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简介范例6篇

刘邦项羽简介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1

一、商鞅和李斯的比较

在七年级历史第九课《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中,讲到“焚书坑儒”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焚的什么书?焚书是谁出的主意?他是怎么想的?通过第二个问题引出李斯的图像和生平简历(这是课本第二次出现李斯,前

面有李斯制定小篆,在这儿介绍李斯比较恰当),没想到李斯的图像一出,一些学生就似曾相识,说出了商鞅的名字,我灵机一动,就势提问:李斯和商鞅的确很像,你能找找两人的相似点吗?经过老师引导,学生最终总结出:

1.两人都很有才,都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一个是改革家,通过变法实现了秦国富国强兵;一个是巩固统一的大功臣,以丞相身份参与制定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2.两人都信奉法家思想治国。

3.两人都惨死:一个车裂,一个腰斩。

关于第三点,我进一步设问:你能发现商鞅和李斯的死有什么不同吗?我提示学生从两者死的原因出发思考问题,结果学生得出:商鞅是为改革而死,可谓死得壮烈;李斯死于宦官奸臣赵高之手,可谓死得窝囊。

当然,在素质较高的班级,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法家思想认为可以不择手段去谋取权势,忽视了个人道德修养,不

注意学习做人,这是他们很多人虽然功成名就,但却不得颐享天年的共因。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治理国家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礼仪教化”与“法律制裁”相统一的道理。

二、项羽和刘邦的比较

项羽和刘邦是中学生比较熟悉也特别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在学习七年级华东师大版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时,我首先展示给学生以下历史资料:

1.刘邦和项羽的图像及生平简介。

2.《史记・汉高祖本纪》中的三段史料:刘邦军队驻军霸上约法三章,项羽屠烧咸阳宫室以及汉高祖与高起、王陵谈论刘邦项羽胜败原因的一段对话。

3.几首诗词: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杜牧的《题乌江亭》以及项羽的《垓下歌》。然后组织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你认为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为什么?你觉得刘邦最终成功称帝建国主要靠的是什么?项羽的悲剧究竟在哪儿呢?经过讨论和交流,我最后用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总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刘邦性情豁达,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最终成功称帝建国,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总之,项羽的悲剧就在于既不能知人善任,又不能自知,不是明智之人。继而,可以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多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才会进步得更快。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两个小片段,写出来和广大同行切磋共勉以求得到指导和提高。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2

表面上看,樊哙闯帐,的确令人钦佩:项羽不以为怒,不杀了他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擅自闯帐的沛公骖乘,反称之为“壮士”,赐之卮酒、彘肩。面对樊哙的责问,项羽更是默然,未有以应,请之入座。

欧阳宇老师《〈鸿门宴〉“樊哙闯帐”赏析》认为: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人物出场两句话起势平淡,细嚼之下就能体味太史公谋篇之匠心:先写樊哙之“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铺垫基础……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语文天地》1999年第10期 )陈洪茂老师《五赞“樊哙”》说:“一赞其忠。二赞其勇。三赞其威。四赞其壮。五赞其智……透过这些简洁精练的笔光墨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神气活现的英雄形象,他竭尽忠智,威而有胆,勇而有谋……(《语文报》高一版662期)

凡此种种,似乎反映出樊哙心思的细腻,助刘邦于危困之中。细细思忖,也未尽然。

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清代章学诚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因此,我们进行文学作品解读,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具体来讲,“知人论世”是要读懂前人的作品,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

背景一。在鸿门宴上,当张良窥见刘邦处于重重杀机中时,遂离席寻樊哙,樊哙的反应是:“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此时的宴席上,只能智取,但樊哙想到的竟是在项羽的四十万军营里,与力能扛鼎的项羽拼命,这简直太不自量力了。假如项羽就此翻脸,刘邦一干人等必然会被剁成肉泥。

到底其间发生了什么情况,太史公也没有给我们作详细交代。作为史书,不可能事事皆详。太史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空白,一个想象的空间。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去填补、想象。在刘邦得知项羽要攻打自己时,连问张良“为之奈何”?到底出什么计策,《史记》没有明写,但我们可以窥探出《项羽本纪》中的几个语言细节,构成了背景二。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 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3. (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4.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细细鉴别,我们不难发现,樊哙对项羽所言,与刘邦对项伯所言、项伯对项羽所言、刘邦对项羽所言,如出一辙。为何不同身份的人物所说的话是如此相似呢?

即使话语有简有繁,存在差异,也是异曲同工。而这一切,都源自刘邦的谋士张良的谋划,一切都是张良在起作用。因为之前是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之奈何”。接着,便先后出现了以上行云流水、如出一辙的对话!可以推想:在樊哙迫不及待“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时,张良一番如此这般的授意,让樊哙心知肚明。在此计策下,作为拼命一哥的樊哙,竟成了一个心思细腻、智勇双全的人。此种计谋,可比照于韩信,甚至强于韩信。

张良的谋划的确高明,但也并非天衣无缝。我们知道,《史记》还开创了“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史记》以人物为本位,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在不同传记中从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件事,既突出了个人在事件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

因此,在太史公《史记》的字里行间,还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丝端倪。

互见一。在刘邦攻打下咸阳后,刘邦“好酒及色”的本性暴露无遗,想要住咸阳宫,幸秦王美人。樊哙首先劝导其停止这样的想法。“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史记・高祖本纪》)我们也可以反观左司马曹无伤的举动,作为沛公的军政要员,却向项羽密报了刘邦的企图。“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史记・高祖本纪》)曹无伤虽是向项羽邀功请赏,背后的原因是项羽的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刘邦所不能抗衡的。既然曹无伤能看出端倪,那么,作为沛公的骖乘,当然也能明晓。

互见二。我们还可以管窥樊哙缺乏政治眼光,樊哙虽早已成为刘邦的连襟,但当韩信被刘邦猜忌,他还是不明所以。韩信被刘邦软禁在京城时,“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连韩信也引之为知己,出门后,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淮阴侯列传》)其个中滋味,韩信是嘲讽,是感叹,还是感激呢?

互见三。汉王刘邦曾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樊哙死后,谥号“武侯”。(《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的这个“武”字,可谓意味深长!

互见四。在刘邦死后,单于曾经写信骚扰侮辱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商议策略。

上将军樊哙曰:“臣原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栾布列传》)

樊哙是皇亲国戚,所以,最终强横的吕后对此事也不了了之。

鲁迅先生非常肯定“知人论世”的方法,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六》中,也有一段精辟的见解:“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3

关键词:鸿门宴;注释;项羽自称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场面描写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痴迷。目前流行的各N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把它选了进去。

按理说,对这样有影响的课文,教材编者对于它的每个注释都必须格外慎重和认真,力求准确和简明扼要。可令人遗憾的是,现行高中教材注释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其中一个有些近乎可笑的注释做一个简要探讨。

先看其中两个版本对这个注释的处理:

人教版(第22页):注释⑧[为(wèi)]介词。替、给。后省略宾语“我”(项羽自称)。

粤教版(第122页):注释⑦[为]“为”后省略宾语“我”(项羽自称)。

人教版这个注释,括号前半段的解释很好:准确、明白、简洁;可它的后半段就有问题了。粤教版就直接有问题:首先,后面省略的宾语是否是“我”?其次,如果是“我”,那“我”是“项羽自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就这问题简单地探讨一下。

一、这句话的“为”字后面省略的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字

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为(替)谁”应该是比较明显,也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就是替“项羽他自己”,但这话是项羽自己说的,要补充完整,最清楚明白、最通俗的就是“为(我)击破沛公军”。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字已经广泛使用(本课就有多次出现,如“鲰生说我曰”“君为我呼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所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我”字理所当然是首选。

当然,如果要表达文雅一点,还有另一种说法:根据古人的表达方式,自称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名”(是“名”而不是“字”,因为古人自称是称名而不称字的)来,那么此句就应该是“为(籍)击破沛公军”(“籍”是项羽的名)。

根据本文的人物身份和“注释”这种形式,用“为(我)”这种表达肯定是最合适的。

二、对“我”字还有没有必要进行“XX的自称”这样的解说

[为(wèi)]介词。替、给。后省略宾语“我”。教材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和准确了,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教材编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在“我”的后面加上一个“项羽自称”的尾巴。这可真应了“画蛇添足”那句话。

首先,“我”字是项羽自称的专利吗?肯定不是,连小学生都知道,“我”是所有的人的自称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当某个人自称“XX”,这个“XX”才是专属的,如《陈情表》“臣密言”“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等语,这个“密”才当然是李密的“自称”。既然“我”不是某个人(当然包括项羽)专用,教材编者这个“项羽自称”的说明岂不是莫名其妙!如果编者觉得确实有必要对这个“我”是谁的问题进行注释,那么后面刘邦讲“说我”“为我”这些话的时候,教材是不是也应该注释呢?为什么后面这些地方又不进行注释呢?

其次,其实,“我”是说话者自称时使用的代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不解说也没有人发生误会,也绝不会不理解此处的“我”指代谁。既如此,那“我”后面的“项羽自称”这个解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再次,教材作为学生使用的范本,要力争在其特定的内容里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实现效用比的最大化。而对于注释,则应该是力求言简意赅,最大限度地不占用教材文本的版面,对于这种大可不必的文字应一律删掉。

三、“项羽自称”这几个字在文中到底该放在何处

不过,选段《鸿门宴》里,倒有一个地方真要这样解说一下读者才比较清楚。“鸿门宴会”开始前,刘邦在项伯的劝说下,“第二天一早”专程到鸿门面见项羽解释“误会”。二人一见面,刘邦就忙着为自己辩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而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听刘邦这一辩解,马上和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先不管这段话里二者的性格特征及后果等问题,只想谈一谈项羽话中的“籍”字,这个“籍”就是项羽对自己的称呼,即“我项籍”。虽然人教版的课文一开始,编者就在注释①进行了解说:项羽,名籍,字羽。但行文到此,怕学生一下子联系不上来,如果在这个地方不加解说,学生很难知道这个“籍”是什么意思。而粤教版则根本没有这个注释,学生自然会更莫名其妙了,虽然《项羽本纪》开头有“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的介绍,但学生无从知道;上课自然会有教师介绍,但不能因为有教师介绍就可以不注释。所以这里倒是应增加这个注释:

[籍]项籍,项羽自称。

粤教版最好还要补充得更清楚些:

[籍]项籍,字羽,“籍”是项羽自称。

如果想解释清楚一点,还可以写上“古人有名有字,名是上称下或自称用的,字是平辈尊称用的”等语。

四、课文中这个注释到底如何处理较好

课文下的这个注释,其实编者在前面说得很明白:“后省略宾语‘我’”,也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这个“我”字是编者把它补充出来的,课文中项羽自己根本就没“称”过,既然是我们干出来的事情,何来“项羽自称”?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4

关键词 项羽 人格魅力 英雄气概 儿女情怀

西楚霸王――项羽,是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在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中,其充满传奇性与戏剧性的人生悲剧,为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惋。两千多年来。有关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的故事蔓衍于中国的正史和民间传说。仅仅近几十年来上演的霸王传奇的影视、戏剧就不下百部。细读太史公司马迁原著《史记》,在我国三千年的盛衰兴亡的叙述中,展示了一系列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历史人物,而项羽无疑是司马迁倾注情感最多、描写最为成功的悲剧英雄人物。正是项羽形象自身的丰富性,才激发影视作品尽情演绎项羽性格之不同侧面,有褒有贬,莫衷一是。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则应追本溯源,透过《史记》原著,笔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为后世人议论纷纭,在于其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此三方面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人格魅力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德才兼俱却盲目自信。项羽有高贵的血统,高贵的人格,志向远大,胆略超群,坦荡率真,仁慈诚信。《项羽本纪》介绍项羽出身于世代楚将家庭,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为秦所戮。先祖的遗传和积淀使年轻的项羽秉承了雄伟的体魄和过人的才气,项羽少年学剑,以为不足以敌万人,足见其志向不同寻常。学兵法“又不肯竞学”,则见其志向宏远而性情粗疏浮躁。为其一生欠精细而多轻率做张本。项羽观始皇出游的威武仪仗,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其叔父项梁急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从项羽轻蔑的态度。项梁掩口的动作,尤其是项羽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展示了他的勃勃野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失,暗示了他惊天动地的一生。青年项羽身材魁伟,力能扛鼎,在反秦运动中,斩杀宋义,掌控局面:破釜沉舟,与秦决战,敌兵溃败,诸侯折服,项羽成为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的英雄。司马迁以诗人般的激情。展示了项羽过人的胆识,力挽狂澜的智勇,强悍勇猛的性格。

同时,项羽还具有贵族将门的气度与美德,他爱豪杰,讲诚信,为人直爽、厚道。在楚汉战争的多次交锋中,项羽没有使过诈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始终保持着贵族应有的道德和人格。项羽所崇尚的是力敌万夫的刚烈与勇武。那是贵族将门历来所提倡的气质与品行。鸿门宴上。樊哙闯帐。项羽非但不指责,因见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而赞之曰“壮士”,并赐酒、赐肉:见其“拔剑切而啖之”,又赞曰“壮士”,赏识英豪到了不分敌我的地步。当樊哙义正辞严当面申斥项羽,言之其所作所为乃“亡秦之续耳”,项羽竟然“未有以应”,半天只说出一个字:“坐”,项羽对公理心折、忠实厚道的性格跃然纸上。其次,项羽对待自己的士卒善良仁慈。《史记》中通过韩信和陈平之口道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正因为此,将士们及许多大臣,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情况下,始终心悦诚服地追随他,浴血沙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这里也凸现出项羽的人格魅力。即便对待自己的政敌刘邦,项羽也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鸿门宴上为刘邦的巧言奉承所迷惑,竟相信自己的政敌: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又为刘邦“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无赖逻辑所左右,对他们以礼相待并归还了刘邦,自己带兵解围而去。项羽这种诚信不欺的政治精神和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使其人格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和耀眼的光彩。

但是项羽的悲剧也源于他自身性格的弱点,项羽在战场上的辉煌胜利使他产生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认为凭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他自恃勇武,很少相信别人。陈平、黥布、韩信。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但由于始终得不到重用,一个个离开他而投奔了刘邦,成了刘邦手下有名的谋臣大将。包括谋略过人、始终忠于他的谋士范增,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王却默然不应。正是他过于自信,认为小小刘邦不足为患,才会在鸿门宴上错失良机,铸就了他由胜而衰的转折点:由于他不信任别人,才会中陈平的反问计而赶走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最终成为孤家寡人,陷于末路。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项羽反复强调的,还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自矜攻伐,至死不悟的悲剧性格。

从英雄气概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无有政治远见。项羽凭借非凡的体魄和才气,加上项氏“世代为楚将”的威望,二十四岁起兵会稽。只身一人入会稽守府,杀郡守,聚义兵。树起反秦大旗:随后率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志在灭秦,当宋义畏惧强秦,拒不实施北上救赵的军事部署。令大军止步于安阳四十六日而按兵不动时,项羽慷慨陈辞,发动兵变,果断地杀死楚军的最高统帅宋义,足见其灭秦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巨鹿之战锁定了大秦帝国的败局,项羽凭借此战树立了他的赫赫声威与崇高地位。司马迁确实高明,他仅用侧面笔锋,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严峻的形势,项羽“破釜甑,烧庐舍”,指挥楚军与秦背水一战,“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大将风范和将帅神威。对此,明代凌约言在《史记评林》中议论道:“羽杀会稽守则一府慑伏,‘莫敢’起:羽杀宋义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将‘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势愈张而人愈惧,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可想见也。”二十七岁的项羽消灭了暴秦,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他“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

项羽想凭借自己的神勇继续演绎自己的辉煌,当他与刘邦广武对峙时,“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杀之,项王瞑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使敌人望而生畏。垓下被围时,“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候为骑将。追项王,项王_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声如雷霆,威猛如画。乌江岸边,他命令剩下的二十八名子弟兵。弃马持短刀与敌搏斗。他独“杀汉军数百人”。临死前还那样英勇,那样蔑视敌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勇武的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只可惜政治短视,不谙机谋,没有长远眼光,还是一步步地走向失败,走向灭亡。鸿门宴上项羽看不 到刘邦的政治野心,又不听范增的再三忠告,终于让刘邦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之大吉。当他带兵进入咸阳后,不是像刘邦那样采取种种政治手段争取民心,却不假思索就“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只图一时快意。根本不计后果。当有人建议他占据富秦而霸天下时,项羽振振有词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显示了他眼光短浅的贵族本土观念,消灭暴秦,项羽已达到政由己出的地步。但“他把轰轰烈烈的反秦人民战争看作是六国对秦复仇的战争,无统一之志,只希望作一名战国式的霸主。”分天下,立诸侯,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自己置于历史发展的对立面,败亡的命运便无可挽回。正是由于他缺乏政治远见,所以在兵力强大的情况下,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先是被田荣牵到了齐国,随后又被刘邦牵回了彭城。当他几次在荥阳取得胜利,应对刘邦进一步发起进攻时,又总是被彭越牵回了梁地,简直是马不停蹄,疲于奔命。究其原因,是政治短视所致,是政治短视导致他辉煌的功业毁于一旦,正如吴见思《史记论文》中云:“八十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而化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项羽的勇武。使他在波涛汹涌的反秦浪潮中如出水蛟龙,叱咤风云:而他的目光短浅。则使他泥融雪消,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的结局。

从儿女情怀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过于儿女情长。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太史公对项羽的悲剧性格进行了工笔渲染。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当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而响起楚歌的时候,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此时他想到的不是战争,不是事业,不是天下,而是乌骓马和虞美人。项羽悲歌慷慨,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手举火把,泪洒征袍。当轰轰烈烈的生命戛然而止时,项羽放心不下的是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心爱的女子,是伴随自己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骏马,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楚汉春秋》里还记载了虞姬的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完之后,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为项羽和自己的诗歌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后来,就有了美丽的传说:有一种花开得鲜红鲜红,那花就叫虞美人。《垓下歌》与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痴情、最动人的对歌,项羽的悲剧形象在歌声中得到浓墨重彩地渲染,正如韩兆琦《史记通论》中品评:“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可以说,没有《垓下歌》,项羽悲剧英雄的形象便不能如此悲壮淋漓。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5

草根英雄烛之武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烛之武更多的事迹和生平,但出身草根则是无疑的,虽然是有知有识之人,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然,在郑国危难的时候,大臣佚之狐怎么想得到向国王推荐他呢?),但绝对生活在体制之外。在那场危机没有降临郑国之前,怀才不遇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烛之武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已经是烈士暮年了。假如他的母国郑国不经历那场存亡危机――遭遇秦晋两个大国的包围,面临瓜分豆剖的灭顶之灾,也许不仅我辈后来人不知道烛之武为何许人也,就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也可能是世人不知烛之武。一个人的有幸名垂青史,却是以他的母国的不幸为代价的。据说很多诗人是凭了这样的际遇走进文学史的,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同样,英雄也是历史际遇成就的,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没有“横流”,英雄就无用武之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烛之武在郑君求他为国纾难的时候,实在没有必要发牢骚、说风凉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也,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何况历史处于一个世卿世禄的时代,周天子之下是诸侯,诸候之下卿大夫,……老百姓参与国家大事,历史还没有做这种制度上的设计,自然是尚不需要。等到有黎民百姓施展拳脚的机会,一定是王公贵族们,或体制内的精英们实在没有解决之道了,国王面临“诸公衮衮登台省”而又无人可用的窘境了,机会才向民间开放。正是腐朽的制度制造平庸的官僚和无效的国家机器,正是昏庸的国君无法让天下之货畅其流、天下之物尽其用、天下之言顺其讼、天下之才显其能,才招致了国家的危机,给英雄们登上历史舞台一线曙光。看来历史的死机有时候竟是英雄的生机,生活常常就是这样有趣,历史常常就是向人们这样教授辩证法的。过去我们常常就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打口水战,其实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承的。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郑国和郑君可能处于一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王室虚微,诸侯坐大,诸候列国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免于被做大做强了的其它诸侯吞并,内外兼修方可求得生存与发展。小国且夹在两个大国中间,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缘政治就是郑国和郑君面临的现实。看来郑君并没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否则,怎么会有烛之武的牢骚。按理说,野无遗贤才是清明的政治;而作为一介平民的烛之武肯定是有着深重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公民”。如果没有这样两种意识,那下面他只身赴秦营,徒手见秦王的慷慨陈词之举,以三寸不烂之舌智退强国虎狼之师就显得太不可思议。这个集智慧、勇气和热情于一身的汉子一番陈辞,三句话,三层意思,一个中心就化解了一场地区危机。实在了得。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一总的原则下,利用矛盾,分化敌人,瓦解敌人,釜底抽薪,做到不战而且屈人之兵是烛之武主要的策略。

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烛之武对秦王的那番陈词吧,看看我们从中究竟能发现些什么。

(1)“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表面是弱者示弱,实则以激将之法晓喻秦君:一国之君,进退要考量利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人会做?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秦国参与围郑之害。两个陈述句夹一个反诘句,严慈兼济,恭倨有度,邻厚君薄的利害推论有据。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婉言存郑于秦之利。先以“若舍郑”假设存郑,继以“无所害”利诱秦君,形成言婉而理直的推论。绵里藏针。

以上都可以说是就秦郑之事论秦郑之事。就事论事,所陈之利害一目了然,所析之事理昭然若揭。言语有机锋,态度无卑亢。奠定了实现从秦郑之论到秦晋之论的基础。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一个“且”(再说),巧妙转移话题。看似随便提起,实则苦心离间。内容则直陈晋君失信秦君的历史往事。是挑拨,更是事实;所提之事是秦君内心挥之不去的纠结,是晋君失德的记录。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两个反问句,前者激发听者对晋君贪得无厌的愤慨;后者直陈秦国的未来之患。一句“唯君图之”,言已尽意无穷,令人不能不深长思之。

秦晋之论,将眼下的秦晋关系放在历史与未来这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分析,不仅超越了眼前的秦郑晋关系,而且是将郑国的危机巧妙地转化成了秦国的危机,将晋郑两国的矛盾(晋国联合秦国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以其元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转化为秦晋两国矛盾,将秦晋两国过去的恩怨,转化为未来的利害冲突。这一切得益于烛之武的机辩。更有赖于他对秦郑晋三国的地缘政治的了如指掌,对于秦晋两国历史的了然于胸,对彼时各国关系及“国际秩序”的现状与未来的洞若观火,还有各国君主性情禀赋的深刻了解。

草根只能说明烛之武的出身,不足以说明他的天才禀赋和历史作为。他是一个知识英雄并且其才能和智慧跨越政治、军事、外交诸多领域,用我们今天的话讲,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上天让他降生在郑国,是上天对郑国的眷顾。

这段史事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世卿世禄的社会结构延传久了之后,这种靠血缘和封荫来维系的政治统治就出现了问题,最大的问题当然是人才的问题。人才的问题在太平光景里是难以发现的,但一旦出现危机,冠盖满京华,无人尚可用的局面就出现了。这个时候民间人士、草根英雄就有用武之地了,事情多了,民间参与的多了,政治的重心也就开始下移了。政在民间正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特点。烛之武这样的草根英雄,一夜之间闻达诸侯,也就不奇怪了。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渑池之会”,高中阶段还将继续学习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和烛之武的情形就很相似。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中的那个曹刿同烛之武的情形就更为接近了。这说明列国时代,政治中心下移并不是个别诸侯国的特殊情形,而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列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强弱和国土面积大小与人民多寡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前者都是硬实力,后者才是软实力。大家其实都看到这一点了,所以,这个时期就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侠义英雄荆轲

侠义英雄在我们的传统中,先是有史传记录的,《史记》有“游侠列传”,《汉书》中有“游侠传”,后来的正史里面就没有侠的位置了,如有提到也绝对是被剿的

“盗”、“贼”、“菲”、“寇”,想必是他们“扶弱抑强,抗官济民”的精神不见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正史绝书后,《太平广记》还有些记载,更多的则转移到了小说中。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只能在小说中看到了,而且成了小说别耐看的一类题材。有些侠义英雄的故事妇孺乐见,老少皆宜。这种特定的审美情趣可能折射了某种社会历史心理。

侠义英雄,似乎带有更多的花间酒气和传奇性,要么在力量上、要么在智慧上、要么在际遇上,他们都有常人不可企及的地方,带有更多超乎人性和自然的神力。他们即便是真有其人其事,也会因为被期待有更多异于常人的东西而被传播者不断地演义,最后成了半人半神的英雄。我们民间特别期待这样英雄出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自身的软弱,特别需要保护,或者是社会特别的缺乏秩序或正义等等而需要这样的英雄给予我们安全的保障,秩序的维护,或正义的承诺。就像在一个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正义难申的社会人们就特别希望有包公出现一样。没有的话,就通过戏曲、小说、影视来满足。所以,有时候,精神需求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问题。同样历史上出现这类的英雄,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也反映了历史曾经有过的问题。

侠义英雄不管有什么样的神通,有一点,似乎是他们的宿命:他们总是成为别人实现某种愿望和完成某种使命的工具和手段,是别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他们为人处事总是有些任侠和想当然;胆子总是胜过脑子;豪情胜过理性,说到底就是带有一些莽撞、蛮性和盲目。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草莽英雄。这样的一些特征在我们今天要说到的刺秦英雄荆轲身上也是可以寻到些蛛丝蚂迹的。即使我们不作旁征它引,’仅就教学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文史文本来看,也能窥斑见豹。

荆轲刺秦的举动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一种由个人实施的国家恐怖主义行为。“由个人实施”很好理解,整个行动是以荆轲为主的少数几个人来完成的,“国家恐怖主义”是就恐怖活动的目的、组织、筹划、活动经费支持的来源等方面来说的。它是燕太子丹直接领导的,整个行动由他一手导演,荆轲不过是深谙燕太子之意的男一号。在这件事情上,太子丹既有他城府的一面,也有他猴急的一面。这两面,从文本上都可以找到明确的证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就是燕国面临的局势,此危急存亡之秋也。燕的铁杆盟国加邻国赵国全境已经被秦军占领了,赵王被俘。秦军乘胜前进,挥师北上,剑指燕国,兵临燕国南疆。燕国眼看就要成为下一个赵国。在这种情形下,太子丹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产生刺秦的想法,寄希望于万一,碰碰运气,成亡在此一搏,这在他身边的人看来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只是他自己不愿说破这件事,才委婉地试探荆轲:“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士为知己者死。这是那个时代客卿和施主之间不需言说的伦理默契。不仅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共知的一种人际契约精神,是一种文化,并且影响深远。所以,荆轲一语道破:“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并且一下子就进入了主题,提到了行动所需的条件:“今行而无信,……,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既要用刺秦计,何尝不知道该如何做呢?他要帮助他实现刺秦计划的荆轲主动说出他的心思来,还故做不忍状:“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愿足下更虑之!”

樊於期是一个侠义不逊荆轲,而脑子反不及荆轲的武夫,在荆轲的仇秦煽动和暗示下,“仰天太息流涕”却“计不知所出耳!”见他启而不发,荆轲又将问题进一步挑明,抛出一个“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一石二鸟之计,樊於期再启不发,荆轲索性一语道破:“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樊於期的自刎,以及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都是情理中事,所以。史家用八个字一概而过便结束这件事的叙述。太子巧妙利用荆轲的侠义和樊於期的仗义几乎做到了声色未动而义利两全。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燕太子就做到了。

太子的猴急不仅让他风度尽失,而且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他的急导致了本来可能成功的刺秦功败垂成。

荆轲刺秦,自知除了取信秦王,能接近秦王之外,要“往而能反”(去了之后还要能好好活着回来复命),还需要一位得力的助手,尽管太子已为他配备了一名燕国的勇士秦武阳,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敢于亡命没有见过大场面的孩子。所以,在人头、地图、匕首、助手准备齐全后,“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他的悉心却招来了太子的误解。荆轲想去了还活着回来固然天真,有谁见着以卵击石,尚余完卵的,太子是深谙其理的,其实谙其理的还有其他的客卿,所以,待到他们上路的时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自衣冠送之”,“士皆垂泪涕泣”,“前而为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迟之,疑其有悔”(认为他行动迟缓,怀疑他后悔了),不太可能是误会,更大的可能认为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信而受疑,忠而被谤,勇而见怯(讲信义却遭受怀疑,忠诚却被毁谤,勇敢却被污怯懦)是那些侠义之士最不能接受的羞辱。他们最重者是一诺千金,还有名节。所以,“荆轲怒”“叱太子”“遂发”,仓促上路,还多少带了一些不被理解的怨气。

秦武阳见到秦王之后的情形证明荆轲先前的担心和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进了秦殿,“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以至于“群臣怪之”,虽然荆轲灵机应对,以“北蛮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的说辞瞒天过海,骗过了秦王和群臣,但在接下来荆轲与秦王的格斗之中,要想秦武阳派上什么用场,帮上什么忙,已绝无可能。史书根本就没有再写到他的表现,就好像他压根不在场。所以,在群臣不敢上殿帮助秦王,左右徒手不能助秦王一臂之力,而在秦王仓卒间不知身负利剑的有利形势下,手持匕首的荆轲终于奈秦王无何,最后以秦王自“击荆轲,断其左股”,“复击轲,被八创”结束了这场短兵相接的搏斗。

至于一个剑客,手持匕首,面对一个惊慌到手拔不出剑,后来又吓得背着剑“环柱而走”的君王,行刺行为终不能得手的原因,荆轲那段“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的解释,不是用来自欺,就是用来欺人的。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看来陶渊明是不信这番说辞的。

如果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实情实语,则说明了行侠之人介人政治的无知。无知到把侠义世界一个侠客与另一个侠客之间的信义关系。一个门宗掌门人与另一个门宗掌门人的信义关系简单地照搬进现实政治世界中国与国,国王与国王的关系中来,简直是只知己而不知彼。这是两个世界的两种游戏规则。侠客讲究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信义就是生命。政客从来无诚信可言,讲究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信义。即使如荆轲意,生劫秦王,秦王为保全性命。签下一个什么秦

燕友好互不侵犯的契约,还不是管得了今天,管不了明天。秦国的综合实力摆在那儿。

这就是侠义英雄的可歌可泣之处,也是他们的可笑可悲之处。侠客英雄在他们介入政治的历史表现来看,常常不是赚吆喝,就是赚眼泪。结局没有一个算好的,他们讲究的是过程、是悲壮。荆轲也是如此,好一个堂吉诃德!

太子丹以荆轲刺秦王想以此来纾困解难,挽狂澜、扶倾厦无异于盲人无计,抓着稻草当筏木。总之,这事从长远看,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后来苏洵在《六国论》中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作为解决国家危机的办法,才招致了灾祸的到来),“向使……刺客不行,……,则与秦相较,或为易量”(假如荆轲不去刺秦王,……,那么凭借现有的实力与秦国抗衡,谁胜谁负还很难轻易下结论)。不要说刺秦难以成功,即使成功了又将何如?可能会造成秦国政治的一时混乱,秦军的暂时撤离,但秦国要统一天下的历史趋势恐怕不可改变。贾谊在《过秦论》中讲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发扬了六代先王留下来的功业,来完成统一大业,不是一个人,一代人朝发夕思的事。杀了秦始皇还有后来人。燕国人用刺秦的办法来解决两国的矛盾,在秦强燕弱的历史背景下,只可能招致秦国人更疯狂的报复。

所以,个人恐怖行为也罢,国家恐怖主义行为也好,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无力面对既定的现实,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解决眼前的危机,无法通过常规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的之后,采取的一种铁血策略。常常是在对抗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因为绝望而采取的一种冒险行为:其结果要么鱼死,要么网破,充其量也不过鱼死网破。这种暴力的方式有时候其实是一种最软弱的表现,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

像荆轲一类侠义英雄的作为只可能限于历史上比较不重要的变化上才有那么一点意义,因为“历史过程的每一个重大的发展都决定于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在这样的力量对比当中,英雄和伟人都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不妨把它忽略。”

([美]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面)

帝王英雄刘邦项羽

实事求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不容易,但很有必要。如果师生中有人有这种兴趣,不妨可以从刘邦开始。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论勇猛、说血性无疑是可以位列英雄前茅的,但要进入帝王英雄的行列,按其功业其实是没有资格的。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史记》中将他列入“本纪”,进入帝王的行列,体现了一代史家的史识史观,不仅如此,而且通过他的如椽巨笔,让他以最生龙活虎的形象彪炳史册,对他功败垂成的人生际遇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当然,对其性格气质上的缺陷也作了不留情面的写实。

《鸿门宴》是刘、项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由合作反秦到分庭抗礼的分水岭,也是在极具戏剧冲突的事变中表现两个历史人物性格的极好机缘。司马迁以几乎严整而完美地符合古典三一律(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表现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求的方式再现了这一历史重大事变瞬间中的人和事。鲁迅誉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一斑。

在《鸿门宴》中,刘邦集团在势力上处于弱势,在情理上处于强势。他以进可攻、退可守的处事原则。外加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机变,坚持一个诉求,遵守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兑现承诺――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项羽依仗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根本没有意识到眼下处境的尴尬。契约是弱者的护身符,强者哪里拿规矩当回事。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刀剑和精神,并且还补充说,刀剑总是会被精神所战胜的。拿破仑是一介赳赳武夫,但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武夫。依我之见,在《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正好代表了这两种力量的较量,当事的结局和稍后即已展开的楚汉战争的结果也正好是拿破仑所说的那样。看来,拿破仑讲的是一个普遍的真理,而不是某一个特殊的规律。

《鸿门宴》中,刘、项登场的时候,刘邦已经决心与项羽就谁“王关中”的问题摊牌。他的“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恐怕并不是什么军务在身,抽不出时间,而是一种要求平等的姿态:为什么不是你来拜访我,而是我去迎接你呢,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从来如此,你项羽和我刘邦虽然实力有强弱之别,但你我不过是诸将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尽管此时两军实力相差甚远:“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但刘邦发出的信号却是强劲的。

曹无伤的告密招致了项羽的一时之气:“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也引来了一场充满杀机的鸿门宴。危机从来充满辩证意味:既是死机,也有可能是生机,其中的变数全靠人来把握,涉事之人把握局势能力的高下、处事的智愚立等可见。

对于项羽阵营来说,项伯的不智之举,不仅是将一项重要的军事情报亲赴刘营告了密,替人谋划了对策,还反过来替人做说客,更令人失望的可能还是在第二天的宴会中,起身舞剑,以身“翼蔽沛公”,使范曾企图通过项庄舞剑刺杀刘邦的计划流产。项伯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没有原则,感情用事的人,是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的人。你看他怎样出卖项羽,你再看他怎样明里暗里帮助刘邦。这样的人种用利用还行,做朋友是大忌。按理当立斩不赦,可项羽不但没有惩处他,反而还让他出人将营,参与军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叔侄一对,笨蛋一双。看看刘邦怎样处置曹无伤的:沛公至军中,立诛杀曹无伤。

在整个事变过程中,刘邦和项羽表现出了巨大的性格差异,在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很好地总结一下,看看人性的优点和缺点中,哪些因素是事业的致命伤,真正的领袖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格气质。

项羽巨鹿一役,消灭了秦军主力,声威大震,以至“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人辕门,元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所以,刘、项相见时。项羽时时占尽风光,刘邦处处唯诺局促,有些抬不起头,形势比人强,身在屋檐下,人要学会低下头,刘邦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屈能伸。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力量对比与气势格局下,项羽产生了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刘邦服从项羽非心服也,逼兵势耳。项羽胜刘邦非真胜也,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要面子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图虚荣、认长辈、尚义气。这三点在项羽处理刘邦、项伯、樊哙三人对他的冒犯上可以一目了然。对刘邦是你对我实际上如何我不计较,但表面上一定要服我,哪怕骗我。刘邦不买项羽的帐,冒犯了项羽,但只要一声对不起,项羽也就前嫌尽释;对项伯为刘邦评功摆好,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按照项羽的性格那是一种绝对的冒犯,并且事关原则,决不可忍的事情,但由于是他的季叔、前辈,也就答应了;樊哙,不过是刘邦手下的一个骖乘,对于他“拥盾以入”的闯禁和沫星横飞的唾骂,项羽不但不以为怒,反而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赏酒赐肉,好不豪爽。把范增精心安排的好好的一场“鸿门宴”,变成了表现自己豪爽慷慨的秀台。一枚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就这样

被自己拔出了引线;一个剪灭对手的机会就这样被自我放弃了。

我们再来看看刘邦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刘邦在自己的政治企图暴露之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且表现得一筹莫展,三呼“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几乎成了他应对危机的口头禅,但正是这个口头禅把问题交给了别人,调动了属下解危纾困的积极性。他的智慧都是大家的智慧,他懂得从善如流、集众思广忠益的道理。凭着这一点,他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得知项羽将要兴师问罪,他听从了张良的安排,礼遇项伯,并且以儿女婚姻笼络项伯,获得了项伯的帮助。于是有了鸿门宴。

到了鸿门,他就向项羽谢罪。表面上是赔不是,实际上是解释误会,掩饰自己封关拒纳的企图,并且说得不卑不亢,义正词严,一下就达到了打消项羽疑虑的目的。不仅如此,还打探到了自己内部的奸细。你听他怎么说: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听了这番说词,项羽脱口而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搞定了项羽,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面对项庄的拔剑起舞,他命悬一线,又是项伯和张良解了危。项伯的拔剑舞和张良召樊哙,使得鸿门宴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解,刘邦得以借口如厕,获得“间道”逃生的机会。

这样看来,刘邦的逃生多存侥幸。每到关键处,总能逢凶化吉,事情一波三折,故事险象环生,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一样。就《鸿门宴》文本提供的解读空间,存在这样的理解自然是不错的。但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开一些,参照一下《史记・高祖本纪》和《史记・项羽本纪》,丰富一下人物活动的背景,那么,这里的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似乎就呈现出某种必然性的迹踪来。

在《鸿门宴》中,无论是刘邦自陈劳苦功绩。项伯代陈,还是樊哙怒陈。他们都指向一个目的――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杀刘不义。义是项羽这样的英雄崇尚的,义还是不义,要看刘邦所言是不是事实。

公元前208年,刘邦率五千人马西进攻秦,曾被人讥为“探虎口者也”。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大小战役不下十次。兵源由出发前的五千增至十万。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没有刘邦在河南坚持抗秦,消灭、招降、牵制大批的秦军,项羽的巨鹿之役恐怕难以迅速结束。章邯投降项羽自然与项羽正面战场的打击关系甚大,但也有秦廷内赵高的构陷,刘邦的尽陷河南、逼近武关,事已难为不无因果。我们不妨把刘邦等口口声声的功绩晒一晒。看真实的情形究竟如何。

由上表可见,刘邦口口声声称自己入关灭了秦,是秦王朝的有功之臣。不是没有一点说法的。这些战绩相信项羽也是心知肚明的,这也是他在刘邦称情、项伯代情、樊哙怒斥他的时候,他能沉默保持不接话,要么迁怒曹无伤,要么允诺,要么王顾左右而言它的原因。因为他自己可能都觉得有点理屈。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新方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埋头奋笔疾书,课后按照要求进行背诵,教师检查,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如此一来,本优美凝练的古代美文就被分解的七零八碎,不仅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想必教师面对这种学习景象也难以激起太大的热情吧。面对新课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怎样改进教学方法呢?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并结合案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

预习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学习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充分的课堂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跟随教师讲课的脚步,良好的吸收课堂知识。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起就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做法,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查阅资料,学会独立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和重点。布置预习作业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提出一两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并标注出疑点难点,留待课堂一一回答。

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只交代了故事的原因而没有大背景的介绍,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时,就可以问学生:“这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发生在什么时期?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查询历史材料,以了解鸿门宴发生的历史背景,并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中通过故事情节的进展去判断刘邦项羽的性格,最后通过对全文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给出各自的判断。而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学生细心预习,运用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点。经过如此详备的预习工作,学生对《鸿门宴》的大背景、故事情节、一些重难点词语句子、还有课文主旨和人物形象就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

二、课堂讲解,鼓励学生活跃发言

须知仅依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整个课程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帮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课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诵读,一方面考察预习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如对多音词的错误阅读、对课文的语气把握等。

如《鸿门宴》中有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第一个“为”读wèi,表示介词“给”,第二个“为”读wéi,表示动词“做”。显然,这两个读音的差异,就会导致意义上的区别。同时,通过读课文的诵读,还可以让学生再次熟悉并梳理一遍课文脉络,当学生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度时,教师的课堂分析会更顺利,学生也会更好的吸收消化。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难点在于对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的讲解,有了前面的基础,教师的课堂讲解可以分环节并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如此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记下了知识点。课堂环节的设置可以词、句、段三个部分分别开始,词语方面包括重点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还有一些重要的虚词,如《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意为接纳)”,“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使动用法,表示‘使……活’)”“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等等。重点句子部分,包括常用的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等的分析,教师讲解这类型句子时,可以适当让学生找出并分析。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文中“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一句,就是非常明显的一句省略句,完整结构应为:“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指项伯)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指刘邦)俱死也。’”对于能够找出并解析此类句子的学生可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展现主体性,使他们从以前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自觉转化为主动探求状态,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时也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课文的具体分析结束后,教师应该再次从整体出发,用整体来推动部分。如讨论预习作业中留下来的问题,检测预习和课堂教学成果。前面我们以《鸿门宴》的预习为例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在课堂尾声时就可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又完整的复习了一遍所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说明,如张良告知刘邦项伯的通知时,刘邦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可见刘邦的多疑性格。

三、课后复习,升华学生掌握的知识

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虽然课程讲解是最核心的部分,但想要使学生完全掌握我们渊远流长的古代知识并与现代思想相结合,课后的复习和加深是必不可少的。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教师讲解完毕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在视觉上加强对故事的记忆,也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如《史记》中对刘邦项羽鸿门宴以后的进展的描写,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而对课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满足了考试要求,也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趣味生动的比赛,如针对刘邦和项羽谁的性格更好的辩论赛、改编《鸿门宴》的戏剧表演比赛等等,无形中又让学生得到了复习,也收获了快乐。

也许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需要注意些细节的改变,却能给学生带了极大的变化。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不能不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探索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婷.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9期.

[2]刘滨.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J].魅力中国,2009年第17期.

上一篇拉萨古城

下一篇建材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