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例6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有效性 常规化 整体化 多样化 经常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基本改变了以前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开始着力建设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就在于讲究课堂的有效性并努力追求课堂效率的高效。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教学改革的显著变化多是出现在所谓的高考所要考察的学科上,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非高考学科的教学改革推进仍然十分缓慢。以体育课堂为例,虽然在课堂上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也趋于丰富多样,但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还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认为,要想做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情调查常规化

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就是让学生随便运动运动吗?这样落后的教学思维仍然存在于一部分老师的头脑中,这是要不得的。无知者往往会对学科轻视多于建构、应付多于认真,这样的老师很难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取得踏实的成绩。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体育学科,但也要端正教学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建构。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只要掌握了学情,教学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学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调查法、交谈法、问答法和检测法。在体育教学之处,我们应该有一份学生身体素质的详细档案,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在得知多数同学需求的情况下,体育课堂教学自然更能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体育课所需要的活跃气氛自然而然也就随之而来了。学情调查的常规化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对一个老师责任心的考察。所以我们需要将之落在实处。

二、教学设计整体化

在一些人眼里,体育课几乎等同于球类运动,根本无需教案的设计与编排,只要将几个篮球和足球分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玩就行了。这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严重误解,其实,体育课堂也有自己的严格设计。首先,需要一个教学目标,以篮球为例,目标可以只是简单地要求这节课要学会运球就行了。紧接着则是具体课堂的实施部分,即教学过程。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老师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示范和分布讲解要占据一节课的多少时间,班里有多少学生,在体育场上有几个篮球场地,分配给学生几个篮球合适,每个人有效练习的时间为多少,这些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清晰地体现。只有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容安排,不至于出现乱糟糟的情况,让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空谈。只有考虑到切实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用具、教学课时和教学方法当做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节课才能上得紧凑、合理、有序。教学设计其实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建立其整体性思维,将各个部分有序连接,浑然如一。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们完全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是喜欢体育课的,因为体育课有别于狭小的教室上的是室内课,它在广阔的天地间进行,主要进行的是身体的训练,这可以让紧绷的脑神经得到暂时的放松。体育课并非是无约束的自由放任,而依然是在老师有组织的教学下进行的。由于体育课自身的这种开放性特征,这就更要求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可以分为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两大类。个体活动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安排进行。比如,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乒乓球,在不是必须要求掌握完成的项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由。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的。我们需要通过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使整节课流程自然而又重心突出。我认为,一节课的主问题主要通过提问法才体现,就是整节课只涉及一个主问题,其它的小问题围绕着主问题进行,形成叶与枝的亲密关系。其它的小问题可分组探讨也可独自思索,不一而足,但都必须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设计,篮球运动中一方想要获胜需要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个主问题,同学们可能会回答,内线队员的高度、外线队员的投球准度、还有运球的速度、配合的默契度等等小问题。下面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小问题一个个地细化,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有限地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整节课就显得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学生也兴致盎然,不失为一节我们虽努力追求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反思经常化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合作的过程,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充分利用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挖掘和利用学生的“非预设生成”中所具有的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也有时候我们对课堂中的意外情况,无所适从,只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出现了很不和谐的一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案例1】九年级《随机事件》问题3教学片断。

问题3: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1)摸出的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

(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谁更大一些?

教师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小,便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摸球实验。实验完毕后各组汇报活动情况。到第四小组汇报时,出现了意外结果:

他们小组摸球时,结果是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黑球的次数多一些,并且他们当中有两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的观点。

教师反复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那两个学生仍拒不接受。教师只好无奈地说:“以后你会明白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然后就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

反思:①本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预设上也下了一番苦功,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教师却没有预设到第四小组学生出现的意外情况。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只能生硬接过学生抛过来的“球”,花了很长时间去进行解释说明,学生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实践活动弄巧成拙,在学生的思维中留下了阴影。

②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非预设生成”,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上课思路,灵活应对。如本案例中第四小组出现的情况,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验结果。再抓住问题的关键“可能性有大小”,重新边实验边说明。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疑惑,用实验来说明,这样做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可能性有大小”。显然,课堂教学,既要精心预设,也要注重生成。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要只考虑自己教的精彩,教的舒畅,而应当更多地思考学生怎么“学”,突出学生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在课堂上应对自如。

【案例2】九年级《圆的基本性质》作业中出现的一题。

已知:如图1,AB是O的直径,且OD∥AC

求证:BD=CD

按教师原先设计的方案,本题比较简单,只要连结OC(如图2),得到两个圆心角∠1=∠2就可证明两条弧相等。教师也没有考虑到本题有多种解法,估计学生大多会做,稍微点一下就想一带而过。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说不这样做也可以证明的质疑。教师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大大出乎教师意料:

生1:(如图3);连结AD

AC∥OD

∠3=∠D

又OA=OD,

∠4=∠D

∠1=∠4+∠D=2∠D=2∠3

BD=CD

他的话音刚一落地,另一个学生马上说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在热烈讨论中,学生又举出了四种解法。

反思:①本案例中教师没有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相信学生,把自主探究的空间交给学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收到了预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机械执行原定的教学方案,而是针对课堂教学中“非预设生成” 合理调整了教学计划,把课堂变成了学生智慧碰撞的平台。这节课虽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收获的价值,远超越了课堂的本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3

摘 要 网球教育的根本在于提升受教育者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方面的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旨在揭示高校网球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的几种主要教学能力。

关键词 网球教师 教学 能力

网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网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法国。但是网球运动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在1885年前后才传入中国,作为我们国家优势的项群,隔网对抗性运动,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成绩令我们国人骄傲,同样的隔网对抗性运动,网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高校网球的发展更是这种趋势的引领者。所以,提高高校网球运动的教育和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期刊网中、百度文库查阅了有关教育方面、教学能力方面的专著和期刊文献。以了解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并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类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专家进行访谈,尤其是对长期从事网球教学的专家进行访谈,就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探讨,听取专家对本研究的建议,建立高校网球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框架。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网球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校网球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网球教学与训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科学地锻炼习惯,在网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使学生不仅在校时能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而且毕业后仍能养成良好地锻炼习惯,应用所掌握的网球知识、技术、技能等继续坚持参加网球运动锻炼,以满足自己身心健康的需要。高校网球教师要以高校网球教学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和归宿,建立系统的网球教学方式方法。

(二)高校网球教师应具备的主要教学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而教学能力是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这三大主要环节集中体现出来的。

高校网球教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是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团体,并且作为网球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专项特点。所以作为高校网球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的专项教学能力,下文将介绍几种高校网球教师应该具备的主要教学能力。

1.网球技战术掌握和运用能力

网球技战术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网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和网球战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网球的技术分成小项,又有十多个技术动作。网球的战术包括网球的单打战术和网球的双打战术。网球教师只有在系统的学习了网球技战术的理论和知识,才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是网球教师进行技战术教学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教学能力。

2.网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网球理论知识包括网球基本理论知识和网球专业理论知识,网球的基本理论包括网球的起源与发展、网球场地和器材。网球的专业理论包括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网球运动的击球原理、击球的动作结构与力学分析、专业术语、营养、损伤与预防。这些理论知识是作为一个网球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

3.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运用教材能力、制定教学文件能力、选择运用教法能力、了解学生情况能力、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设计能力和充分考虑课堂安全的能力。掌握运用教材就是教师要合理选用教学参考书,熟练掌握教材。制定教学文件就是要运用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和书写教学总结。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人数、男女比例、身体素质情况及学生技术水平,以便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这是网球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

4.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纠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安全预防措施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网球教师的教学开讲及收结、讲解及口令运用能力。动作示范能力是指网球教师的示范位置、示范目的、示范时机的能力。纠错能力是指网球教师的判别分析错误能力、纠错方法及纠错时机能力。安全预防措施能力是指网球教师所拥有的课堂纪律及合理安排场地与练习人数、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能力。

5.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包括教师自身反思能力和教学过程反思能力。教师自身反思是指网球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教育责任心反思能力。教学过程反思是指网球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教学组织实施反思能力。

6.高校网球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高校网球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网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研究,从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理论,而后用理论指导网球教学。高校网球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高校网球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网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几种主要教学能力有网球技战术掌握和运用能力、网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高校网球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忠令.现代网球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董洁.网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樊云,冯其明.体育院校网球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4

从演示实验教学实践来看,对教学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演示的课题不断增加、学生对演示实验新鲜感的期望不断提升,教学手段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另外,从现代教学手段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提升,演示实验教学的创新是势在必行.

2实现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创新几种路径

2.1针对演示内容“穿针引线”,引导学生掌握迁移能力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了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该项目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这样一项主要内容:当面临科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创造性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强调在不同背景中理解和运用科学.PSIA科学素质测试项目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对于物理演示实验,尤其是彼此“形不同而质相同”的演示实验,我们可以“穿针引线”,对有关内容进行并联.如,可以就探究思路进行归类.在探究物体所受向心力大小决定因素时,其演示实验中分别探究向心力与物体质量、半径、角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关系,采用了探究多变量问题中常见的控制变量法.像“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决定物体加速度大小的因素”等所采用的思路都一脉相承;如,可以就演示实验装置进行归类.在演示探究动能定理时,可以将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装置迁移运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将研究平抛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迁移运用.如,在演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往往运用两个直线分运动等效替代物体所做的真实的运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处理方法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否能够殊途同归.一般看来,演示实验的教学空间相对狭窄,但我们可以“见微知著”,通过拓展演示实验教学空间,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地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启迪学生领会发展式学习方法.

2.2针对演示表象“集思广议”,引导学生跳出思维惯性

观察是学生从演示现象获取知识最基本的环节.但是,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局限于表层、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去伪存真,探究其实质和内核,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必要让学生能从多层面、更深入地认识物理现象本质及全貌.【教学案例1】在“认识静电”教学中,笔者关注了一位年青老师利用验电器A、金属小球e和金属球壳B等实验器材演示“接触起电”.如图1,已知验电器带负电荷,金属球B带负电荷.将小球e先与金属球B球面接触,再与验电器A接触,验电器指针张角增大,说明小球e与B接触时取出了负电荷.即e与B接触时,B上的负电荷转移到e.演示、观察、结论如数进行,教学环节似乎很顺畅.然而,当笔者将图1金属球B改为带正电荷,将小球e先与带负电荷的金属球B球面接触,再与验电器A接触.实验中,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学生都知道小球e与B接触时取出了正电荷.但被问及“小球e与球面B接触时,是否是B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小球e?”时,回答都是肯定的.通过这次交流,笔者认为演示实验活动中仅有观察是不够的.在演示实验后,要防止学生思维止步,抓住契机激活思维火花,“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养成从现象看到本质、从结果看到原因、从偶然看到必然、从个别看到一般的思维品质.接触起电现象中电荷移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还需要补充演示和分析:首先,金属小球e不带电说明其内部所带正电荷和负电子电量相等;其中负电子才可以在金属导体上移动.如图2,金属球B带正电荷.当将金属小球e与金属球B球面靠近时,由于静电力作用,金属小球e中电子向靠近B一侧移到,金属小球e靠近B的近侧集聚负电荷.当金属小球e与金属接触时,金属小球e上的电子受静电力作用向金属球B上定向移动.这样,小球e上所带正电荷电量大于负电荷电量,小球e对外显示带正电荷.

2.3针对演示方式“反客为主”,引导学生提升自主意识

应该说,如果认为演示实验只是教师演示现象、学生观察,则这是对演示实验作用的浅层次理解,为了避免学生被动、消除依赖思想,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演示实验教学同样可以变“自导自演”为“反客为主”,实现教学行为的创新.可以将原来仅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改为与学生一起做、变“教学”为“导学”;可以将原来由教师做的演示改为学生动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开发的做法.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位老师通过演示实验突破“摩擦力方向”的课例.教学案例2老师和每个学习小组配有一把毛刷.如图3所示,教师演示、学生随之操作:手背朝上平放、保持不动,将毛刷沿手背向前滑动.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刷毛倾斜的方向.教师:刷毛倾斜方向说明了什么?甲组:刷毛向后倾斜,说明刷毛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后.教师:对,观察、推理得很好!那么,各小组都有一把毛刷,各小组像老师一样,将手背、毛刷作为器材,仔细操作并思考:刷毛所受到的滑到摩擦力方向总是与毛刷运动方向相反吗?(教师巡视各小组动手操作情况、讨论后,提请乙组汇报)乙组:(如图3,乙组发言代表重复教师刚才演示过程)刷毛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的确与毛刷的运动方向相反.教师:是否存在与乙组不相同的实验情景和不同结果呢?(教师提请丙组汇报讨论结果)丙组:我们丙组发现了与乙组恰好相反的结果.(发言代表一边向全体同学演示、一边汇报)如图4所示,如果使毛刷向前慢慢移动,同时使手背贴着毛刷快速向前滑动,我们发现毛刷向前倾斜,这说明毛刷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即该毛刷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毛刷运动方向相同.教师:同学们怎样评价乙组、丙组的操作和结果?这两组演示的情景不同,分析结果也不同,你们能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吗?丁组:乙组毛刷向前运动、刷毛所受的摩擦力向后;丙组毛刷向前运动、刷毛所受的摩擦力向前.说明刷毛所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毛刷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教师:对,归纳得很好.同学们再观察.(教师重复演示乙组展示的演示现象)乙组演示的毛刷相对手背向前滑行,刷毛所受到的摩擦力向后;(教师重复演示丙组展示的演示现象)丙组演示的毛刷相对手背向后移动,其刷毛所受的摩擦力向前.同学们能找出两组结果的共性结论吗?(板书)刷毛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没有关系,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该教学设计为演示实验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新的理念设计出新的教学形式、定位出新的教学目标取向.(1)从该教学片段看来,演示实验不再仅仅是教师“展示”学生“观看”,而是将主要的教学活动还给学生,像探究、汇报、总结等都由学生完成.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为了“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为了“究”.这种做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了团体协作意识.(2)该教学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引路入景,创设一系列的激疑、质疑、析疑、解疑环节.整个课程内容和形式先放后收,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分析归纳法的运用.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所强调的“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2.4针对教学目的“另辟蹊径”,实现从“无”到“有”的实验创新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观念

一、篮球教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是人们关于体育教学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在不同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教学质量观、学习价值观都将以各自的特殊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从而对教学的价值取向及选用的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有两种不同的体育观,即手段论体育观与目的论体育观。手段论体育观把体育的目标定位于体育以外的社会目标,如以体育为手段,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目标。最典型的是德国、日本在军国主义时期,体育被当成实现军国主义目标的手段。目的论体育观把体育的价值定位在运动和运动着的人,如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实余暇生活,快乐体育课,提高自我锻炼的习惯,促进人际交流等等。这种目标定位突出了学科的特征:在初期重视技能的掌握和体力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体育理论界开始强调人的素质提高,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教育的本位目标定位在人的发展上,这和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相一致。学校体育教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的教学观念。总的来说,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这是世界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共同的趋势。

(二)篮球教学观念的定义

在对“体育教学观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后,我们还需进一步认识“篮球教学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认为“篮球教学观念”是教师思考篮球教学问题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教师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认识及思维方式,也包括教师对篮球教学“未来指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教学是人为和为人的活动,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学的未来指向性要求我们对教学的看法、认识、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现实的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思考教学问题获得的结果不仅要反映现实,而且要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因此,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思考和“未来指向”的判断都应该是篮球教学观念的研究内容。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思考是基础,未来指向的判断和选择是目的[1]。

(三)篮球教学观念的特点

篮球教学观念是篮球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在教师头脑中的反映,篮球教学观念要通过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形成和发展其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不仅研究教学现实,而且要利用和借鉴前人对教学的理解所形成的思想,作为其认识教学、从事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篮球教学活动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观念框架”,从这个角度来说,篮球教学观念具有先在性。篮球教学观念一旦形成,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有时对新的教学理论,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理解,仍然坚守原有的观念,有时用原有观念对新思想进行“削足适履”,有时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等。但这种稳定性如果融于对先进教学理论的掌握、对新出现问题的解决之中,就会表现为教师锐意改革的坚定性;这种稳定性如果不能同先进的教学观念融合在一起,就会表现为顽固性,影响篮球教学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教师中的先进人物通过吸取先进的教学理论、分析篮球教学现实,在其头脑中完全有可能树立起超越教学现实的先进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篮球教学观念又具有前瞻性[2]。

总之,教师的篮球教学观念有客观性、先在性、稳定性和前瞻性等特点。

(四)篮球教学观念的功能

研究篮球教学理论能够为教师提供关于篮球教学的各种知识,使教师对篮球教学的本质、规律有所理解和把握,帮助教师纠正错误的教学认识,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这种正确的教学观念又会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改革,使教学观念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其结果又会反馈到教师的教学观念之中,进而又会影响到教学理论的革新与发展。也就是说在篮球教学理论与篮球教学实践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着中介作用。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很多,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教学物质条件等。教师需要以其教学观念为主导对这些因素进行统整,进而表现为教学行为。

二、篮球普修课教学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一)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校护理专业的篮球课还是将正规化的技、战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如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上篮等等;教学方法也是也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传统方法进行,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这种内容和方法用于几乎全是女生的护理系,显得缺乏针对性了。护理系篮球的教学时数只有20学时左右,在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掌握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更不用说运用所掌握的简单技术进行比赛了。即使能比赛,也只是低水平的,一场比赛只得几分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参加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比赛,活动的效果和心理满足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也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情愿上现在这种形式的篮球课。学生们感到十分困惑,其原因完全不在于篮球课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区分运动对象,选择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而且我们体育教师不了解非正规的球类运动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教学效果不好就在所难免了[3]。

(二)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水平及检验教师教学质量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考核内容和教学内容相映衬,主要考察学生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考察内容多数以完成动作的时间和次数来衡量学生的篮球水平。护理专业的女生很多甚至都没有接触过篮球,20多次课以后,就要求学生完成定点投篮、往返运球上篮等,这种考试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内容单一、陈旧的考核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高职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篮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篮球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具有健身和竞技两重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上课目的是让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篮球技能,还要善于挖掘篮球项目的广泛适用性,使篮球普修课成为融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

三、新时期高职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观念的内涵

教学观念必须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我们必须对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加以思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针对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从培养兴趣、明确目的、注重价值以及有效评价四个方面来考虑高职篮球普修课教学观,以此来指导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掌握培养兴趣的能力,重视教学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篮球课与其它课程不同,以往的篮球课,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刻板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学生并不喜欢篮球课,能够坚持锻炼的学生就更少,当学生走向社会后,有些人再也不参加体育锻炼了,这种体育教学是失败的。未来护理系的篮球课应当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运动技能,掌握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护理系篮球课最重要的事情。

(二)明确护理系篮球普修课的目的

过去,体育教学围绕着竞技内容进行,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篮球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竞技运动的知识较多。护理专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她们将来的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手指经常做一些精细的操作,篮球的运球,滚球游戏可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传球、投篮可以增强上肢的协调性,同时篮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注重篮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变成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要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问题具体落实到实处。

(三)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高职护理专业的篮球课教学时数有限,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价值比较高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现有的水平。所以,我们要把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什么是“最基本的”?北师大的毛振明教授给出的定义给我们一些启发。“基本运动技术“应该是某些运动,没有这项技术就不成为这项运动的技术,它包括四个要素:最小单位的技术;贯穿一致的技术;必须掌握的技术;有一定运动量的学习者有兴趣的,并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术。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可以参照以上四个方面来选择教学内容。有一些所谓“非正规”的技术动作,比如说双手腹前投篮(俗称“端尿盆”)是不是基本动作,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美国nba巨星里克?巴里采用这个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动作也可以采用。对于课时少、基础较差的护理系女生来说,她们学习篮球的目的是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通过打篮球来培养体育兴趣,“双手腹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等非正规的动作,普通女生也可以练习。学生投篮力量小,不能投到篮筐,可以用“双手腹前投篮”,只要能投中,学生玩的开心,使身体得到适度的锻炼,使用这种动作未尝不可。

(四)篮球课教学质量标准要有明确的导向——追求评价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我校篮球普修课教学制定考核任务评价标准时考虑较多的是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完成技术的熟练性,一方面,多数的学生成绩优良,另一方面学生不会打篮球,更不用说上场比赛了,这种矛盾暴露出当前的篮球普修课考核方法不能为教学提供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考虑到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评价手段应做出一些调整:降低达标的标准;看学生进步的幅度;让学生用排球代替篮球练习运球,降低动作难度等等,从而改变篮球普修课“重竞技”的教学倾向。

四、结论

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受体育教学观影响较大,我校现实存在很多问题,如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科学,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水平等等。作为高职的体育教师,首先应清醒认识到体育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篮球普修课应教会学生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的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初步打球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强调教学为职业需求服务,强调教学内容的价值;建立与初步打球能力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2]孙伟平.论价值评价的主体性与客观性[j].求索,2000,(6).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体育 花式篮球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重知识学习、轻体育锻炼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上部分体育教师所教内容技术要领要求较高,学生心存畏惧心理,无形中削弱了他们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致使初中体育教学面临重重危机。我认为,要想让体育教学走出困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自主编排了花式篮球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并从中提高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顺利实现有关教学目标。

一、花式篮球可以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

花式篮球既具有篮球技术的基本要求,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既适合男生练习,也适合女生掌握。因此,通过花式篮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篮球练习中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愉悦。初中生正处于生理的发育期,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花式篮球恰恰符合他们这一内在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一些女生,她们对一些技术要领较高的体育项目往往心存畏惧,如跳鞍马。花式篮球则完全不同,它虽然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进行练习和训练。

二、花式篮球的常见形式及技术要领

1.指尖转球。在花式篮球视频中我们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指尖转球。指尖转球训练的是平衡力。练习者首先要解决的是起球,需用手进行加转,努力使球做水平旋转,然后用食指指尖对准球的中心顶住球;接球时,手臂可随球下落的方向做下落动作,以达到缓冲的效果,使球平稳地落在指尖;同时食指应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并尽量稳定不动,以免失去平衡。

2.左右手衔接转球。即将球由右手指尖转向左手指尖,这实际上是一个球的重心实现过渡的过程,这里面主要涉及哪只手起球的问题。如果右手起球,左手不牵扯到起球问题,练习时需左右手来回轮换。除熟能生巧外,练习者还应注意背后左右手衔接、背后左右手抛接、胯下左右手衔接等动作。

3.左右手背衔接揉球。即手心揉球,手掌向外翻转,使球移至手背,让球在手背转动,另一只手用手背衔接持球,顺着球转动的方向将球旋转。以上动作,学生应加强左右手衔接的练习。另外,在两手背的衔接处,球从一只手背到另一只手背是朝一个方向转动的,然后球再向另一个方向转动,由一只手背移到另一只手背,此时要注意球与手的粘连性。

三、花式篮球练习的实施步骤

根据一年左右的教学实践,我把花式篮球的教学模式归纳成如下步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反思与优化教学过程(观察找问题、学习动作解决问题、练习与纠错、师生沟通)教学巩固创新与提高激励性评价。

花式篮球教学模式科学化流程图

整个行动研究方案,就是在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反思学生、同伴、同行和本人以往的教学经验、教训及本人即时的教学经验、教训)重新制定教学方案,在反思与重新制定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实践行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展开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游戏化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唤醒教师改变观念、方法、手段、策略的自觉,让篮球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征。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设法创设各种游戏情境,积极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去,大力地推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热爱运动、喜欢体育、追求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打下基础。

四、结论

1.花式篮球教学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花式篮球教学改进了篮球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篮球教学中竞技化、成人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了融娱乐性、健身性于一体的快乐篮球,形成了篮球游戏化教学模式及科学化流程。

3.花式篮球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了教师游戏化的创造性教学,提高了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除了要讲解花式篮球的技术要领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战术思维的训练。激发战术思维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核心。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中心环节。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用脑,在练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使篮球运动与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体育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建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B,2011(11).

[2] 孙先宝.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教师,2011(26).

[3] 张蕊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教育教学研究,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