默喜剧的方式将古典童话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竭力制造出一种陌生化的人物形象。导演并不希望我们置身与原来的格林童话故事中去,也不希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那个毫无新意的格林童话,而是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再也不是以前我们所认识和了解的那样。

1.白雪公主:从“娇弱病”到“女强人”

以往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感觉就是一个金发披肩穿着欧式长礼服的娇滴滴的女孩,手无缚鸡之力,性格十分善良,她好像分不清周边的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遇到了挫折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一个不可以自食其力,只可以为小矮人们打扫屋子,洗衣做饭的公主而已。然而本片对白雪公主的形象做了一个十分大的颠覆,片中莉莉・科林斯扮演的白雪公主上演了一出“白富美炼成记”,童话故事里可以与王子决斗,可以勇战恶魔,可以去拯救王子的人,没有人会想到是个女孩。而影片中的白雪公主勇敢果断而又不失冷静,聪明机智而又不迂腐。甚至还有那么点野心。或许会有人问我,这“野心”从何而来,仔细看不难发现,剧中的王子与公主的感情不会很突兀吗?如果真的一见钟情,难以忘怀就不会在和王子决斗的时候表现的那么果断,决绝。白雪公主会看上王子,除了那种任何两个年龄相仿的青春貌美的人相遇都可能发生的最基本的性吸引之外,更多的是――她要依靠他的力量来夺回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王权。拯救万民的善意,少年失怙的痛楚,无不服从于“我才是合法继承人”的最高意志之下。

2.皇后:从“白富美”女巫到迷恋王子的“花痴”

从“白富美”到“花痴”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大龄王后则是本片的一个大亮点,她为解决财政困境,使出浑身解数,倒追富贵王子,成为时下“争夺高帅富”潮流中的一员。《白雪公主》中的邪恶王后都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但此次茱莉亚・罗伯茨在《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出演的王后却缺少了那份恶毒、缺少了童话里的邪恶,无所不用其极。反而多了点俏皮可爱,还有一点真实的女人味。你会问我“王后不是一样很恶毒吗?”和童话里相比,王后的恶毒怎么看都只有叫那可怜的蟑螂公爵去杀白雪公主和最后那个红苹果而已,但又有一点,最后的红苹果与其说是复仇的武器,不如说是斩断残酷时光的解药。因为事实已经明摆着了,白雪公主赢了,她输了,输的干干净净,即使白雪公主吃下了苹果,她还是逃脱不了自己即将终结的宿命。王后和魔镜对话中那一脸撒娇的“就只是一点点皱而已”显的俏皮可爱。你或许会问“恶毒的女人何来的女人味。”因为看似狠毒的皇后做的一切,要的却只是保住自己天下第一的美貌,保住身边人的爱永远不变。王子心有所属,有什么要紧,给他吃魔法的药。魔药的副作用:王子变成各种舔啃亲摸抱的小狗,有什么要紧。即使你是狗,我只要你娶我。还有就是皇后坐着马车穿着婚纱满脸抑制不住欢喜地对伴行的公爵说:“每次出嫁,我都特别高兴!”就算公爵不以为然地撇嘴:“这已经是你第五次出嫁了。”皇后照样毫无惭色,咧着大嘴笑呵呵地期待。 说话时那一脸的兴奋娇羞,完全不像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就像个天真的小女孩。那一脸待嫁的模样,那大大咧咧的幸福笑容,一脸的女人味。这里对于王后陌生化的处理,是的,我们看这个人除了更吸引我们的视野外还显得更加有血有肉,更加真实。让人更加深刻的去认识她,难以忘怀。

3.王子:从“高富帅”到“态百出”

王子在这部电影里也完全颠覆了以前的形象,从“高富帅”到“态百出”,童话中,王子似乎更是一个最后出现撑场面使故事完整并完美的存在。但是这部剧中,王子很早就出场了,虽然他继承了以往格林童话中描述的那样有着高大帅气的外表、气质可嘉,但是一出场就被来了个下马威,被七个小矮人收拾了,甚至还被衣服,在大雪天里被绑在树上。当白雪公主出现时,目中无人而且不那么谦逊,死要面子的说是“中了七个小矮人和四十个巨人的埋伏”,而且,希望白雪公主救他时说的竟然还是“我命令你”,“你胆敢拒绝,后果很严重。”这似乎不是那个理想化的王子――婉柔、谦逊、善良。而显得肤浅、自大、有勇无谋。还有在王子被皇后下了之后,那样憨傻的模样,使得以前我们心目中的那个白马王子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剧中,王子还显得那么的没头脑,竟然可以三番两次的被小矮人们所戏弄,完全不像是童话故事里任何一个王子那样。作为一种可以拯救一切的存在而存在的形象。在这部影片中,王子的形象就像是一种反面教材一样,显得滑稽可笑。对于王子形象上的陌生化处理,让人有平添了几分笑料。

4.七个小矮人:从“矮挫穷”到“白雪的导师”

最后从“矮挫丑”到“英雄导师”,七个小矮人则成了这部电影的重头戏,他们都不再是以前安分守己的挖矿工了,他们都身怀绝技,并在森林里面靠打劫为生,不再是安闲自乐,反而向往着人类一直以来想要拥有的巨人情结。连以往格林童话里那个身怀绝技,高大英雄的王子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可以说影片的开始他们是以一个恶人的形象出现了,完全颠覆了原版单纯善良的特征。直到他们在遇见白雪公主之后,通过白雪公主的努力帮助之下,才改邪归正。然而他们对白雪公主夺回王国,也起来关键性作用,由于在森林里面救起了晕迷白雪公主,在公主醒后得知了公主的情况之后,为了帮助公主夺回自己的王国,便成为了白雪公主的导师。他们不畏恐惧和危险,冒着生命危险和皇后的黑魔法和恶势力抗争着。最后不是在他们的帮助下白雪公主不可能能从皇后手上夺回王国的,把七个小矮人英雄的气概表现的淋漓精致。

二.情节的陌生化

1.“英雄救美人”到“美人救英雄”

童话中,白雪公主都是从当一个等英雄去拯救的美女。而在《白雪公主之魔镜》中,就连一向纯洁美丽的白雪公主,在电影中也成了武侠高手,在七个小矮人的帮助下学习了各种防身术,同时它也颠覆了以往王子救公主的童话模式,公主和王子的第一次邂逅,王子就遭到了七个小矮人的打劫,被了衣服反吊在树上,正好碰见了路过的公主,这是公主第一次救王子。第二次,王子被皇后施了魔法,失去了理智和本性,最后通过公主的坚持不懈,通过自己真诚的一吻救了王子。这样一来,王子在故事中的作用便大打折扣,他并不是最后的拯救者。白雪公主用自己的爱和坚强挽救了自己和王国,同时还拯救了被王后控制了的王子,这或许是电影对女权主义的尊重,着重表现了公主坚强英勇的一面。

2.从“单纯的争美”到“既要争美也要夺爱”

皇后和公主的矛盾原先只是美的角逐,但《白雪公主之魔镜》中,不仅只有美,还有王子。从以往我们所了解的那个女巫皇后,她给我们的感觉只是单纯为了美丽而争夺着,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大美人。然而本片中却在继承传统格林故事情节的同时上,又增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情节,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为了美丽而争夺的女人,在本片中皇后既要争美也要夺爱。她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去除去那个魔镜中所说的比她还漂亮的白雪公主,以此来巩固自己第一美人的地位。除此之外,她也和白雪公主同时看上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就是白马王子,她为了把王子占为己有,她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一切代价只是为了可以嫁给王子。这种情节上的添彩无疑也是一种陌生化情节的展示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皇后,增加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

3.从“单纯的欧洲元素”到“东方元素的融入”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是混迹好莱坞的印度裔视觉系导演塔西姆・辛重返其拿手的超现实奇幻风格的一部作品。广告导演出身的塔西姆・辛再度发挥天马奇想,将《白雪公主》这一经典童话以黑色幽默笑果全新诠释同时也添加和很多印度元素的情节。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一部典型的欧洲题材故事,而本片中七个小矮人在打劫时脚下踩得弹簧式的高跷,和皇后在使用“黑魔法”时出现的龙一样形状的怪兽,以及片中时常出现的建立在“象鼻山”上的王国,让人们看到了很多中国元素。到最后电影结尾的时候的歌舞场面是对印度宝莱坞的模仿,那个时候的欧洲人不可能去跳这种类型的舞蹈。这无疑都是对原著故事情节的一种颠覆,或许导演就是想让这些别国的世界的东西来让我们眼前一亮,从而达到一种新鲜感的感觉,不会有审美疲劳感。这都是情节的陌生化的表现。

三.主题的陌生化

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恶有报”的传统到“女性励志”主题,体现了女权主义的色彩。

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主题反映的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唯美爱情,还有就是邪恶势力永远都是要在正义面前低头的理论,从皇后最后的下场就可以看出,童话故事总的来说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的东西。然而本片中却大幅度篡改了老版格林童话中表达的主旨和主题思想,从人物性格与形象的陌生化到情节的陌生化,最后影片的主题给人也是一种陌生化的感觉。

本片表达的主题带着浓烈的女权主义思想,改掉了以往电影中男性占主体地位情景。在西方《圣经》上说:上帝造人,而女人则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制造的。在我国,有所谓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妇为夫纲”的阐述。这些都是将女性依附于男性第二性的论述。《魔镜》一反老版中的以男性主义为主题,采用了当今最流行的女性主义的表达方式,女性性别的被发现、被表达。片中白雪公主不再优柔寡断和软弱了,而是变得十分顽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自己的父亲、王子乃至整个王国,甚至连一直都愤世嫉俗的小矮人们都在白雪公主的正确领导下改邪归正了,把白雪这种女性的美好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女子其实也可以自立自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去克服一切困难与艰辛。影片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旨思想就是反映现代女性的独立特质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女人的美丽与衰老――美丽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内心的美,衰老也是必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有一颗永远都不衰老的心,我们永远都是最美丽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主题?这和导演本身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也许跟他成长的环境和个人性格有关。导演是一个印度人,印度本身就是一个男女极度不平等的国家,而且他小时候,在印度上寄宿学校,平时几乎看不到电影,而每年学校会放3个月的假,那时他就会住在伊朗,所以那时他看过的所有电影都是在伊朗看的。因为听不懂片子的配音,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电影对他而言就只是视觉上的体验。但是,在美国学习期间他慢慢开始去接受美国文化。对于女权问题的认识使得他在接受访谈时说到:两个爱情故事,两种极端感情。正是因为他的生长环境和他对电影的感受,以及对当代热点的一个反映,他才会以这样一个主题去诠释《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

许多人看完了《魔镜》之后会一脸愕然,有的人会夸他拍的很有新意,这可以证明大量的陌生化在本片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些人却异常反感这种大量的陌生化把本片改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失去了它的本质。客观而言,这部片子中陌生化的应用的利还是大于它的弊的,它延续了好莱坞在视觉效果上的追求,其唯美、繁华和精致让我们看到了童话世界的模样,虽然它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但是导演诠释出来的是一个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和生活逻辑的全新故事,这样让人看起来才不会那么乏味。毕竟: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那些“完全确定的情景(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总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②”。

在大家熟知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框架下,在主要人物形象机器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营造、主题意蕴构思方面进行大胆创造。例如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所说的: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③这样既有对《格林童话》原先文本经验的熟知和认知,又有新的创意带来的惊愕和新鲜感。这种又熟悉又陌生的观感,增加了观众感知的长度、难度和深度,在这种延长了的审美感知中,观众体会到了更加复杂、多元、丰厚的故事内容和思想情趣,这无疑是影片《魔镜》为人所津津乐道和成功之所在。

注 释

①引自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形式论”

②引自《心理学纲要》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2

小说文本与电影也都以陌生女人写给作家信的自叙方式展开的,这种自叙方式是小说文本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在这种自叙的方式下,陌生女人充分表达了对作家的情感,将陌生女人的心理情感刻画得十分的细腻,电影在这方面也充分展示了与小说作家及其文本的默契。一般而言,对外国文学名着的改编都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对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陈和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中写道“:研究者更重要的工作是以事实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作家在创作活动中如何把外来因素和本民族的传统以及自己的创造个性相结合,铸造出崭新的艺术品。”也是就说,我们注重文学作品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改编者的主体创性。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的最大独创性体现在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显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与世界的经典文本对接交流的广阔空间。

小说中是没有明确提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徐静蕾改编的电影则将故事放在了中国动荡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会军和马玉峰整理的《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创作谈》中讲到徐静蕾选择这个时间过程的真实记录“:一开始我是想把它改成一个中国现代的故事,从70年拍到90年,基本上改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停止了,因为这个故事后面有一些问题我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没有结婚就生孩子,做一个交际花等情节,放在现代里不是不可以,但要避讳很多东西,我觉得就违背了当初我拍这个电影的初衷。在这个电影里我只想讲情感,至于说社会道德批判,我想把它淡化到最淡、最远的地方去。我跟一些朋友聊天他们给我一些建议,说是不是考虑放到三四十年代,一改之下就觉得很顺利,基本上就可以把我主要想表达的东西放到那个年代里去。”从徐静蕾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为了故事情节进行下去的必要。文本小说中讲到作家R先生以出远门去旅行为由两次从陌生女人的身边离开,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当代,这也是徐静雷不愿意的,放在动荡的年代,作家同时具有了记者的身份,面对时局的动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游行的街道上促成了他们的见面,以及为后来作家离开陌生女人都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使故事情节非常顺畅地进行下去。徐静蕾将改编的故事放在三四十年代北平的四合院里,可以看做是徐静蕾为了纯粹地表达爱情故事,最有效地接近小说文本,同时又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无论小说或电影,人物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事件、情节和矛盾也是发生发展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眼前物体的形状接近于记忆中的某一形状时,知觉才可能把眼前的对象想象成记忆中的形状,或将二者合并在一起。受众对电影的欣赏也是如此,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生活的三维时空模式化后置于意识中,并将其作为观众接受心理的起点。只有影片中的时空环境和生活中的固有环境相近或相似时才有欣赏乃至接受的可能。再则由于审美心理具有保守性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习惯于按照传统趋向进行。”电影的这种改编是十分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的。

电影在进行原有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分散地展现出了很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北京四合院,过生日吃寿面,踢毽子,丢沙包,写毛笔字,过年放鞭炮,吃饺子,街道上运煤的骆驼,人力车夫,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冰糖葫芦,窗花,旗袍式的棉袍,三四十年代流行的学生头,媒人为母亲介绍继父,女孩子戴在手上的银镯,刺绣,京戏,等等。这些元素无不是包含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无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已不可避免地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冲击下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丢失,而电影这种视觉的盛宴却能使现代的人们在生活的疲惫之余重温童年时代热爱的游戏,重温逝去的美好时光,可以说电影中的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呈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者的怀旧情绪。“怀旧的基本导向是人类与美好过去的联系,而在现代性的视域下,这一过去不仅指时间维度上的旧时光、失落的传统或遥远的历史,还指称空间维度上被疏远的家园、故土以及民族性;而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怀旧最重要的还包括人类个体及群体对连续性、同一性、完整性发展的认同关系。”怀旧的情绪让人们重新找到与逝去时光的美好联系,重新找回民族认同感,一切有关朦胧而遥远的回忆在受众者眼中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怀旧是神秘而美妙的,人们在这一情境的感性体验中寄托着某种稳定感、安全感或归宿感以此来弥合在当下现实中感受到的精神失落和人性分裂。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怀旧具有强大的乌托邦功能。而它形式化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古物收藏、博物馆艺术、老照片、老房子、老城市、旧歌翻唱,等等,现代怀旧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成了一种关于过去的工业文化。鲍德里亚把这一切归结为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大众是消费的主体,全部文化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内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长九十八分钟,而在这九十八分钟内分散地呈现了十多种非常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应该说这不是种巧合,而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对怀旧之风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流行的精神时尚的一种迎合,可以说在影片中的这种独有呈现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手段,而对于电影改编而言,遵循观众心理规律:商业运作是无可厚非的。

电影改编还有一个独创之处在于运用了非常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背景音乐,即以琵琶弹奏为主的《琵琶语》。《琵琶语》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影片开头作家开始读陌生女人的来信时,第二次是在女孩初次与作家正面相撞并爱上作家时,第三次是在影片的结尾作家读完陌生女人来信展现其感受时。《琵琶语》音乐忧婉、舒缓,旋律简约而不失张力,如痴情女子的声声低吟,颇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琵琶声的哀凄注定了陌生女人悲剧痛苦的一生。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琵琶曲《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都是具有悲惨命运结局的中国古代女性,两首曲子都诉说了她们悲戚的故事,琵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重要的表现女性不幸故事的独特人文内涵。徐静蕾在世界经典小说文本影响下的电影的改编,不仅让我们重新领略了茨威格这部经典小说自身的独有魅力,同时又展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使经典的改编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体现了中国的电影改编者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主体性、独创性解读。我们应该赞赏徐静蕾独创的智慧,这种经典的重写实践“不但使原文本的影响在历时性的接受过程中一再得到强化,一再以新的精神与内容更新旧作,努力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并且把文本始终置于受众视野,使受众怀着重温旧情的预期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传播与接受互动”。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3

上学的时候,我被安排坐在左边靠窗倒数第二排,旁边没有人。

前排亦是一个独坐的女生,精致的五官,单薄的眉眼,安静地不多言,存在感极淡。

教室里人不多,便显得很宽敞。也许是因为前排女生极淡的存在感,我们几乎是透明的,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只是时不时有人往我这里看一眼。后排那个成绩不错长得也蛮漂亮的女孩总是愁眉苦脸,而她的同桌也常常不来学校,靠窗的这一块地方的右边便空空荡荡的,如被人抛弃的荒地。

我嚼着口香糖,在下面看小说,发现小说里许多做梦般的不现实,突然觉得很好笑。

而前排的女生总是在本子上画些什么,我探头望去,看见一些黑色的圆眼,粉色的猫眼,蓝色的丹凤眼……很多好看的眼睛,最漂亮的总是标上了符号,然后被重新涂上深深浅浅的蓝色。教授下来检查功课,女生就把那些眼睛撕下来,揉成一团一团的丢下窗。

一直觉得自己最适合妖娆,不喜欢穿死板的制服,就把它的边缘剪下来,露出线头,划出一阵破败的美感。现在却突然觉得前排的女生比自己更适合妖娆,我想象她穿上自由的蓝色,蓦地笑得繁花似锦。

不由轻轻叹息,看着她素净的脸庞,她好像是这个班唯一不化妆打扮的女生。

那天放学路过前排女生的座位,我故意停了一下,撞歪她的桌子又离开。

她抬头望向我,略显淡漠的脸上牵出一丝微笑,从嘴角淡淡延伸出一丝柔软而妩媚的弧度,有事吗?

有没有兴趣交个朋友?我眨眨眼睛,脚碰碰她的腿,移向窗外不远处的一块草坪,喏,那里。

她无所谓地耸耸肩,好。说完,扯起书包绕过我走了出去。

媚烟,我的名字。不看她,我的眼睛注视着远处的超市。

她却默不作声,我只好转过头问她,你呢?却微微怔住了。

轻轻笑着,她眼里有种不可蔑视的骄傲,我叫陌路。

这样耀眼的她,完全不同往日,仿佛名字是一个荣誉。

陌路,这个名字很合适你呢。反应过来,我吐出一句话。

她的表情却柔和了起来,对呀,很合适呢~

然后,我们默契地相视而笑。

陌路总是穿着那身死板的洁白制服,用两条玄黑的皮筋牢牢地扎起一束马尾,脚蹬一双银白色运动鞋,只是制服常常会到处染上淡淡的蓝色痕迹,使我想起她本子上一块块深深浅浅的蓝色。

我们天天都在一起,一起迟到,一起早退,但陌路的成绩从来不见退步,成绩单上一如既往的第一名,却从不见她有什么用功。

几乎全校人都知道陌路,她像一个完美绽在每个人的心里,却孤独得让人心痛。

有时候陌路会笑着打趣我,果真不愧是我们系里的一朵花,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女子呢!

这时我就拍拍她的头,假装幽怨地看着她,怎么样?陌路大美人是不是想把我从系花的“宝座”上拉下来?

却不见她脸红,只是收起笑容,淡淡地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发现不妥,我望进她的眼睛,里面有一抹伤感,我说,陌路,告诉我,那个故事。

本以为她会拒绝或沉默,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清风云淡的笑声,好呀。

我愣了一下,便听到耳边响起她语调缓慢的诉说,声音冷清神秘,仿佛在将别人的故事,与自己无关,无数次想象过她唠唠叨叨的样子,却不知道仍是那么淡然。

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刻骨的悲伤,她缩在我的怀里,仰望着天空,柔软得像只猫儿,一派澄澈的眼眸里映出一片连绵不断的忧郁蓝色。

我呼出一口气,帮陌路整理好头发,从她的诉说里,我知道她母亲叫蓝雪,长得跟她很像,拥有让所有人赞叹的樱唇与高窄鼻梁,与,她没有继承的蓝色眼睛。但她父亲恨母亲,是母亲拆散了父亲甜美的初恋。她母亲死后,她被赶出家,用自己的积蓄租了一间房子,凭着优异的成绩拿到大笔的奖学金,足够她生活上的一切开支,而四年的学费,她父亲早就帮她付好了。三个月后,她父亲跳楼的消息传过来,每个人都嘲笑她,她甚至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

之后,我无数次对陌路说,陌路,你要努力呀,一定要克服悲伤!

指尖无意划过,开出薄凉的花朵,嘲弄的脸庞铺天盖地。

这种感觉,没有人希望体会,陌路是不幸的孩子,少有的坚强。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认识了流阳和宛如,尤记得宛如就是那个坐在我身后的女孩子,在一天下课里飞快地跑到我和陌路前面,叽叽喳喳地说着她新同桌流阳的帅气,年轻的脸上没有一丝忧虑。我和陌路愕然,我们和她根本不熟。

还是陌路心细,她在我耳边悄悄说,这个女孩子早就注意到了你,好像很想和你交朋友,但一直没有机会。

我恍然,却苦笑了起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罗嗦的人。

没想到,女孩子的新同桌悄悄来到了女孩子身后,恰好听到了女孩子对他的赞美。

咳,咳!女孩子的同桌故意咳了几下。听到咳声,女孩子转过身,看见自己的同桌,立刻知道刚才自己说的话是被他听见了,小脸马上爆红,失措地卷着衣角说不出话来。

我叫陌路。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陌路轻轻柔柔的声音把女孩子解救出窘境,女孩子感激地看了她一眼,有些羞涩地介绍起来,我叫宛如,宛然一笑的宛,如花似玉的如,你们可以叫我如儿。

我笑笑,宛然一笑便如花似玉,很好的名字呢。我说,望向陌路,只看见她淡淡的表情,又恢复了那个存在感极淡的样子,她这样,真的很少人会发现她独特的清秀动人,不过,如果人人都发现了,诶……自己恐怕真的要做不成系花了。

我叫流阳,流星的流,阳光的阳。宛如的同桌大方地自我介绍,果然很帅气,而且人如其名,暖暖阳光般。我发现他时不时瞄向陌路,笑着,他是喜欢陌路的吧。

似乎是察觉到了有人偷窥,陌路稍稍抬了一下眼,没发现什么,便又垂下去,但才安静了一会儿,就闻流阳笑声朗朗,陌路,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流阳。

陌路扬起脸,目光直直地射进流阳眼里,半晌,露出温柔的笑意,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陌路也发现了呀,流阳清澈明亮的眼看天时,有种干净活泼的蓝色,与她的眼极为相似。我忍不住笑,却也有些羡,这次,真的只剩下自己了呀~

宛如,我们四处走走吧。我对宛如说,留下了流阳和陌路,去看见宛如正在低喃,啊,上帝呀!又丢失了一个帅哥。算了算了,就当送给陌路的见面礼吧!

我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心里忍不住愉悦起来,这个朋友,好像也不错呢!

<陌路篇>

真是个很美的女子。这是我看到媚烟的第一个印象。

她坐在我的后面,我们是同样孤独的,相似,亦是不同。

有没有兴趣交个朋友?我听到她这么说。腿上有轻微的触感,我低头,看见一双黑底白边的ALL STAR帆布鞋,是我以前穿的鞋子的牌子。

知道了对方的名字,从此,形影不离,恍若双生婴儿。

喜欢和媚烟两个人在树下背靠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随时转换话题,居然也谈得投机。长长的发丝在身后暧昧地纠缠,随着她看向我越来越疑惑的眼神,我想,是否该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她了。

于是,很快,媚烟便知道了那个故事,或者说,悲剧。

诉说故事的时候,我缩在媚烟的怀里,她的怀抱很温暖,我感觉到她的不忍,心微微动了一下。

媚烟很喜欢逛古玩市场,买许多花花绿绿的小饰物,戴在身上,我看着她苍白的脖颈和手,脚上带着零琐,忽然脱口而出,媚烟,这些东西配不上你!

她吃惊地看着我,我有些惊慌失措,很久才说,你跟我来,我推荐一样东西给你。

嗯。媚烟任我拉着,低低地应了一声。

我盲目地走着,穿过人流涌动的古玩市场,终于找到一个冷淡的地摊,上面凌乱地堆了许多精致的小饰物。

我随意捡起一个蝴蝶发簪递给媚烟,这个怎样?

她似乎很喜欢它,纤细的手指滑过蝴蝶上的纹路,我才发现这个蝴蝶发簪很美,上面冰凉的白色微微闪着光,我试探般地碰了碰,一股寒气侵入,质量似乎很好。

多少钱?我和媚烟同时问出一句话,只听她巧笑嫣然,陌路,这个发簪比较适合你。说完,放下我的头发用簪子细细绾起,说一声,好了。

我看媚烟付了钱,走在前面,连忙又从饰品堆里拎出一串链子和两串镯子,付钱跟了上去,把它们递给媚烟。

她打量着三串饰品,突然问我,陌路,它们叫什么名字?

因为上面的雨滴形琉璃和箭形水晶,所以这串项链叫箭雨。我指着其中一串构造复杂的链子说。

你怎么知道?她问我。

因为呀……这是秘密!我少有地和媚烟嬉闹了起来,却忘了介绍镯子,她也没有再问我,她似乎很喜欢它们,但对名字不感兴趣。

也曾经去过媚烟的家,她一个人独居,房间大而整洁。衣柜里有许多烟灰色的短裙,粗糙的触感,每一条都不一样,繁琐而复杂,穿上也很麻烦,媚烟却不管,直接往腰上一套,美得凌乱。

媚烟真的是一个很会打扮的女子,从不素面朝天,修过的柳叶眉,整齐而浓密的睫羽,细长的眼线,烟灰色的上下眼影,淡淡的,很均匀。晶莹明媚的粉色润唇膏,淡黄的粉盖住了她脸上的苍白,如此美丽妖娆的让人心动,但我在她的眼里看到了孩子般的纯真。

一直喜欢看媚烟弹吉他,疯狂的,寂寞的,仿佛下一秒就会消失,我害怕起来,紧紧抱住她,媚烟,要永远永远陪着我。

呵呵~媚烟笑得乱没形象,我当然会陪着你。她说。

大概是过了很久,认识了宛如,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单纯没心机。还有流阳,那个在别人眼里斯文俊朗的男孩子,我却觉得他长得像女孩子般清清秀秀的,或许,我把这句话告诉宛如,她会气得疯掉。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 青花瓷;陌生化;书写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瞬息万变的世界新奇无处不在,美丽随处可见,但久置其中,难免视新而不奇,见美而不丽。因此有必要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毕竟人们喜欢被不平常所打动。将实用、装饰及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功能融为一体的青花瓷正是因为一次次的陌生化书写,其浓妆携淡抹的和谐、素雅并艳丽的统一、写实与写意的浑然天成更加地深入人心。

一、青花瓷的文学陌生化书写

陌生化创立人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写到:习惯吞噬了我们对作品、衣服、家具和妻子的感觉以及对战争所带来的恐惧感……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63因此,陌生化是文学的创造性。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叛甚或变形和异化,使人们在熟悉的事物中也能获得新鲜的感受。

青花瓷的文学陌生化正是通过民间传说、影视演绎以及小说家的笔锋,让熟悉的青花瓷变得陌生起来。

素雅清秀的青花瓷一经出炉,凄美的民间传说随之诞生,静态的青花瓷陡然间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相传元朝美丽女子廖青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青花瓷的制作石料。之后,夫君将其采挖到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从此世间便有了青花瓷。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事实上,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将青花瓷编撰成美丽女子廖青花用生命铸就而成,无疑是文学陌生化的经典运用。经过民间的口头异化,熟悉的青花瓷骤然拥有了流动生命。在这样的陌生化书写中,人们体会到了青花瓷的动态美。

如果说民间传说是用口头语言为青花瓷添上了生命的灵气,那么影视作品则运用蒙太奇语言演绎着青花瓷的坎坷命运。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尤其是年代戏,青花瓷都是剧中不可或缺的室内装饰。不过,以青花瓷为故事背景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第一部以陶瓷为背景的电影是上20世纪70年代末拍摄的《祭红》。该影片以中外驰名的祭红烧制秘技为线索,讲述了一段革命年代陶瓷人家不惜生命来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祭红的烧制秘笈。新千年,电影《青花》以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为背景,以青花瓷云龙纹象耳大瓶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展开的故事。男主角选择燃烧自己的肉身去铸就传世珍宝――青花瓷云龙纹象耳大瓶;女主角“青花”则选择殉情来完善这个瓷瓶。因为有了人的生命,青花瓷云龙纹象耳大瓶的出炉显得更加悲壮和迷离。名字“青花”一语双关,暗含青花在人类陶瓷发展史与艺术史上的永恒。片子充满文化的厚重感,再次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青花瓷的关注和沉思。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青花》也是以一对传世国宝“青花日月樽”为线索,演绎了民国时期景德镇薄家、司马家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以及中日两个民族的恩恩怨怨。

总之,运用蒙太奇语言讲述一个个与青花瓷相关的故事,这种陌生化手段从视觉和心灵上让人们又一次品味到青花瓷的美丽,升华了人们的青花瓷情结。

二、青花瓷的语言陌生化书写

青花瓷的文学陌生化也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的陌生化。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语言的日常用法,改变具体语境,引领人们与作品建立审美关系。借助语言陌生化,人们能够放弃久已习惯的日常现实态度,人、语言和作品相互吸引、相互激发共同建构起一个诗意的境界,重新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受。[2]78

艺术家和作家常常把青花瓷视为一个充满女性特征的物品。其实,从最初的民间传说开始,青花瓷就与女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即便是在影视剧中,青花瓷的故事也离不开女人。就算电影《青花》中的青花瓷是燃烧了男主人的肉身铸就而成,其中也点缀了女友的悲壮殉情。曾经有位男陶艺家说,他喜欢陶,不喜欢瓷。因为陶粗犷,把男子汉的力量、线条都表现出来了,是阳刚之气。而瓷却太细腻、太阴柔,完全是女性化的。作家胡辛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温润如玉的瓷,感觉就是一种女性的、母性的呵护。尽管瓷确实很细腻、精致、鲜润、漂亮,富有女性之美,但像女人一样娇柔纤弱的瓷却是从烈火中千锤百炼出来。他写到:“神秘的窑门是女子着的半个身子。那一对红彤彤的匣钵,是流泻生命之汁的;那丰硕的双腿,那四方形的放柴口,是分娩生命的神秘的甬道。翻遍陶瓷记载,只有‘窑眼以验生熟’,然而没有一个老窑工不堂堂正正告之:是光身子的生崽女人啊……”[3]104

应该说,青花瓷激活了小说家整个的视野,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通过作家的笔锋,平素平淡的青花瓷得到了最大的异化。一个精致的静态瓷,因为有了女人的气质平添了迷人的妖娆。这正是语言陌生化的绚丽之处,文学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创造了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通过否定一个习常的现实世界,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美。文学陌生化让青花瓷有了更为耀眼的光辉和色彩,并以其特异的光彩诱惑、唤醒人们的青花瓷情感。

三、青花瓷的服装陌生化书写

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作家的笔锋,亦或是编剧的杜撰,青花瓷的这些陌生化书写,都是基于故事而完成的情节叙事,是一种文学陌生化方式。让人震撼的是,青花瓷的陌生化不仅体现在文学语言方面。21世纪青花瓷正被一种强烈的视觉陌生化书写着。如果说文学陌生化是一种视角享受,那么以服装方式书写青花瓷无疑是视觉的震撼。当人们将日常司空见惯的青花瓷穿在了身上,这种新奇让国人从默然的状态中感奋起来。

2006年第三界“浩沙杯泳装设计大赛”的金奖作品《青花瓷》把传统的国粹精华融入到泳装中。恍然间,人们发现时尚原来可以这样完美地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凝聚精髓的中国元素青花瓷也能铸就流行经典。[4]72

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花瓷这一传统的中国元素又大放光彩。从奥运支线青花瓷风格站台到奥运颁奖礼仪小姐青花瓷花饰的旗袍、从奥林匹克公园里的青花瓷雕塑到青花主题公园等,青花瓷成了设计师们最为钟爱的元素。

这个古老的东方艺术瑰宝也吸引国际服装设计大师们的眼球。由17位顶级设计师掀起的中国元素设计风暴中,Roberto Cavalli设计的青花瓷礼服获得了“最佳完美创意奖”。2009年,Dior推出的青花瓷系列服装设计,博得满堂喝彩。美特斯邦威“2008都市系列的夏装”采用淡蓝色的基调,将淡雅的青蓝色传统纹样若隐若现地融入服装当中。设计师成功运用了青花瓷般的神韵,在色彩和图案上别有创造性。

青花瓷在流行服装中绽放着它的美丽。白地蓝花的明净素雅之感,恰如中国传统水墨画,淡泊宁静的东方神韵一展无遗。如此大胆地陌生化,无疑触及了国人那根深深的青花民族文化情结。

四、青花瓷的音乐陌生化书写

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釉色渲染仕女图”、“天青色等烟雨”、“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月色被打捞起”、“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些熟悉的青花瓷视觉影像以吟唱的方式进入我们的听觉,青花瓷再一次被陌生化书写了。

从实用和装饰功能发展到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青花瓷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一个个青花瓷承载的是中国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儒家仁义精髓、民俗吉祥祝福在青花瓷上娓娓道来。近观青花瓷,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动植物、虚无飘渺的山和水、风雅有韵的诗与词,无不尽收眼底。就在人们对青花瓷这些传统文化烂熟于眼时,青花瓷的美随着音乐的旋律缓缓流出,丝丝入耳。

从视觉书写到听觉书写,是青花瓷陌生化书写中最创意的变形,这能激起人们视听觉全方位的享受,产生独特的审美愉悦。陌生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知的那样。它希望人们能从模式化的审美习惯中挣脱出来,用全新的感觉去审视、体会熟悉的事物,恢复对世界的诗意性和创造性。用音乐书写青花瓷的美,无疑让熟悉的青花瓷徒添了一份陌生感,增加了人们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这就使得宁静古朴的青花瓷有绕梁三日的感觉,意韵无穷。

五、结语

陌生化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借助变形、伸缩等手段,将生活的素材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展现出新奇的、与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面貌,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让人们对习惯了的现实世界再次产生新奇感。青花瓷永葆了千年美丽和魅力,这其中与形式各异的陌生化书写不无关系。通过一次次的陌生化书写,静若处子的青花瓷一代代地传递着它的美丽,散发着新的魅力;民众的青花情感和情结也一次次地被陌生化方式唤醒和激发,文化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

[2]马大康.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的读者;叙事读者;隐私窥探

由于茨威格小说心理探索的独特性,历来学界集中于精神分析、人格人性、价值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少有形式方面的研究,具体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为罕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所以拥有无数不同国籍和不同肤色的读者,形式至关重要。

修辞理论家拉比诺维茨提出有四种读者:“(1)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2)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3)叙事读者——‘叙事者为之写作的想象的读者’,叙事者把一组信仰和一个知识整体投射在这种读者身上;(4)理想的叙事读者——‘叙事者希望为之写作’的读者,这种读者认为叙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拉比诺维茨强调读者同时采取这四种立场,而这种同时性是构成读者与虚构中的真实之复杂关系的主要原因。

在有这样四种读者的前提下,来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会发现,叙事读者与理想叙事读者没有什么明显区别,而作者的读者与叙事读者在认为真实的东西中却存在着重要重合。因为两者都承认爱情在女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从R作家和陌生女人身上可以找到社会意义。但是,在作家的读者看来,陌生女人只是一个虚构事件的虚构人物,而叙事读者看来,她是重述自己身世的一个历史人物。也就是说:一个女人从13岁起就恋慕一个素不相识的年长男子,并把这种爱近乎疯狂地无报偿地延续一生,直到为他生了孩子乃至即将死去,仍然不为这个男人所知,这样的事件对于作者的读者来说,只有在虚构中才有可能,而对于叙事读者来说,则绝对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具有牺牲精神的、追求绝对的善的爱的境界。

“假定拉比诺的叙事读者的定义需要修改:叙事读者即在虚构内部实际读者自行担当的观察者的角色。在担当那个角色时,我们将始终相信虚构世界的现实。因此,我们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大多衍生于我们对这个角色的参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读者在担当这个观察者的角度时,始终相信事件的真实性,对那种痴迷、柔肠寸断的暗恋、无怨无悔的爱的境界的唏嘘感叹,是叙事读者在角色参与中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在情感上被深深撼动,就是因为我们“进入叙事读者的位置如此之深以至于未能同时参与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就好比,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有的观众跳上舞台去痛斥坏蛋阻止演出继续一样,忘记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叙事读者对于作者的读者的排挤和遗忘,往往促成了阅读的情感力量的膨胀,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阅读正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叙事读者会如此深入,遗忘或丢弃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叙述视角。我们知道整个文本包括两层故事,经过的两次叙述视角的转换:先是叙述者就在R作家脑里或肩上的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当他打开了陌生女人的信的时候,视角转换了: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陌生女人。这时R作家变成了“受述者”。信读完,又转回原先的视角。受述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杰拉尔德·普林斯的《受述者研究简介》1977。他认为,“用以区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逻辑也适用于区别读者(或接受者)、隐含读者(或说话对象)和受述者(或表述对象)。”受述者就是对应于叙述者的表述对象。

受述者的存在较明显的文本应该是第二人称叙述,以“你”为叙述人的文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特殊性在于故事由信件讲述出来,信件虽然是第一人称叙述,却具有明确的受述者——收信人。如果是真实的私人信件,应该是具有私密性的——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应该合为一体,别无他人。但在小说文本里,信件只是叙事手段,这封信在受述者R作家阅读的同时,读者也开始了阅读。把隐私公开化是这个文本最特殊之处。“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此处,陌生女人对于受述者R作家和对于叙事读者一样陌生,好奇心可能比作家更为强烈。陌生女人——邻家女孩——美丽的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这个阅读过程对于受述者是一个回忆思索的过程,对于叙事读者却是窥探隐私的过程。

“受述者……是读者所看到的‘就在那里’的一个人,是往往充当叙事者与读者之间中介的另外一个人。相反,叙事读者是文本迫使读者承担的一个角色。”拉比诺维茨想要把他的概念和普林斯的区别开来。的确,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受述者就是充当叙述者和读者之间中介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叙事读者才会有窥探隐私的阅读——我们在读本来只有受述者一个人才能够读、才应该读的东西。如果这个文本没有这样一个叙述安排,而是把这个故事按照普通的全知叙述讲述出来,而不是信件,只是在最后说,“临死前,她终于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一切。”这将显得平淡许多。

众所周知,茨威格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所以对于人类隐秘心理的体察也是他小说的读到之处。但前人多半看到了茨威格小说内容中体现出的心理因素,却没能发掘出他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心理的揣摩与利用。人对于隐私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尤其在现代社会,“隐私不再是隐私,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英国报纸说英人爱隐私,隐私消费是他们最大众性的文化消费。”内容取向正经的《泰晤士报》开张两百多年,就没赢利过,而《每日镜报》等一类专登名人隐私的小报,发行量动辄几百万份,而且广告源源不断。利用人的窥探隐私的心理,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阅读信件这一模式。而R作家在第一层叙述中已经被介绍身份——名作家。名人隐私向来都是饭后甜点。

一封写着“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的信件,这无疑具有设置诱饵的作用,叙事读者就在这种诱惑下迫不及待地进入隐私的窥探。而这种引诱也是在“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的叙述策略下展开的:“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样的信件开头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而又极具诱惑力的,本来一个陌生人就已很奇怪,又扯出儿子死了,叙事读者和受述者同时陷入迷惘。随着叙述的渐进,陌生女人——邻家的小女孩——美丽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自己孩子的母亲,隐私终于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但此时还没有结束,叙述又转入第一层故事,窥探作家的反应,读到“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漂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隐私才彻底失去意义,在隐私终结的刹那,阅读嘎然而止。

在第一层次叙述中,R作家的出场是很正面的:著名小说家,但读者无法得知他的其他方面。在第二层次的叙述里,我们才得以全面了解作家的行为和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叙事读者,从被告之在阅读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著名小说家R的信件时起,就已经开始了一次消费名人隐私的享受。事实上,信件的内容也在证明阅读期待没有落空,在对这个叹为观止的陌生女人的钦佩之余,看到的是,身为名作家的R原来有着如此放纵的私生活,以至于这样一个女人都没能印入他的脑海。也看到了作家原来是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通过叙述者,叙事读者幸运地获得这个R作家“一生的秘密”,看到在外界显出光亮一面的R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个在情人面前爱得唯唯诺诺、极其羞怯的女人只有在私人的信件中才能够如此地坦露自己的灵魂,一个女人的情感隐私更使叙事读者不虚此行。从13岁起就开始暗恋这个作家,几乎属于一见钟情,“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这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隐私“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这种不为人知的情感,因为其隐秘性,此时的叙事读者也是头一次知晓。十八岁时,“我”对“你”的激情一如既往,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具有肉体的成分,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驱使她去拉你的门铃的哪个朦朦胧胧的愿望,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完全委身于你。”这是少女成年后的情感隐私,在此袒露在陌生的叙事读者面前,大大满足了读者的窥伺心理。这其中,有些细节在常人看来几乎是变态的:亲吻R作家的手摸过的门把,收藏R作家扔掉的烟头。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伦理之意义上是不正常的,一个冠冕的女人显然不能把如此私人的一面告知陌生人,所以陌生人绝无机会得知。通过写给阅读作家的信件,读者才有了这种权利,这种窥探隐私的心理满足感是其他阅读活动无法获得的。自始至终,“我”叙述的一切都属于不折不扣的个人隐私:心理潜意识、荒唐的欲望、不为人知的所作所为、几乎变态的举动等等。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叙事读者因为扮演着窥探受述者和叙述者双方隐私的角色,并不断地获得满足感,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自动丢弃了作者的角色,完全相信了虚构的真实,由此“入戏”而被深深吸引、震撼。

参考文献:

[1]《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美]詹姆斯·费伦著 陈永国译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北京.

[2]《斯·茨威格小说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 M.《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北京.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6

请不要让恨伴你一辈子,至少让它变成陌生就好了……

——题记

我和她,班级只相距一条长廊。她在那头,我看见了。她走过,从我身旁走过。我感受那种熟悉的尴尬的眼神。我没有去看她一眼,像一个陌生的人经过,我不会可以看一个陌生人一样。

从前,我并不愿意跟别人谈及我的历史。那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残忍的打击。八年前,我认识了那个陌生的女孩,她很文静,是因为她叫静的缘故吧!因为家里贫穷,这个孩子经常低着头,仿佛也是一个纯朴的小女孩。天真的我很快跟这个叫做静的女孩做成了好朋友。我对她很好,家里人也对她很好,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排斥这个自卑的女孩。也许有一天,她终于发现了在我的旁边无疑是一种压力。我什么都比她好,无论是学习 、人际还是家庭环境。这个小女孩学会了妒嫉。我查觉不到她的笑容越来越不纯,像温室里的花朵,我没受过一点伤害。她在策划一个计划。很快,她的阴谋得逞了,所有的人的误会了我,他们把我孤立了。那种跌入深谷的感觉果真很苦。当我还以为至少剩下她的时候,看见了那个不屑的眼神和微微上扬的嘴角。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甚至,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女孩。带着疑惑的那个心碎了的我在堕落,堕落在一个被世界埋没的角落……

正如再小的老鼠洞也会有被阳光照耀的一天,再厚的纸也始终包不住火,她的计谋被揭破。当有人告诉我那是她干的之后,除了惊讶,我很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对她那么好,她还要害我。对于那个叫做静的女孩,除了恨,再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命运竟然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初中,我跟那个叫做静的女孩分在同一个班。我们相见无言。

也许是三年过去了,时间把恨冲淡了。也许是我长大了,把事情看开了。那年的痛仅仅化做了烟尘,被风一吹,便散了,不痛,也不痒……

她走过,一个陌生的人走过,对她的恨已经变成了陌生,那个叫做静的女孩连同当年的痛渐渐消无。我的记忆在淡化,一并消失。

她?是谁?陌生的人依旧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