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施工总结范例6篇

搅拌桩施工总结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地基加固

1.工程概述

南京地铁三号线TA13-1标位于南京市南绕城高速与玉兰路交叉口东侧,该标段与绕城高速交叉,且位于绕城高速的下方。该标段总长度151m,平均宽23m,净宽平均10m,地铁三号线TA-13-1标埋深17~19.6m。

地铁三号线TA-13标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槽四周有直径800钻孔灌注桩作围护,基坑底均位于第5工程地质粉质粘土层。地基加固采用Φ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基坑内部被动区土体加固深度为基坑底以下2m范围,基坑外侧主阴角处加固深度为地表下1m至基坑底以下2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底以下部分(实桩)水泥掺量为16%,基底以上部分(空桩)水泥掺量为7%,水灰比控制在0.8~1.5,实桩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5Mpa,需保证桩体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2.三轴搅拌桩加固优、缺点

1.1 采用专用三轴搅拌机施工,两轴同向旋转喷浆与土拌合,中轴逆向高压喷气在孔内与水泥土充分翻搅拌和,而且由于中轴高压喷出的气体在土中逆向翻转,使原来已拌合的土体更加均匀,成桩直径更加有效,加固效果更优。

1.2 三轴搅拌机械施工效率高, 相对单轴或双轴搅拌机械施工工期大大缩短,对于施工工期要求紧的工程,此法施工特别有效。

1.3 适用范围广。水泥深层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泥炭土、有机质土等地基。同时,水泥深层搅拌桩所形成的水泥土固体可作为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防渗帷幕等。

3.三轴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备料

本标段地基加固采用P.o42.5复合型散装水泥,在使用前,应按规定频率对水泥进行抽检,现场应搭设2个可储存60t水泥的水泥罐,以确保连续生产。

3.1.2机械准备

三轴搅拌桩地基加固主要机械有三轴深层搅拌机、灰浆泵、灰浆搅拌机,储浆罐、电脑流量计、所有计量设备均应通过检测机构标定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

3.1.3加固体水泥用量的确定:根据地质报告确定被加固土体的性质,按设计要求水泥掺入比为实桩20% ,空桩10~12%的水泥掺入量,计算出每延米的水泥用量。其常规计算过方法为:

水泥用量(t)=加固体体积(m3)×土的天然密度(t/m3)×设计水泥掺量

三轴搅拌桩每幅所加固的面积为1.495,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每幅桩在横向和纵向都存在一定的搭接,以木渎站为例在设计上要求桩间搭接250mm。如果按照每幅桩1.495计算每幅桩的水泥用量,在250mm搭接处的水泥掺量由于搅拌成桩两次,在每一次成桩都掺入水泥,这样在搭接处的水泥掺量将大于设计水泥掺量,水泥用量就会相应的增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同时又保证被加固土体的质量,一般做法为首先按照施工图纸计算出被加固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加固体的体积计算出加固体总的水泥用量,在CAD图上按照比例画出桩位图,并计算出总的加固幅数。然后用总的水泥用量除以总的加固幅数,就是每幅桩所需的水泥用量,这样就能够保证地基加固所需总的水泥用量不超过总的设计用量。

3.2工艺试桩

按照设计要求、地质实际情况和机械设备性能进行工艺试验桩。

3.2.1深层搅拌桩施工是搅拌头将水泥浆和软土强制拌和,搅拌次数越多,拌和越均匀,水泥土的强度也超高。但是搅拌次数越多,施工时间也越长,工效也越低。试桩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进尺速度,确定不同土层的水泥用量、水灰比、泵送压力及施工工艺等。以指导下一步水泥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

3.2.2试桩不少于3根,在成桩7 d后采取轻便触探法,根据触探击数判断桩身强度, 14 d后进行抽芯,观察搅拌和喷浆的均匀程度,判定各种水泥掺量及施工工艺的施工效果。

3.3施工工艺

3.3.1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上的障碍物及杂物将原地面整平,一般整平后地表高程须高出桩顶50cm左右,以便施工,并在地基加固范围内标出基坑内的障碍物,包括格构柱等。如遇有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料并予以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导沟采用挖机开挖工作沟槽,沟槽宽度为1m、深度1m。

3.3.2桩机就位:钻机就位应满足图纸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垂球法检测),为确保垂直度控制良好,在钻机四个支座处加设较大面积的钢垫箱,使钻机在钻进中保持平稳,钻进时要经常检查垂直度,如发现偏差则边钻进边调整,对于设计长度较长的水泥搅拌桩,在开始时保持较慢的钻进速度,待机身稳定后再加快钻进速度。桩的孔位置与图纸偏差不得大于50mm。

3.3.3水泥浆的制备须有充分的时间,要求大于3分钟,以保证搅拌均匀性。水泥浆从灰浆拌合机导入储浆罐时,必须通过过滤网,把水泥硬块剔出。浆液进入储浆罐中必须不停地搅拌,以保证浆液不离析。拌制浆液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的应作为废浆处理,施工时泵送水泥浆必须连续,水泥浆用量以及泵送水泥浆的时间应有专人纪录。

3.4 施工过程控制

3.4.1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悬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3.4.2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3.4.3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垂直度控制。

3.4.4重点检查每根成型的搅拌桩的确确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稠度、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4.质量检测

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要对其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而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要由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3 种:

4.1施工完成后3d 内的N10 轻便触探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浆液的分布均匀性,轻便触探深度一般不大于4m,检测频率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 根。

4.2施工完成28d 后进行的水泥搅拌桩承载力(静载)试验,可采用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单桩承载力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水泥搅拌桩完成后对地基的承载力是否得到提高,检验桩身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1.0%。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 根。

5.结论

三轴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作为软基处理的方法之一,相比单轴、双轴深层搅拌桩在施工速度、施工质量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三轴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管理需要各管理层的重视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也要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重视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本波.深层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的应用[J].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软土地基

江阴铁路支线位于福清市渔溪镇东南方,兴化湾北岸。线路从福厦线上的渔溪站引出,穿过江阴西港特大桥,进入江阴岛后即沿西港一侧向南下行至江阴经济开发区规划的西港海堤内侧,并与海堤平行,延至江阴港区后方1.5公里处设江阴站,线路总长约20公里。凤尾大桥DK5+475.06桥台附近,处于海边的海产品养殖区,淤泥深度达到18m左右。如何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并保证加固的效果,以满足承台所需的地基承载力,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1基础加固方法选择

深层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项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包括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1]。深层水泥搅拌桩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具有施工工期短、无公害、成本低等特点。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污染环境,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本工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桥台锥体及桥墩的加固范围内地基采用直径50cm深层搅拌桩加固,间距1.1m,桩长18m,技术标准同路基专业地基处理的施工标准,如图1所示。

图1桥台锥体加固

2加固工艺流程

深层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项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包括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如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骨架),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硬凝反应、碳酸化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减小地基沉降,使其成为优质地基[3]。

2.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2.1.1施工机械。深层搅拌桩机用湿法施工的水泥桩机,由深层搅拌机、机架及配套机器等组成。

2.1.2设备定位。根据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按设计图的孔位现场测出钻孔。孔位对中,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5cm,水泥搅拌桩垂直偏差小于0.5%。将搅拌机移到桩位调平机位、对中,并从两个互为90°的方向调整钻塔,保证其垂直度。

2.1.3拌制固化剂浆液。深层搅拌机搅拌下沉的同时,后台开始根据掺入比及水灰比等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2.1.4预拌下沉。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塔架或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储料出罐砂浆泵同深层搅拌机接通。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备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1.0~1.2m/min。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2.1.5喷浆搅拌提升。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搅拌,直至提出地面完成一次搅拌过程。严格控制搅拌机提升速度,以不大于0.6 m/min的均匀搅拌速度提升。

2.1.6重复上、下搅拌:按设计要求对16%水泥土重量比的水泥搅拌桩应采用二次搅和、二次喷浆的施工工艺,因此第一次喷浆搅拌水泥土的重量比为6%,第二次喷浆搅拌水泥土的重量比为10%。第一次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此时,再次将搅拌头叶片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边喷浆边提升,形成第二次喷浆施工。当深层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

2.1.7清洗:成桩结束后,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留的水泥浆,直至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2.1.8移位:重复上述程序,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2 施工质量控制

2.2.1桩位要满足图纸要求,搅拌杆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机与桩位的对中误差不得大于2cm,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8cm。

2.2.2使用的水泥应是新鲜、无结块、符合国家标准的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浆液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

2.2.3施工时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5 MPa,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泵同步。泵送浆液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罐数、水泥的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

2.2.4桩浇筑后7天之内不得开挖基坑,并禁止使用机械挖掘,桩头要小心整理,不得用重锤敲击,桩头应整平,并高出基底标高2~3cm。

2.2.5搅拌桩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专人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和提升的时间、深度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3加固效果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施工技术参数及施工方法,顺利完成了水泥搅拌桩施工。为检验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效果,对搅拌桩抽样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按照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附录Q、《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如下:

3.1 桩身均匀性检测

本工程采用发射波法,属低应变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本项目检查30根,桩体基本均匀,Ⅰ类桩21根,Ⅱ类桩9根,无Ⅲ类和Ⅳ类桩。

3.2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13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均最大加荷至300 kPa,根据各点测量的累计沉降和残余沉降计算,可以得到平均值150 kPa作为该场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7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均最大加荷至270 kN,逐级加荷,通过测量记录的计算,取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1/2即135 kN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3.3 通过桩间土标准贯入试验及土工试验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确定经过地基处理后各桩间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较处理前明显改善,桩间各土层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较处理前有较大提高。

在凤尾大桥12#墩处计算得到,采用32m的柱桩,主力加附加力作用[P]=5253kN,P=4285kN;线刚度K为325,大于200,满足规范要求。施工的时候应先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再进行桩基施工。

4结论

通过采用深层搅拌桩对软土地基桥台范围内的加固处理,为桥梁桩基的施工创造了安全的外部条件,防止了施工中土体出现裂缝和较大的变形。通过具体的桥墩桩长和线刚度的计算控制安全系数,保证桥墩在软土地基中的安全问题,使桥墩的总体加固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3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地基;加固;应用

软土地基加固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利用水泥搅拌桩固化原理使地基软土硬结,强化地基结构,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稳固性。水泥搅拌桩的实质是指利用水泥、石灰共同制作而成的一种固化桩基,具有较强的固化作用,应用于软土地基施工时能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保证地基及地基上部分建筑的质量。下面,笔者结合软土地基加固原理,对地基加固施工中应用到的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原理

基础施工中,如果施工场地地表水发育较好,该场地即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在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始终是一大技术难题,若施工处理不当,建筑基础极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影响到后期基础上部分建筑的施工。因此,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施工期间做好软土地基加固,严格控制软土地基加固质量,以免基础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鉴于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因此建议利用该套施工技术加固软土地基,以解决软土地基加固施工难题。

二、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1、水泥土搅拌桩的优势

与其他桩型不同,水泥搅拌桩这一桩基制作采用了水泥、石灰等材料作固化剂,同时借助搅拌机械对材料进行搅拌,突出了搅拌桩的固化作用。将水泥搅拌桩应用于软土地基施工,可概括总结出以下几种施工优势:加固效率高;施工噪声小,几乎无振动;基础表面不会出现隆起;作业面没有污水排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施工简便、快捷;施工费用低廉,造价成本相对较低。

2、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分析

应用水泥土搅拌桩来加固软土地基时,操作施工方法可采用双头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法,图1为双头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实际施工时必须按照该套流程顺序实施。

由图1可知,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第一步骤仍然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定位,确定下搅拌桩的安装位置;接着钻孔,并注意地表面调平;再次,配置水泥砂浆,配置时要控制好各类原材料的配合比;第四,材料搅拌,喷浆并下沉;第五,计算出搅拌桩下沉深度;第六 ,喷浆提升;第七,水泥砂浆材料复搅;第八,清洗管道,保持管道的干净;最后,移开桩机,即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

3、主要施工方法

(1)水泥浆配制。本项目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质量比为(0.5~0.55):1.水泥用量严格计量,加水用专用定量器。浆液每次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浆液搅拌均匀,不得离析、沉淀,停置1h以上的浆液应清理。

(2)搅拌桩钻机就位。搅拌桩钻机在配制浆液的同时,在指定的桩位就位,让搅拌轴对中,用水平尺调平机座,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偏差不超过1%,对位偏差不大于5cm,且必须保证搅拌桩相互搭接200mm。

(3)预搅拌浆下沉。搅拌浆下沉过程中,距离设计桩顶标高0.5m发出信号通知后台,喷浆钻进,直至设计桩底标高。

(4)喷浆提升。预搅下沉至设计深度时并保持原地搅拌,待浆液送至30S后再提升,为保证搅拌桩桩顶质量,停浆面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0mm.根据试成桩工艺参数确定的钻机转速,提升速度,注浆泵压力和泵量等注浆,保证注浆量。

三、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标准及要求

(1)桩位的标准及要求。桩机移架就位后,应根据总承包方提供的控制点测设桩位,测量误差小于1cm,搅拌头对准竹签误差小于1cm,累计误差小于2cm,在桩区处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检查桩,打桩前核对竹签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应及时更正。

(2)垂直度的标准及要求。设计要求桩身垂直度≤1.0%,按照此要求在桩架上两个方向设置水平尺及2m高的线砣,使垂直线球保持在刻度范围内,每根桩打桩前检查一次,每钻进提升一次,必须检查一次,使打桩全过程保持在允许的垂直度范围内。每根桩确保钻进,提升上下各两次。

(3)送浆控制的标准及要求。在灰浆挤压泵上安装挤压表或自动记录仪,防止送浆压力不足和桩身断浆。在送浆过程中应专人观察与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前台取得联系,并进行补喷,补搅。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软土地基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选择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则为了确保地基施工质量,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做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控制,强化施工管理,防止因施工不当或施工管理不慎而导致质量缺陷。下面介绍几点关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好水泥搅拌桩的下沉工艺,保证其垂直度。施工时要按照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对水泥搅拌桩下沉垂直度加以严格控制,方法为在桩架上下两个方向都设置上水平尺,附带设置一个2米高的线砣。施工人员每敲打一次水泥搅拌桩,就要对搅拌桩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垂直线砣一直处于规定的刻度范围中。该方法可实现对搅拌桩垂直度的有效控制。

(2)控制好搅拌桩的强度。其质量控制要求是对入场的施工材料及时抽查、送验,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材料杜绝使用;随机检查水泥灰与水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达到标准。

(3)控制好桩长。其质量控制要求是计算好施工桩长,成桩前量好钻杆长度,并在桩架上做好标记,保证深度误差小于5cm,严格掌握好喷浆位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软土地基施工,并且能有效提升软土地基基础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基本确保软土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本篇文章通过对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相关结论,并指出水泥搅拌桩施工只需按照项目设计标准严格执行,地基加固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彭志鹏. 水泥搅拌桩桩体强度探讨[A].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 2008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地基基础 水泥搅拌桩应用

一、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一)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适用范围。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可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软粘土、粉土、素填土( 包括吹填土) 及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各类软弱土层的处理。

(二)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处理形式。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形式多样。既可对建筑物软土基础进行块状或柱状处理,形成桩土复合地基;也可形成格栅式挡墙,作为深基坑临时支护;同时还可施工成壁状,作为水工建筑物等的地下防渗帷幕。

二、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2.1 场地整平

将施工场地进行整平,以满足搅拌机行走和移动,并清除现场地面及地下一切障碍物,对淤泥等软弱部位应挖除,并换填好土,基底预留土层厚度应不小于500mm ,待基础施工时挖除。

2.2 试成桩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进行试成桩,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桩底标高、桩顶标高、灰浆的水灰比、搅拌机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单位长度的输浆量及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试桩数量一般不少于3 根。

2.3 放样

通过测量控制点测定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放设桩位,并对桩位进行编号。在每排桩轴外侧设立控制桩,同时做好对控制桩的固定与保护。

2.4 机械选用

水泥搅拌桩机有单头深层搅拌机( 型号有DSJ- Ⅱ型、GZB-600 型等) 和双头深层搅拌机(型号有SJB-40 型等),作柱状及块状处理的地基基础可采用单头搅拌机,作壁状或格栅状处理的地基应采用双头搅拌机。此外,灰浆搅拌机及灰浆泵应选用专用或配套设备。

2.5 成桩工艺

将搅拌机对准桩位,保证桩机导向架的垂直度,并在机架上标明刻度和桩深位置线,控制桩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当搅拌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桩架或起重机的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自重沿导杆切土搅拌下沉,将土搅松,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0.38~0.75m/min,如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适量清水(点射法射水),以利钻进。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冲水,给水过多会影响桩身强度。当搅拌机下沉到一定的深度时,即开始按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备用。深层搅拌桩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加固土重的10%~15%,固化剂和外掺剂须通过加固土室内试验方能使用。在钻孔现场选取原状土和拟使用的水泥等固化剂,拌制试块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承重水泥搅拌桩取90天龄期试件强度,支护等水泥搅拌桩取28天龄期试件强度。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离析,超过2小时的浆液应降低标号或另作他用。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罐数、水泥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由专人控制,并做好记录。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4MPa-0.6MPa,并应使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基础中,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座底30秒,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边喷浆边搅拌,直至提出地面完成一次搅拌过程。提升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一般按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应有专人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或提升的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50mm ,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秒,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三、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涉及的问题分析

3.1 总量控制问题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只不过是改善被加固深度的软弱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水稳定性、地基变形量降低、地基承载力提高的良好地基,但它不可能不产生沉降。问题是将沉降量控制在多少范围,一般来说,沉降量过大,容易产生沉降差偏大。而沉降差的控制,还要看工程的结构类型。整体性好、层刚度大的刚性方案的工程总要比大空间的层刚度小的弹性或刚弹性方案的工程沉降差容易控制;另外,建筑物的体型与沉降差的控制关系甚密,高宽比大的工程比高宽比小的工程沉降差比较敏感。多层建筑的高宽比一般在2以内,个别多层框架结构工程的高宽比达2 .7 。因此在设计水泥搅拌桩时,其总量控制要注意到不同的结构类型: 结构选型容易产生沉降差的工程,要适当放宽;高宽比接近临界值的工程,容易产生沉降差,总量也要适度放宽。这就是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定性分析、概念设计。

3 .2 群桩的形心与建筑物的重心问题

建筑物之所以倾斜,原因之一是基础的形心与建筑物的重心偏移太大所致,这就是整体稳定设计,尤其是软弱地基,除了设计计算偏心引起倾斜以外,还有偏心效应加剧倾斜。在任何版本的规范中,都规定了群桩的形心要与建筑物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重心重合,同时使桩基在受横向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抵抗力矩,这一点在桩基设计中往往被设计人员重视,但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例如像单边外挑廓的教学楼这样工程,其重心偏移较大,整体计算总的倾复力矩很大,靠加宽外纵墙基础宽度、增加该轴水泥搅拌桩桩数是不能奏效的,应延伸横轴位置布桩, 增加桩的抵抗力矩,使其整个工程桩的形心与该建筑物重心吻合。还有框架结构的基础,单柱传给基础的内力,不能仅仅注意到轴力,还要注意到弯矩和剪力。为此,在边柱布桩时,不仅仅只考虑弯矩平面外轴列布桩,更重要的要考虑弯矩平面内轴列布桩。否则,由于柱脚弯矩引起基础转动, 而不能约束,与柱脚嵌固的计算假定不符,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质量事故。因此,在边柱布桩时宜设置探头桩,并在弯矩平面内有一定刚度的基础拉梁, 如果柱网尺寸适宜,框架柱轴力宜按基础梁线刚度在正交二个方向分配,但弯矩和剪力应按计算假定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布桩,沉降较均匀。另外一个问题,框架结构也有外悬挑的问题。因此,它除了单柱桩群形心与柱的荷载重心重合计算外,还有整体稳定计算的问题,尤其当建筑物高宽比大于1.5 时,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整体稳定计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3.3 复合地基上的褥垫层的应用

某一个工程水泥搅拌桩静压试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只有设计计算值的7 0 %左右,补桩已是不可能了,调整基础宽度实际上起不到理论计算的复合地基作用,必然是沉降较大。根据静载试验P - S 曲线去s/d=0.01 所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此值为设计计算值的8 5 %左右,然后调整基础宽度,并在其上铺一定厚度的砂石作为褥垫,褥垫层宽度要比调整后的基础混凝土垫层宽度宽出两倍褥垫层厚度,竣工后,沉降仅60mm ~90mm 。

复合地基上的褥垫层应用,较理想的是应用于纯磨擦型的接近刚性桩或刚性的磨擦桩,例如钢筋混凝土疏桩基础或桩土应力比较大的水泥搅拌桩桩土抗压强度较高、单桩承载力较大、置换率低,而基础较宽应用褥垫层,均可充分发挥桩和同作用,会收到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中山东二路工程位于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块。道路西起世纪大道,东至福庆路,全长约2254m。城市主干路,道路宽40米,双向4车道加两个公交专用车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车行荷载标准城A级。道路北侧人行道下为共同沟,道路南侧人行道下为雨水、污水、燃气管线。

本标段工程施工范围为K0+000~K0+980,道路全长980米,施工内容包含道路、排水、桥梁、共同沟、过街地道及交通设施等。

4.2实施原因

因本工程道路沿线均为软土地段,表层“硬壳层”厚度很薄,且不连续分布,其下有10~17米的海积软土,具高压缩性、高含水量、高灵敏度、低强度等特征,未经处理直接做路基时,不仅沉降量大,而且会产生路面不均匀沉降。因此,需进行软土加固处理。

4.3实施方法

(1)桥台台后软基处理。

桥台台后地基处理范围20米。挖除耕植土,整平场地。台后第一排水泥搅拌桩中心至桥台外侧钻孔灌注桩中心间距2米。台后20米范围内水泥搅拌桩一般为12~16米长,以打穿2层软弱层为原则,间距1.2~1.5米,梅花形布置。台后10米采用水泥搅拌桩结合粉煤灰轻质路堤的填筑。

处理宽度为全路幅宽度(除共同沟、管线部位),并在挡墙基础或坡脚边线各外延一排。

(2)桥台台前软基处理

桥台台前采用松木桩处理。台前第一排松木桩中心基本与桥台内侧钻孔灌注桩中心一致。共打3排,松木桩梢径16、长8米、间距1米、梅花型布置。

(3)填河段软基处理

现状河流河底标高为-0.22~-1.4米之间,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抽干积水、清除浮泥(浮泥暂按1米深计)后回填素土(夯实)至原地坪。打桩径为Φ50的水泥搅拌桩(湿喷),桩顶与开挖地坪平。桩长12.5~14米,间距1.2米,桩头处理后铺40砂石褥垫层,上铺一层土工格栅。

(4)挡墙基底软基处理

挡墙基础底范围内用桩身直径0.5米水泥搅拌桩处理,桩长12~16米,处理宽度为6m,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2米,其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90kpa。

(5)污水顶管范围软基处理

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底标高距管顶0.5~1米,桩长3~5米,桩距1.2米,梅花形布置。

(6)管道软基处理

本工程除污水顶管外,管基下软土地基处理,全线都采用Φ500水泥搅拌桩处理,管道(D300~D400)纵向水泥搅拌桩桩与桩间距为1000(mm),单排布置;管道(D500~D800)纵向水泥搅拌桩桩与桩间距为1000,错开三角形布置,在检查井下采用1000*1000()正方形布置,沿线桩长根据地质、覆土不同而变化。

(7)共同沟软基处理

本工程共同沟下软土地基处理,全线都采用Φ600水泥搅拌桩处理,纵向水泥搅拌桩桩与桩间距为1200*1200(),正方形布置。沿线桩长根据地质、覆土不同而变化。

(8)人行地道软基处理

人行地道水泥搅拌桩采用Φ500直径,正方形布置,道路范围内采用0.9m间距,其他采用1.0m间距。

(9)软基处理过渡段

水泥搅拌桩处理路段和共同沟、人行地道维护衔接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过大,在路堤填土内铺设两层土工格栅作为过渡段,格栅与不同处理段的搭接不小于2米,上下两层间距30。

4.4施工效果

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前2~3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如沉降不稳定或达不到规范要求,采取压槽进行处理。但经静载检测合格后的软土地基,其沉降量观测在短期内就趋于稳定,不再发生沉降。本工程软基经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后,经检测表明,加固效果明显,路基的沉降显著减小,承载力得到较大增加,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经一年来路基沉降和位移观测,路基沉降量完全达到路基施工规范要求。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5

关键词:水泥深层搅拌桩;监理;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79-03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工程由泄水闸、电站厂房、鱼道、船闸、两岸滩地过流段及交通桥组成。正常蓄水位36.2m,水库总库容4.85亿m3,灌溉面积327.6万亩,规划航道等级Ⅲ级,电站装机容量40MW。兴隆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地基处理以水泥搅拌桩为主,其它还布置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钻孔灌注桩等。设计采用高置换率的格栅形式布置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泄水闸水泥搅拌桩工程量44.2万m,桩径600mm,桩长12~15m,置换率20%;电站6.8万m,桩径800mm,桩长5~7m,机组段置换率为58%,安装场68%;船闸8.2万m,桩径800mm,桩长10~12m,上闸首置换率50%,下闸首40%,闸室30%。总计59.2万延米。

1.2地质条件

坝址区广泛分布第四系冲积层,由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冲积粉细砂、砂卵石和粉质壤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壤土等组成,总体厚度约60m左右。全新统上段粉细砂承载力特征值110~120kPa,作为天然地基不满足建筑物基底应力要求,承载力偏低、沉降变形大,须对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上更新统砂砾(卵)石层强度较高,但埋深大,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含泥粉细砂、粉细砂具中等透水性、砂砾(卵)石层具强透水性,存在渗漏与渗透稳定问题。

2 搅拌桩施工

2.1先导孔施工及布置

为确定和复核搅拌桩设计桩底下限深度和地层特性,沿坝基轴线每间隔50m布设一个先导孔,局部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适当加密先导孔。泄水闸标共布孔35个,电站标14个,船闸标27个。对先导孔钻取芯样进行分析与地质编录,以此绘制地质结构图。

2.2设备选型

搅拌施工设备由搅拌机、灰浆拌制机,集料斗,灰浆泵及输浆管路五个部分组成。兴隆搅拌桩施工,先后投入了单轴(单轴喷浆,型号SP-5、ZGZ-A、SPM-5 I 18)、多轴(多轴喷浆,型号SPM-5Ⅲ、SJB-Ⅲ、JSZ120-33、SPM-5Ⅲ18、上海JB160)等不同型号施工设备,工艺满足设计要求。

2.3施工技术

2.3.1搅拌桩成桩原理

水泥搅拌桩是以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搅拌,在地基深处将土体与水泥浆强制均匀搅拌,使喷入的固化剂与土体充分拌合在一起,由固化剂和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抗压强度比天然土强度高得多,并具有整体性、水稳性的水泥加固桩柱体,建筑物基础由若干根这类柱体和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2.3.2工艺流程(见图1~3)

根据兴隆工程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与工艺试验的成果,搅拌桩采用四搅四喷成桩的工艺进行施工。

2.3.3搅拌桩施工

(1)浆液配置。按试验确定的配比拌制浆液。拌制好的水泥浆液不得发生离析,存放时间不应过长,水泥浆随配随用。

(2)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与喷浆压力按生产性试验结果确定。

(3)为保证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s,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s。

(4)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要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为防止断桩,将搅拌桩机下沉至停浆位置以下0.5m(如采用下沉搅拌送浆工艺时则应提升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施工。

(5)当喷浆口被提升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停浆面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开挖时再将超出桩顶标高部分凿除。

3 监理质量控制

3.1质量控制指标

搅拌桩桩体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且必须满足下列要求(设计指标):

(1)单轴抗压强度:R28≥2.5MPa;

(2)渗透系数:k≤i×10-6cm/s;

(3)渗透破坏比降:[J]≥50。

3.2旁站监理

旁站监理主要监控搅拌桩施工是否按照既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主要监控内容为:桩位、桩号是否准确、防止漏桩;桩的深度、垂直度及钻杆的转速是否符合要求;水泥掺量(浆液浓度)是否满足配比要求等。

3.3过程质量控制

3.3.1原材料与室内试验

搅拌桩在施工前须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根据确定的现场原状土密度,按不同浆液比级,不同水泥掺入量进行配比试验。在选定试验部位(与实际施工条件相近或相似)进行原状土的取样,并进行容重测试,以确定单位土体体积的水泥掺入量。通过试验、对比分析选定最优水泥土配合比,作为工艺试验的主要依据。兴隆工程三个标段通过分别试验:水泥采用P.O.42.5MPa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1,水泥掺入量18%、20%时均能满足设计各项指标要求。

3.3.2工艺试验要求

(1)在批准的试验场地,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似的现场生产性试验。试验前承建单位提交生产性试验大纲,报监理批准。

(2)试验项目包括(不限于):水灰比、水泥掺入比;抗渗性、桩体强度、地基承载力、渗透系数;灰浆泵压力、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出口的时间;搅拌机喷浆提升、下钻速度、搅喷次数;桩间切割最大允许间隔时间、桩头开挖方法及时间等施工工艺参数与机械选型。

(3)复合地基工艺试验,搅拌桩应不少于3根;防渗墙应形成轴线长3m墙体。工艺试验完成以后,进行浅部开挖,检查桩体均匀性、桩径、墙厚、桩位偏差及桩间搭接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生产性试验结束后,试验成果与确定的施工技术参数报监理批准。

3.3.3工艺试验成果

参照设计单位的水泥搅拌桩工艺试验结果,各标段按设计所取原状土密度1.85g/cm3及实测密度1.54g/cm3,分别进行0.8:1、1:1两种水灰比下的15%、18%、20%水泥掺入量的配比试验。试验成果表明,采用P.O.42.5MPa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1、水泥掺入量18%、20%时,选用多轴(多轴喷浆、型号SPM-5Ⅲ、SJB-Ⅲ、JSZ120-33、上海JB160型设备)和单轴等不同型号施工设备,提升下沉速度不大于1.0m/min时,四搅四喷施工工艺能满足设计各项指标要求。

3.3.4桩位控制

按设计图纸对桩体中轴线及每个桩体进行定位、测量放线作出明显标示。孔位线必须准确,桩机钻头对位也必须准确;用于防渗墙的搅拌桩,桩位最大允许偏差2.5cm;用于复合地基的搅拌桩,最大允许偏差5cm;搅拌机沿导向架下沉,用于防渗墙搅拌桩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5%,用于复合地基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

3.3.5设备控制(叶片、垂直度、深度、转速)

①搅拌桩桩径靠搅拌机叶片控制,叶片直径及误差决定了桩径大小。搅拌叶片尺寸每个桩体施工时检测一次,偏差控制在3%以内。②桩长用设备深度记录仪、垂直度用垂直仪、水平仪来控制。有搭接要求时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③钻杆转速、提速、复搅次数对搅拌桩质量有重要影响。搅拌桩搅拌均匀程度没有一个定量指标,地基中某点被搅拌次数大于20次时,可以认为搅拌是比较均匀的。兴隆搅拌桩施工提速控制在0.6~1.0m/min、四搅四喷全程喷浆,桩体均匀效果较好。

3.3.6接头处理及方法

合理确定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机械配置,避免桩间形成冷接缝,对桩接头是十分重要的。如间歇时间过长,与后续桩无法搭接时,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喷浆的桩体达到初凝状态后,相邻两侧需要搭接的桩位采用单头设备喷水搅拌留出榫头,待继续施工时将榫头处桩位继续喷浆搅拌施工;允许时间内不能完成搭接的桩体,采用不喷浆方式预留桩位,待相邻桩体达到初凝状态后,喷水搅拌(水桩),即对需搭接的15cm进行搅拌留出榫头,待继续施工时自榫头处搭接施工。

4 缺陷类型与处理

(1)桩位不准、桩间距过大、成桩轴线错位、桩间明显没有搭接或搭接尺寸不够。在桩体未初凝前,在桩原位进行复搅完成工艺工序。若不具备复搅条件,采取原位补桩或在缺陷桩两侧对称补桩。不具备二次下钻搅拌补桩施工条件,可采用成熟的高喷桩工艺在相应位置补桩、加固。

(2)桩体直径偏小。主要为搅拌叶片磨损和损坏,叶片尺寸不够,致使桩径不满足设计要求。主要靠施工过程来控制。要做到随时监控制浆、供浆、泵压力、电气设备、驱动设备、人员操作等环节是否正常可控。

(3)断桩。由于搅拌机提升速度过快,造成局部搅拌不匀而断桩或供浆不连续,容易出现断桩。断桩采取补桩措施处理。

(4)沉陷桩。成桩后初凝前,桩体顶部出现沉陷。沉陷桩与地质条件有关。粉细砂层在基坑深井降水抽排时,由于粉细砂具中等透水性、砂砾(卵)石层具强透水性,搅拌桩在初凝前,存在桩体一部分浆液会通过粉细砂透、脱水损失,造成桩体下沉。同时搅拌机钻杆和钻头在搅拌中挤占了桩体的部分体积,钻杆上提时,拌合物自然下坠密实也会造成桩体下沉。根据具体沉陷深度,用原状土提前在基础面预回填铺设大于沉陷厚度的土层,作为预留桩沉陷层,待桩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对预铺层进行开挖清除。同时在深搅桩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基础降水抽排强度,稳定地下水位,对桩沉陷有一定预防作用。

5 质量效果检验与评价

5.1触探检验

成桩后3d内,用轻型动力触探法(N10),动探击数50次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泄水闸标共检查409点,船闸标检查102点,电站标检查288点。结果表明泄水闸、船闸及电站标所检测的各组桩体基本均匀,符合要求。

5.2桩位检查

检查桩体是否排列整齐;桩位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桩顶高程开挖控制是否平齐。三个标检查桩体排列整齐,桩位偏差受控,桩顶高程控制平齐。

5.3钻孔取芯检查

施工28d后,采用钻机钻孔取芯,检验水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芯样的完整与密实性;注水检查渗透系数及渗透坡降比。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通过检查显示,芯样表面光滑,气泡较少,整体较均匀密实;芯样强度、渗透系数、渗透坡降比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5.4开控检杳

成桩28d后,对桩体成墙外观开挖检查,开挖深度2~3m。检查桩体圆匀、缩颈及回陷情况;检查桩体均匀、有无松散与孔洞;检查桩体直径、搭接及墙体厚度情况。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5%。

泄水闸、电站、船闸工程搅拌桩开挖检查结果:桩体外观光滑平整,桩径及桩体搭接等检查项目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5承载力检验

基桩载荷试验数量为承载力检验桩数的20%,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个点。单桩、两连桩、三联桩分别取为基桩载荷试验总数量的1/3。检测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泄水闸1~56#闸室段、消力池、左岸门库及上下游翼墙段基桩竖向静载试验共抽检203点,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共抽检39点。检测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电站进行了28组单桩、二联桩、三联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船闸工程上闸首、闸室段及消力池基桩静载共检测38点,复合地基静载共检测43点,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5.6沉降观测

泄水闸段共埋设12组多点位移计,初期观测,各个监测断面的多点位移计的压缩变形量增加与其上部闸墩的混凝土高程增加保持一致。混凝土浇筑后,压缩变形开始明显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变形量逐渐的减小趋于平缓。

厂房段共埋设7只基岩变位计,观测数据和过程线图可见:基础变形主要为压缩变形,且随浇筑高程的增高而增大;安装场基础变形量较大;机组段和安装场的基础均为压缩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0.26mm;压缩变形量变化比较平缓,呈缓慢增加趋势。

船闸共埋设2只基岩变位计,观测数据和过程线图可见:船闸基础变形量很小,压缩变形量变化比较平缓,呈缓慢增加趋势。

泄水闸、电站、船闸主体结构2012年10月达到设计高程,基础沉降观测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仍需持续观测。

搅拌桩施工总结范文6

关键词:搅拌桩地基处理承载力

一、工程概况

某客运专线工程地基加固搅拌桩总长153135延米。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施工选在工程搅拌桩复合地基段左侧,路基坡脚线红线外侧,桩径0.5m,桩间距1.5m,正三角形布置。

二、试验目的

1.确定搅拌桩的施工参数;1)确定水泥浆液配合比,搅拌时间;2)确定设备选型、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3)确定搅拌桩机钻进和提升速度;4)确定浆液用量、水泥用量;5)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

2.积累各种参数,以指导搅拌桩大面积施工,确保搅拌桩施工质量。

三、试验方案及工艺

1.试验方案

本次试桩4根,桩间距为1.5m,排距1.3m。正三角形布置(桩位布置图见图1)。

2.试验施工工艺

1)平整施工场地,彻底清除地上、地下和空中的一切障碍;据设计要求测设浆体喷射搅拌桩桩位,经复核无误后,用竹签和白灰准确标示出桩位,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3)浆体喷射搅拌桩机械运至工地后,先安装调试,待转速、空压正常后,再进行就位;4)浆体喷射搅拌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钻机机身,精确对位,保证桩中心偏位不大于50mm,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开动主电机下钻,记录电流钻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头反转,但不提升;6)打开送料阀门,喷送加固料, 确认加固料已到达桩底后,再边送料,边搅拌边提升搅拌钻头。在喷加固料搅拌过程中送加固料要连续足量,不得中断,每延米水泥浆用量不小于设计数量。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提升速度、气体流量、空气压力等参数,确保喷料均匀、搅拌充分、喷料量符合设计要求;7)提升钻头至离地面下50cm,停止送料;8)空压机不停机,打开送气阀,关闭送料阀,钻头升至离地面30cm时,停止提升,在原位转动二分钟;9)搅拌钻头再重新搅拌至桩底,最后搅拌提升至地面下50cm止;10)移动浆体喷射搅拌桩机械到下一桩位,重复以上步骤。

3.试验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搅拌机钻机钻进和提升速度、供浆与停浆时间,做好记录,确保成桩质量;2)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量高程及停浆面。桩端必须原位喷浆搅拌一定时间。成桩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的工艺,复搅时应避免浆液上冒;3)成桩过程中,当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小时,应在原桩位旁边进行补桩处理;4)当钻进搅拌中遇有阻力较大,钻进太慢,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5)配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供浆应连续,固化剂与外加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有专人负责记录;6)浆体喷射搅拌桩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7)浆体喷射搅拌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及桩身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8)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9) 开槽及桩头处理开挖时要留置足够的人工开挖厚度30~50cm,避免对桩体和桩间土扰动和损坏。桩顶凿除保持顶面平整。

四、质量标准

1.浆体喷射搅拌桩所用的固化料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固化剂和外加剂,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

2.浆体喷射浆体喷射搅拌桩的浆液严格按设计配方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必须均匀,不得离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施工过程中抽样检验2次。

检验方法:观察并用浆液比重计检验浆液密度。

3.浆体喷射搅拌桩的数量、布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现场清点。

4.浆体喷射搅拌桩的单桩喷浆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自动记录仪打印记录。

5.浆体喷射搅拌桩的成桩长度及复搅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因故停浆时,恢复供浆后的重叠长度不得小于0.5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前测量钻杆长度,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标志。检查施工记录。

6.浆体喷射搅拌桩完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验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完工后28d,在每根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均匀性、完整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7.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复核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0%,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五、成桩检测项目

1.无损低应变应力、压缩模量检测; 2.钻芯取样检测;3.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4.成桩28天后单桩承载力检测;5.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六、总结

试验报告应根据现场施工和质量检测结果得出,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过程、质量检测结果、确定的施工工艺和参数表、应用范围、质量检测指标及控制措施等内容。

试验报告按有关规定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等单位批准,按批准的各项内容用于指导同等类型地质情况的搅拌桩施工,并严格按试验结果执行。

参考文献:

[1]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5]160号

[2]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