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1.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的需要

我国正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即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大量消耗维持的数量扩张和外延式发展向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与此相对应,教育发展的重心要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培养出大量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这要求高考由注重知识向关注素质转变、录取标准要由选拔单一类型的人才向选拔多种多样的人才转变。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

目前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中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为高考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社会需求多元化使得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单一的选拔模式很难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多样性需要;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普及化后,学生个体差异更大,单一的选拔模式会扼杀多样化人才的发展空间。因此,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已显得十分紧迫。

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直接动因

我省于2008年秋季全面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要求。同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也从高考模式、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招生录取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因此,根据教育部要求,我省应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应新课改的新高考改革方案。

二、分类考试在科目、分值方面有何变化?

1.单报本科(含兼报艺术、体育类)

考试科目、分值与往年一样,维持不变。

2.单报高职(专科)(含兼报艺术、体育类)

考试科目:3+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由于不参加综合科目考试,而技术科目共200分,比综合科目少100分,所以总分比原来少100分,为650分。

3.本科兼报高职(专科)

考试科目: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录取本科时按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计算总分,分值不变;录取高职(专科)按3+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计算总分,分值为650分。

以上“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本科、高职(专科)同卷。

兼报艺术、体育类的考生还须参加相关专业的术科考试。

三、分类考试在考试时间方面有何变化?

1.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时间安排为准,和往年一样。

2.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考试为1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上午,考试时间120分钟(9:00~11:00)。

四、分类考试在命题方面有何变化?

我省2013年普通高考继续实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自行命题,综合科目及英语听力部分采用国家统一考试试卷。考试内容将实现与高中课程基本理念和内容的紧密衔接。

技术科目采取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由我省自行命题。

五、分类考试后考生如何报考更加合理?

建议考生按以下三类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报:1.估计成绩可达二本以上且自定目标最低为本科的,可选择单报本科;2.平时成绩在二本之下处于三本线上下的考生,最好是本科兼报高职(专科),万一出现录取不到本科的情况,还有机会录取到一所理想的专科学校。如果单报本科,虽然也可以参加高职(专科)录取,但因为未参加技术科目考试,总分将少200分,就很难录取到比较理想的高职(专科)了;3.如果确认难以考取本科的,则可选择单报高职(专科),这样可以减少学习科目,减轻学习负担,可以早毕业早工作。

六、分类考试后的招生录取会出现哪些变化?

原来普通本科、专科都是分文理科以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总分排序投档录取。实行分类考试后,普通本科分文理科仍以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总分排序投档(未参加综合科目考试的,综合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录取;普通高职(专科)分文理科按语文、数学、外语、技术科目总分排序投档(未参加技术科目考试的,技术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录取。

七、志愿填报是否受报考类别影响?

志愿填报不受报考类别影响。单报本科的考生可以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单报高职(专科)的考生也可以填报本科志愿。

但录取时,单报本科的由于未参加技术科目考试,只能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的总分排序投档录取。单报高职(专科)的由于未参加综合科目考试,也只能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的总分排序投档录取。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改革方案》,我省普通高考从2013年起,实行分类考试。为稳妥实施分类考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考生报考类别

考生可以选择单独报考本科、单独报考高职(专科),也可以选择本科兼报高职(专科)。

二、考试科目设置

1.单报本科(含兼报艺术、体育类)

考试科目: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单报高职(专科)(含兼报艺术、体育类)

考试科目:3+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3.本科兼报高职(专科)

考试科目: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以上“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本科、高职(专科)同卷。

兼报艺术、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相关专业的术科考试。

各科目考试成绩均以原始成绩呈现。

三、考场编排及考试时间

1.考场编排

(1)文化科目考试,单报本科和本科兼报高职(专科)类统一编排考场;单报高职(专科)类另外编排考场。

(2)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考试,单报高职(专科)和本科兼报高职(专科)类统一编排考场。

2.考试时间

(1)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时间安排为准。

(2)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考试为1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上午,考试时间120分钟(9:00~11:00)。

3.命题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不含听力)由我省自行命题,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及英语听力部分采用国家统一考试试卷。

技术科目采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综合卷,由我省自行命题。考试采用书面闭卷形式,卷面分值200分(两门课目各占100分)。

四、高考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不受报考类别影响。单报本科的考生可以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单报高职(专科)的考生也可以填报本科志愿。

五、录取规则

1.普通本科分文理科以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总成绩参加投档录取(未参加综合科目考试的,综合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普通高职(专科)分文理科按语文、数学、外语、技术科目总成绩参加投档录取(未参加技术科目考试的,技术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

2.艺术、体育类执行当年艺术、体育类录取有关规定。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今年高考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一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综合(文/理)、自选模块;

二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综合(文/理);

三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艺术、体育类考试科目分本、专科两类。本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综合(文/理)、艺术专业/体育术科。专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自选模块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选修模块(每门课2个选修模块)共18题(每个模块1道试题),由考生任意选答6题。

技术科目(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从2013年9月起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试二考合一,考试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第。2013年9月和2014年1月,两科采用合科考试和分科考试两种形式,高三及往届学生继续采用合科考试,其他学生参加分科考试。

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笔试满分120分,英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综合(文/理)满分300分;自选模块满分60分;技术满分100分,由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科目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

考生文化成绩总分按报考(含兼报)的不同考试类别分别合成。文理科一类为“3+综合+自选模块”的总分,满分为810分;二类为“3+综合”的总分,满分为750分;三类为“3+技术”的总分,满分为550分。

相关细则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经学校公示

对参加高中新课改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品质与素养、学习与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六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全省统一标准的“写实性评价+等第评价”的方式,评价过程公开,评价结果经考生所在学校公示后,形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

录取分三批进行

文理科录取工作分三批进行,分别对应三个考试类别科目组。

第一批为重点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和经批准列入该批的本科高校专业,对应一类考试科目;第二批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对应二类考试科目;第三批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对应三类考试科目。

提前录取的学校按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分别安排到各批提前录取。

艺术类录取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为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清华等13所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其他专业校考和进入“211工程”建设院校及经批准列入该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二批为专业省统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三批为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

体育类录取分本、专科(高职)两批进行。浙江2013年高考时间:6月7至9日。志愿填报有讲究

各批平行志愿、征求志愿以及降分征求志愿均设置A、B、C、D、E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文理科每所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体育类每所高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论文关键词]岗位设置 岗位聘用 聘用管理

2007年5月,人事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对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2009年4月,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部署了全省普通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从此我省普通高校开始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实施工作。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定编设岗、确定岗位分级条件,岗位聘用、合同签订、制定聘后考核指标,基本完成了首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

一、普通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的意义

普通高校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对学校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是普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实行聘用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类人员的收入待遇与所聘岗位与等级直接挂钩,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这就迫切需要高校进行岗位设置,以确保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普通高校各类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人才结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高水平大学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岗位总量的20%。”《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控制目标为1∶3∶5∶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以教师岗位为主体。”适度比例的专任教师高级岗位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作用。

第三,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对岗位不对人,按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任务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责任等因素来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优劳优酬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能够使普通高校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人事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

二、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于2004年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2007年初,我院进行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这些改革均为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首要难题。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是指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确定学校的编制总数和各类岗位数。但是,我国的编制标准十几年未变,也没有完全量化的定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首先,对普通高校内设机构的规模缺乏量化规定,内设机构偏多,机构功能接近、任务重叠。其次,对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计算也缺乏科学量化规定,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再次,现有普通高校大部分是多校合并而建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偏多。最后,由于首次设岗必须强行入轨、平稳过渡,即使定了编制,也必须聘用超编人员。

2.岗位结构矛盾突出,岗位分配困难。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高级职务岗位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学科结构很不均衡,有些学科高级职务比例已超过国家控制标准(40%),而有些学科的高级职称比例又偏低,且现有人员的学术能力较弱,近期很难晋升。若根据标准学生数计算的岗位总量分配给各个部门,有些学科高级岗位余量很少,将导致青年教师晋升空间小,而有些学科高级职务人数则明显不足。

3.专业技术队伍复杂,岗位类别模糊。《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将高校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然而在高校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来自于教师,95%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部分工勤人员亦通过“以考代评”方式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很多管理人员兼任教学科研工作。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非常复杂,岗位类别模糊,将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分离是否科学,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4.岗位分级条件是难点,岗位职责不够明确。高校推行聘用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要以岗位设置的细化分级为依据。各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可分为13个等级,管理岗位可分为10级,工勤技能岗位可分为5级。每一级别岗位的任职条件也成为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对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分级,特别是设置教师岗位的分级条件是难点之一。在确定岗位等级之后,应该要确定各等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要求,但事实上,各高校将岗位设置数据上报之后,才开始逐步修订岗位职责,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5.改革不够彻底,工资待遇难对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以岗定薪”。理想的改革程序应该是先定编、定岗、定薪,再竞争上岗。但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首先,没有严格按岗位确定工资待遇,存在高薪低效、高职低能现象。目前有不少高职称、高职级的人员在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他们的工作量不大,工资却高。其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答复口径文件中,有这样的规定:“聘用到管理岗位的人员,除符合‘双肩挑’条件人员外,均纳入管理岗位管理。已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在首次聘用及续聘管理岗位职级时,可继续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允许在管理岗位上获得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工资待遇,或者在专业技术岗位上获得与管理职务对应的工资待遇的现象存在。最后,江苏省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称属于管理系列职称,但却又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待遇。

6.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由于首聘工作是过渡,我院没有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良性激励机制或惩罚机制。尽管学校公布了各类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进行公开招聘,但实际上,首次聘用“人人有岗位”,没有真正实行择优聘用。

此外,考核评价机制未得到完善,这将会对岗位竞聘、续聘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三、改善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的对策

1.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岗位总量与结构。普通高校的岗位设置工作既要着眼于学校现状,又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系统、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校现有人员状况和现有岗位情况,同时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规划等预测未来所需岗位数量与岗位结构,为杰出人才的晋升、特殊人才的引进留下足够的空间。

2.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分管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部门、院(部)积极协同,完成各类实施细则的制订、各类岗位的人员聘用工作。学校岗位设置总体方案、岗位任职条件等重大问题,均需通过党委常委会讨论研究通过。

3.精确测算,设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实施方案与细则。学校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校内各方面意见,摸清所有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限、科研业绩成果等,分析学校事业发展对岗位结构比例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对实施范围、岗位结构、岗位数量、岗位职责、聘用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教师的岗位总量设置与标准生数相关,比较容易确定,但实验人员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数量的设置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实验辅助人员岗位数须与实验设备台套数、实验课时数、实验仪器的价值、实验室数目相关,图书资料岗位数量须与服务对象数量、图书馆开设的服务窗口、图书借阅流量、情报信息查询服务数量等相关。

4.稳定教师队伍,鼓励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高校既要考虑各类人员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又必须调动一线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升档条件时主要侧重于业绩水平、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向高层次人才、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认真从教、严谨治学,积极从事各级各类科研工作。教学、科研业绩杰出者可不受资历的限制,申报高一级岗位。在管理岗位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首次设岗、聘用时只能聘至原享受待遇岗位的最低等级,将管理岗位上的科研型人才引导到专业技术岗位上去。

5.完善聘后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要以学科发展目标为基础,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要有利于学科专业队伍结构优化和团队建设,要适应各类各级人员个人发展需要,要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在普通高等学校,既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考核其科研水平;既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级地进行个人业绩考核,又要进行团队业绩考核。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制度,实行绩效管理,一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二是要强化同行专家特别是校外知名同行专家、专业组织和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三是要积极完善分类评价标准。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 教育 特点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国的普通高中入学后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基本上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也只是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一所普通高中对所在学校的老师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即除文化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如建筑专业、服装专业等),这些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是从文化课方面着手的,主要是教师的理论教学。职业技术中学则不同,职业技术中学所开设的课程除文化课外,还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如建筑专业、服装专业、农学专业、旅游专业、计算机专业、林学专业等。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基础差、底子薄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六年、中学(初中)三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并不包括高中阶段。从我国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升入普通高中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继续自己的学生生涯,而提前步入社会的处境,即使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技术中学继续深造,但由于人们缺乏对职业技术中学的认识,很少甚至没有人会选择职业技术中学,宁肯小小年纪就面对复杂的社会,肩负起生活的重担。这也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完善前的实际情况。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初期的职业技术中学是由原来的普通中学改设的,到近几年来一些新设立的职业技术中学的出现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这也就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到目前为止升入职业技术中学的学生大部分为没有达到普通分数线的学生,也可以说职业技术中学招生的绝大部分学生为高中落榜生,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尤其是一些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基础甚至还不如中学生,这样就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障碍,这就要求就教于职业技术中学的老师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高和职高可以相互转换

我国的部分职业技术中学既招生职高生,也招生普高生,也就是说在同一所学校中职高班和普高班是并存的。但职高班和普高班的分数线是不同的,招生的学生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别。普高班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职高班的要好一些,但与纯普通高中尤其是省(市)的重点高中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样就会导致普高班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由于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也想了许多方法,出台了相应的对策。其中有一条规定:被职业技术中学录取的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建立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时,可以同时建立该校的职业高中学生档案,在入学一年内如果感到学习吃力,或其它原因,可以书面申请转入职业高中班。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个人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对所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应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升学深造:

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报考中职、高职衔接的高等职业学校,对口直接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每年有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前提是专业必须对口,一般采取3+X的入学考试办法,春季报名。“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夏季参加全市统一考试,“X”指专业课,一般是两门,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考试,最后统一录取。

第二,参加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从去年开始,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高考的资格已经不再受限制,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升入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第三,参加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成人高等学校受工作年限的限制,现在此项规定已经取消,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均可参加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升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

第四,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开放性的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又开设了相应的高职专业,基本能够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创造能力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摘要】 基层医院因面临的主要任务为基本医疗任务,普遍缺乏科研学术氛围,我院在从灾后重建中,抓住对口援建及医院搬迁新局面的关键时期,以抓论文为切入点,尝试以优势专业项目构建多学科联合平台,发动多学科参与,带动多学科科研氛围,促进医院科研技术实践及管理水平发展。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论文170余篇,科研申报项目10项,是医院过去五年的总和,实现科研工作新突破,为基层医院开展科研工作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科研工作 多学科联合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属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原有床位450张,5?12汶川大地震给都江堰市医疗卫生领域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停止正常医疗服务,进入应急医疗服务运行三个月。至2009年2月基本恢复正常运行,医疗秩序逐步进入正轨。2008年7月国务院出台一省帮一市的援建政策,由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对口援建我院。确定了我院重建总体目标:一年完成灾后平稳运行并过渡至新援建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三年实现三级医院水平目标。为此医院对科研工作提出全新要求。

自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瑞金医院共派医疗援建专家队八批共50人次,六批以技术专家带队,两批以管理专家带队,对我院的学科发展、人才梯队、管理构架进行全面调研,从业务技术指导到管理水平提升进行多层面多方位指导。在新的理念指引下,我院对2006、2007、2009年(1-9月)住院疾病基本情况、专业人才梯队状况及科室设置现状进行分析。

1 基本情况

1.1住院基本情况

1.2人员梯队建设呈现倒置现象,临床医师高级∶中级∶初级职称=58∶86∶66,消化、呼吸专业梯队断档,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科研产出质与量均较低,近5年平均年公开20篇,A类杂志年平均3篇,科研立项一项,科技成果一项。学科带头人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近5年学科带头人数量占总数量5 %。

1.3因历史原因存在专业设置交叉,消化内科、内分泌、普外三个专业均存在重复设置,由于重建、外出培训学习等原因导致轮班人员紧张,短期人员难以重新合理整合。儿科在板房运行,工作重点以维持基本医疗秩序为主。

2 为实现灾后重建的目标,学科发展提升需与基本医疗工作重建同步实施

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我们拓展管理思路,设立科研创新资助基金,对临床新技术推广项目进行资助;尝试从部分科室着手,搭建以项目带动多科参与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从而实现学科纵深发展。

2.1 设立院首批临床新技术推广项目

对全院各临床专业人才梯队结构进行分析,心内科、普外科、妇产科人员梯队相对合理,高、中、初级人员均基本按比例配备,学科带头人具备创新意识,专业设备配置已到位。经充分论证,我们选择在本地区存在稳定病员来源、学科带头人在上级医院接受正规培训,兼顾特色技术代表和高端先进技术代表项目,在院内由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过五例以上,在院内已具备独立开展的可行性,涉及两个以上科室协作,确立为院首批临床新技术推广项目,并加大奖励资助力度。分别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呼吸道恶性肿瘤规范化疗、腹腔镜治疗大肠癌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经皮椎体切除术、胰胆管逆行造影、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共八项,涵盖消化内科、普外科、呼吸内科、胸心外科、妇产科、影像科、病理科、放射科等联合合作,制作临床新技术推广目标书,下达目标任务,制定详细项目追踪管理措施,招募项目组长,由组长组建多学科联合协作组,确立成员及职责,建立项目诊疗操作规程及各项应急预案。促进学科带头人提升科研意识及科研实践,营造全院性学术氛围,促进多学科水平提高。

2.2 建立四个急救通道

组建多学科参与的四个急救通道:胸痛救治通道:急诊—心内科—胸外科;晕厥救治通道:急诊—心内科—神经外科;腹痛救治通道:急诊—普外科—妇产—消化内科;创伤救治及康复:急诊—脑外科—骨科—康复,通过多学科参与形成共同协作机制,促进学科交流与提升。

通过此种方法,以优势学科专业项目调动了全院各个临床科室的积极参与,各科出现了踊跃科研创新报名的积极性,迅速在全院营造出了科研学术氛围,同时回避了短时间不能解决的科室中专业建设、人才梯队等的问题。

普外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本创新

    一、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状况概述

    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从1982年起步发展至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磨砺,依然保持着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之首。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由2000年有3569家、2001年4303家、2002年4740家,发展到2003年的6253家、2004年7191家,短短5年时间,企业数量整整翻了一倍。其技工贸收入也由2000年的850.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018.3亿元,每年几乎以35%~40%的速度递增。

    如今,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广东省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80%以上,广东民营科技企业经济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也高于同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产值是一般民营企业人均产值的100倍。而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省创新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并且民营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新战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达到3000多个,其中7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此可以看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和能量。

    民营科技企业能有如此高的发展速度,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是与民科企业常年来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分不开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区分出普通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并对民营科技企业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存量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专业化人力资本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本情况分析

    随着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发展和效益的贡献率的不断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化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的竞争,也就是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的竞争。然而由于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其载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谁拥有高层次、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谁就具有竞争力。根据卢卡斯(Robert Lucas)的观点,普通人拥有的一般化的人力资本并不能构成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只有特殊劳动者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具体到民营科技企业中,可以认为普通的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不能够使企业获得和具有真正竞争能力,只有企业中专门从事于研发的人员,才能使企业产出高的创新能力,并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这里所指的研发人员,可以认为由以下三种人员构成:企业成立的研究机构中的所有技术人员;企业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其他外聘的管理或技术人员等。

    假设:民营科技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由上述三种人员构成。

    下图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能力贡献模型。其中普通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来源于一般培训和生产时间中累积的经验,特殊劳动者拥有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来源于较广,包括一般培训、特殊培训和实践积累。民营科技企业全部人力资本可以表述为企业中普通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特殊劳动者人力资本之和。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企业中普通劳动者在经过特殊的培训后,或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转化为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如上所述,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又由三种人员构成,当一定强度的R&D经费作用在此人力资本之上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转化,再通过相应使用到的技术仪器、设备,专业化人力资本便能够产生资本回报,也即使得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加强了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让企业在残酷的现代竞争中屹立不倒。

    下面以广东省民营科技示范企业为例,运用以上分析作为基础,对民科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进行实证研究。2004年广东省民营科技示范企业共有137家,分布在广东省各个地级市中。企业平均人数789人,专业从事研究的人员达到平均每个企业109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3.8%。其中,研发人员比重(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百分比)超过50%的有7家,大多数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在10%~20%之间;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企业共有20家,占企业总数的14.6%;平均每个企业中级职称拥有者达到32人,高级职称拥有者7人,共占企业总人数的4.94%;企业平均R&D强度(R&D经费/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

    对比国外,德国西门子公司研究开发机构拥有研究开发人员41000余人,占其员工总人数(430000人)的十分之一左右;作为全球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美国IBM公司,其全球员工人数已经达到32.2万人,研发人员也占到了公司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数据与广东省民科企业中拥有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员工数量比例基本一致,因此,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绩,是有其内在科学依据的。

    三、关于假设的探讨

    本文提出的民营科技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主要由前述三种人员组成的假设,主要基于对实证分析中137家民科企业的研发人员构成进行的总结分析。根据分析表明,本科以下人员或初级技术职称以下人员很少参与系统式的研发工作,因此他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一个可能的问题是无法区分本科学历拥有者在生产活动中是否有参与了研发工作,或者仅仅参与了产品生产工作,这一问题本文并未涉及。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