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例6篇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1

身为楚国重臣、项羽叔父的项伯,为什么要在大战前夜向项羽的政治对手刘邦泄密?其目的是什么,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事情得从秦末农民起义说起:

公元前209年,秦朝二世皇帝昏庸暴虐,致使、群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其中原楚国贵族后裔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起兵后,由于推举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怀王(也称为“楚怀王”,后被尊为“义帝”),竖起恢复楚地大旗后,壮大得最快。后来,在沛县起事的刘邦又率众投奔项梁,这支队伍就成为反秦大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队伍壮大后,楚怀王召集会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消灭秦军主力,慑服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经武关进入关中,直取秦都咸阳以灭秦。会上怀王与两路主将约定,谁先人咸阳,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当时北上一路的主将是宋义,西进一路的主将是刘邦。宋义在进军过程中,萌生了拥军自立的念头,被副将项羽诛杀而取代之。这样,谁先进咸阳谁称王,实际上就成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角逐。

项羽和刘邦两路大军伐秦,刘邦进展要顺利一些。公元前206年阴历十月,刘邦率大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传国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刘邦进入咸阳后,遂按照事先约定,以“关中王”自居,想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住下来,好好享受享受。他身边的将佐樊哙、张良等人见状,纷纷劝他:“天下还没平定,千万不能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

开始,刘邦根本听不进去,后来经过大家反复陈述利害关系,他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对部下“约法三章”:不准杀降顺的秦军将士;不准贪府库的财宝;不准抢秦宫的女人。同时废除秦朝的一切苛刻法制,对秦朝故吏做了妥善安置,并明令:凡杀人者要偿命,伤人及抢劫、盗窃者要抵罪。刘邦这一系列做法迅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和拥戴。

待把城中一切处理停当,刘邦立即率队退出咸阳,驻扎到城东不远的霸上,等候项羽大队人马和诸侯们到来。

刘邦还军霸上两个月后,项羽率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见关上有刘邦的驻军,便认为是阻拦自己入关,于是派大将英布击破函谷关。随后将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与刘邦的大军形成对峙之势。

就在项羽和刘邦都在谋划着下一步打算时,发生了一件对刘邦极为不利的事情。刘邦手下左司马曹无伤因对刘邦不满,派人来到项羽军中,对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并将秦王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一听非常生气,当即决定:“明天犒劳将士,攻打刘邦的军队。”

项羽的亚父范增早就认为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潜在对手,听项羽发话要攻打刘邦,马上趁机烧了一把火:“刘邦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可是天子的云气。你务必赶快攻打他,千万不要错过时机!”

然而,项羽作出第二天攻打刘邦的决定后,他身边有一个人却非常着急,认为项羽此时决不能对刘邦开杀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

项伯认为项羽此时不能攻打刘邦的原因有三:一是项羽随北路军伐秦时只是副将,当他认为怀王亲封的主将宋义有不轨之心而将其诛杀后取而代之时,便给自己政治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至少他的行为在形式上是没经怀王允许的“擅杀主将”;而刘邦也是怀王封的西路伐秦大军主将,如项羽再对其开杀戒,必然会将自己至于不忠不义之地,弄不好会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乃至群起而攻之。二是刘邦进入关中后,不仅秋毫无犯,还妥善安抚百姓,认真整肃治安,在当地深得人心。项羽如果打刘邦,必然引起民怨,使自己在关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三是刘邦虽只有10万兵马,但大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同时入关中已两月有余,经过休整,精神饱满;而项羽的40万大军,本部只有十几万,剩下都是诸侯们的部队,观望心理很强,并没有真正归顺,有一些甚至还处于被解除了武装的状态,而且整个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一路鏖战,兵困马乏,此时如果开战,项羽未必一定能占上风。如果刘邦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项伯毕竟是项羽的亲叔叔,从关系上讲,他们身上都流淌着项氏家族的血液,而且反秦是他们项氏家族的事业,也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都不希望项羽有闪失。如今,眼见项羽被曹无伤、范增挑起杀心,项伯心急如焚,本想苦劝项羽改变主张,但他十分清楚这个侄子的秉性,知道自己这时再怎么劝也没有用,弄不好还会火上浇油。

怎么办?怎么才能阻止项羽对刘邦开战?苦苦思索中,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把消息泄露给刘邦,并想办法让他向项羽示弱,这样项羽就会罢兵。

项伯之所以想出这个主意,是他对刘邦目前的状况和心态进行了仔细分析。项伯认为:从刘邦进了咸阳又撤出来这一举动中可以看出,他对项羽有一定畏惧心理,眼下绝对不想和项羽交恶。因此,刘邦如果知道项羽要攻打自己,一定很吃惊,若是让他以示弱换取相安无事,他一定会愿意。

主意有了,可自己身为项羽的叔父、楚国左尹,怎么能见到刘邦呢?思来想去,他突然想到在刘邦身边供事的张良。原来项伯与张良早就认识,张良还曾救过项伯的命,两人感情很深。

想到张良后,项伯顿生一计:我可以以救张良为名,把项羽明天要攻打刘邦之事透露给他,让他逃命。张良是个有谋略、有胆识、讲义气之人,得到消息后不会独自逃走,定会将消息告诉刘邦,这样我就有了接近和游说刘邦的机会。想到此,项伯连夜驱马直奔张良驻地,私下会见了张良。

事情果然像项伯料定的那样:

项伯向张良透露了项羽第二天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并劝他和自己一起离开免得被杀后,张良马上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人关,沛公现在有难,我若逃走是不义的,这件事我不能不告诉他。”说完张良就去向刘邦禀报此事。

听了张良的禀报,刘邦大吃一惊,赶紧问张良:“这件事该如何应付为好?”张良问刘邦:“大王估计咱们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思片刻回答:“自然不如人家。”张良一听说:“既然这样,那您看这样好吗?我去告

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请他从中斡旋。”张良提到项伯,刘邦有点不放心的问:“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张良回答:“我们秦朝时就认识,并有交往,后来项伯杀了人,是我想办法救了他一命,所以现在有了紧急情况,他就跑来告诉我。”听张良这么一解释,刘邦释然:“那你就请他进来吧!”

项伯来到刘邦帐中,刘邦不仅盛情款待他,还要与他结为儿女亲家。看着刘邦热情的样子,项伯心中窃喜,为了项羽的大业,他痛快答应了刘邦结亲的请求。

见项伯点了头,刘邦马上将话题转入正轨,当他从项伯口中知道了项羽要攻打自己的起因后,对项伯说:“我进入关中后,什么财物都没拿,而且登记官吏、安抚百姓、封闭府库,一心等着项将军到来。至于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那完全是为了防备盗贼和意外变故,我是一点反叛的意思都没有啊!希望您能跟项将军详细说明这些情况!”

项伯立即答应了刘邦的要求,然后对他说:“最好明天你也到项王那解释一下!这样误会自然就消除了!”

刘邦有了项伯的允诺,加之自己对项羽为人的了解,断定项羽要和自己兵戎相见,是听了流言蜚语后临时做出的决定,只要自己登门多说些好话,一定能化解这场危机,于是答应项伯,明天一早去见项羽。

项伯搞定了刘邦,立即返回大营,把刘邦的话润色一番后转告给了项羽,并趁机劝项羽:“如果不是刘邦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顺利进来?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竟要打人家,这样做,世人会说你不仁不义的。不如明天刘邦来拜见你,你趁机友好地款待他。”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自然完全相信他的转述,同时也觉得项伯的建议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从项羽那出来,项伯长长舒了一口气,为自己的计划基本实现而暗自高兴,他相信,刘邦、项羽都不会食言,明天一定能见面。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鸿门宴》;项羽;刘邦;性情

中国分类号:I106

《鸿门宴》是《史记》中一个非常精彩的章节,这一章描述了秦朝都城外的一次宴会,核心就是描述项羽、刘邦两个军事集团进行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之中,刘邦及其谋士凭借其过人的智谋摆脱了异常危机,这也为刘邦的称雄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而言,这场博弈就是刘邦与项目两人性情的对决,之所以刘邦可以成功,项羽会失败,这正是由他们的性情所决定,下面就针对两人性情的不同进行深入的分析。

1“鸿门宴”的发生背景

“鸿门宴”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历史背景中,刘邦与项羽是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继续反秦的一股农民力量,在公元前207年,楚怀王派遣项羽去营救赵国,派遣刘邦来攻打函谷关,在出征之前,楚怀王与诸位将领订立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军队效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将秦朝主力军消灭,由于秦王主力部队被项羽牵制,刘邦就很顺利的进入函谷关,攻下咸阳。项羽在攻打秦军时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却延误了入关时机,被刘邦抢占了先机,于是准备在第二天准备发兵攻打刘邦。

在这种巨大的危机之下,刘邦与谋士与他们进行了巧妙的斡旋,在这项纷纭复杂的大环境下,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这不仅表现出刘邦善于用人、虚心受教的性情,也反映出项羽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的性情,这也导致项羽日后悲剧的主要原因。

2《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性情的对比

2.1项羽与刘邦治政理念的对比

项羽有着非凡的军事天才,他是一个大英雄,但是也的治政理念却十分的残暴,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项羽不懂得尊重他们,在得到一座城池之后往往采取血洗的方式,这极大的引起了人民的憎恨,在北伐前,项羽滥杀无辜,这也是导致项羽后来失败的诱因。刘邦正好与之相反,刘邦的治政理念倡导休养生息以及以仁治政,刘邦时时刻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因此,刘邦能够得到民心。在灭秦战争之中,刘邦也得到了楚怀王与大将的支持,因此,刘邦也轻松获取到入关的权利,而项羽则是一直苦战,丧失了入关的机会。

刘邦与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制定了不同的制度,刘邦废除了秦王朝严苛的立法,严肃军纪,不杀秦王子婴,封府库;而项羽却奸淫掳掠,烧杀抢夺,刘邦仁爱,项羽残暴,因此,刘邦获取到了民心。俗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民心这一点而言,刘邦完胜。

2.2项羽与刘邦用人之道的对比

在用人之道上,刘邦与项羽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刘邦知人善用,懂得虚心接受他人意见,项羽则刚愎自用,与下属之间出现了嫌隙,失去了称王的机会。从个人能力相比而言,刘邦远远比不上项羽,但是刘邦指导依仗智囊团的实力,项羽虽然英雄非凡,但是不懂得知人善用。在鸿门宴上,刘邦有樊哙、张良等谋士,项羽则有项伯、范增与项庄,在张良提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后,大家都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刘邦,在谋士的默契配合下,项羽开始相信刘邦无意与自己争夺,等到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之后,刘邦就借口入厕逃离了宴席。在这种默契配合之下,刘邦不仅保全来自己,也保护了大家,获得了根本性的胜利。

而项羽在宴会上不仅不利范增的暗示,甚至都不理会项伯对项庄舞剑的阻挠,在刘邦与谋士计划如何脱身时,项羽还浑然不知所然,这就能够看出项羽与谋士完全无默契与信任感,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项羽刚愎自用、大意轻敌。

2.3项羽与刘邦待人之道的对比

与项羽相比,刘邦背景与能力都较为逊色,缺乏自信心,正是这样,他养成了一种谦逊的性格,他会利用各种条件来广结人缘,刘邦极尽笼络,与项伯结成亲家,表达了自己效忠项王的决心,逐渐的将项伯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因此,在鸿门宴中,项伯采取了各种手段让项羽信任刘邦,处处保护刘邦,让刘邦得以脱身。

2.3项羽与刘邦竞争思维的对比

俗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鸿门宴中,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把握好对方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刘邦就做的十分出彩。刘邦在听闻项羽要对付他时,就开始用祝酒与结为亲家的方式来拉拢项伯,并从项伯口中获取到了项羽的信息。在鸿门宴上,刘邦又巧妙的抓住了项羽的心理,表达自己的臣服之心,满足项羽自大的心理。在项羽逐渐放松警惕之后,刘邦又将称王的传言嫁祸到他人身上,让项羽进一步听信自己的话。

而项羽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去主动了解刘邦的信息,自己了解到的仅仅是刘邦的一派之言,这些信息是虚假的,而刘邦则通过项伯了解到了项羽的全部信息,这就做到了知己知彼,项羽完全不清楚刘邦、项伯以及张良之间的关系,自己获取到了也是来自项伯、樊哙与刘邦传递出的虚假信息,他完全否定了范增的观点,轻信了刘邦与项伯的误导,放松了警惕,措施了杀刘邦的最佳机会,这就导致项羽一错再错,最终功败垂成,乌江自刎。

3结语

总而言之,《鸿门宴》不失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佳作,司马迁在描写这场斗争时,应用了对比的手法深刻的表现出了刘邦与项羽不同的性情特征,项羽骄傲自满、情敌麻痹、任人唯亲、残暴无度,内部凝聚力差;刘邦虚心受教、知人善用、能屈能伸、善待人民,赢得了民心,这种性情的不同正是导致项羽错失良机与刘邦成就千古大业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曹润生.氛围描写和个性化语言的经典之作――浅论《鸿门宴》的艺术表现力[J].教学与管理.2002(12)

[2]韩书文.刚柔兼济,大智若愚的小人物――谈《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樊哙[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01)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鸿门宴;项羽;烘云托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27-02

《鸿门宴》一文既具有史学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该文讲述了楚汉相争的一场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这是《鸿门宴》史学价值的重要体现。《鸿门宴》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体现其文学价值的重要方面。可是,在文中,直接刻画项羽的笔墨却很少,一共只有十五处,而且每处单看语言文字都十分简洁。然而项羽的形象却是栩栩如生,刻画得也是淋漓尽致,何以能做到这点,这不得不归功于太史公在人物表现方面的高超本领。这种本领,现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烘云托月法的完美运用。烘云托月法,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用水墨或较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集中突出,加强表现效果。后借用于写作之中,指对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做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或环境,使其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鸿门宴》是运用烘云托月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典范。

一、以诸多人物来烘托项羽形象

《鸿门宴》中出现的诸多主要人物,诸如沛公、张良、樊哙、项伯、范增、项庄等都对表现项羽的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都是为了烘托项羽的。下面试做阐述:

(一)以刘邦形象来烘托项羽的形象

刘邦在知道项羽要来攻打自己时,文中写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在遇到紧急的情况下,刘邦首先想到的是与谋士张良来商量对策,可见刘邦对其谋士张良是相当重视的,刘邦善于用人。可是项羽在听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来告密说是“沛公欲王关中”时,项羽的反应是:“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没有想到首先应该找谋士范增来商量对策,他独断专行惯了。文章正是用刘邦的善于用人来衬托项羽的独断,不善用人。在面对前来劝说张良的项伯时,刘邦“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想方设法,拉拢项伯,企图让项伯为自己“效力”。刘邦极有心机。可是面对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在刘邦前来谢罪的时候,项羽脱口而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非常轻易地就出卖了曹无伤,可是自己还全然不知后果的严重,项羽太直率了。文章正是用刘邦的富有心机来衬托项羽的“直率”,而这种“直率”乃是政治斗争中的一大弱点。

(二)以樊哙形象来烘托项羽的形象

张良见宴会上形势紧张,把情况告诉了樊哙,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虽也“按剑而跽”,但连续的“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的行为,实在让人不好理解。在樊哙“饮”完酒,“啖”完肉,一番流畅的说辞之后,项羽竟然“未有以应,曰‘坐’”。毫无疑问,樊哙是勇猛的,但是樊哙作为一位武将,却粗中有细,可谓智勇双全。但项羽却是极易被蒙蔽,语言之木讷,让人感觉其没有任何心计,在樊哙的衬托下,俨然只是一个“武夫”的形象。

(三)以两大集团内部的关系来烘托项羽的形象

刘邦集团以刘邦、张良、樊哙为核心,项羽集团以项羽、范增、项伯、项庄为核心。张良的身份等同于范增的身份,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范增是项羽的重要谋士。文章开头写到:“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急击勿失!”范增告诉项羽刘邦野心很大,而且有“天子气”,但是行文到此,第一段结束了,后面没有写到项羽的任何回应。在鸿门宴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是“项王默然不应”。刘邦善于采纳谋士张良的建议,张良得到充分重视,张良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项羽对范增不理不睬,范增始终得不到项羽的信任,范增的才能在此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刘邦纳谏如流,项羽固执己见;刘邦信任谋士,项羽猜疑谋士。

两大集团内部的关系也很好地烘托出了项羽的形象。项羽独断又固执;不善用人又闭目塞听;缺乏心机和政治谋略,放虎归山,还浑然不觉;内部又不和谐统一。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以环境场面来烘托项羽形象

除了以人物来烘托项羽的形象以外,通过环境场面的对比描写来表现项羽的形象也是《鸿门宴》一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只不过,相对于通过人物来烘托,环境场面的烘托处于次要地位而已。试做阐述: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4

项羽是古来有名的英雄人物之一。据史书记载,项羽少时很有抱负,他认为书、剑都不足学,要学“万人敌”,学兵法。他“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当秦始皇游会稽经过他的家乡时,他看到了,竟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表现了很大的胆略。他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时,年仅二十四岁。年青英勇的项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击败了案朝的主力罩,并和刘邦等各路起义军共同灭了案朝。救赵之役,充分显示了项羽的饶勇善战。他的大军渡漳水后,令将士破釜沉舟,持三日食,以示有进无退,决无还心。在钜鹿城下和秦军几次激战,楚军无不以一当十,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使诸侯无不慑服,从此,项羽也就成为各路诸候军事上的领袖。他在秦朝的统治中建立了杰出的功勋,声威煊赫,自称为“西楚霸王”。在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初期,项羽拥有四十万大军,文有谋臣,武有良将,不谓不盛。当时的刘邦却只有十万军队,在军事上远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战争的结局却是弱的刘邦消灭了强大的楚军,取得了“天下”;而叱咤风云的项羽自刎而死。原因何在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于项羽的失败,他自己归之于天命,说:天亡我,非战之过也。历史家们则曾经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司马迁说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有人认为项羽在灭秦后,曾一下子分封十八王,自称西楚霸王,热衷于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耍求的分封制,是使他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人从战略k分析,指出刘邦有肖何等替他治理关中一带,不断地补充军粮和兵力,拥有巩固的后方,而项羽后方很不巩固;有人认为项羽曾经多次坑杀降卒,有一次竟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进入咸阳后,又曾虏掠秦宫内美女、珍宝,所以逐渐失去民心。而刘邦却竭力收揽民心,入关中后,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秦酷法等。的确,这些都可以说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否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呢?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项羽的对手——刘邦对项羽失败原因的评述吧。

刘邦夺得“天下”后,曾经在一次庆功的宴会上问群臣,为什么他能够胜利,而项羽却失败了?大臣王陵回答说:陛下您待人傲慢,不如项羽仁慈,但陛下能与天下同利,项羽则妒贤忌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所以失败。刘邦不完全同意王陵的见解,于是说: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到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兵粮,我不如肖何;至于统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三人都是人中的俊杰,但我能使用他们,这正是我能战胜项羽的原因,而项羽就是有一个范增,也不能为他所用,当然要失败了。刘邦的一席话,深为赴宴的大臣们所悦服,这也决非偶然。

前面说过,项羽手下原也有不少能征善战的武将和长于计谋的文臣,但项羽却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拿范增来说,他是项羽的主要谋臣,与项羽的关系至为密切,被称作亚父。范增忠心耿耿,经常献计献策,但项羽并不能很好地听取范增的意见。有名的“鸿门宴”,就是一例。当灭案后,项羽屯兵新丰鸿门时,范增即已看到刘邦“其志不小”,曾劝项羽从速进攻,不要失去良机。那时刘邦的力量较小,因怕项羽攻打,就亲到鸿门会见项羽,表示自己无意与项羽争霸,项羽信以为真,并为刘邦置酒。刘邦这时就象是刀砧上的鱼肉,处境危险极了。席间,范增曾再三暗示项羽杀害刘邦,但项羽却默然不应。由于项羽没有采纳范增的意见,范增愤恨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果然,这使刘邦脱险后得以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后来,楚汉荥阳相持时,刘邦因缺乏军粮向项羽求和,范增认为这又是一个灭汉的很好机会,屡劝项羽急攻。但项羽却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怀疑范增与刘邦有私,不听范增的话,并稍夺范增权。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臣巳衰老,讲解职归田!便即离项羽回家乡去了,还未回到家里,路上就发病而死。项羽从此也就失去了一个忠心的得力的助手。项羽既放松了攻城,这就使刘邦有时间作新的部署,转危为安。又如,项羽分封前,曾有一个姓韩的儒生劝他不要东归,说关中形势好,可以建都称霸。这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议,但项羽却回答说:富贵不归故乡,犹如穿着漂亮的衣服夜间行走,有谁看得到!韩生不满意项羽的答复,出去后说了一句讽刺话,项羽一怒就把他杀了。这些例子都说明项羽在有利形势下,在有关成败的重耍时刻,由于不能采纳别人的计谋而坐失良机,误了大事。再如刘邦的重要谋臣陈平和大将韩信等人,原来也都是项羽的部下,但都由于项羽不能倡赖和重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最后都纷纷离开了他而归附于刘邦。

项羽不但不善于使用人,而且也不能团结人。分封诸王时,项羽就以个人的好恶为原则,将好地封给自己的亲信及各王派来助战的将领,却把原来的各王迁于“恶”地。彭越等人反秦有功,由于未直接助项羽作战,灭秦后,项羽竟不给以任何安置, 以至后来在楚汉相争时期,彭越便在项羽后方,助刘邦攻地劫粮,给项羽以严重威胁。

项羽既不能容纳别人的忠言良谋,又不能使用人、团结人,这就不能不使自己逐渐陷于孤立,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刘邦的势力。最后,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也就并非偶然了。

与项羽相反,刘邦原来的力量较弱,但他在团结人、使用人和采纳忠谋良策方面,却远胜于项羽。刘邦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其原因固多,但这一条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5

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项羽的个人魅力是没的说。

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那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四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的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就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了,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能豁得出去的。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刘邦就问张良: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6

一、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先说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再说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约”,结。结为亲家。好一个刘邦。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作解释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甜言蜜语,巧妙开脱。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世界上没有别的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只有保全了性命,日后才能夺权当皇帝啊。

二、从描述刘项态度的词汇看其人格

先说对人的态度。

项羽对待亚父范增,其实好不到哪里去。在未曾征求范增意见的情况下,即

下令“击破沛公军!”到了当夜,在首席参谋范增不在场的时候,又许诺项伯,取消军令。少年气盛,难免有一言堂之嫌。可是刘邦就不同了,他对谋士张良,先谦称为“君”,后尊称为“公”。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难怪张良死心塌地为刘邦卖命。

再说对事的态度。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示之者三。”“数目”,多次使眼色。“示之者三。”多次举玉示意。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闭口不答。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能决断。真不知项羽是喝醉了酒还是本来就不那么清醒,听了樊哙一番虚褒实贬的言语,“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此时,客气得可爱!刘邦逃脱了,张良留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如果说,项羽对范增多次示意没反应,那是失察;那么,对樊哙的责问没反应,则是失策;对刘邦逃脱没反应,则是失控,是严重的失误。从此,项羽由主动转为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毕竟缺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反,刘邦则由被动转为主动。他首先笼络项伯,接着蒙蔽项王,最后留下张良善后。终于,虎归深山。整个事态发展过程,显示了刘邦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化险为夷的智能。

又说对物的态度。

文中提及三块玉器――玉、玉璧、玉斗。关联到三个人物――范增、项羽、刘邦。并由此产生了三对衬托对比关系,从他们对待玉器的不同态度中,也可看出刘项的人格特征。

范与范。范增“举所佩玉。”“玉”是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这么一块不很值钱的玉,尚且随身佩带,可见范增喜爱玉器。但是后来“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范增不领情――料定不久即当俘虏,还谈什么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