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1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8.3%,不良事件发生率3.3%,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结论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普外科疾病种类多、病情较为复杂,且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护理工作难度大且繁重,如何有效地为普外科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普外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点与难题[1]。我院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后,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3.4±5.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的标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4.7±5.9)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1±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普外科组织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设计出比较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方案[2]。(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3]。(3)饮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患者进食之后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4)作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术前,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将普外科手术的有关知识及具体流程详细告知患者[4]。(5)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康复训练和正确排便等[5]。(6)出院护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利用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的满意度[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全部数据的处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9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2例(3.3%),对照组53例(8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8例(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3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3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

3结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但要保证开展的全部护理工作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为患者着想,而且也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服务、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出院护理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琰研究发现[8],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优于常规护理。陈竞研究发现[9],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8%,健康教育认知率为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在普外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莹莹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汤晓丽.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10.

[2]郭海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191-192.

[3]刘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6):5478.

[4]孟黎娅.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7.

[5]吴自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49-150.

[6]程敏,徐国彬,赵宁,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20-23.

[7]张玉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病区中的实施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70):56-57.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这60例患者的意愿,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此次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观察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7.6%,对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则只有76.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普外科;优质护理;满意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疾病也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最近几年,外科病例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发现,大多数的普外科患者的病情都比较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在普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采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这次研究的对象是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普外科[1]诊治的60例患者,在这60例患者中,年纪最高的为76岁,年纪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在(40.2±1.3)岁,在这60例外科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男女患者比例为8∶7。根据这60例患者的意愿,进行随机分组,将他们划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里面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里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首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方法[2]为:①制定详细的优质护理计划。在医院接到患者并安排入住后,立即成立一个优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患者的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专职护士,在进行优质护理前,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本院的护理条件,为患者制定一套最佳的优质护理方案。如对其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排泄护理。②进行饮食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根据主治医师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的饮食安排,特别是对于肠内营养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卫生、温度以及进食速度进行规范指导,并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做详细记录。③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心情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护理人员要抓住时机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开患者的心理包袱,劝导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④进行健康教育。我院接收普外科患者大多数都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平常患者都忙于工作,对普外科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耐心的为其讲解普外科手术的相关知识,解开患者心中所有的疑虑,劝其在手术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3]。

1.3观察指标:经过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越高,说明其心理状态和情绪稳定。

1.4统计学方法: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采用的软件是SPSS17.0软件,用(x-±s)来表示研究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住院治疗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所得到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就普外科而言,患者的病情都比较急重,在物质文化日益膨胀的社会,患外科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病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普外科患者大多数都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普外科患者住院治疗到治疗结束,对普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5],加快患者顺利康复的速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比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的满意度要高,这说明优质护理[6]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心的服务环境。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为患者考虑,对患者的饮食、服药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每天微笑的面对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不断的问候,让患者感受到了亲人的问候,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之间加强了沟通和交流,患者可以随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百分百的放心,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让病房变得更整洁,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康复环境,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性化健康指导,患者熟悉入院须知、便民服务措施、熟知主管医师和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专科疾病知识、安全防范等内容,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实施前的65%上升到95%。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秉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深化,是实现医患关系走向新台阶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医疗事业发展当中,仍然要不断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赖春娣,郑仕文,吴莲香,等.五级质控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8(4):222-223.

[2]朱玉星,杨玲,刘青.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20):110-111.

[3]王宏霞.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1,10(20):34-35.

[4]温春良,路海云,谢佩珠.床边工作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1,11(8):18-19.

[5]房欣,杨冰琦.护理规范服务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16):21-22.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普外科;护理带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普外科接受带教学习的护生中按照5∶5的比例选择成绩为优和良的护生,共计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所选护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中男3名,女50名;年龄21~23(22.2±0.8)岁;学历:本科23名,大专30名。研究组中男2名,女51名;年龄21~24(22.3±0.9)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28名。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一名教师对2~4名护生进行指导,护生跟班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先由教师进行示教,再由护生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评价总结。

1.2.2研究组

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2.2.1带教教师资质的考核

所有开展带教工作的教师均需要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证明,且职称要求在护师及以上,带教经验超过5年,掌握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以及实践考核。

1.2.2.2教学计划的制订

普外科护理带教时间为4~8周,根据护生特点制订详细计划,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实习前1周发送至护生邮箱,并指导护生预先了解普外科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等。

1.2.2.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生特点,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等深化护生对普外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1.2.2.4典型病例的选取

在护理带教工作开展之前,准备普外科的典型病例,如阑尾炎、腹股沟疝、结肠癌、胃癌等,便于护生学习和了解,并安排护生在教学期间讨论病例、分析及解决问题。

1.2.2.5临床带教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进行分组,向护生介绍普外科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重点介绍普外科常见疾病评估方法、特点以及护理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组织护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每周开展1次床边教学查房,指导护生进行体格检查,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每月开展1次疑难病例讨论,鼓励护生提出疑问,并引导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使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3评价方法

从理论、病历书写、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进行考核,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主要考核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病历书写的认真程度、操作程序熟悉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为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6项内容,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0.886,分半信度为0.7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病历书写、操作考核成绩分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在出科考核成绩上,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病历书写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比

在对护理带教模式评价上,研究组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大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建设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到2020年,*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省前列。

二、主要行动和职责分工

(一)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订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

2.根据未成年人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广泛开展课外、校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实践活动。要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等科普系列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4.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结合城市公益设施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场所,“*”期间每个县(市)区都要设立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健全市、县(市)区两级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加强以上设施和场所的科学教育功能。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5.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少儿科普文艺与少儿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要开辟科普专栏或专题,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以上由市教育局、团市委牵头,会同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市妇联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绿色证书、科技和创业等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能力,力争使80%以上的农民能够熟练掌握1-3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2.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建和充实农业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通过举办科技下乡、科技赶大集、专家讲座、样板示范、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3.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到2010年,使全市2炖3的县(市)区成为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并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的示范作用。

4.重点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农村科技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农技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骨干。深化发展农村科普“五个体系”,不断完善从技术推广、培训到生产、销售一条龙技术服务。到2010年,使全市35%的农民加入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

5.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完善县乡村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开展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阳光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力争“*”期间培训农民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

6.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依托中小学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培训中心、文化站,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在全市范围建成“一站、一团、一栏、一员”科普网络,即建设乡镇科普活动站、县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村科普宣传栏和村科普员。

以上由市农业局、市科协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把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并作为各类职业考核、鉴定的内容。

3.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期间,力争培训各类职工50万人次以上,其中,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以上。

4.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广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活动。

5.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大学、市民学校的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大对社区公共科普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个社区都建成并健全包括图书阅览、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等多动能的每万人至少500平方米的室内科普文化场所。

6.加强科普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社区科普活动的机制和方式。逐步建立服务街道、社区的基层科普组织网络,发展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培训科普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服务;依托各级学会发展服务于社区的科普专家队伍,与社区建立定向的服务机制;大力推进社区科普大学的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提高科普大学的教学质量。

以上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委、市总工会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机制,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建立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学习培训制度。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校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组织、人事部门在公开招考公务员、竞聘领导干部中,侧重对科学素质的考察,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

2.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带动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要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系列科普报告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各级各部门适时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以上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大力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壮大科普讲师团队伍;实施城乡科学教育教师互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推进教育界和科技界的互动,建立双方合作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加强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进一步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培训。

以上由市教育局、市人事局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六)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一批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内外市场;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成立科普作品创作组织,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

3.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4.制定落实相关地方法规和规章,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以上由市科协、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七)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建立公共科技传播平台,加大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市、县电视台、电台要增设科技频道、科技栏目,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2.提高科技频道、科普网站的专栏制作传播质量,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鼓励、支持电视台、电台、报纸等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并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技栏目、科普网站和科普传播机构。

3.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创办广播电视栏目、科普传播机构、科普网站等,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广播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推动*市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4.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5.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充分利用网站(页)、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与宣传。

以上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市广电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院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八)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制定全市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将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规划建设市科技馆,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积极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完善四级科普设施建设体系。加快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4级科普设施建设步伐,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力争使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技馆;在城乡社区继续建设和改造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增强以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3.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

4.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落实所有科普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对公众定期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5.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结合泉文化,突出科普特色,积极培育科普旅游产品。

以上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责任部门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市里已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市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县(市)区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全面规划、协调、督导《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及进度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积极开展工作,牵头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订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5

1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1.1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 年11 月,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认为在未来, 互联网+式应该为各个行业的产品服务。所谓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并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状态。

2015 年3 月5 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年7 月4 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 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会,以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发展新经济的积极性, 使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使互联网经济模式促进新型业态的发展成为中国新常态下再创竞争优势的主要形态。通过互联网+计划大力推动模式创新、新应用拓展、新技术突破、新服务创造和新资源开发, 着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 推进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 打造万亿级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 建设感知互联的智慧城市, 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社会新时期的科学发展水平(宁家俊,2015)。

1.2 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不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主要特点是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发生态和连接一切。例如互联网+工业就是工业上采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方式, 使得生产设备自动实现信息交换、技术操作与控制。

1.3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基本手段, 使得化石保护从立法、标准制定、政策执行到化石科研科普, 再到化石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网络化、公众化。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我们将立足于以下工作: (1)建立全国重要化石数据库, 并开展数字化石的研究和开发, 使得每一块重要化石标本, 每一个国家重点化石产地都可通过网络检索到其科学数据、馆藏信息、标本出展、进出境等状态; 为科研单位、化石保护相关部门以及广大化石爱好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信息。(2)开发网络公务与服务平台, 缩短涉及化石的行政管理业务审批时间, 同时通过网络对化石发掘、进出境、流通等活动实时监控。(3)通过网络平台, 拓展化石科普与宣传教育的服务范围, 让边远地区,特别是大山深处及化石产地的居民, 特别是孩子们了解化石, 树立保护意识。

2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的技术基础

实施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重点是对化石标本和产地实施信息化管理, 而信息化管理需要应用到数字化技术。通过对标本和产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建设数字化石和智慧化石, 并通过互联网实施信息动态更新、监控和共享, 从而为化石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服务。

2.1 数字化技术及应用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 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 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引入计算机内部, 进行统一处理。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 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数据化的应用领域很广, 几乎涉及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就化石保护而言, 数字地图技术以及文物数字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数字地图是纸制的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 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 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数字地图, 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储存器上, 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数字地图已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既便于存贮、传输和更新, 又可经计算机处理转换为纸质地图, 或经可视化处理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因此, 数字地图的研究、制作和应用涉及到了传统的纸质地图和新型的电子地图两种地图品种的设计、编辑与生产过程。数字制图系统以其编辑的灵活性、数据和资料的丰富可选性、地图的现势性、反映对象的动态性等为其主要特征(齐清文等, 2005)。在化石保护领域, 数字地图技术是提取化石产地信息, 从而实施网络化监管与保护的重要手段。

文物数字化, 顾名思义, 就是使用数字化技术将文物、古迹的平面与立体信息, 图像与符号信息、声音与颜色信息、文字与语义信息等等, 表示成数字量, 并方便的存储、再现和利用的技术。其中三维数字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件物经过三维数字化建模后, 对其研究、展示、修复、保护、存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物的数字化技术可用到化石标本数字化技术中, 通过提取、共享标本信息, 服务于科研与科普。

2.2 数字化石和智慧化石

数字化石是在化石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科研、科普与开发利用等各环节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一项系统工程, 其目标是根据各环节的工作特点, 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信息技术, 融合相关数据,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化石的概念不只局限于技术层面, 是以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的手段。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2)数字化石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数据信息的收集, 数字化过程以及数据的建设。

(3)数字化的目标范围多样, 既包括标本, 也包括原址状态、化石研究技术手段、工具, 也包括科学家、科研成果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4)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包括科研需求, 保护管理需求以及科普和公众的各方面需求。

(5)数字化石的展现方式多样, 包括藏品的三维照片与基本数据, 化石遗址的位置和分布图件, 也包括相关的信息检索系统。

在数字化石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智慧化石的概念。所谓智慧化石, 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化石保护和研究的智慧化管理, 使得化石保护、科研科普和经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实施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 首先就需要集大量的技术数据与信息。这包含化石产地信息化石建设和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同时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

3.1 基础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汇总

2014 年, 全国化石建档登记和数据库建设已启动, 工作旨在初步掌握全国重点化石的数量、种类、收藏状况和分布情况,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化石的管理。同时全国数据库系统已经开发完成, 正在全面开展数据录入工作。2016 年3 月,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化石产地信息填写和录入工作。

此外, 国土资源部于2014 年评选首批国家化石产地, 2016 年启动第二批化石产地评审和首批收藏单位的定级工作。对于国家化石产地, 要求编制中长期保护规划, 开展资源普查, 并将收集的数据汇总上报。对于收藏单位, 要求必须建设标本数据库, 并最终与国家数据库对接。这些工作所汇集的大量信息将为建设数字化石奠定基础。

3.2 化石产地的信息化建设

化石产地的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要将各个国家化石产地、化石村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上重要的化石点和潜力区信息纳入到国家化石数据库, 信息的内容涵盖产地的位置、面积、含化石地层时代与古环境、化石组合特征等科学信息, 电子地图、重要标本信息、科研信息和动态、以及保护规划编制等。这些信息除部分涉密内容外, 均应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共享, 并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 各个产地应逐步建设自身的网络监控体系, 通过在重点区域架设监控探头并连接网络,对产地实施信息化石的保护管理。

产地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进行详细的资源普查。下一步借助开展的丝绸之路化石科学考察, 化石产地保护规划的编制等工作, 进一步摸清产地的空间分布、资源量和资源富集区, 并将新获得的数据录入国家化石数据库。

3.3 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将重点保护化石信息录入国家数据库, 并给予每块重点标本一个国家数据库编号, 以此作为标本流通、进出境的身份证。当然获取流失海外重要的标本的信息也是进行标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 对于一些模式标本, 应采用3D 扫描技术进行图像获取。图像可以被全世界古生物学家共享, 便于科学研究。例如,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对冠龙左手手指进行了激光扫描, 建立3D 图像, 从而为研究其手指的弯曲度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余逸伦等, 2015)。除科学研究外, 3D 数字技术的运用, 能够突破传统的展台、展架、文字展板和各种灯光的展览方式, 使展览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多维性和体验感。最重要的是这可以使博物馆的内容量无穷大, 使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世界各地的化石珍品(谢景卫和于洪滨, 2012)。这是标本信息化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服务大众科普的目标。

3.4 新媒体传播

新传媒就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新的传播媒介, 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机航媒体、户外液晶等, 具有受众多, 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并逐步成为现代通信方式, 也成为了科普的重要媒介。目前, 较为流行的有微博客、微信和网站。

微博客是基于 Web2.0 的新媒体形式, 它可以降低科普的门槛, 极大及鼓励个人进行群体交互和参与科普创作, 推崇自由交流。在古生物科普中适合及时最新的科研进展、科普信息、法规政策等, 比官方网站更具有时效性。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推出的一种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服务的免费应用系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就在微信推出的当年, 中国的手机用户突破了10 亿, 而到2014 年初, 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 亿,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手机上网与一般的上网形式相比具有便携性、个性化、时间和空间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作为目前普及化很高的手机通讯软件, 微信具有形成一个巨大科普阵营的潜力。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一项研究, 截至2015 年5 月至8 月, 我国拥有微信公众号的古生物科研院所、博物馆、地质公园等科普单位从不足30 家跃升为50 多家。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化石科普和化石保护宣传已经日益成为许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博物馆、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的首选。

化石网站由于其具有上传信息量大, 运营和管理相对规范等特征仍然成为媒体科普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化石网站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古所)办的化石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北古所)、南古所官方网站等等, 此外一些综合性科普网站, 如果壳网也有很多化石科普的内容。目前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开通国家古生物化石网站, 这是挂靠在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下的集化石保护宣传和管理、科普、信息储存和收集、官方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网站于2011年12 月正式启动。该网站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下的一个子网站, 主要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工作指导、办事指南、科学研究、化石之旅和专题报道等专栏。

4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未来展望

对于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 目前还在探索起步阶段, 但对于未来的发展, 我们有如下展望:

(1)化石保护与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并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多公众的关注。

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范文6

一、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外院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其他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严”培训及带教工作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六、打造普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普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